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管理学概论

更新时间:2024-04-17 09: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外事管理学概论

第一章 外事管理和外事管理学 第一节 外事管理概念 乒乓外交

指1971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事件。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一、外交、外事和涉外事务

※外交是“国家实行其对外政策,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外交部、外交代表机关等进行的诸如访问谈判、交涉、发出外交文件、缔结条约、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活动。外交是国家实现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辞海》的解释)

外事是相对于内事而言的,其本意即指涉外事务,是国家、地方、部门涉及国外、境外事务的总称。

※涉外事务泛指所有“涉及外国”的实务、工作和部门。 外事部门/涉外部门 ※外事一开始就是指国家的对外事务。

狭义的外事也通常是指外交事务。狭义的外事主要指外交部门、外交代表机构同外国政府及其机构、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所从事的活动。

广义的外事则指国家机关与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国际机构、外事企业、团体、外宾、华侨所进行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旅游等一切交涉、会谈和活动。(《对外交流大百科》)

外事和外交有严格的区别

外交是最高层次的外事,是国家处理对外关系的重要形式,主要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外交机构,对各国政府、外交机构和国际组织发生交往,是官方按一定原则、政策、方式、礼遇和程序进行的外事活动。因此,外交工作主要是以国家、中央政府名义进行的,涉及国家主权问题,地方政府无权办理外交事务;

外事工作在我国的外事实践中,则指有别于外交的一般性涉外工作,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范围内的外事活动。代表国家对外并主管外交的职能机构是外交部;代表国家正式办理外交的机构叫做外交机构,如驻外使领馆;其他各种对外机构则统称为外事机构或涉外单位,如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就是党的外事机构。 问:如何认识香港特区政府的外事权?

外交是最高层次的外事,外事则包括所有的对外交往。 二、外事管理的界定

外事管理:由外事和管理两个概念组合而成。 管理是协调一个团体的活动,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激励和控制等环节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

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包括了主体、客体、目标、规范和手段等共同要素。 管理可划分为两个大的部门:宏观的行政管理和微观的企业管理。

外事管理的定义:它是一个具宏观性质的行政管理,是对包括外交在内的一切涉外行政事务的管辖和处理。外事管理有自己的目标、原则、规范、主题、客观和手段,是外交、外事及一切涉外活动健康发展的保证。

外事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负责落实国家外交方针政策,制定研究外事管理制度、办法和审批流程,监督检查外事纪律;制定本单位年度出国(境)任务计划,审批外国人来华项目;对动植物、货物、资金的跨境通关事务进行管理;管理跨国驻华企业;国际文化交流、对外宣传、国际赛事、国际会展、国际会议等大型涉外活动的申办、承办等事务的管理;档案、礼宾、谈判、文书、翻译等行政管理内容等。

第二节 外事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一、外事管理的起源

外事管理是人类社会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萌芽在原始公社末期就已初露端倪,在外交史上通常称之为“原始外交”或“神话外交”。 外事管理在阶级和国家产生以前就已存在。

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就曾联合起来讨伐蚩尤。炎黄汇合后,一次著名的大战发生在黄帝和蚩尤之间: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 黄帝与蚩尤

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女魃bá ,雨止,遂杀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

二、古代社会的外事管理

严格意义上的外事管理是在阶级和国家出现之后才产生的。在奴隶和封建社会,当时出现了比较定型的外事管理组织,以及专职和兼职的外事人员和局部性、区域性的外事管理规则。 中世纪,当时的外交以搞阴谋著称,外交出现欺骗和狡诈的风格,对外事人员的要求是观察

家。

(一)西周时期的外事管理

商朝的第七种政务叫“宾”,是专门负责管理对外事务的。 宾官隶属太宰,主管接待宾客和诸侯朝见事务。 周王朝是一种特殊的国家体系——宗主与藩属的关系。

周王朝与诸侯国以及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政权的交往,具有严格的外交礼仪规定。诸侯及方国来首都镐京朝见周天子的礼仪顺序,诸侯以爵位而有所区别,诸方国因方向而有所不同——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也。 周王之下最高的兼职外事官员是太宰。

相、使、介,其下分大行人和小行人,处理对外关系;“舌人”掌翻译;“象胥”负责遣召使节。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事管理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外事管理的主要成就如下: ⒈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外事管理理论流派。

一是以儒、墨、道家为代表的“王道”派(理想主义);二是以法家和兵家为代表的“霸道”派(现实主义)。王道派主张施行认证,以德治天下,实现世界大同;霸道派则主张追求国家利益和权利,不择手段,用战争统一天下。

《鬼谷子》一书是我国古代最早关于外交艺术的专著。

⒉ 确立了外事交往的规则。形成了礼、信、敬、义等外交规则。 ①礼通常分为朝礼、聘礼、会礼、盟礼、军礼和戎礼等。 ②信即信守诺言,遵守信义。

③敬就是相互尊重,尤其是尊重外国的使节。

④义就是处理国家关系的道义准则,如有违背,必遭谴责。

⒊ 创造了许多至今仍有意义的外交方式。如国家和政府的成人、朝聘、质、会盟等。 ①国家和政府的承认。

②朝聘即朝觐和聘问。朝觐指国君出面;聘问则指国君不亲自出马,而遣使通好。 ③质。在古代,国与国之间表示友好信义,往往以国君的儿子作为人质。 ○ 相互交换人质的外交方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很盛行。 ④会盟。就是召开国际会议。

(三) 中华帝国时期的外事管理

由于在近代以前中华文化一直比周边文化先进,所以在东亚形成了以中国为宗主的具有宗藩结构的地区性国际体系。

中华帝国时期的外事有三层含义:一是指中国同周围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二是指中国与境外亚洲邻国的关系;三是同亚洲以外的国家关系。

★ 中华帝国时期,我国外事管理的基本特点如下:

⒈ 我族中心,大国主义(华夏中心主义)。一方面,在地理上自认为是地球的中心;另一方面,我族中心还表现在文化认同上,存在着一种中华文化优越感。总之,唯我独尊,不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邻邦,缺少现代意义上的平等外交观念。

⒉册封和朝贡制度。当时中国对属国的政策主要体现为册封和朝贡制度。册封就是对周围国家的首长赐给封号;朝贡制度就是要求属国定期向中国贡献礼物。 ⒊ 自给自足,闭关自守。

三、近代西方“规范外交”的形成

近代世界外交和外事管理制度是由西方人首创的,外交的规则、惯例和外交官的等级划分皆源于西方的做法。

15~19世纪是西方近代外交制度萌发和形成的时期,这种制度通常称为“规范外交”、“职业外交”或“传统外交”。

四、20世纪以后外事管理的新发展 (一)社会主义新型外交的产生 (二)西方外交的嬗变

(三)科技革命对20世纪外事管理的影响

第三节 外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是一国的对外交往事务;

※内容是研究管辖办理有关外事的理论、原则、政策、方针和制度等,并从中找出规律性。 外事管理学是一门新型的边缘或交叉学科,是外交学和行政管理学结合而成的。国际关系学和外交学为这个学科提供了理论、原则和素材;而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则为它准备了原理和方法。

从外交学的角度看,外事管理学可以被看成是国际关系学或外交学的分支学科或应用学科。 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外事管理学也是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的分支学科。

第二章 外事管理理论和原则

一、西方外事管理理论概述 ㈠西方外事哲学传统 ● ●

西方外事哲学的传统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现实主义传统;一个是理想主义传统。 西方现实主义的外事哲学传统,以马基雅维利(意)和霍布斯(英)为代表。马基雅维

利被后人成为西方政治现实主义之父;霍布斯的著作《利维坦》。 ●

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的基本观点包括:

1.性恶论;

2.暴力论,他们都推崇暴力和战争; 3.国家集权论;

4.权术论,后被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

● 西方现实主义外事哲学传统的这些方面,后来均为西方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学者所继承,成为帝国主义时期西方外事管理的指导原则。 ●

西方理想主义的外事哲学传统,以格劳秀斯(荷)和康德(德)为代表。格劳秀斯,近

代国际法之父,他出版了《战争与和平法》,为近代国际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康德《政治权利原则》、《永久和平》。 ●

格劳秀斯和康德的理想主义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行善论;

2.反对战争特别是非正义战争的思想; 3.通过法律或道德实现世界的“永久和平”。 ●

1919年成立的国联和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克劳修斯、康德

等人的理想的部分实现。

㈡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及观点 1.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论争及其分歧 ●

四次较大的争论:

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 行为主义对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对行为主义 新自由制度主义对新现实主义

⑴理想主义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威尔逊。理想主义的理论前提是道义和法律。理想主义的实质是在帝国主义时代用自由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因此它的破灭是必然的。 ⑵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1948年,美国学者摩根索发表了《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一书,提出权力是国际政治中的主要因素等观点,标志着现实主义学派的成熟。

⑶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主张用行为科学如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理论和方法,研究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他们注重实证研究,主张价值中立。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如多依奇、卡普兰和辛格等提出了沟通理论、国际体系模型理论和计量国际政治学。

⑷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1979年,华尔兹发表的《国际政治理论》是新现实主义出现的标志。

⑸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主要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学、国际合作论和国际机制论。从国际关系的制度和规则角度研究了特定条件下的国家行为,即从自由制度注意角度提出国家间合作进而形成较为可控制的秩序的可能性。

2.西方国际关系主要理论流派简介 ⑴摩根索的“权力政治论”。

1.人性是自私的,道德准则只能近于现实。

2.这种自私本性和生存意志在政治上表现为“权力意志”,国家权力说到底就是国家的实力。 3.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各主权国家的利益和权力不可调和。

2.地缘政治理论

现实主义学派,分为三个派别:陆权派、海权派、空权派

即是把国家作为一个空间的地理有机体或现象即陆地、领土、地域加以研究的科学,或者最为特别的是作为一种政府的理论。

3.均势理论

1.是指特定的权力分配的状态,如两种或以上力量势均力敌的情势。

2.指一种国际体系,如1648-1789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815-1914的维也纳体系等。

3.指一种外交政策,如英国的均势外交传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the Peace Treaty of Westphalia)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而在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 对近代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意义):

第一, 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第二, 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并鸣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第三, 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 第四, 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第五, 在欧洲开始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各国普遍建立了外交使节,进行外事活动。

拿破仑用战争向欧洲输出革命,欧洲的封建君主非常惧怕,他们联合对抗法国。虽然当时已处于蒸汽时代,工业资本主义已成为发展潮流。但是由于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资本主义力量,拿破仑战败。在制裁法国的基础上,战胜的欧洲封建君主们召开了维也纳会议,确定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我们称之为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后,英国重新控制了欧洲,并且达成了欧洲势力均衡,世界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仍然停留在欧洲。欧洲这种独领风骚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

中国外事管理理论概述(中国古代外事哲学)

● 在国际关系方面,我国古代思想家讲究“王霸之别”,王者重德化,霸者崇尚武力和权谋。 ● ● ●

王道派有儒家、道家和墨家,并以儒家为正统。 霸道派则有法家、纵横家和兵家等,以法家为最系统。

儒家的外事哲学思想主要有几个方面:①性善论和人性可以教化。②重义轻利,王霸有

别。③以民为本,君轻民贵。④德治天下,实现世界大同。 ● ● ●

韩非讲法、术和势,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可谓东方的马基雅维利。 韩非的外事哲学思想主要有几个方面:①性恶论。②暴力论。③权术论.

其术的理念,主要有:①权势不可假人。②深藏不露。③把人当坏蛋。④毁坏一切伦理

价值。⑤实行愚民政策。⑥罚须严峻,赏须审慎。⑦多设耳目。⑧必要时不择手段。

三、马列主义创始人对国际关系理论的贡献 四、中国特色的外事管理理论 ㈠毛泽东的外交战略思想 ㈡周恩来的外交战略思想 ㈢邓小平的外交战略思想

五、中国外事管理的基本原则 ※中国外事管理的基本原则:

①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原则。要求我们必须忠于祖国,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决维护我国主权和民族尊严,不做不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不说不利于国家和人民的话。 ②对外开放原则。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③外事工作授权有限的原则。外交大权属中央,“外事无小事”,对于有关政策性问题,必须随时请示报告,既不能擅自做主,更不能随意发挥,因为涉外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全局,执行政策必须高度集中。

④内外有别的原则。必须保守党和国家机密,主义内外有别。机关内的事,机关外就不能谈论;党内的事,党外就不能谈论;国内的事,国外就不能谈论,要内外有别。 ⑤国际主义原则。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实行国际团结。

第三章 外事管理规范 第一节 外事法规和外事礼仪 一、外事法规

※概念:是我国国家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有关的涉外法律、法规、规章和法律文件等。

※分类:外事行政法;涉外经济法;涉外企业法;涉外诉讼法。 国内法的涉外部分+国际法的国内部分

外事行政法

※概念:国家制定的有关外交和外事行政管理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我国涉外行政机关及其人员从事涉外活动的法律依据和准绳,是行政法不可缺少的分支。 外事行政法

※外事行政法的特点 (一)涉外特性

(二)范围较大:制定主体一般为中央国家机关 (三)形式多样

(四)内容广泛:专门性和一般性相结合 (五)相对独立性:制裁条款的特殊性 涉外行政法的表现形式

1.宪法:在序言和条文中就我国涉外活动与国家管辖权做了明确的阐述,是涉外行政管理的根本法理依据和指导原则。

2.法律:专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3.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涉外行政法的表现形式

4.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5.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两类。 6.法律解释。

涉外行政管理的国际依据

涉外行政管理的国际法主要有:

1.国际公约:由国际组织制定的、参加国承认并适用于参加国的国际性协议。 2.国际条约:

广义:两个或以上的国家关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相互权利义务的各种协议 狭义:国际条约专指政治性的国际会议。

3.国际惯例:涉外行政管理依据的国际惯例应当具备两个条件,即该惯例在国际交往中连续有效并有确定的含义,同时为当事国明示或暗示承认。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关于防止和惩处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公约 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我国对于国际法和国际条约的引入也经历了漫长的沿革历史。 1842-南京条约--至今

中国与国际法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一:渐进性 二:实用性 三:附属性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条约订立和遵守的核心原则;首要目标是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中国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方式对待国际法:

1.对于中国民国签订的国际法和国际公约,采取紧身对待的态度,按期内容,分别予以或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2.对于周边国家,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等国

签订双边边境条约。

3.在涉及国家利益的核心领域,在西方国家主导订立的国际条约持怀疑和批判态度。

进入21世纪,中国开始投入到国际法的制定工作去,不断提出符合世界发展潮流与方向的国际法新理念,积极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

第二节 外事纪律

外事纪律是党和国家为保障对外政策的实施和涉外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是要求所有涉外单位和人员在涉外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特点:P72

外事纪律的基本要点:

1.加强组织观念,自觉遵守纪律。 2.坚持内外有别,保守秘密

3.廉洁从政,严格执行财务和有关收受礼品的制度。 4.重大事情需向组织报告。

涉外人员守则(十则) (一九九二年二月修订)

一、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不说不利于祖国的话,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

二、站稳立场,坚持原则,警惕和抵制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的图谋,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和平演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采取的“超遏制战略”,1989年老布什提出,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三、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如实反映情况,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四项基本原则

四、保守国家秘密,严格执行保密法规。坚持内外有别,不泄露内部情况。

201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正式实施。其中对现代科技产品的计算机有详细规定。

国家秘密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类。

哪些属于国家秘密?

(一)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二)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三)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五)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六)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七)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

外事纪律中10条保密原则:

不该说的机密,绝对不说;不该问的机密,绝对不问; 不该看的机密,绝对不看;不该记录的机密,绝对不记; 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机密;不在私人通信中涉及机密; 不在公共场所和家属、子女、亲友面前谈论机密; 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机密文件、资料; 不在普通电话、明码电报、普通邮局传达机密事项; 不携带机密游览、参观、探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

五、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提高警惕,防奸、反谍、反策反。

六、加强组织观念,自觉遵守纪律。在国外服从驻外使领馆的领导,遵守驻在国的法律,尊

重驻在国的风俗习惯。不搞大国沙文主义,不搞种族歧视。 ※大国沙文主义:大国看不起小国,是一种带有偏见的意识。

七、不同外国机构和外国人私自交往,不利用职权和工作关系营私牟利。严禁索贿受贿,不

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归个人所有,严格执行授受礼品的规定。 1993年12月5日《国务院关于在对外公务活动中赠送和接受礼品的规定》

第四条 对外赠送礼物必须贯彻节约、从简的原则。礼物应当以具有民族特色的纪念品、传统手工艺品和实用物品为主。

第七条 在对外公务活动中接受的礼物,应当妥善处理。价值按我国市价折合人民币200元以上的,自接受之日起(在国外接受礼物的,自回国之日起)一个月内填写礼品申报单并将应上缴的礼物上缴礼品管理部门或者受礼人所在单位;不满200元的,归受礼人本人或者受礼人所在单位。

八、勤俭节约,廉洁奉公,分清公私界限,严格遵守财务制度。

九、谦虚谨慎,不卑不亢。讲究文明、礼貌,注意服饰、仪容、严禁酗酒。 十、顾全大局,发扬风格,协调配合,协同对外。

第三节 外事礼仪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礼”既表示礼貌和秩序;“仪”则指具体的仪节。

现代外事礼仪主要包括国际交往中的日常交际礼节、典礼仪式、外交礼遇、外交特权与豁免等内容,其中许多已构成国际多边条约的内容。

对外交往原则 ※社交礼仪(握手) 基本原则

两人之间握手的次序是:上级在先,长辈在先,女士在先,主人在先。而下级、晚辈、男士、客人应先问候,见对方伸出手后,再伸手与他相握。在上级、长辈面前不可冒然先伸手。若两人之间身份、年龄、职务都相仿,则先伸手为礼貌。

如男女初次见面,女方可以不与男方握手,互致点头礼即可;若接待来宾,不论男女,女主人都要主动伸手表示欢迎,男主人也可对女宾先伸手表示欢迎。

如一人与多人握手时,应是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女士、

后男士。

若一方忽略了握手的先后次序,先伸出了手,对方应立即回握,以免发生尴尬。

※社交礼仪(握手)注意事项

握手时注意力要集中。握手一般要站着相握。

单手相握时左手不能插口袋。勿戴帽、手套与他人相握。

忌用左手同他人相握。握手时不要抢握,不要交叉相握。握手时忌讳敷衍了事。 ※社交礼仪(见面礼)

握手贴面亲吻礼,拥抱礼,鞠躬礼,鼓掌礼,合十礼,左右左 右臂在上,左臂在下,15度、30度、45度、90度 右手指掌拍打左手掌心 ※社交礼仪(介绍) 唱名、引见、自介

在交际场合结识朋友,可由第三者介绍,也可自我介绍相识;

应先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将未婚的先介绍给已婚的;将后到者先介绍给先到者;把非官方人士介绍给官方人士;把本国同事介绍给外籍同事。 介绍具体人时,不要用手指指点; 为他人介绍时可说明与自己的关系

介绍时,除年长者外,一般应起立;在宴会桌上、会谈桌上可不必起立,被介绍者微笑点头有所表示即可。 ※社交礼仪(称呼)

姓前名后:中国、朝鲜、越南、日本、

蒙古、阿富汗、匈牙利等国。 名前姓后:欧美国家。

(如:James Bond 詹姆斯 · 邦德) 有名无姓: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 (PRAMODA DEI SUDARMO) 称谓:正式职衔、荣誉职衔、礼仪称谓 礼仪称谓+正式职衔 多称谓? 敬称 ※社交礼仪(名片)

次序:先客后主?,先低后高;

名片原则上应该使用名片夹;名片不可放在裤兜里;

递送时应将名片正面面向对方,双手奉上;递名片时,可说“请多关照”、“请多指教”等寒喧语;阅读名片时可将对方的姓名职街念出声来;避免当面在对方的名片上书写不相关的东西;(书写信息)不要无意识地玩弄对方的名片;不要将对方的名片遗忘在座位上,或存放时不注意落在地上。 ※社交礼仪(交谈)

不打断对方交谈,不轻易在他人交谈时插嘴;交谈过程中应目光注视对方,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的样子,不要玩弄其他东西或者老看手表,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咳嗽、打喷嚔,最好先用手帕捂住嘴,不要朝着别人。 ※社交礼仪(话题) ※社交礼仪(赠礼) 四个基本原则:

一,要突出礼品的纪念性。 二,要体现礼品的民族性。 三,要明确礼品的针对性。 四,要重视礼品的差异性。

国别礼仪

礼仪禁忌普遍原则

1.尊重隐私2.守时守约3.举止得体4.谨慎赠礼 --九不送5.尊重女性 --女士优先 ※国别礼仪(中东)

禁吃猪肉、血液、自死物;严禁饮用含酒精的一切饮料; 吃饭、递送东西切忌用左手;不能双手接东西,要用右手接; 女士不能与男士握手;不宜问候在斋月(伊斯兰教历的九月)里, 日落之后、日出之前不能吃喝;不得在公共场合饮食;

每天都要面向圣城麦加方向祈祷5次;男人大多是身着白袍,女人则是黑袍裹身; 伊斯兰教允许一夫多妻制。 ※国别礼仪(泰国)

不要触及他人头部,尤其是小孩;佛教的僧侣均被禁止与女士接触; 不用红笔签名;忌讳政治、王室等话题;

批评王室要绝对慎重;见面时双手合十,而非典型的握手;

年青人社交时会在年长人士前,刻意地把头部垂下;认为右手清洁而左手不洁; 在接受礼品前应先合十表示感谢,一般不要当面打开; ※国别礼仪(印度)

奉牛为神,忌吃牛肉,不准伤害牛,忌讳用牛皮制品,很多人崇拜蛇,不吃蛇肉, 不准伤害蛇,忌讳用蛇皮制品,认为左手不洁净,忌用左手或双手递取物品 禁用左手上菜,打听当地人的种姓、阶级极不礼貌

印度人忌讳白色;忌讳数字:1 3 7;千万不要主动涉及印巴冲突以及宗教信仰等问题 大象在印度被看作吉祥的动物 ※国别礼仪(日本)

忌讳数字4、9和13;忌讳把筷子垂直插在米饭中

忌讳荷花;不喜欢紫色,认为它代表悲哀;最忌讳绿色,认为是不详之物 不吃羊肉;吃饭或喝汤时,要用手拿起碗进食

日本人对守时的要求很严格;日本人用大拇指表示“老爷子”用小拇指表示“情人” 日本人一有伤风咳嗽,外出时就戴上白色的口罩 ※国别礼仪(英语国家)

英语国家主要的信仰是广义上的基督教;忌“13”和“星期五”

忌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机点3支烟;忌同性跳舞;忌在别人面前打喷嚏或咳嗽 忌打听别人私隐

※国别礼仪(拉丁语国家)

包括法语国家、意大利语国家、葡萄牙语国家、西班牙语国家、 罗马尼亚语国家、加泰罗尼亚语国家等。

拉丁语族的国家主要信仰天主教;谈话忌询问对方私隐;

握手忌讳交叉握手,也忌讳一只手插在口袋里,另一只手和别人相握; 忌讳13,但把3、7看作是吉祥数字;忌食狗肉,更忌杀狗; 做客时习惯迟到一刻钟左右,一般不会准时,但通常不会迟到太久。

※国别礼仪(日耳曼语系其他国家) 日耳曼民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基督教。

奥地利:把马、龙、蛇、猫、狗视为吉祥之物,喜欢用它们作装饰图案。 瑞士:忌背后议论其他民族;忌谈金钱,一般不向别人借钱借物。 比利时:忌蓝色,忌谈论政治、宗教话题。

荷兰:在星期六、日禁止弹奏乐器,星期日要绝对休息,商店都停业。 丹麦:有一种高度的趋同心理, 不喜欢与众不同。 瑞典:是个半禁酒的国家,到瑞典人家做客不要送酒。 挪威:爱红色,赴宴时喜欢用带点红色包装的小礼物。 芬兰:是桑拿浴的故乡,酷爱桑拿,并认为是圣洁之事。

哪些场合需要考虑座次礼仪?

组织会议时,你需要考虑会场座次;接送客人时,你需要考虑乘车座次; 和人交谈时,你需要考虑会客座次;上下楼梯时,你需要考虑行进次序; 出入电梯时,你需要考虑先后次序;商务谈判时,你需要考虑谈判座次; 双边签约时,你需要考虑签字座次;参加宴会时,你需要考虑就餐座次;

一、行进中的位次排列

※平面行进时并行时,讲究内侧高于外侧,中央高于两侧。

单行行进时,讲究前方高于后方。

上下楼梯时,宜单行行进,以前方为上。但男女同行时,上下楼梯宜令女士居后。 出入房门时,若无特殊原因,位高者先出入房门。

若有特殊情况,如室内无灯而暗,陪同者宜先入。

※出入电梯时

先按电梯,让客人先进。若客人不止一人时,可先进电梯,一手按“开”,一手按住电梯侧门,对客人礼貌地说:“请进!”

进入电梯后,按下客人要去的楼层数。侧身面对客人。如无旁人,可略做寒暄。如有他人,应主动询问去几楼,并帮忙按下。

到目的地后,一手按“开”,一手做请出的动作,说:“到了,您先请!”客人走出电梯后,自己立即步出电梯,在前面引导方向。

二、乘坐轿车的位次排列 1、双排座轿车 情况一

主人或熟识的朋友亲自驾驶汽车时。这种情况下,副驾位置为上座位。你坐到后面位置等于向主人宣布你在打的,非常不礼貌。

如果有两位客人,则与主人较熟悉、关系密切的一位坐在前面副驾位。 情况二

专业司机驾车,一般商务或公务接待场合。这时,主要考虑乘车者的安全性和下车时是否方便,第二排司机斜对角位置为上座位。而前排副驾一般为陪同人员座位。 情况三

职业司机驾车,接送高级官员、将领、明星知名公众的人物时。

这种场合下,主要考虑乘坐者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司机后方位置为汽车的上座位,通常也被称作VIP位置。

2、越野吉普车

前排副驾位置为上座位。

越野车功率大,底盘高,安全性也较高,但通常后排比较颠簸,而前排副驾的视野和舒适性最佳,因此为上座位置。 多排座位的轿车座次安排

三、会客时的位次排列 1.自由式

特点:不分身份、不分地位;

范围:适合非正式交往如亲友团圆、同学聚会,以及难以排列座次的时候,比如都是重要客户,无法分清主次时。 2.中心式

特点:犹如众星捧月,具有较明显的尊卑关系;

范围:适用于主题庆祝、给重要人物或长辈过生日、老师和专家小范围讲学等场合。 3.相对式

特点:相对而坐,有一定距离;

范围:主要用于公事公办,需要拉开彼此距离的情形或用于双方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 例如:部下向上司汇报工作、求职面试、洽谈生意等。 4.并列式

特点:平起平坐,亲密友善;

范围:主要用于会见朋友宾客或较为轻松的场合。

例如: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熟人或老朋友来访等。 西餐桌

四、会议的位次排列规则

1、小型会议

面门为上,居右为上(进门方向)(桌子和门成直角)自由而坐 2、大型会议

大型会议应考虑主席台、主持人、发言人位次。 主席台的位次排列规则 双边会谈

大型会议位次排列规则 多边会谈

五、照相时的位次排列

合影留念时,一般由主人居中,主人右侧为第一主宾的位置,左侧为第二主宾,双方其他人员相间排列,两端的位置不要留给客方,由主方人员把边。第一排人员的安排既要考虑人员的身份,又要考虑场地的大小,能否摄人镜头。人数多时还应准备阶梯架。 六、中式宴会的位次排列:桌次和座次 1、桌次

宴会桌次排列礼仪

右为上(见图一)居中为上(见图二)以远为上(即离房间正门越远,位置越高)(见图三) 2、宴会座次(见下页图)

面门居中者为上,坐在房间正门中央位置的人一般事主人,称为主位。 主人右侧的位置是主宾位。面门居中位置为主位;主左宾右分两侧而坐; 或主宾双方交错而坐;越近首席,位次越高;同等距离,右高左低。 宴会座次示意图 中餐座次案例 情况一:一位主人

宴请时主要是照顾好主宾。主人坐主位,主宾坐主位旁边。 其他的随员和宾客可以对面坐也可以交错坐。 情况二:两位主人

此时,第一主位为面门位置,第二主位为背对入口位置。

1号、3号客人分别坐主位右手和左手,2号、4号客人分别坐副主位右手和左手。其他客人位置类推。 七、西餐座次原则

女士优先(女主人:主位/男主人:第二主位)恭敬主宾(男女主宾分别仅靠女主人和男主人);以右为尊(男主宾坐于女主人右侧,女主宾坐于男主人右侧);距离定位(距主位越近,地位越高);面门为上(面对门口高于背对门口);交叉排列(男&女,生人&熟人)

八、谈判座次排序 1、双边谈判

使用长桌或椭圆形桌子,宾主分坐于桌子两侧。 若谈判桌横放,面门位置属于客方;背门位置属于主方。 若谈判桌竖放,以进门方向为准,右侧为客方,左侧属主方。

谈判时,主谈人员应在自己一方居中而坐,其他人员遵循右高左低的原则,按照职位的高低自近而远地在主谈人员两侧就坐。

翻译人员,就坐于仅次于主谈人员的右边位置。 2、多边谈判

参加谈判各方自由择座。面对正门设主位,发言者去主位发言,其他人面对主位,背门而坐。

九、签约座次排列 1、双边签字

一般签字桌横放。;签字者面门而坐,宾右主左。参加者列队站在签字者之后。中央高于两侧,右侧高于左侧。 2、多边签字

签字桌横放,签字座席面门而设,仅为一张。签字者按照一定顺序依次上前签字。 3.西服的穿法 1)合身:

肩宽:垫肩比自身的肩宽一点; 胸围:穿一件薄的羊毛衫为正好适合; 衣长:在手的虎口关节处,盖过臀部4/5; 裤长:鞋跟的2/3;

2)衬衫的衣领和袖口应多出西装的1.5CM;3)衬衫颜色为白色或浅色;

4)鞋、皮带、钱包、名片夹应为相同颜色、相同品牌;5)袜子颜色为黑色或深色; 6)男士的裤子应有裤缝;7)西服的口袋不能放东西;8)寻呼、钥匙不能挂在裤袋上。 西服的种类:

双排扣:扣子应全部扣上,坐下时应解开。 单排扣:最下面的扣子永远不扣。 领带:

1)斜条纹:正直、权威、稳重、理性

适合在谈判、推销、演讲、开会、主持、会谈的场合 2)方格子或点状:中规中距、按部就班 适合初次约会、会见上司和长辈等场合 3)不规则图案:创意、个性、活泼、流行 适合酒会、宴会、约会等场合.

4)领带中的任意一种颜色与衬衣或者西服外套中的颜色呼应则能形成和谐的美感 注意事项:

1)忌“梅花鹿”状:领带、衬衫、西服均为点块状或格子状 2)忌“斑马”状:领带、衬衫、西服均为条纹状 3)正式场合不能系明黄、明蓝一色的领带; 4)领带尖盖过皮带扣,领带夹领带结下 3/5处。 4.女性着装要领

1)着职业套装2)服装的颜色不宜超过三种3)忌太透、太露的服装4)裙子不宜超过膝上三寸,女士裙长与隆重程度成正比,越隆重的场合裙子越长(拖地或盖住脚面) 5)忌穿挑丝的袜子6)搭配饰物不要超过四件

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特别是要注意维护自己在正式场合留给初次见面的外国友人的第一印象。

个人形象在构成上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它们亦称个人形象六要素。

第一、是仪容。仪容,是指一个人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 第二、是表情。表情,通常主要是一个人的面部表情。 三、是举止。举止,指的是人们的肢体动作。

第四、是服饰。服饰,是对人们穿着的服装和佩戴的首饰的统称。 第五、是谈吐。谈吐,即一个人的言谈话语。

第六、是待人接物。所谓待人接物,具体是指与他人相处时的表现,亦即为人处世的态度。 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是涉外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的主要要求是:每一个人在参与国际交往时,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代表着自己的国家,代表着自己的民族,代表着自己的所在单位的。因此,其言行应当从容得体,堂堂正正。在外国人面前既不应该表现得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应该表现得自大狂傲,放肆嚣张。 仪态礼仪

1.表情语2.动作语3.体姿语4.体态礼仪的禁忌5.行为有节度 1.表情语:微 笑

微笑是一种国际礼仪,是唯一一种不分国籍的通用语言。能充分体现一个人的热情、修养和魅力。是最能赋予人好感,增加友善和沟通,愉悦心情的表现方式。 微笑是一种基本的职业修养,在面对客户、宾客及同仁时,要养成微笑的好习惯。 微笑是一种魅力,亲切温馨的微笑可以缩短双方的距离,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 1.表情语:目光

★ 在与人谈话时,大部分时间应看着对方,否则是不礼貌或不真诚;

★正确的目光是自然地注视对方眉与鼻梁三角区,不能左顾右盼,也不能紧盯着对方; ★道别或握手时,则应该用目光注视着对方的眼睛。 2.动作语:手势语

五指并拢,掌心向上,引荐恭请,举止得当,小心指棍,指点情伤。 3.体姿语

1)优雅姿态的练习2)站姿 3)坐姿4)行姿5)蹲姿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站姿

男性:两脚分开,比肩略窄,身体重心放到两脚中间,双手合起放在体前或体后。 女性:双脚并拢,脚尖呈V字型,双手合起放在腹前。 坐 姿

轻轻入座,至少坐满椅子的2/3,后背轻靠椅背,双膝自然并拢(男性可略分开)。对坐谈话时,身体稍向前倾,表示尊重和谦虚,如果长时间端坐,可将两腿交叉重叠,但要注意将腿向回收。 行姿

女士:抬头、挺胸、收紧腹部,手轻轻放在两边,自然摆动,步伐轻盈,不拖泥带水,身体有向上拉长的感觉。

男士:步伐不要轻,但是一定要抬头挺胸,充满自信。 蹲姿

一脚在前,一脚在后,两腿向下蹲,前脚全着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后脚跟提起,脚掌着地,臀部向下。 身体语言

一个人的动作习惯、举手投足、言谈举止,充分表达出他的风度,能真实地透射出他的素质修养,文化内涵等内在气质。 4.体态礼仪的禁忌

1)忌松垮 2)忌冷淡3)忌傲慢4)忌轻佻 5.行为有节度

1)上班前不要吃生葱、生蒜、韭菜等易散发刺激气味的食品。 2)不能当客人面看手表、吸烟,不要上前旁听客人谈话。 3)避免在客人面前咳嗽或喷嚏。

4)力戒在客人面前挖鼻孔、掏耳朵、伸懒腰、打呵欠、搓泥垢、抠指甲、脱鞋袜、搔皮肤、搓衣角等。

5)与宾客约定的时间或事宜,不能失约。

在国际交往中,究竟遵守哪一种礼仪为好? 一般而论,目前大体有三种主要的可行方法。

其一,是“以我为主”。所谓“以我为主”即在涉外交往中,依旧基本上采用本国礼仪。 其二,是“兼及他方”。所谓“兼及他方”,即中涉外交往中基本下采用本国礼仪的同时,适当地采用一些交往对象所在国现行的礼仪。

其三,则是\求同存异\。所谓“求同存异”是指在涉外交往中为了减少麻烦,避免误会,最为可行的做法,是既对交往对象所在国的礼仪与习俗有所了解并予以尊重,更要对于国际上所通行的礼仪惯例认真地加以遵守。 ※求同存异

第一、 应当如何对待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

第二、 在国际交往中,到底应当遵守何种礼仪为好? 首先,对于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是应当予以承认的。

再者,在涉外交往中,对于类似的差异性,尤其是我国与交往对象所在国之间的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重要的是要了解,而不是要评判是非,鉴定优劣。 ※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主要是: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

原因之一,是国为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中,形成各自的宗教、语言、文化、风俗和习惯,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局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世间任何人都难以强求统一的。

原因之二,是因为在涉外交往中注意尊重外国友人所特有的习俗,容易增进中外双方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有助于更好地、恰如其分地向外国友人表达我方的亲善友好之意。 ※信守约定

作为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信守约定”的原则,是指在一切正式的国际交往之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说话务必要算数,许诺一定要兑现,约会必须要如约而至。在一切有关时间方面的正式约定之中,尤其需要恪守不怠。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信守约定”,对一般人而言,尤须在下列三个方面身体力行,严格地要求自己。 第一,在人际交往中,许诺必须谨慎。

第二,对于自己已经作出的约定,务必要认真地加以遵守。

第三,万一由于难以抗拒的因素,致使自己单方面失约,或是有约难行,需要尽早向有关各方进行通报,如实地解释,并且还要郑重其事向对方致以歉意,并且主动地负担按照规定和

惯例因此而给对方所造成的某些物质方面的损失。 ※热情有度

“热情有度”,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是要示人们在参与国际交往,直接同外国人打交道时,不仅待人要热情而友好。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

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要遵守好“热情有度”这一基本原则,关键是要掌握好下列四个方面的具体的“度”。

第一,要作到“关心有度”。 第二,要作到“批评有度”。 第三,要作到“距离有度”。 ※交往距离

私人距离,其距离小于0.5米之内。它仅适用于家人、恋人与至交。因此有人称其为“亲密距离”。

社交距离, 其距离为 大于0.5米,小于1.5米。它适合于一般性的交际应酬,故亦称\常规距离\。

礼仪距离。其距离为大于1.5米,小于3米 。它适用于会议、演讲、庆典、仪式以及接见,意在向交往对象表示敬意,所以又称\敬人距离\。

公共距离。其距离在3米开外,适用于在公共场同陌生人相处。它也被叫作\有距离的距离\。

第四,要作到“举止有度”。要在涉外交往中真正作到“举止有度”,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不要随便采用某些意在显示热情的动作。 二是不要采用不文明、不礼貌的动作。

不必过谦

不必过谦的原则的基本含意是:在国际交往中涉及自我评价时,虽然不应该自吹自擂,自我标榜,一味地抬高自己,但是也绝对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自我贬低,自轻自贱,过度地对外国人进行谦虚、客套。 不宜先为

所谓“不宜先为”原则,也被有些人称作“不为先”的原则。它的基本要求是,在涉外交往中,面对自己一时难以应付、举棋不定,或者不知道到底怎样作才好的情况时,如果有可能,最明智的做法,是尽量不要急于采取行动,尤其是不宜急于抢先,冒昧行事。 “不宜先为”原则双重含意

一方面,它要求人们在难以确定如何行动才好时,应当尽可能地避免采取任何行动,免得出丑露怯。

另外一方面,它又要求人们在不知道到底怎么作才好,而又必须采取行动时,最好先是观察一些其他人的正确作法,然后加以模仿,或是同当时的绝大多数在场者在行动上保持一致。 尊重隐私

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务必要严格遵守“尊重隐私”这一涉外礼仪的主要原则。一般而论,在国际交往中,下列八个方面的私人问题,均被海外人士视为个人隐私问题。 其一,收入支出。其二,年龄大小。其三,恋爱婚姻。其四,身体健康。 其五,家庭住址。其六,个人经历。其七,信仰政见。其八,所忙何事。 女士优先

所谓“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条重要的礼仪原则,它主要适用于成年的异性进行社交活动之时。“女士优先”的含意是: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实际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并且还要

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排忧解难。倘若因为男士的不慎,而使妇女陷于尴尬、困难的处境,便意味着男士的失职。

“女士优先”原则还要求,在尊重、照顾、体谅、关心、保护妇女方面,男士们对所有的妇女都一视同仁。 爱护环境

作为涉外礼仪的主要原则之一,“爱护环境”的主要含意是:在日常生活里,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对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地加以爱惜和保护。

在涉外交往中,之所以要特别地讨论“爱护环境”的问题,除了因为它是作为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的社会公德之外,还在于,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它已经成为舆论备加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在国际交往中与此有涉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有两点。

第一,要明白,光有“爱护环境”的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 要有实际行动。 第二,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在“爱护环境”的具体问题上要好自为之,严于自律。具体而言,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特别需要在“爱护环境”方面备加注意的细节问题,又可分为下列八个方面。

其一,不可毁损自然环境。其二,不可虐待动物。其三,不可损坏公物。 其四,不可乱堆乱挂私人物品。其五,不可乱扔乱丢废弃物品。

其六,不可随地吐痰。其七,不可到处随意吸烟。其八,不可任意制造噪声。 以右为尊

正式的国际交往中,依照国际惯例,将多人进行并排排列时,最基本的规则是右高左低,即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大到政治磋商、商务往来、文化交流,小到私人接触、社交应酬,但凡有必要确定并排列时的具体位置的主次尊卑,“以右为尊”都是普遍适用的。 涉外礼仪基本要求--尊重

尊重二字,应该是礼仪之本,也是待人接物之道的根基之所在。你不管是坐、请坐、请上坐也好,茶、上茶、上好茶也好,关键是要通过这种形式,向别人传递出尊重对方的信息,这恐怕是要点。但是尊重在国际交往中,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不能够偏袒于一方。 第一个方面的要求就是要自尊为本,要强调自尊自爱。一个人在国际交往中,不讲自尊,就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你自己要把你当回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举止大方。有同志这方面差点劲了,往人家对面一站,或者一坐,也不管对方是熟人是生人是同性是异性,比较洒脱,比如腿伸出去,男同志,顺手把裤管往上一拉,露出一条飞毛腿。但是此种人,那么在国际交往中,在比较重要的场合,怎么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呢?所以要尊重自我。

其次要尊重自己的职业。工作你分工不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真正被人家尊重的人,是有实力的人,是学有所长的人,是专业方面有本事的人。所以要爱岗敬业,这样的人才会赢得尊重,各国皆然。

第三个方面要尊重自己的单位。大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小到我们现在供职的地方,那在国际交往中,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它的尊严和形象。其次我们强调要尊重交往的对象,不仅要自尊,而且要对交往对象表示尊重。我们一般要讲五句话:“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份,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 我们还要第二个方面的理念的要求,就是要 善于表达。

你要把你对对方的尊重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你不表现他怎么会知道你尊重他呢?

我们在国际交往中,接待外国客人,我们强调接待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来了话你要先说个欢迎光临,然后再说事。来了客人的话,你首先要问先生你好,然后再说事,你不能上来问,找谁,人家是犯罪嫌疑人吗,你打电话也是,拿起话筒第一句话“喂喂喂,再问“有人吗?” 外事礼遇常识

外事礼遇是在外事接待工作中对来宾有礼貌的待遇。外事礼遇有三个原则:对等的原则、破格的原则和从简的原则。

对等的原则:一方出面人员与来访者在级别、职务以及待遇、费用等方面,大体上要对等。除非有特别的安排,礼遇不宜随便提高或降低。

破格的原则:有的来访者身份虽然不高,但因特殊原因或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给来访者以破格的较高礼遇。

从简的原则:即重友谊、重实效,而不重形式,不讲排场。

外事礼遇安排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接待效果。在接待的每一个环节上,包括环境布置、迎送陪同、会见宴请、住房交通、赠送礼品、新闻报道等,都体现着礼遇。

在外交活动中,到位的礼宾,会给外交活动增色不少,而欠妥的礼仪,也会给双方带来尴尬。外交礼仪既代表国家的形象,又是体现国与国之间外交关系的一面镜子。 第一印象十分重要

第一印象在外交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细微动作表达外交含义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热情好客,彬彬有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不过,在复杂的外交关系中,外交礼仪还体现在从容不迫、不卑不亢上。这一点,周恩来总理为我们树立了良好榜样。

第四章 外事管理主体

外事管理的主体,指在外事管理过程中具有主动支配和影响作用的要素;它可以是外事管理人员,也可以是外事机构或者外事管理体系。

第一节 外事管理体系 ●

外事管理体系也叫外事管理体制,是指外事管理的具体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的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1j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