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献综述-程景阳

更新时间:2024-07-05 15: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献综述

100734104程景阳

[摘要] 自我表露是人际关系发展的要素,也是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从以往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外研究者多是从现实生活特别是面对面的角度探索自我表露,网络情境下的相关实证研究很少。而利用网络进行入际交流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探讨大学生网络交往中的自我表露及相关因素,帮助其培养健康的网络社交心理,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自我表露; 大学生; 综述

1 自我表露文献综述 1.1 自我表露的界定

Jourard(1958)的早期研究证明女性比男性的表露程度高。他认为这是因为社会期望的影响,当男性成长时,发现自己像女性那样表达和表露不合适,他们害怕如果表达过多的真实感情会被讥笑和拒绝。在同性关系中,女性之间的自我表露要多于男性之间的自我表露;而在异性关系中,性别差异更加复杂[1]。

Franzio和Davis(1985)发现高个人自我意识的青少年更愿意表露他们自身的信息。因此可以预测在网络交流中,若个体确实体验着高度的个人自我意识,会产生更高水平的自我表露。我们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最好异性网友的自我表露与个人自我意识、公众自我意识有显著正相关[2]。

Shaffer和Tomarell(1989)认为,虽然高个人自我意识或者公众自我意识会导致更多的个人自我关注,但两者都高或者都低却降低了自我表露。他们认为对于自我的两个方面都关注分散了个人的注意力,对自我表露的影响降低[3]。

Cramer(1990)发现,英国人的人际关系中,自我表露在友谊和爱情中没有差异自我表露与表露对象的反应、表露对象与表露者的关系、听众的性格特点和表露者的个性特征等都有很大的关系[4]。

在对中国人和美国人的调查中,Rubin,rang Porte(2000)发现了自我表露目标人的主效应,被试对他们的亲密伙伴(配偶、情侣)比对亲密朋友报告了更高水平的自我表露[5]。

由上可见,目前对自我表露的概念尚缺乏统一的界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

了自我表露研究的进展。而要在这方面取得进展,就必须首先总结出自我表露的核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自我表露的界定。国内学者李林英(2003)考察了自我隐瞒、自我表露、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结果发现,自我隐瞒、自我表露、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孤独感的重要因素。李林英(2004)也发现去心理咨询的学生他们的孤独感很强而自我表露很低。这对国内研究大学生自我表露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6]。

1.2 自我表露测评工具

1.2.1 Jourard(1971)编制的自我表露问卷(Self—DisclosureQuesti onnaire,JSDQ)

JSDO被广泛用于测查自我表露的个体差异。JSDQ有15~60个项目不等的不同版本。问卷按照生活主题分为观点态度、兴趣爱好、金钱、工作(或学习)、个性和身体六个维度。60个项目的版本每个维度由10个项目组成,要求被试报告在每个题目上对不同的目标人(母亲、父亲、最好的同性朋友和最好的异性朋友的表露程度:卜表示不向他人表露:1一表示向他人说了一些:2一表示非常详细告诉他人:X一表示对他人说谎或不正确地表达自己,分别以1、2、3、一1分进统计。Jourard和Resnick(1970)所编制的自我表露话题量表(SDT)包括20项自我表露的话题,并按照亲密性(intimacy)的程度分为高亲密程度、中亲密程度、低亲密程度三种,能够反映整体表露的频率,也能从三种亲密性程度的话题比较中,发现自我表露的差异[7]。

1.2.2 Chelune(1976)的自我表露情境问卷(Self—DisclosureSituation Survey,SDSS)

SDSS是Chelune基于自己提出的自我表露适宜性(self—disclosureflexibility)概念编制的。自我表露适宜性指个体辨别不同情境进行相适宜的表露的能力。Chelune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体与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SDSS由20个不同情境的问题组成,要求被试在6点量表上报告,想象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下(如,与家庭成员一起吃饭,在相亲的时候)对特定目标人(一个朋友、许多朋友、一个陌生人、许多陌生人)表露意愿的程度,从O一“只愿意稍微表露一下”,到6一“愿意详细地表露让对方了解自己”。自我表露适宜性的得分通过计算20道题目的平均标准差

获得[8]。

1.2.3 Wheless和Grotz(1978)编制的一般自我表露量表(General Self—Disclosure,GSD)

Wheless和Grotz根据自我表露的五个维度(自我表露的意识性、数量、正负向、深度控制、诚实)编制了一般自我表露量表(GSD,1978),共21个项目。采用五点计分,从1一“完全不符合”到5一“非常符合\。这个量表主要测查个体在不同情境中的一般表露模式。一些研究者用这个量表研究了个体在不同情境下一般自我表露的模式,近年来网络情境中的自我表露研究中用这个量表也较多(Kevin Lo Chun Ho,1996;Jennifer L.Gibbs,2006)[9]。这个量表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测量个体在不同情境中的表露模式,可以从多个角度宏观测查自我表露,局限在于对表露对象和表露话题不能详细测量和区分[10]。

2 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对网络人际中的自我表露做了一些实证性的探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迸一步改进。具体表现在:

第一、本研究的样本取样范围和容量不够大。由于时间、精力和资源的限制,本研究未能在全国进行严格抽样,而是更多地采取了方便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内进行。由于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同,网络普及程度不同,人们对网络人际交流的观念也不同,其结果的代表性受到了限制[11]。

第二、因此,未来研究应该设法拓宽取样范围,使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和普遍性[12]。

第三、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扩展。由于精力、时间和能力有限,本研究只探讨了与网友自我表露话题的结构,及其与自我意识、孤独感的关系。未来的研究可以拓宽研究内容,着手探讨网络自我表露的发生机制及其效应,以及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对象也需要扩展,尤其需要关注青少年的网络表露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13]。

参考文献

[1] Jourard S.M.The transparent self.New York;DNan Nosrrand,1971, 50(12): 1003- 1020.

[2] Franzio, S. J. The desturctiveness of perfectionism. American Psychology, 1995,50(12): 1003- 1020.

[3] Shaffer Ben-Ze’eV.Privacy,emotional closeness,and openness in eyberspace. 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2003,1 9,45 1,467

[4] Cramer N,Joinson.Self-disclosure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The role ofself-awareness and visual anonymity.Self-disclosure and CMC 1.Master Thesis.The Open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2006

[5] Rubin rang Porte M.Sex differences in self-disciosure; A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2,1 12(1);106-12

[6] 李林英.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入格特征、孤独、心理健康的关系. 中国学校卫生, 2003, (11): 666- 669.

[7] 沙莲香. 社会心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72- 75.

[8] 刘增雅, 李林英. SSCI中自我表露研究的计量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34(2): 476- 481.

[9] 邱莉. 青少年自我表露水平与表露对象关系研究.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 (4): 66- 69.

[10] 李林英,陈会昌. 大学生自我表露的调查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2(4): 62- 67.

[11] 李林英. 对大学生自我表露认识的访谈分析. 北京理工大学报, 2003, (28):102- 105.

[12] 程乐华. 网络心理行为公开报告. 广州经济出版社, 2002, (1): 187- 222. [13] 蒋索等. 国外自我表露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2008, 44(3): 114- 123. [14] 章志光. 社会心理学. 人名教育出版社, 1995, (9): 640, 279- 288. [15] 王德芳. 大学生虚拟交往心理探索性研究. 西南大学, 2007

[16] 李林英. 大学生自我表露的比较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报, 2003, (5): 12- 15. [17] Cheng, S. K, Chong, G. H, Wong, C. W. Chinese Frost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 A Validation and Prediction of Self-esteem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1999, 55(9): 1051- 106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w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