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声音:北京交通限行新政的法理分析
更新时间:2024-03-01 20: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法律好声音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法律声音:北京交通限行新政的法理分析
背景:
2008年9月2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实施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规定了在“正常时期”对机动车的限行规定。主要体现在两点:封存30%的公务用车;五环以内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一天(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除外)。实质上是两个比率:30%的封存率和20%禁用率(一天/五个工作日)。(以下简称为限行“新政”) 一、30%的封存率
首先,从行为性质来看,封存30%的公务用车,是政府部门内部管理措施,公布出来大概是表率先垂范、严于律己之意,因不涉普通公民之权益,自然不需征求普通公民之意见。
其次,单从政府内部管理来说,“新政”似乎也有越权之限,北京市人民政府是否能够对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中央国家机关,中央所属的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发号施令?当然,如果有中央授权,自然不存在问题;如果没有,就不能属于“内部事务”了。 二、20%的禁用率
首先,从字面上,我们无法解读出“新政”对20%的禁用率是强制性规定,还是提倡性号召,因为遵守该措施,有奖励;而违反之,则无惩罚性措施。对于提倡性号召,任何公民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意愿作出相应抉择,在这里,并不适用一部分人牺牲自己利益来满足大多数人意愿的觉悟问题。因为从法理上来说,少数人的利益和多数人的利益在宪法地位上是平等的,利益的合法性不能仅仅从享有者的人数上得出结论;从伦理道德上讲,“正常时期”(诸如没有“非典”、没有“奥运”等重大事态)让少数人牺牲合法利益同样没有根据,奥运期间,为响应百年不遇的盛事,中华儿女同心同德,虽普遍遭受种种限制,但尤无怨言。这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一是非常事态激发普遍的爱国情怀;二是这种限制是短期的,可以忍受的。而“新政”已经失去了这两个条件。
其次,如果将“新政”理解为强制性规定,则除了该规定本身的内部逻辑构成有问题(有行为模式,无后果模式)之外,还存在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两方面问题:
(一)合法性
但凡要考量一个行为的合法性,尤其是行政行为,一般从主体、内容、程序等方面展开。“新政”针对对象是特定的,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可诉性,即可以
1
成为公民提起行政诉讼指控的对象。
从主体上讲,“新政”的颁布主体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是适格的行政主体,但是否是制定旨在限制一部分公民出行自由的政策的适格主体呢?根据我国的宪法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五)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有人看到此处,可能要忍俊不禁了:交通限行至于限制人身自由吗?当然至于:当你只开了一天车,其余时间不让开,你不会感到任何不方便;当你连续开了一个月车,突然让你少开一天,你只会感到不方便;当你连续开了一年车,多年车,突然告诉你以后每周有一天不能开车了,这种不方便就严重得多!甚至限制了你的出行。因为你做公交,不知道做哪路;打出租,不能准确向的哥描述目的地;更重要的是,原来一天干三件事,现在只能干一件了。这种痛苦就好像每周有一天你需要在看守所里度过一样。这种痛苦是不开车的人所不能体会的,也是配有专门司机不需自己开车的政策制定者所不能体会的!一种出行方式习惯一旦养成,就和出行自由本身紧密结合在一起,打破或改变这种出行习惯就意味着限制人身自由。而“新政”造成实质上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效果,鉴于假定这是一种强制性措施,我们认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不具备颁布此措施的资格。
从内容上讲,“新政”没有援引任何一部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只是提到国务院节能减排的政策,和奥运期间限行达到的良好效果。而这两点,都不足以构成“新政”的法定依据。简言之,该内容没有法律依据。
从程序上讲,一个旨在限制特定对象的具体行政行为,没有在作出的同时告知行政相对人作出该行为的事实和依据,也没有告知相对人复议和诉讼的权利;更没有听取广大私家车主的陈述和申辩,甚至对如此事关重大、牵扯广泛的事情,事先没有组织过哪怕一场听证会?只是单方面的,有些霸道的,作出了这么一个“劫富济贫”的行为。
综上,“新政”作出的主体不适格,内容无法律根据,程序不正当,不具备合法性要件。
(二)合理性
一个行政行为的合理性,要综合考虑三个方面因素:正当性、必要性、比例性。 首先,正当性是指作出该行为的目的是正当的,是为了维护正当的利益(既包括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公民利益)而进行的。在合法利益和非法利益之间作出取舍很容易,政府的职责是永远站在合法利益一边;而在两种正当利益之间作出取舍却很不容易,政府的职责并不永远站在多数利益的一边,因为那样有可能违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同样,在利益之间取舍的前提是存在现实的不可调和的冲突。“公民对空气质量提高的需求”和“私家车主驾车出行的需求”都是合法且正当的需求,二者不可避免的存在冲突,但这种冲突是否是不可调和的呢?
2
空气质量的下降除去北方气候、周边沙漠化环境的影响外(总不能把沙尘、浮尘天气也归究于机动车吧?),还受城市功能分区规划的影响,试想:如果不是现在商业区、行政办公区、住宅区杂乱的揉在城区,不是现在四环路内只要有块空地儿就批地盖楼,交通至于现在这样拥挤吗?政府的失职、更大利益主体的推波助澜,导致的恶果却统统让私家车主们吞下?打着提高空气质量的幌子,人为制造冲突,从而大刀砍向较弱的一方,正当性何在?
其次,必要性是指作出该行为的措施是必要的,或者不存在其他替代性措施,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付出的成本和收益不成比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解决空气质量提高的需求和改善交通拥挤的途径有很多种,也并不限于我们已经讨论的范围。但是在诸多方案中政府首先拿私家车主开刀,必要性何在?政府甚至没有承诺限行后空气质量会改变多少?交通拥挤程度会改变多少?事实上,以奥运期间为例,单双号限行也不能解决特定路段的交通拥挤问题,该拥挤的路段照常堵,该拥挤的时间段照常堵。那么,十选二限行更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既然不能解决问题,采取这样的限制措施必要性何在?
最后,比例性是指为达成正当的目的,采取的措施与达成的效果应该成一定比例关系:例如存在多种措施时,选择对相对人损害最小的;不可避免的要损害相对人的合法利益时,要对相对人提供适当的补偿。在限行新政中,如何解释在多种可选方案中,20%禁行率是损害最小的?对这种正当利益的损害,政府是否提供了适当的补偿?我们所能见到的是“停驶的机动车减征1个月养路费和车船税”,这种补偿是让私家车主在禁行日做公交和地铁吧?既然不能提供同等待遇(出租车)的补偿,谈何适当?
一言之,“新政”在正当性、必要性和适当性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至少,政府没有提供强有力的论证支持。
综上所述,如果说30%的封存率是政府内部管理事务,我们不宜直接评判其合法性和合理性(并不是不能,如封存好还是拍卖好?),那20%的禁行率可是关乎全体“有车族”切身利益的大事,如果说这仅是一个提倡性号召,还好办,我们不妨理解成一级开明政府的善举;但如果说这是一个强制性措施,则不仅在合法性上,而且在合理性上都存有重大缺陷,有违法,甚至违宪之嫌。
明强
08.09.28
3
正在阅读:
法律声音:北京交通限行新政的法理分析03-01
英语课堂特色教学模式初稿03-11
英语词汇学课后答案张维友编08-28
java俄罗斯方块游戏毕业论文12-17
《高中政治自主合作学习方法的研究》问卷分析 - 图文10-31
2017广东省考申论热点:信仰缺失衍生官员“风水情结”11-29
最新教学参考资料:浅谈思想政治课的板书设计 - 图文11-29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卷(扫描版)06-03
GNSS测量与数据处理试题01-18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综合复习资料01-21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法理
- 新政
- 北京
- 声音
- 交通
- 法律
- 分析
- 2010年高考真题辽宁卷(理)解析版
- 鲜为人知的有趣科学事实解析
- 液压油泵零件项目IPO上市咨询(2013年最新细分市场+募投可研+招
- 长沙市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 - 2
- 2015年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 二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练习题(3)
- 数字高程模型(DEM)考试题目答案
- 工业经济主要指标运行情况汇报
- 火锅配料及制作方法
- -行业供需分析与趋势预测-目录美容美发行业市场预测与投资规划分
- 普通遗传学第十五章 群体的遗传平衡 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一套
- 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分析及应对对策研究综述
- 华工网络教育《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解直角三角形教案
- 工厂设备管理体系
-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 井天福(网络教学系统)
- 文献综述例子
- 2017-2022年中国铝合金窗安装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目
- 劳动的快乐之挖芋艿作文500字高质量版
- 《功》学案2(粤教版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