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的分析方法和评价方法

更新时间:2023-05-18 16:0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 分析方法和评价方法摘 要 以系统的特征值为出发点,将县供电企业系统分解为多层次的子系统。其中,将不可分 解或不需要分解的部件称为要素; 将要素上一级子系统称为单元; 单元以上的子系统均以特 征值为名称来定义对应子系统的名称。 要素危险点分析思路是:失控的能量-传输的途径-受影响的对象。采用 PHA 表形式, 对各个因素进行分析。 将 PHA 表中潜在事故作为事故树分析的顶上事件,按照逻辑关系,分解到基本事件。 将事故树的基本事件转化为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检查表检查点(项) 。 以加权平均法、MLS 法和 0—1 分值法,分别结合危险级别的判断,实现县供电企业安 全性评价。 关键词:预先性危险分析,PHA,检查点,检查项,MLS,潜在事故,事故树,FTA。 关键词 主要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主要参考资料 1、国家电网公司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标准(试行) 2、国家电网公司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3、国家电网公司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依据(试行) 4、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评价办法 5、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关于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工作会议纪要 6、安全系统工程 7、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8、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95)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前言 1.前言1.1. 安全性评价发展历史安全性评价起源于 20 世纪 30 年代西方国家的保险业务基础工作,至 20 世纪 60 年代, 陆续在航空、航天、核工业、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安全管理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并逐步发 展成为安全系统工程的一项关键技术支撑。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机械、冶金、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的有关企业通过吸收、消 化国外安全检查表和安全分析方法,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性评价方法/规程/标准/准则” ,开 创了我国的安全性评价工作研究和应用。 进入 21 世纪, 我国电力行业全面开展了以制定、 应用 “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办法” 、 “安 全性评价标准”“安全性评价依据”为基本手段的安全性评价工作。各县供电企业在组织开 、 展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

1.2.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现状 1.2.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现状 2.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现行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方法是将县供电企业系统分为三大部分:1.生产设备;2. 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3.安全生产管理。每个部分分为 4 个层次。对分解到最小层次的单元 评价过程是, 专家根据以往经验对每一项检查内容赋予一定分值, 再根据各单元的分值进行 算术累加。 现行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方法

在实际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容易接受, 易于推开。 但是采 用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安全性评价标准制定中,没有结合“人、机、环”的因 素进行综合考虑, 只是按照三大部分分解后的层次, 孤立的看待问题。 这种一维的方法方法。 对处于不同层级、产生不同后果的同类事件,难以赋予不同的分值,对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指导性产生一定影响。

1.3.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修订目的 1.3.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修订目的 3.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修订(1)按照持续改进的原则,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县供电企业系统的层次分解, 并应用事故致因理论进行危险及有害因素的辨识。 确定危险程度、 危险级别以及发生事故的 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为制订安全对策及防范措施提供依据。 (2)为县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班组提供一种对系统、子系统及单元进行安全 评价较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方法,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3)运用安全度评价方法,评估作业环境、工器具及作业人员的安全度,分析具体现 场作业保证安全的关键环节,为制订风险防范措施提供依据。 (4)通过系统分析网架结构及事故的概率,查找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薄弱环节及关键 因素,指导县级电网规划建设。 (5)制订县级电网供电安全性评价标准。 (6)对县级电网安全、持续供电能力进行评价;排查出影响安全、持续供电能力的关 键因素及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以及实施改进措施后,对供电能力提升的评估。

2.系统层次 2.系统层次2.1.层次的定义 2.1.层次的定义首先给出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系统的定义。 定义 1:县供电企业为一个广义系统。该系统按照特征规律分解为各个子系统。每个子 系统再按照各自的特征点分解为子系统或单元。 定义 2:系统按特征分解到不可分解或不需要再分解的部件称作为要素。 定义 3:以特征点组合要素的最小集合称作单元。系 统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图 2.1:系统分层基本层次

2.2.层次的分解方法 2.2.层次的分解方法系统层次的分解, 主要是根据系统的特征来区分。 什么是特征, 现在汉语字典解释: “可 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称为特征” 。县供电企业系统具有各种特征。比如:组织 特征、专业特征、电压特征、用途特征等等。 系统层次分解的主要步骤: (1) 找出系统组成部分所有部件的特征点。 系统的组成部件可以是设备、 制度 (规程) 、 人、环境等。 (2)对所有的特征点进行归纳

分析,并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确定系统分解层次特征 点的排列。 (3)依据特征点排列将系统分解为多个子系统。 (4)系统分解过程中子系统可以嵌套。 (5)系统分解一直到要素层次为止。

2.3.举例 2.3.举例2.3.1.例一:现行的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标准(试行)的系统层次分类图为:

图 2.3.1:现行的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标准系统层次 该层次分类的第一层分类是按照“机、环、法”特征点将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分别是 生产设备、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安全生产管理。生产设备子系统的层次划分按照电力运行 中的作用特征分为六个子系统。 分别是农村电网、 变电一次设备、 电气二次设备、 调度管理、 输配电设备、电气测试设备管理。以下的划分均按照各自相应的特征来进行。 2.3.2.例二:用另一种特征归纳层次划分的例子。

图 2.3.2:另外一种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系统分解层次 本例的层次划分采用是:分类的第一层分类是按照“机、环、法”特征点将系统分为三 个子系统。分别是生产设备、安全生产与作业环境、安全生产管理。生产设备子系统按照电 力生产中的功能特征分划分为三个子系统(输电、变电、配电) 。安全生产与作业环境按照 生产准备过程来划分为人员素质、机具与防护、现场作业和作业环境。以下的划分均按照各 自相应的特征来进行。 2.3.3 例三。又一种特征归纳层次划分的例子。

图 2.3.32:又一种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系统分解层次 本例的层次划分采用是:分类的第一层分类是按照“机、护、人、产、法”特征点将系 统分为五个子系统。分别是生产设备、机具与防护、人员、素质、现场管理、安全生产管理。 以下的划分均按照各自相应的特征来进行。 从上述三个例子可以看出, 按照特征划分下级子系统 (单元) 每一个下级子系统 时, (单 元)具有同一个特征点。 层次的划分可以划分到不可分割或者不需要划分的部件为止。

3.预先性危险分析(PHA) 3.预先性危险分析(PHA) 预先性危险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简记为 PHA)是一种定性分析系统 内危险因素和危险程度的方法。

3.1.预先性危险分析表 3.1.预先性危险分析表预先性危险分析表(简记 PHA 表)是对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分析的基础。在系统层 次分解后的要素上来构建 PHA 表。预先性危险分析是对要素存在的危险性类型、来源、出现 条件、 导致事故的后果以及有关措施等一一作概要分析。 其目的是辨识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危 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这些危险发展成事故。PHA 表格式如下: 编号 日

期 制表人 制表单位 系统 子系统 单元 要素 状态 潜在 事故 危险 因素 触发 事件 发生 条件 触发 事件 事故 后果 危险 级别 防范 措施 备注

表 3.1:PHA 表格式 其中: 编 号——表的顺序号。依据系统层次分类,每级 2 位数字规则编号; 日 期——编制日期; 制 表 人——编制人姓名; 制表单位——制表人所在单位; 系 统——要进行安全性评价的范围。对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 来说,县供电企业本身就是一个系统; 子 系 统——有共同特征的、属于系统或上级子系统之内的单元或子 系统的集合; 单 元——是构成子系统的基本成员; 要 素——单元各个特征的表现; 状 态——评价对象所处的状态。共有三个状态:历史工况、运行工 况和作业工况; 潜在事故——要素可能发生的事故; 危险因素——产生潜在危险的原因; 触发事件——导致产生“危险因素”的那些不希望事件或错误; 发生条件——使“危险因素”发展成为潜在危害的那些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或错误; 触发事件——导致“发生条件”的那些不希望发生的事件或错误; 事故后果——事故发生造成的结果; 危险级别——危害的程度; 防范措施——为消除或控制危害可能采取的措施; 备 注——其他必要说明。7

3.2 3.2.危险性分析基础 3.2.1.危险性分析思路 3.2.1.危险性分析思路危险性分析主要从潜在事故入手。从系统能量的运作来说,一旦系统出现非正常的运 作状态,其能量就存在失控可能。能量平衡公式是: 输入能=有用功+正常耗损能+逸散能 这里逸散能就是造成事故的根源。因此,从预防事故角度来看,关键是找出生产现场 能量体系中潜在的危险因素。 造成事故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有引起伤害的能量;二是存在能量转移的载体;三 是有遭受伤害的对象。 下面的图给出事故分析的几个要点。

图 3.2.1:事故成因关系 图 3.2.1.给出对危险性分析的思路。 对于失控能量的分析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虑:失控能量的形式;失控能量的载体;失 控能量产生的诱因以及失控方式。 带有失控能量的传输载体与受害对象存在接触和非接触的传递方式来导致事故发生。 受害对象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人、物、环境以及电能质量。 对于事故的后果要从危害对象、危害范围、危害程度和发生概率这四点来讨论事故的 危险程度。 三要素分析方法举例: 以变压器绕组损坏引起火灾为例来说明基于危险三要素的系统危险分析。 失控能量:化学能; 能量载体:绕组绝缘被破坏产生的杂质(如绝缘油高温分解产生的可燃物、助燃物等) ; 受害对象:人、设备、电能质量;8

本案例事故

后果: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停电。事故后果的具体分析如下: 1)危害对象:人、财、环,电能质量; 2)危害程度:严重; 3)危害范围:所在配电台区; 4)发生频率:小概率。

3.2.2.危险程度分级 3.2.2.危险程度分级级别 四级 三级 二级 一级 危险程度 安全的 临界的 危险的 破坏性的 可能导致的后果 不会导致伤害或疾病,系统无损失,可以忽略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或系统损坏, 但应予排除或控制 会造成人员伤亡或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措施 破坏性的,会造成人员死亡或系统报废,必须设法消除 表 3.2.2:危险等级分布表

3.3.用于预先性危险分析的几种理论 3.3.用于预先性危险分析的几种理论 3.3.1.能量转移论 3.3.1.能量转移论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实践都离不开能源, 能量在受控情况下可以做有用功, 制造产品 或提供服务;一旦失控,能量就会做破坏功,转移到人,造成人员伤亡,转移到物,造成财 产损失。

系统施害因素

接触部分

受害对象

失控能量转移点图 3.3.1:能量转移论模型 能量转移理论实例。 变压器绕组损坏引起火灾:9

绕组由于绝缘损坏形成匝间短路造成油温升高和电弧引起火灾。这个就是失控的能量 (化学能)通过能量转移途径(绕组绝缘被破坏产生的杂质)作用在受害对象(变压器)过 程。 用能量转移论来分析事故(潜在事故) ,确定事故原点,即能量是如何失控,从而提示 事故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要原因。换句话说:事故是由于能量失控、安全措施失效和受 害者处于能量转移影响范围之内三种原因同时存在而形成的。

3.3.2. 3.3.2.轨迹交叉论在一个系统里,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性状态的形成过程中, 一旦发生时间和空 间的轨迹交叉就会造成事故。

图 3.3.2:轨迹交叉论模型 举例: 在登高作业中,高空落物伤人事故。 分析二个运动轨迹: 1)人在靠近作业区无安全保护及忽视安全标志(不安全行为) ; 2)高空工器具、材料等物品无防坠落安全保护或物品违规传递。 当物体坠落时,人恰好处于坠落点,受伤害。

3.3.3. 3.3.3.骨牌理论一种可防止的伤亡事故发生发生的理论分析方法。 事故的发生, 犹如一连串垂直放置的 骨牌, 前一个倒下, 会导致后面的一个个倒下, 当随后一个倒下时, 就使人受到了事故伤害。 伤亡事故分为五个因素:1.社会环境和管理欠缺(A1);2.人为过失(A2);3.不安全行为 和不安全状态(A3);4.意外事件(A4);5.伤亡(A5)。

A 3

A 4 A1 A2

A 5

图 3.3.3:骨牌理论模型 例子:作业人员情绪恍惚登高作业坠落死亡。 1)管理不严,不了解作业人员

状态(A1) ; 2)作业人员精力不集中(A2); 3)保护器具为按规程要求处理,违规操作(A3); 4)人坠落(A4); 5)人员死亡(A5)。

3.3.4.人因事故模型 3.3.4.人因事故模型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会接受来自系统和外界的各种刺激(信息) ,凭视觉、听觉、触 觉、嗅觉等感受这些刺激,通过大脑判断系统是否正常,并做出适当反应:或正确处理,不 发生失误,没有危险发生;或发生失误,使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轻则造成系统故障,发生无 伤害事故,重则造成能量的意外释放,波及到人就会发生伤亡事故。

图 3.3.4:人因事故模型 例:变压器油温异常11

危险感知过程 危险的警告 危险的知觉 危险的认识 回避的认识 回避的决心 回避的能力 油温测量

危险出现 油温升高 监测仪器报警 变压器工作异常 实时监控 建立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落实并认真执行

危险释放 异声、绝缘油浑浊等 短路、绝缘、油路等问题 可能引起火灾停电 关闭变压器 检查和检修

表 3.3.4:人因事故模型例子

3.4.预先性危险分析表的分析过程 3.4.预先性危险分析表的分析过程分析潜在事故应从失控的能量、 传输途径和受害对象来考虑。 几种事故分析理论是从不 同的角度来讨论事故的成因。下面讨论如何运用事故分析理论进行 PHA 分析。

3.4.1.潜在事故分析 3.4.1.潜在事故分析对于电力系统来讲,失控的能量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能量类型 电能 热能 机械能 触电 感应触电 灼伤 火灾 势能 动能 泄漏 化学能 爆炸 腐蚀 分析模式 物理模式、人的因素 物理模式、人的因素 化学模式 化学模式 物理模式、外力因素 物理模式、环境因素 有害因素、物理模式 化学模式 化学模式

表 3.4.1.1:失控能量分类 潜在事故在分析时从失控能量、 失控能量所作用的对象以及失控能量传输的途径进行综 合考虑。 潜在事故的分析, 不但要从失控的能量来考虑事故的成因, 还要从物理模式、 化学模式、 有害因素、外力因素、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分析,找出潜在事故。

电能 立、撤杆时人身触电 巡视触电伤害 误登杆人身触电 检修触电伤害 拉线带电触电伤人 带电作业人身触电 验电、装设、拆除接地线时人身触 电 绞磨、放线架人身触电 装设、拆除绝缘遮蔽人身触电 搬运时触电伤害 测量绝缘电阻时人身触电 使用抽水机人身触电 设备吊装时人身触电 高压试验人身触电 测量接地电阻时触电伤害 电缆试验人身触电 电焊时触电 误入电缆井人身触电 电缆故障声测定点人身触电 使用测量绳测高时人身触电 登杆触电

机械能 登杆时倒杆伤人 撬抬设备时意外伤人 立撤杆时倒杆伤人 开挖坑(沟)意外

伤人 放、紧线时跑线伤人 铁锤伤人 液压机机械伤人 测量时物体打击伤人 油锯/电锯伤人 调整拉线时倒(断)杆伤人 抱杆倒杆伤人 高处落物伤人 升高机械倾倒伤人 展放电缆时挤伤人 电缆井、沟跌落伤人 电缆放线架、线盘倾倒伤人 起重机具倾倒伤人 开挖电缆沟槽意外伤人 设备吊装时意外伤人 放线架、线盘倾倒伤人 电缆剩余电荷伤人 高处坠落 登杆高处坠落 使用梯子登高坠落 配变台架高处坠落 杆上作业高处坠落 作业平台高处坠落 烫伤

热能 爆炸 火灾 使用喷灯时烫 伤 电焊烫伤

化学能

开挖电缆沟时毒气伤人 检修、安装、拆除高压开 关毒气伤人

表 3.4.1.2 部分事故与能量关系表 3.4.1 例一:分析变压器潜在事故—油箱密封不好引起的火灾。 油箱的密封不好原因可能有密封垫不起作用, 也可能是油箱箱体焊接处存在砂眼, 也可 能箱体本身出现裂缝等。 这些原因我们可以从物理模式角度来分析: 由于密封不好造成绝缘 油泄漏;从能量角度来说是失控的热能。 3.4.1 例二:分析登高作业潜在事故—作业人员情绪不稳定,登高作业时发生坠落。 人员坠落由于行为异常,防护不当造成。从物理模式和环境因素分析,由于安全工器具 使用不当造成失控坠落;从能量角度来说,是失控的势能。

3.4.2.危险因素分析 3.4.2.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分析要从“人、机、法、环”来分析。 人:与系统相关的人的行为表现。 机:与系统相关的设备。 法:与系统相关的规程、制度。 环: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作业条件。 3.4.1.例一,其危险因素有三个:密封垫圈不密封、焊接出有砂眼、箱体出现裂缝。这 三个危险因素均是由设备本身引起的(机) 。 3.4.1.例二: 分析其危险因素是人的情绪(人) 、安全监护不到位(人)和违规作业(法) 。

3.4.3 危险因素触发条件分析危险因素触发条件分析从三个方面考虑:规律性,意外因素和人为因素。 规律性:事物的变化周而复始出现。 意外因素:突如其来的事件。 人为因素:人对事物的无视或忽视。 同理,通过上述二个例子来说明: 3.4.1.例一,造成密封垫圈不起作用可能是自然老化(规律性)造成;焊缝出现砂眼是 检验时没有查出造成(人为因素) ;箱体出现裂缝可能是受到外力打击造成(意外因素) 。 3.4.1.例二, 工作负责人没有发现或未重视作业人员的情绪变化导致事故的发生 (人为 因素) 。

3.4.4 3.4.4.发生条件分析潜在事故发生条件分析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 (1)从失控能量的载体来分析(能量转移论) ; (2)人、物的时空交叉点(轨迹交叉论) ; (3)社会环境和管理(骨牌理论) ;

(4)伤害的释放(人因事故论) 。 3.4.1.例一,潜在事故发生条件是绝缘油外泄(外泄的绝缘油是能量载体) 。 3.4.1.例二,防护工具器损坏或不当使用(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 。

3.4.5.发生条件的触发事件分析 3.4.5.发生条件的触发事件分析从失控能量的传递方式(接触、非接触)来分析发生条件的触发事件。 3.4.1.例一,导致潜在事故转化为事故的事件是明火或电弧。 3.4.1.例二,登高保险装置缺少或失效是事故的触发事件。

3.4.6.事故后果分析 3.4.6.事故后果分析事故后果分析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和电能质量这四个方面考虑事故发生 后所造成的损失。 3.4.1.例一,如果火灾一旦发生,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停电事故。 3.4.1.例二,事故后果是人员伤亡。

3.4.7.危险级别分析 .4.7危险级别分析主要考虑潜在事故发生后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和事故发生的概率。 在 3.4.1.例一中,考虑到危害程度比较大和发生概率相对频繁,定义为破坏性的危险 级别(一级危险) 。 3.4.1.例二,参考危险级别定义,定义为严重性危险级别(二级危险) 。

3.4.8.防范措施分析 3.4.8.防范措施分析防范措施根据失控能量的四个特征点来分析。失控能量的四个特征点是: (1)形式; (2)载体; (3)诱因; (4)失控方式。 3.4.1.例一,要采取的防范措施查看变压器的技术资料和巡查中检查是否存在渗油的 现象,同时明文规定不能带入明火。防范措施的依据是: DL/T 572-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第 3.3.1.1 条 a.制造厂提供的说明书、图纸及出厂试验报告 第 3.3.2 条 每台变压器应有下述内容的技术档案: a.变压器履历卡片; b.安装竣工后所移交的全部文件; c.检修后移交的文件; d.预防性试验记录; e.变压器保护和测量装置的校验记录; g.其它试验记录及检查记录; h.变压器事故及异常运行(如超温、气体继电器动作、出口短路、严重过电流等) 记录。 第 5.1.4 条 a.变压器的油温和温度计应正常,储油柜的油位应与温度相对应,各部位无渗油、 漏油; c.变压器音响正常 第 5.1.5 条 a.外壳及箱沿应无异常发热

3.5. 3.5.预先性危险分析表项的逻辑关系通过对危险分析,可以得出 PHA 表各项之间的逻辑关系。(3) (4) (1) (2)

潜在事故

危险因素

触发事件(5)

发生条件

触发事件

事故后果

危险级别

防范措施

备注

(6)

(7)

图 3.5:PHA 表各项关系图 PHA 表中各要素逻辑关系简要描述: 关系(1) :导致能量失控(潜在事故发生)的原因,从 人、机、法、环境出发。 关系(2) :导致危险因素发生的条件。 关系(3) :导致

能量失控(潜在事故发生)的载体。 关系(4) :发生条件满足时失控能量传递的途径(方式) 。 关系(5) :失控能量通过传输途径作用在受害对象上产生 的后果。 关系(6) :事故后果对人、物、环境、电能质量产生后果 的严重程度、事故概率等的等级。 关系(7) :从失控能量四个特征全条件考虑的潜在事故 防范措施。 实例:油箱密封不好引起的火灾 关系(1) :密封垫圈不密封、焊接出有砂眼、箱体出现裂缝。 关系(2) :密封垫圈自然老化;焊缝存在;外力作用。 关系(3) :绝缘油外泄。 关系(4) :明火或电弧。 关系(5)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停电事故。 关系(6) :一级危险。 关系(7) :检查是否存在渗油的现象,明文规定不能带入明火。

3.6.PHA 表分析状态根据县供电企业的特点,PHA 表的状态可以分为:历史工况、运行工况和作业工况。在 各个工况下,对于危险点分析的要素对象不同。

宣示 静态 历史工况 备档 运行记录 检修记录 修试记录 异动记录

规章制度 设备出厂台帐 规章制度 设备出厂台账台帐

动态

状态 运行工况

看… 听… 摸… 问… 测… 闻…

作业前准备 作业工况 作业程序及危险点预控措施 执行情况评估 图 3.6:各个工况下要素分析的主要对象 从图 3.6 中,可以总结出不同工况下危险点分析的对象。 历史工况:所分析的对象是规程(制度) 、设备技术资料、各类记录。属于对已经发生 的事件分析存在的危险点。 实例。 潜在 危险因素 事故 触发事件 发生 事故 危险 触发事件 防范措施 条件 后果 级别 备 注

1.制造厂提供的说明 书、图纸及出厂试验 1.技术资 报告不全 料保管不 本体在安装时的交 妥,损坏、1.习 接试验报告、器身吊 遗失 惯性 检时的检查及处理记 2.运行状 违章 录等不全 1.触 况不记录 作业 变压器及附属设备 电 或不认真 2.不 的检修原因及检修全 2.火 或损坏或 了解 过程记录不全 灾 遗失 相应 变压器的干燥记录 3.作业工 规程 不全 作票不认 (制 变压器履历卡片缺 真执行或 度) 2.变压器事故及异常 无作业指 运行(如超温、气体继 导卡(书) 电器动作、出口短路、 严重过电流等)记录

《电力变压器运行 规程》 (DL/T572- 95) 3.3.1.1 中 a.、b、 1.不摘录 3.3.1.2 中 a、 相关规程 财产 3.3.2 中 a、h 条 (制度) 损 款。 2.不宣示 失、 《防止电力生产重 相关规程 一级 停 大事故的二十五项 (制度) 危险 电、 重点要求》(国家电 3.不将相 力公司 2000-9- 人员 关规程 (制 伤亡 28 发布 ) 度) 保存合 2.1、2.2、条款。 适的地方 《变电站管理规范 [国电生 (2003) 387 号] 》 2.1

.3.4.条款。17

不全 3.工作票不全 表 3.6.1:历史工况下的 PHA 表 运行工况:所分析的对象是在运行中的设备。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识别危险点的表现现 状。属于对正在发生事件危险点的分析。 实例。 潜在 事故 危险因素 触发事件 1.绝缘老 化 2.匝间绝 缘薄弱, 绝缘强度 不够 3.引线根 部绝缘较 为薄弱 4.绝缘受 到损伤、 绝缘强度 降低 5.绝缘油 温度过高 发生 触发 事故 危险 防范措施 条件 事件 后果 级别 备 注

1.触 电 2.火 灾

1.在运行中因散热不良或长期 过载,绕组内有杂物落入,使温 度过高绝缘老化。 2.在制造或检修时,局部绝缘受 匝间 到损害,遗留下缺陷。 1.单 短 3.制造工艺不良,压制不紧,机 相接 路、 械强度不能经受短路冲击,使绕 绕组 地 组变形绝缘损坏。 2.过 接 4.绕组受潮,绝缘膨胀堵塞油 热、 地、 电 道,引起局部过热。 弧 相间 5.绝缘油内混入水分而劣化,或 短路 与空气接触面积过大,使油的酸 价过高绝缘水平下降或油面太 低,部分绕组露在空气中未能及 时处理。

财产 《电力变压 损 器运行规 失、 程》 (DL/ 一级 停 T572-95) 危险 电、 4.2.7.3 、 5.1.4 中 人员 a、c、g。 伤亡

表 3.6.2:运行工况下的 PHA 表 作业工况:所分析的对象是人与设备交互作用的情况(检修、试验、操作) 。是对作业 的分析。属于对已经完成的作业分析识别危险点。 实例。 潜在事 危险因素 故 触发事件 发生条件 触发 事故 危险 防范措施 事件 后果 级别 备 注

1.相间隔板 1.自然老化、长 和围屏破损、时间过负荷、相 变色、变形、间隔板松动、分 没有及时 放电 线引线封闭不 更换损坏 2.匝间绝缘 良。 器件,安 薄弱, 绝缘强 2.绕组有油污、 1.触电 装不符规 度不够 出现倾斜、 位移。 2.火灾 范。投入 3.绕组各部 3.垫块压紧力不 运行产生 垫块移位或 足。 过热、电 松动 4.绝缘材料腐 弧 4.绝缘受到 蚀,自然老化。 损伤 5.油污堵塞、隔 5.油道堵塞 板位移。

匝间 短 路、 绕组 接 地、 相间 短路

《电力变压器运 行规程》 (DL/ 财产 T572-95) 损失、 4.2.7.3、5.1.4 一级 停电、 中 a、c、g。 危险 人员 《电力变压器检 伤亡 修导则》 (DL/ T572-95) 6.1.2 表

3.7 3.7.危险分析理论在 PHA 表中的应用 3.7.1.对于要素分析的 3.7.1.对于要素分析的 PHA 表构筑对要素作危险性分析,需要考虑到三个状态:历史工况、运行工况和作业工况。历史 工况是对要素过去状况的分析; 运行工况是对要素当前情况的分析; 作业工况是人与要素相 互作用时的情况分析。

3.7 3.7.2.危险分析理论在 PHA 分析关系(1)历史工况分析方法(人因事故模型) 潜在事故

失控能量 危险因素 人 对 事故 的认知 触发事件 规律性 意外因素 人为因素 发生条件 伤害的释 放 触发事件 失控能量 传递(接 触、非接 触) 事故后果 人身伤害 财产损失 环境污染 电能质量 劣化 危险级别 一级危险 二级危险 三级危险 四级危险 防范措施 人的行为 备注

表 3.7.2.1:人因事故模型与 PHA 分析关系表 (2)运行工况分析方法(能量转移模型) 潜在事故 失控能量 危险因素 人 、 机、 法、环境 触发事件 规律性 意外因素 人为因素 发生条件 失控能量 的载体 触发事件 失控能量 传递(接 触、非接 触) 事故后果 人身伤害 财产损失 环境污染 电能质量 劣化 危险级别 一级危险 二级危险 三级危险 四级危险 防范措施 形式 载体 诱因 失控方式 备注

表 3.7.2.2:能量转移模型与 PHA 分析关系表 (3)运行工况分析方法(轨迹交叉模型) 潜在事故 失控能量 危险因素 人 、 物、 时 间 、空 间 触发事件 规律性 意外因素 人为因素 发生条件 人、物的时 空交叉 触发事件 失控能量 传递(接 触、非接 触) 事故后果 人身伤害 财产损失 环境污染 电能质量 劣化 危险级别 一级危险 二级危险 三级危险 四级危险 防范措施 危 害 的 人、物时 空交叉 人的不安 全行为预 控 物的不安 全状态预 控 备注

表 3.7.2.3:轨迹交叉模型与 PHA 分析关系表 (4)作业工况分析方法(骨牌模型) 潜在事故 失控能量 危险因素 社 会 环境 和管理 触发事件 规律性 意外因素 发生条件 社会环境 和管理19

触发事件 失控能量 传递(接

事故后果 人身伤害 财产损失

危险级别 一级危险 二级危险

防范措施 诱因 传递方式

备注

人为过失 不 安 全行 为 和 不安 全状态 意外事件

人为因素

触、非接 触)

环境污染 电能质量 劣化

三级危险 四级危险

表 3.7.2.4:骨牌模型与 PHA 分析关系表

3.7 3.7.3.PHA 表与危险性分析理论的关系由上面列出的危险性分析理论及对要素状态的分析得出下面的状态下的各类工况与分 析理论的关系表。 PHA 表 历史工况 运行工况 作业工况 主要分析模型 主要分析模型 人因事故论 能量转移论 轨迹交叉论 骨牌理论 表 3.7.3:分析工况与分析理论关系表 设备分析 线路分析 备注

4.PHA 表与事故树4.1.事故树分析 4.1.事故树分析事故树分析是从结果到原因描述事件发生的有向逻辑树, 对这种树进行演绎分析, 寻求 防止结果发生的对策,这种方法就称为事故树分析法(Tault Tree Analysis,简称 FTA) 。 在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分析中,依据 FTA 程序,可以直接根据 PHA 表建立 FTA。建立 FTA 的原则是: (1)选好顶上事件。采用预先性危险分析表的潜在事故作

为顶上事件。 (2)判断各个事件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每一个故障事件包含的原因事件都是事故 事件的输入,既原因——输入,结果——输出。逻辑关系应根据输入事件的具体情况而定, 若输入事件必须全部发生时顶上事件才发生,则用“与门” ;若输入事件的任一个发生时顶 上事件既发生,则用“或门” 。

4.2.PHA 表与事故树转换关系以 PHA 表中的潜在事故作为顶上事件进行事故树分析。 第二层事件为各种工况。以下事件按前面所应用的安全性评价分析理论按照逻辑关系 编制事故树。如图所示给出了 PHA 表在事故树中的层次和基本事件的关系。

图 4.2:PHA 表与事故树转换示意图 要注意的是图中所给出的基本事件是根据 PHA 的关系而定的。在运用到实例中,可能 有些基本事件将作为顶上事件需要进一步按照逻辑关系划分。

4.3.实例 4.3.实例下面给出油箱漏油引起火灾的事故树分析图。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wk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