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网络集体备课五单元

更新时间:2023-10-19 14: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沂南县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网络集体备课

时间 课题 2011年1月10日 第五单元18、《将相和》第一课时 单 位 铜井中心小学 课 型 精读课文 教材 简析 主备 朱娜 人 参入 刘洁 耿艳霞 徐仰霞 备课 人员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因此,“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就成了本文教学的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复述三个故事中的一个,并自由组合进行排练,在班上演一演 教学 目标 过程与方法:《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人物的言行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本文的重点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本文的难点是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 课前 准备 教学 过程 一 预 习 探 究 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 1、板书课题:将相和。 2、理解题意: ⑴ “将”的读音有___、___。这里应读___,“将”指的是___。 ⑵ “相”的读音有___、___。这里应读___,“相”指的是___。 ⑶ “和”的读音有__、__、__。这里应读__。“和”指的是___。 3、简介历史背景。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完成填空。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如何, 2.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训练学生质疑,表达的能力。 3. 突出题眼“和”字,使整篇课文的教学有所依傍。 个性备课 1、上一单元咱们学习了令你感动的故事,今天咱们来学习一篇新课《将相和》。 二 合 作 1,自读课文: ⑴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⑵ 由题目里的“和”引出不“和”。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失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言归于好的呢?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从课文题目切入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初步了解到课文内含的矛盾冲突。 小组交流问题(1)(2) 交 流 ⑶ 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试用小标题归纳,(3),全班交流。 并试着给课文分段。 流2、检查自学情况: ⑴ 学习生字新词。 ⑵ 交流小标题及分段。 第一段(1~10)完璧归赵。 第二段(11~15)渑池之会。 第三段(16~18)负荆请罪。师板书。 再次读书,把书读通,理清课文的思路。 三 品 读 体 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里写到了他们不和? “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 ⑴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战功赫赫,内心不满??)想想廉颇说这句话时是什么神态?你想到什么成语概括?(居功自傲) 找出有关句子,进行朗读。 自由朗读,谈感受。 有感情朗读,体会廉颇不服气的语气。 划出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让学生自读,自得,诱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争论,不追求统一,标准的2、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里写到了他们不和?小组谈论一下你的想法,然后找几位同学在班里汇报交流。 验 ⑵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⑶ 请大家再读读全文,1.自由读这段话,从中读看看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你你发现了蔺相如是个体从哪里知道? 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 2、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有感情答案,让学生谈出自身的 不同于他人的阅读体验, 点燃那种充满灵气的思维火花,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保证。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为以下教 3、想一下,蔺相如是不是只凭一张嘴而没有其他本事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品读“完璧归赵”: 验⑴ 默读第一段,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①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经过:地朗读蔺相如说的话。 学做好了铺垫。 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 被封为上大夫。 ②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 ③ 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3、看图讲述,想象拓展: 发挥想象,说说蔺相如智斗秦王、完璧归赵的故事。训练学生的口头 打出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 4、小结: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表达能力、复述故事能力。进一步了解蔺相如是个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人。 这种教学授课形式,既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1、总结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巩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固 2.布置作业 延 (1)、抄写生字。 伸 (2)、朗读课文。 (3)、搜集更多资料。 板书设计 将相和 将 相 1、 教学反思 初步了解战国时期历史对本课有很大帮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zw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