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上钢琴师》

更新时间:2023-07-26 10:4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电影分析论文

浅析《海上钢琴师》

学生姓名:蔡悦

学习单位:江苏省高邮市高邮师范学院

摘要:意大利导演托纳托雷的作品“时空三部曲”之一 ——《海上钢琴师》出品于1998 年,改编自亚历山卓〃巴利科1994年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电影讲述了弗吉 尼亚号游轮上一个名叫1900的钢琴师的传奇一生。这是一部典型的具有欧洲中世纪 浪漫色彩的电影,以这样一种浪漫的氛围为底色,影片十分成功的向世人展示并阐 述了有关生存、信念、自由、美学、音乐、爱情等方面的看法及观点。隐约贯穿全 片的悲剧色彩以及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悲剧结局,赋予了影片除浪漫外又一层忧 郁、朦胧又安谧的基调。人们欣赏经典,乐于身处在一个纯粹的空间挖掘经典的不 为人道之处,《海上钢琴师》首先从它的大基调上就已经进入经典的的行列。本文 将从阐述人物、情节、电影音乐和主题四个方面着手,以达到从浅显层面理 解这部电影的目的。

关键词: 《海上钢琴师》 人物 情节 电影音乐 主题

主人公1900(人名)是一个被遗弃的孤儿,船上的烧炉工丹尼将他抚养长大,8岁时养父去世。正是在养父的葬礼上,1900第一次接触到音乐,并显露出惊人的钢琴天赋,1900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弗吉尼亚号这个有限的空间也令他天然地对除游轮以外的世界保持一种警戒的心理。即使是之后邂逅了自己的初恋,尘世的复杂仍使他茫然无措,最终打散了离开弗吉尼亚号的想法。即使到了最后,唯一的好朋友马克斯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曾动摇,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弗吉尼亚号的1900与船一起葬于海底。 从此,很少再有人会记起那一生未踏上陆地的天才钢琴师和他传奇的一生。 关于影片中人物的分析:

1、1900

1900是个孤独的矛盾体。由于从小生活在弗吉尼亚号游轮这个特殊的有限空间,1900性格很忧郁,思想很单纯,但他却能洞察船上每一位乘客的心理。他也会在船靠岸后站在栏杆上眺望远处,他会偷偷的拨通陌生人的电话:“你好,也许你不认识我,但,我们能聊聊吗?”可是,即使1900十分的渴望了解船以外的世界,但是从小生活的环境与养父的教育方式,让他形成了一种封闭、放任、胆小的性格。他的社交范围很窄、他很少向别人袒露内心的感受,甚至于他的表情都很少有变化。这个少年的内心与情感相互牵绊着,使之一直活在矛盾里。

1900是个悲情的钢琴天才。谁见过比《海上钢琴师》更虚假的环境?那样的与世隔绝几乎不能用人类的想象力去创造;谁又见过比1900更“真实”的人?他那种执拗、敏感、深情、悲观、自我封闭、自我超越,无一不是有史以来所有天才艺术家最真实的写照。养父的葬礼上,是1900最无助、最脆弱的时刻,却在这时,他与音乐不期而遇。天籁般的音乐给他了一种安全感。自然而然,他对音乐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依赖和喜爱之情。几乎

电影分析论文

所有搭乘过弗吉尼亚号的人都会说他是个天才,1900从不缺少喝彩与羡慕。但正如自然规律所决定的,天才是个发展极其不平衡的怪物。梵高的作品流芳百世,却困扰于精神疾病英年早逝;大数学家罗素著作等身,偏有不被世人理解的感情丑闻;1900,为钢琴而生的人,从某种角度说,他的执拗和胆小压缩了他的音乐的宽度。更不幸的是,像1900这样的天才充当的只是船客身边的玩偶一角,船客们欣赏他、拥戴他、痴迷他,甲板上一声尖锐的“America”,便强大到将这位天才钢琴家的音乐摧毁至荡然无存。

1900是个随性的独行者。1900这个角色就是为批判现社会而设定的,他是弃婴的境遇预示了与现代社会的水火不容,受到的启蒙教育蕴含了对传统观念的讽刺和颠覆。无论是他习得音乐的方式还是演奏的音乐本身都体现了他反传统反现代的无意识。

首先他的成长就是非常态的,没有出生证明、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1900远离一切的社会文明,没有公民意识,不谙一切规则,就像1900所表达的:“Fuck the regulatins!”“Fuck jazz!”,他注定要与这个辉煌的文明世界格格不入。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下,成千上万的移民或怀抱自由的梦想,或心存侥幸,或走投无路,向着自由女神高呼振臂,随之膨胀溢出的名利欲望显露无疑。这些移民将美国视为自己的归属,而在1900的内心,大海才是他的归属。1900将大海作为自己的归属有三方面的缘由。一方面,其实1900竭尽一生都在思考:我该如何是我?终不得其所。由于性格上的缺陷,他所能意识到的仅是自己显露出的能力有限与不融于群体的本性,本质上他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所以,这一点囚禁了他,让他依恋这艘船,于是他只能留在船上。另一方面,因为孤独产生的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羁绊着他,使之不敢轻易的离开弗吉尼亚号;再一方面,1900有自己的追求——用有限的琴键演奏无限的生活,这就是他坚守的音乐。钢琴的演奏需要稳定的环境和心境,1900知道外面的世界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他望而却步了,此时他的懦弱却是为了坚守音乐而做的委曲求全。他选择远离世人孑然独行的同时,音乐给了他更加厚重的生活。

2、马克斯

如果说1900是个拥有纯洁心灵的天使人物形象,马克思则是一个与之相反的人物形象。他来自现实中的社会文明,认同世俗的名利观,然而内心神性未泯。

马克斯是个一生潦倒的小号手,在片中,马克斯所发挥的功能意义为“拯救”“认同”。马克斯也许是唯一能懂得倾听1900的人,虽然对于1900的音乐不尽了解,起码他很尊重1900,自始至终。但不要忽略,马克斯是凡人,拥有世俗的思想,他不断地想把1900从封闭的弗吉尼亚号“拯救”出来,去享受世人所理解的理所当然的荣华富贵。可是戏剧性的是,实际上被拯救的却是马克斯,最后马克斯没有强行将1900带出废船,只因为在他那颗被世俗观包裹的内心,早已被1900说服,此时他的功能意义转化为“认同”。马克斯这个人物形象,是剧中不多的给人希望的成分,包括乐器店的老板,他们的存在表明在冰冷的现代文明社会中还未泯灭的神性。这多少都带给人们一丝心灵的温暖和宽慰。

导演借助马克斯这个形象,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让人们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存在的。片中总能看见马克斯在不停的说服,不停地寻找,导演会以为马克斯的行为会奏效,确实,这种惯用的伎俩效果是有的,而频率过高,也暴露出导演本身对这个故事真实性的怀疑。更为遗憾的是,马克斯居然找到了1900,这不禁让人大失所望。导演的本意原是营造最大限度的现实效果,使这个传说穿梭于现实与非现实之中,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不确定。但因为太过于追求真实,却丧失了故事本身具有的神秘色彩。自然而然的,人们接受到的信息是,真有一个叫1900的人,是马克斯找到了他,不过他死了。这与导演的本意可是大相径庭。

关于情节设定的分析:

电影分析论文

电影《海上钢琴师》采用“插叙”的方式娓娓道来一个名为1900的钢琴师的传奇故事。虽是插叙的手法,故事的叙述过程却处理的十分流畅自然,有条不紊。在平稳的叙述中,影片共设置了四处小高潮,这使得影片层次分明、张弛有度。本文仅选择“爵士对决”、“邂逅初恋”、“离船未遂”和“最后对白”四处高潮进行简单的分析。

1、“爵士对决”

全片最精彩的桥段莫过于1900与爵士乐鼻祖杰里的三场对决,无论是镜头的切换,还是空间的调动,导演在这一部分花费的精力是最多的。此处设置了几个亮点情节:1)杰里把一支烟放在钢琴边上,一曲终了,烟灰未断。此处显示出杰里超凡的稳定性以及对钢琴驾轻就熟的演奏功底,换个角度,1900正面临极大的挑战。2)一位贵妇人的假发掉落,而她完全沉浸于1900的疯狂演奏中,演奏结束才突然意识到。这是出现在“对决”桥段的几处侧面烘托情节之一,它的功能无疑是为了烘托1900邻人叹为观止的演奏技巧。3)1900用发热的琴弦点燃了一支烟。同样的,此处运用夸张手法,只为再次衬托1900的精湛技艺。有趣的是,杰里与1900使用的道具都是香烟,其中存在的戏剧效果不言而喻。

然而这一桥段的设计仍是有缺陷的。三场“对决”中,两人各演奏三首曲子,对于前两场,1900第一次选择了圣诞曲,第二次则是令人意想不到的重弹了杰里的曲子。他所表现的态度为游戏、欣赏、学习甚至有感动,这些都是人人对第三场抱有期望。然而就在第三场,导演难以自拔的落入了俗套,他设计的是1900用两只手演奏了四手联弹的曲子《野蜂飞舞》的情节,这个情节的设计的确使观影者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但导演忽略了两个关键点:首先,这个情节是否与1900的人物形象相吻合。这个“好斗”的情节瞬间把1900的形象——一个不谙世事,纯粹的钢琴师毁于一旦。即使是真的被激怒,遵循1900的性格,他应该会为音乐的纯粹性捍卫到底,至少也不会无聊到与一个俗人斤斤计较。再有,导演使用“以强压强”的手法不可取。毫无保留的暴露获取的只是短暂的快感以及一个对1900具体的定位,而有设计的保留却会给人无尽的遐想,并延伸1900的人物形象,至于1900的钢琴技艺到底有多高,你不得而知,因为,你永远不会看见1900残忍的把音乐作为武器与人争斗。 如果想要表现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度,俗人选择“以牙还牙”,聪明人则“以退为进”。演奏速度的快慢不该是决定胜败的因素,如果1900使用灵魂去享受第三场,于波澜不惊中释放内心的强大力量。那么,无论是在技艺上,还是在精神上,1900都将不留余地的完胜并打动对方,且让对方心悦诚服。而不是像片中所表现的,强大到令杰里感到恐惧。此处瑕疵,甚感遗憾。

2、“邂逅初恋”

一个传奇的人,一个传奇的故事,没有爱情的踪影,都将失去光彩。于是导演安排了1900与农民女儿帕多安邂逅的情节。这使1900作为一个人的形象,而不是神,有了情感上的依据。此处情节,也成为影片体现其浪漫主义色彩的最具代表性的地方。

剧中帕多安的出现促成了以下几个情节:1)由于帕多安给予的灵感,1900完成了片中最经典的乐曲,这让我们见识到爱情对于1900的滋润;2)阴差阳错,1900未能把

电影分析论文

唱片送给帕多安,倔强地1900毁掉了唱片。这意味着1900再次与发财的机会失之交臂,此处情节也交代了开头出现的重修后的唱片的背景,使之成为完整的情节;3)帕多安间接地促成了是1900上岸的想法。

整个“邂逅初恋”的大情节设计的最大功能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确切的说,帕多安与1900之间谈不上爱情的存在,这一段情节,只是导演为叙事完整,暗示高潮所设置的道具。

3、“离船未遂”

这个情节的设定,没有使用什么艺术手法,完全是靠情节本身所能带给人们的信息成为亮点。影片的开头,马克斯就告诉乐器店老板,1900一生都没离开过船,所以当这个情节出现,也就是1900提出离船的计划时,这部影片的高潮到来。

所有人都期待着1900踏上陆地的那一刻,而导演在此处设计的十分巧妙,1900站在舷梯上,沉默良久,最终将帽子甩入大海。1900没有在船上或者是在陆地上回心转意,而是在两者的交界——舷梯。他是离开了船,可他确实没有登上陆地,甚至连他的帽子也只是旋转几圈后落入大海。这个情节透露的信息正是1900的归属问题,他不属于弗吉尼亚,他归属于大海,弗吉尼亚只是一个载体。

这次的离船未遂使1900更封闭了,他彻底的抹杀了心中仅存的对尘世的向往。很长的一段时间,1900一直都在思考,此时他意识到自己的有心无力,而这种可怕的自我意识,促成了影片最后的升华部分“最后对白”。

4、“最后对白”

马克斯最终奇迹般的找到了1900,这样的结果很令人失望,人们都希望一个传说他能让你欲罢不能的信以为真,却有一个朦胧的结局可供咀嚼。虽然这个情节在故事的设置上不算绝佳,却在影片的主题上得到升华,1900与马克斯最后的对白不仅解释了前面的情节,更是对1900这个人物形象的最终定位,他不离开船的理由可能有很多种,而导演通过这段对白给出了他理想的解释:“陆地?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我不会创作的音乐。我永远无法放弃这艘船,不过幸好,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反正没人记得我存在过,而你是例外,max,你是唯一一个知道我在这里的人。你是唯一一个,而且你最好习惯如此。原谅我,朋友,我不会下船的。”1900这样说。

“最后对白”它的经典之处还在于,马克斯于此时终于被感化,他能允许1900留在船上与大海共存便是体现。撇开1900懦弱的个性,“最后对白”它成全了1900坚守的信念和马克斯人性的转变,这是给人以希望的 ,作为一部文艺片的落幕,“最后对白”多少带点不可言状的美丽而又不惊波澜。

从思辨的角度看,1900本身就是一则寓言:人生来复杂,生存于复杂的世界就会有复杂的选择在解决他的归属问题时,他弃绝了复杂,选择了纯粹的与音乐和大海共存。现代人“入世”的人生观未必比1900的“隐世”哲学来的高明。选择现实,抑或逃避,而现实又是什么呢?到底哪一种选择更难把握,哪一种命途更为艰险?

电影分析论文

影片以马克斯离开的背影平淡的结束,不给人任何的负赘感,这个结局是极好的。在经历了片中的几次高潮后,一个体贴的结尾不仅给了观影者平复的时间,更给乐于分析经典的人一个平稳、冷静的环境去仔细回味故事的情节。这一点,导演把握的恰到好处。

关于电影音乐的分析:

《海上钢琴师》全片的配乐以爵士乐为主,协调统一,在使观影者大呼过瘾的同时,对塑造1900人物形象、营造浪漫悲情的感情基调、连贯剧情、主题的深化和提升电影的艺术品位等方面都有不可或缺的辅助作用。 1、原创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海上钢琴师》原创音乐由埃尼奥·莫里康内创作,无论是精彩绝伦的三场对决,还是1900即兴弹奏的那首充满柔情与倾诉的《Playing Love》,抑或是《1900's theme》,随心而欲、通灵纯粹。“什么都不是,这就是爵士了”,只有于无影无形、由心而生的爵士乐中才能反映出1900的永恒。这就是原创音乐的魅力。莫里康内以独特的浪漫曲风为基调,游刃有余的诠释了1900这一人物的特性,同时用音乐为他的一生奠定了一种于悲伤中超脱世俗但的基调,十分贴合人物的性格以及故事的叙事节奏。

2、音乐与影片叙事的关系

影片的以马克斯的独白开始的,同时作为背景的那段音乐在影片中多次出现,既连结了影片的前后,也引出了1990。随着影片的开始,曲子的节奏也从缓慢轻盈转变为错落有致。当甲板上的人们看见海雾中渐渐清晰的自由女神像激动地欢呼雀跃时,背景音乐也达到高潮。画面与音乐的完美配合,让人们感受到来自视觉上的冲击力的同时,更多的是心灵上也得到了震撼。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双管齐下,影片的开头堪称完美绝伦。

影片闪回,马克斯一路若有所思的走进了伦敦一家收购乐器的店铺。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典当掉心爱的小号。然而精明的老板只肯出很少的钱来收购这一把康恩小号。无奈的马克斯出于留恋,临走前想再吹一次小号,老板只好不耐烦的答应。接着麦克斯吹起了1900创作过的一首曲子,这首曲子正是开篇时的曲子,恰巧店里一张无名光碟里的曲子,而店主一直在寻找这首曲子的作者。接着影片随着节奏渐变悠扬的音乐,自然而然的进入了时光的回溯。在此音乐自然地推动了影片的情节发展。

1900在三等舱演奏,有一位意大利客人希望听到塔兰台拉舞曲,1900只请他做了一个简单的示范节奏,继而就让大家听到了一曲热烈奔放的塔兰台拉。这里所有的场景都是因为音乐的存在而衔接的。这一段落中,共有四个场景,1900分别弹奏了四首音乐,四个场景看似独立,却因为音乐的层层递进而被巧妙地联系起来。这里音乐替代了画面,起到了连贯情节的作用。

综上所述,音乐在影片的叙事与情绪强化中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使整个情节情绪的交代显得自然流畅,同时也增加了观影的听觉效果,提升了影片的艺术品味。尤其是《海上钢琴师》这种以音乐为主题的电影,如果音乐选取不当,或喧宾夺主或脱离影片,反而容易使人听觉疲劳,而这部影片出色的完成了电影与音乐的有机组合,电影音乐部分的风格即统一又各不相同。

3)音乐的抒情与渲染功能

抒情与渲染功能是音乐本身具有的两种功能。音乐抒发什么样的情绪,渲染什么样的气氛要根据电影情节的发展来规定,比如在1900邂逅初恋的时候。 当帕多安如晨雾中的雪莲,隔着窗子与1900对视,初遇爱情的1900灵感乍现,即兴弹奏了这首柔情似水的《Playing Love》,只有眼神,只有音乐,浪漫的气氛尽流露。那段销魂的《Playing Love》

电影分析论文

则抒发了他对爱情的憧憬,对帕多安的难以抑制的爱慕之情。

往往风暴带给观影者的感觉只有恐怖,要想改变这种气氛,还要表现出情节的生动与幽默,音乐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影片中海上起了风暴,初来乍到的的马克斯呕吐不止,走路东倒西歪。此时音乐按照马克斯的活动,在节奏上也有了一些波动,使马克斯的形象跃然屏上。这时一个气定神闲的人靠近他,说可以为他提供晕船的解药。他与马克斯一同坐在解开固定栓的钢琴上, 随着船身的摇动,大厅中的这架三角钢琴也开始在沉稳流畅的琴声中自如地四处滑动,优美的琴声仿佛使人身临其境。这里体现的是音乐的渲染效果。 关于影片主题的分析:

《海上钢琴师》归根结底上它还是一部戏剧,所以关于它的主题可以有多个理解方向,无论从哪个方面分析,它的范围都是宽泛的,也不存在绝对的正确与错误。对于主题的分析,观影者见仁见智。本文仅从“对工业时代的批判”和“对纯粹精神的向往”这两个大方向作简单的阐述。

工业时代是欧洲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时代,客观的看待那个时代,一种态度是感叹人类的伟大与无限爆发的创造力,另一种态度则截然相反,批判人类无边的贪念、批判社会发展的畸形、批判工业时代带给人类的纷争等等。导演通过这部影片,向观影者传达他对那个时代的控诉,很明显,《海上钢琴师》正是通过1900这个人物形象,揭露工业时代对人类精神的破坏。通过片中1900的眼睛,导演像我们展示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人,那满满一船的去美国实现发财梦的人、谋杀丈夫的贵妇、生活富足仍内心愁苦的中年男人、乔装打扮混进头等舱期待艳遇的贫穷青年等等,这些奇形怪状的人都是那个奇怪时代的产物。包括1900,他也是那个时代的受害者,他的父母在金钱利益前放弃了他,这才造就了1900一生的悲剧。如果不是世界太复杂,如果不是见到太多异化了的人,1900怎会对社会产生惧怕的情感?1900的一生没有任何客观的错误,只是他的极度理想主义与那个时代的发展相悖,一个人的抗衡终究无力,最后只能被残忍的扼杀。那个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人还是需要反省当年。因为世界的发展还在继续,阻止其发展显然是不明智的,唯有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精神建设,工业时代的悲剧才能避免。

经历过工业时代,人类的思想早就不纯粹了,贪婪、虚伪、早就成为人类的代名词,导演想通过《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唤醒人们对纯洁心灵的追求。既然生活的不自在、忙应付,为何不能像1900那样,一生坚守自己的信念,与自由同在,与心同在。虽然影片情节夸张、表现手法极端,传达的思想却是正确的。人选择一种方式过活,生活的质量却是决定于人的思想,世俗的名利观不足以束缚一个人对于理想和精神自由的追求。但生活就是这样,因为人与人的选择各不相同,才有了人间百态。现在呼吁人们思想纯粹,真是因为缺少纯粹的人,太缺!人类醒醒,看看,纯粹是种多么美好的精神,看咱们把它糟蹋的!这就该是导演性说的吧。

结语:

不可否认,《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经典。它带给人们精神、艺术、娱乐上的享受至真至美,虽然存在各方面的缺陷,但无论你怎么寻找,世上本没有一件完美的东西,而我们生来对经典宽容。

电影分析论文

[参考文献]

1、[意]阿利桑德罗 巴里科.海上钢琴师[M].吴正仪,译.海口:南海出版社,2005.

2、施富然.海上钢琴师与他的情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3、钟源《(海上铜琴师)音乐浅析》,《电影文学》,2007年第24期

4、黄菁:《音乐的魅力——浅评(海上钢琴师)的声音创作》,《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5、汤祯兆.整形日本[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6、[法]卢梭.社会契约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v4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