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

更新时间:2023-10-16 07: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血液系统:

1、 贫血的标准:成年男性血红蛋白(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110g/L,孕妇<100g/L 2、 贫血的成因分类:

(一) 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1、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a.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

b.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贫血(骨髓红系造血干祖细胞受

到损害)

c.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

d.造血系统恶性克隆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造血微环境异常所致贫血(造血微环境包括骨髓基质、基质细胞和细胞因

子):

a.骨髓基质和基质细胞受损所致贫血(骨髓坏死、炎

症、纤维化等)

b.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所致贫血(肾功能不全、肝

病、垂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时产生红细胞生成素EPO不够,肿瘤性疾病会诱导机体产生较多的造血负调控因子)

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不足所致贫血(如蛋白质、脂类、叶酸、B12、

铁等):

a.叶酸或B12缺乏或利用障碍 b.缺铁或铁利用障碍性贫血 (二)溶血性贫血即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三)失血性贫血

3、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t anemia,IDA):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相关的缺铁异常,是血红素合成异常性贫血中的一种。 4、铁代谢:

人体内铁:a.功能状态铁:血红蛋白铁(最主要),肌红蛋白铁、转铁蛋白铁、乳铁蛋

白、酶和辅因子结合的铁

b.贮存铁: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

人体内正常铁总量:成年男性50~55mg/kg,女性35~40mg/kg 正常人每天造血需要20~25mg铁,主要来自衰老破坏的红细胞 动物食品铁吸收率高,植物食品低

铁吸收的部位:主要为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人体排铁主要通过肠粘膜脱落细胞随粪便排出 5、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a.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 MCV<80fl,MCH<27pg,MCHC<32% b.有缺铁的依据:符合贮铁耗尽ID或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DE的诊断 ID:符合下列任一条即可

(1)血清铁蛋白<12μg/L

(2)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少于15%

IDE:(1)符合ID诊断标准

(2)血清铁低于8.95μmol/L,总铁结合力升高大于64.44μmol/L 转铁蛋白饱和度<15% (3)FEP/Hb>4.5μg/gHb c.存在铁缺乏的病因,铁剂治疗有效

6、巨幼细胞贫血的发病机制:叶酸的各种活性形式作为辅酶,为DNA合成提供一碳基团,

由于叶酸缺乏,dTTP形成减少,DNA合成障碍,DNA复制延迟。因RNA合成所受影响不大,细胞内RNA/DNA比值增大,造成细胞体积增大,胞核发育滞后于胞浆,形成巨幼变。导致过早死亡,无效造血和全血细胞减少。

B12缺乏导致甲硫氨酸合成酶催化高半胱氨酸转变为甲硫氨

酸障碍,这一反应由N5-FH4提供甲基,因此N5-FH4转化为甲基FH4障碍,继而引起N5、N10-甲烯基FH4合成减少,后者是dTTP合成的甲基供体,于是参见叶酸缺乏= =

7、巨幼细胞贫血临床表现:

a.血液系统表现:面色苍白、乏力、耐力下降、头昏心悸等,重者可有反复感染、

和出血

b.消化系统表现:口腔黏膜、舌乳头萎缩,呈“牛肉样舌”,可伴舌痛

胃肠道粘膜萎缩可引起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 c.神经系统表现和精神症状:对称性远端肢体麻木、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或步

态不稳、锥体束征阳性、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视嗅味觉均降低,黑蒙征

(疑似叶酸和B12的区别才是重点的样子) 叶酸缺乏:易怒、妄想等精神症状

B12缺乏: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谵妄、幻觉、妄想甚至精神错乱、人格变

态等

8、再生障碍性贫血AA诊断标准:

a.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b.一般无肝、脾肿大

c.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

有条件者做骨髓活检,可见造血组织均匀减少

d.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 e.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

9、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诊断标准:发病急,贫血进行性加重,严重感染和出血。

血象具备下述三项中两项:

a.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9/L b.中性粒细胞<0.5*10^9/L c.血小板<20*10^9/L 骨髓增生广泛重度减低

PS:NSAA指达不到SAA诊断标准的AA,所以不管跟NSAA鉴别还是跟AA鉴别,没区

别啦~╮(╯▽╰)╭

10、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HA):溶血是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当

溶血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引起的贫血即为溶血性贫血。 11、自身免疫性贫血(P589):此节没上过课,是选择题,不知道重点在哪儿,所以强烈建

议各位自行翻阅一下~

分为温抗体型和冷抗体型两种(老师说重点看温抗) 温抗体型AIHA:抗体为IgG或C3,少数为IgM

@急性型多发生于小儿伴病毒感染者,偶见于成人,起病急,有寒战、高热、腰背痛、呕吐。严重时有休克、昏迷

@多数为慢性型,起病缓慢,成人多见,无性别差异,表现为虚弱及头昏。

体征包括皮肤黏膜苍白,黄疸;部分患者轻中度脾大,质较硬,无压痛,另有部分患者中度肝大,肝质地硬但无压痛正常细胞贫血,外周血片可见球形细胞 网织红细胞增高,急性溶血阶段白细胞增多。

@少部分患者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称为Evans综合征,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以以幼红

细胞增生为主

@直接法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是测定吸附在红细胞膜上的不完全抗体和补

体较敏感的方法是诊断AIHA的重要依据。 12、白血病(leukemia):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增强、

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是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

13、急性白血病AL分型大家自己看看,不高兴打了,老师也没说是重点= =(P602) AML: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4、AL临床表现:(一)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表现:贫血、发热、出血 (二)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a.淋巴结核肝脾肿大 b.骨骼和关节:常有胸骨下段局部压

c.眼部:粒细胞白血病形成粒细胞肉

瘤或绿色瘤,以眼眶部位最常见

d.口腔和皮肤:牙龈增生、肿胀,皮

肤可出现蓝灰色斑丘疹

e.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常发生在治

疗后缓解期,以ALL最常见,轻者头痛头晕,重者有呕吐、颈项强直甚至抽搐、昏迷

f.睾丸无痛性增大,多为一侧性 15、AL的血象:WBC>10*10^9/L以上者,称为白细胞增多性白血病,WBC<1.0*10^9/L称

为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

血涂片分类检查可见数量不等的原始和幼稚细胞,但白细胞不增多型病例

血片上很难找到原始细胞。约一半的患者,血小板低于60*10^9/L

16、AL的骨髓象:诊断AL的主要依据和必做检查。多数病例骨髓象有核细胞显著增生,

以原始细胞为主,而较成熟中间阶段细胞缺如,并残留少量成熟粒细胞,形成所谓“裂孔”现象

(以见习情况来看,病例考M3没跑了,所以下面好好看~) M3以多颗粒的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此类患者的原始细胞也可能<30%,

正常的巨核细胞和幼红细胞减少。

Auer小体仅见于AML,有独立诊断意义。

PS:见习的时候老师有提到P603的化学鉴别表,所以可以自己看一下

17、M3的特异染色体、基因改变:t(15;17)(q22;q21),该易位使15号染色体上的PML(早

幼粒白血病基因)与17号染色体上维A酸受体基因,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

18、M3鉴别诊断:(老师说只要写名字~)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某些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 c.巨幼细胞贫血

d.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书上是这些,但是见习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什么的应该也可以吧~) 19、M3的治疗:1、支持治疗:输血、多喝水(防治高尿酸血症性肾病) 2、防治感染 3、诱导缓解治疗

4、缓解后治疗:维A酸(ATRA)联合砷剂化疗

PS:单用ATRA进行治疗时容易产生维A酸综合征,表现为发热、体

重增加、肌肉骨骼疼痛、呼吸窘迫、肺间质浸润、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皮肤水肿、低血压、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20、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a.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

b.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 c.血小板》100*10^9/L

d.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

e.骨髓中原始粒I型+II型(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5%

f.M3型原粒+早幼粒《5%

g.无Auer小体,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列正常,无髓外白血病

(理想的CR为初诊时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异常标志消失)

21、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分期及特点: (一)慢性期CP:

a.症状和体征: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代谢亢进的症状,

肝脾肿大为最显著体征

b.血象:白细胞数明显增高,超过20*10^9/L,血片中粒细胞显著增多,

以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居多,原始(I+II)细胞<10%;嗜酸、嗜碱性粒细胞。血小板多在正常水平。

c.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细胞为主,粒红比例明显增高,

其中中性中幼、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明显增多,原始细胞<10%。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相对减少,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偶见Gaucher样细胞

d.染色体改变:CML细胞中出现Ph染色体 (二)加速期AP:

a.症状体征:发热、虚弱、进行性体重下降、骨骼疼痛,逐渐出现贫血

和出血。脾持续或进行性肿大。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无效。

b.血象:外周血或骨髓原始细胞》10%,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不

明原因的学校办进行性减少或增加

c.染色体:除Ph之外又出现其他染色体异常 d.骨髓活检:胶原纤维显著增生 (三)急变期(BP/BC):

a.临床与AL类似,多数急粒变

b.外周血:中原粒+早幼粒细胞>30%

c.骨髓:原始细胞或原淋+幼淋或原单+幼单>20%,原粒+早幼粒细

胞>50%,出现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22、淋巴瘤的分型: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这个没听清她要啥,P618自己看看

咯~)

23、淋巴瘤共同的临床表现:无痛性进行性的淋巴结肿大或局部肿块

24、淋巴瘤分期:I期 病变仅限于1个淋巴结区或单个结外器官局部受累 II期 病变累及横膈同侧两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或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以

外器官及横膈同侧一个以上淋巴结区

III期 横膈上下均有淋巴结病变,可伴脾累及、结外器官局限受累,或脾与

局限性器官受累

IV期 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受到广泛性或播散性侵犯,伴或不伴淋巴结肿

大。肝或骨髓只要受到累及均属IV期

2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型、临床表现: (一)急性型:半数以上发生于儿童

a.发病前1~2周有上感史,起病急骤,部分患者可有畏寒、寒战、发热 b.出血: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颅内出血是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c.其他:出血量过大导致的贫血、血压降低、失血性休克 (二)慢性型:主要见于成人 a.起病隐匿

b.出血倾向:多数较轻而局限,但易反复发生,月经过多常见 c.其他:长期月经过多可出现失血性贫血 2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实验室改变:

(一)血小板:计数减少、平均体积偏大、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血小板功

能一般正常

(二)骨髓象:a.急性型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或正常,慢性型巨核细胞显著

增加

b.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急性型者尤为明显,表现为巨核细胞体

积变小,胞浆内颗粒减少,幼稚巨核细胞增加

c.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显著减少 d.红系及粒、单核系正常 (三)血小板生存时间:明显缩短

(四)其他:可有程度不等的正常细胞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要点: a.广泛出血累及皮肤、黏膜及内脏 b.多次检验血小板计数减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wd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