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汇报材料:坚持科研先导,促进课程改革

更新时间:2023-11-13 04:4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汇报材料:坚持科研先导,促进课程改革

潍南区第一实验小学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牢固树立“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理念,构建 “以新课程实施为立足点,以优化课题过程管理为切入点,以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相结合为生长点”的教科研发展模式,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提质量,以质量求生存。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

一、加强管理,构建科研网络

为确保教育科研工作在全处各校踏实有效地开展,我们着力于健全组织,加强管理,形成教育科研网络。成立教科室,配备教科员,具体负责全处的教科研工作,并先后修改完善了《教育科研工作实施方案》、《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和《教育科研工作奖罚条例》。全处以教科室为主导,以科研组为主体,以各校各科研小组为阵地,形成三层组织相辅相成的科研管理体制,做到一层抓一层,层层有人抓。在研究过程中,学校教科室负责决策部署,定期组织学习理论,举办科研沙龙,交流研究情况,举行读书汇报会,指导每位教师把课题研究贯彻到每一堂课,每一项教育活动中,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在实践中得到可持续的提高。教科室人员认真组织和指导全处的教育科研工作,负责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等,切实进行管理、指导、督促,加强对课题实验过程的管理:一是规范课题的立项、论证工作,指导教师善于从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确定课题,进行研究;二是组织实验教师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交流会,定时参加下级课题组的研讨会,研究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三是每学期末要求各课题负责人在总结调查的基础上撰写出高质量

的阶段总结和原始材料积累整理,并对下学期实验进行计划;四是建立健全课题研究档案,做好课题成果原始材料的积累,包括:课题立项论证,有关文件资料,研究过程中的实践材料和原始数据分类整理;五是及时总结推广实验过程中的阶段成果。使课题研究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二、专业引领,丰富科研理念

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具有较强科研实践能力的教师骨干队伍,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是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方面。专业引领在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方面优势独特,它可以使教师少走弯路而直奔主题,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效。

1.专题学习。优秀的教育教学专著具有专业引领的作用,以“快乐教育”为轴心,突出专题性学习。时间上,让学习贯穿整个工作;形式上,集中、自学等多种形式并举。让老师们在学习、交流、体会中,在与理论书籍、专家、同事的思想碰击中不断进取。

2.骨干讲座。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实行骨干教师“三个一”活动:一堂示范课、一次专题讲座、一篇教学论文。形成一位骨干影响一片的辐射格局。从教学思想、教学实践上不断地影响、指导其他教师,实现共进,促使教师教科研能力同步提高。

3.专家引领。继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与专家亲密接触。学校先后派出多名教师赴青岛、烟台、济南、威海等地学习,接受教改前沿理论的洗礼。没有机会出去的教师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拜名师,拉近与名师的距离,学一技之长。

三、拓展路子,增强科研意识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抓好过程管理是搞好教科研活动的中心工作。但如何管理才能出成效?我们的做法是以内需入手,树立“以人为本”的教科研思想,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促进教师自主提高。

1.铺“路子”。我们不回避我们的教师现状,要让教师自觉、自愿地参与教研,唯有在教研安排中,把握教师实际,找准切入点,铺好适合教师发展的路子,有层次、有目标地开展活动。几年来,我们编印了一系列的教科研材料,开展了一系列专题活动,从最基本的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入手,引导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并相应地开展了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小专题讲座:有形式剖析,有精品展示,有自主设计。有了广泛的参与,教师的设计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结“对子”。新课改面前,人人都是生手。如何做?如何提高整体优势?如何加强教师间的沟通?我们倡导了“中青年教师教学合作组”形式,学校牵头组织,为教师提供交流平台,让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队子,互帮互学;利用青年骨干教师理念新、中老年教师经验足的优势,互动互促,共同提高。具体做法是:(1)相互听课、评课;(2)定期交流、研讨;(3)定期互访交流,相互进行教学检查;(4)经验总结互阅、交流。

3.搭“台子”。青年教师是教科研的生力军。帮助他们快速成长是摆在面前重大问题,为此,我们制定了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几年来,每学期每个教师努力做到“做一次讲座、评一次课、做一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写一篇教学论文、上一堂公开课”,如此循环,教学水平日益提高。为青年教师搭子,我们有如下举措:(1)帮带制度。每一位教师的研究课,论文都要有专人负责指导。(2)分层目标制度。教师依据

自身状况,制定一个个短期目标,不好高鹜远,做到切实可行,也易落实到位,让教师感受在不断成功中前进。(3)推新制度,只要有机会,就积极推荐青年教师参与观摩课、参与论文评比。

四、课题带动,提升科研品位

课题研究是教科研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提出“人人有课题,课题促发展”的口号,号召每位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提高充实自己。

1.突出重点抓龙头,深化课题研究

近年来,我们在抓好常规性教科研活动的同时,把立项的《生活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小学数学生活化研究》 等课题确定为科研“龙头”,通过规范课题研究过程,抓龙头课题的研究,来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用龙头课题的研究来带动其它研究,形成了一种以工作促科研,以科研带工作的良好科研局面。

2.围绕课堂抓课改,突出主体研究

伴随着教育事业向纵深不断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广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摆在教科研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我校提出了“以科研促课改”的口号,以教科研工作作为推动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整合各方面力量,以教科研带动课改,为课程改革实验在学校的深入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围绕困惑抓课题,解决疑难研究

为了保证教育科研的广泛性,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在教师中深入了解教学疑难 ,从教学困惑出发,我们组织

教师开展了《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小学数学动态生成研究》等以教学困惑为课题的问题化课题研究,充分挖掘了教师中焏待解决的教学问题,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了“主从结合,多元互补”的课题研究群,切实做到了科科有实验,人人有课题。

五、评估促进,建立持久机制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保证教科研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制定完善了《教科研成果考核评价方法》、《教科研成果奖惩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了分期分层考核评价机制,按课题研究网络分为:学校(教科室)——科研小组(课题组)——个人(实验教师)三个层面。采用逐级自评考核的方法,对课题研究进行学期初认定、期中初评和期末总评,及时对研究中的问题进行调控,使研究工作进入良性循环。教师在学期初制定课题目标计划时,必须自己分析现状,定出切实可行的研究发展目标,在终结性评价时,给自己提供评价的依据(研究成果与第一手资料),由学校核实认定后给予奖励,有效地激励了不同层次的教师。在考核评价过程中,我们不仅以教师的科研成果是否有价值作为标准,而且注重教师与学生是否得到提高和发展。这种动态评价方式的试行,促进了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学校还把科研成果的评价考核结果与奖惩、职称评定等挂钩。学校逐年增加对教科研奖的投入,设立科研成果奖,对在讲课、论文、课题研究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提高教师积极性,有效地保证了教育科研的推进。

我们重视教育科研工作的大力开展,激发了广大教干教师投入教育科研的热情。近几年来,已有8项实验课题在省

市区级鉴定,给予结题,其中“成长档案袋评价研究”、“小学合作英语研究”等课题已在全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校的小学生成长评价手册已经在全区推广使用。共有100余篇教科研论文在各级评选中获奖或发表。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市级“重点课题实验基地”。

以上是我校在开展教科研工作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还很不成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沿着“继承、创新、超越”之路,继续扎扎实实地抓好教科研工作,促进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实施,使学校更具活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xq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