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委会民情日记走访记录三篇

更新时间:2023-04-15 17:5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区居委会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三篇

篇一

我们第二小组所负责片区为军店街社区(原称军店街村),该社区位于房县县

城西面、距县城11公里的军店镇,四周丘陵起伏,风景宜人,原316国道穿境而过,奔流千年的军马河将该社区一分为二:河之北为“下店子”,河之南为“军

马铺”。社区现居住892户2748人,街道民居多为明清建筑,依山而建,傍水而居,街面卵石小道依山势一路逶迤。据了解,早在清末民初,这里就形成了店连店、铺连铺,家家经营、户户摆摊的繁华景象,成为川陕客商的集散地。几天来,我们的足迹遍布村庄和社区老街,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随

着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正在不断改善,生活质量逐

步提高。同时,我们也从中发现了继续推行农村城镇化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

惑。

土地,一直以来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保证。而今,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的

加快,该社区一些因开发需要土地被征收、举家搬迁至老街生活的农民,却面临

着失去土地后的生计问题。

该社区12组居民张明俊,家中田地因修高速公路而被征收,一家三口来到下

店子老街居住,丈夫外出打工、她在家照顾10个月大的孩子,因没了土地,手头

资金又不宽裕,一家只能靠在外打工的丈夫每月寄几百元钱维持生活。在老街,

像张明俊这样的居民还有很多,他们都面临着失去土地后的生计问题。在走访过

程中,相当一部分搬迁来的农民反映:无论是军店街老街、军马铺老街,还是下

店子老街,均存在街道年久失修、配套设施落后的问题,居民生活不便、出行困难。

农村城镇化,应为进城农民带来的是顺畅的交通,医疗、教育等服务的便捷

以及其它生活设施的完善,这样才能解决农民往昔在农村时的不便和困难,并为

其日后的生活和劳作提供保障。城镇配套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进城农民的信

心和留守的愿望。从目前情况看,农民进城后,生活成本增加、农业生产开展不便,有的已经没有了土地,也没地方养家禽了,另谋生计既缺资金、也没有平台,导致很多人只想依赖政府补贴和申请低保。如若不加强对城镇的规划,特别是进

城农民居住地的规划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不加强对进城农民温饱、医疗、

教育、保险等方面的保障,不仅留不住农民,也会制约城镇发展。

目前看来,没有人口城镇化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化,但人口的城镇化过快又

带来了诸多问题。在此过程中,经过与当地政府的沟通,我们感到,应当加强以

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为进城农民办实事、谋福祉:

加强培训,以富带贫。农民进城后,因思想观念差异、谋生手段差异而产生

较大贫富差距。军店镇政府可举办创业、再就业等方面的讲座与培训,组织搬迁

户致富典型、城镇经商突出模范等给进城农民现身说法,开拓农民创富思路。招

商引资,带动就业。该社区可结合当地丰富的黄姜、木耳、核桃等资源,招商引资,吸引外资进入本地发展加工业,推动当地优质农产品走向市场,解决当地农

民就业问题。

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利用当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显圣殿”及保存完

好的清代古典建筑的优势,统一风格,规划邻近街道建设,使之成为能与江湾、

李坑等地相媲美的旅游景区,带动服务业,从而加快该社区经济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搬迁户聚集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整治翻新“*石”

短街,架设路灯,实现自来水户户通,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专心

致志地投入到致富奔小康的行动中来,不再为温饱问题而犯愁。

“十二五”规划中,推进城乡统筹进程是极为重要的课题。*总理在今年的政

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探索有中国特色

的城镇化道路”。我们衷心希望,军店镇政府能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

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现军店街社区昔日的繁华景象。

篇二

当前,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

的行列,有些儿童的家长不可避免地尽不了家长监护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只能

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留守儿

童便成了农村特殊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

同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

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刘顺香是初二年级学生水竹乡双旋村,一个文静而漂亮的姑娘。正是由于她

的文静,以至于她在上课时也极少发言,有时就呆呆地做着,不知在想些什么。

本学期来每次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不能及时完成。而且,最近书写越来越慢,成

绩也越来越差。针对这个情况,我和班主任决定对她进行一次家访,希望能够联

合家长的力量一起帮助取得进步。

二、处理和解决

还没去家访,刚跟刘顺香说了一下,没想到她的眼泪就掉下来了。看来,她

也知道自己自从他爸爸去世后,她学习中的现况,摸清她心里的想法,对症下药,针对她的一些特殊情况,妈妈要多关心她,多和她交流谈心,老师也要如此。让

她感受家庭和学校的温暖。放学后我们来到水竹想把村刘顺香家,她妈妈一人默

默的坐在沙

发上。看见我们来家访,晃晃悠悠的站起来给我们让座。一进家门,最引人

注目的是那张黑白照片,简单的家具,一张四方桌,几张椅子,一台很旧的电视

可以算是值钱的家当了吧。

刚一坐下,还未开口,这位母亲的眼眶便红了,刘顺香妈妈向我们反映了一

些她家的情况:她们本是三口之家,虽不富裕但是幸福美满的家庭。一年前张燕

的爸爸得病,经过两次手术,本不富裕的家庭变得一贫如洗。十几天前再次发作,离开了她们母女,离开了这个家。她由于过度忧伤和疲劳,也患病多日。孩子请

亲戚朋友照顾,看了她的回家作业,也发现了她作业马虎、学习也不够理想。常

常还发现她夜间偷偷地哭,吵着要爸爸--------听着听着,我的眼睛模糊了。我

想同刘顺香学的速度慢、厌学有着复杂的原因,要帮助她除了耐心更需要爱心。

让她时时处处感到同学、老师在爱她,关心她!了解她的所想,关心她的情绪,多

一个拥抱,多一个微笑,多一次理解,不是强调她作业做得够不够好,不是需要

她一开始就要成为秀的孩子。她是在该得到理解的时候没有得到理解,是在该拥

有老师关爱时没有得到关爱,是在她该得到家长帮助时没有得到帮助。这时作为

老师我决定重新出发,从心出发,慢加等待,爱加理解,注意家校交流沟通,让

孩子重新找到自己。

家访回来,我马上向街道网格领导反映此事,并为这个家庭申请了低保,让

她们感受政府的关怀,在经济上尽可能帮助她们。

并让她帮老师发作业,让她与最能关心同学的孩子做同桌,让她做她期望做得,真诚的发现她的优点,及时表扬;真诚看见缺点,及时指正;对她不责备,对

她不发怒。以人为本,以人的身心素质为本,这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而且也是

教育的最终归宿,对此,任何人都是不能忽略或轻视的,否则,就无真正的教育

效果可言!因此,

从心灵关注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心灵具有可塑性,同时也是一颗脆弱的心灵,一颗向上的心灵,一颗善于学习的心灵。所以教育的效果,并不在于教育内容本

身的正确与否,而主要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是否贴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

三、感想

在这样走访的过程中,获知群众心声,“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正在成

为“为居民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的载体,并在逐步成

为常态。走进学生家庭,就带去了政府的关怀、学校的重视、老师的关爱,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对话和交流,汇成一股淙淙的小溪,流进学生的心田,必

然激起学生心里的浪花。心灵的距离,有时就等同于脚下的距离。网格走访就是

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

篇三

早早起床,吃完早餐后,我和镇干部肖磊来到东丽村二组村民周秀琴、周艳

红姊妹俩家。一到达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几名村民正穿梭在田间地头,

忙碌采摘一串串黑木耳。见到周秀琴、周艳红姊妹俩以后,我说:“你们姐妹俩

地栽黑木耳产业做的很出色,我们是慕名而来学习取经地”。周秀琴却幽默地说:“这几天,正值三夏农忙,全村人整天忙碌在田间地头。我们全家人也不能闲着

呀!不然我们吃啥、穿啥?饿着了、冻着了那还不要紧,要是让全村人说我们好逸

恶劳那可就糟了呦”。我开玩笑说:“我们接到群众举报,指责你们不好好种粮食,却栽种袋料黑木耳,1亩地年收入达好几万元,让他们看着眼红。我们就为此事,专门来走访调查的”。一番幽默的简短对话,顿时让全场人开怀大笑。

我们和周家姐妹姊妹深入交流、攀谈,了解到她们姊妹俩于2014年就外出学

习地栽黑木耳技术。学业归来后,她们自己就开始做实验,学种植,完全掌握栽

种技术之后,她们于去年种植了24000袋地栽黑木耳,纯利润达4万余元。于是,今年就扩大规模,栽种了6万袋,预计纯利润能达12万余元。介绍到这里,她们

专门把我们带领到2楼的阳台上,指着不远处黑木耳栽种区域对我们说:“这几天,正逢下了几场大雨,6万黑木耳菌袋全部结出了菌耳,从这个角度看去,那就是一

道靓丽的风景线”。

然后我们又详细询问了地栽黑木耳生产过程及市场销路情况。

25岁的周艳红很腼腆地回答道:“经过这几年的经验积累,我们已经完全掌

握了地栽黑木耳生产技术,成活率达95%以上。我们已和汉中、广元等地的客商签

订了长期购销合同,我们在销路上一点都不发愁。我来为大家算一笔账:种植1亩

地粮食,就拿的年景计算,全年纯收入不超过3000元,但栽种1亩地黑木耳,纯利润达2万余元,是种植粮食的6倍多。在我们这个地方,非常适应地栽黑木耳生长,这个产业的的确确是一项发家致富的好项目。从庙子岭搬到东丽新村后,我和姐姐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在我们的带动下,能有更多的父老乡亲加入栽种黑木耳行列,我们愿意为他们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父老乡亲一起发家致富”。周艳红一番朴实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在场人的心。

返回途中,我被周家姐妹的思想和认识所感染。驻村入户走访的这些日子,也更深刻的认识到科学指导、科学发展对农村经济提升的帮助。所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今后基层工作中,我要俯下身子,成为群众中的一员,将日日琐碎的工作长期的坚持下去,更加热爱基层,真正架好群众和干部的连心桥,也让自己的青春在基层中闪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y0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