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更新时间:2024-07-10 17:06: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人生论
一、人之特殊性
每一物种都有不同于他物种的特殊性,因此每一物种都是特殊的。但人是最特殊的一种。至少人类是这样认为的。比如,人是生物之一种,但我们通常用“生物”这个词时并不包括人,用“动物”这个词时也一般不包括人;(我们生病了,找医院,看见标着“动物医院”的地方,绝对不会进去看病。)即便是科学的用法,也是如此,“生物学”不研究人,“动物学”也不研究人。
人究竟特殊在何处?二足无毛?躯体四肢、内部构造特殊?这些当然特殊,但这种特殊算不上什么特殊,每种生物都有这方面的独特之处。而且,从生物学上讲,人体生理、生化机制,与哺乳动物差不多,即便是人脑神经构造,也与其他高等动物差别不大。我们讲其他动物特性时,是讲它们的生物学特性。(除此也没有别的什么特性。)但讲人的特性时,尤其是讲人不同于动物之特性时,那就不是讲生物学特性。或者说,其他生命,只有生物学特性;而人,则不仅有生物学特性,还有别的。至于这个“别的”究竟是什么,说法就很多了。如“人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人是有道德的动物”。(水火
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王制》)
各种说法不一,但可以概括为“心”。人之特殊性即在于有心。这个“心”不指那个物质性器官心脏或大脑,是指人的那种精神性的(或非物质性的)东西。这种东西有多种称谓,理性、理智、智慧、心灵、精神。我们就用这个最普通的词——心。
为什么说人有心,是怎样表现的?(至于心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个困难问题,至今无人能讲清。还是讲上帝造的比较妥当。)我们来看人是如何生活的,与动物相比。
①各种生物,不论是飞的、走的、游的,它们所需的生活工具是什么?就是它们的身体,除此不再需要工具,或者说它们没有另外制造工具的能力。而人的生活则必须依赖制造种种体外工具,离开工具仅凭身体,人几乎不能生存。我们的身体与其他动物相比,可以说毫无优势。要说人有什么优势,那就在于心。人有心,弥补了身体的不足。
1
②各种动物在出生后较短时期内,身体基本发育成熟,它的生活能力就具备了,其毕生能力也就止于此。而且,其种群、物种之能力,亦止于此,亘古不变。而人获得生活能力,不全赖身体之发育,最重要的在于心的发育。人在年幼时,心智未健全,几乎是一无所能;及其长成,几乎无所不能。人类之初,亦是所能甚少,至今所能极多。而且,人类之能不停止于某处,而是不断地发展。这亦是人有心的体现。
③我们再看各种生命必须摄取体外物质维持生存这一普遍现象。这一方面,人与其他动物相比,也大为不同。究竟怎样不同?虎狼食肉,牛马食草,各不相同。但所谓人与它们不同,不是此类。(食物来源或性质)各种动物,其取食何物是注定的;其食物来源全在于自然,自然界有什么它就吃什么。而人则不是这样,人类虽然远古时期也曾主要依赖采摘、猎取自然食物生存,但人类后来却发明了种植粮食、畜养动物的技能,而后,人类则几乎全赖自己生产食物为生。其他动物只能依赖自然食物,绝没有哪种动物试图种点什么、养点什么来吃。人为何能如此?因为人有心。
④再看人类社会生活特征。远古时人类社会,就有宗教禁忌、风尚习俗,有群体组织方式。而且不同的民族、部落这些东西还会各不一样,而且从古至今还在不断地演变。虽然许多动物也有群体组织性,有似于人类社会组织,比如蜜蜂、蚂蚁,它们的群体组织非常严密,分工、合作非常精细,其秩序的良好状态远非人类社会可比(没有违法犯罪不守规则秩序的)。但是这些动物群体的社会组织,那是自然注定的,不它们用心思安排设计的。非洲的蚂蚁群体组织形式与中国蚂蚁绝对不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而且自有蚂蚁以来,它们就是如此,以后也不会改变。人类社会生活的各各方面,都不是自然注定的,而需要用心思来组织安排的,哪里不妥还要不断地完善、改变。
⑤最后,看人类生活内容。所有生物,其生活内容主要是两大问题:个体生存与种族繁衍。围绕这两大问题所需要的方法手段,随其物种与生俱来,即所谓本能。动物借本能生活,其所知所能则至于此。其毕生活动,只是维持自身生存及繁衍种族,一代一代重复如此,别无他事。某些高等动物,大脑较发达,其所留意的,可能稍远于两大问题。而人类的心可以泛及于一切与两大问题无关之事物,如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动物本能地生活,其所关心的事物很少,世界
2
之广大、丰富,除与其生活发生直接关系的范围,则全与它无干(不去关心、留意)。人类的心则不拘于特定的关系,所以其可能有的关系便没有边际。或关注于此,或关注于彼,对任何事物均可以发生兴趣,也可能对任何事物都没兴趣。生命发展到人类,其内容大大丰富起来,远远超出两大基本问题。
动物之本能是即知即行,知与行不分离。也即是说,其感官一旦与某种特定环境接触,便直接地引发某种恒定的活动。而在其特定活动关系之外的对象,则漫不经心,少有什么行动,亦少有感知。人的心特殊发达,知与行之间往往有间隔,间隔远的时候,知与行分离,知可以成为一种单独的活动,为知而知。所谓科学知识或一切学问,均由此而来。知虽与行分离,但仍是为以后的行储备起来,为以后行动之用。本能的对象是特定的,因而是有限的;心之用是广泛的,因而其对象是无限的。
罗蔓内斯博士教黑猩猩莎立数草茎。五以内它很熟练,你要几个它就给你几个。它一个一个地拣,咬在嘴上,够数了就给人。但超过五,它就很少能完成。最奇怪的是,你要五以上数时,莎立常把一根草折断作为两根草。可见它的计数智力不止于五,“惟其忍耐尽于此焉”(汤姆生:《科学大纲》,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一教授养印度猕猴。他把几粒花生米装进玻璃瓶里,瓶口塞上软木塞,交给猴子。它先用牙齿把木塞启开,但它不知怎样取出花生,只是用力地摇瓶子,偶尔摇出一两粒花生米。教授教它,把瓶子倒过来,但猴子始终不领悟。“盖彼方注目瓶底急切所欲得,努力过殷,不复能从容理会人所达目的之方法也。”(同上)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差别,可以概括为本能与心的差别。本能是生来一项一项专业化的能力,各项本能在生活上各有其特定用途。而心不确定于某种专项用途,它倾向于广泛的、不确定的用途。所以,心是与本能相反的一种倾向。人的心发达,本能便逐渐减退、削弱。先天固定的东西减少,而后天选择、创造的空间扩大。
人,先天注定的东西少之又少,人生各各方面的繁杂问题,便需要用心去思虑定夺。所以,人生便有所谓处世态度、行为原则、价值追求等问题。其他生物则绝对没有这些问题,因为它们如何生存、群体如何组织,都是天生注定的,所以它们不需要面对这些问题,也不需要人为它们思考这些问题。
3
二、处世态度 1、欲望
欲望可包含许多方面,我们这里所指,主要是满足感官享乐的物欲。物欲可以说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每人都须面对。人的生活内容超出两大基本问题,这在对物质的欲求方面表现的最为突出。我们说,任何生命体都需求外物,但其他生命对物的需求止于维持其生命生存。而人的物质欲望却不止于此,它会不断地升级,几乎看不出其止境。古人曾讲:
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馀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足,是人之情也。(《荀子?荣辱》)
无足曰:夫富之于人也,无所不利,穷美究执,至人之所不得逮,贤人之所不能及,侠人之勇力以为威强,秉人之知谋以为明察,因人之德以为贤良,非享国而严若君父。且夫声色滋味权势之於人,心不待学而乐之,体不待象而安之。夫欲恶避就,固不待师,此人之性也。天下虽非我,孰能辞之! (《庄子?盗跖》)
近代有人曾讲:人生即欲,一欲即尝,它欲生之,欲不得尝,即为痛苦,故欲如天网,人人难逃。
那时社会还很不发达,物质财富与现在相比极为贫乏,但人对财富的欲求却表现出无有止境的趋势。那么我们现代人,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可以说物质财富极为丰富了,但我们也更加不满足了。
为什么会如此呢?我们这样一个小小身躯怎么会需要那么多东西呢?这不是身体的需求,是心之欲,因为人有心。如果仅从身体上讲,我们的需求与其他动物无多大差别,不过吃饱喝足而已。在人而言,纯粹的自然欲望很难找到;原有的自然欲望,均与心之欲望结合在一起,而发生变化;更多的则是心之欲。心之欲与身之欲,最大不同即在于,身之欲有限定(种类与满足条件)、可满足,而心之欲无限定、无法满足。任何满足都是暂时的,而且欲望会随暂时的满足而加剧。
欲望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如果人与动物同样,吃饱穿暖便别无所求,那么人类所谓文明、文化便无从产生、发展。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反过来又威胁到人类自身。一方面,人类内部直接相互威胁;另一方面,人类文明对自然界造成的破坏,对人类整构成最严重的威胁。人类社会的问题不是
4
我们讨论的主题(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等,但这些学科只注重如何促进制度完善、社会发展,而缺乏对人类发展的反思。),我们主要讨论个体人生问题。虽然个体与整个社会不可能截然分开,但可以有所侧重。
个体如何对待欲望,是人生的首要问题(现在,生存问题已经不难解决,所以不是首要问题)。当然,一个人追求欲望的满足必须是有限制的,任何一个社会阶段都有相应的规范。如果没有规范,人与人之间便是争夺、侵害、残杀,如此,人类社会绝对没有持续存在的可能。以前是少数人无限制,他们限制多数人。这种不平等制度,在大多国家已推翻。现代社会,我们追求财富满足欲望,都必须受种种社会规范的约束。
荀子讲: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於欲,两者相持而长。(《荀子?论礼》)
人之心必然如此吗?必然与自由相对。有人认为人心是自由的,也有人认为人心无自由而是必然的。前者较为普遍认同,我们日常所为亦是基于此。
儒家主张以道德意识约束欲望。所谓“义以为上”、“见利思义”。如孔子讲: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上》) 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上》)
孟子讲:
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告子上》)
那么,对待欲望,首先要遵守社会规范(法律),这是强制性要求,否则便受处罚;其次,不应违背道德;最后,在法律与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还应该自我节制,适可而止。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
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
5
乎?(《庄子?齐物论》)
禁欲、寡欲、纵欲 2、行为
我们的行为不象动物那样,遇到某种情形,便引发某种固定的本能性反应。人的心具有主动、主宰意义,我们的行为受心的支配。(当然,我们也有许多反应是不受心支配的。比如某些突然的刺激,尤其是伤害性的。)所以,人的行为是有意志的,或者说是有态度的。(实验主义心理学的一个实验:用电流刺激大脑,使人移动其手臂。受试人回答说:不是我动的手臂,是你动的。)我们探讨行为,主要是探讨我们对自己行为所持的态度——也称行为原则。
人类自从心知开化,超出动物那个层面,人便有所谓行为原则。如人的欲望无穷,只追求欲望的满足,可称为利益原则。与此同时,人还有另一种自觉——道德原则。只有利益原则是不行的,那样人类无法生存。道德原则也就是考虑某事应不应该,并以此来指导、约束我们的行为。这两种原则,可以说是人之行为的两大根本原则。(法律亦是指导、约束行为的重要规范,但这里不称之为原则。我们所探讨的原则,专指主观之态度。法律,是外在强制性规范。)
每个正常人,其行为都有某种原则,但自觉的程度有不同。有些人可能从未考虑过原则这个问题,你问他有什么行为原则,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行为原则。但这样的人也绝非无行为原则,他只是没考虑过罢了,他随着大流,大家怎样他就怎样。其实这是不自觉地随从大流原则。同样是在大流之中,有些人则关于做什么、怎样做,是有清楚自觉的,他们心中有明确的原则。
对于利益原则有明确自觉的人,或者说自觉程度高的人,他追求利益,就会尽力考虑周全。首先不能受到法律的制裁,他可能违法,但他会做的不为人知;其次,不能受到道德谴责,如果他德性不好,也很难获利,他可能为利而不顾道德,但他会伪装的很有道德。这样的人,是大恶人。那种唯利是图、不择手段,不顾法律、道德,这只是自觉程度低的人小恶人。总之,以利益原则为基本原则的人,便是恶人,所谓禽兽不如就是指这样的人。
道德原则:
所以,利益原则不能成为普遍奉行的第一原则。人、人类绝不能离开道德,道德应该作为人人奉行的普遍原则。尽管事实并非如此,但我们说应该如此。
6
中国的儒家就是专门讲道德的,儒家的意思就是用道德作为普遍的社会规范,要求不论何时、何事,都必须按道德原则要求自己,以道德来修养自身而成为君子、圣人。我们可能认为,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道德要求会有很多,很难保证自己的行为尽符合道德要求。但其实并不难,道德要求尽管很多,只要我们能用心稍加思虑,便知是非对错、应不应该。孟子讲:“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用思,我们便可得到最简单的、最基本的、也是人人都可把握的普遍道德原则。比如孔子所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便是极为简单也极为深刻的普遍道德原则。儒家的要求是极高的。孔子讲:“志士仕人,无求生以害仕,有杀身以成仁。”“见义不为,无勇也。”孟子讲:“??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当然,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有道德原则的,恶人毕竟极少。但对道德原则的自觉程度,还是有不同层次的。
有些人有此原则,但无自觉。这样的人,他不自觉地尊行了道德原则,也会不自觉地失掉道德原则。比如,一个偏僻的村子,父子、兄弟、亲戚、邻里都很和睦,相互帮助,一家有事,大家出力,所谓民风淳朴。但他们可能会集体敲诈陌生人,而且不会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另些人有自觉的道德原则,多数情况下能见利思义,但不能一贯坚持,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做出不道德的事。面对极大的利益、或不为人知之时。
真正的道德原则,应该是一种牢固的内心道德意识,不论利益之大小、不论人知与不知,只以自己良心为准绳,判断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这可称为君子。当然,真正的君子与恶人都极少。
真正的道德:不论境遇如何都有德。
境遇好有德,境遇不好便无德,这不是真正有德。 真正的恶:不论境遇如何都作恶。
境遇不好才作恶,境遇好了便不作恶,这也不是真正的恶。
约束私心贪欲、使人品行端正,(于强制性法律外)道德意识、道德原则于每一个体而言都是必须的、首要的。但除道德原则外,我们还可以有另一种原则。
自然原则:简单地讲,就是消除我们的贪欲、谋虑之心。品行之邪恶,可以
7
说都出于此。心无邪恶,行必无邪恶。邪恶非自然,无邪恶则自然。(天真无邪)这便是自然原则。可以说是无原则的原则。 老子讲:
圣人无心、我愚人之心、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大智若愚、大愚若智)
庄子讲:
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自然原则,不刻意于道德意识、与道德规范,但这绝不是不要道德,而是不刻意但自然有德。满心想着道德观念,时刻注意行为是否合乎道德,这当然是君子之高尚。但如此常不免显得造作不自然。慈悲仁爱却未想着行仁、行善,当为而为却未想着行义,诚心无欺却未想着是要守信,这便是自然原则。(尾生)这是一种极高的要求、极高的精神境界。这不是否定道德,而是把人从道德境界又往上提了一个层次。
道德原则,是以道德意识来克治私心贪欲,进而约束、规范人之行为,使之端正;自然原则,则是从根上使邪恶之心不生,而行为自然端正。
3、际遇
种种人生遭遇常不随人愿,或事与愿违。有人勤奋努力,却总达不到所追求的目标;有人轻松随便,却总能心想事成。有人才智过人,但不受重视无机会施展;有人才学平庸,却事业顺利。有人积德行善,却遭意外灾祸;有人坏事做尽,却平安无事。
诸如此类之事,无法找出确切的原因,往往是多种我们无法把握的因素在发生作用。或者说,起作用的因素非我们所能控制,而此类际遇却常常会有,我们该如何面对?悲伤、愤怒、发泻、抱怨、消沉、绝望,甚或轻生?一切都与事无補。
所谓心想事成、事事如愿,这只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切不可认为现实应该如此。总是事与愿违、祸不单行,这也是百年不遇一人。逆境谁都会有,不过有人多些,有人少些罢了。所以,逆境是正常的,无逆境或全是逆境才不正常。
所以,面对逆境,我们还是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功到自然成。即便逆境偏多,也不可放弃努力,灰心丧气。
8
最重要的,把心放宽些,把得失看淡些。所谓“乐天任命”。(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孟子)这不是说什么都不去追求、不作任何努力,努力还是要努力,不过是不对结果计较太多、太重。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上》)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上》)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庄子?德充符》)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 二、人生意义问题
人生意义问题,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大问题。衣食无忧或极度苦难之时我们常常会思考这个问题。而这是个非常令人头疼和问题,往往费尽思虑却把握不到它。于是我们常常就有一种迷惘感、失落感、空虚感,严重了还会使我们对生活对人生丧失激情和信心,如果此种状况达于极端,那就是厌世、厌生。受此问题困扰,所以有人混混噩噩,竭力寻求刺激;有人功成名就却突然遁入空门,希求某种有意义的彼世;有人过着富足安逸的日子,却莫名其妙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些现象的背后,就是人生无意义感。
我们也常常能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赋予它某种意义,于是为之努力。此时,我们生活的有信心有动力,虽苦犹乐。但我们也往往在达到某种目标、实现某种意义之后,倏然又落入空虚、迷惘之深谷。所获得的意义似乎不可持久,甚至极其短暂。于是,我们会再为自己树立目标,??我们的生活往往这样进行,人生因此得以接续而不致中断。尽管如此,无意义感还是常常困扰我们。我们不停地去追求,以致终尽一生,仍无法挣脱空虚迷惘之网。
伟人、思想家们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人生意义的格言警句:人生意义在于献身真理、人生意义在于追求知识、人生意义在于成就道德、人生意义在于造福人类、人生意义在于忠于祖国;成功的事业家们告诉我们:人生意义在于创造财富;还有无数无名之人说:人生意义在于享乐;??可是等等这些,又常常在进一步的追问下丧失意义。真理为了什么、道德为了什么、国家为了什么、财富为了什么?或者,我们还足够的理由反对这些观点:我的才智甚至不足以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更不用谈发现它们;我的能力已经竭尽于养家糊口了,为社
9
会创造财富对我来等于天方夜谭;我天生清心寡欲,不喜欢耳目享乐;??
人生意义对我们如此重要,而这个问题又是如此的困难。于是宗教家们教导说:把意义交给彼世、上帝吧,这不是人该思考的问题。一些人安宁了,不再空虚迷惘。但另一些人不相信彼世和上帝,他们要在此生此世通过自身寻求、获得意义。于是关注人生的思想家们头疼了、迷惘了,人生的普遍意义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说无人能解答,或者说,就根本没有答案。
这个问题无法解答,但我们可以思考它的起源,这或许是有意义的。 首先,我们说,人之生活内容,远远超出两大基本问题之外。如果仅有这两大问题,那么人生意义这个问题就不必问了。现在既然超出了两大问题,我们那些无限多样的活动(不只是欲望)都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其次,这个问题最直接的起源,可能是人世最普遍的追求。人世最普遍的追求是什么?概括而言,就是名与利(权力、地位、名声、财富、享乐等等)。人们追求这样的东西,(满足生存之需除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人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这也就是一种意义感(人生获得了意义)。假使我们的满足感、成就感能保持住,那最好。但实际上这样的感觉却很难长久保持,我们需要不断地重新获得这种感觉。如此,我们不断地去追求,以至于身心疲惫。于是我们便陷于迷惑,不禁思索:这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样的人生意义何在?庄子讲:
丧己於物,失性於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如古代那些帝王,尽天下之有却不能满足其一己之欲,以致费尽心机寻求长生仙药,以图永享人间之乐。人若如此完全受欲望之驱使,那么其人生也就成为了逐物的工具。物为人用,得物之目的在于人生。这是人与物的正常关系。人完全受欲望之驱使,则人与物之关系被颠倒了,人生成了逐物之工具,得物成了人生之目的。如此之无理性的逐求,必然使人生陷入空虚迷惘。
再次,这个问题的起源,在于人把握事物的那种最通常的方式——意义方式。比如我们讲一棵树的意义,它长成木材可以做桌椅、建房屋,还可以生火取暖、做饭、照明,它如果有果实还可以食用,等等。桌椅、房屋、做饭又有各种意义。这种种意义,都是针对于人而言,而非其本质,如果不考虑它与人的关系,则上述意义均不存在。对树木自身而言,其生长绝不是为了桌椅、房屋、生火取暖。我们还可以讲土壤的意义,它为各种生命提供营养,这是针对生物而言。不考虑
10
生物,则无所谓提供营养,土壤的存在无提供营养这样的目的。我们在谈论某事物之意义时,必然是指它与其他事物之某种关系,必然有所针对的对象。所以,意义属于一种关系概念,而不是本质概念。如庄子讲: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庄子集释??大宗师》)
伯乐善于治马,对马进行种种训练,最后有一两匹成为千里马,其余之马大多死于非命。烧制陶器的人善于将粘土烧制成器物,方圆合于规矩。木匠善于加工利用木材,能随意使之或曲或直。成为方成为圆,是人强加于粘土的意义,粘土的存在绝不为追求合于规矩。木材同样也不为合于钩绳而或曲或直。于人而言,希望马都成为千里马,但于马自身而言,它只是按自然本性生存,蹄踏雪毛御寒,食草饮水,自由自在地跳跃奔驰,成为千里马绝不是马的目的或所追求的意义。我们可以讲某物对于人或他物有某种意义,但切不可认为其存在是为了实现某种意义。任何事物之存在本身,绝不含目的性。老鼠的存在绝不是为了给猫吃。
但是,人顺着这样一种把握事物的习惯,进而试图通过意义来把握人生。我们把握事物的意义不难,但试图把握人生意义时却遇到了极大困难。为什么困难?因为我们把意义一词用于人生时,超出了此概念的使用范围。意义是一关系概念,讲事物的意义是针对人而言,但我们讲人生的意义时,又是针对什么而言呢?如果把人生针对于别的某种事物,如真理、知识、德行、财富等等,认为人生之意义在于这些,那么这无异于认为人生本身无意义。为什么?比如建造一座房子,我们的劳动及房子的意义在于遮蔽风雨、起居、饮食或贮藏财物等等。但是如果脱开对房子的利用,则我们的劳动及房子皆无意义。或者说,劳动及房子本身无意义,其意义在于最终的目的——如何利用。同样,如果说人生意义在于真理、财富,那么人生成为一过程或工具,意义在于目的,人生本身无意义。这就出现一个悖论。所以,对于人生、人之生命存在本身而言,不是为了实现某种意义。那么,对人生提出意义问题是不恰当的,或者说是不应该的。
对人生,不应该追问“意义”这个问题,但不等于说“人生无意义”,或“人
11
生虚无”。而是说,我们通常把握事物意义的那种方式,不适用于人生。事物之意义,必有其针对的对象;而人生不能另有对象,只能以自身为目的。
那么,我们可以说:人生之意义就在于实现其自身。何谓实现自身?顺于自身本性的趋向,培养之、充实之。
①贪欲(名利)虽出于自身,但非生命之本性,因其目标在外。在外,则不是以自身为目的。
②顺于自身本性的趋向,则不能有统一标准或模式。体育、音乐、文学、书画,科学、哲学、宗教,花鸟、山水,兴趣不一,均可培养之、充实之。但须分别此兴趣是诱于外还是真正出于内。
庄子讲:
彼至正者,不失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长者不为有馀,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庄子??骈拇》)
③实现内在之性,亦须有度,不可过。何谓过?走极端而至伤人、伤己,则过。庄子讲: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何以知其然邪???伯夷死名於首阳之下,盗跖死利於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於残生伤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天下尽殉也。(《庄子?骈拇》)
“殉”,是指以人生为工具或以生命为代价去追求什么。庄子讲,如今之世人都背离了本性,小人以身逐利而丧性,士以身逐名而丧性,虽然追求不同,但结果同是违背了本性。庄子所列的各种“以身为殉”之中,“士则以身殉名”就是指以生命为代价来成就德行,其典型例子就是伯夷叔奇。伯夷、叔奇,为商纣时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其父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奇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两人曾谏阻。武王灭商纣后,他们耻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饿死。二人因此事迹而被后人尊为圣贤。他们如此是为了什么,只能说是为了成就德行,他们的道德意识太强了。伯夷、叔奇这种极端行为,庄子认为与盗跖为利而死同样,毫无意义。
12
正在阅读:
人生论07-10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建筑艺术07-25
高处作业特种作业考试题04-06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015年新版(湖南美术出版社)04-18
计算机体系结构复习题12-19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书上题04-08
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前景02-15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2第一课知识点02-0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人生
- 大工18春《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3
- 乙烯生产
- 粮库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 图文
- 房地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案例模板)
- 试题页表4.(简答题)
- 软件工程需求分析论文
- 苏教版语文一下《锄禾》《悯农》word教案
- 045燕山石化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
- 学校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及值班表
- (培优密卷)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试密密卷1
- 质谱分析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中国影子银行问题探究
- 影响大学生网络信息检索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论文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2017年度)
- 6脉冲与12脉冲区别
-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
- 科普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全册(表格式)
- B26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物理性能检验原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