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测量学整理卷·简答题

更新时间:2024-06-17 09: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

1. 由地形图上已知A点坐标为XA=170.00米,YA=325.46米,B点的坐标为XB=200.00 米,YB=285.46米,A点高程HA=58.98米,B点高程HB=58.48米,试求AB两点间的坡度?(6分)

2. 根据下列全圆测回法成果,按记录表格记录,计算各角值,仪器架在O点上。(6分)

A B

第一测回 盘左 0°06′00″ 180°02′30″

盘右 180°06′06″ 0°02′36″ C A 269°53′06″ 0°06′06″

89°53′00″ 180°05′54″

第二测回 盘左 90°07′00″ 270°03′24″

盘右 270°06′54″ 90°03′18″ C A

359°54′00″ 90°07′00″ 179°53′48″ 270°07′00″ 测 站 目 标 A B C A 归零后180)/2 的方向盘 左(L) 盘 右(R) 值 ° ′ ″ ° ′ ″ °′″ ° ′″ °′″ (L+ R±水平度盘读数 2C 各测回归 零方向值角值 的平均值 °′″ °′″ O O A B C 0°06′00″ 180°02′30″ 269°53′06″ 0°06′06″ 90°07′00″ 270°03′24″ 359°54′00″ 180°06′06 0°02′36″ 89°53′00″ 180°05′54″ 270°06′54″ 90°03′18″ 179°53′48″ -6 -6 6 12 6 6 12

A

90°07′270°0 00″ 07′00″ 3. 用经纬仪测绘法进行碎部测量,仪器安置在测站A点(已知A点的高程

HA=25.44m),量得仪器高为1.35m.观测立于碎部点P上的标尺,读得上丝读数为1.025m,中丝读数为1.477m,下丝读数为1.668m,竖直角α=-15°30′.试用视距计算公式计算A、P间的水平距离DAP和P点的高程HP。(8分)

一.

1、四等水准测量的数据如图所示,试填表完成计算(10分)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 测 测 后 下丝 前 下丝 方标尺读数 尺 上丝 尺 上丝 向 后视距 前视距 尺黑面 红面 站 点 视距差d 号 ∑d 后 前 后 前 每 页 检 核

K+黑减红 高差 中数 备 注 (注:K1=4.687,K2=4.787;图中括号内的数据为红面读数)

2.竖盘注记形式(盘左)如图所示,用盘左,盘右观测同一目标,竖盘读数分别为L读=85°36′36″ R读=274°31′24″(8分)

(1) 计算竖盘指标差X

(2) 用盘左位置测定一碎部点,下,中,上三丝读数为2.132,1.630,1.132,竖盘读数L读=60°04′,计算水平距离D和两点间高差h。(仪器高1.630米) 4.为了测设设计高程为28.000m的地坪,建立了临时水准点A,并与一已知高程水准点BM4(HBM4=18.402m)进行了连测(往返观测)数据如图,若测设时水准仪在A点的标尺上的读数为1.450m,试计算地坪B处标尺的读数b=?(6分) 一. 1.下面是四等水准测量在第一测站所观测的数据,试问能否搬动仪器进行下一站观测?为什么?(9分)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 后 下丝 前 下丝 方向标尺读数 K+ 测 测 尺 上丝 尺 上丝 及 黑高差 中数 后视距 前视距 尺号 黑面 红面 减站 点 红 视距差d Σd 后 0.575 2.792 后1 0.357 5.141 0.137 2.356 前2 2.575 7.265 前 注:K1=4.787、 K2=4.687 2.竖盘的注记形式如图所示,用盘左,盘右观测同一目标得竖盘读数为

L读=59°29′48″ R读=300°29′48″

求竖直角α及指标差χ(6分)

4.如图所示,已知αAB=15°10′,XA=370.56m,YA=473.73m,X1=390.56m,Y1=493.73m,试算出经纬仪安置在A点用极坐标法测设1号点的放样数据。(9分) B 4 3 1 2 A 1、在1:1000地形图上量得MN、MP的长度分别为20mm、15mm,量得AP为55mm,试求P点的高程和直线AP的坡度。(6分) 30NP AM 20 3. 经纬仪安置在测站点A上。已知A点的高程HA=40. 34m,量得仪器高为1.35 m,望远镜对准B点上的视距尺,读得上,中,下三丝的读数为0.682、 1.200 、 1.718,竖直度盘读数为60°00′00″。求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B点的高程。(6分)

4.在精度容许条件下计算各点坐标。(10分) 点距 离 增量计算值(m) 改正后增坐标值(m) 号 (m) 量(m) ΔX ΔY ΔΔX Y X X 1 178.77 -116.50 +135.60 500.00 500.00 2 136.85 3 162.92 4 125.82 1 Σ 导线全长闭合差f = 导线相对闭合差K= 容许相对闭合差K容=1/2000 +101.83 +73.90 +114.45 -115.94 -99.70 -93.62 点 号 测竖盘 目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各测回平均角值 站 位置 标 ° ′ ″ ° ′ ″ ° ′ ″ ° ′ ″ A 0 12 06 左 B 70 22 36 C A 180 11 36 右 B 250 21 54 A 90 14 24 左 B 160 25 06 C A 270 13 54 右 B 340 24 24

2.已知1:5000比例尺地形图图幅为40×40厘米,1:500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为50×50厘米,试计算一幅1:5000图所测范围是多少?改测1:500的图,需测几幅?(8分)

3.从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的坐标和高程如下:(9分)

3.如图所示为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方向读数(括号内为盘右读数),试填表计算β角。(8分)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 ′ ″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4.整理附合导线观测数据,判断是否满足限差要求?如果满足,则计算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fβ容=±60″n)(10分)

点观测角度 改正数 改正后角度 号 ° ′ ″ ″ ° ′ ″ A 261 11 48 B 1 2 C D

140 56 06 97 25 54 201 02 18 方位角 ° ′ ″ 152 45 12 133 20 28 备 注

Σ

1、为测定导线点1、导线点2的高程,以附合水准路线由BM5开始测到BM6,观测数据如图所示。(10分)

(1)根据第一测段观测数据计算h1(在表1中计算)。

(2)根据h1、h2、h3,算出导1、导2点的高程(在表2中计算)。 (fh允??12nmm)

1.678 1.396

0.973 1.567

h2=1.793m h3= - 0.751m

BM5 TP1 导1 n2=3 导2 n3=4 BM6

H5=19.826m H6=20.574m 表1 点 号 后视读数 前视读数 高 差 备 注 (m) (m) + ― 表2 点号 测站数 实测高差(m)

改正数(㎜)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2、用J6经纬仪对一角度进行观测,观测二个测回,观测数据如图,将观测数据填入记录表内,并计算观测角值。(6分)

第一测回 第二测回 A

A: 盘左: 0°01′30″ 90°02′36″

盘右: 180°01′42″ 270°02′48″ O B: 盘左: 68°07′12″ 158°08′12″

盘右: 248°07′30″ 338°08′36″ B 测目竖盘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一测回角值 各测回角值 站 标 位置 ° ′ ″ 值 ° ′ ″ ° ′ ″ ° ′ ″

4、A、B、C、D为四个已知点,在B、C两点间布设了一附合导线,αAB,C、D两点的坐标及角度观测值如图所示,试计算该附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如符合要求,进行角度调整后,求出各边的方位角。(fβ容=±60√n″)(8分)

D

XD=1970.490m A 135°38′27″ YD=1514.631m

199°59′42″ 115°12′35″

151°44′24″ 1 162°24′12″ C XC=1670.478m

B YC=1214.619m

2

点观测角度 改正数 改正后角度 方位角 备 注 号 ° ′ ″ ″ ° ′ ″ ° ′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0k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