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更新时间:2024-06-15 20: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创作背景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 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武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详见下文.),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乌台诗案 (苏轼)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舒 、何正臣摭其表①语,并媒孽所为诗以为讪②谤,逮赴台狱③,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十月)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宋史》本传) ①指《湖州谢上表》“不能追陪新进”等语。②指“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舜无术”“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等指谪新法诗句。③即御史台监狱。因周遭遍植柏树,上栖乌雅数千,俗称乌台、柏台。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变化,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

纵观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尤其当我们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

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背景介绍:

北宋元丰二年,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加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苏辙等拼死上表相救,幸好太后曹氏爱才,不肯杀轼,神宗才对苏轼从轻处置。苏轼被囚128天之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交由本州安置,不得干预公事。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较自由的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在此期间,写就一词二赋。

苏轼( 1036 一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幼年时即极为出色,深得老师赏识。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苏洵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了22岁的苏轼所写的文章后说:“不觉汗出 。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轼。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1071)开始,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包括王安石),最后,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 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当时苏轼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火之”,“传闻京师,非细事也”。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黄州的生活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他观察问题变得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 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儋(dān)州(今海南儋县),后死于常州。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 1082年壬戌,苏轼作《赤壁赋》。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多才多艺的苏东坡 苏洵、苏辙 三苏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唐宋八大家(文) 辛弃疾 苏辛(词)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苏黄米蔡(书法)

“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林语堂《苏东坡传?序》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他对北宋古文革新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文学作品有《范增论》 、《贾谊论》、《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苏诗各体皆工,尤长七言,甚至“嬉笑怒骂之词,皆可书而诵之” ,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高,最为脍炙人口,如《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晓景〉》。

苏词创立豪放一派,突破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爱、离愁别绪的内容与格调,又是一大革新,代表作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

在绘画创作及理论方面,苏轼也有贡献,他曾评价王维的诗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在《文与可画筼筜(yúndāng)谷偃竹记》中提出的 “胸有成竹”、“意在笔先”成为文艺创作的经典理论。他第一个使用“士人画”的名称,特别看重文人画,对文人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苏轼具有的多方面的文化素养和革新精神,在书法艺术中也体现出来,并且取得卓越的成就。他在书法作品中抒发他的才情学识,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个性情绪的触发都在作品的笔画中表现出来。苏轼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北宋四大家”。 东坡坎坷的身世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幼年受其父熏陶。既长,更是“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嘉祐二年,苏轼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

考欧阳修的赏识,后因奔母丧回蜀。嘉祐六年,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这期间苏轼针对财乏、兵弱、官冗等政治弊端,写了大量策论,要求改革。其父病故,他扶丧归里。熙宁二年初还朝任职,其时神宗用王安石变法,苏轼的改革思想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提出“欲速则不达”,在兴革步骤上力主稳健,因此,他连续上书反对变法。由于意见未被采纳,请求外调,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苏轼不满意变法,看到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时“托事以讽”。王安石罢相后,新进官僚从苏轼诗文中,罗织罪状,弹劾苏轼,故而于元丰二年把他从湖州逮捕,投入监狱,勘问他诽谤朝廷的罪行,这就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几个月后,苏轼侥幸被释。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折,也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在黄州,他写出一些著名的散文和词篇,如《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元丰七年,苏轼改贬汝州。元丰八年神宗病崩,哲宗年幼,高太后临朝,起用旧党司马光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司马光发生分歧,这又引起了旧派疑忌,故于元佑四年出知杭州。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佑旧臣,苏轼又成为这些新贵打击的对象,被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直到元符三年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七月死于常州,享年六十六岁,至宋高宗时追赠为资政殿学士,推为文章之宗,又崇赠他为太师,谥曰文忠。 文章主旨

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经胞弟苏辙及一些大臣的营救,方才得免死罪。获释后被贬谪到黄州,为团练副使,生活艰难,行动也受到监视。在如此重大的打击面前,苏轼感到沉重的苦闷,想从山水之乐及佛老思想中寻求精神解脱。写于元丰五年的这篇《前赤壁赋》,就反映了作者的这种心理状态。文章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他身处逆境仍适意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在极端失意时能忘怀得失,处之坦然,是很难得的。

文章以作者感情的变化为贯串全文的内在线索,先写因泛舟江上而生遗世独立之乐,再写听到箫声呜咽而兴人生无常之悲,最后经过相互辩驳,认识归于一致,终于“喜而笑”,精神得到了解脱。

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他身处逆境仍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由景生情(乐)

举酒属客,诵明月、歌窈窕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幽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所止 月出东山,徘徊斗牛—拟人移情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壮阔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景——清幽壮美之景 情——超然旷达之情

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乐在何处

一、良辰:七月既望 二、美景: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三、豪情: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由乐而悲

质疑:因景而乐,由乐而歌,这首歌抒发什么情感,在篇中起何作用?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指谁?为什么“予怀渺渺” ?联系身世思考?

“美人”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联系作者经历“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身处“江湖之远”,作者思“美人”而不得见,渗透着被贬后的苦闷失意、怅然若失的情怀。——自然由歌而悲,引出客吹洞箫,依歌而和的悲凉、幽怨。

箫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加重伤感,渲染悲情 借客之口再写悲情

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先扬)而今 安在哉? (后抑)——人生无常之感慨 吾与子: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悲的原因: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客述箫声悲的原因,实则作者心迹袒露—— 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由情入理(乐)

喻——水:逝者如斯,未尝往; 月:盈虚者如彼,莫消长 理——自变观之,天地不能以一瞬(天地宇宙瞬息万变) 自不变观之,物与我皆无尽(我和万物都是永恒) 而又何羡乎?——针对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人生态度——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造物者之无尽藏,吾与子共适 (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

理解:由于苏轼从庄子相对主义出发,不同意把“吾生之须臾,长江之无穷”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着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 转悲为喜 呼应开头

“苏子与客泛舟” ——“相与枕藉乎舟中” “月出于东山之上”—— “东方之既白” “举酒属客 ”——“洗盏更酌,杯盘狼籍 ” 质疑:前后“乐”有何不同?

“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山水之乐

“客喜而笑,相与枕藉,不知东方之既白”——精神得到“自由”和“解放”以后的轻松娱悦

全文感情线索分明:

乐(1段)——悲(2、3段)——乐(4、5段)

(写景 —— 抒情 —— 议论) 全文情景理水乳交融:

由景生情(景,1;情,2、3)段——由情入理(4段) 赋的体裁和苏轼这篇文赋特点

赋:是汉代形成的一种文体,有“汉赋”之称,赋讲究词采、对偶、韵律和铺叙,常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有诗歌和散文特点。后来或向骈文方向发展,称为“骈赋”、“律赋”,或进一步散文化,称为“文赋”、“散赋”。“文赋”也是散韵结合,但散文意味颇重,特别是到了宋代,多以散文方法作赋,别具一格。本文就是一篇文赋,是一篇记游散文。

大赋(汉)—— 以铺张渲染为能事,排列许多怪异生僻词汇,鸿篇巨制,繁缛富丽。

小赋(汉)—— 抒情咏物

骈赋(魏晋南北朝)—— 受骈文影响,讲究对仗工整。

律赋(唐)——科举中写赋,按照诗歌声律,除句式对偶外,还限制用 韵,规定平仄配合,音律谐和。

文赋(宋)——打破声律字句的限制,加入散文特点,能够自由挥写。宋代的散文大家欧阳修、苏轼等人写赋, 《前赤壁赋》就是宋代文赋的一篇优秀代表作品。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继承了汉赋“主客问答”的表现手法。主客间的发问和解答,互相辩驳,代表了作者内心矛盾的两个方面。借客之口宣泄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借主之口表达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旷达。

同时,作者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作者把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先由眼前的景引出遗世独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箫,转到乐极生悲,产生对英雄业绩和人生短暂的悲叹,又宕开去,以旷达的态度自我宽慰。全文如行云流水。 文章表现手法

文中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对话,抑客伸主(贬抑客人的主张,伸张主人的见解)。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主”终于说服“客”,反映了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其次,作者力求写景、抒情、说理三者的融会统一,借江水、明月、清风等自然景物,来抒发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阐明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哲理,宣泄适意自然的审美化人生哲学,极富理趣之美。此外,文中关于洞箫声的描写,也颇见艺术功力。

作为一篇典型的文赋,本文将骈句和散句交错使用,用韵时疏时密,极尽变化之能事,而终归于行云流水般的平易自然。

这一段写景主要抓住清风、明月、江水这三个方面,不仅准确地概括出这次夜游赤壁具体环境的特点,有力地突出作者的主要感受;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文章的艺术构思和结构上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这三者成为构成全篇艺术意境的主要物象;

? 另一方面,后文的主客问答,议论人生,这三者“清风、明月、江水”又成为取譬的依据,使物我融合,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段(从“于是饮酒乐甚”至“泣孤舟之嫠妇”)写由乐转悲的感情变化,表达了作者惆怅失意之情。 这段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写酒乐甚而作歌;

第二层:写萧声哀怨,由乐生悲。

1、这里有了几种修辞手法——比喻、对偶、拟人(箫的声音——如诉如泣)。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个比喻有什么特点——以“细丝”喻“余音”是打通视觉与听觉的“通感比喻”,化抽象为具体。 3、这段萧声的描写中灌注的情感基调——悲。

第三段(从“苏子愀然”至“托遗响于悲风”)写作者内心的苦闷,道出了悲的原因。

借主客问答的形式,写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写了吹箫客人怀古伤今,因人生无常而生悲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

1、这段文字体现出怎样的人生态度——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消极人生态度。 2、为什么要提出这种人生态度——宣泄失意后的悲观情绪,并为后文倡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作铺垫。

3、指出其中的比喻及比喻的意义——

“一叶”比喻“扁舟”的小; “蜉蝣与天地”喻人生短暂;

“渺沧海之一粟”喻人生之渺小。 4、上下联构成对偶关系的对偶句——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5、自身含对比的句子——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成语——沧海一粟。

第四段(从“苏子曰”至“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通过回答客人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显示出作者的胸怀和随遇而安的乐观态度。

第一层,作者即景生情,就眼前的 “水”和“月”作为例证和喻证来阐述万物的变与不变。

第二层,作者进而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的观点加以论说 。

第三层,主客认识有了飞跃,思想上的矛盾也解决了。只有忘怀得失,才能知足常乐 。

作者为何发这样的议论——消解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悲观情绪,倡导遵循自然常道、乐观旷达的积极人生态度。

为什么说这里体现的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仕途失意下,不消极悲观而能旷达处之;以相对性看待世间万事万物,从大自然中品味人生,这就是身处逆境时的积极进取精神。

为什么说这里关于“水”和“月”的举证即是例证又是喻证——

从万物都处于变与不变的普遍道理来看,“水”与“月”的例证只是两个例子,故为例证;从自然之理来阐明人生态度的角度来看,此举证只是两个比喻,故应

视为喻证。

第五段(从“客喜而笑”至结束)写主客得到解脱的喜悦。

这段是转悲为喜,主客二人开怀畅饮,忘掉了一切忧愁苦闷,兴尽而酣睡,在一种欢畅愉悦的气氛中结束全文。

这段舟中尽兴饮酒的结尾,与开头泛舟饮酒遥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显得紧凑。综合全文,作者写作此赋 , 旨在展示对被贬的不满和与现实抗衡的心迹,以旷达乐观的态度表明自己决不妥协。

本文按照什么样的线索?分成几部分?

本文是按照情感的线索分为三部分:乐---悲---乐 1、乐

设疑:苏子因何而乐?从哪可以看出? (第一自然段)

泛舟游玩→见景而乐 精美语句→可以看出 2、悲

讨论:苏子缘何转悲?有几层原因?(第二、三自然段) 一层:客人吹箫,箫生悲愁; 二层:主客问答,人生苦短 3、喜(乐)(第四、五自然段)

变与不变的庄子相对主义哲学思想,纵情大自然。 纵观全文,本文以作者的感情的变化为贯串全文的内在线索,先写因泛舟江上而生遗世独立之乐,再写听到箫声呜咽而兴人生无常之悲惨,最后经过相互辩驳,认识归于一致,终于“喜而笑”,精神得到了解脱。 艺术特色

1 、多种表现方法综合运用

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巧妙结合,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和主观的思想感情和谐地统一起来,创造出一种抒情意味极浓的清新自然的艺术境界。 以主客对答的形式揭示了哀伤的原因,最后集中进行议论,从哲理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及宇宙的看法,从思想上得到了解脱。

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得十分巧妙、自然,创造出具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意境,产生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2 、材料安排上,结构严谨,过渡自然。

作者把组成文章的材料,即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感情的线索,有机地组合成文。不管是事件的叙述,景物的描写,还是感情的抒发,或对人生的的议论,都是以作者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为基点来构思全篇的:先写泛舟夜游,饱赏秋景,是乐;次写吟诗听箫,吊古伤今,由乐转悲;再写悲中求解,自我安慰;最后写转忧为喜,开怀畅饮,以致酩酊大醉。整篇文章的感情线索是“乐 ─悲─喜”,其间过渡自然,联系紧密,天衣无缝 3 、语言形象生动,准确优美。 作者用词造句准确优美,对文字的锤炼达到了炉火纯表的地步。如开头一段写景,好词比比皆是。以“清”形容风的清爽宜人,用“徐”描绘清风的微微吹拂,用“不兴”描绘水波的平静。眼前这幅安谧宁静的画面,使人感到舒适畅快、爽然无比。写月用“徘徊”一词,既写出了月亮升起时的真实情况,又赋予月亮以人感情。“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白”、“横”、“接”,写出了江面上白茫茫的雾气和月光下水天相接的情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用

“纵”、“凌”,二字描绘小舟在宽阔的江面上自如地随意荡漾的动态。 成语归纳

?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非常渺小。

? 2、正襟危坐:使衣襟端正,使身子端正,这里是使动用法。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 6、羽化登仙: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这里有如道家羽化成仙的意思)

? 7、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 8、旌旗蔽空:旌旗:旗帜;蔽:遮蔽。旌旗繁多遮蔽天空。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

? 9、横槊赋诗: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 10.水波不兴:没有涟漪和波纹。形容十分平静。 ? 11.冯虚御风:意思是无所凭借,能驾风飞翔。

? 12.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 13.山川相缪:形容山与河流相互交错。 乌台诗案 乌台,汉书《朱博传》记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数千栖居其上,因称御史台为“乌台”。 元丰二年,( 1079 )七月二十八日,御史台的官吏奉命从汴京赶到湖州衙门,当场逮捕了苏轼,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从六月以来,权监察御史里行(权,代理;里行,见习)何正臣、舒亶 ( d ǎ n ),国子博士(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的官员)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曾先后 4 次上述弹劾苏轼。他们摘出苏轼的一些诗文认为是“讥讽文字”,“愚弄朝廷”,“指斥乘舆”(皇帝的代称)。“无尊君之意,亏大忠之节”。宋神宗随即下令御史台审理。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乌台诗案。 香草美人

最早出自屈原《离骚》 香草美人:1、高洁的品质

2、圣明的君主 3、美好的理想

词中的\美人\指什么?歌词表达主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情怀阐发

对比:古今人物——曹操,吾与子

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比喻:人生短暂,感触生悲

蜉蝣(天地) 粟(沧海) 哀(吾生) 羡(长江)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现实:不可乎骤得

讨论: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谈谈对自己的启示。 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世界;而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但也有负面因素,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致斗志的消减。

但苏轼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由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反映了他的坦荡、旷达和强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

你认为当时真有这样一场主客问答吗?他们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 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1、主——作为道者的苏轼

——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2、客——作为儒者的苏轼

——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w9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