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下

更新时间:2024-04-28 10: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汉语课程纲要(下)

一、语音 (一)概说

可资利用的音韵工具书:

1、曹述敬主编《音韵学词典》,湖南,1991年9月。 2、李新魁、麦耘《韵学古籍述要》,陕西人民,1993年2月。 3、唐作藩《上古音手册》,江苏人民,1982年9月。 4、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1986年。 或可以利用《汉语大字典·上古音表/中古音表》。

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1、董同龢《汉语音韵学》,中华,2001年10月。 2、李新魁《汉语音韵学》,中华,1986年。 3、李新魁《古音概说》,广东人民,1979年。 4、魏建功《古音系研究》,中华,1996年12月。 5、张世禄《中国音韵学史》,商务,1938年7月版;1998年4月影印。

(二)何以学习音韵学?(学习古语音的意义。) 1、明语法

音韵学上的“破读”和“如字”术语,实际上就是指通过语音屈折变化以表现不同的词性或词义。所谓的“词类活用”:不及物动词用如及物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为(及物和不及物)动词,其实应属于语音屈折变化形式的词法范畴。例如“衣”,做名词用时,意思是“衣服”,念yī,平声;做动词用时,意思是“穿(衣)”,念yì,去声。又如“冠”,当名词用时,意思是“帽子”,念guün,平声;当动词用时,意思是“戴(帽子)”,念guàn。这种语法形式,古汉语术语把前者称为“如字”,把后者称为“破读”(或“读破”)。“如字”和“破读”,与某些西方语言,例如英语,颇有相似之处。例如:contract[’k?ntr?kt],重音在前,为名词,意思是“契约、合同”;contract[k?n’tr?kt],重音移后,为动词,意思是“缔结(契约、合同)”。又如:contrast[’k?ntr?st],重音在前,为名词,意思是“对比、对照”;contrast[k?n’tr?st],重音移后,为动词,意思是“使对比、使对照”。这不能不说是人类语言的某些共性。所以,通过声调(或语音)的变化以表现不同的词性或词义之现象,某些中国学者和外国学者都认为属于词法上的屈折变化(inflection)形式(参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6~27页,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

如果我们进一步考察现代汉语方言,可能会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例如粤语的次方言开平话。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开平话表现为语音音变的屈折形式:我[??i33]?我们[??i21];你[nei33]你们[ni?k21];他(佢)[k’ui33]他们(屐)[k’i?k21](参邓钧主编《开平方言》,湖南电子音像,2000年3月)。汉语中具有类似形式的方言不太多,已知的有陕西商县话、苏北赣榆话、吴语苏州话,等(参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50页、97~98页,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年6月第2版)。

2、明词义或词性 (1):南风谓之凯风。(《尔雅·释天》)//《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诗·关雎序》) (2):沈者,莽也。(《风俗通》)/汎汎杨舟,载沈载浮。(《诗·小雅·菁菁者我》) (3):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靖郭君不听。(《战国策·齐策一》) 又: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而为外廷所笑。(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

3、知构词

通过语音的学习,可以了解古汉语中双声、叠韵、重叠等构词法则,就不容易误解词义。 例如:磅礴=旁薄=旁礴=旁魄//匍匐=匍伏=伏服=俯伏等就都是双声词。黾勉=密勿=蠠没//优游=优繇=优犹=瀀嗂=优嗂=扰游等就都是叠韵词。

因不明双声、叠韵而误解词义,自古以来屡见,下面举两个例子:

(4)《史记·项羽本纪》:“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辟易,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解释说:“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

(5)犹豫,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解释说:“《尸子》曰:‘五尺犬为犹。’《说文》云:‘陇西谓犬子为犹。’吾以为人将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如此往还,至于终日。斯乃豫之所以为未定也,故称犹豫。”

例(4)是叠韵连绵词,退避的样子;例(5)是双声连绵词,即“迟疑的样子”。

重叠reduplication,在古汉语中通常被称为“叠音词(字)”(以前称为“重言”或“叠字”),是复合词的一种类型。重叠词在词形方面也可能有多种形式。

例如:狌狌=猩猩//云云(《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道经》)=芸芸(今本老子)。//蔡蔡(《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道经》)=察察(今本老子)//柬柬(楚简)=简简(《诗·商颂·那》:“奏鼓简简。”)//兽兽(楚简)=肃肃(《诗·大雅·烝民》:“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仓仓(楚简)=锵锵(《诗·大雅·烝民》:“四牡彭彭,八鸾锵锵。”按:“仓”也可能为“鎗”。《说文》卷十四金部云:“鎗,钟声也。”)//熙熙(今本《老子》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喜喜(《帛书老子》)。

4、知通假

(6)绝臣军粮,不得踵系。(《三国志·袁绍传》)//圣嗣未立,群臣继望。(《后汉书·李固传》) (7)庄公寤(通啎)生。(《左传·隐公元年》)寤,《说文》:“寤觉而有信曰寤。从梦省,吾声。一曰昼见而夜梦也。”

(8)姜氏何厭(猒、饜)之有?(《左传·隐公元年》)《说文》:厭,笮也。//笮,迫也。 (9)子曰:德之不脩(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5、知形声字声旁、形旁的区别

女例如:梅(楳、槑)//恕(心)//恬(甜省)//貌(豹省,《说文》卷八:皃,从人白,象人面形。)

6、知声训 例如:《说文》: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天,颠也。//礼,履也。

7、知特殊读音之特殊意义(词源)

或来自他民族,如:单于chányú(历史上的匈奴最高统流者称为“撑犁孤涂单于”,并以其名为国号。匈奴语中的“撑犁”意为“天”,“孤涂”意为“子”,“单于”意为“广大”。)//突厥tùqiū(Turkey)//身毒(天竺)tiünzhú/tiündú/juündú/yuündú(印度河梵文Sindhu 对音);这里且举一例:元稹《会真记》“鸚鵡饑亂鳴,嬌娃睡猶怒。” 嬌娃,其实是外语“獢犭圭”(见康熙《御定全唐诗录》卷六十六页十四),一种小狗(参陈寅恪:〈元白诗证史之《莺莺传》〉,《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4期)。

或来自方言,例:越人谓盐曰“馀”/越人谓齐人“多”(《越绝书》卷八) 或来自地名,如:蚌埠bangbù//费县bìxiàn;

或来自姓、氏、名,如:郦食其lìyìjī/万俟m?qí/澹台tántái/李阳冰lǐyángníng; 或来自官称,如:仆射púya/洗马xiǎnmǎ;

2

8、明韵文

韵文(例如赋、诗歌)之压韵(叶韵)、诗词曲格律,等。对断句标点尤有助益。

9、了解古今音的演变途径,尤其是普通话与方言的对应关系。

(1)普通话的[? ]、[? ’]、[? ],在广州话中通常念[k]、[k’]、[x ]。这实际上是中古音声母“见、溪、群、晓”在广州话中的孑遗。

(2)普通话的[t? ]、[t?’]、[?]在闽南话等方言中通常读为[t]、[t’]、[ d]。因为它们在中古同属所谓的“舌音:端、透、定、泥、知、徹、澄、娘”。

(三)汉语语音史的分期(据麦耘《音韵学》讲稿)

上古时期(先秦两汉) 上古前期I 前11世纪以前(周朝建立以前)

上古前期II 前11——前3世纪(周秦) 上古后期I 前2世纪——公元前后(西汉) 上古后期II 1——3世纪(东汉)

[上古到中古的过度期] 3——4世纪(魏晋)

中古时期(南北朝至北宋) 中古前期 5——8世纪(南北朝至盛唐)

中古后期I 8——9世纪(中唐至唐末) 中古后期II 10——12世纪(五代北宋)

[中古到近代的过度期] 12——13世纪(南宋)

近代时期(元以后) 近代前期 13——15世纪(元及明前期)

近代后期 16——20世纪(明后期及其以后)

(四)术语

汉字音节=声+韵+调

声/声母/字母(古)/声纽(古)/纽(古)。 韵/部

韵母=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阴声/阳声/入声)

唐末僧人守温创三十字母,为:不、芳、並、明、端、透、定、泥、知、徹、澄、見、溪、群、疑、精、清、從、邪、照、穿、審、禅、心、影、曉、匣、喻、來、日。后人增六,是为三十六字母。每一字母代表一个“声”。相较于现代汉语21声母,在数量上多出25个。 五音、七音和九音 五唇 牙 喉 舌 齿 音 七唇 牙 喉 舌 舌齿齿 音 齿 舌 九重轻牙 喉 舌舌半 半 齿正音 唇 唇 头 上 舌 齿 头 齿 (五)中古汉语声母表 《切韵》(隋陆法言撰,分为193部。原书佚。敦煌出有残卷)声母(中古前期声母) 清(塞不送气) 清(塞送气) 浊(塞) 浊(通) 清(擦) 浊(擦) 唇 音 舌根音 喉 音 幚[非] p 見 k 影 ? 滂[敷] p? 溪 k? 並[奉]b 群 g 明[微]m 疑 ? 匣[喻云] ? 3 喻[以]? 曉 h 舌 尖 音 端 t 知 ? 精 ? 照莊 t? 透 t? 徹 ?? 清 ?? 穿初 t?? 穿昌 ?? 定 d 澄 ? 從 ? 牀崇 d? 禅常 ? 泥 n 來 l 娘 ? 日 心 s 審生 ? 審書 ? 邪 z 禅俟 ? 牀船 ? 舌面前音 照章 ?

中古声母系统

三十六字母(中古后期声母) 全清A 次清 重唇音 清唇音 牙 音 喉 音 舌头音 半舌音 舌上音 齿头音 正齿音 半齿音 幚 p 滂 p? 全浊A 並 b 次浊 明 m 全清B 非敷 f 曉 h 心 s 審 ? 全浊B 奉 v 匣 ? 邪 z (禅? ) 非 pf 見 k 影 ? 端 t 敷 pf? 溪 k? 透 t? 奉 bv 微 ? 群 g 定 d 疑 ? 喻 ? 泥 n 來 l 知 ?(?) 徹?(?)? 澄?(?) 娘 ? 精 ? 照 t? 清 ?? 穿 ? ? 從 ? 牀禅 d? 日??

(六)中古汉语韵母表

中古汉语因为有韵书传世,今天我们对韵母的数量是很清楚的:如果把调的因素也考虑进去,有206个韵部(据《广韵》)。剔除声调的因素,中古汉语的韵母也达91个。而且,古代的韵部只考虑韵腹和韵尾,介音不同也可以归入同一韵部。例如:ɑ、iɑ、uɑ这三个韵母,虽然韵头各不相同,但它们的韵腹都是ɑ,所以归为一个韵部。因此,相对于现代汉语35个韵母,古代汉语的韵母比现代汉语多得多。

韵母是对语音较为粗疏的划分,如果进一步细分,则可以把韵母分为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阴声韵尾[元音]、阳声韵尾[鼻辅音]和入声韵尾[塞音])三部分。 唐孙愐撰《唐韵》,有二本:开元廿年本,简称“开元本” ,分为195部,已佚;天宝十年本,简称“天宝本”,分为205部,今剩残卷。 宋陈彭年撰《大宋重修广韵》,分为206部。 至南宋刘渊撰《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分为107部,因在平水(山西临汾)刻书,且作者是平水人,故又称为《平水韵》。 到了元阴时夫撰《韵府群玉》,拯部并入冋部,得106部。

古汉语的韵母与现代汉语的韵母,除了数量上的差别外,还体现为以下三点不同: 1、介音的有无。例如四江、二十八严,等。今有介音,古无介音。

4

2、韵腹差异。例如一东、五支。

3、韵尾差异。例如古有[p、t、k、m],现代汉语的韵母系统里是没有这几个韵尾的。 古 音 标 今 音 标 古 音 标 今 音 标 東董送 冬 宋 锺腫用 江講絳 支紙寘 脂旨至 之止志 微尾未 魚語御 虞麌遇 模姥暮 齊薺霽 祭泰 佳蟹卦 皆駭怪夬 灰賄隊 咍海代廢 真軫震 諄凖稕 臻 o? u? 并入冬 ?? e i ? ?i o u ?i ?i ai ai ?i ai,/?i en 并入真 并入真 ong/eng ong ong iɑng i i i ei ? ? u i ɑi iɑ/ie/u ie/ɑi/uɑi ui ɑi,/ei en un en u?/ ?? u? u? ia? ? ? ? ei y y u i ai ia/ie/ua ie/ai/uai uei ai/ei ?n u?n ?n 屋 沃 燭 覺 質 術 櫛 物 尤有宥 侯厚候 侵寢沁 覃感勘 談敢闞 鹽琰艶 添忝掭 咸豏陷 銜檻鑑 嚴儼釅 凡范梵 ou 并入尤 im am am ?m 并入鹽 am 并入咸 ?m 并入嚴 ou ou in in, ɑn ɑn iɑn iɑn iɑn iɑn iɑn ɑn ou ou in an an ian ian ian ian ian an 以 下 入 声 ok uk 并入沃 ? it 并入質 ?t u uo u ?e i u i u u uo u ye ? u ? u 5

文吻問 欣隐焮 元阮願 魂混慁 痕很恨 寒旱翰 桓缓换 删潸諫 山産襇 先銑霰 僊獮線 蕭篠嘯 宵小笑 肴巧效 豪皓号 歌哿箇 戈果過 麻馬禡 陽養漾 唐蕩宕 庚梗映 耕耿諍 ?n 并入真 ?n 并入元 ɑn 并入寒 an 并入删 ?n 并入先 ?u 并入蕭 au ɑu ɑ 并入歌 a ɑ? 并入陽 ?? 并入庚 en in ?ɑn un en ɑn uɑn ɑn ɑn iɑn iɑn iɑo iɑo iɑo ɑo e e/uo ɑ iɑng ɑng eng/ing eng ?n in yan u?n ?n an uan an an ian ian iau iau iau au γ γ a ia? ang ?? /i? ?? 迄 月 没 曷 末 黠 鎋轄 屑 薛 藥 鐸 陌 麥 昔 锡 職 德 緝 合 盍 葉 帖 并入物 ?t 并入月 ɑt 并入曷 at 并入黠 ?t 并入屑 ɑk 并入藥 ?k 并入陌 ik ?k 并入職 ip ɑp 并入合 ?p 并入葉 i ?e o e o iɑ iɑ ie ?e iɑo uo o ɑi i i i e i e e ie ie i ye o γ o ia ia ie ye iau uo o ai i i ? γ i γ γ ie ie 6

清靜勭 青迥經 蒸拯證 登等嶝 并入庚 i? ?? 并入蒸 ing ing/iong eng eng i? i?/ iu? ?? ?? 洽 狎 業 乏 ap 并入洽 并入洽 (?p) 并入洽 iɑ iɑ ie ɑ ia ia ie a

音韵学根据韵母中主要元音及介音的发音状况的差異,把韵母划分为四“等”:“音韵有四等,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江永《音学辨微》)用现代语音学术语来说,一二等韵没有[i]介音,所以声音“大”,三四等韵有[i]介音,所以声音“细”,二等韵的主要元音比一等韵稍前稍高,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间稍小,所以是“次大”,四等韵的主要元音比三等韵更前更高,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间最小,所以“尤细”。等与声母也有关系。因为声母和韵母有一定的配合关系。在等韵图中,轻唇音只出现在三等,舌头音只出现在一四等,齿头音没有二三等,正齿音没有一四等,日母只有三等。

(七)古汉语声调

上古汉语的声调,是否存在四声是有疑问的。有人(例如首倡者明代的陈季立)认为,上古汉语只有平、入二声,其中,平分为长平和短平;入分为长入和短入。这就是后来四声的滥觞。而以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音学五书》)、江永(字慎修,《古韵标准》)所论最详。 后来,学者中或认为古音中无去声(例如段玉裁),或认为无上声(例如黄侃),或认为无入声(例如清孔广森)。

周祖谟先生有〈古音有无上去二声辩〉(载《问学集》上册,中华,1966年1月第一版)一文,申论上古即有四声的语言事实。

虽然这个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但现在大多数学者都赞同上古即有四声的观点。 根据学者们对汉代典籍的考察,现在可以确切地肯定,至迟在汉代,汉语语音就已是四声具备了。到了南北朝时期,沈约(后人多有怀疑)、周顒等人提出“四声八病”之说,“四声”遂成定论。即平、上、去、入,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天子圣哲”。相较于现代汉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差異全在乎八个字“平分阴阳,入派三声”。 例:

阴平(ˉ):屋、昔、锡、贴、餮、薛、泼,等; 阳平(ˊ):觉、狭、黠、辑、合、烛、德、盍(曷)、狎、乏、石、活、泊、勺,等; 上声(ˇ):索、辱、笔、骨、铁、雪、血、法,等; 去声(ˋ):沃、质、物、月、屑、药、陌、职、葉、叶、洽、术、末、麦、热、烈,等。

今天的汉语方言,尤其是南方方言,多保留有入声。以南方方言为母语的一般可以分辨入声字。根据现代汉语方言的入声情况分析,一般认为,塞音(闭止音)尾[p、k、t]的发展是喉塞音尾[?],然后趋于消失。

北方方言多没有入声。以北方方言为母语的则可参杨小源〈关于入声字〉(载《当代诗词》总廿四期,花城出版社,1992年6月)一文。

注音字母:

声母24:ㄅ,古包字,帮母,拉丁文写作b;ㄆ,攴草体,滂母, 拉丁文写作p;ㄇ,冃简体,明母, 拉丁文写作m;ㄈ,古簠字,敷母, 拉丁文写作f;ㄉ,古刀字,端母, 拉丁文写作d;ㄊ,同突,透母, 拉丁文写作t;ㄋ,古乃字,泥母, 拉丁文写作n;ㄌ,古力字,来母, 拉丁文写作l;ㄍ,见母1, 拉丁文写作g;ㄎ,丂字,溪母1, 拉丁文写作k;ㄏ,晓母1, 拉丁文

7

写作h;ㄐ,丩字,见母2, 拉丁文写作j;ㄑ,畎本字,溪母2, 拉丁文写作q;ㄒ,下字,晓母2, 拉丁文写作x;ㄓ,古之字,照母, 拉丁文写作zh;ㄔ,彳字,穿母, 拉丁文写作ch;ㄕ,尸字,审母, 拉丁文写作sh;ㄖ,日字,日母, 拉丁文写作r;ㄗ,卩字,精母, 拉丁文写作z;ㄘ,七字,清母, 拉丁文写作c;ㄙ,厶字,心母, 拉丁文写作s。

介母3:ー,一字,音衣,拉丁文写作i;ㄨ,古五字,音乌,拉丁文写作u;ㄩ,古去字,音于,拉丁文写作?。

韵母12:ㄚ,丫字,音啊,拉丁文写作a;ㄛ,呵本字,音峨,拉丁文写作e;ㄜ,ㄝ,古也字,音耶,拉丁文写作ie;ㄞ,古亥字,音哀,拉丁文写作ai;ㄟ,音微,拉丁文写作ui;ㄠ,幺字,音凹,拉丁文写作ao;ㄡ,又字,音欧,拉丁文写作ou;ㄢ,音安,拉丁文写作an;ㄣ,古隐字,音恩,拉丁文写作en;ㄤ,音肮,拉丁文写作ang;ㄥ,古肱字,音鞥,拉丁文写作eng;ㄦ,儿字,音而,拉丁文写作er。 后新增:ㄜ(标示“质”、“日”、“陌”、“缉”等入声韵母)、帀(标示ㄓ、ㄔ、ㄕ、ㄖ、ㄗ、ㄘ、ㄙ7个声母单独成音节时的省略韵母)。

声调:点于字母的四角,如图:∷ ——左下阳平,左上上声,右上去声,右下入声。阴平不标示。1922年以后,改为ˉ(阴平,可不标)ˊ(阳平)ˇ(上声)ˋ(去声)?(入声,后废止)。

(八)反切 或称“反语”、“反言”、“反音”。简称“反”、“翻”、“切”。

在反切创始以前,给文字注音用的是“直音”一法,也就是用同音字或读音相近的字给另一字标音。使用的术语或作“读若”,或作“读如”,或作“音(某)”、“(某)声”(有时用于标调)。 反切起源:

1、文字始创阶段。

主张者:清刘熙载《说文双声·序》:“切音始于西域乎?非也。始于孙炎乎?亦非也。然则于何时而起?曰:起于始制文字者也。”宋沈括、郑樵,清顾炎武也都持此说。 2、东汉服虔、应劭时代。 主张者:章炳麟、吴承仕。《经籍旧音序录》:“寻颜师古注《汉书》,引服虔、应劭反语不下十数事(服虔5例,应劭8例——据《音韵学词典》)。服虔、应劭皆卒于建安中,与郑玄同时,是汉末已行反语,大体与颜氏所述相符。至谓创自叔然,殆非实情。” 3、三国·魏孙炎(字叔然)。 主张者:唐陆德明、张守节。《经典释文·条例》:“古人音书,止为譬况之说,孙炎始为反语。魏晋以降,蔓衍实繁。”《史记正义·论音例》:“先儒音字,比方为音。至魏秘书孙炎始作反音,又未甚切。今并依孙炎反音以传后学。”“以头曼为之合音。”(胡应麟《郑许字义异同评》) 4、西域婆罗门。

主张者:宋郑樵曾说过类似的话。

(九)怎样考察古今声、韵、调的异同 1、从总体数量上考察(见前)。 2、利用连绵词考察异同。 双声:匍匐(唇音/俯伏)、蝙蝠(唇音)、萧瑟(广州话) 叠韵:仓庚(康)、密(宓)勿、豁(辖)达、络绎(铎) 3、从韵文考察。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渙《登鹳雀楼》) 又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十)中古汉语音节表

8

把字母和韵用图表的方式组合起来,就是等韵图,也就是古代的音节表。 请参看下列图表。

在读此图表前,首先解释一下此图中出现的术语。 摄:也称“韵摄”。“指等韵图在归韵列字时把韵尾相同、元音相同或相近的各韵归并成的更大的类别。”“宋代韵图《四声等子》分为十六摄”:通、效、宕、江、遇、流、蟹、止、臻、山、果、假、曾、梗、咸、深。“清代韵图《大藏字母九音等韵》”分为十二摄:迦、结、冈、庚、械、高、该、傀、根、干、钩、歌。(《音韵学词典》177,192,191页)

内外:指照组二等字作反切下字时,被切字属二等还是三等,要依照它所在的韵是属于内转还是外转来决定。内转各摄所辖的韵中,以照组声母二等字为反切下字者,被切字属三等。如“薑,居霜切”,霜是二等字,但在阳韵,属内转宕摄,所以属三等。外转各摄所辖的韵中,以照组声母为二等字为反切下字者,被切字属二等。如“江,古双切”,双是二等字,在江韵,属外转江摄,所以江字属二等。(《音韵学词典》143页)

呼:等韵学家对韵母的一种分析,指韵头的有无和有什么样的韵头。宋元等韵图分开口(洪音、细音)、合口(洪音、细音)两呼。清代等韵图分开口(主要元音不是[i] 、[u]、 [y],且没有介音的韵母)、齐齿(具有[i]介音或主要元音是[i]的韵母)、合口(具有[u]介音或主要元音是[u]的韵母)、撮口(具有[y]介音或主要元音是[y]的韵母)四呼。 泥定透端 疑郡溪見 韵 歌平那○佗多 峩○珂歌 歌 攝上娜陊拸多頁 我○可哿 哿 章去哪誃杝跢 餓○坷箇 箇 第入 諾鐸托矺 愕○客革 鐸 十平○○○○ ○○○○ 戈 二 上○○○○ ○○○○ 果 去○○○○ ○○○○ 過 入 ○○○○ 岳亻卻却角 覺 (《康熙字典·等韵》局部) (十)研究古音的材料

1、 韵书。2、韵文。3、汉字的谐声系统(直接[形声字中同声符者,例如:财、材]或间接[以形声字为声符者,例如:载、哉、裁]的谐声系统)4、假借(包括借词、外来的译音词)。5、现代汉语方言。6、同一语系的其他语言。例如同源词。

其实,在古代的典籍中,存在着类似于反切的合音字(词)。例如:於菟(楚方言)=虎;不聿(律)(秦方言)=笔;窟窿=孔;之于=诸;于此(是)=焉。可能地,正是这些语言现象的存在,促使了反切的出现及应用。(按:上述例子,也有学者认为是古汉语语音存在复辅音的证据。例如章太炎,就据此而提出了著名的“一字重音说”。又如林语堂,见氏著《古有复辅音说》) 反切的出现,证明了人们对音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音节=声母+韵母+声调。

二、诗律和词律 (一)诗律

律诗,或作“近体诗(今体诗)”,它是与古诗相对而言的。从时间上考虑,律诗产生于隋唐之间,在此以前的都是古诗。从体裁上考虑,古诗无定体,即:句数、字数(可多可少)、平仄(可平可仄)、押韵(可一韵到底,也可中途换韵)、对仗(可对可不对)等没有固定的要求。而律诗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对仗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如七律,要求每句七字,共八句,五十六字;每一句的平仄参差有序;要求(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一般要求三、四、五、六句对仗。

9

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

律诗截其一半,就是“绝句”,也有五言和七言之分。 术语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出句、对句、平仄、拗、救、孤平、尾三平(犯三平)、对(对仗)、粘、失对、失粘、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出句、对句 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第三、四句称为“颔联”,第五、六句称为“颈联”,第七、八句称为“尾联”。

每一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

对和粘

每两句的平仄关系完全相对,就叫做“对”; 每两句的平仄关系完全相同,就叫做“粘”。 失粘例: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上半)

平仄、尾三平(犯三平)、孤平、拗、救

平=平声(现代汉语中大多数的阴平、阳平字);仄=上声(现代汉语上声和部分古入声诸字)+去声(现代汉语去声和部分古入声诸字)+入声(现代汉语中部分的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诸字)。

律诗中,每一句的平仄分布是有规律的。通常是两两相对,即:平平仄仄(余此类推)。五言或七言,每两句的平仄声字的字数是相等的,完全是为了保持声律的平衡。但是,如果都严格要求如此,肯定做不出好诗来。所以通常可以稍宽松些,只对一句诗的第“二、四、六”字作要求,第“一、三、五”字则不作要求。这就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当应用平而反用仄,或反之,就称为“拗(拗句)”,与之相应的,就是“救(救句)”。 例1:黄沙北风起,夜半又离营。战马雪中立,探人冰上行。(张籍《征西将》前半)句式为“平平平仄仄”,“风”字处当用仄,但却用了平,则在前字用仄救之。这称为“本句救”。 例2: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柳宗元《梅雨》颔联、颈联)句式本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出句“猿”字处应用仄,则在前字用仄救之。 例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题西林壁》)句式本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句“西”字处应用平而用仄,本句在“比”字处救之。 例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句式本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出句“不”字处应用平而用仄(而且属于“犯孤平”),对句“吹”字处用一平声字救之。这称为“对句救”。

例5:自笑穷途不归去,空怀漫刺阖闾城。(张先《留别赛景初》末二句)句式本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现在出句第六字用了平声,则把对句中第六字改为仄声救之。 孤平的救很简单:把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改为平就可以了。 当然,也有出现拗句而不做补救的。 对仗

律诗要求对仗,以颔联、颈联为常格。 但也有例外:

1、通篇皆对,较少见。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青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首、颔、颈(或颔、颈、尾,罕见)三联。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与君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李白《别友人》)//支离东北

10

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湿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首、颈二联。称为偷春格。例:城阙辅三秦,烽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4、颈一联,称为“蜂腰格”。例: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通篇不对。例: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但也有对仗的。或全对,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或首一联,例: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压韵

律诗通常押平声韵,但也有例外:岱宗复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眥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全诗押上声篠韵//秋月照潇湘,..月明闻荡浆。石横晚濑急,水落寒沙广。众岭猿啸重,空江人语响。清辉朝复暮,如待扁舟赏。....(刘长卿《湘中纪行》之一《浮石濑》)全诗押上声养韵。//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花蝶来未已,山光暖将夕。(上官仪《早春桂林...殿应诏》)全诗押入声陌韵。

相对而言,绝句押仄声韵的作品稍多见。例如王维的《鹿柴》(空山)、《竹里馆》(独坐),孟浩然的《春晓》,柳宗元的《江雪》等。

律诗押韵通常一韵到底。但也有以相近韵部相押的。例如:犬吠水声中(一东),桃花带露浓(二..冬)。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二冬)。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二冬)。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二冬)。(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秋野日疏芜(七虞),寒江动碧虚(六鱼)。系...舟蛮井络,卜宅楚村墟(六鱼)。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六鱼)。盘餐老夫食,分减及溪鱼(六...鱼)。(杜甫《秋野》)

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1、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1962年12月(或《古代汉语》下册第二分册)。 2、李新魁《实用诗词曲格律词典》,花城,1991年。 3、朱承平《诗词格律教程》,暨南大学,1999年9月。 4、郭芹纳《诗律》,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 5、刘渊《平水韵》。

(二)词律

词的创作大致可上溯至唐。例如世传李白所作《忆秦娥》(箫声噎)、《菩萨蛮》(平林漠漠)。白居易也有《忆江南》等作品。而以宋最盛。最早的词谱为明张綎的《诗馀图谱》。 根据词的字数多寡,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8-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短的只有16字,最长的有240字。 短词可以不分阕,例如《如梦令》、《十六字令》、《忆江南》等。通常分为上下二阕,例如《忆秦娥》、《清平乐》、《西江月》等。但也有三、四阕者,例如《莺啼序》,凡240字,分为四片。

11

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1、(清)舒梦兰(字白香)《白香词谱》,收百调,选唐至清初59名家作代表,今存99调。 2、(明)万树《词律》,收660调,1180余体。 3、(康熙)陈廷敬、王奕清《钦定词谱》,收826调,2306体。 4、(清)戈载《词林正韵》

三、修辞

(一)用典:引用古人的历史事迹或古代典籍中的言辞语句,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或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就叫做“用典”。例如: 例1:《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许慎《说文解字·叙》) 例2: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王勃《滕王阁序》)用吴隐之、庄子典。

(二)委婉:不把要表述的内容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有意识地把话说得婉转曲折、含蓄有致,就是“委婉”。委婉常见的手法有“谦敬语”(自我贬抑)、 “避讳语”(对所要说的事加以回避掩盖或修饰美化)和“迂回语”(曲折迂回,意在言外)。

例1: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乎?(贾谊《治安策》)

例2: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孟子《公孙丑下》) 以上为“避讳”。

例3: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句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天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句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国语·越王句践栖会稽》) 以上为“迂回”、“谦敬”。

例4: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例5:臣超犬马齿歼,常恐年衰。(《后汉书·班超传》) 以上为“谦敬”。此外,使用谦敬副词、谦称等都属于“谦敬”的修辞法。

(三)分承:在遣词造句中,把本来应写成两个短语或句子的文字只用一个短语或句子来表达。其形式为:相同的成分放在一块儿并提,但在表意上却仍然必须按照两个短语或句子的组合关系来分别相承。这种修辞表达方式就叫做“分承”或“并提”。 例1: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宋玉《风赋》) 例2、掾主吏萧何曹参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帅沛子弟,恐不听。”(《汉书·高帝纪》)

(四)共用:在行文中,两个相连接的词或词组共用某一个或几个词语。换言之,同一个或几个词语在组合搭配的关系上是兼管着两个相接的词或词组的。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共用”。 例1、塗有狂夫,投刃而候;泽有猛虎,厉牙而望:知见之者,不敢前进。(王充《知实》) 例2、《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说文解字·序》)

(五)同义连用:将两个或以上意义相同或相关的词语临时组合在一起,使其意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成为一个整体意义,其作用相当于一个词。这种表达方式就叫做“同义连用”。 例1:又盛毁超拥爱妻,抱爱子,安乐外国,无内顾心。(《后汉书·班超传》) 例2: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史记·屈原传》)

12

例3:秦王身问之:“子,孰谁也?”(《战国策·楚策一》)

例4: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舞斯愠,愠斯戚,戚斯叹,叹斯辟,辟斯踊矣。(《礼记·玉藻》)

例5: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史记·滑稽列传》)

(六)复合偏义:把两个意义相反相对的词组合在一起,但在表义上只让一个词起作用,另一个词并不表义,仅仅是一种陪衬。这种修辞表达方式就是“复合偏义”或“偏义复合”。 例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例2:既醉而退,曾不恡情去留。(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七)互文见义:把一个意思比较复杂的语句有意识地分成两个(个别情形也有三个)形式相同(或大致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着两个(或三个)语句的意义内容具有彼此隐含,彼此渗透,互相呼应,相互补充的关系。这种修辞表达方式就叫做“互文见义”,或作“互文”、“互言”、“互备”、“互体”、“参互”等。

例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例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例3:伊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赵壹《刺世疾邪赋》)

(八)变文同义:在同一语境中,变换着使用不同的字词来反复表达大致相同意义内容。这种修辞表达方式称为“变文同义”。其目的是为了追求行文的变化,增强文采,加重语气或感情。 例1: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赵壹《辞世疾邪赋》) 例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例3: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史记·留侯世家》)

四、标点

(一)首先应了解文体。 古文大致可分为韵文和散文。 寻二言肇于黄世,《竹弹》(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之谣是也;三言兴于虞时,《元首》(舜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见《尚书》)之诗是也;四言广于夏年,《洛汭》(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见《尚书·夏书》)之歌是也;五言见于周代,《行露》(《诗经·召南》:“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牖?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之章是也;六言七言,杂出《诗》、《骚》;??(刘勰《文心雕龙·章句》)

韵文例一:

忘憂之館垂條之木枝逶遲而含紫葉萋萋而吐緑出入風雲去來羽族既上下而好音亦黄衣而絳足蜩螗厲響蜘蛛吐絲階草漠漠白日遲遲于嗟細柳流亂輕絲君王淵穆其度御群英而翫之小臣瞽聵與此陳詞于嗟樂兮於是罇盈縹玉之酒爵獻金漿之醪庻羞千族盈滿六庖弱絲清管與風霜而共雕鎗鍠啾唧蕭條寂寥雋乂英旄列襟聨袍小臣莫効於鴻毛空銜鮮而嗽醪雖復河清海竭終無增景於邊撩(漢·枚乘《柳赋》)

韵文例二:

髙樹凌雲蟠紆煩寃旁生附枝王命公輸之徒荷斧斤援葛虆攀喬枝上不測之絶頂伐之以歸眇者督直聾者磨礱齊

13

貢金斧楚入名工迺成斯几離竒髣髴似龍盤馬迴鳯去鸞歸君王慿之聖德日躋(漢·鄒陽《几賦》)

韵文例三:

嘗愛王逐客作夏詞送將歸不用浮瓜沈李等事而天然有塵外涼思其詞云百尺清泉聲陸續映蕭灑碧梧翠竹面千步回廊重重簾幕小枕欹寒玉試展鮫綃看畫軸見一片瀟湘凝綠待玉漏穿花銀河垂地月上欄幹曲此語非觸熱者之所知也(《诗话总龟后集》卷之三十二《乐府门》)

注疏例四:

或问至其掌○正义曰此章言讳国恶之礼也或问禘之说者或人问孔子禘祭之礼其说何如子曰不知也者孔子答言不知禘礼之说答以不知者为鲁讳国恶礼也若其说之当云禘之礼序昭穆时鲁跻僖公乱昭穆说之则彰国之恶故但言不知也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者诸於也斯此也孔子既答或人以不知禘礼之说若不更说恐或人以为己实不知无以明其讳国恶且恐後世以为禘祭之礼圣人不知而致废绝更为或人言此也言知禘礼之说者於天下之事中其如指示於此掌中之物言其易了也指其掌者此句弟子作论语时言也当时孔子举一手伸掌以一手指之以示或人曰其如示诸斯乎弟子等恐人不知示诸斯谓指示何等物故著此一句言是时夫子指其掌/祭如在至不祭○正义曰此章言孔子重祭礼祭如在者谓祭宗庙必致其敬如其亲存言事死如事生也祭神如神在者谓祭百神亦如神之存在而致敬也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者孔子言我若亲行祭事则必致其恭敬我或出或病而不自亲祭使人摄代己为之不致肃敬於心与不祭同(《论语注疏》)

14

骈文例五:

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折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後处前者为君长在後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馀臣仆者穷竭而不足(鲁褒《钱神论》)

(二)注意虚词的位置(断句)。

1、也:通常位于句中(表停顿)或句末(表判断。有时与疑问代词配合使用,表疑问的判断)。使用逗号(,)或句号(。)。 例一: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论语·公冶长》) 例二: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

2、夫:通常位于句首(句首语气词)或句末(句末感叹语气词)。应在其前后断句。但因“夫”还有其他义项,例如“丈夫”、“大夫”、“夫人”、“啬夫”等,还可以做指示代词,所以应特别留意。

例一: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荀子·天论》) 例二: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例外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智;??”(《左传·僖三十年》)

3、矣:位于句末,表陈述语气,有已然的时态意味。已(而已、耳):表限止性陈述语气。均应用句号(。)。“已”可作副词,应留意它是否位于动词前;“耳”有实词用法,也应注意。 例一: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史记·留侯世家》) 例二:汤之问棘也是已。(《庄子·逍遥游》) 例三: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孟子·告子下》) 例四: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4、乎、邪(耶)、与(欤)、为,等:位于句末,表疑问语气。使用问号(?)。这几个句末疑问语气词都有其他的用法,应留意。

例一: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庄子·秋水》) 例二: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所为立王者,为社稷耶?为王立王耶?(《战国策·齐策六》) 例三:曰:“是鲁孔丘与?”(《论语·微子》)/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史记·甘茂传》)

例四:是之不忧,而何以田为?(《左传·襄十七年》)

5、哉、兮:位于句末,表感叹语气。可使用感叹号(!)。“兮”作叹词比较特殊,多位于分句末尾,则应用逗号。

例一:是谓全德之人哉!(《庄子·天地》)/岂人主之子孙必不善哉!(《战国策·赵策》)

15

例二: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6、“盖”、“唯(惟、维)”等句首语气词。应在其前面断句。 例一: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司马迁《报任安书》) 例二: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论语·述而》)/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书·召诰》)/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诗经·郑风·狡童》)

7、应注意语气词或连词等与语气词的连用,切勿在其间断句。 例一: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 例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 例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例四: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例五: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例六: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范仲淹《岳阳楼记》) 例七: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8、“而”、“且”等连接分句的连词。应在其前面断句。不过,这些连词也可能可以连接词或词组,则可能位于主句或分句当中。另外,它们可能还有实词的用法,断句时当然就得灵活处理了。 例一: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大同》) 例二: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元》) 例三: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知不足邪?意知而不能行邪?(《庄子·盗跖》) 例四: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卜居》) 例五: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乎?(《战国策·赵策四》)

(三)注意句子完整(主、谓、宾)与否(使用哪类符号)。 例一:A、耳目之用均也,目不能见百里,则耳亦不能闻也。(《论衡·书虚》)B、耳目之用,均也。目不能见百里,则耳亦不能闻也。

例二:A、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资治通鉴》)B、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应考察句子成分有无省略,如何省略。 例三:A、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古文观止·报刘一丈书》)B、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 应考察引文的属性(直接引语/间接引语)

例四:诸将效首虏休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亡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四)注意古汉语语法的特殊性。

16

例一: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陶潜《桃花源记》)

例二:古今英才贵位,其所生往往出自卑贱非第,无损于其子孙之贤,而愈形其母之贵。(金埴《不下带编》卷三)

(五)注意古汉语词义的释读。 例一:(佗)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弆,jǔ,藏也)。五六岁,亲中人有病如成者,谓成曰:“卿今强健,我欲死,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祥??”成与之,??后十八岁,成病竟发,无药可服,以至于死。(《三国志·华佗传》) 例二:其年,(汪)革遁入行都,厢吏执之以闻,遂下大理狱,具枭于市。(岳珂《桯史·汪革谣谶》)

(六)注意逻辑关系。 例一:是夕月大明三更风起万怪腾踔如欲上楼揭炼师能诗与谈烛跋旋即就眠一夜魂营营然犹与烟云往来次早至小桃源伏虎岩是武夷之八曲也(袁枚《游武夷山记》) 例二: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史记·秦始皇本纪》) 例三: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论语译注》)

(七)破句分析

1、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历代文选·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中国青年,1980) 2、与僚友饮,酒酣,鬥,力毙之。(《明清笔记故事选译·秦淮健儿传》) 3、呼儿语若:後五百岁,俾饱而玄孙。(龚自珍《饽饦谣》)

4、刘三以曼殊所绘《黄葉楼图》索题年馀,未报,岁晏怀人,赋此奉寄。//赤柱山下,值墨斋与一修髯客,偕行归语,哲夫知即余所访不遇之曼殊上人也,补赠一诗。(《柳亚子诗题》) 5、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墨子·非乐》)//毕沅作:启乃淫溢康乐于野,饮食。 6、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资治通鉴》) 7、又吕嘉之反,《史记》、《汉书》、《通鉴》年月日并有参差;玉海灭南越,月日亦与《史》、《汉》异。(校点本《南越五主传》)

8、且天下之权勇,今见在者不过并、凉、匈奴、屠各、湟中、义从,八部西羌,皆百姓所畏服。(《三国志·魏书·郑浑传》注引张璠《汉纪》)

9、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定风波》,万有文库本《苕溪渔隐丛话》)

10、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周邦彦《兰陵王·柳》 11、吴黄龙中,童谣云:“行白者君,追汝句骊马。”(《历代诗话续编》)

五、翻译

信、达、雅。直译、意译、硬译、音译、音意兼译、附加说明、原文迻录。

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1、刘天民编著《英文翻译方法和实例》,香港宏业书局,1976年3月4版。

(一)信: 1、忠实于原著,前提是完全理解原文。对原文不甚理解,当然就出现误译。例如:有人把social indicator(社会指示器)翻译成“社会指示剂”; 把Milky Way(银河)译成“牛奶路”;把I don’t want none.(我什么也不要。)翻译成“我一个也不要”。外文翻译成中文如此,古文翻译成白话文也不例外。

例一: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17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汉书·苏武传》) 译:

武功更加超群。单于派了个使节去学习武功,会面时讨论怎样对付虞常,想趁这个时候削弱他的武功。用剑把虞常杀掉后,律说:“汉朝的使节张胜,谋杀单于的近臣,应当死掉。单于招募投降的人赦免罪责。”把剑举起来想刺杀他,胜请求投降。律对武功高的人说:“副手有罪,应当互相坐在一块儿。”武功高的人说:“本来没有谋略,又不是亲戚,为什么说互相坐在一块儿呢?”又再把剑举起来模仿他的招式,武功高的人也就不动了。律说:“苏君!律以前背负汉朝归来匈奴,幸好蒙受大恩,赐了个封号做王,拥有几万人,战马满山,富贵成这样!苏君今天投降,明天也是这样。(你施展轻功)腾空地飞身到高高的草野上,谁又知道你(的武功)呢?”

例二: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说苑》1·40)

译:晏婴死后十七年,有一次齐景公请各位大夫饮酒,并以射箭助兴。齐景公的箭射出了箭靶,厅堂上的人都齐声叫好,像出自一人之口。齐景公脸色大变,接着叹息一声抛弃了弓和箭,便退席了。

孔颖达《毛诗正义·小雅·宾之初筵》引《周礼》郑众、马融注:“十尺曰侯,四尺曰鹄,二尺曰正,四寸曰质。”又引《尔雅》:“射张皮谓之侯,侯中者谓之鹄,鹄中者谓之正,正方二尺也,正中谓之槷,方六寸也。槷则质也。”旧云方四寸,今云方六寸。《尔雅》说之明,宜从之。

例三: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刘向《说苑》)

译:A、人刚踏上仕途,就好像进入黑房子,时间长了才越明亮??//B、人进入官场,就好像进入黑色的房子,时间长了眼睛才越明亮??//C、人刚刚当官,就好像走进黑暗的房子,时间长了才能看得更清楚??

5、 尽可能保持原貌:用词、句型、句式、修辞手法,等。 例四: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资治通鉴》)

译:A、孙权祖孙三代都在江东地区割据。// B、孙权割据江东地区,已经经历了三代。

例五:魏文侯使西门豹往治于邺,告之曰:(刘向《说苑》) 译:A、:魏文侯派使西门豹前去治理邺地// B、:魏文侯差使西门豹前去邺地管治

例六: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译: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讲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具勇力的人不会畏惧。

例七: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子·劝学》) 译:缺乏深沉的意志的,不会有透彻的聪明;缺乏专精的行动的,不会有辉煌的成绩。

例八: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戴名世《鸟说》)

译:A、我读书的房子,它的旁边有一棵桂树。//B、我读书的房子旁边有一棵桂树。

6、 注意代词指代的对象,补足确切的省略成分。 例九: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庄子·养生主》)

译:A、我听到庖丁的话,获得了养生的道理啊!//B、我听到庖丁的话,从中获得了养生的道理啊!

18

例十:今其行几遍天下,而浮梁所产反不著,??

译:A、现在他几乎走遍天下了??//B、今天天下闻名??

例十一:责毕收,以何市而反?(《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译:债款全部收齐后,用(它)买些什么回来?

例十二: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译:加强(农业生产)这个根本大计,并且节俭用度,那么天就不能使(他)贫困。

4、文化上存在的差異,有时候是无法消除的,体现在翻译上,就是所谓的不可译性。例如中文的“功夫”、“豆腐”等被翻译成外文,就只能采音译一法。同样地,英文的sofa, sandwich等被翻译成中文,也得采音译。古文翻译成白话文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典籍中的专有名词、术语等,不能也不必翻译,只须保持原貌。倘若硬要翻译,则不无讹误,或不伦不类。 例十三:孔子问漆雕马人(《孔子家语·好生篇》卷二 “马人” 作“憑”)曰:“子事臧文仲、武仲、孺子容,三大夫孰为贤?”漆雕马人对曰:??(《说苑·权谋》卷十三,章三十八) 译:孔子询问给马上漆、雕刻的人:“你侍奉臧文仲、武仲、孺子容,三位大夫谁更有贤才呢?”给马上漆、雕刻的人回答说:??

例十四: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水经注·江水》) 译:这座山在公元100年发生崩塌,公元377年又发生崩塌。

例十五: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译:太形、王屋两座山,占地七百里见方,高达八万尺。

(二)达

1、通顺畅达,没有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合乎逻辑。 例十六:爱憎之间,所宜详慎。(《新唐书·魏徵传》)

译:A、喜爱与厌恶之间,是应该仔细慎重的。//B、对于人的爱憎,是应该仔细慎重的。

例十七: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译:A、物类的光华,天上的宝气,宝剑的光芒直冲牛、斗两个星宿区域;人间的俊杰,大地的精灵,徐孺下宿陈蕃专设的卧榻。//B、龙泉宝剑的光芒直射云霄,那是万物的精华、天下的至宝;徐孺下宿陈蕃专设的卧榻,那是人间的俊杰、大地的精灵。

例十八: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劝学》)

译:A、求学之道从何而始?从何而终?答曰:“治学之途径,始而应读《诗》、《书》之类的经典,最终则要习礼;治学之旨,则从为士开始,其终则为圣人。”//B、学习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回答是:按照顺序来说,从读经书开始,到读《礼》结束;按照目的来说,从成为学士开始,到成为圣人结束。

例十九: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子路从而后》) 译:(老丈)留子路住宿,杀了鸡烧了黄米饭给他吃,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来拜见子路。

例二十:吾以子为異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译:A、我以为你是别人的问题,想不到是仲由和冉求的问题。// B、我以为你是问别人(的情

19

况),想不到是问仲由和冉求(的情况)。

例二十一: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荀子·劝学》) 译:南方有一种鸟,名叫蒙鸠,它用羽毛作巢,而用毛发把巢编起来。

2、贯通文化背景。

中西翻译,不能贯通文化背景,便难以“达”。古今文的翻译也是同理。 例如:“他走下座,取了一条粉笔,在黑板上用力写了三个大字,‘法兰西万岁’(步云按:原文注文误作“vive de France”,应作“ VIVE LA FRANCE ”)。他回过头来,摆一摆手,好象说,放学了,你们去吧。”(都德《最后一课》,胡适译)

又如:《红楼梦》廿四回:“‘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饭菜’,叫我怎么样呢?”译一: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Yang Hsien-yi & Gladys Yang,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Pek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78., v.1, p.344,.)/ 译二: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David Hawkes, The Story of the Ston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1., V.1, p.474)

例二十二:客泣告宰曰:“身四人出,今一人归,此情何以信乡里?”宰与之牒,赉送以归。(《聊斋志異·尸变》)

译:那人哭着对县令说:“我们一行四人外出,现在只剩了我一人回去,这种遭遇怎么能让乡亲们相信呢?”县令便给他出具了一份证明,并赠送盘费,让他回家了。

例二十三: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论语·颜渊》)

译:鲁哀公问有若:“年成不好,国家的财用不够,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税率为十分之一的彻法呢?”

(三)雅:

雅即“典雅”,典,典范;雅,文采。 例如:Life is short, art is long(此话源出希腊医圣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460-377 BC,转为拉丁语“Ars longa, vita brevis.”).译一:艺术长,生命短(见郭锡良《汉语史论集》292页,商务出版社,1997)。译二:“生命短暂,艺术长久”。 译三:“人生朝露,艺术千秋”。(均见何元建〈语言的偶像与翻译〉,《中国语文通讯》第32期,1994年12月)

翻译示例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刘开《问说》) 译:

A、君子学习务必喜欢询问,询问和学习是互相辅助而进行的。不学就不能通过学习来提出疑问,不问就不能通过询问来扩充知识。喜欢学习却不勤快地询问,不是真正能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有时候却达不到行动的境界;认识事情的大体,有时却不了解其中的细节,放弃询问可怎么解决呢?比自己有才能的人,向他询问以便破除疑惑,就叫做接近有道的人来纠正错误;比不上自己的人,向他询问以便求取一个心得,就叫做通过有能力去问没有能力,通过多去问少;和自己才能相当的人,向他询问以便互相切磋,这就叫做互相反复质问、辩论,以致能够审察问题而且明智地加以分辨。

20

B、君子学习一定好问,问和学是相互辅助进行的。除学以外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得出疑问,除问以外没有什么可以使知识增长。爱好学而不勤于问,不是真正善于学习的人。明白了道理但可能不能通达于实践;知道事物的大概,但可能不知道事物的细节,除了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问于比自己贤能的人,以解决自己的疑问,这就叫做通过接近有道之士而使自己得到更正;问于才识不如自己的人,以求得他的一个心得,这就叫做凭知道的东西问不知道的东西,凭多知识的问于少知识的。问于才识与自己相若的人,用来切磋,这就叫做相互问难,认真严谨地问并且明白地分辨道理。

C、君子致学必然好问,问和学习相辅相成进行。不学就不能提出问题,不问就不能见识广博。好学但是不勤于发问的人不是真的好学。懂得事理但不能用于实践,知道皮毛而不知道内涵。除了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问题呢?问比自己强的人,搞懂原本不懂的东西,所谓选择有道之人来规范自己。问不如自己的人,只求有所获,所谓问别人不能的东西,以多问寡。问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为了切磋,所谓互相问难,审查疑问而达到明辩的效果。

翻译示例二:

毕民部公即家起备兵洮岷时,有千总杨化麟来迎。冠盖在途,偶见一人遗便路侧。杨关弓欲射之,公急呵止。杨曰:“此奴无礼,合小怖之。”乃遥呼曰:“遗屙者!奉赠一股会稽藤簪绾髻子。”即飞矢去,正中其髻。其人急奔,便液污地。(《聊斋志異·杨千总》)

译:户部尚书毕公就近家乡起用,到甘肃洮、岷二州主持防务,当时千总杨化麟前来迎接。官车走在半路上,偶然见人在路旁大便。杨千总弯弓搭箭要射那个人,毕公急忙喝止。杨千总说:“这奴才无礼,得吓唬他一下。”于是远远喊道:“拉屎的家伙!送你一支会稽藤簪插发髻。”随即放箭射去,正中那人的发髻。那人急忙逃窜,屎尿撒了一地。

翻译示例三: 王子巺言:“在都时,曾见一人作剧于市。携木盒作格,凡十有二孔;每孔伏蛙。以细杖敲其首,辄哇然作鸣。或与金钱,则乱击蛙顶,如拊云锣,宫商词曲,了了可辨。”(《聊斋志異·蛙曲》) 译:王子巺说:“我在京都时,曾看见一个人在街上玩杂耍。他带着个木盒,有格子分开,共有十二个洞;每个洞趴着一只青蛙。那人用棍子敲青蛙的头,青蛙就‘哇哇’地叫。有人给钱,那人就朝蛙头乱敲,好像敲云锣一般,词典乐调,清清楚楚听得出。”

翻译示例四: 又言:“一人在长安市上卖鼠戏。背负一囊,中蓄小鼠十馀头。每于稠人中,出小木架,置肩上,俨如戏楼状。乃拍鼓板,唱古杂剧。歌声甫动,则有鼠自囊中出蒙假面,被小装服,自背登楼,人立而舞。男女悲欢,悉合剧中关目。”(《聊斋志異·鼠戏》) 译:王子巺又说:“有个人在长安街市上表演鼠戏。他背着一个袋子,里头养着十几只小老鼠。常在密密的人群中,取出个小木架,放在肩膀上,俨然像戏楼的样子。于是敲着鼓板,唱起古代的杂剧。歌声刚响起,就有老鼠从袋子里出来,蒙着假面具,穿着小戏服,从艺人的背上爬上小戏楼,像人一样用两腿立着跳舞。男女角色的悲欢离合,都和剧中情节相合。”

六、古书的训诂及其术语

(一)章句:着重串讲和提示文章、文句、段落大意。传:阐述解释经文。注:解释书中字义。笺:给“注”作注。

(二)音义的特点:注释字义字音。 (三)疏(义疏、正义、疏义):疏通正文、正文与注文以及注文与注文的意义。与注和传(注和传的定义参本节一)的侧重点不同。

(四)集注(集解、集释)的主要特点:各家对同一本古籍的不同注释的汇集。 (五)谓:以广义释狭义,以具体释抽象,以分名释总名。例如《尚書·湯誓》:“夏師敗績,湯遂從之。”[傳]:“從謂逐討之。”谓之:辨析意义相同、相类的词语之间的差别,有时作一

21

般性的解释。例如枚叔《上書重諫吳王》:“夫舉兵以訾于漢,譬猶蠅蚋之附群牛。”李善注:“《說文》曰:‘秦謂之蚋,楚謂之蚊。’”

(六)使用“犹”这个训诂术语,一般是在同义互释时:以引申释本义,以今义释古义,以常义释非常义。例如《詩經·小雅·采薇》:“王事靡盬,不遑啓處。”鄭箋:“處猶居也。”又如《左傳·莊十》:“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杜預注:“間猶與也。”再如司馬遷《報任安書》:“諺曰:‘誰爲爲之?孰令聽之?’”李善注:“誰爲,猶爲誰也。”最后如《孟子·寡人之于國也》:“不可,直不過百步耳,是亦走也。”朱熹注:“直猶但也。” (七)“貌”、“之貌”这种训诂术语的主要功用是解释形容词。例如《論語·陽貨》:“夫子莞爾而笑。”何晏注:“莞爾,小笑貌。”又如司馬遷《報任安書》:“意氣勤勤懇懇。”李善注:“勤勤懇懇,忠款之貌也。” (八)使用“辞也”、“词也”、“语词也”、“语助也”、“发声”这类术语时,一般是用来解释虚词的。例如《诗经·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毛传:“思,辞也。”又如《楚辞·九歌·湘君》:“蹇谁留兮中洲?”王逸注:“蹇,词也。”再如《楚辞·离骚》:“羌内恕己以量人兮。” 王逸注:“羌,楚人语词也。”再如《礼记·檀弓》:“‘何居?我未之闻也。’”郑玄注:“居??齐鲁之间语助也。”最后如《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 郑玄注:“式,发声也。”

(九)之言(之为言):声训,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作解释。例如《禮記·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稅。” 鄭玄注:“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又如《論語·爲政》:“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拱之。”朱熹注:“政之爲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言:點明詞語或文句的言外之意。例如《詩經·邶風·谷風》:“黽勉同心,不宜有怒。”毛傳:“言黽勉者,思與君子同心也。”

(十)读为(读曰)与读若(读如)这两类训诂术语的相同之处是:都用来说明字音。不同之处是:前者用来说明通假;后者用来说明同音字。例如《詩經·豳風·七月》:“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鄭玄注:“喜,讀爲饎。饎,酒食也。”又如《漢書·賈誼傳》:“下無倍畔之心,上無誅伐之志。”顔師古注:“倍,讀曰背。”再如《儀禮·聘禮》:“門外米三十車,車秉有五籔。” 鄭玄注:“籔讀若不數之‘數’。”最後如《呂氏春秋·慎大覽》:“湯立爲天子,夏民大說,如得慈親。??親郼如夏。”高誘注:“郼讀如衣。” (十一)常用的校勘术语有“当为(当作)”、“衍”和“脱(敓、夺)”。“当为(当作)”用来纠正古书中的错字。例如《儀禮·緇衣》:“尹吉曰:‘惟尹躬及湯,咸有一德。’” 鄭玄注:“‘吉’當爲‘告’。‘告’,古文‘誥’。字之誤也。”“衍”用来指明古书中多出来的文字。例如《左傳·僖四》:“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阮元:“《釋文》無水字,云‘或作漢水以爲池,水字衍’。”“脱(敓、夺)”用来指明古书中脱落的文字。例如《論語·顔淵》:“雖有粟,吾得而食諸?”阮元:“皇本、高麗本‘吾’下有‘豈’字。??疑今本‘吾’下有脫字。” (十二)如字。用于注音,表明所标注的字按其通常的读音发音。例如《禮記·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陸德明:“惡惡,上烏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報反,下如字。”

(十三)利用古注应注意四条原则:1、批判吸收。2、正确取舍。3、联系正文。4、融会贯通。

七、工具书的介绍及使用

(一)一般字典辞书的编排方式有:1、部首笔画。例如:《说文解字》按部首编排,《康熙字典》先按部首,后按笔画编排。2、音序(西洋字母、声母、韵母)。例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代的韵书、《辞通》、《词诠》,等。3、号码(四角号码)。例如各类引得。4、义类。例如各种类书:《艺文类聚》、《古今图书集成》,等。 注音的方式有:直音(用同音字注音)、反切、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 释义的方式有:直训(以词释词)、描写、义界(下定义)、譬况(比喻)。 (二)1、《康熙字典》,1710年刊行。张玉书、陈廷敬等编。收字四万七千多。注音采自各类韵书的反切,释义则是罗列旧注,附有小篆、古文等字形。按地支分集,按部首笔画编排。附有笔

22

画索引。2、《汉语大字典》,1986年版。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联合出版。按部首编排。单字收五万六千左右。字形收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释音采用汉语拼音、反切、韵部。释义按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次序分别列出义项。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79年版。北大中文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难字二千六百多。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附有部首笔画索引。4、《辞源》,1915年初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修订。商务印书馆出版。按地支分集,按部首笔画排列。收词十余万。主要收古语词。注音采反切、注音字母、汉语拼音。繁体字印排。5、《汉语大词典》,1986-1994年出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十二卷,共收单字二万二千左右,词条约三十七万。6、《词诠》,1928年初版,1954年中华书局重印。1965年出修订版。杨树达著。此书收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以及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解释它们的用法和意义。全书收字(词)五百多,分为十卷,按注音字母序次,书前附有部首目录检索,书后附汉语拼音索引。 (三)《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字典,简称《说文》。东汉许慎编。收罗许慎但是所见字九千三百五十三,按五百四十个部首、分为十四卷编排。

2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yz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