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题十三教师备选题库

更新时间:2023-03-09 21: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师备选题库

一、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

曾巩何以入选“唐宋八大家”?

曾巩的一生比较简单,他从十几岁开始读书,到三十九岁中科举进士之前,一直在家乡半耕半读。后来出去又做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官,既没有像欧阳修、王安石那样参与或经历过重大的政治事件,也没有像韩愈、苏轼那样一生都在惊涛骇浪中度过。他的生活阅历不很丰富,比较单纯,逐渐养成沉静内敛的个性。曾巩又长期担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等职,负责整理、编校古代典籍。他在遍览群籍、编校典籍之余,撰写了不少目录序文,如《〈战国策〉目录序》等,这类文章不仅阐明古籍的存佚流传,而且借叙说朝代兴亡而标举儒家的义理学说。其文风自然是议论多于抒情,说理多于谐趣,端正有余而灵动不足。这也正是曾巩的风格,他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此。这类文章有一种温文尔雅的中和之美,一种敦厚端庄的平和之美,一种沉静充实的祥和之美。

曾巩的文章大都不够生动,不够有趣,但他的文章是最规范的。这些文章语言简洁、典雅,布局端正、严谨,思想单一、纯净。虽然不免有点保守呆板,但是从学习的角度而言,是最实用的典范之文。曾巩的文章、道德在北宋备受大家们的推崇。到了南宋时期,大哲学家朱熹非常欣赏曾巩,他读曾文手不释卷,并高度评价曾巩的文章,认为曾巩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学家,认为他的文章是孟子、韩愈以来写得最好的。应当说,这个评价很重要。南宋孝宗时期,曾巩的老乡、江西南丰人陈宗礼认为曾巩文章非常端正,认为他不仅是位古文大家,而且是一位大理学家。这符合南宋时期尊崇理学家甚于文学家的风尚,迎合了当时人褒扬道德甚于文章的传统。曾巩的身份较之在北宋时期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明代文坛上的重要的文学流派唐宋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茅坤倡导人们学习唐宋古文。他编纂了《唐宋八大家文钞》一书,将曾巩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并称。曾巩进入中国古代最优秀的散文家行列,其文章流传后世数百年不衰。

茅坤为什么要选曾巩呢?因为唐宋派的文学家们认为,学习文章不可盲目模仿古人,学习先秦两汉时代的文章固然很好,但比较起来要先学习唐宋文章,因为先秦西汉的文章乃是古代散文的发轫初期,尚无刻意的章法可循,而唐宋文章则已经具有了一些规范的章法。在唐宋文章里又特别强调要学习宋代的文章,因为宋代的文章自然平易,较唐代文章更加成熟,更适合学习。在宋代文章中,又以曾巩的文章最值得学习。因为曾巩的文章中,既有儒家的义理,又有文章的规矩。当时有一种说法:要想学习司马迁的文章,就先学习班固的文章,要想学习班固的文章,就先学习欧阳修的文章,而要想学习欧阳修的文章,就得先学习曾巩的文章。这就叫作循序渐进。这便是茅坤选曾巩入“唐宋八大家”的又一重要原因。

许多在我们当代人看来比较枯燥沉闷的古代政论、说理之文,在那个时代都属于散文的范围。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曾巩以及他的文章,就觉得他的文章不大吸引人,也没有多少美感、趣味感,殊不知在唐宋时代,这样的文章、文学家却是第一流的。

(节选自康震在《百家讲坛》上的讲稿)

1.关于曾巩及其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巩担任集贤校理等职整理、编校古代典籍时,专门负责撰写目录序文,此类文章有中和、平和与祥和之美。

B.《〈战国策〉目录序》等文章阐明古籍的存佚流传,且借叙说朝代兴亡而标举儒家

的义理学说,体现了曾巩的独特文风。

C.曾巩的文章内容不够生动,不够有趣,不免有点保守呆板;抒情多于议论,说理多于谐趣,端正有余而灵动不足。

D.在唐宋时代很多政论、说理之文,都像曾巩的文章一样,在今天看来没有多少美感、趣味,但都是第一流的文章。

【解析】 A项,“专门负责撰写”有误,应是“编校典籍之余”;C项,应是“议论多于抒情”;D项,“都像曾巩的文章一样是第一流的文章”表述有误。

【答案】 B

2.对于“曾巩入选唐宋八大家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宋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茅坤倡导人们学习唐宋古文,又特别强调要学习宋代曾巩的文章。他将曾巩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并称。

B.明代文学唐宋派的文学家们认为,学习文章不可盲目模仿古人,要先学习唐宋文章,因为唐宋文章已经具有了一些规范的章法。

C.茅坤将曾巩纳入中国古代最优秀的散文家行列,其编纂的《唐宋八大家文钞》一书使得曾巩的文章从此流传后世数百年不衰。

D.唐宋派认为,宋代的文章自然平易,较唐代文章更加成熟,而既有儒家的义理、又有文章规矩的曾巩的文章最值得学习。

【解析】 C项,本项是曾巩入选“唐宋八大家”的结果,不是原因;且“其编纂的《唐宋八大家文钞》一书使得曾巩的文章从此流传后世数百年不衰”有误。

【答案】 C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曾巩的文章、道德在北宋备受大家们的推崇,曾巩的身份在北宋时随之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南宋陈宗礼认为老乡曾巩还是一位大理学家。

B.南宋时期有尊崇理学家甚于文学家的风尚,从而形成了褒扬道德甚于文章的传统;明代文坛则流行一种学习要循序渐进的说法。

C.唐宋派的文学家们认为,先秦两汉时期是古代散文的发轫初期,尚无刻意的章法可循,而唐宋时期的文章则已完全具有了规范的章法。

D.南宋时期大哲学家朱熹非常欣赏曾巩,并高度评价曾巩及其文章,认为曾巩独具特色,认为他的文章是孟子、韩愈以来写得最好的。

【解析】 A项,原文表述“曾巩的身份较之在北宋时期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的含义是说“曾巩的身份在南宋发生了根本的转变”;B项,强加因果关系,原文表述为“这符合南宋时期尊崇理学家甚于文学家的风尚,迎合了当时人褒扬道德甚于文章的传说”;C项,“完全具有了规范的章法”表述有误。

【答案】 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

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旨趣,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道家的精神旨趣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作“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作“弛”。道家的旨趣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佛教的精神旨趣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唯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4.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认为它涉及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多种要素凑合在一起是“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和”的状态。 C.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协调,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D.儒讲“拿得起”,道说“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解析】 B项,原文说,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

【答案】 B

5.“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这一说法的依据的是( )

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不能仅靠一种学说。

B.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心态。

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旨趣,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

【解析】 C项,“要素”指人的精神诉求,不是指学说;另外,三教不可或缺,是说接受其文化的渐染而并非一定要信奉。

【答案】 C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

道三家的互补。

B.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入则作了必要的补充。

【解析】 A项,原文无“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这一说法;C项,“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错,只儒、道二教即有互补;D项,“中国固有的学问”是比“儒道两家”大得多的概念,不可混淆;且“只是”一词太绝对,原文为“主要是讲人生哲学”。

【答案】 B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大国内生能力与经济发展

欧阳峣

所谓“大国内生能力”,指在超大规模的国家里,由于具有资源丰富和市场广阔的优势而具备的一种内生的发展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大国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可以较好地推动经济自主协调发展。

从经济增长的动力系统看,资源和需求是基本的驱动因素,也是影响增长模式的基本要素。资源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金融资源,需求要素则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一般来说,任何国家为实现经济增长,既要利用国内的资源和市场,又要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即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但是,不同类型的国家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大国往往采取以国内资源和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即内生增长模式;小国往往采取以国外资源和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即外生增长模式。

事实上,一个国家拥有的资源数量和质量是影响该国工业发展速度和形式的主要因素,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的大国,应该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是生产的源泉和经济增长的动力,在消费需求旺盛和市场广阔的大国,应该利用本国的市场优势推动经济发展。大国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金充裕,加上市场潜力大的特征,决定了它通常采取内生型模式。这种内生型模式,依靠大国的国内资源构建产业体系和形成规模经济,依靠大国的国内市场拉动经济发展和形成规模经济,实际上就是基于“大国内生能力”的大国经济发展模式。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典型的大国经济发展模式,它不仅为美国赢得了长期的持续发展,而且对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新兴大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借鉴美国经验构建以内需主导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

我们在分析大国发展战略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拷问:中国和印度等大国曾经有“文明古国”的荣耀,也有过古代的经济繁荣,但近代以后却在经济上落伍了,这是为什么?“大国内生能力”理论具有解释这个难题的逻辑能力:在封闲的世界经济体系里,大国的资源和市场可以形成推动经济繁荣的内在机制;但是,在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里,小国可以通过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来弥补自身的缺陷,如果大国仍然采取闭关锁国战略则会丧失自身的优势。新中国成立后,国际上的封锁迫使我们实行内向政策。经历了长期的封闭后,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之中,逐渐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从而给中国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赢得了30多年的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但是,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过分依赖出口导向战略,使得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利益减少和国民福利下降,并且引发了一系列国际贸易摩擦。这种情况下,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在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前提下,要相应地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变。那便是,要更加注重依靠大国的资源禀赋培育重点产业,依靠大国的国内市场培育产业竞争力和自主生产体系。为此,应当推动经济增长模式和战略转变,逐渐在内需和外需、消费和投资之间进行结构转换,使中国经济的大国效应在更高层次上得到体现。

7.下列关于“大国内生能力”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国内生能力”是指一些超大规模的国家依靠国内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的优势,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内生发展能力。

B.“大国内生能力”在经济体系中具有内生增长和外生增长两种发展模式,不同类型的国家应根据本国实际选择相应的发展模式。

C.“大国内生能力”能够促使大国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来构建产业体系、拉动经济发展和形成规模经济。

D.“大国内生能力”理论可以解释中国和印度等大国的经济为什么在古代能够取得繁荣,到近代以后却落伍。

【解析】 B项,“‘大国内生能力’在经济体系中具有内生增长和外生增长两种发展模式”不正确。

【答案】 B

8.下列对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本驱动因素之一,它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速度和形式。

B.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基本驱动因素,它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市场需求是生产的源泉和经济增长的动力。

C,在封闭的世界经济体系里,一个国家的国内资源丰富程度和市场广阔程度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D.在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里,以国内资源和市场为主,适当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能更好地促进一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解析】 D项,忽视了大国和小国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的侧重点。 【答案】 D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美国选择内生型模式,使经济得到了长期的持续发展,新兴大国应该以此为借鉴,构建以内需主导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

B.一个国家发展经济要因地制宜,其中大国因为自己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金充裕,加上市场潜力较大,就要采取内生型发展模式。

C.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导致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利益减少、国民福利下降,并且引发了一系列国际贸易摩擦。

D.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战略,逐渐在内需和外需、消费和投资之间进行结构转换是我国实现经济强国梦想的唯一出路。

【解析】 B项,“就要采取内生型发展模式”表述绝对化;C项,原文是“过分依赖”所导致的;D项,“唯一出路”于文无据。

【答案】 A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10~12题。

翻译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文学翻译则是各国文学交流的媒介。在人类历史上,世界各国文化中产生了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它们是世界文学的瑰宝,是人类共同

的财富。然而,各国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差异成为各国文学交流的障碍。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各国文学必然汇入世界文学的洪流中,文学翻译因此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文学史上,世界范围的文学运动都离不开翻译的媒介作用。13世纪首先在意大利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后来不断被翻译介绍到英、法、德、西班牙等国家,产生了遍及全欧的文艺复兴运动。“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化运动,也是从翻译介绍国外文化思想、文艺作品开始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创造出中国现代的新文化。

在西方,翻译通常被看作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这种说法源自意大利语,在意文中,“译者”(traduttore)和“叛逆者”(traditore)的发音接近,因此“译者”常被误指为“叛逆者”。这个诙谐的说法恰好指明了翻译的本质:既不是断然拒绝,也不是照搬照抄,而是一种再创造的艺术。

关于“创造性叛逆”这个术语,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教授在《文学的社会学》中解释道:“为什么是‘叛逆’的呢?因为翻译使作品进入设想以外的语言学组织。为什么是‘创造性’的呢?因为翻译使作品产生了与更为广泛的读者进行新的文学交流的可能,使作品臵于新的现实之中。再者,翻译不仅使作品永存,而且使作品获得了第二生命。”我们说,作品从一种语言组织进入另一种语言组织,必然要产生不同于原作的某些因素;而另一方面,原作中的某些因素是无法全部转换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因此,在翻译中往往要失去一些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译作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忠于原作而成为原作的复制品,因而它是一宗“叛逆”;但它由于进入了一种新的语言组织而增加了新的因素,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加上了译者的理解、风格等个人色彩,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创造性”。所以说,翻译是一种再创造的艺术。

如果说译者翻译原作是一个“创造性叛逆”的过程,那么,读者阅读译作,又经历了一个“创造性叛逆”的过程,可谓双重的“创造性叛逆”。换言之,不管多么准确的译文,它们都会以译者和作者想象不到的方式被读者阅读、理解和接受着。英国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和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前者原为一部哲理讽刺小说,现在却已成为世界各国少年儿童所喜爱的读物;后者本是对友人子女讲的儿童读物,现在却吸引了许多成年读者和批评家。这是作品命运转变的典型例证,主要归因于社会、历史和文化情况不同。对这些创造性叛逆,作者应予以尊重,甚至应致以谢意,因为它延长了作品的生命力,扩大了读者的范围。

(节选自刘献彪《简明比较文学教程》,有改动)

10.关于翻译的媒介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翻译是各国文学交流的媒介,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借此步入文学瑰宝行列,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B.离开翻译,各国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差异问题就难以解决,就不能实现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C.翻译不仅促进了各国文学的交流,而且促成了世界范围的文学运动,如全欧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等。

D.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在翻译介绍国外文化思想及文艺作品的过程中,创造出中国现代新文化。

【解析】 A项,转化失误,错在“借此步入??”。B项,绝对化,夸大了翻译的作用。D项,张冠李戴,并非“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翻译介绍??”。

【答案】 C

11.对“翻译被看作是‘创造性叛逆’”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译者”被误指为“叛逆者”,是以一种比较诙谐的说法指明了翻译的本质,即不拒绝,不照搬,是一种再创造的艺术。

B.“叛逆”是指翻译使作品从一种语言组织进入另一种语言组织,产生了不同于原作的某些因素。

C.“创造性”指翻译使作品置于新的现实中,与更为广泛的读者进行新的交流,使作品获得第二生命。

D.译作做不到百分之百忠于原作,它不可避免地加上了译者的理解、风格等个人色彩,因此译作往往就成为译者的再创造艺术。

【解析】 C项,原文为“使作品产生了与更为广泛的读者进行新的文学交流的可能”。 【答案】 C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世界范围的文学交流、文学运动都离不开翻译的媒介作用,翻译对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B.从原作到译作到读者理解的作品,会经历双重的“创造性叛逆”,对此,作者应予以尊重,因为它延长了作品的生命力。

C.阅读中之所以会出现二度“创造性叛逆”,是因为读者会因所处的社会、文化等情况不同而产生对作品的新的理解。

D.《格列佛游记》和《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两个例子说明,阅读者所理解的作品有时会背离了创作者的初衷,这与译者的翻译方式有很大关系。

【解析】 D项,这两个例子意在说明:不管多么准确的译文,它们都会以译者和作者想象不到的方式被读者阅读、理解和接受着。错在“这与译者的翻译方式有很大关系”。

【答案】 D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

汪为胜

闪烁着中国文化光辉的传统哲学在相当程度上是与中国山水画结缘的。儒家孔子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这是首次用哲学审视山水,体现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道家老子性爱山水,崇尚自然,用山水寓意的法则和规律。在《老子》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自然景物的人格化填写,在老子的眼里,人与自然山水都是道的化身,从自然本性上来说是一样的。这一思想对后来中国山水艺术创作模式与美学思想产生了直接的重要影响。庄子学说超逸现实,他宣称:“天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的观点是,天地造物,随其剪裁,任其分合,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南北山水,自然景物皆可自由组合。他的这一思想观念将事实的表象内化为了物我合一的“精神山水。”

中国历代画论中,或多或少地渗透着以中国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的阐述,也正是这些画论运用哲学精神提出了有关山水画的要求,诸多山水画大师都善于将哲学精神运用到山水画的创作中。

五代荆浩是用老庄哲学来进行山水画创作的亲躬实践者,强调在绘画中思而取物之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致力于南方山水创作的董源,专注于江南丘陵溪流、重汀绝岸、林霏烟云的表达,其山水画作“平淡天真”,流露出了浓厚的高隐成分,这正是道家宣扬的出世隐居态度。道家之学滋养成长起来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平远、高远、深远的“三远法”。在他看来,“远”是一种飞越与延伸,有着一片化机,苍苍茫茫,无边无际,只有这

样才能渐入“无”的境地、“虚”的境地、“淡”的境地,使自己精神世界得到升华,达到“登高山则情满于山,临沧海则意溢于海”的创作境界。这是哲学精神影响郭熙写意性山水的结果。宋光市认为绘画的功用是“自适其志”,不应是装点世俗的工具。他喜好南方轻墨浅岚的山水,“米氏云山”是他追寻道家“平淡天真”理想的最终选择和归宿。元四家之一的倪瓒,主张绘画就是为了“写胸中之逸气”。古代先贤很智慧的地方就是,认为人的情感、智理、知觉记忆所发出之处并不是脑,而是心得思维。老子以气入手探讨万物起源,庄子讲人之生为气,人之存为气,达到最高境界亦为气。故而,宋代苏轼提出“士人画”主张,认为绘画应“取其意气所到。”倪瓒所提到的“逸气说”,与苏轼的观点皆受道学的影响,表现出文人画家精神净化之美的审美心理建构。明董其昌受儒、道、禅思想影响很重,他的山水画论文常用古典哲学相喻,他笔下的山水,构图力为抓住“远”这一特征,总是近处坡岸丛林,中景山峦草屋,远景高峰危岩。以披麻用笔,轻松、柔和,毫无觚棱均角刻露之痕,这是道家“坚强者死之徒”思想作用的结果。他用墨虚淡、柔和、软秀,也是道、禅提倡的“柔、弱、虚、淡、不争、处下”影响下的结果。

中国山水画的核心思想是哲学精神,这是前人用智慧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需要认真研究。倘若我们鄙之弃之,遗失殆尽,未来中国画的发展将会失去“中国精神”,成为没有核的泡沫气体,我们将为之付出代价。

(选自2013年2月28日《美术报》,有删改)

13.下列关于影响中国山水画的“哲学精神”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首次用哲学眼光来审视山水,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的创作主张。

B.老子认为人与自然山水都是道的化身,本性相同,这成为后世山水艺术创作模式与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C.庄子认为春夏秋冬、南北山水的景物都可以自由组合,这是一种把事实表象内化为“精神山水”的思想观念。

D.哲学精神在古代许多山水画大师的创作中都有体现,所以历代画论都是以中国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的阐述。

【解析】 A项,这是孔子的哲学思想而非有关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主张”。B项,“重要内容”无中生有,原文是指“构成了直接的重要影响”而非组成部分。D项,因果倒臵,应是画论提出要求,确立创作特点。

【答案】 C

14.对相关画家创作特点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荆浩是用老庄哲学精神创作山水画的开创者,他的创作以山水寓意道的法则和规律,强调在绘画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B.董源深受道家出世的思想影响,他笔下的江南山水,丘陵溪流、重汀绝岸、林霏烟云,风格平淡天真,有深厚的高隐成分。

C.郭熙认为“远”是一种飞越与延伸,“远”才能渐入“无”“虚”“淡”的境地,精神世界方可升华,这是道家思想的体现。

D.董其昌的山水画构图强调“远”,近处坡岸丛林,中景山峦草屋,远景高峰危岩,用笔轻松、柔和,这是道家思想作用的结果。

【解析】 A项,“荆浩是用老庄哲学精神创作山水画的开创者”表述不当,荆浩是践行者但未必是开创者,原文未提及。

【答案】 A

15.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老子、庄子都对“气”极为推崇,他们的主张体现了古代先贤认为心得思维产生于

人的情感、智理、知觉记忆这一智慧。

B.宋代文人画家颇受道家思想影响,苏轼提出的“士人画”就是一种写实性山水画作,表现出文人画家精神净化之美的审美心理建构。

C.中国古代山水画用笔轻松、柔和,用墨虚淡、软秀,这是道、禅提倡的“柔、弱、虚、淡、不争、处下”对创造者影响的结果。

D.哲学精神是笔宝贵财富,是山水画“中国精神”的灵魂,今天的创作如果抛弃这一传统,一味求新求变,后果难以想象。

【解析】 A项,应是“心得思维产生人的情感、智理、知觉记忆”,而非“人的情感、智理、知觉记忆产生心得思维”。B项,“写实性山水画作”表述不当,“??审美心理建构”是对“逸气说”的评价。C项,以偏概全,这是明代董其昌的绘画特点而非全部古代山水画。

【答案】 D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微电影”大有可为

娄 雪

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其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元素,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来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后来,类似“天堂鸟影像”这样的专业机构,使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渐渐上升到电影的层次。

近两年,我国各种类型的微电影呈“井喷式”增长。从电影类型来看,在草根网民的原创作品层出不穷的同时,专业团队为一些品牌量身打造的商业微电影也开始盛行;从制作规模来看,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跻身微电影的制作,甚至一些知名导演也加入了微电影的制作行列。微电影的制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品质、格调也得以提升,实现了华丽转身。微电影的影响力也在日渐增强,由其催生的短片大赛、微电影大赛、微电影节等活动雨后春笋般涌现。

微电影的篇幅虽小,却并不影响其主题的深远立意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一些微电影在实现艺术追求的同时,也主动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

以“7·21”大雨为背景创作的系列微电影《大雨》的主要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面对大雨造成的各种困境,他们团结互助、共抗灾难,共同演绎了充满温情与关怀、责任与坚守的感人故事。影片融入纪实的风格,片尾对人物原型的采访,使得“微”中有内涵,“微”中有新意。在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公益微电影中,《天堂忘记了》镌刻下自闭症少年的心灵界碑;《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动找到人贩子,一句“叔叔,你把我卖了吧!我还差1800块钱给妈妈治病”,让观众为之动容;《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2012”,呼吁对于弱势儿童群体的关注一刻都不该停止??这些微电影关注社会事件,从帮扶贫弱、关爱孤儿到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等多个方面,予以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以艺术的力量担当起社会责任,发出正义之声,温暖人心。

微电影的播放渠道正日趋多元化。微电影不仅通过网络、移动电话等新媒体呈现,传统的电视播放平台也为它大开“绿灯”。微电影传播平台的增加,微电影制作团队的日渐专业化都让微电影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未来,微电影还可能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

行体系,以更加成熟的姿态面向观众。

(《光明日报》,2012年12月3日,有增删)

16.下列关于“微电影”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微电影对观看时间和空间的要求较传统电影要低,移动状态和短时间休闲状态下都可以观看。

B.放映时间短、制作周期短、投资规模小是微电影的显著特征,但它的内容丰富,可单独成片,也可系列成剧。

C.最早的微电影是普通百姓用手机、相机、DV等拍摄的短片,它们仅仅是一些个人的随性表达。

D.近两年微电影发展迅猛,影响力日渐增强,催生了许多公益活动,带动了多个产业的发展。

【解析】 D项,催生的不是“公益活动”,且“带动了多个产业的发展”无据。 【答案】 D

17.不能说明微电影担负起社会责任的一项是( ) A.《大雨》融入纪实风格,在短小篇幅中展现了深刻的内涵,创作上有新意。 B.《天堂忘记了》展现了自闭症少年的心灵世界,启示人们应该关爱少年自闭症患者。 C.《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动找到人贩子,要求把自己卖掉换钱给妈妈治病,让观众为之动容。

D.《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2012”,呼吁社会要持续关注弱势儿童群体。 【解析】 A项,是对影片艺术风格的肯定,不是思想内容上担负起社会责任。 【答案】 A

1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微电影只能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一般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

B.专业团队加入微电影的制作,不仅大大地增加了微电影的数量,也极大地提高了其质量。

C.微电影篇幅小的特点有助于其实现主题的立意深远和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刻思考。 D.微电影正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不久会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 【解析】 A项,不是只能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从最后一段“传统的电视播放平台也为微电影大开‘绿灯’”可知;C项,原文说的是“微电影的篇幅虽小,却并不影响其主题的深远立意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有助于”的说法没有根据;D项,“微电影还可能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而不是“不久会”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误将或然当作必然。

【答案】 B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中国文化从理想型文化转向世俗型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里,出现了闲暇。闲暇作为一个社会学范畴,是和工作相对的,闲暇时间是工作时间之外的时间,它属于现代中国都市生活中的社会时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闲暇时间的出现,首先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密切关系;其次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以及劳动制度变化有关。如果我们把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加以比较,可以发现,过去劳动时间比闲暇时间更重要,但现在的情况似乎颠倒过来了。各种公休日,已经使城市居民的闲暇时间大量增加,过去工作是中心,好好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如今努力工作,好好休息,都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大量闲暇时间的出现,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节奏的同时,也改变了以前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一些统计数据表明,在闲暇时间里,除了饮食及继续教育外,绝大多数时间已经被娱乐活动所主宰。和具有宗教传统的其他文化不同,中国文化中世

俗的现世精神很自然地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休闲性的文化活动。

但当闲暇时间占据重要位臵时,一种时间的压力也就形成了。这一种心理的时间压力,它以物理时间表现出来。在一个时间紧迫无暇休闲的状态下,人是不会有任何怎样打发时间的疑问的。但当时间变得充裕而不知该如何度过时,时间就具有一种心理的压力。我们看到,在中国文化中,一些人对所谓“找乐和逗乐”的文化动向深感不安,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正是闲暇的时间压力的必然要求。于是,无聊也作为一种特定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应运而生。从个体角度说,无聊给自己带来的是一种选择的要求,即通过对某种活动的选择来改变自己的无聊状态。心理学实验表明,感觉刺激剥夺的状态是一种极其难以忍受的状态。这表明,如果人的心理机能在闲暇时间压力给群体甚至整个社会成员带来的某种需求,某种把文化活动向休闲娱乐方向转变的必然倾向。文化接受者(受众)对文化生产的要求,已经完全不同于理想主义文化中那种激情的工具主义的文化,而是需要更加带有游戏性和娱乐性的文化消费。因为闲暇的基本性质应该是充分的放松和享受。这样一来,闲暇时间的压力,就转化成一种对消费行为类型的压力和强制。过去那种以崇高为特征的文化,那种以精神的超越的痛感升华为标志的文化,显然已经不能作为基本形态而存在。一言以蔽之,闲暇的时间压力最终转化为对世俗性、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需求。

(节选自周宪著《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

19.关于“闲暇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闲暇时间是指工作时间之外的时间,它在现代中国生活中的社会时间里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B.科学发展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以及劳动制度变化,这两方面带来了闲暇时间。

C.闲暇时间与劳动时间相比,在过去是后者更重要,而现在的情况是前者变得更重要了。

D.闲暇时间大量增加,使我们的生活节奏随之改变,并由此导致了我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改变。

【解析】 A项,“现代中国生活”范围扩大,原文为“现代中国都市生活”;C项,“现在的情况是前者变得更重要了”说法太绝对,原文为“似乎颠倒过来了”;D项,“并由此导致”的说法属于强加因果,据原文“生活节奏”与“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改变是同时发生的。

【答案】 B

20.关于闲暇的时间压力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闲暇时间占据重要位置时,人们就产生了怎样打发时间的疑问,时间就具有了一种心理的压力。

B.当时间变得充裕而不知该如何度过时,无聊作为一种特定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就应运而生了。

C.闲暇的时间压力,给群体甚至整个社会成员带来的是游戏性和娱乐性的文化消费需求。

D.闲暇时间的压力,使过去那种以精神的超越和痛感升华为标志的文化已基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解析】 D项,“基本没有存在的必要”说法错误,原文是“已经不能作为基本形态而存在”。

【答案】 D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在闲暇时间里,人们已经完全被娱乐活动所主宰,世俗的现世精神把人们引向休闲性的文化活动。

B.出现所谓“找乐和逗乐”的文化动向,正是闲暇的时间压力的必然要求,人们没必要对此感到不安。

C.闲暇充分放松和享受的基本性质,决定了闲暇时间的压力,必然转化成一种对文化消费行为类型的压力和强制。

D.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里出现了闲暇,这自然使人们抛弃了过去那种以崇高为特征的文化。

【解析】 A项,“完全被娱乐活动所主宰”说法错误,原文为“绝大多数时间被娱乐活动所主宰”;B项,原文中没有“人们没必要对此感到不安”之类的意思;D项,“人们抛弃了”说法不当,原文中无此意。

【答案】 C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58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