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黑格尔的实用思想

更新时间:2023-12-20 20:2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黑格尔的实用思想

骆晨(2007级社会工作专业 070303010017)

摘要: 黑格尔认为历史是由两个因素构成的: 第一是理念,第二是热情。理念是历史发展动力的动力, 人们的热情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那么人们的热情来源于什么呢?黑格尔认为自利的热情是人们行为的直接动力。本文对黑格尔的实用主义进行初步的分析,以此来指导富民的手段和国家的发展。 关键词:西方哲学;实用思想;自利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历史是人活动的产物。那么, 人的活动又是由什么支配的呢? 黑格尔认为, 我们对历史的最初一瞥, 便使我们深信, 人类的行动都发生于他们的需要、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兴趣、他们的个性和才能。当然, 这类需要、热情和兴趣, 便是一切行动的唯一源泉。这是主要的和有力的因素。这种因素表现在可以全然不顾法律和道德所设定的种种限制, 而且它们这种自然的冲动, 比起维护社会秩序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对于人们的影响更直接。

一、自利的热情是人们行为的直接动力

黑格尔在认真地考察、研究社会生活和历史的基础上, 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关于人类数千年阶级社会, 尤其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绝妙的历史图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热情的这种表演和它们暴行的种种后果, 看到古今人类精神所创造的极其繁荣的各个帝国所遭受的许多祸害、罪恶和没落; 看到许多高贵的民族和国家以及最纯善的正人和圣贤所遭受的种种不幸。这幅可怖的历史画卷激起了人们最深切、最无望的愁苦哀怨情绪却得不到任何安慰, 一想起来心中便痛苦难忍, 顿生厌恶。最后人们不得不逃回由我们的私愿和兴趣所构成的个人生活环境中来。

列宁对黑格尔的这些论述给予了高度赞扬, 说这是一幅绝妙的历史图画: 个人的情欲、活动等等的总和。恩格斯也充分肯定了黑格尔的上述思想, 他说:“在黑格尔那里, 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这里有双重的意思, 一方面, 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 表现为对陈旧

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 另一方面, 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 正是人的恶劣情欲—— 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关于这方面, 例如封建制度的和资产阶级的历史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持续不断的证明。”[1]黑格尔关于肯定情欲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观点, 是他继创立辩证法之外, 胜过费尔巴哈的又一惊人之举。

黑格尔揭示了人类活动的原动力是人类的需要、本能、兴趣和热情。但他认为这些存在于我们思想中的东西还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 尚未从内在达到“生存”。怎样使它们实行起来, 成为事实呢? 黑格尔认为, 正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才使人们去尽力做任何事的。假如我要为任何目的而活动, 它无论如何必须是我的目的。我必须同时在这种参与中, 贯彻我的目的, 得到满足。这种活动和劳动, 是个人生存的无限权利。因此, 要使人们关心某一件事情, 就必须把他们的生存灌输到这件事里面去, 而从它的完成中得到了满足。在这里, 黑格尔并非有意纵容唯利是图, 恰恰相反, 他认为必须避免一种错误, 即只追求自己的利益。有种人只知道追求个人的私利, 而不顾比较普遍的目的; 甚至假公济私, 损公肥私, 殊不知他们在孜孜以求达到自己那一目的时, 不仅损害了一般的目的,而且也损害了他自己那个目的。所以, 除非各个相关的人都能够在这件事中得到满足, 否则什么事都无从发生, 什么事也不能成功。他们是社会的特殊单位, 个个都有着特殊的需要、本能和利益。黑格尔把行动者与他欲达到的特殊目的之间的联系称为利害关系, 把人们对这种利害关系的关心称为热情。当某人全力以赴、不顾一切地集中它的一切欲望, 专注于某一对象时, 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称, 假如没有热情, 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这里黑格尔对热情的理解似乎是受到了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的影响。爱尔维修认为, 情欲在人活动的动机中具有巨大的意义。康德则说出了与黑格尔同样的话,没有热情, 任何的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不过黑格尔所说的热情与他们的理解还略有不同。他说, 热情被人看作是不正当、多少有些不道德的东西。它原本不是可以完全表达他的意思的适当字眼。他所说的热情意思是指从私人利益、特殊目的、或者简直可以说是利己的企图而产生的人类活动。人类全神贯注以求这类目的的实现, 为了它不惜牺牲其他一切东西。

这种基于个人利益而产生的热情, 他认为就是历史发展的“纬线”。在这里,

黑格尔哲学从“绝对精神”的顶峰降到了经济利益的现实的基础上。它与唯物史观关于人们对最基本的物质利益的需求, 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始驱动力的观点是十分接近的。此外, 黑格尔比其他思想家、历史学家杰出之处, 还在于他注意到了, 虽然人们的行动受个人利益的特殊目的支配, 但人们的愿望与结果往往出现不相一致的地方。有时候我们看到某种为大家所关心的伟大事业进展却比较迟缓, 而且结果竟然在许多琐碎事情的复杂纠纷中被牺牲了。同时为了一个细微的结果, 居然可以费去九牛二虎之力。而从显然是渺小的事情上, 却引发了一番巨大的事变。这里, 黑格尔试图透过历史发展的表面动机去进一步寻找历史发展动力的动力。

按照黑格尔的逻辑, 他本可以得出: 社会物质利益的内在规律制约了人们的行动, 使人们的愿望与结果相互冲突, 同时又是这一社会规律反过来支配人们行动的正确结论。可惜的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出发点限制了他, 使它最后找错了地方。他理解热情一方面是人们追求和满足他们自己的目的。同时又是一种更崇高、更广大的目的即世界精神的手段和工具。绝对理念才是历史发展的“经线”。所以他认为, 历史是由两个因素构成的: 第一是理念,第二是热情。理念是历史发展动力的动力, 人们的热情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二、劳动创造出价值

肯定了热情和需要是人的活动的直接动力, 那么人的热情又是通过什么手段得以发挥作用的呢?人的需要又是怎样得到满足的呢? 黑格尔的回答是:通过劳动。劳动是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手段之间的中介。自然界直接提供物质, 劳动加工于自然界直接提供的物质, 使之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 这种造形加工创造出价值和实用价值。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中唯一分析经济问题的哲学家。他不仅研究了英国古典经济学著作, 而且研究了英国具体经济状况。他对经济研究的哲学成果就是提炼了劳动概念。把劳动看作是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劳动是一种工具性活动, 是以客体为手段, 作用于客体的目的性活动。使用工具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

在工具中, 主体把它自己的生疏笨拙以及客观性同它自身分离开来, 它让他物去承受消灭, 把遭受消灭的主观部分转移给他物。同时他的劳动不再是某种个别的东西, 劳动的主观性通过工具而提高到普遍性; 每个人都能够仿造它,

并且同样地劳动。正由于劳动工具具有这种合理性, 因此它作为中介物, 既高于劳动对象, 也高于享受或目的。锄头就比由锄头所造成的、作为目的的、直接的享受要更尊贵些。直接的享受是暂时的, 并会被遗忘掉, 而工具在使用之后仍然被保存下来, 并且不断地完善起来。人因自己的工具而具有支配外部自然界的力量, 但就目的来说又是服从自然界的, 即为了获得实用的物品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这种既唯物又辩证的合理思想被列宁称之为是“黑格尔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此外, 劳动还是一种社会性活动。

黑格尔指出,个人的劳动虽然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 实际上在商业社会中却具有在本质上是社会的普遍的内容。他既看到一切人的需要, 也能够去满足一个个人的需要。换句话说, 劳动是有价值的。单个的个人的劳动和财产, 并不是它们对他个人来说所是的那种东西。他进行生产, 不仅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需要, 而且也是在为别人的互惠的基础上进行生产。要满足超出起码生活水平之上的我的一切需要, 是我自己的劳动所力不能及的, 而只能依靠其他人的商品生产。需要和劳动就是这样地上升为一种普遍性。这在一个大国中就创造了一个共同生活和相互依赖的庞大系统, 即社会关系。黑格尔在解释劳动时, 企图从哲学上去重新描述由劳动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并认为承认劳动在近代社会中的分化作用,并不一定要求我们采取一种个人主义社会观。因为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 但如果不同别人发生关系, 他就不能达到他的全部目的。因此, 其他人便成为特殊目的的人达到目的的手段。但特殊目的通过同他人的关系就取得了普遍的形式, 并且在满足他人福利的同时满足了自己。于是需要和手段便成为一种为他人的存在。他人的需要和劳动就是大家彼此满足的条件。我既从别人那里取得满足的手段, 也不得不生产满足别人的手段。资产者生产商品归根到底, 不是为了满足直接的需要, 而是为了追求利润。为此, 他必须把对方当作达到个人利益的手段而相互联系、配合。于是, 在工人、资本家等一切人中以各个利己的个人为轴心, 形成了在一切方面相互联系的制度。

这种制度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制度。而黑格尔学18世纪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榜样, 称之为“市民社会”。黑格尔认为, 在劳动和需要相互依赖的市民社会中, 主观的利己心转化为有助于满足其他一切人需要的东西。即通过普遍物转化为特殊物的中介。这是一种辩证的运动。其结果, 每个人在为自己取得、生产

和享受的同时, 也正为了其他一切人的享受而生产和取得。

三、满足私欲的同时实现理性的目的

人们在热情、利益的支配下从事劳动。进行各种活动, 有时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但一些始料未及的结果也跟着一起出现了。有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的, 甚至事与愿违, 这是为什么呢? 黑格尔认为, 原因在于这个世界不是由人的热情、意识统治的世界。人们在利己的热情推动下从事的一切活动, 现象上是为了满足一个个特殊的需要, 实质上实现的是理性的普遍目的。理性的强大威力表现在他把历史行动者, 当作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一端是普遍观念, 即理性;另一端是客观现实, 即物质。人类的活动是中心。通过这个中介, 使得普遍的、内在的东西过渡到客观性的领域。

为了使他的观点表述得更清楚明白些, 黑格尔举了一个事例, 说比如造一所房子, 这是我们内心的目的和企图, 是内在的观念的一端; 同时还要有铁、木、石各种建筑上需要的材料, 来作为手段和工具。我们又要用水、火、空气等元素来加工这些材料。用空气生火, 用火来熔铁, 用水来运转车轮, 再让车轮带动锯子截断木材, 石头和木头在重力作用下筑成了高墙, 盖起屋顶。这便是人的活动。通过人的活动的中介, 内在的观念过渡到外在的客观性领域。黑格尔用这个事例类比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他说, 人类的各种热情也是这样得到满足的, 它们按照它们天然的趋向, 来发展它们和它们的目的,并且造成了人类社会这个建筑物, 这样却给“公理”和“秩序”造成了力量来对付它们自己。也就是说, 如同人利用金木水火土造房子一样, 理性利用人类的热情创造历史。接着, 黑格尔还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 就是历史里面, 人类行动除掉产生行动者预期的那种结果之外, 通常又产生一种附加的结果。他们满足了自己的利益, 同时, 潜伏在这些行动中的某种东西,行动者事前既没意识到它, 也没想实现它, 却也一起完成了。

即使是伟大的历史人物也不能例外。虽然他们立定志向来满足他们自己, 而不是别人。但最终实现的却是理性的旨意。他们与众不同, 只是因为这种人自己的特殊目的关联着“世界精神”意志所在。他们可以称为英雄, 因为他们要攻击、甚至要毁灭的是现行制度的基础和存在。他们是有思想的人物, 知道什么是需要的东西和正合时宜的东西。他们是大众的灵魂领导者。众人因其引导, 使得历史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2b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