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土壤复习

更新时间:2023-11-28 09:2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含计算)和论述题

请同学们认真复习!

绪论、第一章 地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土壤; 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物的那一疏松的表层。

土壤肥力; 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质的特征,是土壤从营养条件(水分和养分)和环境

条件(温度和空气)方面,供应和协调(四大费力:水 肥 气 热)植物生长的能力。

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 由于不同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生物学特性,要求一定的生态环境条

件(包括土壤生态条件),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土壤肥力是具有生态性质的,某种肥沃或不肥沃的的土壤,只能针对某种或某些生态要求上相同的植物而言,而不是对任何植物而言。

二、简答题

1.矿物、岩石的类型(按成因)

原生矿物—由地壳内部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矿物。 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进一步风化形成的新的矿物。

2.具有鉴别意义的矿物物理性质有哪些? 1)形状

2)颜色 (自色 它色 假色)

3)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将矿物在白瓷板上刻划后留下粉末的颜色。它可以消除假色,

减弱他色,保存自色,但矿物硬度一定要小于白瓷板。

4)光泽:矿物表面对光线反射所呈现出的光亮。可分为: 金属光泽:具有金属的光亮,如黄铜矿、黄铁矿等;

非金属光泽,又可细分为:脂肪光泽,如石英;玻璃光泽,如方解石、正长石 珍

珠光泽,如白云母、滑石等

5)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摩氏硬度级相对硬度为:

6)解理:矿物在外力的作用下,沿一定方向裂开,裂开后形成的光滑平面,成为解理面。

第二章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物理风化 机械崩解作用,由温度变化、水分冻结、碎石劈裂以及风力、流水、冰川的摩擦

力等物理因素的作用引起,使岩石由大块变成碎块,再逐渐变成细粒,其形状、大小改变(增大接触面),为化学风化创造条件,但成分发生的变化很小。

化学风化 化学分解作用,由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等参与下进行的各种过程,包括 溶解

水化-矿物与水化合

+

水解-由于水的H从硅酸盐矿物中,部分取代了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基离子, 生成可溶性盐类

氧化-湿润条件下,含铁、硫的矿物,实质为强酸化过程。

生物风化;生活在岩石表面和土壤中的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可直接参与岩石矿物的分解破坏,且加强了物理和化学风化的作用。

1

同晶代换;阳离子间的取代作用。只在原生矿物及次生矿物成矿时产生,其代替条件是价荷、

半径差异较小,将造成构造不稳,价荷剩余。

土壤剖面 从地面向下挖掘所裸露的一段垂直切面,深度一般在2米以内。依次为有机质层

(O)、淋溶层(A)、淀积层(B)、母质层(C)和基岩层(D)。

二、简答题

1.风化作用的类型 物理、化学及生物风化 2.常见矿物抵抗风化的相对稳定性顺序

橄榄石(孤立的硅氧四面体通过盐基离子相互结合)<辉石(硅氧四面体单链)<角闪石(硅氧四面体双/复链)<黑云母<钙斜长石<钙钠斜长石<钠斜长石<钾长石<白云母<石英 3.风化产物的母质类型 1)定积母质/残积物未经搬运的风化残留物,分布在山区较平缓的高地上,是山区主要成土母质之一。

地面上的残积物经水流淋洗后,具粗骨性特征,其组成和性质与原岩有较大的差别。下层的风化物逐渐过渡至基岩,具连续性

2)运积母质 据不同搬运作用的外力方式,可分为:

1)流水沉积母质—据流水的性质和沉积的地形,分坡积物、洪积物和淤积物。 坡积物: 洪积物:

2)静水沉积母质: 3)海水沉积母质: 4)风积母质:

5)重积母质/塌积物:

4.土壤的剖面形态特征

重要的形态特征: 颜色、结构、质地、坚实度、孔隙、湿度、新生体、侵入体、动物孔穴 颜色

物质成分①腐殖质含量(多,黑色;少,暗灰色),②氧化铁(铁锈色/黄色),③石英、斜长石、方解石、高岭石、二氧化硅粉末、碳酸钙粉末等(白色),④氧化亚铁(沼泽土、潜育土中,蓝色或青灰色);

土壤的物理性状(湿度、粗细、光线强弱) 结构--土壤固体颗粒的空间排列方式

①单粒,②复粒:团聚体(粒间相连,利于根系发展;体间相连,多孔、沟通,通气、水,供肥)和微团聚体,③核状、片状、棱角状,④柱状、棱柱状,⑤块状 质地

机械分析准确测定;

野外指测法,分砂土、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粘土。 松紧和孔隙状况

影响土壤通气、透水和保水性,也影响土壤的温度状况。 湿度

分干、潮、湿、重湿、极湿。 新生体

土壤形成过程中新产生或聚积的物质,是判断土壤性质、土壤组成和发生过程等重要特性。按外观分,盐霜、盐斑、结核等;按化学组成分,可由易溶性盐类组成,可由晶质或非晶质的化合物组成。

2

侵入体

位于土体中,但不是土壤形成过程中聚积和产生的物体。如砖头、瓦片、铁器等。常见于耕作土壤中。

5.自然/耕作土壤剖面层次

自然土壤剖面:受自然成土因素的影响 耕作土壤剖面

人类生产活动和自然成土因素的综合作用

表土层:分耕作层(0-20 cm)和犁底层(耕作层下6-8 cm) 心土层:保水保肥,生长后期供应水肥的主要层次 底土层:生土或死土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土壤形成的?

第三章 土壤生物与土壤有机质 一、名词解释

土壤有机质 处于不同分解阶段死的动、植物残体和活的动物、微生物分泌、排泄的物质及

再合成的物质

腐殖质 多官能团、含氮、芳香族结构、酸性的高分子化合物体系

矿质化过程 复杂的有机质在土壤水分和空气的参与下,经过土壤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作

用,逐级分解为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最终生成简单的无机物质CO2、H2O和无机盐类

腐殖化过程 土壤生物有机质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再合成作用,最终形成另一类新型的含氮

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

氨化作用 含氮有机物蛋白质在一系列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复杂的分解过程最后形成氨或

铵盐。

硝化作用 一定的土壤条件下,氨或铵盐经过一系列硝化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作用,转化成亚

硝酸盐和硝酸盐。

反硝化作用 一定的土壤条件下,反硝化细菌将硝酸或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最后形成气态

氮而损失的过程。

二、简答题

1.土壤微生物类群及其作用

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 作用:

? 微生物是土壤肥力发展的动力

? 氮素的生物固定主要是由土壤中的固氮微生物完成 ? 菌根的形成大大增强了植物对矿质养分的吸收能力 ? 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作用 2.土壤腐殖质的性质

化学活性 分散性和凝聚性 稳定性

3.林木根系对土壤的影响 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 *论述土壤有机质在肥力上的重要作用并详细说明

3

第四章 土壤物理性质 一、名词解释

土壤机械组成 又叫土壤的颗粒组成,土壤中各种粒级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3

土粒密度/ 单位体积的土壤固体物质质量,称为土粒密度(g/cm) 。

3

土壤密度(容重); 单位体积原状土壤(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烘干土的质量(g/cm)。 土壤孔隙度; 单位原状土壤体积中土壤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率。

总孔隙度不直接测定,而是计算出来。

总孔隙度%=(1-容重/土粒密度)*100

物理性粘粒 直径1-0.01mm的颗粒,称为物理性砂粒; 物理性砂粒 而<0.01mm的颗粒,称为物理性粘粒。 二、简答题

1.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 从两个方面来论述

1.土壤质地与土壤营养条件的关系

肥力性状 砂土 壤土 粘土 保持养分能力 小 中等 大 供给养分能力 小 中等 大 保持水分能力 小 中等 大 有效水分含量 少 多 中-少 2.土壤质地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肥力性状 砂土 壤土 粘土 通气性 易 中等 不易 透水性 易 中等 不易 增温性 易 中等 不易 土壤中石砾对土壤肥力有一定的影响。

2.土壤结构形成的因素

1.需要一定数量和直径足够小的土粒,土粒愈细,数量越多,粘结力愈大。 2.使土粒聚合的阳离子 3+3+2+2+++++

Fe>Al>Ca>Mg>H>NH4>K>Na 3.胶结剂 (主要是各种土壤胶体)

无机胶体:粘土矿物、含水的氧化铁、氧化铝、氧化硅等; 有机胶体:土壤有机质中的多糖、腐殖质等。 3.土壤密度的用途

1)计算耕层土重和总孔隙度。

总孔隙度:P=(1-容重/土粒密度)*100

2)经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计算土壤有机质的重量。 4.适合植物生长的孔隙状况

土壤中大小孔隙同时存在,土壤总孔隙度在50%左右,而毛管孔隙在30-40%之间,非毛管孔隙在20-10%,非活性毛管孔隙很少,则比较理想;

4

第五章 土壤水、空气与热量 一、名词解释 凋萎系数

田间持水量;

土水势 将单位数量的水,由力场中的一已知点,移至另一相应点(参比点)所必须做的功。

一般将在同一大气压下具有相同温度的自由水面作为参比点,其水势为零。

*土壤水势一般为负值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吸力和土壤水分含量的相关曲线 土壤热容量 二、简答题

1.土壤含水量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1、绝对含水量(自然含水率%) 重量表示法 w = Mw/Ms * 100

体积表示法 θ= Vw/Vt * 100 θ = w * d (容重) 厚度法 Tw = Tt * θ 2、相对含水量

土壤实际含水量/土壤田间持水量*100 土壤实际含水量/土壤饱和含水量*100 3、土壤蓄水量(贮水量)

Tw (mm) = Tt (mm) * θ (V%)

322

土壤蓄水量(m/hm) = Tw (mm) * 1/1000 * 10000 (m)

2.土水势包括哪些分势?

1)基质势(-):土壤固相物质(基质)对水分影响的量度 2)重力势(+):由重力影响所产生的水势

3)溶质势(-):由于溶液中可溶性盐分所产生的水势 4)压力势(+):如气压势、静水压力势、荷载势 限制水分自由运动-负值 促使水分自由运动-正值

3.土壤水分常数有哪些?

一些特征性的土壤水分状况指标值,对于质地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土壤来说,它们的数值变化很小或基本固定,称为土壤水分常数。 可用能量和含量两类指标表示。不同土壤同一水分常数的能量指标值是相同的,而同一水分常数的含量指标值却可能差异很大。 (土壤水图解 见上课手绘图)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01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