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初探

更新时间:2024-06-28 09: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初探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常识性课文。这些课文均含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它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动植物、地质、科技尖端等方面知识。这些课文的表达方式,除在低年级有一部分用文艺形式向儿童传播科学知识外,大部分是用说明文形式来写的。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文体。作者在说明事物时往往通过因果、连锁、比较、分合等逻辑关系来构思组篇,揭示事物间联系规律,说明事物的特征、功用、成因、结构等,结构严密,逻辑性强,既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范文。教学中,如何把握事物特征,在训练语言能力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发展智力呢?

一、品词明理,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作者为文的目的不外乎传授知识、交流思想、表达感情,而这全靠语言文字来完成。因此,对语言文字的深刻领悟,便是准确理解思想内容、接受信息的首要因素。“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叶圣陶语)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品词、“追根”、明理,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其做法是:

扣“词眼”法。所谓“词眼”,指“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的关键词句。教《蝙蝠和雷达》,揭示课题后便设疑:蝙蝠和雷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为什么中间加一“和”字?这就促使学生自觉地把课题与课文联系起来去探究。蝙蝠和雷达有相似的功能,雷达的发明是由于受到蝙蝠的启示。因此,讲读时紧扣“启示”一词,展开教学思路,既要求学生理解这个词语本身的涵义,又引导学生认识“启示”在发明雷达整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把语言训练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课文重点部分是“试验”和“研究”。前者是揭开“秘密”的基础,后者是揭开“秘密”的关键。理解这两层意思,第一步,明实验。让学生默读介绍蝙蝠的段落,比较三次试验的异同点,并找出重点句进行概括,帮助学生认识事物间因果关系。第二步,知原理。抓住“不是??而是??”句提出深层次问题;蝙蝠在夜间是怎样用嘴和耳朵探路飞行的?学生读读、议议,并进行点拨,板演示图,帮助学生理解蝙蝠夜行时,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进蝙蝠耳中,于是蝙蝠便作出反应,绕开障碍物而继续飞行。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将这一原理密切联系实验思考:为什么第二次和第三次实验中,铃铛会不断地响?这“联系前后”的一问,使学生明白了封住蝙蝠的嘴巴,超声波无法发出,因而蝙蝠无法用超声波探路,只能乱飞乱撞;而塞住耳朵,则又使蝙蝠无法接受遇上障碍物后反射

- 1 -

回来的超声波,因此出现了同样的结果。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蝙蝠夜行原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还使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第三步,扣蝙蝠和雷达的联系。“研究”部分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启发学生根据“反复研究”四个字想象出研究的全过程,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绘出雷达是怎样工作的简图。通过比较、切磋,学生抓住了雷达与蝙蝠相联系的关键句子,搞清楚了二者各部分的对应关系,领悟到标题上“和”字原来就是“启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创造了雷达,学生也学会了联系,油然而生对科学研究与创造发明的兴趣。这样步步扣词眼,拾级而上,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也让学生学会了分析文章的方法。

用剥茧法。即通过语言文字层层发问,引导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对课文进行追根究底的分析,探索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琥珀》一课写的是一块包有两个小虫的琥珀。人们认识这块特殊的琥珀是从这里入手的:透明的琥珀里有两个小虫,而且仍旧好好地躺着;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都可以看见,它们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根据这块琥珀的特征(个性)和这两个小虫的生活习性,按照一般琥珀形成的过程,人们推想出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便能晓悟两个哲学观点:一是个别和一般。讲读从整体考虑,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品词悟理:①什么是琥珀?②课文中介绍的琥珀是什么样子?找出有关语句。③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有哪三个阶段?④“松脂球”把两个小虫一齐包住,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形成这一状况?⑤松脂球形成化石这一阶段,需要哪些条件?⑥是不是所有的琥珀都包有两个小虫呢?⑦从这块琥珀可以推测出什么?这样由引导学生分析这块琥珀的形成,得知一般琥珀形成过程的认识,像剥茧似的,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既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又掌握了个别和一般的辩证关系。二是偶然性中的必然性。教学松脂球把两个小虫一齐包在一起的有关部分,引导学生议论:①造成松脂一定要往下滴的条件是什么?②苍蝇和蜘珠怎么会让松脂包住呢?③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凑巧?④假如树干上没有这两个小虫,或者距离很远,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样透过语言文字步步推进,让学生认识到,一大滴松脂包住两个小虫看来是一件非常巧合的事(偶然性),但从这时的情况看,松脂往下滴,两个小虫停在树干上,松脂包住小虫又是一定的(必然性)。这就使学生领略到偶然性中蕴含着必然性因素的深刻道理,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

二、理脉悟味,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说明文的脉络,往往通过因果、相承等等逻辑关系来展示事物间联系规律,说明事物特征,而这又每每通过结构层次表现出来。教学

- 2 -

中,可教给学生“找关系法”,即分析层次,理清和把握作者阐发事物特征的思路,领悟意味,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蛇与庄稼》是著名的散文家秦牧撰写的。教学时理文脉,可从不同角度去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一是抓因果关系,培养判断能力。第一段主要写蛇与庄稼之间的复杂关系。这种复杂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因果关系,通过四个层次表达的。可抓“奇怪”一词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边议:第一个“奇怪”指的什么?是什么事使“大家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洪水后连续几年庄稼总得不到好收成呢?老农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奇怪办法?为什么蛇放到田里,庄稼就获得了大丰收?在读和议的过程中,学生便发现3、4句和9、10、11句,第6、7句和第12句之间都是倒装因果关系。其中第10和11句之间,以及第11句几个分句之间也都是因果关系。作者从正反两方面,通过句与句、句与句群、句群与句群之间的因果关系,脉络分明地揭示了蛇、田鼠、庄稼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田鼠与庄稼是直接关系,蛇是通过田鼠而与庄稼产生间接关系,因而是一种复杂关系。而这种复杂联系的决定因素是蛇。让学生根据特定的条件,判断出事物的结果,这不仅领悟了语言文字中所传授的“道”(事理),而且运用概念判断事物的能力也得到训练。二是抓连锁关系,培养推理能力。第二段描写猫和苜蓿的复杂关系,是通过两个层次间的连锁关系来反映的。可这样设疑:猫和苜蓿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系?课文从正反方面,运用假言推理的形式加以说明。第3句从反面假设推理,第4句从正面假设推理。这两句的几个分句之间是递进式的连锁关系,步步进逼,层层推理,深刻阐明了猫、田鼠、蜜蜂、苜蓿之间的直接联系,而猫是通过田鼠、蜜蜂与苜蓿构成间接关系。引导学生抓住这一复杂关系进行推理,不仅理清了这一段的脉络,而且学会了推理的方法和规律,有助于提高逻辑推理能力。三是抓相承关系,培养分析能力。第三段通过具体事例写事物间联系,并点明文章中心。第3句是个多重复句,承上启下。抓住这个过渡句与上下句群间相承关系设问,便能理清这段文章的思路和线索:第3句和上下句有什么联系?哪些是简单联系(1、2句)?哪些是复杂联系(4、5句)?为什么人与病人之间是复杂的联系?再抓住“也许??甚至??”这一句让学生理解人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一口痰而发生间接关系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呢?你能举出事物间有着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的例子吗?这样抓住词句间相承、递进等逻辑关系诱导学生分析事物间联系,再让学生综合生活中实际,进一步分析推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便能逐步提高学生分析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四是抓分合关系,培养概括能力。课文最后两句是由前三段所举的事实而得出的必然结论。这个结论和全文的关系是分合关

- 3 -

系。即先分述后总结。教学时回视全文,步步设疑,引导分析:①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人与病人之间有什么联系?②这三个例子讲事物间的联系有哪些相同处?③事物间的联系是复杂的,我们应该怎样?为什么要掌握它们的规律呢?这样让学生分析、比较,由现象到本质,由个性到共性,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属性,不但领会了文章所蕴含的事理,而且学到了正确思维的方法与规律,使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得到了综合训练。

三、教法抓练,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说明文是以介绍科学知识为基本内容的。教学这类课文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律。笔者感到,教学中必须教给学生以下学习方法:一是抓住知识要点——课文究竟讲了哪几点知识,即读懂内容;二是研究课文写法——学习课文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以体现语文学科的个性教学任务;三是联系相关知识——由课内扩展到课外,通过知识的拓宽,促进知识的系统和迁移。学生掌握了说明文的一般学习方法,再拿到同类型课文,使能举一反三进行学习。要让学生掌握这些学习方法,唯有实实在在地训练,而训练切忌按一般的思维程式或应用现成结论来解决问题,要善于变通,善于创新,以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如教《鲸》:

训练读。巧妙设问,点引方法,让学生读通读懂课文的同时,训练学生多种形式读书的能力。开头设问:“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鲸的知识?”让学生着眼整体扫读全文,抓住每段主句(即基本要点),了解文中介绍了鲸的大小、类属、种类和生活习性并——板书,训练速读能力。第二段是重点,设问:“这一段讲什么?从哪几方面介绍的?与第三段有何联系?”让四位学生轮读,其他同学听、思、辨,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理解能力;介绍鲸的四个生活习性,其中“吃食”、“呼吸”,不同种类的鲸有明显区别,指导圈画细读、比较、议论,寻求异处,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研读能力,又使学生学到了分析课文的方法。

训练说。说明文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为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可采用形象直观的电教手段。第一段写鲸的进化过程,学生难于理解。用投影片打出鲸在陆地上、浅海里、海洋里三种不同形体及年代,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表漫长时间的词语,并要求学生用“准确连贯的语言”多角度口述鲸的进化过程和原因,适当展开想象,这就训练了学生思维和语言的流畅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训练

小学语文科普类说明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 4 -

翻阅小学语文课本,无论是哪种版本,我们都能看到科普类说明文的踪影。比较经典的就有《太阳》、《鲸》、《植物妈妈有办法》、《冬眠》、《航天飞机》、《大自然的语言》??诸如此类的文章,可以列出一长串来。小学六年每一个学期都会有一个由一组知识性比较强的科普类说明文组成的单元,科普类说明文就内容而言几乎占了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八分之一,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新一代公民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现行新教材因此增加了不少科学、科普类作品,内容涉猎面更广了,知识接触点更新了。这些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中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也明文指出:学会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

由此可见,科普类说明文的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位置,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研究。

直 面 问 题

科普类说明文其教学现状究竟如何呢?曾有人就这个问题作过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不到20%的教师、学生喜欢教科普类说明文、学科普类说明文。是什么原因使得科普类说明文如此被师、生冷落呢?近几年,我有意识地听取校内外老师所上的科普类说明文,翻阅了许多科普类文章的教学设计,发现了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也许我们能从中窥得一豹。 第一,模式过板。

对科普类说明文的教学,老师们一般都按照“通读课文——了解知识——研究写法——联系生活”这样四大教学板块进行。这样的教学本身无可非议,但久而久之则僵化成型。一旦成了固定模式,则必然导致教师教得没激情,学生学得无兴趣。 第二,分析过多。

很多老师总习惯地以为,教一篇科普类说明文,就得讲说明的方法,否则就没有紧扣文本的特点,就没有完成教学目标。这样一来,本来就没有故事情节的科普类说明文,被老师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款款;本来叙述简洁没有多少感染力的语言,被老师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生动、准确”。这样的课堂,科学没有了生命,文字缺失了魅力,情感游离了文本??这样的教学,知识是落实了,方法是渗透了。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人为地使科学与人文绝缘。

- 5 -

第三,拓展过滥。

由于许多教师一直奉行科普类说明文就是给学生以知识的观点,因此,他们执教科普类说明文时,会千方百计地拓展该领域的知识:讲《冬眠》,教师搜集大量动物冬眠的知识给学生阅读;讲《太阳》,从黑子讲到日食,从夸父逐日讲到后羿射日;讲《台湾蝴蝶》,教室成了蝴蝶标本展览室??结果是把语文课上成常识课。在这样的课堂上,知识似乎成了科普类说明文教学最核心的东西,而承载知识的语言与表达方式,则似乎成了附庸之物。

重 新 审 视

为了避免“涛声依旧”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现在,让我们站在学生学习科普类说明文的角度,重新审视科普类说明文教学:科普类说明文究竟学什么?

科普类说明文形式简短,知识性、科学性、普及性强, 教学这一类课文时,根据其介绍科学知识和说明方法为主的文本特点,老师引导学生把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当然是教学的一大任务。

然而,科普类说明文是语文课,隶属语文阅读教学范畴,它姓“语”,有别于自然、科学、社会等学科。教学科普类说明文,除了达成知识目标之外,应该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语感。

请注意!抓住知识要点,只是科普类说明文教学中一部分的内容,但绝不是唯一的任务。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作者思考问题、关注问题、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以及知识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与科学光辉,都应成为科普说明文的学习内容。

寻 求 对 策

那么,该如何挖掘科普类说明文中可以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资源,才能实现语言、情感、兴趣、语文实践与科普文的顺利“接轨”?下面以我执教过的几篇科普类说明文课为例,谈谈相关策略。 一、挖掘科普类说明文中的语言因子

小学阶段的科普类说明文因为阅读对象的特殊性,语言表达大都表现出生动有趣、明白浅显的一面。科普类课文通常以读者的认识、思维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一般都纲举目张,条理清晰,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行文表达上的这一显著特点,训练学生整体把握,概括文意的能力;科普类说明文较多采用比喻、拟人的写法,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仿写等形式来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科普类说明文普遍运用平实的表现手法,语言科学、准确、鲜明,在教学时就可引导学生体会用词造句的精妙??

在教学《会说话的灯》一文时,我认为认识课文中介绍的几种会说话的灯的作用不难,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其他一些会说话的灯的作用

- 6 -

也不难,难的是,要求他们把自己发现的一种灯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给别人。于是:我把教学的重点定位于启发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趣味性表达。附教学设计;

(一)、师生谈话,明确要求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会说话的灯》。大家课后留心观察生活,寻找另外一些会说话的灯,谁能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都是有心人,发现了这么多会说话的灯。这些会说话的灯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很重要,老师觉得,我们有必要提醒其他人也认识这些会说话的灯。怎么介绍呢?我们可以学习作者是怎样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这些会说话的灯的。出示研读要求:

课文中这些会说话的灯到底怎么说话?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自由朗读,划出你认为最生动有趣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二)、自由读文,体会语言的生动有趣 (三)、交流汇报,集体评议 1、夜空中,夜航的飞机亮着飞行灯,告诉对面的同伴:“别撞了我!”地面的高楼、电视塔顶也亮着红灯,告诉飞机:“我在这里,请飞高些!”

(1)板书: 拟人手法 (2)表情朗读

(3)你能改一改说话的内容吗?

(4)选择一种灯也用拟人的方法,说一说它们的心里话。 2、出什么事啦?哦,是红灯亮了。 (1)板书: 自问自答 (2)读出自问自答的语气 “哦” (3)把红灯改成绿灯,该怎么说?

3、路口指挥交通的红绿灯用不同的颜色说话:红灯亮了,不准通行。绿灯亮了,准许通行。黄灯亮了,告诉你请等一下。 (1)板书: 总分结构

(2)仿说一段话:第7自然段航行灯也用了许多不同颜色的灯,不过它们主要是用不同的位置说话。学习用总分段式说一说。

4、汽车、电车在它们用来照明的两只大眼睛旁边,有两只小眼睛,它们闪射着黄光告诉对方车辆,它要向哪边转弯。 (1)板书: 比喻手法

(2)“它们闪射着黄光告诉对方车辆,它要向哪边转弯。”它们指谁?你能具体说说它们是怎么说话的吗? (四)仿写练笔: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种灯,你怎么跟人说话?

- 7 -

一直以来很想尝试一下如何把《会说话的灯》这一类常识性、科普类说明文的科学性和语言性自然结合在一起。几经反复,最终迈出这尝试性的一步,成功开设相关公开课数节。其中“练笔”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每课必有,理由是我发现科普类说明文委实是训练学生理解、品析语言的好材料。有了好材料就得训练,从说到写形成一个完整的训练的环,就能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二、挖掘科普类说明文中的情感因子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总结自己的教学思想的时候,把自己教学成功的首要原因,归结为“有情有趣”。他说:“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缺的是情趣。我说的情是什么?是情感,或者说感情。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反观我们的科普类说明文教学,有多少老师千方百计地着力于让学生带着浓烈的感情在学呢?也许老师们会振振有词地反驳,说明文的文体简洁通俗的特点决定了课堂的情感投入度,其潜台词就是这样的课只能上得了无情趣的。

事实上,一篇文章叙述再客观冷静,语言再严谨科学,也不可能不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因此,语文老师当着力挖掘科普类说明文的情感因字,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去经历情感之旅。

在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的时候,我以这样一段话,引领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同学们,这是一篇说明文,读这样的说明文,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知道黄河变化的过程、原因。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所以,老师建议你们再用心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高兴了?悲伤了?忧虑了?愤怒了?担心了?生气了?感动了?惊讶了???”

设计这个片段,旨在告诉学生:读书,需要有与作者心灵对话的意识,努力调动文本的情感因子,推动学生穿透内容,触及精神。通过不断的阅读,读出言表之意,探出言里之意,悟出言外之意。从学生丰富多彩的回答中,可以看到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完全有自己关注的兴奋点,而且这种兴奋感的表达建立在对文本阅读的基础之上。

那天执教《蝙蝠和雷达》一课。 课上一女生提出:课文第6自然段不是说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蝙蝠的本领了吗?第7自然段为什么又说“科学家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的秘密”?

师:谁帮她?

生:试验的次数不多,是不一定对的,研究是要很多次的。 师:研究是为了得出科学的正确的结论,试验只是尝试,结果可能是偶然性的。

- 8 -

生:试验可能是碰巧这样,研究的话是肯定这样。

师:对。大家读一读6、7两段,看看试验结果和研究结果有什么不同?

生:试验说明蝙蝠用什么飞,研究告诉我们蝙蝠怎么飞。 师:研究往往还要找出试验结果为什么是这样的,比试验更艰难。 这使你想到什么了?

生:科学家真辛苦。

生:因为有他们的辛苦研究,我们坐在教室里学课文就可以知道蝙蝠的秘密是怎样的,是怎么发现的,还知道了雷达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作用。

生:科学家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反复研究就为了揭开蝙蝠的秘密。 师:而且这反复研究的过程就是重复地做试验,多枯燥啊。 生:科学家是执着的。 生:科学家研究不畏艰难。

生: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 生:科学家这么厉害,我很佩服他们??

师:让我们带着对科学家的敬佩之情读一读课文的3-8自然段。 科普类课文的情感教育点往往隐含在文本的词句中的。我想;只要我们真正尊重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就必然重视学生情感的投入,树立起利用课文的情感点教育学生的观点,就会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 由此我们说,科普类说明文,完全可以上得情意深深。 三、挖掘科普类说明文中的趣味因子

课堂上,教师光有情的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科普类说明文的乐趣,这样他们才会喜欢科普类说明文。美国心里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将课上得有情又有趣,科普说明文才会焕发其独有的魅力。教师要充分挖掘科普类说明文的趣味因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这样,课堂就有了别样的生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师:要想知道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间安全飞行,首先得揭开蝙蝠夜里飞行的秘密,这节课我们也来当一回科学家,共同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

学生小组合作,了解试验的过程,完成表格中的内容,并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小组派代表汇报,复述试验准备、过程。

- 9 -

——《蝙蝠

与雷达》

我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设计该环节的教学,以“假想解密”为切入口,让学生带着科学研究任务学习课文,在共同探究中完成试验表,再以科学研究成果模拟报告会的形式展示研究的结果。这一设计打破了传统科普类说明文教学中逐段分析讲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科学探究中,以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亲历学习过程,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让他们充分领略了学习的乐趣。

我在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时,采用“新产品推介会”的形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同学们,玻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谁来介绍一下自己对玻璃的了解?

学生纷纷介绍自己所熟悉的玻璃,诸如有机的、无机的;有色的、无色的;薄的、厚的等等。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与玻璃紧密相关(板书课题《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所介绍的玻璃与我们已知的玻璃有什么不同? 请大家先熟读课文,然后召开“新产品推介”新闻发布会,推选五名同学扮演玻璃厂的新闻发布人(组长任厂长),介绍新产品,其余同学以组为单位,分别扮演各媒体的记者,对新产品进行采访。

教师提出读书要求:

1、认真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流利,读懂;

2、抓住文中描述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与作用的部分,变成自己的理解,在发布会上宣传。

生1:各位记者,女士们,先生们(生齐笑,鼓掌),我是新型玻璃厂的厂长。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产品新闻发布会。通过技术创新,我们研制并生产出了五种玻璃,它们是“夹丝网防盗玻璃??”这些产品质量优良,应用广泛,欢迎各界人士使用。

生2:我是《绍兴晚报》的记者(众笑),请问“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

生1:它的特点就是防盗。 生3:请具体谈谈。

生1: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丝网与电源、自动报警器相连接。当有人划破玻璃时,就会发出警报。 生4:请解释一下“极细”的意思。

生1:“极细”就是很细、非常细的意思。极细的金属丝网就是用很细、非常细的、能够导电的金属材料做的丝网。这种丝网要比蜘蛛网更细更密。

生5:请你谈谈这种玻璃的用途。

- 10 -

生1:在银行以及存放文物、珠宝、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中都可以采用。

发布会开得有声有色,课堂气氛热烈。

上述教学片断充分体现了“学习是快乐的。”教师从学生已经熟知的玻璃出发引出新内容,学生急于想知道新型玻璃,这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召开产品发布会的环节,更使同学激动不已,激活了学生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学。真正体现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整个教学过程主体参与率高,创新性思维活跃,使学生真正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成功乐趣。

四、挖掘科普类说明文中的实践因子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然而,在科普类说明文教学中,老师们往往对于说明方法讲得滴水不漏,面面俱到,而如何活用这些方法则很少涉及。这就好比一个游泳教练只讲游泳的知识而不让学泳者下水一样,学生是很难从中学到真正的本领的。在科普类说明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是一只鸟儿的双翼,缺其一翼,鸟儿便会折翅。因此,我们的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提供语文实践机会,让学生运用习得的说明方法练习说明事物。

老师们在科普类说明文教学的过程中实践资源拓展,通常有两种方式。一从科学知识维度出发,从内容上关照,拓的是课本内容。通过实践,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丰富更立体的感知。二是从语言学习纬度出发,发展语言。如《月球的自述》是以自述形式表达的,那么就可以让学生用叙述的方式改写,介绍月球知识。

我以为,实际操作中应兼顾两个维度,即知识与语言的结合,既有内容的延伸,又有语言的训练。还是以教学《月球的自述》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或选择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或选择自己课外搜集的知识,再运用叙述的方式来介绍月球的知识。这样的设计,既适度拓展了课文内容,又以语言训练为落脚点,做到知识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蝙蝠与雷达》一课也同理: 雷达的发明是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这种从研究动物的特别功能后得到启发,发明出科学仪器,机械为人类服务的科学叫仿生学。请大家想想,平时,我们看到的哪些仪器、机械和动物的特有本领有密切的联系?(如乌贼鱼──汽垫船;响尾蛇──空对空导弹;鱼──潜水艇??) 读写结合:

- 11 -

从中选择一发明,仿照课文1、2、7、8自然段的写法,也来写一篇仿生学的小短文,按照“提出问题──揭开秘密──发明创造”的写作顺序来写一写。

从这两则课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不刻意地讲科普类说明文的方法,并不等于就忽略了科普类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我想:科普类说明文教学的立足点在于让学生感性地“悟得”与“习得”,怎么悟?通过列举有关数字、例子,让他们朦胧地感受说明方法;通过比较、品析,让他们形象地感受说明方法;通过“语言转化”,让他们巧妙地习得说明方法。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活用说明方法,进而内化语言,迁移方法。这比老师强加于他们的关于“举例子、打比方、举数字”等抽象的概念要有意思的多。

吕淑湘先生说:“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他的名字叫做‘活’。”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是的,只要我们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撤销掉禁锢的思想篱笆,昏昏欲睡的科普类说明文课堂将就此得到颠覆。

小学教材入选的一些说明文,多是精美的科学小品文,不少写得形象生动,通俗活泼,让人读也饶有趣味。说明文最大的魅力,在于它那科学的真知对人的吸引力。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只要根据说明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就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一、轻松开场,未成曲调先有情

平时,我们总听到有些老师抱怨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乱作小动作,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导致整个课堂死气沉沉,不活跃。但静下心来,反思我们自己的课堂,我认为这种情况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不配合老师。夸美纽斯早已指明:“教学艺术的光亮点是注意,有了注意,学生才能使他的心理不跑野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注意”总是靠精彩的教学语言和巧妙的教学方法去牵引,靠教师的智慧和情感去覆合。教学语言像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波澜,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学艺术就失去了光亮。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探求者,只有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被唤醒,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强者,成为不断进取的创造者。

倘若每节说明文教学一开始,就能使学生轻松地进入学习境界,学生就不会觉得学说明文是一种负担,教学效果则会好些。我在

- 12 -

教《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在课前导入时,先让学生谈一谈:在你的心目中,谁的本领最大?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了,有的说孙悟空,有的说如来佛,还有的坚持不同的看法。就连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纷纷议论开了,课堂顿时轻松活跃起来了。结合平时上课的经验,我认为采用想象、猜谜和成语接龙等小游戏,这些较有情趣的方法来导入课文,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开始就扣动了学生的心弦,学生只有在神奇召唤的情景下,才能产生学习上的正迁移和光环效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好奇心,修渠注水

因为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只要是新奇的东西,就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学习说明文最厌烦的是老调重弹,所谓“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写作顺序”这些内容,他们一点就通了,何需我们老师喋喋不休!于是我就采用了激发和拓宽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上《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利用多媒体出示望远镜、程控电话、潜水艇等现代高科技产品,孩子们马上联想到这些发明和发现与我们人类祖先的千里眼、顺风耳等幻想联系起来。真正感受科学技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从中感叹到“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蝙蝠与雷达》这一课,介绍了仿生学的知识:在科学技术上,飞机雷达的产生主要是得到了蝙蝠夜间飞行特性的启示。在教学时,学生在理清该文说明顺序、结构和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生活中生动、鲜活的实例,使学生明白现代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如飞机、潜艇、雷达、超声波等无一不是从鸟的翅膀,鱼的流线形,蝙蝠的特异功能研究中得到启示而发明出来的。学生兴趣盎然,思路也开阔了。课后,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在了解某种动植物习性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写一篇与动植物有关的科幻式的小习作。学生的习作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百出,有写绿色与隐形服装的,有写小蚂蚁与人类机枪大战的,其中有个学生参考了课文《蟋蟀的住宅》中蟋蟀的习性,写了题为《蟋蟀与地下密室》。孩子们的练笔内容虽近乎荒诞,但却妙趣横生。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读写说明文的兴趣,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并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拓展空间,授予学习方法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典型的科普说明文,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感悟科普性文章语言表达的准确与,不能只是停留在比较分析的层

- 13 -

面,一定要内化到心灵!那么,最好的办法还是读,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内化。拓宽教学空间,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如翻阅《少儿百科全书》查找有关知识,观看《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电视专栏节目,还可以告诉学生如何在电脑上浏览有关恐龙的网页,打通学生已知信息和社会生活现有的信息通道,学生学习的范围更宽,学习情绪更高涨。在学生广征博引打开眼界的同时,他们运用工具书的能力,收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由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既出自课本又超出课本,往往带有基础性、新鲜性和趣味性,所以很合学生的口味,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说明文的主动性,学生个个兴致勃勃、跃跃欲试。

四、启迪思维,无声胜有声

结合课文,参照比较,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比如我教《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科普说明文,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了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使他们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最后的教学环节里,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问题:20世纪,已经成了历史,在我们生活的21世纪里,科学技术还有哪些发明和创造?教室里安静了许多,孩子们有的低头冥想,有的在本子上画着什么,有的和小组成员交谈起来??不一会儿,教室里小手如林。有人肯定21世纪人类能够登上火星,有人认为月球将是人类的第二个家,还有人预测空中也能够种上绿色的植物。这样不但能让学生爱上科普说明文,掌握说明文的知识情况,而且对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调动了学生自学说明文的积极性,培养了能力,对启迪学生的思维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叶圣陶说过:“说明文不一定就板起脸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只有综合运用好兴趣教学这个手段,说明文的教和学才能更加和谐;只有更好的运用好兴趣教学这个手段,说明文教学的理性分析和感性的感悟才能更好的融合。只有更好的运用好兴趣教学这个手段,有了导入的激情,有了学习的好奇心,有了情与心的交汇,才使语文的说明文教学和生活贴的更近,使孩子们因步入“柳暗花明”的境地而欢乐,为获取新知而流连忘返。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说明文的教学重点应是:(1)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让学生获取文章所说明的科学知识。(2)理清说明顺序。(3)学习和掌握说明方法。(4)品读说明文的语言。

- 14 -

本文以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为例,谈谈说明文的两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共2页)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是对客观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常用于说明某种事物的特征或某种事理。说明文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大至一份实验报告、调研报告,小至一个广告说明、商品介绍等,它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初中阶段,课本里的说明文占了很大的比例。《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就要求学生具有阅读一般说明文的能力,能理解文章内容,能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能指出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这些能力要求,通常在一篇文章里都能体现出来。因此,我们应重视说明文阅读教学。

我认为,教学说明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明确说明对象。

说明文主要介绍事物或阐述事物原理,明确了说明对象,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特征。由于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包括事物性的说明文和事理性的说明文。一般说,事物性的说明文常从事物的形状、性质、方位、构造、类别、功能等方面进行说明,事理性的说明文则常从概念、原理、成因、规律、联系等方面进行说明。因此,在说明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区分说明文的类型,明确了说明文的类型才能较为确切地去了解它是在说明什么,从哪个方面进行说明的。 一

说明文一般分为说明事理和说明事物两大类。无论是说明事理还是说明事物,只要是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就可以称为科学说明文。这类科普说明文,形式简短,知识性、科学性、普及性强;通常以读者的认识、思维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运用平实的表现手法;语言的运用强调科学、准确、鲜明。

翻阅中高年级的小学语文课本无论是哪种版本,我们都能看到这类文体的踪影。《太阳》、《鲸》、《我爱绿叶》、《冬眠》、《航天飞机》、《大自然的语言》??诸如此类的文章,我们大概可以列出一长串来。这些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了解说明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中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教学目标中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可见,说明性文章

- 15 -

的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有着比较重要的位置,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探讨。

科普说明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现状如何呢?笔者于上学期专门就这个问题访谈了一些老师和学生。统计表明,只有19.1%的教师喜欢教科普说明文;18.2%的学生喜欢学科普说明文。相对于有故事情节的记叙性文章喜欢程度的62%和70%。这个比例显然是太低了。是什么原因使得科普文章如此被学生和教师冷落呢?笔者有意识地听取了学校老师所上的几节科普说明文,发现了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也许我们能从中窥得一豹。先来看看一位教师执教《意想不到的灾害》(第二课时)的大致流程: 1、复习引入。 (1)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什么文章?学习此类文章必须把握什么?(出示单元学习提示) (2)《意想不到的灾害》这篇课文的写作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什么?(板书:维持生态环境是多么重要)

(3)为了说明这个结论,课文主要采用了说明写法?(板书:举例子)

(4)我们已经明白了这些例子,这节课我们按照学习科普说明文的方法继续学习课文。 2、扶学第一段。

(1)自由读,划出你认为说明十分准确的句子,点出重点词,说说为什么你觉得说明非常准确?再读体会。(板书:读、找、品、读)

(2)四人组交流,穿插板书:举数字

(3)全班交流,朗读指导:因为这些词语说明得非常准确生动,所以朗读时要把这些词语处理得相对突出一些。 自由准备,知名读,集体读。 (4)、还有说明的非常准确生动的词句吗?试着分析 3、放学第二段。(读、找、品、读)

四人组学习,讨论,汇报,师点拨,朗读(请汇报的同学试读,同学评议)

还有其他词句吗?继续分析、点拨。

引入:看了这么多人类的朋友因数量太多反而成为灾害的例子,我们不禁产生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引入第三段。 4、学习第三段。

(1)用学习科普说明文的方法自学此段。

- 16 -

(2)交流知识点及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穿插板书:不论??都??、制约因素、基本上、一旦??就?? 在“制约因素”这里穿插进行“如果??如果(反之)??”的句式训练。

介绍正反说理的方法,朗读体会。

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引起的灾害。 (3)看板书小结。

(4)引入阅读:我们已经积累了一点阅读科普说明文的经验,现在让我们检验一下自己的阅读水平,好吗? 5、阅读指定的科普说明文。

(1)自由组合,一起学习、讨论。 (2)交流,点拨。

乍一看,这似乎是一节很不错的课:教师根据课文特点设计了由扶到放的学习程序,也重视了语言文字的精心推敲。而从教学实效上考察,这节课恰恰上得非常枯燥乏味。整节课都是教师在一厢情愿地大谈说明方法,学生学得没精打采,了无生趣。

这样的教学,在当前的科普说明文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反映了科普说明文教学中存在的以下共性问题。

第一,形式主义大行其道。笔者曾经专门翻阅了许多科普文章的教学设计,发现了对这类文章的教学,老师们一般都按照“一、了解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科学知识;二、研究作者是怎样把科学知识介绍得生动准确”这样的思路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板块大致可划分为“通读课文——了解知识——研究写法——联系生活”这四块。这样的教学本身无可非议,但久之则成固定模式;一旦成了模式,那么则必然导致教师教得没激情,学生学得无兴趣。学生对课文或教师的教学不感兴趣,这是语文老师的最大悲哀。

其次,理性主义泛滥成灾。小学生不太喜欢学习科学说明文,不可否认与文本本身缺乏魅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更主要的,我以为是理性主义支撑下的分析泛滥导致的。而分析泛滥的根源在于,老师总习惯地以为,教一篇说明文,就得讲说明的方法,否则就没有紧扣文本的特点,就没有完成教学目标。这样一来,本来并没有故事情节的说明文,被老师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杠杠;本来叙述简洁没有多少感染力的语言,被老师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写得生动而准确”。一句话,课堂缺乏了生趣:这样的课堂,科学没有了生命,文字缺失了魅力,情感游离了文本??这样的教学,知识是落实了,方法是渗透了。但是,一旦学生厌倦了,老师讲再多的说明方法,又有何用呢?这样理性至上思想支撑下的科普说明文的教学,其结果是人为地使科学与人文绝缘。

- 17 -

第三,买椟还珠屡见不鲜。长期以来,许多教师一直奉行的观点是:说明文的目的是给人以知识,在教学中就应当以此为主要学习目标。因此,他们处理科普说明文,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传达的主要内容时,会千方百计地拓展关于该领域的知识:讲《冬眠》,教师搜集大量动物冬眠的知识给学生阅读;讲《太阳》,从黑子讲到到日食,从夸父逐日讲到后羿射日;讲《台湾蝴蝶》,教室成了蝴蝶标本展览室??这样大雨倾盆式的课外的知识轰炸,其结果,只能是把语文课上成常识课。在这样的课堂上,知识,似乎成了科普说明文教学最核心的东西,而承载知识的语言与表达方式,则似乎成了附庸之物。这恰恰是买椟还珠,舍本逐末做法。

当前,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站在学生怎么学习科普说明文的角度度,重新审视科普说明文教学,并尝试闯出科普说明文的教学新秩序。这里有两个最关键的问题尤其需要我们深长思之:科普说明文该学什么?该怎么学?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那么科普说明文教学就能走出误区,走向康庄大道。 先来谈谈学什么的问题。科普说明文的确是以介绍科学知识和说明方法为主的,老师引导通过阅读,把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当然是科普文章教学的一大任务,但绝不是唯一的任务。《中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教学目标中明文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因此,抓住知识要点,只是科普说明文学习其中一小部分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作者思考问题、关注问题、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以及知识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与科学的光辉。这些都应成为科普说明文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教学《月球的自述》一文,笔者不是仅仅将教学目标定位于了解月球的知识,而是把侧重点放在这些知识是如何介绍的。有了这样的定位,才有了被我们的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的最富有创意的教学点子: (一)为《月球科普宣传片》(2)配音。

1.默读4、5自然段,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关于月球的科学知识。

2.学生自由汇报4、5两段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学生上台板书知识要点)。

3.师生根据板书引读,按顺序梳理知识点。

4.这些知识都是关于月球的,作者没有把它们写成一段,而是分两段来写,这是为什么呢?

- 18 -

5.小结:把同一方面的内容放在一起,知识介绍得更加有条理。 6.练习读好解说词。在你的心目中,月亮是慈爱老爷爷老奶奶呢,还是充满活力的青年,还是天真活泼的小孩子?请同学把月亮想象成具体的一个人,用他(她)的口吻练读来解说词。

7.为〈月球科普知识宣传片〉下集《与月球零距离》配音。(播放《月光》并呈现相应的画面。) 科普说明文教学,只有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才有可能打开崭新的局面。否则,永远在“涛声依旧”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再来谈谈怎么学的问题。其要旨有四。

第一,情趣交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总结自己的教学思想的时候,把自己教学成功的首要原因,归结为“有情有趣”。他说:“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确实太少,其中尤其缺的是情趣。我说的情是什么?是情感,或者说感情。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反观我们的科普说明文教学,有多少老师千方百计地着力于让学生带着浓烈的感情在学呢?也许老师们会振振有词地反驳,说明文的文体简洁通俗的特点决定了课堂的情感投入度,课堂应该以严谨为主,其潜台词就是这样的课只能上得了无涟漪的。事实上,一篇文章,从作者的笔下诞生始,她就是作者的代言人。哪怕叙述再客观冷静,文字再严谨科学,也不可能不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因此,语文老师当着力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去经历情感和智慧的旅行。蒋军晶老师在教学〈麋鹿〉一文的时候,以这样一段话,引领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是啊,同学们,这是一篇说明文,读这样的说明文,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知道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所以,蒋老师建议你们再用心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忧虑了?愤恨了?同情了?生气了?感动了?惊讶了???”这个片段,正如沈兴华老师点评的那样:这里老师实际是含蓄地告诉学生:读书,需要有与作者心灵对话的意识。如果我们真正尊重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那么必须重视学生情感的投入。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调动情感因子,推动学生穿透内容,触及精神。通过不断的阅读,读出言表之意,探出言里之意,更要悟出言外之意。忽视、离开学生情感的阅读是不完整的阅读,同样也是危险的阅读,因为如果这样无疑将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等同于机械训练。机械训练的结果就是造就叶老所说的“人形鹦鹉”、“活书橱”。从学生丰富多彩的回答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到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完全有自己关注的兴奋点,而且这种兴奋感的表达建立在对文本的阅读基础之上。由此案例我们不难发现,科普说

- 19 -

明文,完全可以上得情意深深。

课堂上,教师光有情的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始终享受到学习科普说明文的乐趣,这样他们才会喜欢科普说明文。任何学习,如果让学生感觉到乐趣无穷,那么就成功了一半。教师要充分挖掘科普说明文文本的趣味因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这样,课堂就有了别样的生趣。笔者在执教〈大熊猫的故乡〉一文的时候,就以学生到卧龙山区假想考察为主要方式与文本对话,学生学得有情有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者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设计本节课的教学,以“假想考察”为切入口,出示考察表,让学生带着考察任务学习课文,在悉心探究中发现熊猫的生活习性、外形、生活条件与环境等特点,完成考察表,再以科学考察成果模拟报告会的形式展示探究的结果。这一设计打破了传统教学中逐段分析讲解的枯燥学习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科学探究中,以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亲历学习过程,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让他们充分领略了探究学习的乐趣。

将课上得有情又有趣,科普说明文才会焕发其独有的魅力。 第二,无为而教。在上文引述的《意想不到的灾害》课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节课之所以得不到学生的共鸣,是因为教师将大量的时间花在研究说明方法上了。而这样做其功效除了应付考试之外,一无用处。古代哲学中有“无为而治”的思想。我想,我们的科普说明文教学也是否应该提倡“无为而教”——不讲或少讲说明方法的知识,而是引领学生饶有兴致地去阅读文本,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反复对话中心领神会,进而“豁然洞开水底天”,对说明方法有所领悟,有所习得。这比老师强加于他们的关于“举例子、打比方、举数字”等抽象的概念要有意思的多。当然,在某一课不讲说明方法,并不意味着所有说明文永远不讲说明方法,比方在单元教学之后,可以安排一个说明文知识讲座,让学生对科学说明文的写作规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不刻意地讲说明文的方法,并不等于就忽略了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我想,说明文教学的立足点在于让他们感性地“悟得”与“习得”,怎么悟?通过朗读有关数字,例子,让他们朦胧地感受说明方法;通过品析词句,让他们形象地感受说明方法;通过“拓展练习”创造性地转化课文语言,巧妙地让他们习得说明方法。尽管没有在课堂上大谈说明方法,但是学生自觉运用了,这是不是在教说明文呢?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当学生意识到你在教育的时候,你的教育也就失败了”同理,教说明文的最高境界是“老师不刻意讲说明方法”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悟得、习得说明方法”。不讲方法,暗含方法,

- 20 -

那才是最高妙的。

也许,这只是美好的理想。

第三,注重实践。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然而,在当前的教学中,老师们往往过分重视知识的落实,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科普说明文教学中,对于说明方法讲得滴水不漏,面面俱到,而如何活用这些方法则很少涉及。这就好比一个游泳教练只讲游泳的知识而不让学泳者下水一样,学生是很难从中学到真正的说明本领的。在科普说明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是一只鸟儿的双翼,缺其一翼,鸟儿便会折翅。因此,我们的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创设说明情境,让学生运用习得的说明方法练习说明事物。 请看下列教学案例与点评:

师:这是一个卡通的麋鹿图象。为什么要画这么一个卡通头像呢?因为有人推荐麋鹿参加奥运吉祥物的竞选。麋鹿的竞争对手不少啊,你们认为它会有哪些竞争对手? 生:??

师:所以啊,麋鹿要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把竞选报告写好。那么麋鹿身上究竟有哪些优势,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写哪些推荐理由呢?请你们研究课文,参考老师给你们的资料,好好想一想。

师:我们一起交流吧? 生:我觉得可以从外形健美(师帮助概括)的角度来说,因为?? 生:我觉得可以从传统文化(师帮助概括)的角度来说?? 生:我觉得可以从国际合作(师帮助概括)的角度来说?? 生:我觉得可以从象征意义(师帮助概括)的角度来说?? ??????

师:下面请你围绕其中一条迅速写一个片段。 生:(写)

生1:麋鹿在汉朝以后逐渐减少,濒临灭绝,甚至销声匿迹了,但在恢复繁殖后,它被当作友好的动物大使向各国输出,小鹿结束了他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到祖国繁衍成长,不正是象征了我们伟大祖国正在走向繁荣富强吗? 生2-6(略)

师:同学们,我最后要说得是,同样的内容,不同的用途,文章结构是不同的,写说明文,向大家简单介绍麋鹿的基本情况,可以按照这样的结构来写(指板书),为麋鹿写奥运吉祥物的申请报告,可以按这样的结构来写(指板书),明白吗?明白,自己去慢慢领悟吧,下课。 [点评]

- 21 -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逼真的麋鹿照片是和文本的形似,简约的麋鹿卡通是和文本的神似。如果这样理解,我觉得老师此处安排了以往我们认为的“读写结合”,但老师高明之处在于:一是安排卡通,没有安排图片,帮助学生提升对麋鹿的认识;二是为写作指明多角度的目的,既放开手脚,又拓宽思路。课程标准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从这一角度看,老师十分注意突破表达形式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对于表达的内容也没有固定的范围,只要符合“奥运吉祥物评选”的要求,无论怎样都是允许的;鼓励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整合片断,既与同学分享写作的快乐,又帮助学生根据表达目的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文体和表达结构,没有直接给学生教条式的写作知识。

——上述课例引自蒋军晶的《麋鹿》和沈兴华的点评 再来看另一则课例: 师:我们已经研究清楚了造成这些动物灾害的原因,那么大家能不能再去研究一下,面对课文中的这些动物灾害,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能很快地平息灾害呢?下面,我们就召开一次“模拟动物灾害国际科学论坛”,同学们都是未来的科学家,请把你的治理方案在论坛上发表。(板书“模拟动物灾害国际科学论坛”)先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大家都来动笔写一份发言稿,发言稿要写清楚用什么办法来治理动物灾害,治理以后会有哪些效果,写的时候可以适当用上本课学过的词语。

(生按小组分头讨论,然后每个人都执笔写发言稿子,写好后小组再次交流。)

师:我看大家准备得都差不多了,下面有请各位小“科学家”上台发言,这次“动物灾害国际论坛”的主题是“如何让意想不到的灾害迅速消失”,请各位科学家发表见解。要讲清楚治理方案和治理效果,在谈治理效果的时候,可以对照课文描述的情景,活用一些词语。 生:每组派代表上台谈设想(大致围绕着“引进天敌、治理环境、接种疫苗、建立隔离区、切断食物源、变灾为宝——开发旅游资源”等方面谈,虽然幼稚,但是不失童趣和想象力。)

师:是啊,同学们谈得真好,人类在发展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只要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勇敢地面对,那么,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我们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意想不到的灾害永远消失。(擦去课题)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本课教学的又一兴奋点。让学生当科学家探究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让他们面对现实问题,以主人翁的态度

- 22 -

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孩子们各抒己见的基础上,以“科学高级论坛”的形式,为他们搭建发表见解的舞台。这是一项颇有挑战性的智力话题,既能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展示他们的创造性思水平。从课堂效果来看,孩子们乐说,敢说,而且很有创意和童趣,他们的科学萌芽在论坛的过程中“偶露峥嵘”,科学之花开在了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也开在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上。此外,推荐学生代表发言之前安排写的环节,这一环节是对语言的又一次创造性的运用,而且降低了说的难度,促使人人动笔。这一环节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维目标”。

——本课例引自笔者执教的《意想不到的灾害》

从这两则课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中,教师根据文本特点,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活用说明方法,进而内化语言,迁移方法。这样的教学,使得知识与能力这两只翅膀同时翱翔在科学的天空。

第四,适度拓展。时下有的语文课,为了体现开放性,安排过多的语文活动,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有的课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课外内容的补充上,课堂成了“资料展示厅”;有的课每课必进行合作学习,目的不明确,效果不明显。凡此种种,对课文本身的学习反而削弱了,语言文字训练不扎实、不到位。当前,老师们在科普说明文教学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的课程资源拓展,通常有两种方式。一从科学知识维度出发,从内容上关照,拓的是课本内容,以《月球的自述》为例,教师补充一些关于月球的其他知识,如:月球的回声、月球坑穴的形成、月球是空心的吗??等等。二是从语言学习纬度出发,发展语言。《月球的自述》语言形式是以自述形式表达的,那么就让学生用自述的方式来介绍月球知识。笔者以为,拓展课程资源应兼顾两个维度,即知识与语言的结合,既有内容的延伸,又有语言的训练,在教学《月球的自述》一课时,教师首先出示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月球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或选择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或选择自己课外搜集的知识,运用自述的方式来介绍月球的知识。这样的设计,既适度拓展了课文内容,又以语言训练为落脚点,做到知识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再如《在大熊猫的故乡》一文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就比较好地处理了课程资源拓展的问题。课前,教师布置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知识;课中,学生在书本中探究大熊猫知识,在“超市”中深入了解大熊猫;课后,到更广阔的天地中研究大熊猫。尤其是最后一个板块,教者让学生进入“大熊猫知识超市网页”了解更多有关熊猫的知识,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依次点击相关内容“天敌、作息、克隆、生存现状、生活习性、趣闻”。而课后作业更是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揭开熊猫

- 23 -

的更多秘密,进一步激发与延续学生探究的兴趣。这种紧扣文本,适度拓展的教学策略,始终根植于语文的沃土,将知识拓展与兴趣激发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无论是哪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科普说明文都占有一定的比例。科普说明文教学的地位不容忽视,但科普说明文怎么教学,怎么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许多教师都困惑的问题。本文将围绕科普说明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谈谈科普文的教学策略。 一、 科普说明文教学内容的设计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科普说明文承载着传播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说明文的能力等诸多的功能,因此,可以设计教学内容如下:

1.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科普文凭借着生动活泼的文字给小学生讲述了一个个科学故事,让他们了解科普知识,增长见识,感受到科学的无处不在。如《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介绍了人类在飞机、轮船、建筑设计等方面向生物学习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人类以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收获。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2.了解说明方法,品析语言文字,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一篇篇科普文,都是图文并茂、文质兼美的文章。如《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在介绍国际互联网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在课堂上,若能引领孩子进行细细品味,了解科普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文字的独特之处,就会提升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提高阅读这一类文章的能力。

3.揣摩表达顺序,理清文章脉络,习得表情达意的逻辑性

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确切、简洁、通俗,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在每个句子的内部甚至句与句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识语句之间逻辑关系的严密。如《神奇的克隆》一文,中心突出,条理清楚。按照“什么是克隆→分类举例说明克隆的情形→克隆造福人类→前景诱人”的顺序铺排展开。克隆是全文的中心,神奇是全文的关键。通过致力于从整体和局部上梳理和把握说明文的内在逻辑结构,对学生今后有条理地表达大有裨益,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依托。

4.进行有效拓展,加深理解文本,实现科普读物的课内外结合 由于篇幅的限制,科普说明文所介绍的知识往往是有限的,为了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适度的拓展是需要的。如教学《变色龙》这

- 24 -

篇课文,课前教师可布置给学生阅读有关变色龙的资料,从书籍、杂志、报纸多种途径摘抄、剪贴文字和图画。教学时,教师在原有课文提供的信息基础上,可以呈现另外一些信息——变色龙的活动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变色龙的外形、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等。学完这课后,可组织学生阅读其他更多的动物文章,去了解其他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等。这样的适度拓展,既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又培养了课外阅读的习惯。 二、 科普说明文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科普说明文除了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恰当、合理之外,还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弄懂文章中涉及的科学知识,理顺文章的写作思路,领悟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之处,提高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很重要,笔者认为科普说明文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重视读

古往今来,人们对读书都有一种坚信不疑的信念,那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叶老曾经说过“好文章是读出来的,美文尤需美读”,可见“读”的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读是传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精华,是帮助学生品味语言、打好语言功底的最好方法之一。尽管科普说明文的语言和文体不如文学性的作品那样有感染力,但作为一篇文章,哪怕叙述再客观,文字再严谨科学,也会包括作者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着力去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再通过朗读传递作者透过文字想要表达的情感。教师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读的问题。

(1)读懂科学与知识

科普文章中往往会有许多术语,读起来会很拗口,内容也难以理解。阅读教学时更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理解、消化、吸收,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例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课文的第一小节,围绕“孪生兄弟”展开。正因为四个“同样”,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这是全文的核心问题。在教学时,就应该抓住这四个“同样”,让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挑战读、师生读、齐读等各种各样的读书方式,走进文本,读通读顺课文,读懂科学与知识,为品读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读出准确与生动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课文第一节引出了本文所要介绍的中心问题“火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的推测。余下的课文则

- 25 -

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在第二节中,作者通过“干涸的河床”、“火星岩石的钻孔分析”,证实了火星有水的推断。它在告诉学生,无论是推测还是推断都要靠科学事实来证明,仅靠推断是远远不够的,这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态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敏锐地抓住“推测”与“推断”,让学生把“推测”和“推断”调换一下,读一读,再说一说觉得怎样,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不难发现:火星和地球上有没有水和生命,是人们根据火星和地球的相似点进行的一种想象、估计;而用推断,是因为在做钻孔分析之前,科学家就已经发现了火星河床,所以,科学家们的判断就更加肯定。抓住这些关键句和关键词进行朗读训练,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会到语言的准确与生动。 (3)读出趣味与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学习说明文时能抓住要点,了解说明方法。在团队教研时,组内成员也一致认为要关注这一点。但仔细分析,《课标》提到了“说明方法”,但只是“了解”,并不是“理解”!这个词语非常关键!显然了解的要求比较低,理解的要求比较高。我们总习惯地以为,教一篇说明文,就得讲透说明的方法,否则就没有紧扣文本的特点,就没有完成教学目标,不符合课标精神。这样一来,本来就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和思维发散点的说明文,就被大家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框框。这样的课堂,学习缺乏兴趣,文字缺乏魅力,科学缺乏生命……

有位教师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时,在师生交流中自然而然地渗透了说明的方法教学,效果就比较好。 生:我是从“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这句话知道的。

师:我注意到了你把“146米”、“40层”这两个数字读得很重,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两个数字准确地写出了金字塔的高度,同时也比较了摩天大厦的高度,让我们感觉到它很高。

师:也就是说,作者既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金字塔的高度,又和大厦进行了对比,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吧?你知道吗?这两种说明方法,分别叫做列数字和作比较。

在这里,教师不是刻意地去讲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而是引领学生饶有兴致地去阅读文本,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反复对话中心领神会,对说明方法有所领悟、有所习得。这样的教学立足点在于让他们感性地“悟得”与“习得”,怎么悟?通过朗读让他们朦胧地感受说明方法,并通过品析词句,让他们形象地感受说明方法。 2.巧妙写 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只是单纯把课文知识介绍给学生,学生就会

- 26 -

因为通过文本阅读便可直接获知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能巧妙地把“写”挤进课堂,使学生在二度感知文本的同时进行个性化创造,学生既可以掌握知识,又能在充满语文味的写、说课堂中轻松穿行,自然是兴趣高涨、兴致盎然。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有利于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1)抄

每学期,学校都会为学生订阅《习字册》,如在教学《大自然的文字》时,《习字册》上选用了这样一段话供学生抄写:“云,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教学的同时,不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抄一抄,一边抄,一边做批注,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 (2)仿

仿写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手段,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写作,而且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习作的兴趣,甚至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教学《恐龙》这篇文章时,可先让学生比较“雷龙是个庞然大物。”“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这两句话,体会第二个句子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雷龙是个庞然大物,让学生估算雷龙的实际重量(大象的重量一般是4~6吨,雷龙的重量可达到30吨左右),调动学生积极想象雷龙走动时发出的声音,具体感受雷龙是个庞然大物。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运用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能让大家感到形象、具体、生动。最后,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写雷龙的方法,用几句话来描写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一些小动物,如狗、猫等。 (3)改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改写成一篇以第一人称方式叙述的《新型玻璃的自述》,在阅读和写作之间架起了桥梁。然后,于老师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写的《新型玻璃的自述》,让学生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深入感知文本,体验到“干瘪生硬”的说明文同样需要巧妙的架构和生动的语言。由此可见,适当的改写训练可以让学生在二度对话文本中,加深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4)补

补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补写文中省略的部分,可以是省略号省去的部分,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续写。如在教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

- 27 -

一文时,当学习到“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补写练习:“想象一下,未来的餐桌上会出现哪些来自海洋的高蛋白食品呢?”当学习到“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将要由幻想变成现实”,可以启发学生补写“这座海底城市会是什么样的?”请抓住一个方面写一段话。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科普说明性文章大多语言直白,浅显易懂,在教学时不妨留出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尤其是练笔实践,让学生在动笔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诱导说

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到进行阅读是解决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需要,从而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探究思维。只有在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里,学生才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他们的探究激情才能被激发。

吕淑湘先生说过:“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他的名字叫做?活?”。成功教师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是的,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文本,立足以学生为本,灵活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科普说明文的教学才会变得和那些记叙性的美文一样,充满夺目的光芒!

- 28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vp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