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8 二氧化氮测定
更新时间:2023-11-12 21: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实验84乙酰水杨酸的制备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实验八 二氧化氮的测定
实验目的
1、使学生掌握大气中二氧化氮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
实验原理 见教材第四章第四节。 仪器和试剂
1.吸收瓶 内装10mL、25mL或5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
2.便携式空气采样器 流量范围0~1L/min。采气流量为04L/min时,误差小于±5%。
3.分光光度计。
4.硅胶管 内径约6mm。
5.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贮备液 称取0.50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溶解稀释至刻度。此溶液贮于密封的棕色瓶中,在冰箱中冷藏,可以稳定三个月。
6.显色液 称取5.0g[NH2C6H4SO3H]对氨基苯磺酸溶于约200mL热水中,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全部移入1000mL容量瓶,加入50mL冰乙酸和50.0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贮备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于密闭的棕色瓶中,在25℃以下暗处存放,可稳定三个月。
7.吸收液 使用时将显色液和水按4+1(V/V)比例混合,即为吸收液。此溶液于密闭的棕色瓶中,在25℃以下暗处存放,可稳定三个月。若呈现淡红色,应弃之重配。
8.亚硝酸盐标准储备溶液 250mgNO2-/L,准确称取0.3750g亚硝酸钠(NaNO2-优级纯,预先在干燥器内放置24h),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储于密闭瓶中于暗处存放,可稳定三个月。
9.亚硝酸盐标准工作溶液 2.50mg NO2-/L,用亚硝酸盐标准储备溶液稀释,临用前现配。
操作步骤 1.采样
取一支多孔玻板吸收瓶,装入10.0mL吸收液,以0.4L/min流量采气6~24L。采样、样品运输及存放过程应避免阳光照射。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0.25mg/m3时,使吸收液略显红色,对二氧化氮的测定产生负干扰。采样时在吸收瓶入口端串接一段15~20cm长的硅胶管,可以将臭氧浓度降低到不干扰二氧化氮测定的水平。
2.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6支10mL具塞比色管,按下表制备标准色列:见表4-16。
表4-16 标准色列的配制 管 号 标准工作溶液,mL 水,mL 显色液,mL NO2浓度,μg/mL 0 0 2.00 8.00 0 1 0.40 1.60 8.00 0.10 2 0.80 1.20 8.00 0.20 3 1.20 0.80 8.00 0.30 4 1.60 0.40 8.00 0.40 5 2.00 0 8.00 0.50 各管混匀,于暗处放置20min(室温低于20℃时,应适当延长显色时间。如室温为15℃时,显色40min),用1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在波长540~545nm
之间处,测量吸光度。扣除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对应NO2-的浓度(μg/mL),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
3、样品测定
采样后放置20min(气温低时,适当延长显色时间。如室温为15℃时,显色40min),用水将采样瓶中吸收液的体积补至标线,混匀,以水为参比,在540~545nm处测量其吸光度和空白试验样品的吸光度。
若样品的吸光度超过标准曲线的上限,应用空白试验溶液稀释,再测其吸光度。
数据处理 见教材第四章第四节。 注意事项
1.采样后应尽快测量样品的吸光度,若不能及时分析,应将样品于低温暗处存放。样品于30℃暗处存放,可稳定8h;20℃暗处存放,可稳定24h;于0~4℃冷藏,至少可稳定三天。
2.空白试验与采样使用的吸收液应为同一批配制的吸收液。
3.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0.25mg/m3时,使吸收液略显红色,对二氧化氮的测定产生干扰。采样时在吸收瓶入口端串接一段15~20cm长的硅胶管,即可将臭氧浓度降低到不干扰二氧化氮测定的水平。
思 考 题
1、臭氧会对二氧化氮的测定产生什么样的干扰?如何消除?
2、如果吸收液长期放置已变色还继续使用,会使实验结果产生什么样的偏差?
氮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实验室较理想的检测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方法是: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它操作简便,干扰少,灵敏度较高,精度和准确度较高。
空气中氮氧化物测定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的测定。本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12μg/10mL。 2.原理:
空气中二氧化氮,与串联的第一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空气中的一氧化氮不与吸收液反应,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管氧化为二氧化氮后,与串联的第二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于波长540nm处分别测定第一支和第二支吸收管中样品的吸光度, 3. 试剂:
3.1 1.00g/L盐酸萘乙二胺溶液:
3.2 显色液:称取5g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约200mL热水中,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全部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50.0mL盐酸萘乙二胺储备液和50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于密闭的棕色瓶中,可稳定三个月。若呈现淡红色,应弃之重配。
3.3 吸收液:临用时将显示液和水按4+1(V/V)比例混合,即为吸收液。吸收液的吸光度不超过0.005(540nm,1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否则应检测水、试剂纯度或显色液的配制时间和储存方法。
3.4 亚硝酸钠标准储备液:称取0.3750g亚硝酸钠溶解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储存于密闭的棕色试剂瓶中,可稳定三个月。此溶液每毫升含0.250mg亚硝酸根。
3.5 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2.5μg/mL亚硝酸根): 3.6 硫酸溶液(1mol/L):
3.7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称取25g高锰酸钾,稍微加热使其完全溶解于500mL水中,然后加入1mol/L硫酸溶液500mL,混匀,储于棕色瓶中。 3.8 盐酸羟胺溶液(0.2-005g/L): 4.操作步骤:
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氮氧化物的测定
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氧化二氮、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和五氧化二氮等多种形式。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以一氧化氮 (NO) 和二氧化氮 (NO 2 ) 形式存在。它们主要来源于石化燃料高温燃烧和硝酸、化肥等生产排放的废气 , 以及汽车排气。
一氧化氮为无色、无臭、微溶于水的气体,在大气中易被氧化为 NO2 。 NO 2 为棕红色气体,具有强刺激性臭味,是引起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有害物质。大气中的 NO 和 NO 2 可以分别测定,也可以测定二者的总量。
由于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不同,所处的状态也不同,国家制定了三个测定氮氧化物的标准。
GB8969-88 中氮氧化物的测定使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空气质量标准)。该方法采样和显色同时进行,操作简便,灵敏度高。
GB/T139606-92 氮氧化物的测定,用于火炸药生产过程中排出的硝酸尾气中的 NO 、 NO 2 。
GB/T15436-1995 氮氧化物的测定,即 Saltzman 法,用于测定环境空气中的 NO X 。
实际工作中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及恒电流库仑滴定法。
(一)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1 、 特点 :采样和显色同时进行,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法。可分别测定 NO 、 NO 2 、和 NO X 总量。
2 、 原理 :用冰乙酸、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胺配成吸收液。采样时大气中的 NO X 经氧化管后以 NO 2 的形式被吸收,生成亚硝酸和硝酸,再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反应,最后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的偶氮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气样中 NO 2 浓度成正比,可用分光光度法定量。 用此法最后测定的是溶液亚硝酸盐的量,在吸收液中并不能将气样里的 NO 2 气体全部转化为亚硝酸盐,这里存在着一个转换系数 K 。不少学者研究认为 K 应在 0.72-0.76 之间,而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监测系统推荐值为 0.74 。所以计算时需除以该系数。 (二) 化学发光法
1 、 特点 :灵敏度高、可达 ppb 级,甚至更低;选择性好;线性范围宽,通常可达 5-6 个数量级。
2 、 原理 :某些化合物分子吸收化学能后,被激发到激发态,再由激发态返回基态时,以光量子的形式释放出能量,这种化学反应称化学发光反应。利用测量化学发光强度对物质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称为化学发光分析法。
化学发光反应可在液相、气相或固相中进行。液相化学发光多用于天然水、工业废水中有害物质的测定;而气相化学发光反应主要用于大气中 NOx 、 SO 2 、 H 2 、 O 3 等气态有害物质的测定。
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 NOx ,即是根据 NO 和臭氧气相发光反应的原理制成的。 把被测气体连续抽入仪器,其中的 NOx 经过 NO 2 -NO 转化器后,都变成 NO 进入反应室,在反应室内与臭氧反应生成激发态 NO 2 ( NO 2 * ),当 NO 2 * 回到基态时,就会放出光子 , 光子通过滤光片和光电倍增管后转变为电流,电流的大小与 NO 的浓度成正比。记录器上可以直接显示出 NOx 的含量。如果气样不经过转化器而经旁路直接进入反应室,则测得的是 NO 量,将 NOx 量减去 NO 量就可得到 NO2 量。
这种化学发光法 NOx 监测仪的测量范围为 0-8mg/m 3 ,检出下限为 0.02mg/m 3 。
正在阅读:
实验8 二氧化氮测定11-12
北科大数理方程 第6章习题答案08-24
2017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合05-30
成人英语口语的各种学习资料(英文歌、英语课、美剧等一大堆)03-08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全文02-13
青岛版科学3-6年级全部实验数量01-30
201801-财务管理(专升本)课程:大学英语3(专升本)03-08
细骨料石粉含量试验11-29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记录表08-29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二氧化氮
- 测定
-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