武都区畜禽饲养管理技术

更新时间:2024-04-17 23: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武都区畜禽饲养管理技术

编写人:王晓社

陇南市武都区畜牧兽医局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规范和要求

一、养殖场、小区选址

为防治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和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规范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选址、规划、饲养、消毒、用药、防疫、诊疗、废物处理和组织管理行为,加强畜产品质量监管,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必须符合要求。 (一)养殖场、养殖小区选址原则:

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坚持人畜分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

(二)、建设要求 1、选址条件。

⑴、畜禽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场址选择应当符合当地总体规划,禁止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以及其它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域。距铁路、交通要道、城镇、居民

区、学校、医院、其它畜禽场等1000米以上,距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污染严重的厂矿、风景旅游以及水源保护区3000米以上,建在规定的非禁养区内。

⑵、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要求。新建、改建和扩建养殖场、养殖小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物治理和综合利用方案。

⑶、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建设永久性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加工区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充分利用空闲地和未利用土地。

⑷、坚持农牧结合、生态养殖,既要充分考虑饲草料供给、运输方便,又要注重公共卫生。

⑸、建在地势平坦、场地干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污方便、交通便利、供电稳定、通风向阳、无污染、无疫源的地方,处于村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地形和地势:地形指地形指场地的形状、大小、位臵和地貌的情况。要求:开阔整齐,地形狭长和边角过多的地方不便于场地规划和建筑物布局,也不便于建造防护设施,同时使场区的卫生、防疫和生产联系不方便。因此,这样的地形不适合建造养猪场。猪场面积:面积不足会造成建筑拥挤,给饲养管理、人、猪、生活环境及防疫、防火等造成不便。

猪场总面积确定参数:自繁自养场面积按年出生栏商品猪数乘以2.5~3.0平方米计算,其中猪舍建筑面积按年出栏商品猪数乘以0.8~1.0平方米计算,猪场辅助建筑面积按年出栏商品数乘以0.12~0.15平方米计算;育肥猪面积按每批出栏商品猪数乘以3左右,其中猪舍面积按每批出栏商品猪数乘以1.4左右计算。

地势指养猪场所建场地的高低起伏状况。要求:地势高燥:地下水位应在2米以上。低洼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易积水和潮湿,通风不良,冬季阴冷,易孳生蚊蝇和微生物,不适宜建造养猪场;背风向阳:在中国寒冷地区,要避开西北方向的山口和长形谷地,以减少冬春季风雪的侵袭,而炎热地区则不宜选择山坳和谷地建场,以免闷热、潮湿及通风不良;地势平坦:以利于建筑物和设备的合理布局,并便于运输。养猪场的地势最好有1~3%的坡度,以利排水,防止积水和泥泞。但坡度最大不得超过25%,以免给建筑施工带来不便和常年雨水冲刷而使场区变得坎坷不平。在坡地建场宜选择背风向阳坡,以利于冬季防寒和建立较好的场区气候环境。猪场场地应充分利用自然的地形地物,如利用原有林带树林、山岭、河川、沟渠等作为场界的天然屏障。

水源和水质: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保护,并易于净化和消毒。水质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要求。

土壤: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均影响猪只的健康和生产力。一般情况下,猪场土壤要求透气性好,易渗水,热容量大,这样可抑制微生物、寄生虫和蚊蝇的孳生,并可使场区昼夜温差较小。土壤化学物质通过饲料或多或少影响猪的代谢和健康,某些化学元素缺乏或过多都会造成地方病,如缺碘造成甲状腺肿,缺硒造成白肌病,多氟造成斑釉齿和大骨节病等。土壤虽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许多病原微生物可存活多年,而土壤难以彻底进行消毒,所以土壤一旦被污染,则多年具有危害性。在选择场址时,切忌在旧猪场、血粉场、屠宰加工厂和其他畜牧养殖场原址上重建或改建猪场,以免发生疫病。

⑹、距铁路、县级以上公路、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和其它畜禽养殖场1000米以上;距屠宰厂、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以及水源保护区3000米以上。 (三)规划布局。

1、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划布局要科学合理、整齐紧凑,既有利于生产管理,又便于动物防疫。养殖场、养殖小区分管理区、生产区、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3部分。管理区、生产区处于上风向,废弃物处理区处于下风向。 2、管理区包括办公室、值班室、消毒室、消毒池、技术服务室。

3、生产区包括畜禽圈舍、人工授精室、兽医室、隔离观察室、饲草料库房和饲养员住室。牛羊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运动场、青贮窖,养羊场、养羊小区建设药浴池。兽医室、畜禽圈舍、饲草料库房、青贮窖和饲养员住室保持一定距离。生产区入口处设消毒池。

4、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包括病畜禽隔离室、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间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沼气池、粪便堆积发酵池等),并距生产区一定距离,由围墙和绿化带隔开。 5、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人员、畜禽和物资运转采取单一流向。净道主要用于饲养员行走、运料和畜禽周转等;污道主要用于粪便等废弃物运出。 (四)公共卫生设施。

1、养殖场、养殖小区周围建有围墙或其他隔离设施,入口处设消毒池和消毒室。消毒室安装喷雾消毒设施或紫外线消毒灯。

2、养殖场、养殖小区采取集中给水方式,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27)的要求。

3、排水设施完备并保持畅通,防止雨季污水满溢,污染周围环境。

4、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建设专门的粪便贮存与处理场地,其位臵设在生产及管理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5、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废弃物处理区建设焚尸坑,用于对病死畜禽尸体、流产胎儿、胎衣等进行无害化处理。焚尸坑周围定期消毒。地下水位较浅的养殖场、养殖小区安装小型焚尸炉。

6、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各功能区域之间设臵隔离带,以便于防火及调节生产环境等。 (五)畜禽圈舍建设。

1、畜禽圈舍按照畜禽品种饲养要求统一设计建造,场区设计符合《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NY/T682-2003)要求,力求科学、经济、实用。

2、畜禽圈舍内环境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和空气等条件适合不同畜种、不同生产用途、不同生长阶段畜禽的生长发育需要。

3、相邻畜禽圈舍纵墙、端墙之间的距离分别不少于7米,畜禽圈舍与围墙距离不少于3米。 二、养殖规模

(一)养殖场规模。养猪场:饲养基础母猪100头以上或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存栏奶牛10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饲养繁殖母牛100头以上或年出栏肉牛200头以上。肉羊养殖场:饲养繁殖母羊200只以上或年出栏肉羊500只以上。家禽养殖场:年存栏蛋鸡5000只以上或年出栏肉鸡10000只以上。家兔养殖场:饲养家兔1000只以

上。

(二)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小区占地面积、入驻农户数量、养殖规模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川塬区在10亩以上,山区在5亩以上。以入驻农户计算,每个养殖小区不少于5户。以养殖数量计算,各畜种最低饲养规模为:养羊小区:饲养繁殖母羊300-500只,或年出栏肉羊1000-1500只。养牛小区:饲养繁殖肉牛(奶牛)100-150头,或年出栏肉牛300-500头。养猪小区:饲养基础母猪200-300头,或年育肥出栏瘦肉型猪(包括提供种猪)1500-3000头。养鸡小区:饲养蛋鸡1-2万只,或年出栏肉鸡3-5万只。 三、品种引进及利用

(一)养殖场、养殖小区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畜禽场引进系谱、合格证齐全的畜禽品种(包括遗传材料)。

(二)养殖场、养殖小区引进的种畜禽符合品种标准和质量要求,引进后加强选种选配,积极开展人工授精,确保优良畜禽品种的种用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及时做好种用畜禽的更新换代。

(三)养殖场、养殖小区应从非疫区引进种畜禽,引进的种畜禽经检疫确定为健康,并有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四)引进的种畜禽隔离观察30天,经当地县级以上动物防检疫部门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供生产使用。

(五)只进行育肥的商品生产场和小区引进畜禽时,首先从达到无公害产地认定标准的养殖场引进,经隔离观察确定为健康后,方可合群饲养 四、饲料及添加剂使用。

1、根据不同畜禽不同生产阶段饲喂不同的饲料,奶牛、肉牛和肉羊注意搭配青贮、块根类饲料及青绿饲料。牛羊等反刍动物禁止使用同源动物源性饲料。

2、饲料添加剂为农业部公布的《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所规定的品种和取得批准文号的新品种。 3、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遵守《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有关规定。

4、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为具有农业部颁发的《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并按照饲料标签所规定的用法和用量使用。 5、严禁使用国家禁用、停用的添加剂。

6、不得使用变质、霉败、生虫或被污染的饲草料。 五、疫病防治

(一)免疫接种。养殖场、养殖小区在当地动物防检疫部门指导下,根据《动物防疫法》及有关法规规定,结合当地流行病学特点,制定免疫程序,积极开展疫病预防接种工作,建立免疫档案,并做好免疫标识的佩带。 (二)消毒。

1、养殖场、养殖小区卫生消毒制度化。选用符合兽药管理规定的环境友好型消毒剂,确保使用后人畜禽安全、设备无损害,并在动物体内不产生有害残留,不造成环境污染。 2、针对养殖场、养殖小区环境、进出人员、车辆、畜禽及圈舍、饲养用具等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消毒措施,选择不同消毒剂、按照不同浓度进行消毒,并定期更换消毒剂类型。

(三)兽药使用。

1、养殖场、养殖小区所需兽用药品为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的合格产品,畜禽用药由有资质的兽医人员开具处方,并在其指导下按照兽药标签规定的用法和用量使用。

2、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和药物添加剂,严格执行有关停药期的规定。

3、畜禽不同饲养阶段科学使用药物。

(四)疫病诊断控制。养殖场、养殖小区主动配合当地动物防检疫监督机构做好畜禽疫病的防控和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疫情报告制度,发现疑似重大动物疫情及时上报当地动物防疫机构,并积极配合采取相应措施处臵。

(五)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养殖场、养殖小区及时隔离病畜禽,对病死畜禽及其产品实行无害化处理。严禁将病死畜禽出售、丢弃或作为饲料再利用。

六、养殖小区组织形式。

1、养殖小区成立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对小区实施“八统一”管理,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养殖畜种、统一饲养标准、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无害化处理、统一产品销售、统一开展产地认定和产品质量认证。

2、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备必要的改良、防疫、诊疗器械和检验设备。

3、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专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负责畜禽品种改良、疫病防治、卫生消毒、兽药使用等工作。

4、养殖场、养殖小区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5、养殖场、养殖小区根据生产需要制定年度培训计划,聘请畜牧兽医专家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

6、养殖场、养殖小区根据生产管理需要建立管理制度,包括目标管理、技术操作规程、饲养档案、物品管理、畜禽出入场管理、兽药(疫苗)购进使用管理、饲草料(添加剂)加工使用管理、卫生防疫、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疫情监测登记报告、畜禽传染病控制、环保管理以及生产人员

培训、产品销售等制度。

7、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备专人负责档案记录与管理。饲养单元建立规范的档案记录和生产记录,所有记录保存2年以上。

8、每批、每群畜禽都有相应的资料记录,包括畜禽来源、品种、代次、数量,饲料来源、消耗及饲养技术,配种、分娩、成活、育成、销售或淘汰情况,发病、死亡情况及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实验室检查及结果、用药、疫苗免疫种类、免疫时间等记录。

9、有完整的种畜系谱档案和主要生产性能记录。 七、废弃物处理与污染防治

(一)养殖场、养殖小区废弃物处理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污染物排放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要求;并符合《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规定,实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二)养殖场、养殖小区采取干法清粪工艺,及时将粪便单独清出,并将产生的粪便及时运至贮存或处理场所,实现日产日清,不宜将尿、污水混合排出,不得将粪物随意堆放和排放。

(三)养殖场、养殖小区内排水系统实行雨水和污水分离,污水产生量较大的猪和奶牛养殖场、养殖小区等宜采用

沼气发酵方式处理污水。养殖小区既可以养殖单元为单位建设沼气池,也可统一进行沼气处理,处理后的沼渣及沼液可用于农田施肥。

(四)养殖场、养殖小区内畜禽粪便可采用自然堆积发酵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也可采用机械强化法进行高温好氧发酵处理生产有机肥。处理设施的位臵必须远离各类功能地表水体(距离不得小于400m),设在养殖场生产及生活管理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造成恶臭污染。 八、备案管理

(一)备案条件及要求。全省范围内已建和新建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都应根据本办法开展备案登记工作。备案登记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进行,由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二)备案程序。

1、养殖场、养殖小区向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备案申请报告,填写《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表》。备案申请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养殖场名称、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2)饲养的畜禽品种、数量、来源; (3)养殖场建设布局、建筑面积;

(4)生产、防疫、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艺及设施设备

情况;

(5)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数量、学历、技术职称; (6)生产管理、卫生防疫措施等。

2、县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在接到备案申请报告20个工作日内,对备案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组织由相关行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的验收小组进行现场验收。经审查验收合格者,予以备案登记,发给畜禽标识代码(参照《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发放);不合格者,将审查验收结果及未予登记的原因书面通知申报单位,经整改达标后,再行申报登记。

“五良” 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一、良种:畜禽品种的优劣会直接影响畜产品产量,当一个品凡种达到了它的最高水平产量时,既是再加强饲养管理或再喂给营养更高的饲料也无济于事,利用品种间或品糸间杂交,生产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率高,抗病能力强,适应环境能力好等杂种优势来达到提高其生产水平和降低成本的目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注重优良品种的引进,以提高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二、良舍:修好圈舍:占地面积按每头牲畜的饲养需求平均

建设,畜舍最好是砖瓦结构,水泥地面,冬季能扣暖棚,夏季半敞舍饲养,即能防寒又能防暑。畜舍要保持冬暖夏凉。推广栏圈改造技术,将旧式圈坑敞开式栏圈,改为水泥地面,冬季盖塑料薄膜,夏季搭凉棚。要求对圈舍每天进行清扫,给家畜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生长环境。这样改造在严的冬季圈温达8℃以上,同时还提高了栏圈的利用率,经济效果也显著。圈舍建筑考虑的因素:

一是舍顶要有一定的厚度,隔热性好;

二是圈舍方向最好东西方向、背北向南,留有游圈,以利采光;

三是搞好防疫卫生,场门口、生产区门口建有消毒池,与门口等宽,长度不少于出入车轮周长的1.5倍,深度15-20厘米。在生产区门口要建有专用更衣室、紫外线消毒间及消毒水池等;

四是饲养密度要合理,后备母猪每头占地1-1.2平方米、后备公猪每头占地2.5-3.5平方米、妊娠母猪每头占地2-2.2平方米、哺乳母猪每头占地7.5-8.5平方米、断奶仔猪每头占地0.3-0.4平方米、育肥猪每头占地0.8-1.2平方米、成年公猪每头占地6-7平方米;每头牛平均占地面积8-10平米左

右;每只羊平均占地面积.0.8-1.2平米左右。

三、科学配制饲料(良料)

饲草料是畜禽生长和生产基础,只有在正确的加工和科学的搭配情况下,畜禽才会得到全价营养并将生产最高水平发挥岀来,畜禽全价日粮的搭配依据就是营养标准。饲料标准是经过大量科学试验和长期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它既符合畜禽生长发育的需要,又不浪费资源,它是根据各类畜禽不同阶段每天维持需要和发展生产需要消化能、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其它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来规定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当地饲草料,以最廉价的饲草料成分来配制符合符合标准的全价饲料,以达到最高饲养效果和经济效益为目的。

四、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

现代规摸饲养不同于传统的分散经营,在饲养方法和方式上要追求科学:一是定时间,根据不同畜禽要求制定每天饲喂时间,这样可以提高畜禽条件反射的程度,增加食欲;二是定量或不定量,应根据畜禽不同生产用途和饲喂方式的

选择,决定实行饲喂的方法,具体是实行定量饲喂还是实行不定量饲喂还要看畜禽生产的实际需要;三是注意饲喂方法,畜禽类别不同其饲喂方法有差异,要拫据其类别决定饲喂方法是采用干喂好还是湿喂好,目前,一般是干喂好。饲喂的顺序应该是先粗后精,先干后湿,先喂后饮。

五、防疫

畜禽饲养管理技术

目前,我区农村不论养殖场、养殖小区、农户养畜虽然重视品种的引进,但引种时对种畜场的情况了解不多,所引品种生产性能知之甚少,良莠不分。对圈舍的修建要求不高,不能为畜禽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饲料没有按照畜禽营养需求配制,而是根据自己的饲料原料饲喂为主,饲养管理粗放,导致生猪出栏周期较长,屠宰率低,效益相对低。如何科学养畜,创造理想收益?下面介绍一点养畜知识或许会给养畜户提供些帮助。

生猪饲养管理

一、品种的选择

优秀的种猪是创造高效养猪生产的前提和核心,没有好的品种,再好的管理,再好的环境条件,再好的饲料亦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所以生猪管理者必须深刻认识到良种是提高养猪生产性能和效益的基础,必须按生长快、肉质好、瘦肉多、料肉比高、产仔率高、抗病力强的原则来选择品种。 目前,我国从国外引进的优秀品种有长白猪、大约克夏、皮特兰猪、杜洛克、汉普夏等,适宜规模饲养户引进。较好常见的组合是“杜×长×大或杜×大×长”。但由于这种组合是外来品种,对营养、饲养环境要求较高,适合于管理水平较高的规模猪场;又有以本地血缘猪作母本,同外来优秀

品种父本进行两次杂交的,如“杜×长×太湖或沙土岭”等,此种组合含有25%的本地猪种基因,较易饲养,而且比养土杂猪的经济效益高,因此适合管理水平不是太高的小型猪场或农村散户饲养。

二、适宜的育肥环境

修好猪舍:平均每头猪占地面积1.6-2平米左右,猪舍最好是砖瓦结构,水泥地面,冬季能扣暖棚,夏季半敞舍饲养,即能防寒又能防暑。猪圈要保持冬暖夏凉。推广栏圈改造技术,将旧式圈坑敞开式栏圈,改为水泥地面,冬季盖塑料薄膜,夏季搭凉棚。要求对猪圈每天进行清扫,给猪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生长环境。这样改造在严寒的冬季圈温达6℃以上,同时还提高了栏圈的利用率,经济效果也显著。

三、饲喂全价配合饲料

一是适当的营养标准,低纤维素,断奶至30千克为前期,饲料粗蛋白19. 6%,消化能3.08兆卡。30~60千克为中期,饲料粗蛋白18%,消化能3.1兆卡,60千克至出栏为后期,粗蛋白1 5%,消化能3. 12兆卡。二是每天给料4次,自由采食,供给充足的饮水。

四、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

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搞好“三抓”即:

1、抓五定:一是定位,猪具有“吃、拉、住”三角定

位的规范行为,初入栏的生猪一定要注意调教和利用;二是定时、定量,保质按量饲喂生猪,不能让强者过饱,弱者挨饿;三是定温,要注意防寒保暖;四是定质,饲料质量一定要稳定,不时常更换饲料品种,并保持饲料新鲜、营养全面。 2、抓三改:改喂单一饲料为分多阶段的全价配合饲料,以满足猪不同生长、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充分发挥猪的生长潜能;改喂稀料为湿料,即手抓成团不流水、松手即散开,以利于提高生猪采食量和咀嚼;改喂大猪为适时出栏,一般90—110公斤出栏为宜。

3、抓“两分”:即 “分群管理,分栏饲养”,根据性别、年龄、体重、强弱和生产用途合理分群、分栏。成年公猪、怀孕后期母猪及哺乳母猪宜单栏饲养,断奶母猪、空怀母猪可小群饲养;仔猪和肉猪饲养密度要适宜。 (一)、种猪的饲养管理 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⑴. 要求品种优良,睾丸大,两侧对称,体躯健壮而灵活,膘情中等、腹线平直而不下垂。

⑵. 实行单圈饲养,定时定量饲喂,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保障公猪足够运动,每天驱赶运动1—2小时。 ⑶. 选购公猪要在无疫区的猪场选购;配种前要先驱虫,再及时注射相关疫苗。

⑷. 适度配种

⑸. 严格执行配种计划,认真填写配种记录。 ⑹. 及时淘汰劣质种公猪。

2、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⑴. 选择符合品种特性和经济要求的后备母猪:有6对以上乳头,发育良好,分布均匀;体型良好、匀称,背线平直,臀部丰满;外生殖器发育良好,无特定病原病。

⑵. 外购后备母猪,要在无疫区的种猪场选购,待猪适应环境后,做好防疫注射和寄生虫的驱除工作。 ⑶. 必须饲喂后备母猪专用料,而不能喂生长肥育猪料。

⑷. 配种前一段时期按摩乳房,刷洗躯体,建立人猪感情,使母猪性情温顺,好配种,产后母性良好。

⑸. 配种前一段时间喂给优质青绿饲料,可促进发情、排卵。

⑹. 配种:①后备母猪初配适龄7—8个月,体重100公斤以上。②每天早晚细心观察母猪发情、适时配种,不漏配;配种的有效时间是发情开始后12—36小时。③有条件可采用人工授精,能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繁殖水平。 3、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⑴. 配种2—2.5个月后改群饲为个体饲养。 ⑵. 及时检测出复发情或未受孕的母猪。

⑶. 母猪在产前7—10天转入产房适应环境,做好产房消毒卫生工作。

⑷. 预产前7天饲喂量逐渐减量,直到产仔当天停喂饲料。

4、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⑴. 产前将母猪乳房、阴部清洗,再用0.1%的高锰酸钾液消毒;产后注射一针青、链霉素,防止产期疾病。 ⑵. 准备好仔猪保育箱、保温灯、5%碘酒、干净毛巾、剪刀、结扎线、母猪产仔记录表等。

⑶. 分娩时,有专人看护,母猪产后最好做好子宫清洗、消炎工作,以帮助恶露排出和子宫复位,也有利于母猪断奶后再发情。

⑷. 要及时检查母猪的乳房,对发生乳房炎的母猪应及时治疗。

⑸. 母猪断奶前2—3天减少饲喂量,断奶当天少喂或不喂,并适当减少饮水量,待断奶后2—3天乳房出现皱纹,方能增加饲喂量。

5、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⑴. 将断奶的母猪小群饲养(一般每圈3—5头),有利于发情和配种。

⑵. 做好母猪发情观察和发情鉴定,并适时做好配种。 ⑶. 断奶后对于乏情、异常发情、复发情的母猪要多观

察,可采用公猪诱情和药物催情。 二、仔猪的饲养管理

(一)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1. 抓乳食,过好初生关:一是做好接生,防止压、挤、冷而降低死亡率;二是消毒剪脐、剪齿、剪尾,防止感染;三是固定乳头,尽早吃到初乳。

2. 抓开食,过好补料关:一是及时补铁、补硒,防止贫血、水肿病、白肌病的

发生;二是及时补水,补充清洁饮水,并稍加酸甜味,防止饮污水恶癖,引起下痢;三是及早补料,一般5—7天开始补料,以促进仔猪胃肠道发育,解除牙床发痒,降低断奶后吃料的应激。 ,定期采集公猪精液进行镜检,评定精液质量,调整饲养管理,合理安排配种次数,保证种公猪正常配种能力。

3. 抓旺食,提高断奶窝重,过好断奶关。随着仔猪快速增长,营养需求增加,应适时增添乳猪料的喂养,以提高断奶仔猪平均窝重。

(二)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1. 为减少断奶、分栏应缴,断奶5—6天要控制仔猪采食量,以喂7—8成饱为宜,实行少喂多餐。同时,保持原饲料喂养1—2周,给足饮水,并加入电解多维等抗应激药物。

2. 做好保育室消毒工作。仔猪进入保育室后,要做好通风换气与保温工作,预防呼吸道疾病。

3. 按程序及时进行防疫、用药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4. 强弱仔猪要合群饲养,并保持适宜密度,一般0.24— 0.3m2 /头,注意防止咬尾、咬耳等异食现象的发生。 三、生长肥育猪的饲养管理

1. 外购仔猪育肥要在无疫区选购品种优良的健康仔猪,调回后,先隔离饲养,5—7日内不能过量采食,待猪只完全适应环境后转入正常饲喂,并做好防疫注射和寄生虫的驱除工作。 2. 转栏、并栏时,用3—5天时间训练定点采食、饮水、排泄和睡觉,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3. 按程序及时进行防疫注射、用药和驱除体内寄生虫。 4. 每天检查猪只采食、饮水、健康状况,及时处理病、残、死猪。

5. 实行全进全出制管理,消除疾病在猪群之间的传播。 6. 根据市场行情,适时出售。

四、做好消毒、免疫工作。

1、消毒:要定期对圈舍、环境进行消毒,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入。

2、防疫:使用疫(菌)苗预防接种的免疫程序,目前尚无统一规程。通常采用20~55~70免疫程序,即仔猪出生后20日龄注射猪瘟疫苗,55日龄重复注射猪瘟疫苗及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菌苗,70日龄重复注射仔猪副伤寒

菌苗,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并适时注射口蹄疫、蓝耳病疫苗

牛的饲养管理

一、品种:选择国外肉用良种公牛作父本杂交的改良牛

或本国地方良种黄牛(秦川牛、晋南牛、鲁西牛、南阳牛、温岭高峰牛等)作父本杂交改良的改良牛为育肥牛。

二、牛舍建筑

牛舍建筑应根据各地全年的气温变化和牛的品种、用途、性别、年龄而确定,为肉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建牛舍要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经济实用,还要符合兽医卫生要求,做到科学合理。有条件的可盖质量好的、经久耐用的牛舍。

(一)基本要求

牛舍内应干燥,冬季能保温。要求墙壁、天棚等结构的导热性小,耐热,防潮;太阳光线能直接射入和散射光线射入;地面应保温,不透水,不滑;污水、粪尿能排净,舍内清洁卫生,空气新鲜。 (二)肉牛舍类型

肉牛舍较简单,分为牛栏舍、牛棚舍等。寒冷地区,肉牛舍要求能保暖、防寒;温暖、炎热地区,则要求通风,防暑。 1、敞棚式牛舍

牛舍只有端墙,也可以四面无墙,靠柱子或钢架支撑而建成的牛棚。这种牛舍设计、建筑都简单,造价低廉,采光、

通风均好,保暖性差,适用于四季气温比较高的地区。 2、半开放式牛舍

这种牛舍可以建成三面有墙,一面全无墙的形式,也可以是四面均有墙但只有半墙,即靠屋顶部无墙体支撑,适用于冬季不太寒冷的地区。当冬季遇到极端寒冷的天气时,可以用遮蔽物适当封闭敞开的墙体,以增强牛舍的保暖。 3、全封闭式牛舍

在气候寒冷地区,牛舍的保暖需要考虑,全封闭式牛舍就是一种保温好的牛舍类型。这种牛舍四面有满墙,采光靠门窗,通风靠窗户和屋顶的风口,这种牛舍适用于寒冷地区。 三、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 (一)母牛怀孕期的饲养管理

产前的母牛在饲养管理中注意在怀孕前期加强饲养管理,给予足够的、营养丰富的饲料。在怀孕后期要根据胎儿在母体子宫的发育规律,适当增加各种营养物质的给量,以保证胎儿组织器官司的迅速生长。产前两个月左右应使母牛停止泌乳,并切实加强有效的饲养管理,使干乳母牛进食的营养物质,除维持和妊娠需要外,并有一定的贮备,以供下胎泌乳需要。

(二)泌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1)产犊后,一般不马上给过多的精料和多汁饲料,以免加重胃肠和乳房的负担,造成消化系统疾病和乳房炎。等

乳房水肿消失,恶露排出之后方可逐渐加料。产后15—20天可加至足量。高产奶牛产后1—4天内不能将乳房中的奶汁全部挤净。母牛产犊后及时喂给麦麸水,以利于消除疲劳,促进胎衣排出。

(2)产奶期的饲养。产犊15天后(高产奶牛20天—30天),乳房水肿消失,乳腺的活动机能、消化器官司、循环系统、生殖系统及体质等逐渐恢复正常。从泌乳初期到泌乳盛期的饲养方法是:首先要满足营养需要,体重500—500kg的产奶牛应供给37.16—43.05MJ的产奶净能,488—559g粗蛋白质,30—36g钙,22—27g磷,53—64mg胡萝卜素的维持需要。每产1kg4%标准乳再供给2.93MJ产奶净能,85g粗蛋白质,4.5g钙和3g磷。其次注意日粮的全价性、多样性、适口性,以青贮饲料青干草等粗饲料满足维持需要,以饲料满足产奶需要,全年都要有充足的多汁青绿饲料。再次应根据泌乳规律进行饲养,在泌乳初期(0—15天)、泌乳盛期(16—100天)、泌乳中期(101—210天)和泌乳后期(211天以后),区别对待。为了提高产奶量可从母牛产后身体恢复正常开始,于标准1kg左右精料进行催奶,直到达到泌乳高峰后(再加精料也无增奶反应)为止。对高产奶牛常采用“预支饲养法”,即从干奶期的了后两周开始日增喂精料0.45—5kg,直到产犊后泌乳量达到最高峰时(母牛每100kg体重吃到1.5kg的精料)为止,将精料喂量固定下来,待泌乳盛

期过去后再进行调整。在整个饲养期,必须保证提供优质饲草任其自由采食。

(3)饲喂要定时,定量、少给勤添,饲喂次数约每日3次,顺序是“先粗后精、先干后湿、先喂后饮”,每天保证2—3小时户外运动,刷拭牛体两次,挤奶前用热毛巾按摩乳房,并随时观察牛的食欲、粪便情况,稀便是消化不良,干便和恶臭例子精料过多消化障碍的表现。

(三)干乳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在产前两个月内停止泌乳,叫妊娠干奶期,目的是使母牛在这两个月内将主要营养用来供给胎儿,恢复由于长期产乳所损伤的乳腺组织;如果干奶不当或饲养管理不好,则胎儿的生长发育不良,母牛的健康受到影响,下胎产奶量下降。因此,干乳期的饲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止乳房炎。干奶后的半个月,特别是一星期内由地乳腺组织尚未完全停止活动,极易发生乳房炎,因此要每天观察、检查乳房变化。如果乳房逐渐缩小,表皮皱褶松软,四个乳区和乳头大小相似,说明正常。如发现乳房肿胀程度比原来有增无减,有发红、发热、疼痛等炎症反应,应立即挤尽乳汁进行治疗。

(2)防止精料过多。干奶后一星期内,由于刚停奶,不应给高脂肪、高蛋白精料,要以喂粗料为主,少喂精料,不喂多汁饲料,以免乳房积奶过多出现肿胀。

(3)注意膘情。彻底干奶后,应先看牛的膘情进行饲养管理。对营养良好的干奶牛应保持一定的精料量和优质粗饲料,食盐、矿物质可自由采食。对营养不良的干奶牛除给予优质粗饲料外,还应给几千克精料,以保证母牛本身和胎儿的营养需要。

(4)在预产期提前10天—15天应进入产房或单独管理,饲草料以优质青干草为主,富于营养,便于消化,不喂易轻泻、便秘饲料、霉变饲料及类似药物。

(5)加强运动,防止流产。干奶母牛每天要有适宜的运动,夏秋可在较好的牧场放牧,让其自由运动,使牛保持中上等膘情,以防难产。同时还要防止挤撞、抵斗及某些疾病造成流产。

四、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饲养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年时的体型结构和生产性能,犊牛虽然继承双亲的遗传基因,但只有在具备表达的机会和条件时才能显示出来。只有通过改善培育条件,才能使某此缺点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和改良。

(一)提高犊牛成活率,狠抓妊娠牛的保胎工作,做到安全生产

母牛妊娠后期要做好保胎工作,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和安全分娩。在怀孕期间要防止惊吓、鞭打、滑跌、顶架等,特别对有流产史的孕牛要采取保护措施,服用安胎药物或注射黄

体酮等。

(二)加强犊牛培育工作,做到全产全活

怀孕期母牛的营养水平与初生牛的体重和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初生重大的犊牛一般较易成活,加强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出生后要立即使幼犊牛吃上初乳,以增强犊牛对疾病的抵抗力。为了提高初生犊牛的抵抗力,可以初充一些三合维生素(A.D.E)制剂或用紫外线及红外线照射,提高白血球的吞噬作用和其他生物活性。初乳期一般4—7天,喂量为体重的10%—15%,乳温36℃,人工哺乳防止呛奶现象。结束后立即转入犊牛群,用混合料饲喂;犊牛的早期初饲可促进牛瘤胃的发育,一般出生后7—10天开始训练其采食干草。要在犊牛牛槽或草架上放臵优质干草任其自由采食,促进瘤胃发育,防止舔食异物;犊牛生后15—20天开始在混合精料中加入切碎的胡萝卜、甜菜叶等。2月龄开始喂给青贮饲料,为早期断乳奠定基础。为了培育出健壮而又适于集约化管理的幼牛,断奶后最好尽可能利用放牧条件,加强运动,保证幼牛采食到新鲜、可口、营养丰富的豆科、禾本科牧草,注意运动和光照,促其生长发育。这样不仅有利于呼吸、血液循环器官司的发育,而且有利于锻炼四肢,防止蹄病。

(三)犊牛的转群与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犊牛满6月龄即转入育成阶段。应将它从犊牛舍转出,转

移到育成牛舍进行饲养。从6月龄到18月龄这一时期的培育,对牛体的生长发育及今后的生产性能都十分重要。 1周岁内,应以青粗饲料为主,喂给优质的禾木科与豆科干草或青草。另外,每天还应补给1.5—2.5kg混合精料。食盐和骨粉或混在精料中喂饲,每天每头给25—30kg,每天喂饲3次。先喂精料,后喂多汁饲料和粗料。在喂料后稍停片刻再饮水。

青贮料和块根类都是育成牛的良好饲料。实践证明,少给精料,增喂于草、青贮和块根等饲料,对它的生长发育很有利。因此,满周岁后,饲料安排可以考虑如下定量指标:精料1—1.5kg,青贮及块根饲料14—16kg,干草8—9kg,适量的食盐和骨粉。待至18月龄,进入繁殖配种时期,则应注意满足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供给。冬季及早春应合理进行调剂,固定槽位,拴系饲养。同时,要创造条件使之得到充足的运动,以增强体质。为了强化牛体的代谢机能,做到人牛亲和,应经常刷拭,合理调教。

种用小公牛和使役牛一般在满面1周岁时需进行穿鼻,同时戴上鼻环。发育良好的个体,穿鼻的时间可在8月—10月龄时时行。穿鼻前,先将小牛拴好。术者站立在牛的前方,用左手拇指与食指掐住牛的鼻中隔,在穿鼻部位涂以浓碘酒。消毒后,以右手持穿鼻器在鼻中隔紧贴鼻软骨的部位穿透。穿孔的大小,以适于带鼻环为度。如无穿鼻器,可用套

管针或竹签代替。实践证明,竹签穿鼻的效果很好。竹签长15cm,直径0 .6cm左右,一端削尖,阴干后,浸入植物油或凡士林中,经5天—6天取出,火烤至灼热,再浸入油中。这样反复处理两三次即成。穿孔完成,须再涂一次碘酒,随即用一根消毒过的树藤或树根(与鼻环的粗细一致,长度约30cm,表面刮净)穿好,待1周左右,创口已愈,即可取下树藤,戴上鼻环。小公牛第一次带小号鼻环。一年以后须更换大号鼻环。此后,终生使用,不再更换。

育成期是牛投入生产利用前的准备时期,本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它的终生生产力水平,因此,应予高度重视。近几年来国外养牛业由于普遍采取犊牛早期断乳的方法,犊牛期与育成期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一般按生后两个月之内为犊牛培育阶段,从三月龄到初配则为育成阶段。 1、育肥牛的选择

(1)选择杂交后代牛育肥:利用杂交优势,如用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等优秀肉公牛与本地黄母牛配种,产出的一或二代杂交肉牛,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效益明显。这种杂交肉牛比本地黄牛犊生长快40%。(2)选1―2岁的架子牛:要求个体高大,骨架明显,体格健壮,毛密皮松;嘴方大,舌尖,苔刺较硬;后裆深,这样的犊牛食欲好,消化率高,上膘快。

2、育肥管理。牛舍宜建在向阳、高燥、通风、地下水质较好、距主要交通要道尽量远一些的地方,同时保证牛舍冬暖夏凉、清洁卫生。

育肥季节:一年四季均可饲喂,但以春秋两季最好(牛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5―23℃),这时天气温暖或凉爽,饲料利用率高,增膘快。夏季注意遮阳防晒,冬季保暖防寒。

平常要注意驱虫、健胃。驱虫常用敌百虫、阿维菌素等。用法:敌百虫4克/100公斤,空腹投喂;阿维菌素按厂家推荐拌料饲喂;健胃常用人工盐,用量100―200克/天。

育肥期的饲喂方法:配合饲料配方(%)是玉米30、麦麸40、饼粕类28、食盐1、骨粉0.5、石粉0.5、牛添加剂适量,每天2―3公斤,加适量青干草(秸秆)混拌饲喂,日喂2次,并给以充足清洁的饮水。 每天给牛刷拭2次,促进其血液循环。刷拭方法:用特制的铁刷子从头到尾、从上到下进行全身刷拭,每次刷拭20分钟。下槽后栏系绳要短,防止过度活动,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3、适时出售。经过2―3个月的育肥,当肌肉丰满、皮下脂肪附着良好、体重大约在500公斤左右时及时出售。 五、牛的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是指根据一定地区、养殖场或特定动物群体内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动物健康状况和不同疫苗特性,为特定动物群体制定的免疫接种计划,包括接种疫苗的类型、顺序、时间、方法、次数、

时间间隔等规程和次序。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是获得有效免疫保护的重要保障。制定肉牛免疫程序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动物种类、年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以及使用疫苗的种类、性质、免疫途径等方面的因素。免疫程序的好坏可根据肉牛的生产力水平和疫病发生情况来评价,科学地制定一个免疫程序必须以抗体检测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1、口蹄疫疫苗 一年注射两次,分春、秋两季各一次或按免疫时间注射。成年牛3-5ml/次,犊牛2ml/只,肌肉注射,瘦弱、病牛、临产前1.5个月、怀孕初期(3个月内)、4月龄以下牛禁用。近两年发生过口蹄疫的地区实行每年四次免疫,每次免疫一个月后再注射一次加强免疫,推广使用浓缩的口蹄疫疫苗。

2、乙脑疫苗:春、秋两季各一次,每次皮下注射1头份。 3、产气荚膜梭菌病多价浓缩苗(猝死症疫苗),春秋两季各注一次,成牛2毫升,犊牛1.5毫升,皮下注射。

4、乳房炎疫苗 分娩前2个月,皮下注射5ml,15天后再注射5ml,每年补强免疫。

5、每年春、秋使用虫螨净胶囊驱体内、外寄生虫二次。春季使用肝蛭净驱肝片吸虫一次。

以上疫苗均贮藏于5—15℃干燥的暗处。

6、加强牛舍环境消毒,每周一次,各种消毒药轮换使用。 7、春秋清圈消毒,彻底清除牛舍粪便,运至郊外集中发酵处理,使用白灰、草木灰消毒,垫干净消毒过的垫料。

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选择品种:

饲养羊要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选择适应本地气候生态条件、生产性能高、产品质量好、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品种。绵羊如小尾寒羊,山羊如波尔山羊杂交羊等均适于舍饲,并且效果较好。

二、建好羊圈舍

1、养羊要建好圈舍,并留有较充足的活动场地。圈舍要做到夏能防暑、冬能避寒。场址应选在地势高燥、通风向阳和避风良好、排水方便的地方,为便于防疫,最好远离公路和村庄500米以上。

羊舍多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布局。冬季可搭成塑料暖棚,以便于保温,并注意在棚顶留有排气孔,以防舍内空气污浊和湿度过大。羊舍前要设有运动场,其面积为羊舍面积的3~4倍。运动场四周和中间要放有固定式或移动式饲槽,固定式饲槽用水泥或砖砌成,槽内要上宽下窄,槽底呈圆形;移动式饲槽可用木料制作。另外运动场中间也要放臵固定式水槽或水盆,用于羊只饮水。

羊舍面积根据羊只饲养数量来定。通常每只羊平均占地面积0.8~1.2平方米。种羊占地面积要大些,育成羊、羔羊要小些;绵羊要大些,山羊要小些。羊舍高度一般为2.5米,门的宽度不小于1.6米,窗户距地面的高度不低于1.5米,以保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门窗以木料制作为好。跨度以7~8米为宜。按消防要求每栋羊舍长度不应超过30米。

三、合理搭配饲草料、充足供应

舍饲养羊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饲草饲料,以便全年均衡供给饲料。饲料分为粗饲料和精饲料,以饲喂饲草为主。粗饲料主要包括各种青、干牧草,农作物秸秆和多汁的块根饲料等,羊喜食多种饲草,若经常饲喂少数的几种,会造成羊的厌食、从而采食量减少、增重减慢,影响生长。因此要注意增加饲草品种,尽可能地提高肉羊食欲。

舍饲期间还必须补喂一定的精饲料。精饲料主要由豆粕、玉米组成,适量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矿物质主要以铁、锌、硒、铜为主,同时还要根据本地区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情况适量添加其他矿物质。为降低饲料成本,可在日粮中添加部分非蛋白氮如尿素等来作为蛋白饲料源的供应,一般日添加量为8~10克。

养羊户可根据实际养羊规模做好饲草饲料的贮存,有条件的可利用饲料地种植牧草和青贮玉米;也可在玉米腊熟期收购带穗的玉米秸进行青贮,从而降低饲草费用。

饲草饲料的消耗量、青贮玉米的种植(收购)面积、青贮窖的容积和青贮量可按下列方法计算:1只成年公、母羊平均日消耗粗饲料量为3千克,年消耗粗饲料量为1吨。平均日消耗精饲料量为0.25千克,年消耗精饲料量为90千克。育成羊、羔羊分别按成年羊的75%、25%计算。

四、加强饲养管理 ㈠、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种公羊在配种期内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和体力,因配种任务或采精次数不同,个体之间对营养的需要量相差很大。一般对于体重在80~90千克的种公羊每日饲料定额如下:混合精料1.2~1.4千

克,苜蓿干草或野干草2千克,胡萝卜0.5~1.5千克,食盐15~20克,骨粉5~10克,鱼粉或血粉5克。分2~3次给草料,饮水3~4次。每日放牧或运动时间约6小时。对于配种任务繁重的优秀种公羊,每天应补饲1.5~2.0千克的混合精料,并在日粮中增加部分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如蚕蛹粉、鱼粉、血粉、肉骨粉、鸡蛋等),以保持其良好的精液品质,配种期种公羊的饲养管理要做到认真、细致,要经常观察羊的采食、饮水、运动及粪、尿排泄等情况;保持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如有剩料应及时清除,减少饲料的污染和浪费,青草或干草要放入草架饲喂。 ㈡、母羊的饲养管理

1.母羊的营养需要特点母羊根据生理状态一般可分为空怀期、妊娠期和泌乳期。空怀期母羊所需的营养最少,不增重只需要维持营养。妊娠期的前3个月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较慢,需要的营养物质稍多于空怀期。妊娠期后2个月,由于身体内分泌机能发生变化,胎儿的生长发育加快,羔羊初生重的80%~90%都是在母羊妊娠后期增加的,因此营养需要也随之增加。泌乳期要为羔羊提供母奶,以满足哺乳期羔羊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要在维持营养需要的基础上根据产奶量高低和产羔数多少给母羊增加一定量的营养物质,保证羔羊正常的生长发育。

2、母羊的饲养要点 母羊是羊群发展的基础。母羊数量多,个体差异大。为保证母羊正常发情、受胎,实现多胎、多产,羔羊全活、全壮,母羊的饲养不仅要从群体营养状况来合理调整日粮,对少数体况较差的母羊,应单独组群饲养。对妊娠母羊和带仔母羊,要着重搞好妊娠后期和哺乳前期的饲养和管理。舍饲母羊饲粮中饲

草和精料比以7:3为宜,以防止过肥。体况好的母羊,在空怀期,只给一般质量的青干草,保持体况,钙的摄食量应适当限制,不宜采食钙含量过高的饲料,以免诱发产褥热。如以青贮玉米作为基础日粮,则60千克体重的母羊给以3~4千克青贮玉米,采食过多会造成母羊过肥。妊娠前期可在空怀期的基础上增加少量的精料,每只每天的精料喂量为0.4千克;妊娠后期至泌乳期每只每天的精料喂量约为0.6千克,精料中的蛋白质水平一般为15%~18%。 (1)怀孕期母羊的饲养管理要点

①怀孕前期。母羊在怀孕期的前3个月内胎儿发育较慢,所需养分不太多,对放牧羊群,除放牧外,视牧场情况而做少量补饲。要求母羊保持良好的膘度。管理上要避免吃霜草或霉烂饲料;不使羊受惊猛跑;不饮冰茬水。

②怀孕后期。母羊在怀孕后期的两个月中,胎儿生长很快。羔羊90%的初生重在此期间完成生长。因此,如母羊在此期间养分供应不足,就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仅靠放牧一般难以满足母羊的营养需要。在母羊怀孕后期必须加强补饲,将优质干草和精料放在此时补饲,要注意蛋白质、钙、磷的补充。能量水平不宜过高,不要把母羊养得过肥,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要注意保胎,出牧、归牧、饮水、补饲都要慢而稳,防止拥挤、滑跌,严防跳崖、跑沟,最好在较平坦的牧场上放牧,羊舍要保持温暖、干燥、通风良好。 ③产前、产后母羊的饲养管理要点。产前、产后是母羊生产的关键时期,应给予优质干草舍饲;多喂些优质、易消化的多汁饲料;保持充足饮水。产前3~5天,对接羔棚舍、运动场、饲草架、饲槽、分娩栏要及时修理和清扫,并进行消毒。母羊进入产房后,圈舍要

保持干燥,光线充足,能挡风御寒。母羊在产后1~7天应加强管理,一般应舍饲或在较近的优质草场上放牧。一周内,母子合群饲养,保证羔羊吃到充足初乳。产后母羊应注意保暖,防潮,预防感冒。产后1小时左右应给母羊饮温水,第一次饮水不宜过多,切忌让产后母羊喝冷水。

(2)泌乳母羊的饲养管理。母羊在产后的泌乳量逐渐增加,在产后4~6周达到高峰,14~16周又开始下降。在泌乳前期,母羊通过迅速利用体贮来维持产乳,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很高。此时是羔羊生长最快的时期,在饲养管理上要设法提高产乳量。母羊在产后4~6周应增加精料补饲量,多喂多汁饲料。放牧时间由短到长,距离由近到远,经常保持圈舍清洁、干燥。

在泌乳后期的两个月中,母羊的泌乳能力逐渐下降。即使增加补饲量也难以达到泌乳前期的产乳量。羔羊在此时已开始采食青草和饲料,对母乳的依赖程度减小。从3月龄起,母乳只能满足羔羊营养的5%~10%。此时,对母羊可取消补饲,转为完全放牧吃青。在羔羊断奶的前一周,要减少母羊的多汁料、青贮料和精料喂量,以防发生乳房炎。 ㈢、羔羊培育

1、羔羊的护理 羔羊因体质较弱,抵抗力差、易发病。所以,搞好羔羊的护理工作是提高羔羊成活率的关键。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早吃好、吃饱初乳。母羊产后3~5天内分泌的乳,奶质粘稠、营养丰富,称为初乳。初乳容易被羔羊消化吸收,是任何食物或人工乳不能代替的食料。同时由于初乳含镁盐较多,镁离子有

轻泻作用,能促进胎粪排出,防止便秘;初乳还含较多的抗体和溶菌酶,含有一种叫K抗原凝集素的物质,几乎能抵抗各品系大肠杆菌的侵袭。初生羔羊在生后半小时以前应该保证吃到初乳。吃不到自己母羊初乳的羔羊,最好能吃上其他母羊的初乳,否则较难成活。初生羔羊,健壮者能自己吸吮乳,用不着人工辅助;弱羔或初产母羊、保姆性不强的母羊,需要人工辅助。即把母羊保定住,把羔羊推到乳房跟前,羔羊就会吸乳。辅助几次,它就会自己找母羊吃奶了。对于缺奶羔羊,最好为其找保姆羊,就是把羔羊寄托给死了羔或奶特别好的单羔母羊喂养。开始人要帮助羔羊吃奶,先把奶母的奶汁或尿液抹在羔羊的头部和后躯,以混淆奶母羊的嗅觉,直到奶母认自己奶羔为止。

(2)安排好吃奶时间。分娩后3~7日的母羊可以外出放牧,羔羊留家。如果母羊早晨出牧,傍晚时归牧,会使羔羊严重饥饿。母归时羔羊往往狂奔迎风吃热奶,饥饱不匀,羔羊易发病。哺乳期可做这样的安排:母仔舍饲15~20天,然后白天羔羊在羊舍饲养,母羊出去放牧,中午回来奶一次。这样加上出牧前和收牧后的奶羔,等于一天奶3次羔。

(3)加强对缺奶羔羊的补饲。对多羔母羊或泌乳量少的母羊,其乳汁不能满足羊羔的需要,应适当补饲。一般宜用牛奶或人工奶,在补饲时应严格掌握温度、喂量、次数、时间及卫生消毒。 (4)搞好圈舍卫生。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羔羊出生7~10日后,羔羊痢疾增多,主要原因是圈舍肮脏,潮湿拥挤,污染严重。这一时期要深人检查,包括检查食欲、精神状态及粪便,做到有病及时治疗。对羊舍及周围环境要严格消毒,对病羔隔离,对死羔及

其污染物及时处理掉,控制传染源。

(5)加强运动。运动能增加羔羊食欲,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和减少疾病,从而为提高其肉用性能奠定基础。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应将其赶运动场到附近的牧地上放牧,加强羔羊运动。

2、羔羊的培育措施羔羊的培育是指羔羊断奶前的饲养管理。要提高羔羊的成活率,培育出体型良好的肉用羔羊,必须掌握以下三个关键:第一,加强泌乳母羊的饲养,促进泌乳量。第二,及时做好羔羊的补饲。第三,对母仔要精心细致地照顾管理。我国广大养羊地区,对羔羊的培育非常重视,并总结很多经验。例如:\一专\到底(固定专人管理羔羊),保证\四足\奶、草、水、料),做到\两早\补料、运动),加强\三关\哺乳期、离乳期及第一个越冬期)的饲养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2、羔羊育肥的关键技术

(1)推行杂交羊育肥。我国各地都有适合本地自然条件,抗逆性强、耐粗饲的优良地方品种。这些品种往往同时存在生长速度慢、生产性能低的缺点。推行杂交羊,利用地方良种和引入良种杂交生产肥羔,当年出栏,既利用了杂种优势,也保存了当地品种的优良特性。小尾寒羊可引入萨福克肉羊或陶塞特肉羊进行改良,杂种羊进行育肥。

(2)合理搭配饲料。按照羊育肥期营养需要标准配合日粮,日粮中的精料或粗料应多样化,增加适口性。任何一种饲料都不能满足羊只生产的需要,特别肉羊育肥要求的饲料营养更高,多种饲料合理搭配,各种营养成分相互调剂,才能配制出全价日粮,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增重速度。现在养羊方式正从放牧走向舍饲,人们往往认

为舍饲养羊,就是利用农作物秸杆,其实,农作物秸杆营养价格很低,且吸收利用率差,只靠秸秆养羊是不行的,必须与其他饲草和精料结合利用,单纯利用秸杆只能使羊度命,不能把羊养好、养壮。育肥日粮配制技术如下

1、合理利用农作物秸杆。由于农作物秸杆营养价值低吸收利用差,秸杆必须与其他饲草和精料结合利用,可充分利用红薯秧、花生蔓和树叶等,一般秸杆饲料可以达到粗饲料的50%左右。 2、采用多种农副产品科学配制混合精料。一般玉米、高粱等占50~70%左右,糠麸占15~30%左右,饼粕占10~20%左右。 3、精粗饲料合理搭配。羊育肥日粮中一般粗、精饲料的比例为60~50/40~50。只要粗饲料品质好,可降低精料比例。

4、矿物质、微量元素的补充。矿物质元素一般须添加钙、磷、钠、氯等。微量元素的补充多以预混料的形式按说明添加于精料中。 ㈣、育成羊的饲养管理 1.育成羊的生长发育特点

(1)生长发育速度快。育成羊全身各系统均处于旺盛生长发育阶段,与骨骼生长发育密切的部位仍然继续增长,如体高、体长、胸宽、胸深增长迅速,头、腿、骨骼、肌肉发育也很快,体型发生明显的变化。

(2)瘤胃的发育更为迅速。6月龄的育成羊,瘤胃迅速发育,容积增大,占胃总容积的75%以上,接近成年羊的容积比。 (3)生殖器官的变化。一般育成母羊6月龄以后即可表现正常的发情,卵巢上出现成熟卵泡,达到性成熟。育成公羊具有产生正常精子的能力。8月龄左右时接近体成熟,可以配种。育成羊开始

配种的体重应达到成年母羊体重的65%~70%。

2.育成羊的饲养要点 育成羊的饲养是否合理,对体型结构和生长发育速度等起着决定性作用。饲养不当,可造成羊体过肥、过瘦或某-阶段生长发育受阻,出现腿长、体躯短、垂腹等不良体型。为了培育好育成羊,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的精料营养水平。育成羊阶段仍需注意精料量,有优良豆科干草时,日粮中精料的粗蛋白质含量提高到15%或16%,混合精料中的能量水平占总日粮能量的70%左右为宜。每天喂混合精料以0.4千克为好,同时还需要注意矿物质如钙、磷和食盐的补给。育成公羊由于生长发育比育成母羊快,所以精料需要量多于育成母羊。

(2)合理的饲喂方法和饲养方式。饲料类型对育成羊的体型和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优良的干草、充足的运动是培育育成羊的关键。给育成羊饲喂大量而优质的干草,不仅有利于促进消化器官的充分发育,而且培育的羊体格高大,乳房发育明显,产奶多。充足的阳光照射和得到充分的运动可使其体壮胸宽,心肺发达,食欲旺盛,采食多。只要有优质饲料,可以少给或不给精料,精料过多而运动不足,容易肥胖,早熟早衰,利用年限短。

(3)适时配种。一般育成母羊在满8~10月龄,体重达到40千克或达到成年体重的65%以上时配种。育成母羊不如成年母羊发情明显和规律,所以要加强发情鉴定,以免漏配。8月龄前的公羊一般不要采精或配种,须在12月龄以后,体重达60千克以上时再参加配种。

五、搞好疫病防治

1、加强防疫,严格按羊免疫程序实施免疫:

羊三联四防灭活苗 每年春秋季各免疫一次 不论大小羊,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

山羊痘活疫苗 每年春季或秋季免疫一次 不论羊只大小,一律在尾根内侧皮内注射

气肿疽灭活苗 免疫期六个月,应在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 皮下注射。气肿疽灭活疫苗常规型,不论年龄大小,羊1ml;气肿疽灭活疫苗高效浓缩型,不论年龄大小,羊0.3ml。

II号炭疽灭活苗 免疫期六个月,应在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 山羊皮内注射0.2ml;其他动物一律每只皮内注射0.2ml或皮下注射1ml。

羊布氏杆菌病活疫苗(M5) 免疫应在配种前1~2个月进行,免疫期为三年。 山羊和绵羊皮下注射、室内气雾、滴鼻均为10亿活菌,室外气雾免疫50亿活菌,口服250亿。

羊大肠杆菌灭活苗 免疫期六个月,应在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14日后产生免疫力。 三月龄以上的羊皮下注射0.2ml,3月龄以下注射0.5~1 ml。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免疫期为一年,应在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 摇匀后皮下或肌肉注射,成年羊5ml,6个月以下羔羊3 ml。 羊衣原体性流产黄油卵囊佐剂甲醛灭活疫苗 免疫期为一年,专供预防羊衣原体性流产。 羊只怀孕前或受孕后一个月内注射本疫苗,注射前充分摇匀,每只羊皮下注射2ml。

口蹄疫 免疫期六个月,应在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 母羊分娩前四周接种一次,羔羊四月龄首免(20~30天后加强免疫一

次),六个月后二免,以后每六个月免疫一次。母羊的秋季免疫应注意选择在配种前4周进行。

2、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 日常喂给的饲料、饮水必须保持清洁。不喂发霉、变质、有毒及夹杂异物的饲料。饲喂用具经常保持干净。羊舍、运动场要经常打扫,并定期消毒。要坚持自繁自养,尽可能不从外地购羊,防止疫病传播。如果必须从外地引入时,要严格引种检疫制度,至少经过10~15天隔离观察,并经兽医确认无病后方可合群。定期进行预防注射,要注射羊痘、羊四防等疫苗,注射时要严肃认真,逐只清点,做好查漏补注工作。羊舍饲后,活动范围变小,容易造成圈舍的潮湿和环境不良,往往会引起寄生虫病的发生,因此要注意羊舍的环境卫生、通风和防潮措施,做好羊疥癣等寄生虫病的防治。

3、定期驱虫 一般每年春秋两季要对羊群进行驱肝片吸虫各1次。对寄生虫感染较重的羊群可在2~3月份提前1次治疗性驱虫;对寄生虫感染较重的地区,还应在入冬前再驱1次虫。驱虫后的羊群,应立即转到新的草场放牧,以防重新感染。常用的驱虫药物有驱虫净、丙硫咪唑、虫克星(阿维菌素)等。其中丙硫咪唑又称抗蠕敏,是效果较好的新药,口服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5~20毫克,对线虫、吸虫、绦虫等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针对性地选择驱虫药物、或交叉用2~3种驱虫药、或重复使用2次等都会取得更好的驱虫效果。

为驱除羊体外寄生虫,预防疥癣等皮肤病的发生,每年要在春季放牧前和秋季舍饲前进行药浴。药浴的方法主要有池浴、大锅或

大缸浴、喷淋式药浴等,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羊只数量和场内设施条件而定,一般在较大规模的羊场内采用药浴池较为普遍。

肉羊药浴时应注意的事项。主要包括:(1)药浴最好隔1周再进行1次,残液要泼洒到羊舍内;(2)药浴前8小时停止放牧或饲喂,入浴前2~3小时给羊饮足水,以免羊吞饮药液中毒;(3)让健康的羊先浴,有疥癣等皮肤病的羊最后浴;(4)凡妊娠2个月以上的母羊暂不进行药浴,以免流产;(5)要注意羊头部的药浴,无论采取何种方法药浴,必须要把羊头浸入药液1~2次;(6)药浴后的羊应收容在凉棚或宽敞棚舍内,过6~8小时后方可喂草料或放牧。

4、坚持健康检查 在日常饲养管理中,注意观察每只羊的精神、食欲、运动、呼吸、粪便等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检查,如有疾病,及时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观察治疗,并根据疫情和流行范围采取封锁、隔离、消毒等紧急措施,对病死羊的尸体要妥善处理,深埋或焚烧,做到切断病源,控制流行,及时扑灭。

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5i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