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纸样 3

更新时间:2023-09-08 16:5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二. 纸样设计的方法 1. 服装基本模型:

方法:通过人体测量,得到不同类型人的内限值(净量),取平均值为依据,制造出人体模型作为服装设计和试衣的标准。

特点:集一般人体美的因素与一身,能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应人的体形要求,是人的体形与基本功能的高度集中,它的确立是服装造型科学化、标准化的重要标志。 2. 纸样基本型:

将服装的基本模型转换成平面纸样,是纸样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特点: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款式要求,可建立不同的纸样基本型。 3. 纸样设计的方法:

在基本纸样的基础上,根据款式设计的要求和服装内在的规律,进行变化。

三. 服装构成的人体工学

定义:研究人体的外在特征、运动机能和运动范围对服装结构影响尺度的学问。 服装设计特点:

男装:主要运用材料的性能进行归、拨处理和分割技术。 女装:主要运用褶和省道的变化技术。

四.服装尺寸的设定

1.围度尺寸(胸围、腰围、臀围:“三围”) 围度尺寸≥净围度+ 基本松度+运动度 净围度:以穿紧身内衣的测量值为准; 基本松度:考虑人体的基本松度和呼吸量; 运动度:有利于人体正常活动。

①胸围 = 净胸围 + 基本松度(不涉及运动度); ②腰围:上衣腰围 = 净腰围+基本松度+运动度 上衣的腰围松度≥胸围松度

裤子、裙子腰围 = 净腰围+基本松度

③臀围= 净臀围+基本松度+运动度(裤子主要以增加长度来实现) ④ 掌围= 净掌围 + 基本松度(设定袖口和袋口)

六.人体测量

1.要求: (1)与国际服装测量标准一致;(2)符合纸样设计的要求。 2.要领:(1)净尺寸测量;(2)定点测量;(3)软尺厘米制测量; 3.方法:(1)左手起点;右手终点(2)围度:自然贴紧(无扎紧感);长度:随人体起伏。 胸围:以乳点为测点,用软尺水平测量一周

腰围:以腰部最凹处、肘关节与腰部重合点为测点,用软尺水平测量一周 臀围:以大转子点为测点,用软尺水平测量一周

总结:

人体的连接点、凹凸点是人体测量的依据。 它们的连线构成了服装的基本结构线。

第三章 女装基本纸样

基本纸样:将服装基本模型变成平面样板,是纸样设计的依据和基础。

1. 衣身基本纸样:胸围:82cm、背长:38cm、腰围:68 cm、袖窿长AH=42 cm 2. 袖子基本纸样:袖山高=1/3AH、袖长=52 cm 二、基本纸样综述 1. 各部位名称

2. 关键尺寸的设定:

全省 = 乳凸量+前身胸腰差+设计量,在服装设计中一般胸省量<全省

袖山高 = 1/3AH。是根据人体造型和运动要求设计的,服装的款式不同, 袖山高上下浮动。 基本造型原理:前身省短于后身省(胸省<背省、腹省<臀凸省)。 人体模型的基本结构线往往是省缝、省尖集中是区域; 省的指向有两个基本作用范围:

(1)胸乳省、肩胛省:省尖指向较确定的凸点(以凸点为基准作放射性选择); (2)胸腰省、臀腰省、腹凸省:(以凸度区域为基础作多方位选择); 全省= 胸乳省(省尖指向乳凸点) + 胸腰省(可以脱离乳凸点)+ 设计量

第四章 基本纸样的凸点射线与省移原理 设计中,完成平面→立体 , 方法:1.省道(余缺处理);2.破缝 结论:

1. 衣片分解的单位越多、越小、其成衣的造型和实体越接近(省的分解); 2. 凸点省位设计可通过省道转移改变。 臀凸的省移:

臀凸要比腹凸略低,臀省略长于腹省, 臀部育克线略低于腹部育克线。

第五章 裙子基本纸样变化原理及应用

裙子的造型沿着廓型、分割和打褶三个基本结构规律变化。 一. 裙子廓型变化的结构规律:

用裙摆的阔度划分:紧身裙、半紧身裙、斜裙、半圆裙、整圆裙 1. 紧身裙:

特征:臀围线以上部分合体,下半部分成筒形。

纸样特征:与基本纸样相同,上端装拉练,下端开衩, 后中线断缝,加上4cm的腰头。 2. 半紧身裙(A型裙)

特征:将基本纸样的一个省转移到裙摆上,并适当增加侧摆量。 方法:

将转移省道的省尖下降到臀围线上,省移。(保证臀部的严整造型) 降低侧缝线的凸度,适当增加侧摆量,保证增摆去省分配均匀。 3. 斜裙

特征:将基本纸样的全部省转移成裙摆量。 方法:

将省尖下降到臀围线上,省移二次。 (保证臀部的严整造型)

降低侧缝线的凸度,使其几乎成直线,适当增加侧摆量。

裙子廓型变化总结:

半紧身裙一次省转,腰线曲度大于紧身裙; 斜裙二次省转,腰线曲度大于半紧身裙;

? 裙摆阔度增加,腰线的曲度增加,即制约裙子廓形的因素是腰线曲度。

4. 半圆裙和整圆裙

特征:半圆裙裙摆廓度为半圆,整圆裙裙摆廓度为整圆。

原则:保持腰围长度不变,直接增加裙腰线的曲度来增加裙摆。 方法一:切展法:

将长为裙长,宽为腰围/2的长方形分割、切展成1/4圆或1/2圆; 后中线顶点降低1~1.5cm。(确保裙摆成水平状态) 方法二:求圆弧半径法:

(1)求半径:整圆半径=W/6.38,

半圆半径=W/3.14; (2)作圆:分别以半径、(半径+裙长)作圆。 (3)后中线顶点降低1~1.5cm。(确保裙摆成水平状态)。

(4)正置斜丝的裙摆处剪掉约4cm(斜丝布丝易伸长,视织物的弹性和紧密度而定)。

二、裙子基本纸样的分割原理及应用 1. 分割造型的原则:

(1)分割线设计要以穿着舒适、方便和造型美观为前提; (2)竖线分割要与臀腰的余缺处理相结合;

(3)横线分割,特别是在臀腰部的分割线,要以凸点为确定位置。 2.竖线分割裙的设计

省移原理,裙摆增加量的选定原理:人体是一个椭圆台体,前后身变化平缓,越靠近侧缝线变化越明显; 结论:

1.越靠近前后分割线所增加的裙摆量越小,越靠近侧缝线的分割线所增加的裙摆量越大; 2.靠近前后中线的腰线曲度小,两侧的腰线曲度大。

三、裙子基本纸样施褶原理及应用 1. 褶的造型与分类特点

(1)褶的造型:具有立体感、运动感和装饰作用。 (2) 分类:

自然褶:波形褶(成形后产生自然均匀的波浪造型); 缩褶(缝制时做碎褶收缩)

规律褶:普力特褶(有相等的褶量,并用熨斗固定) 塔克褶(固定褶根部,剩余部分自然展开)

第六章 上衣结构设计原理及应用 一.上衣基本纸样的分割与作褶

1. 分割与上衣凸点

上衣分割线:设在与凸点有关位置,通过省移而获得的立体断缝结构。 从服装成型后所形成的效果: 直线分割、曲线分割

乳凸省转移和侧缝线对位的规律: 1、全省= 胸乳省 + 胸腰省 + 设计量

2、胸乳省量是上衣前后片腰线和侧缝线对位修正的依据: (1)胸乳省<前片施省量<全省, 前后片腰线和侧缝线对位保持平衡; (2)前片施省量<胸乳省,

前后片腰线和侧缝线错位,应以前身最低腰线为准,增大前袖窿,使乳凸量归于胸部。 (3)施省量越大,越贴身;施省量越小,袖窿开得越大,越宽松。 实际应用时的保守处理:后片腰线以前片腰线乳凸量的一半为基准。

2. 作褶与上衣凸点:

作褶和分割是“一种功能(结构原理相同),两种表现(外观效果不同)”

二. 领口与袖窿采形

要求:领口在采形上应和整体结构特征统一。 1.服装采用直线分割时,领口常采用直线形开领; 2.服装采用曲线分割时,领口常采用曲线形开领 。

3. 服装采用直线、曲线并用时,根据主次关系设计;P242图9-20 领口结构处理

基本纸样的领口表示领口的最小尺寸;(一般不高于标准领口线)

在增加领宽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前领口;在开深领口的基础上,才能减小领宽; 领口采形范围:前领口深以不暴露胸为原则,前领宽以肩点为极限;后领口深可至腰线,前领宽以肩点为极限。

原身出领:立领和衣身一体化。P243图9-21

袖窿的合理结构

基本纸样的袖窿表示袖窿的最小尺寸;

袖窿开度范围:宽度以侧颈点为限,深度无限制; 原身出袖:肩点位置延伸至上臂的结构。

方法:肩凸为零;开深袖窿;袖口线代替袖窿曲线。

第七章 袖子结构原理及应用 袖子基本结构:上袖类、连袖类。 造型结构关键:袖山高。 一. 袖山与袖型

1. 基本袖山高=AH/3,是一种较贴身的状态,接近最大值;袖山高设计量随袖贴体度、袖肥和袖窿开深量而变化;

2. 袖山高与袖肥的关系:在袖窿长度一定的情况下,袖肥大,袖山低;P250图10-1

袖子结构规律:

1、袖山高越高,越贴体;

表现:袖中线与肩线所构成的角度越大。 2、袖山高越低,越宽松;

表现:袖中线与肩线所构成的角度越小。

袖山高与袖窿开度、贴体度的关系:

1、选择低袖山时,袖窿应开得深度大,宽度小,呈狭长形;(宽松形) 2、选择高袖山时,袖窿应开得浅(贴近腋窝),形状接近基本袖窿(合体形)

合体袖与袖子分片

制约因素:袖山高;手臂的自然弯曲。 1. 合体一片袖 P254图10-5

(1)袖山高在基本纸样的基础上追加2cm。(袖山曲线长度大于袖窿曲线长度5cm左右) (2)袖中线前移2cm,(前袖口=袖口/2-1;后袖口=袖口/2+1); (3)作前后袖内缝辅助线:在肘线上作1cm的袖弯; (4)肘省=前后袖内缝线之差。

2. 合体两片袖

通过合体一片袖的肘省转移、断缝和大小袖互补结构处理而得。

大小袖互补法:以公共线为界,大袖片增加的部分在对应的小袖片中去掉。P255图10-7

4.连身袖(插肩袖)

连身袖:衣身的某些部分与袖子连成一体 1. 连身袖结构原理分析

制约因素:1.袖山高;2.袖中线与肩点的角度。 分类:中性插肩袖;宽松插肩袖;合体插肩袖 (1)中性结构采寸标准:

基本袖山高;袖中线平分肩点成直角;前袖窿开度为前乳凸量的1/2(1/2对位)。 作法:

以前乳凸量的1/2为基准确定腰线,前后衣片对位,开深前片袖窿; 从肩点引出45o的袖中线;作落山线⊥袖中线,袖山高 = 基本袖山高; 以袖窿弧线在腋点处的切线为对称轴,画出落山线至腋点的弧线; 确定袖口大小,袖缝线;

根据服装款式,画出衣片和袖片的公共边线;

注意:设计后袖片时,袖子和后袖片公共边线位置应有助于肩胛省并入后袖片内。

(2)宽松连身袖和合体连身袖的作法 原则:

a. 在中性插肩袖的基础上,改变袖山高、袖中线与肩点的角度,将相应改变袖肥和袖体贴度;

b. 落山线⊥袖中线;

c. 落山线与袖中线的交点不变(确保稳定的腋下活动量);

d. 在宽松设计中,当袖中线与肩线的角度缩小至负数时,应提高肩点,使肩线与袖中线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2s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