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史料综述

更新时间:2023-10-23 14:22: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明代史料综述

总论:

明代的史籍在数目上非常多,但是抄书成风,没有什么比较大的建树。顾炎武曾经批评明代的不良学风,年少的时候曾经受祖父告诫:“凡作书者,莫病乎其以前人之书篡改而为自作也。班孟坚之改《史记》,必不如《史记》。宋景文之改《旧唐书》,必不如《旧唐书》也。至于今代,而著书之人几满天下,则有盗前人之书而为己作者矣,故得明人书百卷,不若得宋人书一卷也。”——《亭林诗文集》卷二,《钞书自序》,《四部丛刊本》。 成祖时,命胡广等修《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宣扬程朱理学,解缙等编《永乐大典》。官修的《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是经注的官方标准版,基本上抄袭宋元人的成说。而《永乐大典》有22937卷之多,这实际上是一部以韵目排列的书,往往是一部一部的抄写进去,类书性质不明显,但是因为保存了很多的史料而受到推崇。但从史学发展的角度来说,这只是抄录而成,没有太大的发展。 一、明末清初的史学和经世致用

明代的史学发展主要分成两部分,在嘉靖、万历以前,明代基本没有太多值得注意的历史撰述,而嘉靖、万历之后,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和复杂,在思想领域显得更加活跃起来,这时候出现了一批以经世致用为主的学者和大师。 1、 郑晓与《吾学编》

郑晓(1499—1566)是明代杰出的史学家,浙江海盐人,是以纪传体记载明代史事的开创者。郑晓在兵部时就撰写了《九边图志》30卷。而他的著作原本包括了明以前的历代史事和明兴以来的本朝国史,本纪下限至武宗正德,典章制度叙述到嘉靖,国家大事甚至记载到嘉靖二十九年蒙古族军队攻至北京城下的“庚戍之变”。

但是在成书的时候,发生了吏部尚书李默的文字狱,此时郑晓是李默的副手,因害怕自己也因为文字狱受到迫害,命儿子将自己的书稿烧毁,儿子不忍一生心血化为灰烬,保存了明代部分的史料,这就是《吾学编》。2、王世贞与《弇州史料》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江苏太仓人。家学渊源,交友甚广,为当时文坛盟主。王世贞所编纂的资料有《明野史汇》100卷,《皇明名臣琬琰录》,搜集了许多官僚的家乘。《天言汇录》收集了明代历朝皇帝的手诏和口谕。此外还有大量的笔记如《国朝从记》、《少阳丛谈》、《丁戊小识》等。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王世贞对于明代史实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考核,写成了《史乘考误》11卷,前8卷考实录和野史之失,后3卷考家乘之误。

而王世贞撰写的当代史纪传体史书为《弇山堂别集》,后来与自己其他的著作合起来,在万历四十二年刻成《弇州史料》100卷。

王世贞在史学上的功力和才华无论在他生前或是身后都得到广泛的承认,嘉靖时的大学士徐阶曾经说:“此君他日必操史权,能以毛锥杀人”——沈德符《万历获野编》卷八,《严相处王弇州》条。 3、李贽与《焚书》

李贽(1527—1602),福建泉州人,主要著作有《焚书》6卷,《藏书》68卷。《藏书》和《续藏书》都是历史人物的传记,后者是明兴以来的传记。

4、焦竑与《国朝献征录》

焦竑(1540—1620),万历十七年状元,他编纂的《国朝献征录》120卷,网络了明宗室、勋戚、内阁以下文武百官以及没有出仕的隐逸之士、宦官的碑传资料,兼及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的记述。除此书外,还著有《国朝经籍志》5卷。 5、茅元仪与《武备志》

茅元仪,明末国子监生,在天启元年编成《武备志》240卷,全书内容包罗了历代史书中的战例和各类兵书摘要,是明末一部军事百科全书。在《军资乘》一篇中不仅记述了至明代我国研制使用的各种冷、热兵器,还介绍了西方传入的“红夷炮”等新式武器。 6、谈迁与《国榷》

谈迁(1593年-1657年),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明朝诸生,浙江海宁枣林(浙江海宁西南)人。入清不仕,自称江左遗民,以佣书、幕僚为生,顺治十年(1653年),江南义乌朱之锡进北京做弘文院编修,聘谈迁做书记,遂从嘉兴运河坐船北上入京。两年期间几乎遍访明朝的降臣、皇亲、宦官和公侯门客,借此修订《国榷》。

其著作尚有《枣林杂俎》、《北游录》、《西游录》、《枣林集》、《史论》、《海昌外志》等。

7、陈子龙与《皇明经世文编》

这部书是由陈子龙、宋征璧、许孚远共同主持编辑的,共508卷,是从明初以来名卿巨公的文集中选择有关国计民生的奏疏等文献编辑而成,所选资料具有代表性。 8 、何乔远与《名山藏》

何乔远,万历十四年进士,官至户部右侍郎,著《名山藏》109卷,这是一部自明初至穆宗隆庆六年的纪传体明代通史,内容包括37纪。

9、陈仁锡与《皇明世法录》

陈仁锡,天启二年探花,因得罪魏忠贤削籍归里,著《皇明世法录》92卷,收集明代有关国计的文献,撰成此书。 10、王圻与《续文献通考》

王圻,嘉靖四十四年进士,代表作为《续文献通考》254卷,这部书继承了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上接宋宁宗嘉定年间,下至明神宗万历年间,重点放在了明代经济、社会、典章制度和文献等方面,作者自称光收集材料就花费了四十年时间。 11、朱国祯与《皇明史概》

朱国祯,天启年间任大学士,在明亡以前刊刻成书的有《皇明史概》109卷,继承了郑晓、王世贞的求实作风,尽量弄清史实真相。而其没有刊印的手稿,则在清初卖给了庄氏,酿成了庄氏史案。

二、明代官修史籍

明代初年,文坛上盛行的是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台阁体,史学此时受到很大的限制,除了官修史籍以外,基本没有什么1、关于《元史》的修撰

《元史》的修撰,朱元璋是出于政治考量,亟不可待的颁布《元史》来宣告元朝已经结束,借以抹煞北元的正统地位,同时确立自己建立的明朝的合法性。奉命修撰的史臣夜以继晷,敷衍成篇。洪武二年和三年两次开局,都只用了半年时间。《元史》的成书大体上是元朝留下的本朝国史。——《元史》附李善长洪武二年八月《进元史表》云:“上自太祖下迄宁宗,据《十三朝实录》之文,成百余卷粗完之史。”

由元入明的危素是当时著名的史学家,他在元顺帝时参与了宋、辽、金三史的编纂工作,明军进入元大都时又是他把元代累朝积累下来的史册保护了起来,《元史》的价值,在于保存了元朝的国史,明朝的贡献很小。

大的成就。

2、《明实录》

《明实录》的修撰给后世留下了明代最系统、最详细的史料。据史籍记载,明代历朝实录是在老皇帝去世后,由继位者指定大臣为总裁和监修官,组织翰林院官员修撰前朝实录,所收军国大事的标准均见历朝实录前面的《修纂凡例》。有明一代,共修成13朝实录,合计3045卷,期中建文一朝因靖难革除,没有修撰实录。景泰帝事迹列入英宗实录。而怀宗实录是清初明史馆人士依据残缺邸报等资料草率而成,勉强充数。因熹宗实录中记载了大学士冯铨投身魏忠贤阉党的事迹,清初冯铨出仕清朝,利用职权把天气四年和天启七年六月13卷偷出销毁,由于种种原因,《明实录》不足以覆盖整个明代史事,而在明亡之际,明实录正本因为毁于兵火,现存的各种抄本难免有脱漏和讹误。

综上,总的来说,明代史学成就不是很高,特别是同经历了277年这样一个稳定的朝代显得很不相称。然而,明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各种方面的矛盾错综复杂,留下的文化积累非常丰厚,明代从中期开始,官僚士大夫往往把自己经手的文书或亲身经历、读书心得汇编成书,文集、方志、家谱、笔记、杂著等较之往代都有长足的发展,从而保存了极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这些浩如烟海的文献不仅是当代人驾驭不了的,直到现在仍然有待发掘。 PS:关于明末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论著相信同学们都知道,就不再罗列了。 下面再列举下一些其他的史料,上面没有介绍,但是也是比较重要的。

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弘光实录钞》《思旧录》 《明史案》(已丢失) 2、王夫之《读通鉴论》

3、顾炎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 4、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5、张萱《西园闻见录》 6、唐甄《潜书》

(南明史事)部分史籍 1、徐鼒《小腆纪年》 2、姜曰广《过江七事》

3、李清《三垣笔记》《南渡录》 4、张怡《謏闻续笔》 5、陈洪范《北使纪略》 计六奇《明季南略》

很多明代当代人写的当代史,都是在明代就刊印成书了,目前还存有宋刻本明刻本之类的古书,如果说你觉得明代史料都是假的,那只能证明你自己的无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vu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