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案》八年级上册 闽教版
更新时间:2023-06-08 11:3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信息技术教案模板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一单元 平面素材的加工与集成
第一节 图像的获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图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2.了解图片的格式和类型。
3.掌握获取图片的途径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欣赏图片,并从图片中获取信息。
2.根据具体任务要求,确定需要获取的图片的格式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图像和图片信息。
2.学会利用图像和图形帮助思考和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3.能够用正确的价值观评价图像与图形信息。
4.养成从官方网站下载的习惯。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获取图片的途径与方法。
难点:能够针对具体任务需求,从多种渠道收集的图片进行筛选和评价
三、教学准备:教师机1台、学生机若干、多媒体演示与控制系统、课件、ACDSEE5.0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提问法 演示法 讨论法 分类法 对比法
五、教学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创设主题,引入新课
有一篇语文课文叫《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美不美?
生齐答:美。
你想不想亲眼目睹桂林山水的美吗?
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图片
(迫切希望,激发兴趣)
(欣赏图片,感受祖国河山之美)
2、图片的功能与作用
通过文字描述和图片展示,你认为哪些方法使你更能感受到桂林的山水之美?为什么? 生:图片比较直观、生动、形象
从下面的图片中你又能获取哪些信息呢?
多媒体展示:马路上的标志图、一幅漫画、一幅汶川地震的救援图、一张地图。 仔细分析图片,分组讨论
多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出每个题标和图片的功能。
总结:图片能够形象的表达错综复杂的抽象概念,引起人们的联想。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知道用图片的形式传递信息。
目的:知道图片在信息传递中的功能和作用
3、图片的类型
知道了图片的用途,很多同学迫切地想获取图片。我们都知道,获取的图片的大小有时并不符
合我们的要求,在放大图片时,你最担心的是什么?
思考,异口同声:放大后可能不清楚了。
是不是所有的图片放大后都不清楚了呢?
思考,不知道
动手
试一试将发到你电脑D盘的“桂林山水”和“马路路标”两幅图片设置成电脑桌面背景,看一看它们的变化
个别同学可能遗忘了
提示操作方法
你有何发现?这是为什么呢?
引导自学:位图和矢量图
阅读课本P2-4,认识图片的分类位图和矢量图。
总结:见课本两段相关文字
小结: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具体要求选取图片
4、图片的格式
事先准备:一张图片,把它保存成5种不同的格式
打开D盘的“对比图片”文件夹中五幅图片,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
仔细观察,分组讨论
自由回答,相互补充:
五幅图片内容一样,但格式不同。图片的像素越大,图片也就越清晰,冲印效果也就越好。 再看一看它们所占的空间相同吗?
动手查看属性,提示查看属性的方法。
总结:常见的图片格式及其特点(见课本P5页)
5、主题导入,继续授课
如果要求以“校园课外活动”为题制作自己的电子小报,你将需要用哪些图片呢?
自由回答:
校园的风景照、学生活动照、漂亮的插图、美丽的边框等。
如何获取这些图片呢?
用数码相机获取、上网获取、从光盘上获取、用扫描仪获取、自己绘制等
6、从光盘上、数码相机上获取图片
你会操作哪种获取方式呢?
学生大多会反映又用数码相机和光盘上获取
学生代表上讲台操作从光盘上获取美丽的边框,并将其存入自己的文件夹中
在这位同学的操作过程中,你认为有什么比较麻烦的地方吗?
其它学生仔细观察
讨论,容易发现:选择图片的时候必须把图片一幅一幅地打开、关闭,操作重复。
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避免这样的麻烦呢?
实践学习:使用ACDsee软件。
分组合作,相互交流,练习浏览D盘上“图片”文件夹。
如果我们要想从数码相机中获取图片,应该怎么办呢?
思考,将数码相机连接到计算机后,方法和从光碟中获取的方法类似。
7、从网上获取图片
因特网是一个丰富的资料库,包含着大量的图片,那么你知道如何从网上下载吗?
演示操作过程。如果有会操作的同学,可以请之边操作边描述
提醒学生:注意关键字的选取,特别是对于搜索到的图片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有目的的筛选取和评价,切勿浏览于图片的多彩。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主题有目的地从网下载相关图片,并存放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巡视,个别指导。
8、从屏幕上截取图片
在看电影的时候,有些图片无法用常规的方法下载,我们可以采取抓取屏幕画面的方法获取。 演示PrintScreen键的使用
练习:将你的桌面抓取下来,以jpg格式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巡视,个别指导。
9、从扫描仪上获取图片
工作原理:通过专门的输入设备,将图片或资料复制到电脑中。我们可以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它们进行一些调整,以供日后使用。
演示视频,让学生观察。有机会请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10、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图片的获取有何启发?
畅所欲言
七、教学反思:
本堂课内容较为简单,重点在于熟悉获取图片的途径和方法,会根据需要对图片进行筛选取。通过主题引导,教师操作,学生参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节 图像的简单处理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ACDSEE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图像的裁剪、旋转(翻转)方法。
过程与方法:
根据具体任务要求,确定需要把图片改造成什么样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用正确的审美观和空间感处理图像与图形信息。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图像的裁剪; 难点:图像的旋转(翻转)
三、教学准备:教师机1台、学生机若干、多媒体演示与控制系统、课件、ACDSEE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提问法 演示法 讨论法
五、教学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图像的获取,谁能说一说都有哪些方法?
(二)讲授新课
<展示若干图片>
有些时候我们搜集来的第一手资料并不能完全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还需要对这些图像作些必要的修改。
你们知道哪些图像处理工具吗?
[学生活动]学生尝试回答:ACDSEE、Photoshop、Fireworks等。
[教师活动] ACDSEE的主要是看图,又称为图像浏览器,安装过Acdsee软件的电脑,双击“龙”图片就即刻启动了Acdsee,并且是大图浏览,在双击大图就进入“缩略图”浏览状态,此外,还能处理简单的图像,图像处理工具还有很多,你们能列举几个吗?
[教师活动] 如果我们把Photoshop、Fireworks等图像处理工具比喻成专业摄影机的话,那么Acdsee就好比傻瓜照相机。既然是傻瓜式照相机,就应该要大众化,一摸就会。
[目的]消除同学们接触新软件的恐惧心理,增强信心。
(1)调整图像的尺寸
展示机器猫的图片。咦,这个小家伙好像很熟悉,它是什么?生齐答:哆啦A梦。
对。但是这张图有一个小问题。谁看出来了?
太小了。
对了。你们看,在这么大的屏幕,它在这么小,太不协调了。怎么样才可能让它和屏幕协调一些呢?
教师演示[按原始百分比调整大小]。学生观察、模仿。
步骤:右键 工具 调整大小
练习:用其它调整方式,将其它需要调整大小图片调整一下。需注意与周围的比例协调。
(2)图片的裁剪
观察屏幕展示的“z001”的图片,你觉得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
观察发现:这些字是我们不需要的。
如何将字裁剪掉呢?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并模仿。
步骤:打开编辑器 剪裁,用鼠标拖动调整所需要的图片大小
练习:将“个人照.jpg”全身照裁剪成大头照
(3)图片的旋转
展示“运动.jpg”。请同学观察。
由于是从下往上拍,这张图的效果不是很好。发现什么问题?
人快倒下来了。
如何修改呢?
向后旋转45度。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并模仿。
由于ACDSEE只能旋转90的倍数的度数,所以我们可以利用WORD中的旋转功能来完成。 练习:将其它需要旋转的图片旋转过来
提示学生尝试操作旋转更大角度,促进知识的迁移。
(4)图片的翻转
我们每天在刷牙时,在镜子中能看到谁?自己。
镜中的自己和现实的自己有什么区别?是对称的。
有点接近,是镜像。
展示“熊猫”图片,请同学观察。
如果要把这张图片做成镜像,该怎么办?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并模仿。
步骤:打开编辑器 旋转(翻转)
练习:利用“飞机”图片,完成一幅镜像图片。
拓展练习:尝试将翻转前和翻转后的熊猫图片合并。
七、教学反思:
本堂课内容较为简单,重点在于图片的裁剪与旋转(翻转)。通过主题引导,教师操作,学生参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节 图像的特效处理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亮度、对比度、色彩的设置方法。
2.掌握在图像中添加文字的方法。
3.掌握合成图像的方法,及应用“滤镜”产生图像特效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巩固学习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用正确的审美观和空间感处理图像与图形信息。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合成图像的方法 难点:制作“滤镜”特效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师机1台、学生机若干、多媒体演示与控制系统、课件、ACDSEE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提问法 讨论法 练习法 演示法
五、教学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言
图像的处理除了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之外 ,还包括调整亮度与对比度、改变色彩、添加文字、合并图像、添加滤镜等效果处理。
今天我们继续用ACDSEE来认识这些操作。
(二)讲授新课
通过熊猫图片,我们知道了镜像其实也是翻转的一种形式。要使图片更有层次感,就需要改变图像的亮度。
1.改变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
[演示]步骤:ACD FotoCanvas 打开熊猫图片 调整 亮度/对比度
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不同的效果。亮度系数值偏小,熊猫皮肤的光泽感就无法显现;亮度系数值偏大,画面就缺乏层次感。对比度越高,颜色的反差就越大。
[练习]用一张事先准备的曝光度非常高的风景图片,让学生练习。要求将图片调整为合适的亮度、对比度。
2.改变图像的色彩
[演示]步骤:ACD FotoCanvas 打开荷花图片 调整 色调或红/绿/蓝
改变图像的色彩,主要是改变图像的全部或局部的色调,调整图像颜色的明暗程度。
[练习]用一张家居图,让学生练习,体会在不同色调下图片的变化。
3.在图像中添加文字
[演示]打开要操作的汽车图片 将图像左转 在WORD中创建艺术字 将其复制到ACD FotoCanvas中,并放到合适位置 将图像右转 保存
[练习]30页试一试,下载一款制作文字特效的免费软件,创作一个特效艺术添加到图像中。图片自选。
4.合成图像
在第2节的时候,我们布置过一个拓展练习,要求把两幅熊猫图片合并起来。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如何完成。
[演示]打开FotoCanvas 分别打开两幅图片 选定 移动 合并->另存为
[练习]下面请大家用这四张校园图片,合成为一个主题。
5.应用滤镜
滤镜实际上是通过相机上的一组特殊镜头,调节聚焦和光照的特殊效果。
[演示]浮雕效果。FotoCanvas 滤镜 艺术 浮雕(参数:仰角、重量、方位角)
[练习]用同样的图,实现雀斑和毛边的效果。
6.制作幻灯片和屏保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展示果:
(1)做相册 (2)做幻灯片 (3)做屏保
提示并演示:
Acdsee中只提供了创建HTML图册的功能,但它的附带的软件提供了其他两种功能。怎么操作呢,同学们仔细看清楚老师的演示,待会我们可以选做一种或两种。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演示,尝试解决
教师鼓励:做得好的同学,老师会把礼物发送到这位同学的桌面上。
[目的]结合Acd FotoAngelo,制作幻灯片和屏保,很方便简洁实用,即能展示学生图像处理的成果,又升华了Acdsee软件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而且学生非常喜欢,同时用《哈利波特》的电子书作为礼物,可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情绪。
(三)小结本节主要内容
七、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内容重点在于合成图像和滤镜特效的制作,通过教师演示,习题练习,亲自动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节 简单平面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平面设计的概念。
2.了解平面设计的主题呈现方式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任务需求,选择适当的图像处理工具。
2.灵活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协作、交流的能力。
2.能对作品制作过程及作品进行恰当的评价。
3.了解并遵守与平面设计相关的社会伦理道德、法律法规。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面设计的主题呈现方式。 难点:平面设计的创意。
三、教学准备:教师机1台、学生机若干、多媒体演示与控制系统、课件、相关软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提问法 讨论法 演示法 练习法
五、教学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激发兴趣(5分钟)
[教师] 简单回顾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引入新课——播放“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变轨、绕月的动画。
[学生] 观赏动画
[设计意图] 通过动画展示激动人心的一刻,愉快地进行新课的学习。
(二) 知识讲解、归纳、铺垫(5分钟)
[教师] 1.展示几本具有代表性的图书封面,与学生共同分析图书封面的组成、特点、设计的原则。
2.知识归纳:平面设计的概念、要点、创意。 /group/announcelist.aspx?id=37839 /html/30/t-4130.html
概念:设计是有目的的策划,平面设计是这些策划将要采取的形式之一,在平面设计中你需要用视觉元素来传播你的设想和计划,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受众,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你的设想和计划,这才是我们设计的定义。
要点:
1.平面设计的特征
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是商业社会的产物,在商业社会中需要把艺术设计与创作理想加以平衡。设计与美术不同,因为设计既要符合审美性又要具有实用性,应以人为本,设计需要的不仅仅是装饰、装潢。
设计没有完成的概念,需要精益求精,不断完善,更需要挑战自我。设计的关键在于发现,只有不断通过深入地感受和体验才能得到设计灵感。
平面设计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是一种综合艺术,它的完成涉及电脑技术、软件工程、艺术设计、展示设计等方面。设计者既要关注电脑科技的最新发展,又要为艺术建立坚实的人文基础,强调艺术的创造性与个性风格,这样才能使艺术作品焕发出更夺目的光芒。
2.平面设计的基本要素
平面设计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和色彩,这些要素是组成形状、空间和动态的基础,也是表现出不同视觉效果和情感的关键。
; “点”有大小、形状和深浅之分,对于电脑平面设计来说,“点”还有光点、墨点和像素点之分。
; “线”是点的移动轨迹,有直线、曲线、虚线和自由线之分。“线”不仅有宽度,还有深浅、虚实的变化。
; “面”是线的移动轨迹,它是物理的外表。“面”有实面和虚面之分。当然还可以使用电脑形成独出心裁的特效面。
3.电脑平面设计的特点
电脑平面设计是指以电脑作为工具,利用多种不同的电脑设备和软件来辅助完成平面设计工作。Graphicdesign一般翻译为“平面设计”。事实上,在现代汉语中还没有一个现成的词能够和它对译。因为,英文Graphicdesign其实包含了文字、书写、图表、图形、绘画等多种形式设计内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平面设计被赋予了更新的概念,已经集电脑技术、数字技术和艺术创意设计于一体。
电脑平面设计使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和设计师。它在艺术领域展示出的无穷的拓展魅力,改变了传统的视觉语言,引发了艺术观念与视觉形式的革命。电脑平面设计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 用电脑代替传统设计工具:现代平面设计以电脑作为主要创作工具,既结合了各种传统绘画工具的特点,又能体现多种新的艺术风格,使创作技法不断推陈出新。比如,Photoshop和CorelDRAW的出现就极大地推动了摄影业、印刷业、出版业的发展。
; 信息处理能力强大:电脑在文字录入、图像扫描、图像存储、图像编辑、特效处理等方面具有超强的处理能力,在图文混排、图像输出等方面的操作也更加方便快捷。
; 使平面设计走向产业化:电脑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平面设计的作业环境,使艺术创作逐步走向标准化、工业化、产业化。
; 促进设计创意:电脑革新了设计师的艺术语言与表现手法,同时促进了创意的萌发机制与深化过程,许多以往想得到做不到的事现在都能通过电脑轻易实现了。
手法: 1.直接展示法 2.突出特征法 3.对比衬托法
4.合理夸张法5.以小见大法 6.运用联想法
[学生] 听讲、思考,了解平面设计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设计意图] 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对平面设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三)提出任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分钟)
[教师] 任务:制作一幅《中国探月工程》书籍封面。
注:1.相关素材由教师提供。
2.将任务的具体要求、评价标准以文档形式提供给学生。
[学生] 明确任务内容:
1.分组:两人一组,自由组合。
2.确定作品主题。3.选择创作工具。
4.自主探究、协作创作。5.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充分了解教师的意图。
(四)分组探究,掌握新知,教师巡视、指导(20分钟)
[教师] 1.根据分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2.组织学生学习评价标准。
3.通过巡视,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发现、收集学生创意中的不足和闪光点,及时点评。
4.调节课堂节奏。
[学生] 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作品创作:
1.确定作品主题。2.思考作品的呈现方式。
3.选择创作工具。4.组员分工,分步实施。
[设计意图] 让学生根据创作的需要,自主学习新知识与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五)作品欣赏,交流评价,教师点评(10分钟)
[教师] 1.引导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评。
2.通过网络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几组学生作品,开展组间互评。
3.教师对优秀作品、不足作品进行点评,激励学生。
[学生] 1.通过网络上交作品。
2.根据评价标准,进行小组自评。
3.欣赏其他小组的作品,记录其优缺点,进行小组互评。
4.听取、思考教师的点评,总结经验。
[设计意图] 通过作品展示、点评,提高学生交流信息、表达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
(六)知识延伸,教学小结,综合实践(3分钟)
[教师] 1.介绍平面设计技术相关的社会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信息。
2.本节知识小结。
3.参照电脑作品制作大赛的具体要求,每人制作一个平面设计作品参加校级比赛。
[学生] 1.思考、讨论如何合理利用信息。
2.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个人作品创作。
[设计意图] 知识小结,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综合实践,促使学生将知识内化,进行能力迁移。
(三)回顾小结
平面设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今天我们只是简单的学习。
回去后完成32页的研究性学习,主题自选,软件不限。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设计图书封面为例,学习简单的平面设计。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合作探究,动手练习,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单元 音视频素材的加工
第一节 声音的采集和编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采集的途径和处理加工(编辑)的方法。
2.能利用熟悉的工具软件,自己制作或截取需要的音频素材。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和互助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团队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资源共享的意识,体验探究问题和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声音的收集和处理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师机1台、学生机若干、多媒体演示与控制系统、课件、相关软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提问法 讨论法
五、教学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新课伊始,播放一段课前制作好的优美的课文朗诵(选择普通话考试中的一篇朗读文章),此时提出“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已录制出这样优美的诗朗诵?”。
揭示课题《声音的采集与处理》。
[生]学生欣赏多媒体作品展示作品并回答问题。
[目的]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学生实践
(1)获取声音素材
a、认识声音采集和处理的硬件设备。
在计算机中,用于处理声音媒体的硬件设备主要有声卡、话筒、音箱、耳机、录音卡座等。在声卡上一般有话筒输入(Mic)线路输入(Line)和扬声器输出(SPK)接口,那么,话筒、
音箱应分别接在声卡的(Mic)和SPK接口上,从录音机等设备上录音时,还需将录音机的线路输出(Line Out)连接到声卡的线路输入接口上。
学生探究学习,分组讨论。51页图2-3
b、利用“录音机”获取声音
界面介绍:依次单击“开始”→“程序”→“附件”→“娱乐”→“录音机”打开“录音机”程序,录音机的下部从左到右分别是“搜索到开头”“搜索到结尾”“播放”“停止”“录音”按钮。
利用“录音机”对声音进行采集。
教师提问:“哪些同学愿意上台和老师一块完成示范录音制作,学生自荐男、女学生各一名上台,接下来进行录音采集,保存所录声音。
(我先调出课前录制好的女声充当女同学录的声音,现在我来充当一位男同学录制男声。) 学生参与录音过程
操作:
①启动“录音机”程序
②新建 录音
③打开麦克风开头并对着麦克风说话或打开其他的信号输入开关
④结束录音时,单击“停止”按钮
⑤单击“保存”
此时保存的声音格式为WAV格式。
c.从网络获取声音素材
我们在电视剧或电影经常会听到好听的音乐或插曲,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来找到他们。比如百度、专门的音乐网站。
大家试着从网上查找一些歌曲素材存放到自己的文件夹中。
d.从CD中获取声音片段
同样,一首音乐有时很长,而我们只需要其中的一小段。这时就需要专门的工具软件来帮助我们实现这样的目的。
步骤:
①将音乐CD放入光驱
②打开“豪杰音乐工作室” “数字CD转录”
③在打开的窗口中,双击要抓取的音轨
④右击“光驱轨道”下的任一轨道,单击“抓取已选轨道”
⑤完成操作,命名保存。
[练习]55页“试一试”
通过对多媒体中声音的采集过程初步认识,让学生参与录音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的能力。
(二)编辑声音素材
音频编辑包括声音的剪辑(删除片段、插入声音、混入声音)、特效添加等。常用的处理软件有豪杰音乐解霸、Cool Edit、Sound Forge、Wave Edit等。
1.录音机
“录音机”不仅可以录音、放音、还可以对声音进行剪辑、插入、混音等编辑处理。 a、剪辑操作
步骤1、单击“文件”菜单,执行“打开”命令,打开一个声音文件。
步骤2、单击“播放”按钮,播放声音。仔细听几遍,找出要删除的位置,记住“位置”显示框中的时间,然后在停止状态下用鼠标拖动滑块,定位在要册除的位置上。
步骤3、单击“编辑”菜单,执行“删除当前位置之前的内容”或“删除当前位置之后的内容”命令,并确认。
b、插入声音文件
①选择插入点。
②单击“编辑”菜单,执行“插入文件”命令。
③在“插入文件”对话框中,选择要插入的声音文件,单击“打开”。
c、混入声音:
①将滑块移动到文件中要混入声音文件的地方。
②单击“编辑”菜单,执行“与文件混合”。
③在“混合文件”对话框中,选择要混合的声音文件,单击“打开”即可混入背景音乐。
2.豪杰音频解霸---剪辑操作
①启动程序
②打开要剪辑的文件。
③单击“播放”按钮。
④当播放到开始剪辑处,单击“选择开始点”按钮
⑤将“播放进度”指针拖动的结束剪辑处
⑥单击“选择结束点”按钮
⑦保存音频编辑
[练习]刚才大家从网上一定打到许多非常好的音频素材,现在任选一首,从中剪出一段你喜欢的片断。
以4人为一小组,练习操作。最后播放其中几首,评出最好的作品,适当给予激励。
3.编辑音频效果
在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会有一个“歌曲联唱”节目,它其实可以通过对歌曲的剪辑和组合来完成。
音频效果编辑包括:调整音量大小、改变音调、声音淡入淡出、分割与合并、反转音频数据和均衡音频数据、混音和回声等等。
下面我以Cool Edit为例,演示其中的一个功能,大家认真观察。
应用Cool Edit程序重组声音的顺序。
①打开需要重组的音频文件
②选择一段音频作为编辑区域,单击“复制”按钮
③打开另一个音频文件,单击“粘贴”按钮
④保存新建音频文件。
下面大家可以尝试操作58页或60页的练习。
4.转换声音文件
我们在第一章中用到了BMP文件和GIF文件,他们有什么区别?
。。。
同理,为了减少的存储的空间,我们需要对声音进行转换,把容量尽可能压缩。
[练习] 请大家在阅读60页课文的基础上,练习WAV文件与MP3文件的转换,并体会它们的变化。
(五)小结及课后实践 小结:这节课,我们利用电脑对声音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并从中体会了电脑在音频处理方面的作用,使我们对信息技术应用的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
当然,录音机功能过于简单,还有许多效果是不能完成的。我们可以通过Cool Edit、Sound Forge等软件来完成。在课后可以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了解功能更为强大的软件,去尝
试、探究这类软件的使用方法。
课后实践:回家后,使用家里电脑中的录音机或功能更为强大的软件,完成“金曲串联”的作业。将你喜欢的故事或歌曲录下来,加工处理并保存成文件。带到学校来,我们要继续进行的
(设计意图:小结可以使学生对信息处理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加深对信息技术内涵的理解;同时也给学生意示了更为广阔的探索天地。课后实践可以将体验延伸,使体验更加充分。)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运用各类工具软件,对声音的采集和编辑进行了系统的学习。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结合练习,复习了前面所学的知识,亲自动手,掌握知识,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节 影像的简单编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视频采集的途径和处理加工(编辑)的方法。
2.能利用熟悉的工具软件,自己制作或截取需要的视频素材。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团队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资源共享的意识,体验探究问题和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视频的收集与处理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师机1台、学生机若干、多媒体演示与控制系统、课件、相关软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提问法 讨论法 演示法
五、教学安排:1--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是声音的编辑,光有声音没有图像,就成了收音机了。我们需要能还原声音所表现的内容,这就是影像。视频影像具有时序性和丰富的信息内涵。通常,将静态视频称为“图像”,“视频”专指动态的影像。
播放一段神舟飞船的发射视频。
学生欣赏多媒体作品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 通过动画展示激动人心的一刻,愉快地进行新课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教师操作演示
[教师]介绍视频卡的工作流程,为具体任务作铺垫。
1.搜索或准备一段视频,和若干相关图片。
①启动IE浏览器;
②进入百度或谷歌搜索器;
③输入要查找的视频和图片的关键字;
④下载免费的共享的视频片段和图片。
[练习]选择一段你喜欢的主题,试着操作。
2.利用“豪杰超级解霸”将“神舟”视频截取为若干段小视频。
①启动“豪杰超级解霸”;
②打开需要剪辑的视频文件;
③单击“播放”按钮;
④在视频截取开始点单击“选择开始点”按钮;
⑤在视频截取结束点单击“选择结束点”按钮;
⑥单击“保存MPG”按钮;
⑦在保存对话框中,、输入视频片段文件名,单击“保存”按钮。
[练习]利用刚才下载的资料,练习试着操作。
3.利用Windows Movie Maker程序,演示操作如何合并视频片段。
①启动Windows Movie Maker程序;
②单击任务窗格中“导入”栏上的“视频”;
③单击任务窗格中“导入”栏上的“图片”;
④在连接的视频与图片拖入视频项目的“情节摘要”窗格中;
⑤在预览监视器上观看连接后的视频播放效果;
⑥单击任务窗格中“发布到”栏上的“本计算机”。
[练习]利用刚才下载的资料,练习试着操作。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运用各类工具软件,对声音的采集和编辑进行了系统的学习。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的知识的迁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节 视频作品的创作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综合运用音频和视频采集的途径和处理加工(编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团队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资源共享的意识,体验探究问题和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视频作品的创作
三、教学准备:教师机1台、学生机若干、多媒体演示与控制系统、课件、相关软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提问法 讨论法 演示法
五、教学安排:1--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5分钟)
前面我们分别学习了声音的编辑及视频的处理,大家一起总结一下。
学生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要求学生口头总结,锻炼归纳能力。
(二)新课教学,教师操作演示 (7分钟)
[教师]总结学生的口头概括,演示创作过程。
利用Windows Movie Maker程序,演示操作如何创作视频作品。
①启动Windows Movie Maker程序;
②单击任务窗格中“导入”栏上的“视频”或“图片”;
③在导入媒体对话框中选择需要导入的媒体内容;
④将媒体按播放顺序拖入视频项目的“情节摘要”窗格中;
⑤单击任务窗格中“导入”栏上的“音频或音乐”,导入背景音频/音乐;
⑥编辑片头和片尾;
⑦单击任务窗格中“编辑”栏上的“效果”或“过渡”,添加过渡方式和显示效果; ⑧在预览监视器上观看连接后的视频播放效果。
[学生] 听讲、思考,了解视频的知识和操作步骤。
[设计意图] 掌握必要的知识,让学生对操作方法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三)提出任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分钟)
[教师] 任务:制作一份《中国探月发展历程》的视频。
注:备选任务(200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夺冠历程)
注:1.相关素材由学生上网采集。
2.将任务的具体要求、评价标准以文档形式提供给学生。
[学生] 明确任务内容:
1.分组:4人一组,自由组合。
2.确定作品主题。3.选择创作工具。
4.自主探究、协作创作。5.交流评价。
明确评价标准: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充分了解教师的意图。
(四)分组探究,掌握新知,教师巡视、指导(23分钟)
[教师] 1.根据分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2.组织学生学习评价标准。
3.通过巡视,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发现、收集学生创意中的不足和闪光点,及时点评。
4.调节课堂节奏。
[学生] 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作品创作:
1.确定作品主题。2.思考作品的呈现方式。
3.选择创作工具。4.组员分工,分步实施。
[设计意图] 让学生根据创作的需要,自主学习新知识与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五)作品欣赏,交流评价,教师点评(5分钟)
[教师] 1.引导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评。
2.通过网络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几组学生作品,开展组间互评。
3.教师对优秀作品、不足作品进行点评,激励学生。
[学生] 1.通过网络上交作品。
2.根据评价标准,进行小组自评。
3.欣赏其他小组的作品,记录其优缺点,进行小组互评。
4.听取、思考教师的点评,总结经验。
[设计意图] 通过作品展示、点评,提高学生交流信息、表达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
(六)知识延伸,教学小结,综合实践(3分钟)
[教师] 1.介绍视频技术相关的社会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信息。
2.本节知识小结。
3.参照校运会为题,每小组制作一个反映校运会的作品。72页“研究性学习”
[学生] 1.思考、讨论如何合理利用信息。
2.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个人作品创作。
[设计意图] 知识小结,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综合实践,促使学生将知识内化,进行能力迁移。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运用各类工具软件,声音和视频的采集、编辑知识进行了作品创作的学习。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的知识的迁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单元 认识网络
第一节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其分类
2.了解网络的作用和发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理解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提升素质,发展个性。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难点:网络的分类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足量的电脑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 讨论法 类比法
五、教学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计算机网络及分类
1.引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社会里,时刻需要获取和交换信息。(提问:我们大家都通过什么手段来进行信息交流、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以前:写信(几天)——>现在:电子邮件(几分钟)
以前:阅读报刊杂志(量少杂乱)——>现在:因特网(量多有序)
可见,计算机网络为信息交流和获取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快捷。
2.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学生自我小结
那么,究竟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又有什么用呢?(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说明计算机网络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通过反问、设问方法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计算机网络概念: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通过软、硬件设备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2)教师展示计算机网络图,并定义计算机网络概念
规范的定义: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相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如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以及网络操作系统等)来实现网络中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系统。这里所谓功能独立计算机系统,一般指有CPU的计算机。
(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又称为联机系统,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第一代计算机网络。它由一台主机和若干个终端组成,较典型的有1963年美国空军建立的半自动化地面防空系统(SAGE),其结构如图1-1所示。在这种联机方式中,主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键盘和显示器)分布在各处并与主机相连,用户通过本地的终端使用远程的主机。
Modem Modem
Modem Modem
图1-1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结构示意图
分布在不同办公室,甚至不同地理位置的本地终端或者是远程终端通过公共电话网及相应的通信设备与一台计算机相连,登录到计算机上,使用该计算机上的资源,这就有了通信与计算机的结合。这种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见图1-2(a))或多机系统(见图1-2(b)
)被称
为第一代计算机网络——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也是计算机网络的初级阶段。严格地讲,这不能算是网络,但它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了,可以让用户以终端方式与远程主机进行通信了,所以我们视它为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a)单机系统
(b)多机系统
图1-2 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
<2>计算机通信网络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第一代计算机网络只能在终端和主机之间进行通信,不同的主机之间无法通信。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多个主机互联的系统,可以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即通过通信线路将若干个自主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系统,称之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简称为计算机通信网络。
计算机通信网络在逻辑上可分为两大部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二者合一构成以通信子网为核心,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如图1-3所示。用户通过终端不仅可以共享与其直接相连的主机上的软、硬件资源,还可以通过通信子网共享网络中其他主机上的软硬件资源。计算机通信网的最初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开发的ARPANET,也是如今Internet的雏形。
图1-3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结构示意图
计算机通信网络在逻辑上可分为两大部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二者合一构成以通信子网为核心,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1> 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由连在网上的主机(主计算机系统、终端、终端控制器、联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构成,它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
资源子网主要由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通信线路(也称传输线Transmission Line)和通信控制处理机(也称交换单元Switching Element或路由器Router)。
<2> 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由交换设备,又称通信控制处理机(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ssor,CCP),
即路由器、通信线路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完成网络数据传输和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
通信控制处理机在网络拓扑结构中被称为网络结点。一方面,它作为与资源子网的主机、终端相连接的接口,将主机和终端连入网内;另一方面,它又作为通信子网中的分组存储转发结点,完成分组的接收、校验、存储和转发等功能,实现将源主机报文准确发送到目的主机的功能。
通信线路为通信控制处理机与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控制处理机与主机之间提供通信信道。计算机网络采用了多种通信线路,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通信信道等。
(3)标准化网络(互联网络)
随着广域网与局域网的发展以及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用大型机与中型机的主机—终端系统的用户减少,网络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的微型计算机通过局域网接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路由器实现的。用户计算机需要通过校园网、企业网或Internet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s Provider,ISP)接入地区主干网,地区主干网通过国家主干网联入国家间的高速主干网,这样就形成一种由路由器互联的大型、层次结构的现代计算机网络,即互联网络,它是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延伸。图1-4给出了计算机互联网络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1-4 计算机互联网络结构示意图
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网络开始向体系结构标准化的方向迈进,即正式步入网络标准化时代。1984年ISO正式颁布了一个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国际标准0SI/RM,即ISO/OSI七层参考模型。从此网络产品有了统一的标准,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竞争,尤其为计算机网络向国际标准化方向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20世纪80年代,随着微型机的广泛使用,局域网获得了迅速发展。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为了适应微机、个人计算机(PC)以及局域网发展的需要,于1980年2月在旧金山成立了IEEE802局域网络标准委员会,并制定了一系列局域网络标准。在此期间,各种局域网大量涌现。新一代光纤局域网一一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网络标准及产品也相继问世,从而为推动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进步及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信子网的交换设备主要是路由器和交换机。
(4) 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1993年美国宣布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后,全世界许多国家都纷纷制定和建立本国的NII,从而极大的推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就是计算机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阶段。
目前,全球以Internet为核心的高速计算机互联网络已经形成,Internet已经成为人类最
重要的、最大的知识宝库。网络互联和高速计算机网络被称为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如图1.4所示。
图1.4 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结构示意图
(5)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方向是IP技术+光网络,光网络将会演进为全光网络。从网络的服务层面上看将是一个IP的世界,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将通过IP三网合一;从传送层面上看将是一个光的世界;从接入层面上看将是一个有线和无线的多元化世界。
①三网合一;②光通信技术;③IPv6协议;④宽带接入技术;⑤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实现计算机间的相互通信、资源共享的复杂系统,其基本组成可分为——计算机系统、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网络软件。
(1)计算机系统
建立两台以上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的基本模块,是被连接的对象,是计算机网络不可缺少的硬件元素。
它的主要作用是负责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播和提供共享资源。在网络上可共享的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如巨型计算机、高性能外围设备、大容量磁盘等)、软件资源(如各种软件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系统等)和信息资源。计算机网络连接的计算机可以是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或微机,以及笔记本电脑或其他数据终端设备(如终端服务器)。
(2)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部分除了计算机本身以外,还包括用于连接这些计算机的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即数据通信系统。通信线路分有线通信线路和无线通信线路。有线通信线路指的是传输介质及其介质连接部件,包括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等;无线通信线路是指以无线电、微波、红外线和激光等作为通信线路。通信设备指网络连接设备、网络互联设备,包括网卡、集线器(Hub)、中继器(Repeater)、交换机(Switch)、网桥(Bridge)和路由器(Router)以及调制解调器(Modem)等其他的通信设备。使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计算机互联起来,在计算机之间建立一条物理通道,控制数据的发出、传送、接收或转发,包括信号转换、路径选择、编码与解码、差错校验、通信控制管理等,以完成信息交换。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是连接计算机系统的桥梁,是数据传输的通道。
(3)网络软件
网络软件是一种在网络环境下使用和运行或者控制和管理网络工作的计算机软件。根据软件的功能,计算机网络软件可分为网络系统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两大类型。
1)网络系统软件
网络系统软件是控制和管理网络运行、提供网络通信、分配和管理共享资源的网络软件,它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软件、通信控制软件和管理软件等。
网络操作系统(Network Operating System,NOS)是指能够对局域网范围内的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的程序。它是计算机网络软件的核心程序,是网络软件系统的基础。
网络协议软件(如TCP/IP协议软件)是实现各种网络协议的软件。它是网络软件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任何网络软件都要通过协议软件才能发生作用。
2)网络应用软件
网络应用软件是指为某一个应用目的而开发的网络软件(如远程教学软件、电子图书馆软件、Internet信息服务软件等)。网络应用软件为用户提供访问网络的手段、网络服务、资源共享和信息的传输。
4.计算机网络的作用(请学生先解答,教师总结)
根据网络的概念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网络功能,能够很容易的得出网络的目的和作用:
1)网络通信;2)获取信息;3)资源共享;4)资源的集中管理。主要是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
5.网络的分类(用幻灯片展示不同的网络)
根据网络规模的大小以及覆盖范围,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这也是网络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1)广域网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一般距离10公里以上,覆盖范围较大的网络,可以是数个城市,国家甚至全世界相连接。而我们经常说的因特网(Internet)就是目前最大的一个广域网。它是一种具体独立性的网络,它将同类或不同类的物理网络(局域网、广域网与城域网)互联,并通过高层协议实现不同类网络间的通信。图1-9所示的是一个简单的广域网。
(2)城域网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是一种大型的 LAN,覆盖范围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一般为几千米至几万米,一般在一个城市内。图1-8所示的是不同建筑物内的局域网组成的城域网。
(3)局域网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将小范围的计算机或数据终端设备连接在一起,使计算机能够互相通信,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传递的网络。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比较小,一般在几十米到几千米之间。通常是一个房间或一栋楼或一个单位内部的网络,相距较近,覆盖范围较小。比如我们上课的网络室、校园网都是局域网。局域网主要用于实现短距离的资源共享。局域网又分为对等网和基于服务器的网络。
要求观察计算机教室局域网的结构,计算机终端(学生机)、服务器、网卡、连接线、连接器等。
网络按交换功能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按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可以将网络分为广播式网络和点对点网络。按网络工作模式:对等网(Peer to Peer)和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按网络拓朴结构分为: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网状型和混合型。
除了以上几种分类方法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分类方法,如按通信介质划分、按通信速率划分、按网络控制方式划分、按网络通信介质划分、按网络构成成分划分、按所使用的网络协议划分等。
(三)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课内容
七、教学反思:
本堂课内容理论知识较多,重点是掌握网络的概念和组成,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网络。通过图片将死板的理论直观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节 局域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网络协议和分层体系结构。
2.会比较OSI和ISO的区别与联系,明白各层的功能。
3.知道局域网的拓朴结构,掌握访问局域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提升素质,发展个性。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知道分层体系结构;2.OSI与ISO的区别
难点:局域网的拓朴结构,访问局域网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足量的电脑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提问法 讨论法 演示法
五、教学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言
大家每个学期都有开英语课,那么英语中的句子是靠什么组织起来的呢?生答,语法。
正在阅读:
《信息技术教案》八年级上册 闽教版06-08
实验5实验报告06-0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后习题答案04-27
儿童简笔画02-16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5-19
桥涵地基承载力检测04-03
(毕业设计)福田轻型货车制动系统设计说明书 - 图文09-30
政府办公室关于文山会海整改情况汇报-word范文模板(2页)12-23
晚会策划书格式10-15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上册
- 教案
- 年级
- 技术
- 信息
- 《广告媒体研究》绪论
-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知识-s
- 不得不学的地震防范知识
- 德鲁克经典管理学试题
- 南理工 第5章 输入与输出接口技术
- 工业管道预制施工工艺
- 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论文
-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和发展
- 光网络波分系统割接、扩容方案模板V1.0
- 60-课程名称:蔬菜育种与种子工艺学 课程代码:02705(理论)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质工程评审管理办法
-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学生宿舍自律会第三届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安排(成熟文案)
- 弟子规1-10课时教案
- 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首席代表述职报告
- 在校大学生爱国演讲稿
- 复原力_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压力的研究
- 软件开发设计文档模板
- 电子工业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 钢筋的常用表示方法(教你识图)
- 六盘水市中考满分作文-地球上最后一次拍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