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生思想道德现状专题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4-04-30 22: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聋生思想道德现状专题调查报告

① 此调查得到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大力支持,原文发表于《中国特殊教育》(中文类、哲社类)2005年2期

①【摘要】为了解新形势下聋生思想道德现状,“摸清情况、发现问题,寻求对策”, 特开展聋生及其家长、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形势下聋生思想道德呈现出良好势头,但在人生和价值观、法制和时事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对聋生思想道德状况均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改革德育评价体系,拓宽渠道,争取资源是聋校德育工作应加强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聋生 思想道德 现状 原因 对策

An Investigation about Status Quo of Moral and Ideological Quality of Deaf students

Huangruqian(Sichuan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n investigation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oral and

ideological quality of deaf students in Chengdu school of special education.This investigation reveals that the moral and ideological quality in these school is good. But there are stell some troubles in i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lso makes an exploration about the cause for the situation and offers some pertinent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it.

Key words deaf students, moral and ideological quality, present stuation,

causes, suggestions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近年来,社会上聋人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为了解新时期聋生思想道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寻找对策,不断增强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四川省组织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调查中,我们选取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聋生部,进行了聋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

调查对象: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聋生部小学4—6年级学生(35名),全体初中学生(34名),及其家长、教师(11名)

调查方法及工具: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问卷在学习领会中央有关文件基础上,将新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作为判断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标准,大量查阅有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资料,有关人员共同探讨,反复研究,形成定稿。问卷分为四份,分别对小学生、初中生、家长和教师三类人群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学校德育工作现状、教师职业道德状况以及家庭、社会对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影响等方面。

调查共发出问卷138份,收回问卷135份,其中有效问卷132份。结果分析如下:

1. 新形势下聋生思想道德现状

1.1新形势下聋生思想道德呈现出良好势头

当前,聋生思想道德风貌整体积极向上,热爱祖国、勤俭节约、文明礼貌是他们精神世界的主流,其思想道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1.1爱国情感真切,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积极要求进步

总体上看,聋生的思想道德风貌积极向上,他们热爱祖国,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呈现出不断进步的态势。在学校每周升旗仪式上,聋生都会自觉、整齐地用他们特有的方式 “唱”(手语)响国歌。94.1%的小学生和85.3%的初中生为“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自豪”;82.9%的小学生认为努力学习是“为国家和社会进步做贡献”;79.4%的初中生认为“争取加入共青团、中国共产党”是积极上进的表现;大多数初中生最喜欢端午、中秋、春节等民族传统节日。

1.1.2传统美德为聋生所认同

勤俭节约、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热爱劳动、诚信、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小学生日常行为准则。聋生与同年龄的普通中小学生相比,他们的美德更加突出。

聋生过生日的花费普遍比正常学生低。生日花费在50元以下的小学生占71.4%(普通小学生为58.4%);多数聋生表示不想在过生日时请同学吃饭,不必要在物质上和同学攀比;他们赞同新时期仍然需要艰苦奋斗。问卷调查显示,聋生尊敬师长、关心弱小、乐于助人。88.2%的中学生表示见到老师会主动问好, 74.3%的小学生表示会主动到医院看望生病的老师。91.4%的小学生(普通小学生为77.3%)和82.4%的初中生表示在公共汽车上会主动为老、弱、病、残乘客让座。97.1%的小学生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如上课迟到等)帮助残疾程度更重的盲人过马路;70.6%的初中生会主动清理学校被堵的公用水槽。

在诚信问题上, 88.2%的初中生考试遇到难题会“自己思考解决”;而普通学生有相当一部分选择的是“偷看”。遇到“买东西多找了钱”和“在教室拣到钢笔”

时,有85.7%和97.1%的小学生选择了“主动退还”和“上交老师”。事实上,学校里经常有同学将失物缴公。

1.1.3多数聋生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上要求进步

71.4%的小学生在问卷中表示放假期间制订了学习计划。而当成绩不理想时,82.9%的小学生表示会“暗下决心勤奋努力”;当其他方面不如别人时,大多数初中生表示会“努力赶上”。

1.1.4安全、规则和民主参与意识正逐渐建立

随着近年学校对安全教育的增强,聋生明显表现出了较高的安全意识。问卷调查中仅有5.7%的小学生和17.6%的中学生表示会私自下河游泳,很多同学表示不但自己不会去,而且还会劝说别人也不去(见表一)。

表一: 调查题目 答案选项 小学生 5.7% 65.7% 28.6% 初中生 17.6% 38.2% 44.1% 暑假,有同学约你到河里与同学去 游泳,你会 不会去 劝说同学也不去

问卷中,聋生还表现出较强的规则意识。80%的小学生表示在游戏中会按大家约定的方法玩。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初中生占到了88.2%(见表二)。有97.1%的小学生和94.1%的初中生则表示自己会非常守时(见表三)。

表二: 调查题目 答案选项 小学生 5.7% 80.0% 14.3% 初中生 8.8% 88.2% 3% 上学途中遇红灯,此时恰无来往车没有警察便快速通过 辆,你会 绿灯亮时通过 大家走,我就走 表三: 调查题目 答案选项 小学生 62.9% 34.3% 2.8% 初中生 44.1% 50.0% 5.9% 同学约定周六到校排练国庆活提前几分钟到,做好准备 动的节目,你会 准时到达 迟到几分钟,因为是周六

在相关调查题目中,聋生对学校和家庭的生活,都表现出积极的民主参与意识。73.

7%的小学生愿意为学校的发展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大多数初中学生愿意参与家里大事情的决策。

1.1.5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保意识

问卷调查中,91.2%的初中生表示自己从不吸烟、喝酒。老师们也反映,聋生一般不会有吸烟、喝酒的现象,他们遵守学校作息时间,按时起睡,早晨坚持锻炼身体。

聋校组织秋游时,82.9%的小学生和71.4%的初中生选择会“把废弃物装在塑料袋内扔进果皮箱”;75%的聋生表示不会吃野生动物。

以上情况可以看出,聋生思想道德状况总体良好的。 1.2.存在的问题

目前,聋生思想道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2.1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明确、不稳定,初中生表现尤为明显 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聋生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明确、不稳定。仅有50%的初中生认为学习是“为国家和社会进步做贡献”,33.3%的聋生则认为学习是为“挣大钱,过好日子”。58.8%的初中生对“宁愿吃得好而生命短暂,也不愿吃得差而活得久”的说法选择了“说不清”;有半数初中生选择“相信手相、星座算命”或“说不清”。仅有11.8%的初中生将择业标准定位在“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在“是否会采用非正当手段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时,只有少数初中生选择了“不会”。

表四的对比可以看出,初中阶段聋生思想道德状况比小学阶段的聋生存在更多问题。

表四: 调查题目 ①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上,你会: 答案选项 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 牺牲集体利益,维护个人利益 小学生 80.0% 8.6% 77.1% 11.4% 85.7% 2.9% 97.1% 2.9% 0.0% 62.9% 中学生 52.9% 26.5% 47.1% 32.4% 53.9% 38.2% 58.8% 20.6% 17.6% 47.1% ②有同学对老师一套、同学一套、不好,不够正派 家里一套,你认为 认同,这是一种处事方法 ③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你主动退还 会: 售货员发现了就退还 ③上学路上,遇到一位盲人想过马把他送过马路再去上学 路,这时已临近上课,你的做法是: 装着没看见 怕迟到,决定以后再帮助 ④老师将你的座位调到学习较差自己有责任帮助他 的同学旁边,你认为 ⑤你相信手相或星座能决定人的命运吗? 不愿意,但老师安排了没办法 不相信 说不清 5.7% 65.7% 14.3% 11.8% 50.0% 38.2%

1.2.2法制意识淡漠

问卷调查中聋生普遍表现出法制意识淡漠。认为父母可查阅自己日记、信件的小学生占60.0%;认为“上课时教师让调皮学生站在教室后面听课是体罚行为”的小学生仅占5.7%,而高达94.3%的同学则认为老师的这一行为是为了全班同学听课和调皮同学改正错误(见图1)。

图1

注:仅有5.7%的小学聋生认为上课时教师让调皮学生站在教室后面听课是体罚行为”

现实生活中,因为法制意识淡薄而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甚至为一些犯罪团伙充当替罪羊的聋生也不少见。家长在问卷调查中呼声最大的也是要求学校加强对聋生的法制教育。

1.2.3很少关心国内外时事,信息来源方式落后

受听觉障碍限制,聋生很难与外界沟通。他们表示自己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渠道是电视或报纸,但目前国内电视频道加播字幕或配有手语翻译的栏目少之又少,再加上目前中国手语本身在表情达意上还有缺陷,所以聋生对国内外时事的了解程度可想而知,学生间谈论时事的人数比例仅占15%。

社会进入网络时代。从一定层面上讲,网络应该成为聋生获取信息最方便、最快捷,也最不受听力残疾局限的一种方式。但事实上,小学聋生没有一人是通过网络获取时事信息的,初中聋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也仅占8.8%。

1.2.4缺乏创新意识

随着课改工作的深入推进,普通学生接收、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被充分激发,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正逐步增强,。但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加之特殊教育学校寄宿制生活相对封闭,几乎没有学生思考“短于此未必不长于彼”的道理,没有人意识到自己某方面比不上别人时,可以“发展自己的特长”;学校和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弥补聋生缺陷的利用率也非常低。

2.影响聋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原因分析 2.1.积极因素

2.1.1学校重视聋生德育工作

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德育组织机构,盲、聋两部分别配有专职德育教师,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会,经常采用培训、座谈、科研等形式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素质。学校还注意抓住时机(如建队日、“五·四”、“六·一”等)举行德育活动,经常利用广播、橱窗等形式宣传德育。为提高教师德育工作绩效,学校还将德育工作情况与教师考评挂钩,在评优、评先、评职、晋升、奖励时优先考虑班主任和德育干部。问卷中,大多数老师都认为“从事德育工作有助于职称晋升”。

2.1.2教师队伍爱岗敬业

长期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十分重视师德建设,学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从问卷调查中看,100%的教师认为自己身处的这个群体“爱岗敬业”,大多数教师能“热爱、尊重、了解并严格要求学生”;所有教师都认为自己“非常重视把德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中”,做到了“对于班上的问题学生主动、真心关心”;72.7%的班主任将“学生常规管理”列为学期工作计划中的重要安排;90.9%的教师做到了每学期与班上1/3以上的学生家长进行联系。虽然大多数教师从事德育工作是学校的安排,但仍有72.7%的人表示愿意继续干下去。

聋生家长也在问卷调查中对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给予了充分肯定(见表五)。 表五: 调查题目 ①您对身边未成年人在学校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情况认可度: ②学校德育对孩子生活有无指导意义 满意 基本满意 有指导意义 答案选项 家长 22.7% 69.7% 88.3% 74.2 22.7% 88.3% 96.9% 合计 92.4% ③教师能否主动,真心关心自己孩子的成能 长? 一般能

2.1.3家长认同自身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基本具备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问卷调查中,87.9%的聋生家长认为自己“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言传身教将影响子女终生”;74.2%的家长读过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95.5%的家长家庭教育观念正确,他们认为与子女应是“平等、尊重,相互商量”的关系。

2.1.4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

近年来,政府非常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不断为残疾青少年接受教育创造条件。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资助贫困残疾学生入学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残疾青少年的文化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2.2.消极因素

2.2.1“沟通”是聋生家长教育子女的最大困难

由于孩子听力受损,家长又不会打手语,造成聋生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不知道该怎样和孩子沟通,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近70%的家长认为自己教育子女“时有困难”。有少数家长(25.8%)表示“工作忙,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沟通”。

教师也在问卷调查中反映,“难以沟通”是家长教育聋孩子的最大障碍。 2.2.2学校德育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据统计,学校德育活动安排得最多的是文艺活动,其次是体育竞赛。这些活动对聋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不全面。冲问卷调查中反映出,新时期聋生思想道德的问题集中在法制意识淡薄和缺乏“三观”教育以及心理问题时常发生(如情绪波动大,思考问题片面,不能客观分析事物等等)。这些正是新时期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

2.2.3特殊教育现行评价体系存在问题

随着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升学率”正逐渐成为不少聋校争夺生源的法宝。相当一部分家长在问卷调查中反映,学校目前是“以分数论英雄,德育因素并没有真正得以重视”。家长还非常尖锐地指出:学校教育与社会之间存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2.2.4学校面临经费困难

目前,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德育活动经费主要靠自筹。但学校一方面自身缺乏“造血”功能,另一方面为家庭困难的残疾学生减免、补贴学杂和生活费用,能拿出少量的德育经费已经很不容易了。

2.2.5社会因素

问卷调查中,大多数家长认为“社会对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不公正的理解和配合,如网吧、录像厅、电子游戏室等的违规经营”。目前社会对残疾人的认同、接纳程度也非常低。拿聋生就业问题来说,尽管国家规定企事业单位必须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但许多企业宁愿交纳罚款,也不愿接受残疾人。因为他们觉得残疾人不能胜任任何工作,需要别人来照顾,单位有了这样的员工肯定是包袱。这些不良因素影响着聋生思想道德的发展。

3.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对当前聋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3.1.增强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特殊教育学校应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特征,认真分析残疾学生身心特点,探索规律,寻找途径,教育和引导残疾学生树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视对聋生的法制教育,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精心设计、组织和开展内容鲜活、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道德实践活动,让残疾青少年在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通过切身体验,获得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增强自我保护和自觉抵御的能力。

3.2.特殊教育学校应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

特殊教育学校应认真思考、准确定位。将培养目标重点放在解决残疾人生存、自立、自理的问题,而不是培养精英。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应走出评价误区,以残疾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促使残疾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3.3.重视对残疾学生家长的指导,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家庭教育在特殊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育和民政系统应共同承担起指导和培训残疾学生家长的任务,帮助聋生家长学会手语,掌握教育残疾子女的方法。促使家庭与学校的密切配合,共同搞好未成年特殊人群的思想道德建设 。

3.4.拓宽渠道,为聋生获取信息创造良好条件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努力为聋生获取信息创造条件。健康的书刊、杂志、电视节目(编配字幕或手语翻译)、网络等多种媒体应成为聋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学校、家庭、社会应协同合作,以高度的责任感为聋生创建获取信息的绿色通道,开阔视野,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3.5.争取多方支持,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

特殊教育学校应努力宣传自我,主动出击,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vl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