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对教育观念之影响

更新时间:2023-09-07 14: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文化运动与教育观念的变革

运动之沿革 新文化运动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陈独秀、 鲁迅、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 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儒教、反文言”的思想文 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 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 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 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 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 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中国共产党认为 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 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文化,也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新文化。 “新文化运动”和与之相对的“中国文化复兴运动”在 中国现代历史上均产生了大影响。

产生之背景 新文化运动能够发生,一定程度上有赖于 言论自由的大环境。从1912年民国建立, 到中国国民党1927年开始训政,中国言论 空前自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 后,中国大陆言论自由受到极大限制,直 到近年改革开放,才开始逐步放松;而台 湾在解除戒严后,逐步恢复了言论自由。

西方文化之渗入 随着西方国家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基督教的传教活动蓬 勃发展。来华外国传教士开启了对中国国民性的研究,其中刻 意诬蔑中国国民性落后与丑陋,突显西方国家在种族与文化上 的优越。在中国北方农村传教的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史密斯 (Authur H. Smith,斯密斯),中文名明恩溥,于1889年在上海 《字林西报》(North-China Daily News)上刊发了一系列评论 中国人的文章,1894年在纽约发行英文版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896年翻译为日文版《支那人气质》。这本书对日本人以及留 日中国学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鲁迅临死前仍希望有人翻译斯 密斯的《支那人气质》让中国人自省。[4]传教士何天爵《真正 的中国佬》以及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描绘的中国充 满了落后、失败以及灾难感。新文化运动中流行的中西文化比 较理论,同样贯穿了一条以西方公民精神批判中国国民性的主 线。

对教育观念之影响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yz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