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县上坪寨乡新寨硫铁矿土地复垦方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25 17: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织金县上坪寨乡新寨硫铁矿(新建)

土地复垦方案

项目单位:贵州长三角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单位:贵州省地矿建设工程施工公司编制时间:二〇一〇年八月报告书

项目名称: 织金县上坪寨乡新寨硫铁矿土地复垦

项目单位

(个 人): 贵州长三角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联 系 人:电 话:送审时间: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中华北路48号 唐长根 13885198636 2010年8月

编制单位及人员基本情况

编制单位 法人代表 联系人 地址 业绩证明 唐长根 贵州省地矿建设工程施工公司 黄继平 联系电话 13885198636 贵阳市延安中路48号世贸广场A区24楼 具有土地复垦 业绩证明 编号 主要编制人员 姓 名 段竹 罗吉高 胡忠勇 赵兴华 职 务 技术负责 审核 项目负责 拟 编 职 称 高 工 高 工 工程师 工程师 签 名

目 录

1 总则 ......................................................................................................... 1

1.1 编制目的 ................................................................................................................ 1 1.2 编制原则 ................................................................................................................ 1 1.3 编制依据 ................................................................................................................ 2 1.4 目标 ........................................................................................................................ 3 1.5 服务年限 ................................................................................................................ 4 1.6 主要计量单位 ......................................................................................................... 4

2 项目概况 ................................................................................................. 5

2.1 项目简介 ................................................................................................................ 5 2.2 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 8 2.3 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 ....................................................................................... 16 2.4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 ............................................................................................... 17

3 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 22

3.1 土地复垦必要性分析 ........................................................................................... 22 3.2 拟破坏土地预测 ................................................................................................... 22 3.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26 3.4 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 ........................................................................................... 28 3.5 复垦标准 .............................................................................................................. 43

4 预防控制与复垦措施 ........................................................................... 46

4.1 预防控制措施 ....................................................................................................... 46 4.2 工程技术措施 ....................................................................................................... 47 4.3 生物化学措施 ....................................................................................................... 48

5 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 ....................................................... 49

5.1 工程设计 .............................................................................................................. 49 5.2 工程量测算 ........................................................................................................... 58

6 土地复垦投资估(概)算测算 ........................................................... 62

6.1 编制依据 .............................................................................................................. 62 6.2 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的说明 ............................................................................... 62 6.3 土地复垦估算结果 ............................................................................................... 65

7 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 68

7.1 经济效益 .............................................................................................................. 68 7.2 复垦土地的生态效益 ........................................................................................... 68 7.3 社会效益 .............................................................................................................. 68

8 土地复垦工作计划 ............................................................................... 70 9 保障措施 ............................................................................................... 72

9.1 组织管理 .............................................................................................................. 72 9.2 技术措施 .............................................................................................................. 72

1

9.3 资金保障 .............................................................................................................. 72 9.4后期监测和管护措施 ........................................................................................... 73 9.5 公众参与 .............................................................................................................. 74 9.6 土地复垦应注意的问题 ....................................................................................... 74

10 附 件 ................................................................................................. 75

10.1 附表 .................................................................................................................... 75 10.2 其它附件............................................................................................................. 75 10.3 附图 .................................................................................................................... 75 附图

附图01.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G-48-57-(33)

附图02. 织金县上坪寨乡新寨硫铁矿山矿产资源赋存分布及开采工艺流程图 附图03. 织金县上坪寨乡新寨硫铁矿山破坏土地现状及预测分析图 附图04. 织金县上坪寨乡新寨硫铁矿山塌陷区预测剖面图 附图05. 织金县上坪寨乡新寨硫铁矿山土地复垦规划图 附图06. 织金县上坪寨乡新寨硫铁矿山土地复垦工程单体设计图 附表

附表1 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

附表2 土地复垦投资估(概)算汇总表 附表3 投资估算附表 附件

⑴ 土地复垦所涉及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人对本方案的意见; ⑵ 织金县国土资源局对该方案土地利用现状及数据的初审意见; ⑶ 申请书、委托书,

⑷ 贵州省地矿建设工程施工公司从事土地复垦项目设计业绩的证明; ⑸织金县上坪寨乡新寨硫铁矿国土厅划定矿区范围的通知

2

表3-12 配置方案比选表 方案一 分区 主井工业场地 风井工业场地 生活及管理区 尾矿库 至场地道路 面积 旱地 林地 道路 农村居民点 水田 1.7544 0.3922 0.3987 2.7529 旱地 方案二 农村道路 农村居民点 0.7762维修后保留 0.7762 1.7544 1.7544 0.3922 0.3922 0.3987 0.3987 2.7529 2.7529 0.1265 0.3605 0.1266 0.5616 0.8892 9.1928 0.7762 废石堆场 0.3605 堆土场A 0.1266 堆土场B 0.5616 堆土场C 0.8892 预测塌陷区G 9.1928 预测塌陷区L 0.0852 预测塌陷区C 11.5359 0.0911 预测塌陷区D 预测塌陷区J 合计 0.7762 0.1265 维修后保留 0.0852 11.5359 0.0911 维修后保留 0.1265 维修后保留 0.3605 0.1266 0.5616 0.8892 9.1928 0.0852 11.5359 0.0911 维修后保留 29.0438 14.4522 14.3740 0.2176 0.0000 26.1121 1.9379 0.2176 充分利用项目区上游路边沟积雨,并修农田水利工程 充分利用项目区上游路边沟积雨 建部分拦山沟 对矸石、废石处理 运至采空区 运至低洼地方或用于铺路 复垦方向 复垦的林地较多 复垦的水田较多 复垦方向较合理,按照实际情况考虑复优点 复垦旱地等级高。增加水田面积。 垦。 废石用于铺路造成新的污染,被污染的土地复垦为旱地的技术难度较大。尾矿库污染严重,复垦为旱地技术难度较缺点 部分未按原地类进行复垦 大。复垦资源不足。居民建筑物被破坏后保留使用存在安全隐患。水源满足不了水田的要求。 推荐方向 推荐方案 经过上述方案对比,本方案选取方案一为复垦方向。 3.4.9 土地复垦方向的确定

根据比选方案结果,最终破坏土地的复垦方向为:拟将主井工业场地、风井工业场地、生活及管理区、废石堆场、堆土场A、堆土场B、堆土场C、预测塌陷区G、J复垦为旱地,尾矿库及预测塌陷区L、预测塌陷区C复垦为林地,至场地道路及预测塌陷区D经维修之后保留使用。土地总复垦率达98.86%。具体情况详见表3-12。

41

3.4.10土地复垦技术路线和方法

根据上述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等情况,对适宜进行土地复垦的地块可采用的土地复垦技术路线和方法叙述如下:

一、工业场地等地面生产系统复垦技术路线和方法 1 、主井工业场地、风井工业场地复垦技术路线和方法

闭坑后,拆除该复垦单元内的废弃设施,清理地表,垃圾回填废弃巷道,然后对土地进行深翻耕,翻耕硬化土地,复垦为旱地。最后平整地表、修建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土壤培肥,培肥方法为施用农家肥和撒播绿肥种子,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2 、生活及管理区、尾矿库及废石堆场复垦技术路线和方法

矿山闭坑后,清理地表,垃圾回填废弃巷道,然后对土地进行深翻耕,复垦为旱地。最后平整地表、修建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土壤培肥,培肥方法为施用农家肥和撒播绿肥种子,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3 、堆土场A、B、C复垦技术路线和方法

翻耕硬化土地,,修建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土壤培肥,培肥方法为施用农家肥和撒播绿肥种子,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4、修建农田水利设施

在办公生活区的办公楼后方,沿着山脚,修建拦山沟,设计在拦山沟\\沉沙池和蓄水池,保留进场道路并进行维护,作为农业生产用道。

二、塌陷区复垦技术路线和方法

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塌陷破坏会使土地的质量和生产力水平下降,要切实 “随时塌陷,随时复垦”,在复垦中进行土壤充填、土壤培肥等措施,来恢复提高塌陷区原有的生产水坪。

复垦单元G(耕地部分):充填沉陷地、裂缝复垦可用废土石、其他矿山固体废弃物或生活垃圾做充填物,充填时应分层压实、平整,对塌陷的地表进行土壤培肥,种植农作物。对沉陷坑采取修建排水沟,同时修复原有的灌溉渠道,并根据实际情况增设一定的截排水设施,增加蓄水池,保障灌溉率。

复垦单元L(林地部分):充填沉陷地、裂缝复垦可用废土石、其他矿山固体废弃物或生活垃圾做充填物,充填时应分层压实、坪整,对塌陷的地表进行土壤培肥,种植农作物。对沉陷坑采取修建排水沟、灌溉渠道、蓄水池等水利设施,保

42

障灌溉率。

复垦单元C(荒草地部分):充填沉陷地、裂缝复垦可用废土石、其他矿山固体废弃物或生活垃圾做充填物,充填时应分层压实、坪整,并撒播草籽,复垦为草地。

复垦单元J(农村居民点部分):拆除地面建筑等,然后充填沉陷地、裂缝复垦可用废土石、其他矿山固体废弃物或生活垃圾做充填物,充填时应分层压实、坪整,并撒播草籽,复垦为草地。

表3-13 土地复垦方向统计表 单位:hm2 单元名称 主井工业场地 风井工业场地 生活及管理区 尾矿库 至场地道路 废石堆场 堆土场A 堆土场B 堆土场C 预测塌陷区G 预测塌陷区L 预测塌陷区C 预测塌陷区D 预测塌陷区J 合计 破坏面积 1.7544 0.3922 0.3987 2.7529 0.1265 0.3605 0.1266 0.5616 0.8892 9.1928 0.0852 11.5359 0.0911 0.7762 29.0438 旱地 1.7544 0.3922 0.3987 0.3605 0.1266 0.5616 0.8892 9.1928 0.7762 14.4522 复垦后土地利用现状 有林地 农村道路 2.7529 0.1265 维修后保留 0.0852 11.5359 14.3740 0.0911 维修后保留 0.2176 3.5 复垦标准

根据项目区内土地利用自然条件以及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在项目建成竣工后,根据当地条件,土地破坏状态采取相应的土地复垦措施,确定土地复垦最终土地利用方向为林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1995)《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UCD-TD)规定,依据其中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指标制定本项目土地复垦标准:

3.5.1 矿区复垦工程基本标准

1、复垦利用类型应与当地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相协调;

43

2、复垦场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由可靠保证; 3、不同的破坏类型标准应不一样;

4、复垦场地要有满足要求的排水设施,防洪标准符合当地要求; 5、复垦场地有控制水土流失的措施;

6、复垦场地有控制污染的措施,包括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等; 7、复垦场地的道路、交通干线布置合理; 3.5.2 各项复垦工程基本标准:

根据土地复垦标准及有关规定,结合各地块适宜性评价确定的复垦方向,各复垦工程标准如下:

1、旱地复垦标准(复垦单元为主井工业场地、风井工业场地、生活及管理区、废石堆场、堆土场A、堆土场B、堆土场C、尾矿库及复垦单元为预测塌陷区H),设计复垦标准为:

(1)、建筑物、硬化路面拆除时尽量达到废物利用,减少废弃物量,对存在污染的废弃物进行异地处理;

(2)、场地平整时,地表平整后地表坡度不超过5°,能达到雨水自然排干的要求;

(3)、土壤PH值5.5-8.5;

(4)、有效土层厚度0.5m以上,耕层质地为壤土(轻、中、重质)、蒙古土、砂土;

(5)、土壤中砾石含量不超过5%。

(6)、田间道路标准:生产道宽1m,泥结石路面。灌溉标准:抗旱天数20天,灌溉保证率30%以上。

(7)、排水工程:修建边坡排水沟,拦截山洪,防止冲刷毁坏复垦后的耕地。达到10年一遇要求。

2、林地复垦标准(复垦单元为预测塌陷区L及预测塌陷区C),设计复垦标准为:

(1)、建筑物、硬化路面拆除时尽量达到废物利用,减少废弃物量,对存在污染的废弃物进行异地处理;

(2)、场地平整时,地形坡度不超过5°,能达到雨水自然排干的要求; (3)、有效土层厚度在30cm以上;

44

(4)、乔木栽植密度5000株/公顷,灌木栽植密度10000株/公顷,乔木栽植密度:株距2m~3m,行距3~5m。考虑到乔灌交错种植,种植密度均为2500株/公顷,成活率≥85%;

(5)、栽植的树种应由针对性,选择适宜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45

拟建主井场地土壤

3.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织金县上坪寨乡新寨硫铁矿山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对地表、地下水、土壤、生物等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3.3.1对地表的影响

(1)主井工业场地和风井场地等地面生产系统在建设时,首先对地表造成挖损、改变局部微地形、地貌,使原有坡耕地变为梯化后的台阶。其次是矸石、永久性建筑和硬化地面得压占改变原有土地使用功能,使该区域局部生态景观、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2) 尾矿库和废石堆场中临时堆放的矿石和废石对地表的影响:尾矿库内对方的尾矿对地表影响较大,废石堆场的堆放直接压占土地,但由于是临时压占,因此对地表影响较小。

(3) 因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对地表的影响:地面塌陷引起一系列地表变形和破坏,特别是对耕地的破坏,往往使连续成片的耕地变成分割破碎的地块,且在几年内不能利用,同时造成表土层性状改变,加速土壤侵蚀。

3.3.2对地表水、地下水的影响

在井下开采过程中会使地形改变,甚至引发地质灾害(即地面塌陷、裂缝、

26

岩溶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导致地下水疏干,致使生态系统改变,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1)对地表水的影响:项目区有溪沟流过,矿井水的抽排,尾矿及废渣在雨水淋溶下产生地表径流、生活污水,沿着地表流入溪沟,将可能造成污染,在场地周边修建排水沟,设立污水处理设施对矿井水、污水进行处理,减少污水直接排放,从而地表水污染。另外开采设计时采用留设保安矿柱以外,井田内其他的地表水体,在采矿过程中形成的地表裂缝可能与地表水体连通,使地表水漏失,影响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井田内泉水等造成一定影响,可能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饮用水水源。开采后将引起地面沉陷、开裂变形,可能导致地表水(溪沟、井、泉等)漏失、干涸。

(2)对地下水的影响:工业场地地势低处影响地表径流流向,导致地表水渗漏窜流进入地下水循环,地表水受污染对地下水有一定的影响,致使地下水酸度降低。废石堆场及矿渣在下雨的时候受雨水淋溶形成含有污染物的地表径流,将慢慢渗透到表层土壤中去,在地下水位比较浅的区域,污染物质进入地下径流,使水体受到影响,水体质量变差,但影响较小。

塌陷往往破坏地下水的流路,改变水文特征,使地下水位下降,含水层结构遭到破坏,地下水失去平衡。塌陷同时影响地表径流,导致地表水渗漏窜流进入地下水循环,如果地表水受污染会对地下水有一定的影响。

新寨硫铁矿地下开采造成上覆岩层原始应力的破坏,上覆岩层出现冒落、断裂、离层、弯曲等现象,当破坏发育至地表时地表可能出现下沉、裂缝、塌陷坑等破坏形式。这种破坏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面降水的径流与汇水条件,使地表水通过裂缝渗入地下;另一方面,由于采空区上覆岩层受到破坏,岩层裂隙更加发育,上覆岩层的含水层在水位和流向上受到干扰,地下水沿着发育的裂隙加速向采空区或深部岩体渗漏,可能使水位降低,严重时可能导致地下水疏干,井泉干涸。对项目区生产生活用水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使项目区农作物生长及部分浅根型植被生长受到抑制。

.3.3.3对土壤的影响

1、地面生产系统建设和项目生产过程中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废石堆放直接压占土地,使土壤被压实,改变了土壤剖面结构。

27

2、地面塌陷对土壤环境影响:首先,塌陷形成塌陷盆地、塌陷坑、塌陷槽等加大地面起伏程度,是水土更易移动,塌陷盆地、坑、槽的周边,在沟谷、河岸部位,水蚀和重力蚀加剧,进而表层土壤造成破坏。

3、硫铁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物通过自降和降水淋溶等途径进入土壤环境,从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等方面影响周围土壤的孔隙度、团粒结构、酸碱度、土壤肥力及微量元素含量等。从静态分析,粉尘在土壤中累积会增强土壤粘结性,造成土壤板结,并且降低了土壤孔隙度,使土壤表层结壳,阻碍土壤与大气的气体交换,从而抑制土壤微生物活动,影响土壤地力正常发挥,降低了土壤肥力。

3.3.4对生物的影响

1、工业场地占地使得原有地表植被消失,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地的使用性质,使项目区生态系统局部发生急剧变化,使得土壤动物、微生物及少数地表动植物失去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土壤动物、微生物的数量减少,而生活在地表动物则会产生局部的迁移。

2、局部塌陷严重区域会造成地表植被的倒伏、翻蔸,多数会造成地表植物根系被拉伤拉断,从而影响植被的生长等。塌陷区由于缓发性和整体性特点对土壤动物、微生物不会产生特别明显的影响。

3.4 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

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是根据对破坏土地的调查和预测,按照土地复垦的要求,对破坏的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对土地复垦进行类比分析,提出土地复垦技术路线和方法,合理确定土地复垦最佳方案。

3.4.2适宜性评价的原则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复垦区域气候、土壤、水文、地质、地貌等自然因素,重点应结合土地破坏的类型、方式、程度以及所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土地复垦规定》等有关内容,确定破坏土地适宜性评价原则。具体包括:

1、可垦性和最佳效益性原则。 2、 因地制宜和农用地优先的原则。

3、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以主导因素为主的原则。

28

4、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结合,以自然属性为主的原则。

3.4.3适宜性评价对象的确定

适宜性评价是对破坏土地进行评价,根据已破坏土地分析与拟破坏土地预测,项目破坏土地范围为:主井场地、风井场地、生活及管理区、堆矿场、废渣场及预测塌陷区,根据实地调查情况,闭矿后将对破坏的旱地、林地等土地进行复垦,破坏的道路部分根据当地村民意见,本方案对其进行维修之后保留作农村机耕道使用,因此,适宜性评价的对象除道路部分外的全部土地。

3.4.4评价单元划分

评价单元是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单元,是评价的具体对象。土地对农林牧业利用类型的适宜性和适宜程度及其地域分布状况,都是通过评价单元及其组合状况来反映的。因此划分评价单元是土地适宜性评价的首要内容。

一、单元划分的原则 1、 综合分析原则

项目区待复垦土地单元的划分,除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矿区资源的影响,资源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土地复垦的方向,同时结合土地破坏类型、破坏程度、重塑地貌形态和利用方式等因素。因此,这就要求在进行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类型划分时,就要结合考虑资源量多少、资源的分配,确保复垦目标的完成。

2、 主导因素原则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就破坏原因划分评价单元,按压占、挖损、污染、塌陷四大破坏类型划分评价单元;对同一破坏类型按破坏范围和破坏面积确定评价单元的大小,对同一破坏类型的土地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待复垦土地的复垦方向。

3、 最佳效益原则

在待复垦土地单元类型中,应该筛选出通过复垦可产生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高度统一的单元类型,而且应与该区域的土地生态环境相协调一致,以最小的复垦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值,同时还得考虑矿区生产安全、矿区环境改善,减少自然灾害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单元划分的方法

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划分采取破坏方式、破坏类型与地块法相结合的方法进

29

行土地单元划分,并根据评价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三、评价单元划分结果

根据上述确定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对象,按照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对象划分为十五个评价单元,具体划分情况见表3-2。

表3-2 新寨硫铁矿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划分的结果 单位:hm2 单元名称 主井工业场地 风井工业场地 生活及管理区 尾矿库 至场地道路 废石堆场 堆土场A 堆土场B 堆土场C 预测塌陷区G 预测塌陷区L 预测塌陷区C 预测塌陷区D 预测塌陷区J 预测塌陷区Q 合 计 破坏前土地利用现状 水田 1.4628 1.4628 旱地 0.6645 0.0044 0.2915 1.6151 0.2707 0.1083 0.2249 0.2075 灌木林地 1.0899 0.0624 0.0652 0.3794 0.0898 0.0183 0.3294 天然草地 0.3254 0.7584 0.1265 0.0073 0.6817 11.5359 13.43521 0.0911 0.09109 农村道路 0.7762 0.8182 农村居民点 0.042 0.1145 0.1145 沟渠 总计 1.7544 0.3922 0.3987 2.7529 0.1265 0.3605 0.1266 0.5616 0.8892 破坏方式 压占 压占 压占 压占 压占 压占 压占 压占 压占 塌陷 塌陷 塌陷 塌陷 备注 拟破坏 拟破坏 拟破坏 拟破坏 拟破坏 拟破坏 拟破坏 拟破坏 拟破坏 拟破坏 拟破坏 拟破坏 拟破坏 —— 7.7300 0.0852 11.1169 2.1196 9.1928 0.0852 11.5359 0.1383 0.7762 0.1145 29.1583 注:塌陷区破坏土地主要为耕地、灌木林地、草地和农村道路,由于土地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因此将其按地类大致划分为四个单元,即预测塌陷区耕地部分(预测塌陷区G)、预测塌陷区非耕地部分为林地、荒草地、农村道路和沟渠部分(预测塌陷区L、预测塌陷区C、预测塌陷区D、预测塌陷区J、预测塌陷区Q)。

3.4.5 破坏土地初步复垦方向的确定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以特定土地复垦利用方向为前提,对被破坏土地的适宜程度所作的判断分析,离开了复垦方向,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就失去了意义。确定破坏土地初步复垦方向应与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与项目区相关政策一致,要以公众意愿为基础。

一、项目区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分析:项目区范围内主要为耕地和林地,耕地受灌溉条件的限制,其耕地质量较差;林地主要为灌木林地,其植被以荒草和矮灌木为主,植被覆盖度低,水土保持能力差。因此土地复垦首先应改善耕地灌溉条件,提高耕地灌溉保证率,改善生产条件,以提高耕地质量;同时对林地和荒草地应从增强水土保持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以生态植被恢复为主。

30

二、项目区相关政策:根据织金县上坪寨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区土地利用方向主要为一般耕地和林业用地方向。

三、公众意愿分析:通过现场踏勘及对相关部门、当地村民对土地复垦的意见进行了解,当地相关部门建议将破坏的土地尽量恢复其原有状态,破坏前的耕地应尽可能的复垦为耕地,并改善其生产条件,以提高耕地质量;破坏前为林地的部分应以生态恢复为主,重点是恢复植被。

通过上述分析,破坏土地优先考虑复垦为耕地,并改善耕作条件,以提高耕地质量;其次复垦为林地,以植被恢复和增强水土保持能力为主。

3.4.6 复垦资源调查及资源配置

复垦资源是一个综合资源,本方案主要从土壤资源、区位资源、农田水利灌溉资源、地形坡度等方面进行调查。

一、土壤资源调查

由于该矿为新建矿,而且该矿种在开采、运输、堆放等过程中均会对周边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故该矿在新建过程中先对将要压占的地块的土壤进行剥离并到指定点堆放。土壤资源主要从拟建的主井工业场地、风井工业场地、生活及管理区、尾矿库、废石堆场以及拟建堆土场等场地内剥离而来。资源调查情况如下:

1、主井工业场地

拟建主井工业场地位于项目区内一处缓坡地带,整个场地所占地类为旱地以及灌木林地,根据现场踏勘时量测,该场地内土壤质地良好,为防止场地内土壤资源被污染,故在工业场地新建时便将土层进行剥离保存,其旱地内可剥离土壤平均厚度达0.2m,灌木林地可剥离土壤平均厚度达0.2m,见土壤剖面照片。

2、生活及管理区

拟建的生活及管理区位于项目区内一处缓坡地带,整个场地所占地类为旱地、灌木林地以及荒草地,根据现场踏勘时量测,该场地内土壤质地良好,旱地内可剥离土壤平均厚度达0.2m,灌木林地及荒草地内也可剥离土壤平均厚度达0.2m,见土壤剖面照片。

31

生活及管理区、主井场地土壤剖面

生活及管理区、主井场地土壤剖面选取点

3、废石堆场

拟建废石堆场位于项目区内公路边一较平缓处,整个场地所占地类为旱地及灌木林地,根据现场踏勘时量测,该场地内土壤质地一般,但含砾石较少,旱地内可剥离土壤平均厚度达0.2m,灌木林地可剥离土壤平均厚度达0.2m,见土壤剖面照片。

4、 堆土场A

拟建堆土场A紧邻废石堆场,主要用于堆放废石堆场新建时存放剥离旱地内的耕作土表土层及林地内的腐殖层土,厚度一般0.2m。

5、 尾矿库

拟建尾矿库位于项目区内一处低洼处,土层较厚,根据现场踏勘时量测,该场地内土壤质地良好,旱地内可剥离土壤平均厚度达0.8m,灌木林地及荒草地内也可剥离土壤平均厚度达0.2m,见土壤剖面照片。

32

拟建废石堆场及堆土场A土壤剖面

6、堆土场C

拟建堆土场C处于一沟谷内,土层厚度一般0.5m,土质相对较贫瘠,但含砾石较少,看通过人工培肥提高土质,见土壤剖面照片。拟建堆土场C紧邻尾矿库,主要用于堆放尾矿库新建时存放剥离旱地内的耕作土表土层及林地内的腐殖层土,厚度一般0.2m。

拟建尾矿库土壤剖面

堆土场C土壤剖面

7、风井工业场地

拟建的风井工业场地处一平台地带,整个场地所占地类为旱地、灌木林地以及荒草地,根据现场踏勘时量测,该场地内土壤质地良好,旱地内可剥离土壤平均厚度达0.2m,灌木林地及荒草地内也可剥离土壤平均厚度达0.2m,见土壤剖面

33

照片。

8、堆土场B

拟建堆土场B处于公路边一缓坡内,主要压占旱地,土层厚度一般0.4m,土质相对较贫瘠,但含砾石较少,看通过人工培肥提高土质,见土壤剖面照片。拟建堆土场B紧邻主井场地、生活及管理区,主要用于堆放主井场地、生活及管理区新建时存放剥离旱地内的耕作土表土层及林地内的腐殖层土,厚度一般0.2m。

风井场地旁土壤剖面

堆土场B土壤剖面

剥离土壤资源调查情况如下表:

单元名称 拟破坏土地利用现状 土层 灌木 林地 厚度 0.2 0.2 0.2 0.8 0.2 0.4 0.4 0.5 1.0899 0.0624 0.0652 0.3794 0.0898 0.0183 0.3294 土层 厚度 0.2 0.2 0.2 0.2 0.2 0.4 0.4 剥离面积 1.7544 0.0668 0.3567 1.9945 0.3605 0 0 0 土壤资源/m3 3508.8 133.6 713.4 13679.6 721 0 0 0 18756.4 旱地 0.6645 0.0044 0.2915 1.6151 0.2707 0.1083 0.2249 0.2075 主井工业场地 风井工业场地 生活及管理区 尾矿库 废石堆场 堆土场A 堆土场B 堆土场C 合 计 2、区位条件调查:项目区破坏土地分布比较集中,附近分布有农村居民点,

34

项目区耕作方式主要是人工耕种的方式进行耕作,运输道路主要靠0.5-5.3m农村道路及通村公路,区位条件本好。

3、农田水利调查:项目区破坏土地附近均分布有季节性干沟,地表水系呈树枝状分布于山谷低洼处,且多为雨源型溪沟,流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降水时流量骤然增大,枯水季节则迅速减小。

4、地形坡度:项目区生产系统分布在地形比较平坦地段,地形坡度2°~6°。 二、资源初步配置

根据复垦资源调查分析和复垦方向的初步确定,对复垦单元进行资源配置,见表3-4。

表3-4 复垦土地资源初步配置情况表 面积合计 现状厚度 土源保证率度(m) 客土厚度 客土后总厚度 0.5 0.1 0.5 0.1 0.1 0.5 0.5 0.5 0.5 0.5 0.5 0.1 0.5 0.1 0.5 0 0.5 0 客土量(m3) 主井工业场地 1.7544 0.4 1754.4 风井工业场地 0.3878 0.4 387.8 生活及管理区 0.3987 0.4 398.7 尾矿库 2.7529 0 13764.5 废石堆场 0.3605 0 1802.5 堆土场A 0.1266 0.4 126.6 堆土场B 0.5616 0.4 561.6 堆土场C 0.8892 0.5 0 预测塌陷区G 9.6572 0.5 0 预测塌陷区L 0.0852 0.4 0 0.4 0 预测塌陷区C 5.7255 0.3 0 0.3 0 合计 22.6996 18706.1 说明:现状土层厚度,是指破坏后的土地经过工程处理(压占物清理等)深翻后可达到的土层厚度;客土后总厚度=现状土层厚度+单元覆土厚度;预期有效土层厚度为客土后总厚度。预测塌陷区不考虑客土。

复垦所需土壤资源为18706.1m3,矿山建设过程中可剥离土壤量为18756.4m3。资源配置基本达到平衡。

3.4.7 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

复垦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是在全面了解待复垦的土地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土地破坏情况等的前提下,从土地利用的要求出发,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土地的特点,了解土地各因子在生态环境中互相制约的内在规律,全面衡量复垦土地的适宜性及适宜程度,从而为合理复垦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复垦土地实际情况首先评价复垦土地对耕地适宜性,然后再对不适宜耕地方向的复垦土地

35

继续评价其是否适宜林草地或其他方向。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根据生产项目土地复垦的特点,土地适宜性评价采用极限条件法对复垦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极限条件法是基于系统工程中“木桶原理”,即分类单元的最终质量取决于条件最差的因子的质量。其模型为:

Yi=min(Yij)

其中,Yi为第i个评价单元的最终质量分值;Yij为第i个评价单元中第j个参评因子的质量分值。对其破坏土地在复垦过程中的不能改进的限制性因素,将限制其复垦方向。

利用该评价标准只需确定复垦方向的限制性因子及相应分值,不需要确定权重,不同的复垦方向应根据影响该复垦方向的因素选择相应的评价因子。按照优先复垦为耕地的原则,首先将复垦土地对耕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如果不适宜耕地复垦方向,在继续对林地复垦方向或其他地类复垦方向进行评价。

二、复垦土地对耕地复垦方向的适宜性评价

1、参评因素的选择:土地适宜性程度是通过评价土地构成要素质量好坏来确定。土地复垦适宜性范围相对较小,气候条件、经济社会条件相对均一,这些因素不是造成待复垦区土地适宜性差异的主导因素。评价的对象是重塑地貌,其评价需要重点考虑因生产建设引起的破坏状况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评价因素一般要根据复垦对象的特性来选取。针对本项目破坏土地对耕地适宜性评价选择的参评因素有:预期土层厚度、地形坡度、灌溉条件、排水条件、区位条件和塌陷深度(仅针对塌陷区)。其中主导因素是预期土层厚度和地形坡度,参评因子质量分值划分规则见表3-5。

2、评价结果标准:按照选择的因子及其质量分值, Yi=20分,则不适宜复垦为耕地方向;若Yi=60分,则勉强适宜复垦为耕地;若Yi=100分,则适宜复垦为耕地。

3、 复垦土地预期土地质量分析:结合实地调查情况,针对评价单元复垦方向的限制性因子,评价单元进行特征描述如表3-6。由于该矿为新建矿山,对拟破坏的土地进行表土剥离,故用于复垦的土壤资源视为未被污染。

36

表3-5 土地适宜性评价参评因子质量分值计分规则表(耕地) 影响因子 因素特征分级标准 0~5° 6~15° 16~25° ﹥25° ≥100cm 80~100cm 50~80cm <50cm 水源能保证,有良好的灌溉系统(一级) 有灌溉条件,水源利用不足,会产生季节性缺水(二级) 缺少水源,无法满足灌溉(三级) 有完善的道路系统,生产便捷,距离居民点较近(一级) 有道路,但还未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距离居民点在3公里以内(二级) 距离居民点在3公里以外,生产不方便(三级) 塌陷深度在50公分以下,修复较容易(轻微) 塌陷深度在50公分~100公分,经修复后勉强适宜农作物生长(较严重) 塌陷深度大于100公分,影响严重(严重) 对应分值 100 80 60 20 100 80 60 20 100 60 20 100 60 20 100 60 20 坡度 预期土层 厚度 灌溉条件 区位条件 塌陷深度 (仅针对 塌陷地区)

表3-6 评价单元各参评因子质量分值表(对耕地复垦方向适宜性) 单元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单元名称 主井工业场地 风井工业场地 生活及管理区 尾矿库 废石堆场 堆土场A 堆土场B 堆土场C 预测塌陷区G 预测塌陷区L 预测塌陷区C 预期土 层厚 0.50 0.50 0.50 0.40 0.50 0.50 0.50 0.50 0.50 0.40 0.30 地形 坡度 4° 4° 2° 6~12° 6° 3° 5° 8~12° 6~12° 6~12° 6~12° 评价单元因子特征 污染灌溉 排水 条件 条件 条件 一级 二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一级 三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区位 条件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塌陷 程度 —— —— —— —— —— ——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4、 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根据复垦土地评价单元各因子特征结合“表3-5土地适宜性评价参评因子质量分值计分规则表(耕地)”,得到各评价因子质量分值,并按照评价结果划分标准,得到各单元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如表3-7。

37

表3-7 各评价单元耕地复垦方向适宜性评价计算过程及结果 单元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单元名称 主井工业场地 风井工业场地 生活及管理区 尾矿库 废石堆场 堆土场A 堆土场B 堆土场C 预测塌陷区G 预测塌陷区L 预测塌陷区C 预期土 层厚 50 50 50 20 50 50 50 50 50 20 20 评价单元因子质量分子 地形 灌溉 污染排水 区位 坡度 条件 条件 条件 条件 100 60 80 60 60 100 80 60 60 60 100 80 60 60 60 60 80 100 100 80 80 80 8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20 8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塌陷 程度 —— —— —— —— —— —— 60 60 60 60 60 Yi值 60 60 60 20 60 60 60 60 60 20 20 评价结果 勉强适宜 勉强适宜 勉强适宜 不适宜 勉强适宜 勉强适宜 勉强适宜 勉强适宜 勉强适宜 不适宜 不适宜 三、复垦土地对林地复垦方向的适宜性评价

复垦土地对林地适宜性评价主要是对不适宜耕地的评价单元继续进行对林地复垦方向适宜评价,针对本项目,即仅对评价单元11进行评价。

1、 参评因素的选择:复垦土地对林地适宜性评价选择的参评因素为预期土层厚度、地形坡度、排水条件。其中主导因素是预期土层厚度和地形坡度,参评因子质量分值划分规则见表3-8。

表3-8 土地适宜性评价参评因子质量分值计分规则表(林地) 影响因子 坡度 因素特征分级标准 <25° 25~45° ﹥45° ≥40cm 30~40cm <30cm 塌陷深度在50公分以下,修复较容易(轻微) 塌陷深度在50公分~100公分,经修复后勉强适宜农作物生长(较严重) 塌陷深度大于100公分,影响严重(严重) 对应分值 100 60 20 100 60 20 100 60 20 预期土层厚度 塌陷深度 (仅针对 塌陷地区) 2、评价结果标准:按照选择的因子及其质量分值,Yi=20分,则不适宜复垦为林地方向;若Yi=60分,则勉强适宜复垦为林地;若Yi=100分,则适宜复垦为林地。

3、复垦土地预期土地质量分析:结合实地调查情况,针对评价单元复垦方向

38

的限制性因子,评价单元进行特征描述如表3-9。

表3-9 评价单元各参评因子质量分值表(对林地复垦方向适宜性) 单元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单元名称 主井工业场地 风井工业场地 生活及管理区 尾矿库 废石堆场 堆土场A 堆土场B 堆土场C 预测塌陷区G 预测塌陷区L 预测塌陷区C 评价单元因子特征 预期土层厚 —— —— —— 100 —— —— —— —— —— 100 100 地形坡度 —— —— —— 60 —— —— —— —— —— 60 60 排水条件 —— —— —— 60 —— —— —— —— —— 60 60 4、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根据复垦土地评价单元各因子特征结合“表3-8土地适宜性评价参评因子质量分值计分规则表(林地)”,得到各评价因子质量分值,并按照评价结果划分标准,得到各单元林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如表3-10。

表3-10 各评价单元林地复垦方向适宜性评价计算过程及结果 单元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单元名称 主井工业场地 风井工业场地 生活及管理区 尾矿库 废石堆场 堆土场A 堆土场B 堆土场C 预测塌陷区G 预测塌陷区L 预测塌陷区C 评价单元因子质量分值 预期土层厚 —— —— —— 100 —— —— —— —— —— 100 100 地形坡度 —— —— —— 60 —— —— —— —— —— 60 60 排水条件 —— —— —— 60 —— —— —— —— —— 60 60 Yi值 —— —— —— 60 —— —— —— —— —— 60 60 评价结果 勉强适宜 勉强适宜 勉强适宜 勉强适宜 勉强适宜 —— —— —— —— 勉强适宜 勉强适宜 四、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结果汇总

综合上述对耕地适应性评价和对林地适宜性评价的结果得到本次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结果见表3-11。保留部分未列入。

39

表3-11 复垦土地适宜性最终分值及适宜性评价结果表 土地适宜性最终分值 单元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单元名称 主井工业场地 风井工业场地 生活及管理区 尾矿库 废石堆场 堆土场A 堆土场B 堆土场C 预测塌陷区G 预测塌陷区L 预测塌陷区C 耕地 60 60 60 20 60 60 60 60 60 20 20 林地 —— —— —— 60 —— —— —— —— —— 60 60 适宜性复垦方向 耕地 勉强适宜 勉强适宜 勉强适宜 不适宜 勉强适宜 勉强适宜 勉强适宜 勉强适宜 勉强适宜 不适宜 不适宜 林地 —— —— —— 勉强适宜 —— —— —— —— —— 勉强适宜 勉强适宜 3.4.8土地复垦方案对比分析

由资源配置后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知,评价区适宜复垦为耕地和林地。因此针对满足复垦为耕地的条件作了两个复垦方向的比较、选择。

方案A:主井工业场地、风井工业场地、生活及管理区、废石堆场、堆土场A、堆土场B、堆土场C、预测塌陷区G、预测塌陷区J复垦为旱地,尾矿库及预测塌陷区L、预测塌陷区C复垦为林地,至场地道路及预测塌陷区经维修之后保留作农村机耕道。将工业场地被污染的表土剥离(0.2m)通过汽车运输巷道内填充。本方案将对项目区利用路边沟防止水土流失,并修建部分拦山沟。在原有各种防治措施基本能满足矿区土地复垦的要求的前提下,本方案将对矿区塌陷区如果发生地质灾害后的土地整治等作适当补充。采取填补裂缝的方式采取人工运土填堵的方法,不再对裂缝进行深挖,直接填土夯实。

方案B:主井工业场地、风井工业场地、生活及管理区、废石堆场、堆土场A、堆土场B、堆土场C、尾矿库及预测塌陷区G复垦为旱地,预测塌陷区L、预测塌陷区C复垦为林地,至场地道路及预测塌陷区D保留作农村机耕道,预测塌陷区修复后保留使用。并将工业场地被污染的剥离(0.2m)作为修建道路所用铺路石。本方案将对项目区利用路边沟防止水土流失。

现将相似单元两个方案的优缺点对比如下:

40

地以及因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破坏土地等环节。

二、 破坏顺序

首先是地面生产系统及表土堆放等破坏土地,最后是塌陷破坏土地。 三、 主要破坏方式

主要破坏土地的方式有压占(工业场地、风井场地、生活及管理区、尾矿库、废石堆场)和塌陷(形成采空区后引起地表塌陷)。

21

3 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3.1 土地复垦必要性分析

3.1.1 已破坏土地现状

织金县上坪寨乡新寨硫铁矿山为新建矿井,目前还未进行开采以及地面建设,无已破坏土地。

3.2 拟破坏土地预测

3.2.1 预测的依据

⑴《贵州省织金县上坪寨乡新寨硫铁矿开采设计方案》(贵州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1月);

⑵《贵州省织金县上坪寨乡新寨硫铁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贵州省地矿建设工程施工公司,2009年11月);

⑶ 煤行管字[2000]第81号通知《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年6月;

⑷《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DZ/T12719-91; ⑸ 项目区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条件等。

3.2.2 拟破坏土地预测

一、 生产系统建设破坏土地预测

生产系统建设破坏土地预测主要是根据项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拟破坏土地破坏方式及范围进行预测。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对采矿进度的安排和计划,预测地面生产系统建设范围及具体位置,并将其在土地破坏现状与预测分析图上表示出来,最后通过计算机软件(AutoCAD)统计破坏土地的面积。

该矿为新建矿井,根据开采设计方案,该矿建设需新建主井工业场地、风井工业场地、生活及管理区、尾矿库、废石堆场以及堆土场A、B、C。针对本生产建设属新建项目,经实地调查将拟建场地范围勾画在项目区地形图上,利用计算机软件(AutoCAD)统计将拟建范围与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叠加,然后将拟破坏土地范围内土地按照行政村分地类进行面积统计,经统计生产系统拟建项目拟破

22

坏总面积为29.1583hm2,破坏土地为水田、旱地、灌木林地及道路,破坏方式和破坏程度确定为重度破坏;其破坏面积、破坏方式及破坏程度详见表3-1。

表3-1 织金县上坪寨乡新寨硫铁矿破坏土地统计表 单位:hm2 单元名称 主井工业场地 风井工业场地 生活及管理区 尾矿库 至场地道路 废石堆场 堆土场A 堆土场B 堆土场C 预测塌陷区B 合 计 破坏前土地利用现状 水田 旱地 0.6645 0.0044 0.2915 1.6151 0.2707 0.1083 0.2249 0.2075 3.4125 4.3175 11.1169 灌木林地 天然草地 1.0899 0.0624 0.0652 0.3794 0.0898 0.0183 0.3294 0.0852 2.1196 0.3254 0.7584 0.1265 0.0073 0.6817 11.5359 13.43521 农村道路 0.0479 0.0432 0.09109 农村居民点 0.042 0.706 0.0702 0.8182 沟渠 0.0376 总计 1.7544 0.3922 0.3987 2.7529 0.1265 0.3605 0.1266 0.5616 0.8892 5.6668 破坏方式 压占 压占 压占 压占 压占 压占 压占 压占 压占 塌陷 备注 拟破坏 拟破坏 拟破坏 拟破坏 拟破坏 拟破坏 拟破坏 拟破坏 拟破坏 拟破坏 拟破坏 —— 预测塌陷区A 1.4628 1.4628 0.0769 16.1289 塌陷 0.1145 29.1583 二、 因采矿引起的可能塌陷区域预测 1、导水裂隙带最大厚度 A、中东部

新寨硫铁矿在中东部一带上覆地层为下石炭统摆佐组(C1b)、中二叠统梁山组(P2l)、栖霞组(P2q),岩性为粗晶白云岩、石英砂岩、炭质粘土岩、砂质粘土岩、劣质薄煤层、粉砂岩,属坚硬—半坚硬夹软弱岩类工程地质岩组,中东部矿体厚0.76~3.78m,平均厚1.55m。该矿层为缓倾斜矿层,故导水裂隙带公式选用H=100M/(3.3n+3.8)+5.1。

式中: H:导水裂隙最大高度(m);

M:可采矿层累计厚度(m)(一般取最大值,取巷道高度2.2m); n:矿层分层层数。

H=100M/(3.3n+3.8)+5.1=100×3.78/(3.3×1+3.8)+5.1=58.3m

求得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为58.3m。选用走向移动角(δ)和上山移动角(γ)为60°,下山移动角为β=60°-0.6a=36°(a为硫铁矿体平均倾角,取40°)。

B、西部

西部新寨的硫铁矿、赤铁矿上覆地层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C1jj)、第四系,岩性为铁质粘土岩、粘土岩、坡积层等,属软弱—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矿体

23

厚1.09m,呈透镜状。该矿矿层为缓倾斜矿层,故导水裂隙带公式选用H=100M/(5.1n+5.2)+5.1

式中: H:导水裂隙最大高度(m);

M:可采矿层累计厚度(m)(一般取最大值,取巷道高度2.2m); n:矿层分层层数。

H=100M/(5.1n+5.2)+5.1=100×2.2/(5.1×1+5.2)+5.1=26.5m

求得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为26.5m。选用走向移动角(δ)和上山移动角(γ)为60°,下山移动角为:β=60°-0.6a= 51°(a为矿体平均倾角,取15°)。

2、安全开采深度

区内硫铁矿矿体、赤铁矿体均赋存于地下,按《织金县上坪寨乡新寨硫铁矿(新建)开发利用方案》,硫铁矿矿体、赤铁矿体采矿方式均实行地下坑采,实行全面采矿法,其开采方式与煤矿开采方式相似,按《地方煤矿实用手册》中相关技术要求,开采矿体上覆岩层开采安全深度按下式计算:

H=M×k

式中:H——安全开采深度

k——安全系数,按Ⅲ类矿山Ⅲ级保护级别确定。

M——为矿层采高(m),此处取硫铁矿体、赤铁矿体的最大厚度。

经计算,开采中东部硫铁矿矿体时,上覆围岩为砂岩、白云岩、石灰岩,k取值100,则H=M×k=100×5.25=525m;即中东部硫铁矿安全开采深度为525m。

开采西部新寨赤铁矿、硫铁矿矿体时,上覆围岩为铁质粘土岩、粘土岩、坡积层等,k取值80,则H=M×k=80×5.64=451m;即赤铁矿安全开采深度为451m。

三、塌陷区域的圈定

在剖面上圈出各矿层小于导水裂隙带的范围,结合矿山安全开采深度,再按上山方向以矿层在地表的出露线为界、再以下山角投影,划出影响带。将剖面图中标绘出塌陷区位置,并投影到平面图中,经测算,预测塌陷区A面积为5.6668hm2, 预测塌陷区B面积为16.1289 hm2。塌陷区拟破坏预测面积具体见表3-1。

24

拟建风井场地

拟建主井场地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40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