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题目及审题立意

更新时间:2023-11-11 19:1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材料作文导写及讲评示例(一) 2013届高三作文训练系列(4) 一、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监狱里有个叫库丁的重刑犯。他游手好闲,嗜酒如命且毒瘾极大,因杀人被判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跟父亲一样从小不务正业,后来也因杀人而入狱;小儿子却诚实好学,后来在一家大企业谋到了满意的职位,如今已做了那家公司的总经理。在相同的成长环境里,为何两个儿子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一位记者去采访,没料到兄弟二人的答案竟然都是:“有这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要求: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写一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掌握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种常见形式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提供材料的作文。

2、不同点:命题作文(标题作文),材料之后要求“以??为标题,自选角度,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①命题作文,又名标题作文,以“??”为标题作文。

②话题作文,材料之后要求“以??为话题,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③材料作文,材料之后,没有“以??为标题(话题)作文”的要求。而往往是“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本次作文的审题指引 基本步骤:

1、审题意:读懂材料,正确理解题意。

(1)是什么:同样的家庭成长环境,同样的教育氛围,而兄弟俩却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2)为什么:因为兄弟俩胸怀不同的理想,他们有了心态不同,受环境的影响大小也不一样。即心态决定命运。人的成长,关键在内因。

2、审立意:审题准确,正确立意。 (3)怎么办 :即我如何立意?

在这则材料中,重刑犯的两个儿子生长环境相同,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他们的异口同声的回答,特别耐人寻味,这便是材料的主旨所在。据此,可确定如下立意:

①身处逆境,不要自暴自弃,而应挣脱环境的束缚。 ②成功来自内因,靠自己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③环境影响人的成长。 3、审拟题:我将如何让拟题?

根据题意,我能可以拟出以下作文的题目: 《近墨者未必黑》 《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改变环境,内因起决定性作用》 《心态决定命运》 四、本次作文情况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来高二已经训练了一年的议论文,作为高三学生写好议论文已不存问题了。然而,情况恰好相反。这次的作文问题很多。

1、理解题意不正确,审题失误。没有正确理解题意,审题不准确,偏离题意的作文较多。也有的同学没有从最佳角度立意。

有的同学立意为“家长要为孩子树立好榜样”。这个家长已经变坏了,他怎么去教孩子?所以材料的意思指向在两个孩子身上,即怎么样改变这样的不良环境。

2、拟题不规范。作文议论文,标题很不规范。尤其题目没有体现文章的中心论点。如:

《同房开窗》《选择——结果》《一种选择》《同境异人》《两条路》《两种结果》《前车之鉴》《道听途说》《横看成岭侧成峰》等,根本不像议论文的题目。

好题目有:《近墨者未必黑》《做自己命运的主人》《改变环境,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心态决定命运》

3、结构不符合文体要求。

一般而言,议论文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引论部分(提出问题):在第一段中有材料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一定要简洁,不罗嗦。

本论部分(分析问题):即用典型的论据论证中心论点。可以分三个分论点,分论点的排列有多种方法,如并列式,层进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

结论部分(解决问题):对本论部分的分析进行归纳总结。

4、文章中心论点不明确。有的同学的文章根本没有提出要论述的中心论点,整篇文章泛泛而谈,没有突出一个中心。

5、材料处理不当。作为新材料作文,对材料的处理不当。

①有的同学在第一段中根本没有引用和概述材料,而在第二段中就说“根据上述材料可知??”,弄得读者莫名其妙。

②个别同学引用材料作论据时,过于详尽,篇幅太长,使文章的记叙充分多过,议论文成了记叙文。

③ 有个别同学引用的论据不典型,或者根本没有使用论据,文章毫无说服力。

(二)本次作文值得肯定的地方: 1、大部分同学审题较为准确,立意正确。 2、有部分同学的文章写得较好:如 ①蓝永锋《近墨者,未必黑》52分; ②陈秀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50分。 五、优秀范文展示及点评

近墨者,未必黑 2013届高三(5)班 蓝永锋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古人给我们这些后人所留下来的宝贵经验。但我问:“近朱者一定是赤吗?近墨者一定是黑吗?”此言非也。在一

个安乐时代,却依然存在硝烟的战争,硝烟的时代,也会出现救国的英雄。因此,我说“近墨者,未必黑。”

(第一段引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近墨者,未必黑。回想春秋战国时代,有这么一个人物,发出:“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悲叹。他,屈原,生长在一个充满战乱的时代,当时的楚国,社会一片混乱,还有奸臣当道。他却一身正气,才华横道,他看到了自己国家的弊端,强烈要求改革,却遭到小人的忌恨与排挤,而不能重用。“乘骐骥以驰聘分,来吾道夫先路。”是他的最好见证,一个小人当道的时代,有才能的人却遭到冷落和忌恨,够黑吧?但,屈原他“出淤泥而不染”,因为他懂得思考,令自己纯洁无暇,你能说他近墨他就黑吗?不能。一个铮铮铁骨的君子,岂能说他是黑?因此,近墨者,未必会黑。

近墨者,未必黑。会看我们的末清政府,一个腐败,黑暗的政府来统治中国。常遭外国的入侵,却一味着投降,不懂的反抗,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麻木充斥着整个社会,有这么一个人,他拿着手中的笔去呐喊,用文字来骂醒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国人。他,鲁迅,当他看到国人的麻木与无情时,他弃医从文,他深感体会到一个病人可以用药物来治理,但一个生病的民族必须要精神来洗涤,一个风建设黑暗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麻木,够黑了吧?但,鲁迅依然一身洁白,是因为他懂得思考,懂得选择。懂得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甚至是一个民族的命运,难道你能说他黑吗?不黑,那是一片洁白。因此,近墨者,未必会黑。

近墨者,未必会黑。有这么一个重刑犯。他游手好闲,嗜酒如命且毒瘾极大,因杀人被判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重走了他父亲的旧道,后来也因杀人而入狱;小儿子却诚实好学,最终成为一家大企业的总经理。在相同的成长环境里,两兄弟都近墨,却一个黑,一个赤,为什么?我想:是因为大儿子不懂得前车之鉴,依然跟他父亲错下去,而小儿子正因为他善于选择,懂得主宰自己的命运,不受他父亲的坏影响,从而成就自己。因此,近墨者未必黑。

(以上为第二部分,即本论部分,对自己提出的中心论点进行分析论证。文章用三个分论点,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证,论据材料也较为典型有力。)

芸芸众生,很多都会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只要我们善于思考,作出正确选择,敢于主宰自己的命运,或许你就成功啦!

相信,近墨者,未必黑!

(最后两段为结论部分,或归纳总结全文,或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简评】在本次的课堂作文中,本文之所以能够出类拔萃,主要有以下几个明显优势:一是能够正确理解题意,审题准确,立意角度好。二是作为议论文,文章结构完整而严密。议论文的引论,本论和结论三大结构非常明显。三是采用三个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证,拓宽了文章的广度和深度,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当然,也许是课堂作文时间紧,文章还存在不少毛病。一是语言较为粗糙,表达不够精炼,如第一段“这是古人给我们这些后人所留下来的宝贵经验。” 二是本论部分的三个分论点的表述完全一样,显得重复累赘,最好采用相同的句式而不同语言来表述,不仅是语言灵活多样,而且使分论点内容具体,让读者一目了然。(邹天顺点评)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漏洞是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那些黑客和病毒制造者就是利用漏洞,让病毒或木马侵入你的电脑,从而可以使攻击者能够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或破坏系统。每天给自己的电脑进行一次扫描,就是为了将有漏洞的地方进行修复,保护电脑不出故障。这让我们想到自己,我们的内心是否也需要每天进行扫描呢?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点拨】材料中的“让我们想到自己,想到我们的内心”这句话很关键,意在引导我们应当从自我、从个人成长方面来考虑。电脑中的漏洞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一个人的心灵也有漏洞吗?在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之中,心灵的漏洞总是如影相随的,成见、猜疑、懦弱、浮躁、嫉妒、仇恨等无不是心灵的漏洞,它需要我们经常“扫描”和“修复”,这样才能使心灵变得越来越珍贵,使人生变得越来越美丽。心灵有漏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有漏洞却不知去弥补,这样只会使漏洞越来越大,以致贻害人生。文章可围绕“修复心灵的漏洞”构思成文,或叙

述,或说明,或议论,无论采用哪种文体和表达方式都是可行的,关键在于以丰富的内容突显出中心。为使文章深刻厚重,不妨考虑怎样看待心灵的漏洞、如何弥补心灵的漏洞等问题,这样便于写作时把文章展开。如果以分论点层层推进的方式,阐述修补心灵漏洞的重要性,这样相对来说就容易操作了。这是一则启人联想、发人深思的材料,先要界定“心灵漏洞”的内涵。

【备选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次,孔子和弟子被困,长达七天没有吃到东西。子贡拿自己的钱财换来了一点米,让颜回给大家煮粥喝。子贡无意间经过煮粥的房间,竟然看见颜回拿着满满一勺粥在喝。子贡很不高兴,就去问夫子:“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回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子贡又问若是颜回会如何,孔子说颜回绝对不会改变的。子贡这才告诉老师他看到的事。

孔子为了向大家证实,带着众弟子来到粥房。孔子说:“颜回啊,我想用这得之不易的粥来祭祖,你来操办吧。”颜回摇头道:“不行啊!煮粥的时候,房顶上有块泥落了进去,扔了太可惜,我就把污染了的粥吃了,这样还可以省出一个人的饭。但是这样的粥是不能祭祖了啊。”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备选1】 【写作提示】

①子贡角度:不要被现象蒙蔽双眼,要善于调查研究。 ②孔子角度:知人之明,信任,讲究方法。 ③颜回角度:坚持操守,慎独。

【备选2】

阅读下面材料,请谈谈你的看法或感受。[来源:学科网ZXXK]

“仇富”是近年来被屡屡提及的字眼,被“仇”的对象包括政府官员、企业家,甚至一些专家、教授。

7月19日,在湖南车展上,袁隆平为老伴挑选座驾,无意中透露出“已有六七辆车”。针对他坐拥六七辆车的新闻,网友则呈现众口一词的支持,甚至有网友直言:“给袁老配飞机都不过分。”为何会出现这种鲜明的对比和反差?人们仇视的真是“ 富裕”吗?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你的看法和感受,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备选2】 【写作提示】

袁隆平买豪车 网友为何不仇富

7月19日,在湖南车展上,袁隆平先生为自己老伴挑选座驾,并无意透露出“家里已经有六七辆车”的信息。针对袁隆平老先生坐拥六七辆车的新闻,在网上也掀起一番热论,但出乎意料的是网友们对袁隆平并没有口诛笔伐,而呈现众口一词的支持态度。(7月24日《成都商报》)

“仇富”是近年来被屡屡提及的一个字眼,被“仇”的对象包括政府官员、各个行业的企业家,甚至是和袁隆平一样的专家、教授。但面对袁隆平“家里已经有了六七辆车”的坦言,网上网下却几乎没有质疑之声,相反倒是得到了众口一词的支持,甚至有网友直言:“给袁隆平爷爷配飞机都不过分。”为何会出现这种鲜明的对比和反差,我想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

其一,“家里已经有六七辆车”的袁隆平富而不奢、富而不骄。用袁隆平秘书的话说,袁老的子女很多,这些车并非袁老一个人用。而袁老平时开的车,只是一辆普通的欧赛。和袁隆平相比,有些“富豪”可没有袁老这么低调。曾经名噪一时的河北“著名企业家”,唐山华云集团董事长杨树宽,车库里的各类高档汽车不下几十辆,甚至为自己配备了装甲车。可就是这位富豪,最终却因为强取豪夺,欺压百姓,涉嫌黑社会犯罪而沦为了阶下囚,试想这样的“富豪”能不被人“仇富”吗?

其二,袁隆平的富来得光明正大,坦坦荡荡。“隆平高科”是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本人发起成立的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袁老以技术入股,占有其中的部分股份,而随着公司经营业绩突出,袁老的身价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但袁老在单位只拿每月4000余元的工资,其个人财富,

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科研成果得到的各种奖励奖金,这样的钱,谁会去“仇”,谁又“仇”得起来?这和某些垄断行业的企业高管动辄给自己开出千万年薪,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其三,按照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袁隆平的富理所当然,不富才是不正常的。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其贡献早已超越国界,为全世界的吃饭问题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外有专家甚至把袁氏杂交水稻称为继四大发明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发明”。对人类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和付出,按照我国一直奉行的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他理应得到包括物质财富在内的丰厚回报。这样的钱,袁老自己拿得心安理得,外人看得心服口服,自然没有人来“仇富”。 有人被“仇富”,那是因为在富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够光明正大,甚至是巧取豪夺、以权谋私等见不得人的手段,而在富了之后,又奢侈挥霍,甚至是为富不仁,就像万科董事长王石掀起的“十元捐款门”一样,激起民愤。那些有钱人,担心被“仇富”的人,还是多看看袁隆平是如何做到富而不被“仇”的吧。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一天,主人问笼子里的画眉鸟:?你想回到大森林去吗??

画眉说:?为什么呢?我住在笼子里,吃喝不愁,每天还可以唱唱歌,晒晒太阳。?

主人说:?可是森林里有美丽的花草、清新的空气,还有广阔的天地。? 于是主人打开了笼子,把画眉放回了森林。一年以后,主人在森林里遇见了画眉鸟。主人问:?森林里的生活怎么样??

画眉说:?好是挺好,就是这笼子太大了,怎么也飞不到边儿。?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答案:写作角度参考:1.内心的限制是最大的束缚;2.打破惯性思维;3.适应新环境;4.安于现状;5.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1. 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

1 、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 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

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

参考标题:

1、 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 2、 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 3、 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 4、 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 5、 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 6、 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 7、 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

2.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

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

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

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心动不如行动

3.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提示: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话题作文“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

参考标题:

这则材料可横向分解为三个立意角度:猪八戒、镜子、猪八戒和镜子。 从猪八戒的角度看,它自己长耳朵、翘鼻子,十分丑陋,却责怪镜子,迁怒于镜子,足见它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据此,可立意为: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短处,或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

从镜子的角度看,尽管猪八戒将它打碎了,但它依然反映八戒的丑陋,并不因为被打碎而作丝毫的改变。依此可立意为:要学习镜子不畏强暴、坚持真理的精神。

从二者合一的角度看,猪八戒打碎镜子,可以看成邪恶与暴力向真理挑战;镜子碎了仍反映八戒的丑陋,可看作真理是战胜不了的。所以,其立意可为:邪恶与暴力是战胜不了真理的。

14.阅读寓言《虹和桥》,然后按要求作文。

当虹看到弧形的石桥时,对它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石桥回答说:?你那样美,你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的。?

要求:

1、需以《从虹和桥的对话所想到的》为题,写议论文。 2、运用总分结构,对比论证方法。 3、800字左右。 提示:

虹和桥各有优点,它们优点是:赞美别人不夸耀自己,表现了可贵的谦虚美德。这可以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根据要求,按照“总分结构”、“对比论证”,可以设以下几个论段:①谦虚的人总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②骄傲的人往往躺在自己的成绩簿上沾沾自喜,固步自封。③谦受益,满招损。举例时注意有正有反。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

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下面提供几种参考构思: (1)现实生活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往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让自己闪闪发光。

(3)做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墨守成规,思想僵化,要像材料中的年轻人那样,改变想法,舍得放弃,才能达到“一抢而空”的效果。

(4)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

16.珍 珠

蚌壳里的夜,有多长 /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请根据这首诗的含义及给你的启示,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认真读诗,我们了解到,“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是关键句,它告诉我们:生命离不开苦难,只有经历了痛苦,战胜磨难,才能铸就生命的辉煌。

作者的意图就是要引导我们去思考: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失败和打击时,应该怎么做呢?如果不能正视磨难,而是整日痛苦不堪,以泪洗面,那么我们就只能永远沉沦下去,我们将一事无成,我们的生命就会黯然无光。可见,“珍珠”对应的本体是:成功与磨难,生命与挫折,让生命在磨难中闪光。

17.有人认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一种是走在最后面的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首先明确关键字词:“最前”、“最后”、“痛苦”。

第一,走在最前和走在最后的人都是痛苦的。

林则徐“第一个开眼看世界”,屡遭排挤、迫害。哥白尼创立“日心说”,被烧死在罗马广场。

第二,走在最前和走在最后的人都不痛苦。

陶渊明、李白,走在蝇营狗苟谋取官位的人群的最后,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不扭曲自己的人格,他们何来痛苦?谭嗣同是为变法而流血的第一人,高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怀着为进步而献身的热望而死,他是幸福的。袁隆平、钟南山走在科技的最前端,为全人类造福;刘翔跑在世界的最前面,站在主席台的最前端,他面带自信的笑容;牛顿、爱因斯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结前人的理论,发现不足,不断改进能够获得骄人的成就。丘吉尔学生时代功课在全校最后,锲而不舍,努力奋斗,终成大器。

第三,走在最前和最后的人既有痛苦,又有幸福。

屈原始终站在政治斗争的前沿,他为国家的衰败而痛苦着,但最后能以死报国,他也是幸福的。范仲淹既在最前、又在最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永远都是一个最痛苦的人,但也是最幸福的人。鲁迅走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最前面,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他既是最痛苦的,又是最幸福的。

18.依据下列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除诗歌外不限。不少于800字。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这个故事让人明白:欲无必有,欲有必无。

那么,要心中有真善美,必远离假恶丑。这必须经过选择、鉴别和心灵的“巷战”,才会让一个退出,另一个占据。提示“无”与“有”是两个抽象的概念,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

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如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

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自己的心灵等。关键要把握生活的大网,以小见大。

19.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切合题意

1.露珠在枫叶上呈现红色,在荷花上呈现白色——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思想、品性,环境影响人的成长 / 环境改变人生(包括写家庭教育、社会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可以)/不同的环境(位置、岗位、角色、生活)中表现出不同的人生价值(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 不同的环境里有不同的人生(际遇),选择能让自己闪光的人生环境,而不要最后留下遗憾、伤感。

2.露珠在枫叶上,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坚持自己的个性,保持本色,不要受环境的影响(从反面立意)

3.找准实现自我价值的位置

4.借助了枫叶、荷花,露珠显现出不同的色彩——借助外物(他人),成就自己。(从露珠这个侧面考虑)

5.寻找合适的位置

6.露珠真实地呈现了枫叶、荷花的颜色——要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世界 20.据报载,一位中学生设计了一项航天项目实验方案,自以为肯定能得到全国一等奖,结果只得了三等奖,发奖时,他竟不起立领奖;还有一位中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的设计,当他得知工厂要投产时,却单独和厂方洽谈,要厂方给他两万元人民币,或送他出国留学。

1、要有商品意识(没有从材料的整体出发。)

2、要不知足(没有领悟材料的情感意向。)

3、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没有从材料本身出发,而是从头脑中固有的概念出发。)

4、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符合材料要求,为最佳立意。) 21. 阅读下面给出的这篇短文,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日本所编《欧美逸谭》中,有一则艺术家摔琴的故事:有位著名提琴家将用文艺复兴时期流传下来的最珍贵的提琴演奏,这张琴价值连城。一曲终了,那宝贝乐器的美妙乐音使听众如醉如痴,一致惊叹昔日提琴制造师超群绝伦的手艺。这时,提琴家一挥手,竟将琴摔了个粉碎,顿时四座皆惊。

此刻,主持人上场宣布:?刚才打碎的,只是一把价值一元多的琴。提琴家这样做,是为了告诉诸位,音乐之妙,并不在于乐器好或歹,而在于演奏它的人。现在,请大家欣赏以真正珍贵的提琴演奏的乐曲。?于是,提琴家再一次操起琴,同样美妙的乐音悠然而起。听众再不去注意琴的价值,而专心致志地进入了艺术境界。

提示:

1、可以认证不能看重表面,而要注意实质。 2、可以论证事业成败,人是决定性的因素。 3、可论证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22.人们总佩服?千里马?一日千里,勇往直前的气概;人们也崇尚?老黄牛?生命不息,犁耕不止的精神。然而有的人总感到不如意,总想让?千里马?与?老黄牛?搞优势互补,从而派生出?千里马?式的?老黄牛?或?老黄牛?式的?千里马?。

这则材料谈的是人们对“千里马”与“老黄牛”的态度,如果将材料中的动物联系到人类社会,容易找出材料的主旨:对人不能求全责备。

23.一把坚实的锁挂在门上,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啪?的一声锁开了。铁棒好奇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你却轻而易举就把他弄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锁、钥匙、铁棒都有象征意义。请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83.寓言一则 印度有一个著名的寓言:说的是父子俩在街上买了一头毛驴牵着回家。路上遇见了一个跛子,跛子说:?有了驴不骑,买毛驴干什么??于是老人叫儿子骑了上去,自己跟着走。不久,被一个老头子看见了,便说:?年少的骑驴,让年老的跟着走,太不像话!?老人听了就叫儿子下去,自己骑上去。走着走着,被一个抱小孩的妇女看见了,便说:?做父亲的骑毛驴,倒叫儿子跟着走,心里怎么过得去??于是老人就把儿子拉上驴背,一同骑着走。这时候被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看见了,便说:?小小的一头毛驴,哪儿能经得住两个人压呢?真是太狠心了!?父子俩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只好抬着毛驴走。过一座桥时,毛驴因为不舒服,挣扎起来,结果掉进河里淹死了。

审题参考:同是骑毛驴这件事,世人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细细地想一想,每个人的话不无道理。可见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由他们各自的不同情况、不同经历和不同处境所决定的。当各种各样的要求同时出现时,我们决不能盲从,要三思而行,想一想是否真有道理?然后再决定何去何从。自己的脑袋一定要长在自己脖子上。人云亦云,见风使舵,遇事无主见,即使是好心也会办出坏事。

84.扛枪的猴子 一只猴子在猎人遗弃的木屋里发现了一支老旧烂的猎枪。猴子知道这种能够喷火的玩意儿很厉害,凶猛的老虎,残忍的狼和力大无比的熊都怕它。于是猴子欣喜若狂地把枪扛在肩上。猴子觉得自己瞬间威风了许多,趾高气扬地在山林中绕了一圈,动物们见了它无不俯首称臣,这使它胆子更壮了,扛着枪闯进了一座城市。人们在喧闹的大街上发现了这只不可一世的猴子,由于它扛枪的样子十分滑稽,逗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猴子见人非但不怕它,而且还拿自己开心,特别恼火,便把枪口对准人群。也就在这时,猴子猛然想起了一个最最关键的问题—它不会打枪。猴子于是彻底地绝望了,垂头丧气地把枪扔在地上,仓皇逃离城市,回到了属于它的山林。

审题参考:一个人在走运的时候,不要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连自己姓什么,叫什么都忘了。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头脑清醒,不要忘记自己是谁,否则会受人以笑柄。

85.成功之道 一个青年向一个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却拿了3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你吃哪块??富翁问。?当然是最大的那块!?说完两人开始吃起来。当富翁把最小的一块吃完又拿起了最后一块吃起来。显然

富翁比青年吃得多。这时候富翁说:?要想成功,要懂得放弃,只有放弃眼前的利益,才能获得长远大利,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审题参考:只要放弃眼前利益,才不会因小失大。青年吃西瓜时吃大的,表面上看很聪明,占了大便宜,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问题,吃了大亏。而富翁表面上看是吃了大亏,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问题,却占了大便宜。因为小的吃起来快,富翁可以迅速地吃完第一块小的后再拿第二块,这样一来无疑形成了二大于一。富翁用三块西瓜形象地给青年上了一堂如何才能走向成功的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2k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