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比较和探析

更新时间:2023-05-11 05:0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东西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比较和探析

20061

南京地区电视新闻的同质化竞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观众电视新闻消费的进一步提升。从全国来看,新闻节目在所有节目中所占的收视份额为13.8%,比2003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江苏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平均收视率7.2%与2004年持平,南京新闻综合频道的收视率为4.2%,而2004年的平均收视率为4.6%,而2003年为6.3%,《法治现场》的收视率从2004年的5.3%下降为今年的4.8%。这种收视率的下降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新闻扩容,受众已经过了最初的兴奋期。趋于成熟的民生新闻要想在竞争中取得突破,已经变得极为困难,但是在具体环节上还存在一定的变革可能。

2.开发复合新闻,加强新闻策划将成为民生新闻追求的特色

由于有限的突发事件和热点新闻已成为大家共同的报道资源,民生新闻栏目的独特形象将体现在对新闻报道内容的策划上。因此,对大量一般性新闻进行主题策划形成系列报道必然会取代现在的零散化报道方式,对突发事件和热点新闻的快餐式报道将会变为全景式深挖掘报道,有关新闻的背景、大量的链接、多层次解读等将取代孤立信息的传递。强调新闻信息和事件本身的系统性、历史性等多种联系,在对比中进行横向拓展和纵向揭示的复合新闻会大力提高民生新闻的质量。

3.新闻故事化叙述和娱乐化报道手段,规避同质化新闻竞争

在南京地区,自从《法治现场》推出《有请当事人》板块大受欢迎后,多档节目先后推出类似的节目板块,像《绝对现场》的《甲方乙方》(后被纳入《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的《律师在线》等,所有的矛盾冲突随着当事人双方的交锋,在演播室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推进,充满戏剧性效果。这种故事化、情感化的叙述策略受到很多新闻人的关注,很多电视台也连续推出这种纪实性大板块故事化新闻。这种融纪实和深度报道为一体,通过对人物、故事和事件深入的追踪报道、对情节和细节的详尽展示的新闻,将会吸引很多观众的眼球。另

the video-audio circle

  在电视媒体中,现场报道是最常见也是最能体现电视多种元素和传播优势的一种报道样式和手段。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发展、实践脉络及规律,笔者尝试从表现形态、价值取向、调控机制、传受关系等几个方面,对中西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作一适度比较和探究。

视听界

外,采取娱乐化方式播报的《大刚说新闻》在南京地区收视效果明显,这种通过二次编辑的新闻在投入上相对较少,同时又规避了民生新闻同质竞争的风险,将会受到追捧。

4.突破时政新闻,打造地域经济新闻、体育新闻

在南京地区,除了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卫视频道和南京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三档时政新闻(注:这里所说的时政报道,不单单是指面上的动态新闻报道,而且要有背景交代、来龙去脉的时政新闻内幕披露、实际结果以及意义的剖析)外,其他新闻对时政新闻的关注度并不高,而且时政新闻报道的收视效果并不理想。这一方面是因为时政新闻受到诸多限制,改革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是为多年时政新闻报道的惯性所缚,没有突破时政新闻局限于简单的会议新闻的勇气。时政新闻一直是中国新闻的富矿,如不突破作为新闻报道核心部分的时政新闻,中国新闻改革就难言成功。笔者认为:在南京地区,如果有哪个新闻节目能以做民生新闻的手段和视角去改革时政新闻的内容,其结果将会产生不亚于《南京零距离》当时产生的影响。另外,在南京地区地域化的经济新闻和体育新闻都是比较稀缺的新闻类型,而这又是吸引高端收视群体的两种新闻类型,谁能首先抢占这两个收视市场,谁将引领电视新闻新一轮发展的高峰。

 一、表现形态

在西方电视新闻界有一条约定俗成的规定:凡是适合于现场报道的新闻决不采用其他形式报道。理由是:首先,现场报道最能表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感,最能把观众带入身临其境的现实环境之中;其次,现场报道以其明快的节奏,解说与事件的同步进行,视听合一的立体冲击,使电视新闻真正步入声画合一、水乳交融的境地。由于这些因素,现场报道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增加的幅度很大,而且对现场报道的技巧越发重视,要求也更严更高。  现场报道作为电视新闻采访活动和节目制作的基本手段和表现手法,已经具备普遍性与广泛性,但是在实践中,与西方国家的电视媒体相比较,除起步晚之外,在运用技巧、报道视角、发掘深度、反应速度、使用机率等方面,也有一定距离。在国内,现场报道更多地被作为一种意识和一种报道的手法在倡导;而在西方,则完全成为电视新闻从业人员深入骨髓的理念和一种自觉行动。在国内,由于诸多限制,现场报道往往呈“三多三少”的倾向,即多正面报道,少侧面报道;多事件表层报道,少背景发掘报道;多关注群体,少关注个体。在西方则出于受众的需求,目前呈两种趋势:一方面常态性报道趋于短小精悍,记者用最少的语言干净利落地叙述新闻事件,另一方面重点报道则有一定的深度,不仅仅叙述事件的过程,而且还对事件的原委给予充分的报道;同时报道与报道之间、每一篇报道之中都有丰富的侧面,涉及面广,鲜有“禁区”;报道既关注群体,也尊重个体。在国内,业内人

  注:

  本文所有的统计数据均来自于AC—尼尔森,为收视统计方便,本文以2005年前50周数据作为统计数据。

  (作者单位: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发展研究部)

32

东西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比较和探析

新闻研究

东西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比较和探析

胥爱华

士制作现场报道的实践过程中,很多是为技巧而技巧,追求形式上的意义和效果,为此有时忽略了内容的关切度和共鸣度,故而程式化现象较为明显;在西方,一切的技巧均是为内容服务的,其目的是让电视新闻报道从现场传递给观众最具吸引力和震撼力的有效信息,故而呈现出不拘形式或形态多元化的特征。在国内,记者现场出镜,更注重庄重严肃,言简意赅,有时不免表现拘谨或语言平淡无奇;而西方电视记者往往在报道现场口若悬河,魅力四射,或理性剖析,或幽默表述,成为自如地驾驭现场的主导者,但有时失之卖弄或过度张扬。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近年来国内电视新闻界的一些现场报道精品正在逐步显山露水,而在一些时政活动、国际交往、民生新闻、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越来越多的记者或主持人能够频繁而娴熟地运用现场报道的形式和技巧,传递丰富而翔实的各类信息,关注人们客观而具体的生存状态,营造真诚而温馨的情水均益等为代表的一批学问扎实、反应敏捷、现场驾驭能力强的记者(主持人)纷纷涌现,使电视现场报道从形式到内容实现突破成为可能。  二、价值取向

构成新闻价值的因素既包括信息(客体)本身所具有的属体(如“五个W”),也包括传播者(主体)的社会背景、知识体系、文化品位等个人因素,还包括媒体所代表或追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利益。体现在电视现场报道的范畴、视角、倾向性等方面,中西媒体的

价值取向也有各自的特点。

西方新闻界有这样一句名言,“不是好消息就是好消息”。美国新闻学教授比尔 伯尼博士认为,“对新闻媒介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①在西方,以展示现场取胜的电视现场报道记者,一旦遇及上述灾难性事件,通常是不惜时间、人力和成本,竭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因为灾难新闻几乎涵盖了西方新闻价值的所有要素: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接近性、重要性、人情味等等。他们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往往迅速、深入、全面、准确,不仅不隐瞒负面的、悲剧性的因素,甚至充分展示灾难细节。例如在“9 11”事件的现场报道中,美国的FOX、CNN等电视台播放了逃难者从高达110层的世贸中心高楼上跳下逃生的镜头。这给所有电视观众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是前所未有的。西方传媒“很懂得新闻作为一种商品所具有的价值”,②他们往往将事件作为报道的重点,以此来冲击和刺激受众的感知神经。而“9 11”事件的现场报道如同一部好莱坞的灾难恐怖大片,其所具有的受人关注程度正好符合西方传媒这种追求“异乎寻常的感觉”的价值取向。而这种价值取向所带来的过于血腥残忍的报道有时也会超出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带来巨大的负面效果。另一方面,西方传媒也把追求社会效益作为其所标榜的社会责任,在现场报道中突出“以事为本”的信息传播的价值取向的前提下,也注重宣扬西方社会所认

同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在恐怖袭击发生后,许多媒体都现场报道了美国民众昼夜排队献血,全体国会议员在关闭的国会山前齐唱《上帝保佑美国》,警察和消防员救援受难者等非常具有人情味和正面意义的报道。

  相比较而言,中国新闻传媒长期以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团结、稳定、鼓劲”的舆论导向原则,把正面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主流。在现场报道的题材选择和报道视角上,将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益于鼓舞和激励人们斗志和信心的新闻题材和视角一律舍弃。题材内容和报道角度的局限性导致了新闻报道中价值取向的特殊性。比如关于矿难、火灾、爆炸案、空难等人为责任性事故的报道,我们电视镜头每每回避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对事件亲历者、目击者、死难者家属等也鲜有淋漓尽致的访问。出镜的记者这时本该勇敢地扛起人性的大旗,让更多的人群感受温暖,唤醒良知,批判冷漠,揭示残酷,但事实上却往往完全相反,在神态与言语上显得刻意的冷静和节制。即使对特大洪涝、强烈地震、台风袭击等自然灾害性事件,我们的电视现场报道中的镜头,也仅仅对准那些肆虐的洪水、倒坍的房屋,或者是军民信心百倍、英勇无畏地抗争的情景,缺少最真实、最具震撼效果的受灾民众经历危险、直面死亡的画面,而这往往是受众最想看又看不到的镜头。与西方同类报道相比,我们的镜头显得含蓄而忍耐,也显得疏远而冷漠。那些最能够体现人与自然抗争的惨烈,最能够展示人的生命的可贵,最能够敲响人类关爱

感世界。从国内电视界来看,以白岩松、“空前绝后”、“耸人听闻”之类的现象和

33

东西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比较和探析

20061

自己、保护自己的警钟的画面,与广大受众失之交臂。而电视现场报道也失去了许多展现其巨大的视觉冲击力的机会。  所幸的是,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媒体观念的变更以及受众需要的推动,现场报道已开始由过去以“人”(这里的“人”常常因缺乏个性而被虚化了)为本位、追求道德教化的意义而向以“事”为本位、追求信息层面意义的价值取向转变,然而这种转变之路是艰难的,或许也是漫长的。  三、调控机制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新闻法制比较完备,因此其调控机制都是以法律调控为主。从担负的功能而言,西方媒体首先主要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制度下的私营企业,必须按照资本主义市场规律来运营;另一方面它还具有社会功能,在遵循法律的前提下,“既有文化传播、环境监视、社会调节、娱乐共享的作用,又参与社会制度的变革、社

③会组织的构成、社会经济的运行等方面”

the video-audio circle

  长期以来,新闻评论在广播媒体中境遇尴尬。一方面,一些广播电台缺乏评论意识,广播新闻评论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许多广播电台没有建立科学的评论机制,广播新闻评论形式混乱,节目同质化、评论模式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同时,广播新闻评论个性化之路的探索明显滞后于广播媒体的发展,在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龙头”的广播媒介中,新闻评论在以往节目表上的份量微乎其微。

从1922年广播电台正式在中国开播以来,广播新闻评论就像婴儿那样一步一步地学着自己走路,在挫折中成长。直到今天,成长起来的广播媒体开始走自己的路。2004年1月1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改版而来的“中国之声”开播,这套全新改版的以新闻为主的广播频率增加了新闻评论节目的数量,提升了新闻评论的质量,加强了新闻评论的力度。新闻评论节目成为“中国之声”的最大亮点。

因此,通过对中国之声改版前后及其新闻评论演变的研究,能为我们对广的蓝图。

一、自己走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广播新闻评论的探索之路

长期以来,由于认识的缺乏与不足,立足较早的广播媒体却没能为广播新闻评论设立一个好的起点,广播新闻评论只能靠“自己走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我国广播媒体的龙头老大,成为了

视听界

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党委主管新闻传媒的调控机制,主要是由一系列文件、领导人的讲话和指示实施统一的层级式的新闻传媒调控。比如对“9 11”恐怖袭击这样的重大事件,中国各大媒体在进行必须的动态报道之外一般都把目光投向中国政府的反应、中资机构和有关在美人员伤亡情况等等,其表现是包括电视现场报道在内的各类宣传报道,必须按宣传管理部门制定的统一方针和口径来客观适度地进行报道。而平素对国内各级地方发生的任何突发性重大事件的报道,媒体均须履行严格的申报、请示、把关、核准的一系列程序和规定,对报道的形式、视角、文字解说、画面信息等均慎之又慎,从严把关。这种调控机制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社会稳定,防止滥用新闻自由,防止传媒运作陷入无政府状态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有时正常的信息流动也受到影响。特别是以即时性、客观性、公正性为优势的电视现场报道,它的采访、制作、播出,多少会受到牵制和局限。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这种调控机(笔者撰文时得知:从2005年8月起,自然灾害导致死亡人数及相关资料不再属国家机密。对新闻传媒而言,这也是调控机制不断走向宽松与开放的一个征候。)

的功能。由此而引申出西方媒体普遍将自己的性质定位于“超党派的、大众化的、独立的(最大限度地扩大受众群)社会公器”。④由于政府和政党难以直接操纵媒体,西方电视传媒的现场报道尤其注重民众的意见和倾向。“ABC的新闻负责人菲恩沃特有一次下命令把新闻部的麦克风关掉,从而迫使那些播音记者走向街头去面对不同阶层的民众。”⑤一方面让更多的现场报道占据电视屏幕,另一方面加强与受众的直接沟通,努力实现由以往单向的灌输或传输转为双向互动式传播,以此赢得受众的关注和信任。  以法律调控为主的调控机制,使西方传媒要求现场报道的记者以公正、超然的态度来报道新闻,反对在新闻中夹杂个人见解,只要把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况、事件原因交代清楚即可,其基本原则是单纯的记事,意见必须与新闻分开。然而公正是无法用度量来测试的,人毕竟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很难做到“零度感情”的介入,不同的是,在西方电视现场报道中力求公平地呈现多方面的立场、观点、意见,给受众自己作出判断和选择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撑。

制有望在法律的轨道上更加完善和有效。播新闻评论的发展变化描绘出一个清晰

  注释:

  ①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与负面报

道》,《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1期。    ②童兵,《中西新闻比较论纲》,131页,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③④徐魁耀主编,《西方新闻理论评析》,70页,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⑤《电视研究》,2002年10月第51页。

这个探索过程的航标。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真正把广播评论作为一种广播新闻的特有样式加以改造和运用的,是在1940年12月30日(当时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隶属于新华社),它经常播送《解放日报》、《新中华报》、《解放》周刊和新华社的社论,但没有自己撰写的评论。1946年,新华社语言广播组扩大为语言广播部,在增办的新闻节目中开设“广播评论”节目,除广播报纸、通讯社的言论外,也编写或改写部分评论,这标志着我国的广播新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闻评论进入起步阶段。1950年4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增设了15分钟的“评论”节目,播发自己写作的评论。在大跃进

3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yb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