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
更新时间:2023-05-18 01:2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结构】
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
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
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②内容:
(夏商周时期分封制③主要封国④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概括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⑤影响:
宗法制②特点:
③影响:
前提:秦的统一。(要求:掌握秦统一的过程和意义)
①皇帝制:特点、地位
确立确立②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三公名称及职权、评价
秦③郡县制:由来、内容、意义。
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古代①汉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
中②唐朝:三省六部制、政事堂设立;
国1)中央行政③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的制度变化④元朝:中书省、宣政院
政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治⑥清朝:设置军机处
制演进与强化①秦朝:郡县制
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②汉朝:汉初,郡国并行,东汉末,州郡县
秦朝至清朝(2)地方行政③唐朝:道、州、县
制度变化④宋朝:路、州、县
⑤元朝:行省(行省制度)、路、府、州、县
⑥明清:沿用行省设置。
(3
①秦: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 ②两汉:中央:御史大夫;地方:设刺史
1)监察体制完善③唐:御史台
④宋:提点刑狱司
制度保障⑤元明:元朝设有御史台,明朝改都察院
①世官制:含义
2)选官制度变化②察举制:含义、发展、特征
③科举制:含义、创立、评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知识结构】
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可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屈
辱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抗争史和探索史)。本专题主要涉及:列强
侵略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屈辱史)、近代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争史)二个方面的内容。而探索史主要
在专题三中讲。
1)世界形势: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而对外扩张 2)中国形势: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微;地广人多,资源丰富。
3)根本原因:列强要开辟中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①时间:1840—1842年,英国发动
)鸦片战争②结果:《南京条约》内容、危害
③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发动,战争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150多万Km
一、3)中法战争:1883—1885年,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
列①时间:1894-1895年,
强概况4)中日甲午战争②结果:《马关条约》内容、危害
入③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侵5)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瓜分狂潮”:19世纪末
①时间:1900—1901年,英法德俄美日意奥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②结果:《辛丑条约》内容、危害
③影响: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1)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
①政治:影响(2)对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破坏 ③文化:(3)客观上促进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经济、思想等方面
时间:鸦片战争时期
( 牛兰岗之战;两次包围四方炮台
意义:第一次人民自发的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二、19世纪军民 ()黄海海战: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抗日英雄:
的反抗斗争背景: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定,日本强占台湾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经过:邱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
意义:
2
军事南京大屠杀 进行细菌战、毒气战日本在中国 日本侵华史实政治:“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犯下的罪行
经济:经济掠夺,把沦陷区经济沦为日本的附庸经济
文化: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
灭亡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原因 日本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1931年) 中国国民政府在南方全力剿共
三、影响: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抗局部抗战中共:发表抗日宣言、“八一宣言”、瓦窑堡会
日东北军民: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
战②抗日救淞沪抗战:1932年,蔡廷锴、蒋光鼐
争亡运动爱国官兵山海关之战:1933年,安德馨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冯玉祥、吉鸿昌
西安事变: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影响
关内人民:1935年,北平,“一二九运动”:背景、特点
A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日本全面侵华
①抗日民族统八一三事变,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一战线建立红军改编:八路军、新四军的主要领导人
正式建立: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抗日战争太原会战:国共军队合作抗日,平型关大捷
全民族抗战徐州会战:李宗仁,台儿庄大捷
武汉会战;武汉失守,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枣宜会战:1940年5月,张自忠殉国
洛川会议:1937年8月,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③敌后战场抗战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 1937年9月
百团大战:1940年,彭德怀、地点:华北。
少数民族抗日: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
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①背景中共七大召开:内容、意义
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年7月,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②胜利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关东军作战
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
“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③意义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 奠定了坚实基础;
是 重要组成部分,为 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知识结构】
近代民主革命是实现近代民主政治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社会性质的不同,因此民主革命的内涵也有
很大的不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指寻求民族独立(反侵略)和社会进步(反封建)而进行的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本专题主要涉及农民阶级领导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
领导的辛亥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略。 社会基础: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1)背景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兴中会、同盟会
义革命
(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组织者、影响
民国成立:时间、性质、都城、国旗、纪年
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性质、法令措施
(3)中华民国成立
主要内容
意义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①原因:根本原因、导火线
第一阶段:中心在北京;主力学生;口号
1)五四运动②过程第二阶段:6月初,中心转移到上海;主力是工人(意义?)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初步胜利的标志?)
③意义:性质、广泛性、影响、历史地位等
①条件: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外部条件 (2)中共成立②总:1921:①② ①② 中共三大`
义革命(3国民党一大
广州国民政府,国民革民军
北伐
宁汉合流,”四一二””七一五”
①②③④
(5)国共十年对峙①②
①②③
①②
(6 ①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底,“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论断
②战略反攻: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7③战略决战:1948年秋-1949年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河北西柏坡,
⑤渡江战役:)1949年4月,解放南京(意义?)
专题四 近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知识结构】
本专题涉及两条主线: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实现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
第一、第二课反映的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线索。包含三个阶段:(1)建国初期民主政治的起步。新中国的成
立,为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一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从而逐步确立了国家的三大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2)“文革” 时期民主政治建设一度陷于瘫痪。本阶段要注
意从历史的角度认识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艰巨性和必要性。(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转折和发展。
这表现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制定颁行了包括新宪法在内的一大批法律文件,建设法治社会和实行以法治国方针。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和程序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第三课则反映实现祖国统一的奋斗历程。“一国两制”理论的创设,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香港、
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丰富了“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
1949年3月,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内容 前提:新中国成立 1949年9月,内容?
现
代中1949年9月,内容
国年
的1)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
政(民主政治的奠基)治1954年,内容建阶段2)文革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挫折:文革的爆发、民主与法制的破坏的表现
设时间:年12月
内容: 3)新时期政治建设意义:
1982年宪法
年元旦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内容
“一国两制”的构想 年叶剑英委员长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内容
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祖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一国两制”构想。
国
统
一 B
“一国两制”的实践
B “九二共识”等
C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知识结构】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主要由各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力量)的决定。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
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关系的发展历程,可为三个阶段:(1)新中国初期(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末)是新中国外交
的奠基阶段,主要内容有:外交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以独立的姿态走向国际舞台。(2)20世纪
70年代是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阶段。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及中日关系正常化。其中中美关系的缓和是重大突
破的关键因素。(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关系进入全新发展局面。
1)新中国初期
外交的奠基
“建交”、“签约”
历史背景 B 主要内容重要意义
意义
现代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中
国
对1971年3月,打开两国交往的大门
外1971年7月,为尼克松访华作准
关 2)70年代中国时间:年
系外交重大突破
1978年12月、内容
1979年,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签署建外交声明
)改革开放以来对
外关系全新发展
APEC):活动
过程:
性质:
意义: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文明
【知识结构】
民主与法制是政治文明的核心,是衡量时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本专题第一课和第二课主要概括希腊的民主制度,其中第一课主要揭示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历史条件。第二课主要叙述
民主政治发展过程,并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
本专题第三课主要论及罗马的法律制度,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 “公民法”到“万民法”,从法律实践到法律理论(自
然法),罗马人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意识构成古代罗马文明的核心内容。
1)形成的历史条件 ,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措施
古
希
腊
的、“中庸”
民(2)雅典民主政治演变过程
主(BC506年)——雅典民主的确立
制
度 B
“黄金时代”)
3)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公民平等、法律至上
4)评价
标志:449年
评价:
古 1)罗马法的发展演变
代万民法特点:罗作用:马
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维护奴隶制度)
法
律 2)罗马法的价值 B
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知识结构】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的过程就是西方代议制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所谓代议制,即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选举和议会立法。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构是国家的立法机关,独立行使立法权,并与其他两权即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制约与平衡。代议制度是为了反对专制王权而出现,也是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和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化的客观需要。
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各自的生产力水平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导致了他们所建立起来的代议制政府的模式也不一样。本专题主要涉及的英、美、法、德的代议制模式,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四种模式。
过程 (1
,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一、英国君主立 (
近宪制的确立
代 :
西方(3
民
主(4
政
治的(1
确
立
与共和制确立②特点发展(2①17886月,联邦宪法正式生效
②1月,华盛顿当选总统
★比较美国共和和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法国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此内容略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知识结构】
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四个阶段。本专题第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反映了国际工人运动从空想到科学的过程,主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标志、意义等;第二课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实践的结合,工人运动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第三课俄国十月革命反映了国际工人运动由理想到现实的过程。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主要涉及二战后东欧和亚洲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等知识点,本专题均未涉及。
一、空想社会主义1.英法:圣西门(实业),傅立叶(合作组织) 2.欧文 (合作组织) (空想社会主义)①经济基础
、产生的历史条件②思想基础
③社会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④阶级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⑤个人作用
(空想到科学)、产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①内容:⑴⑵⑶⑷
国、产生的意义:①②③
际工背景:①思想基础②阶级基础
人三、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②③④⑤⑥⑥
运(理论到实践)措施:①政治②经济③教育
动意义㈠㈡㈢
的①政治
发客观条件②经济
展、历史条件③国际
④社会
:①②③④
①二月革命:性质、结果⑴⑵
②《四月提纲》:⑴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⑵和平方式夺权
四。俄国十月革命、过程③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决定武装起义
(理想到现实)④十月革命: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社会主义革命) ⑤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内容⑴政治:㈠㈡ ⑵经济 ⑶外交
、历史意义 ①②③
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事件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知识结构】
本专题主要概述二战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过程实际就是两极格局形成、发展以及最终瓦解的演变过程,同时,在两极格局演变的过程中,世界格局逐步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具体来说,分三个阶段:①二战后初期,两极格局形成。②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逐渐出现。③20世纪80、90年代之交,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 ①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
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内容、影响
同年,苏联成立“情报局”
2 1947年,美国马歇尔计划:目的、影响
(美苏争锋)年,苏联成立“经互会”
1949年,“北约”
年,苏联“华约”
(1 结论?
(2
二
战
以(1
来
国
际① B1958
政 C1967
治(2
格
局(3
的
演(多极化趋势)(1
变
(2
(3)影响:
3
三、两极格局解体和
多极化趋势加强
(1
2、多极化趋
势加强 (2“一超多强”
(3
正在阅读: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05-18
2013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经济》考试真题及答案05-02
竞聘正职演讲稿02-25
生活感悟小故事11-20
2018-2019年小学英语山西六年级开学考试汇编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05-01
人生哲理小故事大道理11-20
医用化学实验01-10
教务科副科长竞聘演讲稿10-26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必修
- 高中
- 结构
- 知识
- 历史
- 2009年9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讲话中英文对照
- 10 Understanding the difficulty of training deep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
- 国投电力股票基本面及技术分析报告
- 完美国际修改头像代码
- 雷曼兄弟风险管理评析
- 依法执教原则的具体要求包括
- 一生的计划-模板-_趁早效率手册
- 浅谈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
- 邢台德龙_新华里188项目设计服务建议书-2011.9.23
- 2015年山东省卫生计生系统“针对性普法“题库及答案(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人员)
-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题
- PPP项目建设管理方案
- 2014英语中考试卷
- 重装电脑XP系统详细过程
- 2014年中国儿童用品行业发展战略
- 2010年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寒假作业
- 华医网,实用现场急救技术,答案
- 节能减排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