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不同时期绘画差异比较

更新时间:2023-09-13 04: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西方不同时期绘画艺术风格差异比较

绘画艺术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意识形态,中西方不同时期文化背景的不同,造就了绘画艺术风格在形成和表现上的相异。所以我认为想要了解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首先我们要知道中西方不同时期是文化背景,在这种背景下找到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内涵,并且保持一个清晰的大脑,并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切的理解、欣赏和学习中西方绘画艺术。

一、中西方不同时期文化背景差异

对于中方文化背景而言,我觉得就我们所了解的在古代文化背景是一种乱世下的文化背景,是一种封建制度下的大统一的文化背景。在这一背景下,艺术的本质是在一种在高度集中统治下形成,其形成的艺术性是畸形的,当然也是一种不完整的艺术意识形态。而我们静观西方绘画艺术文化时,我们会发现西方绘画艺术是在一种在非常自由的时代的大背景下形成的。除此之外在绘画时中西方不同民族对艺术形态和审美观念也是不一样的。就从艺术形式的本源来说,中西方对于世界的本源说法不一。中方认为世界事物的本源是一种“气”,因为在中国古代的道家就是这么认为的,在道家中“气”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人类从生下来就需要空气,而我们身体之中都存在一种气,所以中方在绘画时会将自身的气汇聚在其中,将山水田园之间的气宇轩昂描绘的栩栩如生。而在西方的发展历史时期则多注重的是西方人自由平等的意识观念,所以绘画风格与中国迥然不同,在绘画艺术上

有独特的创作领域。 二、文艺复兴之前绘画

对于古希腊艺术风格我自我认为是一种近乎自然的创作风格。在古希腊时期模仿被认为是一种求知的手段,是一种人的本能。表现在绘画中是凭借自然科学的手段再现自然,并加以理想化。这种精神被文艺复兴继承和发扬,所以在艺术中产生了《命运三女神》、《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蒙娜丽莎》等高不可及的理想美的范本。古埃及在绘画中把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体现了空间的四维性,他们所创造的空间形象具有观念、图式特征。艺术家们凭知觉认为,要在平面中表现完整的人体,必须把多方面观察到的印象结合起来组成一副画面。他们采用“正”、“侧面混合法”,人物头部取侧面,上半身与肩取正面,下半身与双腿取侧面,这一正一侧多次观察的结果,反映了时间的变化。这与东方绘画空间观念较为一致。在中国,有关透视的内容最早记载是战国时期,荀况在《荀子·解蔽》中把反映近大远小关系的概念通过“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牵也,远蔽其大也;从山下望木者,千仞之木若箸,而求箸者不上拆也,高蔽其长也”表述反映出来。公元前三四百年的《墨经》中也有“针孔成像”原理的记载。中世纪时期,艺术家们继承了古希腊人研究线透视的成果并试图解决深远空间的表现方法,并未取得多大进展。从空间意义上讲,历史好像回到古埃及时代。而此时,中国山水画中有关透视的基本法则有了形象的记录。如南北朝时期,宋宗炳的著作《画山水序》。到了宋朝,相关的透视理论逐渐成熟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郭

熙,他在前人的理论和自己的绘画实践中总结了“三远”透视画法,即“高远”、“深远”、“平远”。同时代的还有沈括,其“以大观小”等的透视理论同样具有代表性。其后,元代饶自然的(绘宗十二记)和黄公望;明代的沈周、汪柯玉、唐志契;清代的笪重光、唐岱、费汉源等在他们的文章中均有透视方面的论述。遗憾的是均一笔带过,未作详细的阐述、分析与归纳。只是一种缺乏严谨系统理论支撑的绘画规则和理论而已。 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

随着科学精神的崇高,艺术家们力图描绘出“令人信服”的绘画形象。透视法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透视法的发明很大程度上是以数学为基础,因而它也就具有了理性的成分和科学的特征;因它展示的空间非常符合人们因错觉生成的视觉欣赏习惯,所以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感,因此,它被认为是一种更为科学、更为“真实”的绘画方式。15世纪时期,建筑家、画家菲利普·布鲁内勒斯奇奠定了透视画法的基础,立方体可以包括视线上各种位置的多种可能性。意大利阿尔贝蒂的画论叙述了绘画的数学基础,论述了透视的重要性。16世纪以前,只限于消失一点的平行透视。17~19世纪,透视理论研究已相当完善,其中包括成角与倾斜透视。这时,幻觉艺术达到顶峰。我们知道,透视所造成的空间,是通过物体有规律的变形实现的。从视觉和艺术的角度来看,其实中心透视法比别的空间表现法更受局限,因其损害了事物的基本视觉概念。人类头脑要经过漫长时间改造以后,才能适应这种结构。在平面的画面上,表现有深度的

立体感是一种愚弄观者的手法,现代画家也看出这一透视法的破绽,纷纷放弃固定视点的空间表现手法。这一时期中国,“远近法”是传统绘画空间主要表现手法。由于“远近法”是在中国传统思维模式下孕育的产物,那么它受传统哲学思维的支配,即它反映主客观之间的关系,并非与西方绘画对立与抗争,而是消解与融合,这种强调“主观体悟”与追求“物我两忘”的境界取向,确定了“远近法”的基本内核,它适合于中国本土的审美趣味。如宋朝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清朝吕学《桃源图》。对于透视现象,古代中国画家和西方画家的感觉都是一样的。而中国画所以没有发展成为集中于一个视点的透视方法,是因为古代画家深深地了解到艺术不是自然现象的翻版,他们更注重画中人与人或物与物之间关系的依存性。依照东方绘画的传统空间观念,认为空间与宇宙相通,是无限大的,故对绘画的表现只将形态与空间的界限画出,便可以表现空间与实体的存在关系。 三、现代绘画

随着科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种优秀的绘画作品也应运而生。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所描述那样,事物是相对运动的,同样地球上物体相对运动也有所不同,所以人们在观察它时,第一眼和第二眼印象也不同,变换角度观察就更不同。人们要要表现物体的“真实”,必然寻求新的方法。此外,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空间距离的长度,因此绘画中物体长短大小也该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现代画家们采用了多视点法追求视觉的恒常性,表现一种特殊的空间感。如塞尚作品《有水果蓝的静物》、《圣·维克多山》;毕加

索的作品《亚威农少女》;杜尚的作品《下楼梯的裸妇》。中国现代画家张捷《园林》;林海钟《儒林》。比较不同时期绘画空间,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在某一时期出现“返古”现象。在空间处理上加进了时间概念。这一时期中西方艺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现代绘画大大扩展了传统绘画空间。多维空间也越来越被大家所认知。绘画与现代声、光、电等技术的结合,巧妙的将五维空间呈现出来。如2010年在中国馆展出宋代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就是绘画与现代声、光、电等技术的结合。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记忆中,5米长的画卷《清明上河图》用成百上千、形态各异的人物,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这幅画被认为是12世纪中国城市的情景图。观众为之惊叹的是,这幅放大了的《清明上河图》竟然会动!在长达49米的走廊,三维影像重新构建了放大版的《清明上河图》,其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活动着的,或叫卖,或划船,声音也十分逼真。中国馆里的这幅《清明上河图》,不仅被创作人员用声光电重新包装,放大了数十倍,而且还有了白天和黑夜两个版本,那些原来凝固在宣纸上的色彩变得鲜活起来,参观者似乎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八九百年前的城市。再加上画幕的下方还有一条用光影做成的河,似乎图中的人物、牲口就在河的那边,历史触手可及。在比如中国宋代的《清明上河图》,当太阳升起的《清明上河图》,能听到生意人的吆喝声,船工的号子声。这边一行轿夫抬着主人们上集市,那边是从西域回来的商人牵着一队骆驼进城来。《清明上河图》的白天很壮观,夜景更逼真。只见夜幕降临下的《清

明上河图》,岸边停靠的渔船点上了灯,小酒馆里传来猜拳声,还有酒保的吆喝声。仔细听,在房前屋后还有阵阵的蛙声。据技术人员在保证原图特征时,数百棵树和建筑都不能少,很多草木建筑之间的遮挡关系、阴影分布,以及在晨昏不同光线下的变化,都需要调试研究。可见,对事物的新认识、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都在改变现代艺术家对空间所持的态度,也改变着人们的观察与思维方式。

总之,绘画艺术是一种艺术文化的一种沉淀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绘画的内涵将越来越深厚。虽然在中西方绘画表象下的不同是不同时期大背景的不同,但是中西方的绘画都是植根于各民族深层思想文化内核,沿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不同阶段演绎出不同的表达方式。我相信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其艺术内容和形式也将随之不断地发生变化,而且我认为中西方各自的绘画艺术也将更加无比精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2i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