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谨慎性原则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更新时间:2024-05-11 22: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论谨慎性原则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摘要] 谨慎性原则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之一,属于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要求在
对会计领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事项进行判断时应该掌握适度原则,正确对待风险损失与可靠收益。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谨慎性原则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并且在准则中的许多地方都体现着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可见正确理解运用好谨慎性原则具有深刻而长远的实际意义。本文将就谨慎性原则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主要概述了新准则发布背景和意义以及谨慎性原则的定义、发展历史和两面性,分析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三个方面的运用,由于事物具有两面性,所以也将着重揭示在运用谨慎性原则时由于自身缺陷和外部配合而产生的问题,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字]谨慎性原则;新会计准则;运用
I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in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Abstract]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which belongs to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produces an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t requires to be cautious when judging uncertainty in accounting and a correct attitude towards risk and reliability gains.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2006) clearly defines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and applys it in many areas. It is significant to propos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n applying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in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with lots of examples. It contents the background and meaning of setting the new accouting standards(2006), together with the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moreover, it gaves a detailed discrip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principle in three aspects, which involve the accounting recognition, the accounting measurement and the accounting report. We all notice that a coin has two sides, it may cause trouble when abusing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This study will also propose solutions due to the trouble.
[Key words]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New Accouting Standards; Application
II
目录
引言………………………………………………………………………………………1 一、谨慎性原则的概述…………………………………………………………………1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发布的背景和意义………………………………………1 (二)谨慎性原则的定义…………………………………………………………2 (三)谨慎性原则的发展历程……………………………………………………2 (四)谨慎性原则的两面性………………………………………………………4 二、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5
(一)谨慎性原则在会计确认中的运用…………………………………………5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计量中的运用…………………………………………7 (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报告中的运用…………………………………………8 三、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9
(一)内部缺陷可能导致的问题…………………………………………………9 (二)外部配合可能导致的问题…………………………………………………10 四、运用谨慎性原则可能存在问题的对策……………………………………………11
(一)针对内部缺陷提出若干建议………………………………………………11 (二)针对外部配合提出若干建议………………………………………………11 结论………………………………………………………………………………………12 致谢语……………………………………………………………………………………13 参考文献…………………………………………………………………………………14
引言
西方财务会计对谨慎性原则最简单的解释是:“不预计利润,而预计所有损失。” 谨慎性作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之一,是当今国际上,尤其是西方企业会计实务中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时普遍奉行的一项原则,在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体现在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中,其在会计领域的地位毋庸质疑。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要求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多处体现了对于谨慎性原则的运用。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因此,正确、恰当地运用好谨慎性原则成为当前贯彻实施新的会计准则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 谨慎性原则的概述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发布的背景和意义
中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目的的,它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与国际准则趋同的,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并且能够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的批复》的规定,财政部于2006年2月重新制订(修订)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1]这将进一步加强约束会计信息的供给,有效地维护投资者的知情权,帮助社会公众做出合理决策;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的职能作用,做到资源配置合理化、支持科学决策、增强经营管理、促进合理分配、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推动我国企业更好、更多地“引进来”和“走出去”,从而进一步促进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促进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加快深化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完善财政职能,建设现代市场体系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有利于我国投资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会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稳步行进和我国会计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1
(二)谨慎性原则的定义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第十八条如此定义谨慎性原则: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2]
通俗地讲,谨慎性原则是指对于不确定性经济业务和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应当持谨慎态度,选择对净收益和财务状况影响最小的方案。也就是资产计价时从低,负债估计时从高,不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但可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3]
(三)谨慎性原则的发展历程
谨慎性原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它最早是财产托管人为解脱受托责任所采取的一种策略,在当时主要表现为对资产的低估。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促使人们进行反思,认识到虚夸利润的会计报告的泛滥,导致了各个方面对经济的“盲目”乐观,从而引发大危机的发生。在此后,谨慎性原则所体现的内容扩大到对收益的确认和会计报表披露。[4]
1.谨慎性原则的起源
谨慎性原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为了减轻受托责任,财产托管人不预计任何其托管财产的增值。19世纪会计受托责任盛行,面对着诉讼风险的逐渐增加,会计人员都普遍存在着忧患意识,会计界渐渐认同了中世纪时财产托管人减轻责任的谨慎方式,受托责任观下的谨慎性原则从而形成了。其中最典型的是在1924年Bliss给出的一个定义:不预计利得,但预计一切损失。[5]其中意味着会计师可以采取各种手段低估资产和收入,高估负债和费用,以此减轻受托责任。这种观点以实用为前提定义谨慎性,本身缺乏会计学和经济学的理论依据,强调蓄意地、一贯地低估净资产和利润,导致了对谨慎性的负面批评。反对者认为,对资产和利润的蓄意低估,会形成大量的“秘密准备”,违背了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公允表达的要求。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逐渐向实证研究转移,大量的会计实证研究的文献涌现出来,谨慎性的定义也随着大量出现。其中具代表性的是Basu在1997年提出的定义:会计人员倾向于对好消息(利得)的确认比对坏消息(损失)的确认要求有更加严格的证据。[6]从该定义可以看出,实证研究中对谨慎性原则的定义更注重其实质,体现的是谨慎性对利得和损失的不对称性处理方法,即立即确认损失,而利得只能在实现之后才能被确认。
2
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会计目标转向决策有用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它的概念框架研究中试图用“审慎”来取代这一概念,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第2号中,将谨慎性表述为“谨慎性是对于不确定性的一个审慎反应,以确保商业中固有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被充分考虑。因此,在未来收到或支付的两个估计金额之间同等的可能性时,谨慎性原则要求使用比较不乐观的估计数。”[7] FASB的定义一方面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突出了谨慎性原则的经济作用,认为谨慎性有利于减少企业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是对谨慎性认识的一个新的突破。
至此,会计环境日新月异,正在发生不断的变化,谨慎性原则随着会计目标的变化渐渐成为对披露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和质量性的会计信息的修订性原则。该原则的内涵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已经越来越丰富。
2.谨慎性原则产生的原因
简单来讲,会计的不确定性是谨慎性原则产生的根本原因。会计不确定性来源于经济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在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会计信息使用者为了保证信息的有效,就对会计信息提出要求,因此谨慎性应运而生。
会计的不确定性有两种,一种是外生性不确定性,就是由于会计政策法规、会计对象、环境变化等所引起的存在于会计信息系统之外的不确定性,只能通过会计自我完善来减小其影响;另一种是内生性不确定性,就是由于会计要素、会计基本原则、具体会计准则以及会计人员行为等会计系统自身所引起的不确定性。两种不确定性都是客观存在无法消除的,在这种情况下,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为了避免责任,降低风险,科学决策,就自然地趋同于选择使用谨慎性原则。
3.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准则中运用的历史
在我国,对谨慎性原则的认识经历了否认、局部认同到认同的一个演变过程。 ⑴否认阶段。
建国之初,我国将谨慎性认为是操纵会计数据的工具,因而鲜少用之,甚至持反对态度。因此这一惯例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之后几十年里事实上是被否认的。
⑵局部认同阶段
①我国财政部1985年颁布并于7月1日实施的《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引进了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谨慎性原则提出并获得应用。
②1992年6月,财政部颁布《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明确了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的提取,直接体现会计的谨慎原则。[3]
3
⑶认同阶段
①1992年11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谨慎性原则首次被规定为一项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本原则。
②1997年5月,财政部正式颁布了《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随着这个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的颁布,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相继发布,谨慎性原则继续受到重视,例如提出收入确认的四个必要条件。
③1998年1月财政部颁布了《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在实务中的运用范围扩大了。要求股份公司计提四项准备、改变收入确认的标准和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规定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处理、利润分配的处理等,这些都再次强调了会计谨慎性。[3]
④2001年1月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使得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例如,严格规定了资产的计价和利润确定的条件,同时也将企业减值准备的计提扩大到八大减值准备等。
⑤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从此建立起了与国际惯例趋同的准则体系。其中谨慎性原则的内涵及外延都得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具体将在后文讨论。
(四)谨慎性原则的两面性
1.正面效用
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尝试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正努力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然而在这样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竞争和风险与日俱增,这就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时候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应时应景产生其积极作用。
从会计信息的角度看,运用谨慎性原则能够有效地防止虚增资产价值和利润,实现对资产价值的真实反映,有效遏制企业虚增利润的做法,充分体现公平、公允原则,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其相关性和可靠性;从债权人和投资者的角度看,谨慎性原则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加强了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对经营者的经营成果进行了可靠评价,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的利益;从企业自身角度来看,继续贯彻会计处理方法的谨慎性态度,有利于企业对损失和风险进行充分估计和防范,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减少近期所得税,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综上,谨慎性原则的正确运用符合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符合我国国情,对于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4
2.负面效果
谨慎性原则是一把双刃剑,若没有正确对待和运用,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例如,由于谨慎性原则的使用将与税法有关规定以及新准则中的某些原则发生冲突,因此在权衡双方矛盾时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顾此失彼;而且又由于谨慎性原则本身具有的一些局限性,因此在运用该原则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主观随意性,这就给人为粉饰带来可能,从而无可避免地成为操纵会计利润的工具。所以在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过程中应保持“适度”原则,过犹不及。关于谨慎性原则可能产生的具体问题可参考文章第三部分的内容。
二、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这就需要作为会计基本职能之一的会计核算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能够转化成会计信息的经济信息,并将这些会计信息加工处理成有用的信息提供给使用者。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同时要求企业在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由此可见谨慎性原则贯穿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从会计确认上来说,要求建立稳健合理的确认标准;从会计计量来说,要求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费用;从会计报告来说,要求充分披露重大变革和损失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向使用者提供可信赖的、客观的和真实的会计信息。
(一)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确认中的运用
为了确保确认标准建立在稳妥的基础上,新会计准则在各具体准则的会计确认中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其中多处体现了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⒈或有事项的确认
新准则对于预计负债的确认作出了相当严谨的规范,不得少确认也不得不确认。企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应当预计可能发生的负债,而不预计可能发生的或有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规定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业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对于确认预计负债其实就是不低估负债的体现。
同时还规定企业不应当确认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相对于或有资产来说不预计就是防止高估资产,防止虚增资产,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5
总的来说,或有事项具有不确定性,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企业将由此承担更多的风险,从谨慎性原则的初衷来看,对或有事项的处理,预计或有负债不预计或有资产做法排除了该原则的顾虑,符合其要求。
⒉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
企业所有的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当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但是由于有关资产特性不同,其减值会计处理也有所差别,因而所适用的具体准则不尽相同。[8]
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然后将所估计的资产可收回金额与其账面价值相比较,以确定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以及是否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2]原则上,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来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估计的,应当以其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固定资产、商誉等资产发生的减值属于永久性减值,其价值发生回升的几率很小,再者,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这就是出于对谨慎性原则的考虑,对损失进行充分的准备,避免了高估资产,符合从低计资产的谨慎做法。
⒊收入的确认
对收入的确认标准规定得比较注重交易的经济实质。如商品销售交易中,企业就应当判断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给了购货方;是否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消除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和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很可能有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
其中,前两条是用来证明销售商品的交易是否真正完成;后两条是收入确认的基本条件,也叫做收入确认的核心条件,所有收入的确认都要满足以上条件。[9]否则,即使收到货款也不能确认收入。
对于收入确认准则的规定有利于企业控制收入虚增而导致的利润虚增,更好地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给使用者。
4.辞退福利的确认
在职工薪酬准则中规定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损益。所以,在分期实行辞退而产生的福利如果在当期满足上述条件时,应该当期确认。
6
从谨慎性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类似对或有事项的处理,就是为了避免少计负债,更加真实反映业务、事项,防止虚增利润,同时也符合了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计量中的运用
⒈公允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但应当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
企业通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的后续计量,只允许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才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事业日益活跃,企业持有的房地产除了用作自身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场所和对外销售之外,出现了将房地产用于赚取租金或增值收益的活动,甚至是个别企业的主营业务,用于出租或增值的房地产就是投资性房地产。[8]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必须符合上述的许多条件,这样可以防止含有假设估值技术的应用,做到对公允价值进行正确的计量,谨慎为先才能保证运用正确。
又如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其挂钩的衍生工具,如果公允价值合理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或者在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地确定则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对于公允价值作出了适度放宽和谨慎使用相结合的规定。这就避免了公允价值的滥用,使其得到合理估计,达到适度、谨慎和有条件使用。
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新准则要求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要全面检查资产,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等,大大扩大了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从多方面来避免虚增资产,企业能够对资产有更加真实客观的掌握以达到保证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稳妥可靠,保障投资者的长远利益。
7
⒊现值
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同时应当综合考虑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使用寿命和折现率等因素。[2]又如固定资产准则规定购买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相对于旧准则,新准则中对于现值的运用更多地植入了折现率的运用,对未来的可计量经济效益进行折算,充分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预见可能的损失和风险,防止高估资产,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4.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核算时,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法来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逐年增加,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逐年减少,每年二者的总和正好达到平稳发展,相对于平均年限法下的总和起伏较小,可以避免高估资产低估费用,符合谨慎性的要求,所以,应当允许一些行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加速折旧法。
(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报告中的运用
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债权人、银行、供应商等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进而了解投资风险和投资报酬,贷款或者借款能否按期收回等情况的主要来源,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贷款者决定贷款去向、供应商决定销售策略的重要依据,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经济信息来源,也是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制定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经济决策重要的信息来源。[10]
例如有些报表项目的金额需要对有关会计科目的期末余额进行分析、计算整理后才能填列,而且报表项目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勾稽关系。所以,要求采用正确的计算方法,保证计算结果准确。计算准确并不排除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即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所要求的预计时,进行谨慎的判断,以便不抬高资产或收益,也不过分压低费用。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规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了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情况的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应当调整与之相关的披露信息。
8
凡是与谨慎性原则运用有关的、会影响投资人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对目前和未来理性判断的信息都应在财务报告中全面反映。[7]
三、 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发挥着有效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利就有弊,这就要求企业在运用谨慎性原则时端正态度,积累经验,做出正确的判断。否则,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问题,这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内部缺陷,一个是外部配合。
(一)内部缺陷可能导致的问题
⒈定义模糊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到底什么程度才算得上是高估什么程度才算得上是低估,各有各的理解。不法分子就很可能钻空子,人为地调节费用操纵利润,最终将使会计信息失真。
⒉自身倾向性
谨慎性原则着重于关注本期利润,保持本期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后期的利润则没有过多重视,很容易造成前后不平衡,次年利润不稳健。
例如本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则本年利润就会相对减少,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但是这就导致本年期末存货也就是次年的期初存货减少,那么次年销售成本也就随之降低,次年利润就会虚增。对于期末存货占资产比重大的企业来说,只要本年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就可以实现次年的净利润反弹。这种做法具有隐蔽性,很容易成为操纵利润的手段。
⒊不易操作
由于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相关企业财务状况及持续经营状况很难认定,且具体操作技术性较强。[3]所以,谨慎性原则的具体操作较繁琐,对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要求很高,许多企业认为成本高且不易操作而不愿完全采用,导致谨慎性原则的推广障碍重重。
9
(二)外部配合可能导致的问题
⒈与税法的冲突
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税收处理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在我国,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应当遵从会计准则的规定,目的在于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税法则是以课税为目的,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一定时期内纳税人应交纳的税额,从所得税的角度,主要是确定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对企业的经营所得征税。
我国现行税法和新会计准则对税前列支的费用出现不同的规定,导致企业提取准备金后减少当期账面利润时,还应补交所得税,这就直接增加了企业当期的现金流出,侧面造成企业的纳税负担。因此税法限制了谨慎性原则的使用。
⒉与新准则中其他会计原则冲突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制定了8条一般原则,简洁来说即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有用性、真实性、可比性、及时性、清晰性以及重要性原则。
其中,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与谨慎性原则强调预计可能的损失而完全不确认利得相矛盾。
又如或有事项准则规定企业通常不应当披露或有资产。但或有资产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应当披露其形成的原因、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等。这就符合真实性和重要性原则的要求而背离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⒊受会计人员制约
正如前文提到的,谨慎性原则的实务操作与会计人员是分不开的,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业务素质和较多的工作经验,对会计处理方法的采用和各种计提比例有客观的决断,现今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⒋市场价格机制尚不完善
我国现在处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各项措施和规定尚不完善,市场价格机制缺乏对相关信息的有效参考,导致公允价值和资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受到一定制约,加上市场信息的披露状况不够完备,谨慎性原则一直难以切实运用。
10
四、运用谨慎性原则可能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 针对内部缺陷提出若干建议
⒈重视谨慎性原则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范围,为企业处理会计信息提供了更多方法,说明国家为了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运营效益而在会计信息质量上加大了监管力度。企业就应当从中有所体会,树立正确的态度,重视使用谨慎性原则,贯彻和响应相关政策,支持和确保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⒉适度运用谨慎性原则
在运用谨慎性原则的过程中,要对其本身的局限性有充分的认识,正确适度的运用,尽量避免或减弱自身缺陷产生的可能问题所造成的风险和损失,最大程度地发挥谨慎性原则的优点。
⒊继续总结,开拓创新
在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发现谨慎性原则运用的漏洞和不足之处,充分审视,在总结中积累经验,寻找解决措施,创新谨慎性原则的相关规定,有效提高谨慎性原则的积极作用,防范于未然。
⒋加强可操作性
针对谨慎性原则的操作性问题,在转变企业和会计人员态度的基础上还应注意到谨慎性原则自身的建设。从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这一目标出发,对企业进行谨慎性原则操作的可行性指导,权衡各方利益的同时建立起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统一的运用标准。
(二)针对外部配合提出若干建议
⒈逐步协调统一税法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
税法和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之间一直存在着差异,这也体现在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上。建议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化解冲突,促进税收的合理化和人性化,从而加强谨慎性原则的积极适度运用,减小企业的税务负担,实现更好地长期可持续发展。
⒉对于各个原则要分清轻重
为了防止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发生冲突,首先考虑各个原则的优先顺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合理确定。其次,对冲突状况予以充分披露,防止冲突恶化导致
11
的会计信息失真造成使用者的利益受损。最后,约束谨慎性原则的使用,协调统一其他会计原则,尽量权衡,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⒊加强会计人员培训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应加强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第二、会计人员应全面地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第三、会计人员应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加强后续教育。充分利用对会计人员再培训的会计优惠政策规定,加大经费投入,定时派送会计人员参加培训课程,加强会计人员对专业知识更新的掌握,积累经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配合正确的企业经营决策,提高整体素质。
⒋完善市场价格机制
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完善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提供合理的计价依据,使企业随时掌握相关信息,对公允价值和可变现净值等进行合理准确的估计,配合宏观经济政策作出相应举措,推动整个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⒌强化审计职能
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防止部分企业有意无意的政策挑衅,钻空子虚增利润,滥用或不用谨慎性原则。加强外部监督体系的建设,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重视独立审计,保证会计信息的公平公允。
结论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竞争不断加剧,企业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导致会计信息存在不确定性,这就使得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不断被重视,在我国会计准则的演变中也很容易发现谨慎性原则的地位逐渐地被提高。
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为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其运用范围之广,运用方法之多样是史无前例的。这符合了我国要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要求,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对企业行为起到规范作用,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具有维权意义。谨慎性原则的正确运用也为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会计核算问题提供了更多新的选择,有利于各企业提高风险意识,重视资产质量,避免虚盈实亏,提高竞争能力。
12
致谢语
首先,感谢邱月华老师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整个过程对我的悉心指导,她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着我,引导我顺利完成论文写作,在此谨向邱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其次,感谢班主任马正凯老师,无论在生活、学习还是论文写作,马老师始终提供了巨大帮助,让我体会到了为人老师的负责任态度和大无私精神,谢谢马老师。
当然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总是在我身边给予最温暖的关怀和最坚定的支持,让我有信心一次次走出困境,微笑应对挫折。
回想大学4年,时光荏苒,记忆犹新,还有许多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13
[参考文献]
[1] 刘洋. 中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及美国会计准则的比较与启示.[J]. 经济研究导刊,2009.(2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 李长春.会计谨慎性原则及对其发展的思考[J].交通财会, 2009.(267)
[4] 马敏. 会计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实例研究及相关理论探讨[ D ].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2005.
[5] Watts R. L. . Conservatism in Accounting PartⅠ : Explanations and Implications [J ]. Accounting Horizons, 2003, 17, (3) : 207—221.
[6] Basu S. .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and the Asymmetric Timeliness of Earnings [J ].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1997, 24, (1) : 3—37.
[7] 徐莹、陈昌明.浅议谨慎性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运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12 [8] 财政部会计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M].人民出版社,2008
[9] 陈昌龙主编.新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8 [10] 朱小平、徐泓.初级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4
正在阅读:
论谨慎性原则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05-11
通达信全部函数及其用法06-1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教案107-09
2016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12-11
吉林省吉林市2018届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07-11
道德讲堂之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实施方案09-24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解答04-08
网络犯罪的原因有哪些04-08
电子万年历设计01-10
班主任03-2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会计准则
- 谨慎
- 运用
- 原则
- 我国
- 毕业论文排版参考论文
- 2014英语练习题
- 秭归二中2018届高三文科数学选填练习五
- 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测试题
- “十三五”重点项目-铅粉铅棒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江苏2014定额解释说明
- 三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 各种原产地证填制
- 阀室土建施工方案
- 中高档养生膳食馆餐饮管理创业计划书
- C语言课程设计-服装销售系统
-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加答案
- 单片机 数字电压表设计 - 图文
- 四通信和导航
- 2018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 2012-2013-03大学语文期末思考与练习
- 《贵州省建筑工程计价定额》(2004-版)
- 呼和浩特英文介绍
-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历史(
- 2018-2024年中国薯片市场运行态势报告(目录) -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