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更新时间:2024-06-13 03: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第一节:功

教学目标:

⒈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⒉理解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⒊常识性了解功的原理。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会应用功的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⒋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到功的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教学难点

⒈运用公式W=FS计算机械功 ⒉实验结论的归纳得出功的原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指导法 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 木块、木板、细绳,小车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⒈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⒉力能产生哪些作用效果? 二、引入

在物理学中,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有了成效。在物理学里,经常要提到“功”的概念,就吸收了“成效”的意思,当然在物理学中功还有它特殊的含义。 三、新课教学 力学中的“功”

㈠、学生自学本节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并参看图及图注。提问并由学生回答讨论以下问题: ⑴力学里所说的“功”,它的含义是什么?

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⑵分析图1,做功的实例:在什么力作用下,(这个力的方向是怎样?)沿什么方向移动通过了一段距离?什么力对物体做了功? ⑶力学里的功包括哪两个必要因素?

力学里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强调:“两个必要因素”的含义是指“缺一不可”。只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而没有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即如果物体仍静止不动,这个力就没有对物体做功。结合课本图2,分析两个小朋友做的功等于零的道理。如果物体靠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虽然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但并没有水平方向的力作用于它,所以没有什么力做功。结合“在极光滑的水平冰面上滑动的冰球”一例,说明没有什么力对冰球做功。 ⑷练习、分析并演示以下问题,讨论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①放在水平木板上的小车,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前进了一段距离,拉力和重力这两个力哪个力

对物体做了功?为什么?

②用手提着木块不动,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对木块做了功?

③用沿水平的拉力拉动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当把拉力去掉后,小车还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在这段距离上,拉力对小车做功了吗?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进一步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研究力对物体做功时,要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或者哪个物体(施力物体)对哪个物体(受力物体)做功。 ㈡、功的计算 S F1=1N ⒈演示,画板图如图并加以分析。 甲

S F2=2N 乙

2S F3=2N 丙

放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前进一段距离,如图1所示,拉力对小车做了功。 甲:拉力为F,小车在拉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s,拉力对小车做功;

乙:拉力为2F,小车在拉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s,拉力做的功是甲图中拉力所做功的2倍。 丙:拉力为2F,小车在拉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2s,拉力做的功是甲图中拉力所做功的4倍。 小结:可见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做的功越多。功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通过的距离成正比。 ⒉功的计算公式

功=力×距离;即: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用W表示功,用F表示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则功的公式可写成:

W=FS ⒊功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距离的单位是米(m),功的单位是牛顿·米,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焦耳,简称焦(J)。 1焦=1牛·米

在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计算时,力和力臂的积的单位时“N?m”,不能写成“J”,这两个单位的物理意义有所不同。 几点说明

①使用W=F·s,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②做功的多少只由W=F·s决定,跟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运动无关。 ③知道1焦的物理意义,知道1焦的大小。

⒋例题:课本P105,求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举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 由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己演算。要求解题规范化。 W1=F·s=50牛×10米=500焦

匀速举高箱子,箱子受到两个力,G和F′,F′=G W2=F′h=100N×1.5m=150J

追问:此题中木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做了功?对什么物体做功?重力做了功没有?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㈢、小结

⒈力学里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⒉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W=F·s ⒊功的单位是牛顿·米,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焦耳,简称焦(J) 四、实验研究 研究内容:使用机械能不能省功? ⒈杠杆实验

⑴实验目的:研究使用杠杆提升重物时能不能省功?即手直接提升重物做的功与利用杠杆提升重物做的功是否相等。

⑵实验中动力就是手的拉力,阻力的大小等于钩码重。实验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算出手对杠杆的拉力。

实验中手的拉力方向始终要竖直向上,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所以它们做功的距离是沿力的方向的距离。把两个刻度尺分别竖直放在砝码及手旁,记下砝码和手的起始位置。当用杠杆提升砝码到一定高度时,再记下砝码和手的终了位置,求出砝码升高的高度h(米)和手移动的距离s(米)。

实验中,杠杆的重及杠杆在运动中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实验研究的是理想机械。 ⑶按课文实验1,并参照图组装实验器材,将实验结果填入数据表格中,写出实验结论。 ⒉动滑轮实验

⑴实验目的:研究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能不能省功?即手直接提升重物做的功与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做的功是否相等。

⑵实验中动力就是手的拉力,阻力的大小等于钩码重。

图,实验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算出手对杠杆的拉力。

实验中手的拉力方向始终要竖直向上,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所以它们做功的距离是沿力的方向的距离。把两个刻度尺分别竖直放在砝码及手旁,记下砝码和手的起始位置。当用动滑轮提升砝码到一定高度时,再记下砝码和手的终了位置,求出砝码升高的高度h(米)和手移动的距离s(米)。

实验中,动滑轮的重及滑轮在运动中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实验研究的是理想机械。 ⑶按课文实验2,并参照图14—5组装实验器材,将实验结果填入数据表格中,写出实验结论。 ⒊总结实验结论

⑴学生报告实验记录数值和实验结论。教师将几组数值记于黑板一或事先画好表格的小黑板)上。

⑵实验表明:利用杠杆提升砝码,使用杠杆所做的功F·s(焦)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G·h(焦)相等,即使用杠杆不能省功。利用动滑轮提起砝码,使用滑轮做的功F·s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G·h相等,即使用动滑轮也不能省功。 ⑶总结出功的原理:

①使用机械时,人们直接用手做的功,都等于使用机械做的功。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② 功的原理对任何机械都适用。

⒋思维发散: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为什么人们还要使用机械呢?(课文后“想想议议”)

因为使用机械可以改变动力的大小、方向和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使用机械还可以改变做功的快慢,使用机械还能比较方便的完成人们不方便完成的工作等,使用机械有很多好

处。 ⒌斜面

⑴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例如在向卡车上装中的货物时,常用木板搭成一个斜面,把重物推上去;爬坡度很陡的山,人感到很吃力,要是沿着盘山公路走就不会感到吃力,可见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根据功的原理,可知使用斜面不省功,省了力就要多费距离。

⑵学生练习:试证明斜面的长度是斜面高度的几倍,所用的推力就是物体重力的几分之一。 ⒍小结

⑴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动力对机械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⑵斜面: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的长度是斜面高度的几倍,所用的推力就是物体重力的几分之一。 五、总结

六、作业处理: 七、反思:

第二节:机械效率

教学目标

⒈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⒉知道什么叫机械效率,知道计算公式。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 ⒊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⒋学习组装滑轮组和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⒌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机械效率取决于有用功在总功里所占的百分比,从而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 教学重点

⒈使用任何机械都要做额外功

⒉滑轮组的组装,重物上升距离、绳端通过距离的测量 教学难点

⒈有用功、总功的正确判断,理解效率的物理意义 ⒉实验的原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实验法

教学用具 滑轮、钩码、线、弹簧秤、铁架台、刻度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做功的因素是什么?功的原理是什么?

二、引入 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实际上使用机械还要多做功。例如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把滑轮本身也提起来了,滑轮受到重力作用,也发生了一段距离,对滑轮也有做功。另外滑轮与绳子之间存在着摩擦,克服阻力也要多做功。

在利用机械做功时,我们所需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额外要多做的功也占一部分,那么机械做功就存在一个效率问题。 三、新课教学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⒈演示实验:用弹簧秤匀速拉动绳端,使重物G升高。从弹簧秤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重物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 实验数值G=5牛,h=0.5米,F=3牛,s=1米

弹簧秤的拉力(动力)对动滑轮做的功:W动=F·s=3牛×1米=3焦 提高重物,动滑轮克服阻力做的功:W阻=G·h=5牛×0.5米=2.5焦 ⒉提问:由实验可以看到W动>W阻,这是为什么?

前面研究简单机械和功的原理时,我们没有考虑摩擦,没有考虑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动滑轮本身重等因素,是理想情况。实际上,我们用动滑轮等简单机械提升重物时,由于要克服摩擦以及不得不把动滑轮一起提升,这时我们用的力(动力)就比没有摩擦时要大(该实验中,理想情况下拉力是2.5牛,而实际的拉力是3牛)。做的功要比没有摩擦时大一些(该实验中,不考虑摩擦时动力做的功是2.5焦,而实际动力对滑轮做的功是3焦)。 ⒊小结

①有用功(W有用):利用机械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在用动滑轮提高重物的实验中,用来提高物体的功对我们是有用的,是必须做的。 本实验中的有用功W有=G·h=5牛×0.5米=2.5焦。 ②额外功(W额外):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本实验中,用来克服摩擦做的功、把动滑轮提升0.5米做的功对我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这种功叫额外功。使用任何机械做额外功是不可避免的。 ③总功(W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叫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叫总功。 本实验中总功W总=F·s=F·2h=3牛×1米=3焦。

本实验中做的额外功W额外=W总-W有用=3焦-2.5焦=0.5焦。 ④判断有用功、额外功

判断有用功、额外功要看做功的过程中,我们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实现这一目的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其余部分就是额外功。例如:用桶打水,提水的功是有用功,提桶的功是额外功;水里捞桶,提桶的功是有用功,提水的功是额外功。 ⑤练习:

计算图中三种不同方法将沙子运上三楼所做的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机械效率 ⒈根据以上实验,你能算出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吗?

⒉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即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 ⒊公式:?=W有用W总

⒋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⒌练习:某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70%,它表示什么意思?

答: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是70%,也可以说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有70%,另30%做的是额外功。 ⒍提高机械效率

阅读课本提高机械效率一段,小结要点,指出采取减小额外 功是提高机械效率的有效方法。 ⒎例题解析

每个动滑轮重力为3N,用右图两种滑轮组来提升

F

重物G,哪些功是有用功、哪些功是总功?哪个滑轮

F 组机械效率高,为什么?

分析:提升重物G升高h,这一部分功为有用功;绳 子末端在力F作用下通过S的距离,这个功是总功。W有用 =Gh,两个滑轮组的W有用相同。S1=3h,S2=5h,则总功 G 分别为W总1=3F1h,W总2=5F2h。其中乙滑轮组要提升的滑

G 轮数量更多,做的额外功也较多,所以甲滑轮组机械效率较大。 五、实验 学习组装滑轮组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乙 甲 ⒈实验原理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G升高h是做功的目的,这一部分功为有用功;而所有的功都是由绳子末端在力F作用下通过S的距离产生的,这个功是总功。 实验原理:?=W有用W总?Gh Fs⒉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钩码的重力G——弹簧秤;

钩码被提升的高度h——刻度尺; 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弹簧秤; 绳子末端被拉高的高度s——刻度尺。 ⒊注意事项

在实验中要将距离测量的准确些。 注意会将细绳绕在滑轮上。

尽可能在竖直方向上使用弹簧秤。 注意弹簧秤的示数要用牛顿表示。

拉动的过程中,尽可能使物体匀速上升。 注意分析实验中所出现误差的原因。 ⒋实验记录 次数 1 2

⒌小结

G/N h/m W有用/J F

F

G G F/N S/m W总/J η

根据机械效率的定义,运用公式?=W有用可以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W总有4个:钩码的重力G;钩码被提升的高度h;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绳子末端被拉高的高度S。 六、总结 七、作业处理 八、反思:

第三节 功 率

教学目标

⒈理解功率。知道什么是功率,知道其物理意义; ⒉知道计算功率的公式、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 功率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辨析 教学方法 类比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⒈力学里的功包括了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功要如何计算?

⒉工地上,要把1000块大理石运到20m高的楼上,已知每块大理石重50N,用起重机可以在2分钟之内一次运完。用一个人来运,需要20小时,这两种方法各需要做多少功?哪种方法做功快? 二、引入

用起重机和人来运送大理石,所做的功是相等的。但是用起重机要快的多。可见,做功不但有多少问题,还有快慢的问题。我们已经学过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为了表示做功的快慢我们用功率这个物理量。 三、新课教学 功率

⒈意义:用来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⒉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类比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得到如何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

W⒊定义式:P?

t⒋单位:瓦特

1瓦特=1焦耳/秒 1W=1J/s

⒌1W的物理意义:物体在1秒内做功1J。

⒍指导阅读:P215 图14-12,对各种常见物体的功率有所了解。

⒎功率是机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指导阅读P215最后一段,简要说明选购机器时,要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选择功率合适的机器。 四、范例分析

例:高出水面30m处有一个容积是50m3的水塔,要用一台水泵在1小时内抽水充满水塔。这台水泵的功率至少要多大?

W分析:首先应弄懂题目的意思,找出已知量和待求量,分析时沿着P?→W=Gh→G

t=mg→m=ρV的顺序进行;解题之前可以将需要求的量逐步列出,使学生明确解题的思路。

A. 50m3的水质量是多少Kg? B. 50m3的水重力多少N? C. 水泵一共要完成多少功?

D. 1小时内做这么多功,水泵的功率是多少?

解:m??V?1?103kg/m3?50m3?5?104kgG?mg?5?104kg?10N/kg?5?105NW?Gh?5?105N?30m?1.5?107JW1.5?107JP???4200W?4.2kWt3600s五、小结

⒈意义:用来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WFS⒉功率的公式:P???Fv

tt六、作业处理: 七、反思:

第四节 动能和势能

教学目标

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4.知道什么是机械能及机械能的单位。 教学重点 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判断物体所具有的机械能。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从能源,体能方面引入能量复习知识;功和能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 能量

演示:A玩具小车拉木块;B举高的钩码拉木块(通过铁架台和滑轮)C伸长的橡皮筋拉木块。

问:三个物体是否对木块做功?(学生回答:做了功)

归纳:⑴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物体能做的功越多,它的能量就越大。

⑵怎样判断物体是否有能量?看它能否做功。

三、动能 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⒈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⒉决定动能大小因素

演示实验:图1-1

A. 质量相同,速度越大,做的功越多,动能越大; B. 速度相同,质量越大,做的功越多,动能越大。 结论: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的速度有关。

四、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探究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⒈重力势能

①概念: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②重力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 演示实验:如右图

结论: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被举高的 高度和质量有关。 ⒉弹性势能

①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②弹性势能大小决定的因素:形变的大小

⒊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它的单位是:焦耳 五、练习、小结 六、作业:本节 七、反思:

第五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教学目标

1.知道动能和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能解释有关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例子。 教学重点 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能解释有关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什么叫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它们的大小各由什么因素决定? 二.引入新课:

演示小球竖直上抛,分析其上升和下落过程。 三.新课教学

1.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1).指出演示小球竖直上抛过程中,动能转化成势能(上升),势能转化成动能(下落)。 (2).演示滚摆实验。

A.学生观察并分析滚摆下落,上升过程中能的转化.

B.归纳:下降:高度↓,速度↑,质量不变,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上降:高度↑,速度↓,质量不变,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举例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例子。如自行车下坡、荡秋千、高空掷物、荡秋千、人造地球卫星等。

2.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1)演示实验:小车的动能与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A.学生观察并分析小车运动过程中能的转化.

B.归纳:弹簧压缩:小车速度↓,弹簧形变↑,是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弹簧恢复:小车速度↑,弹簧形变↓,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2)演示实验:分析乒乓球从手中下落到地上,又向上弹的过程中能的转化情况。

分析:乒乓球从手中下落到刚接触地面是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从接触地面到发生到最大形变是动能转化成弹性势能,从恢复形变到离开地面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动,从离开地面上升的过程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举例动能与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例子。 ⒊ 介绍人造地球卫星的能量转化关系 四、总结

五、作业处理 六、反思:

九洪中学九年级物理教案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

教师:李运洪

2013年2月22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x7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