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13 05: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请整理出南丁格尔所做的主要贡献。

(1)克里米亚战争使伤员死亡率从42%→2.2% ; (2)创立了第一所正规的护士学校; (3)撰写了《护理札记》、《医院札记》; (4)提出了护理学的概念和护士的任务;

(5)指出护士必须接受严格的科学训练和具有良好的品德和献身精神; (6)提出公共卫生和改善环境的护理思想; (7)重视患者的一般生理和心理需要; (8)参与医院建筑的改革。

现代护理学发展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主要特征是什么?体现的进步是什么? 现代护理学发展分3个阶段: (1)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 主要特征:

①护理从属于医疗; ②护士是医生的助手; ③护理工作主要内容执行医嘱和完成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④护理教育采用医学教育的模式 体现的进步:

①在长期护理实践中形成了各科疾病护理常规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②护士执业注册制度建立; ③护理教育的办学机构开始由医院转向院校。 (2)以患者为中心的阶段 主要特征:

①护理是一门独立的专业; ②医护双方是合作的伙伴; ③护士是科学工作者; ④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整体护理; ⑤护理工作的方法是护理程序; ⑥护理教育开始摆脱医学教育的模式

体现的进步:

①“责任制护理”概念的提出为护理实践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 ②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护理理论研究的兴起; ③新的健康定义,大大扩展了护理实践的领域; ④现代医学观的指导下,护理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 主要特征:

①护理学被公认为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护理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并应用于指导实践; ②护理服务对象由患者扩展到健康人,从个体扩展到群体; ③护理工作的场所从医院扩展到家庭、社区;

④护士成为为社会和全人口提供初级健康保健的主要力量;

⑤护理教育强调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加速发展高等护理教育。 体现的进步: ①WHO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对护理工作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②护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学科护理理论体系逐步形成

讨论护理发展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对护理学科发展所产生的重要意义。 国际:

(1)西奥多 弗里德尔开展护士训练:1836年,德国牧师西奥多 弗里德尔(Fliedner PT)

在德国的凯塞威尔斯城建立护士训练班。他在关于改善监狱医院及设立收容所和培训护理人才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2)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的功绩:南丁格尔创造性的护理工作使伤员死亡率从42%→2.2%,改变了人们对护理的看法,使南丁格尔更坚信护理是科学事业,提出护士必须接受严格的科学训练。

(3)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士学校的创立: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士学校—南丁格尔护士训练学校,建立了崭新的教育体制,成为近代科学护理教育的开端。

(4)南丁格尔撰写大量论著:最著名的是《护理札记》和《医院札记》。阐述了护理的性质和任务;提出了家庭护理等和医院管理与改革的思想,并创立了第一个护理理论—环境理论,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也是护理专业化的开始。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Engle GL)提出该模式,形成了现代医学观,使护理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6)WHO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1977年WHO提出该目标,对护理工作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

(1)第一所护士学校的创办:1888年美籍约翰逊女士(Johnson E)在福州开办了第一所护士学校,西方护理开始进入中国。 (2)“中华护理学会”的成立:1964年将原“中华护士学会” 改称“中华护理学会”,为繁荣我国护理学术活动,推动国际护理学术交流,促进我国 护理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3)各层次学位授予点的建立:1983年天津医学院率先开设5年制护理本科专业,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被批准为护理学硕士学位授予点,2003年第二军医大学被批准为护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护理教育层次基本完善。 (4)“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的设立:2009年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国护理学科最高奖项为“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大力促进了护理科研的发展,对护理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5)高级护理实践的尝试:2000年开始,我国护理开始了高级护理实践的尝试,在全国多个省市开展专科护理人才的培训,加速了护理专业化发展。 (6)颁布了《护士条例》:200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护士条例》,维护了护士合法权益,明确了护士的义务、权利和法律地位,规范护士执业行为。 讨论护理学的基本概念,谈谈你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1)人:人是护理的对象,也是护理学研究的对象之一。作为护理服务对象和护理学的研究对象的人是生理、心理、社会相统一的整体人,是在环境中活动的个体的人和群体的人。 (2)环境:人的一切活动,特别是人的健康与疾病的生命活动过程是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而护理活动既是维护这种生命活动过程良好质量的外部环境因素,本身又受到环境的影响与制约。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又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3)健康:健康是机体的一种安适状态。护理活动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全人口的健康水平。因此对健康概念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行为方式、服务方式和服务范畴。

(4)护理:护理是护理人员与护理对象之间的互动过程。护理的概念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进步而发展。2003年ANA更新了护理(nursing)的定义为“护理是通过诊断和处理人类的反应来保护、促进、优化健康和能力,预防疾病和损伤,减轻痛苦,并为受照护的个体、家庭、社区及特定人群代言。” 还需结合自己对概念的认识。

护理工作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护理工作包括哪些范畴?

(1)护理工作任务:①促进健康;②预防疾病;③恢复健康;④减轻痛苦 (2)护理工作目标:

护理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实践活动,是在尊重人的需要和权利的基础上,将专业知识、技能与人文关怀精神结合起来,运用科学的循证方法为护理对象提供综合的、多层面的护理服务。护理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护理工作,保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提高全球健康水平。 (3)护理工作范畴:

理论范畴:①护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目标;②护理学理论体系;③护理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④护理学分支学科及交叉学科。

实践范畴:①临床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②社区护理③护理教育:分为基础护理学教育、毕业后护理学教育和继续护理学教育三类。④护理管理⑤护理研究。

收集当代国内外护理发展的资料,了解当代国际护理发展的新趋势,讨论我国护理工作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与国际护理接轨。 (1)目前现状:

①护理专业组织日趋成熟; ②护理教育体制逐步完善;

③护理科学研究日益增强,护理学术活动日益繁荣; ④护理实践领域日益扩展; ⑤专科化护理方兴未艾; ⑥护理管理体制逐步健全。 (2)发展趋势:

①护理人员高学历化; ②护理实践专科化; ③护理专业标准化; ④护理工作社会化; ⑤护理工作国际化; ⑥中国护理特色化。 还需参考相关文献资料。

第二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健康信念模式和健康促进模式有何区别?

两模式都是从健康行为的角度解释人的健康。健康信念模式针对特定疾病,解释人们采取特定疾病的预防行为,而健康促进模式针对人的健康水平,解释疾病预防行为以外的促进人健康水平的健康行为。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人们之所以能采取特定的行为来预防特定的疾病,主要是因为人们受到疾病的威胁,包括疾病的严重性和个体对该疾病的易感性。健康促进模式认为,人们采取促进健康的行为主要受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感知,包括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控制、自我效能、健康定义、健康状态、健康促进行为的效果和障碍等。因此,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人的健康行为,相互补充,全面地解释了人的健康行为对健康影响。

影响人们健康的因素概括起来分为几类?

生物遗传因素如基因、性别、年龄,心理因素如自我概念,自然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与行为,社会因素包括卫生保健服务等。 疾病会给患者或家庭的哪些方面带来影响?

疾病对患者的影响表现在行为和情绪、体像、自我概念、自治能力、生活方式等方面。疾病对家庭的影响表现在家庭角色和家庭动力等方面。 促进健康可采取哪些策略?

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支持性的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保健服务方向。

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服务对象保持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适应受损的机体功能。

第三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我国的卫生保健服务体系由哪几部分构成?

包括卫生服务、卫生保障和卫生执法三大系统。 我国的卫生保障制度有哪些?

社会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医疗救助。

商业医疗保险:普通医疗保险、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住院医疗保险、手术医疗保险、特种疾病保险。

我国的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由哪几部分构成?

我国的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由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组成。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龙头,乡(镇)卫生院是中心,村卫生室是基础。

我国的医院工作有哪些特征?

医院主要有以下特征:以患者为中心、科学性和技术性强、随机性大、规范性强、时间性和连续性、社会性和群众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复杂性劳动。

医院组织结构大致可分为哪些部门?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医院的各组织机构大体可分为三个部门:医疗部门、医疗辅助部门和行政后勤部门。 医疗部门是医院的核心组织,直接为患者服务,医疗辅助部门帮助医疗部门诊断、治疗和照护患者,行政后勤部门则为医疗部门和医疗辅助部门提供服务,辅助它们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第四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护士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尊重患者的权利并指导其履行义务?

护士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患者的权利,患者具有哪些权利,并尊重患者的权利,为其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

(1)患者的权利是指患者患病后应享有的合法、合理的权利和利益。

(2)患者在患病后可以根据自身疾病的性质、病情发展进程等,要求免除或部分免除在患病前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如在工作单位或家庭中所承担的各种角色,以保证患者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适宜的环境中接受诊疗和康复,护士要帮助和指导患者行使这些权利,以利疾病恢复。

(3)患者有充分的自由选择自己喜欢或信任的医疗机构和个人就诊治疗,护士在门诊接诊和病房护理工作中,要尊重患者合理的需求,给予适当安排。对于不熟悉的情况的患者,护士可通过医院视频、宣传手册等向患者进行相应介绍,帮助患者加以分析和选择,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需求,并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治疗与护理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4)对于不同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经济地位、宗教信仰的患者要一视同仁,秉承南丁格尔精神,对所有患者要一视同仁,不分贵贱贫富美丑,使其享有平等的医疗待遇和护理服务,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原则。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中的表现有监督的权利,有权向医院提出意见、质疑或依法提出上诉,医护人员应接受患者的监督,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5)患者有知情同意和个人隐私被保密的权利。患者有权了解与自己疾病的全部信息(家属强烈要求不告知的信息除外,如癌病或病危等坏消息),护士应依据患者的这些权利,履行治疗、护理、预后等情况的告知义务。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个人隐私严格保密,除特殊信息会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必须与相关人员通报外,其他个人隐私不得向外泄露。侵权法第62条的司法解释中明确指出了如果在未经患者允许情况下泄露其个人隐私并造成损害的,将负侵权责任。

(6)护士在尊重患者权利的同时,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向其介绍作为患者个人所应履行的义务。帮助患者了解自我保健对健康的影响,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嗜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并服从医疗护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听从医护人员的各种指导,自觉遵守医院的有关制度和规定,使病人理解医院相关规章制度与诊疗疾病和保健康复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主动自觉遵守。同时,要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尊重医疗保健人员的义务,遇有矛盾或纠纷时,可通过正常途径向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并可提出上诉,但决不允许打骂医护人员、侵犯其人身安全的行为,造成伤害的将负刑事责任。

(7)及时提醒患者及其家属要按时、足额交付医疗费用,通过沟通让患者及家属明确及时缴纳费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我国目前的有关规定和个人应尽的义务,以维持医院正常工作的运行,确保患者的治疗保持连续性。当患者确有经济困难时,护士可通过家属协调各方面资源提供帮助和支持。

讨论当代护士的角色与功能发展对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意义。

(1)随着护理学科的迅速发展,护士的角色与功能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服务对象的照顾者和计划,护士协助他们从事有益于健康和恢复健康的活动,为他们提供合理的营养、维持生理功能、进行心理护理,提供各种护理照顾。照顾是护士最基本的功能。同时,护士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收集分析护理对象的各种健康资料,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为护理对象提供系统的整体护理,护士坚持不懈的工作和宣传,将在促进他们恢复健康及正确面对伤残与死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作为教育者、管理者和协调者,护士承担着与医院各部门管理及业务人员协调组织并共同为护理对象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他们掌握恢复健康、促进健康和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的责任。护士的受教育程度、知识基础、实践经验、管理意识、协调能力是保证服务对象的健康与康复的重要前提条件。随着服务对象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对护士所扮演的教育者、管理者和协调者角色提出了新的挑战,当代护士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角色内涵,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处理好各方关系,才能满足服务对象不断变化的多元需求。

(3)作为咨询者与保护者和代言人,护士在工作中需要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解答服务对象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澄清和解除他们的疑惑,给予情感支持和健康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健康状况,引导他们采取正确的措施配合医疗护理工作,从而有利于他们更快地康复。

(4)护理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护士作为研究者,通过临床护理实践发现并探讨各种问题,依据科学的理论和循证的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开展新技术,总结新经验,推广并转化研究成果,指导和改进临床护理工作,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从根本

上推动护理事业向前发展。

结合实例,列举患者角色转变中的几种结果。

患者角色不是与生俱来的,任何一位患者在患病前都是一个健康人,在社会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患者在患病后能否真正转变为患者角色,会直接影响患者对角色的适应。一般来说,患者的角色转变可以出现下列两种情况:

(1)角色适应,患者现有的行为已经与患者角色的“指定行为” 相符合。角色适应是一种最好的结果,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2)角色适应不良,当患者不能正常地履行患者的权利和义务时,就会产生角色适应不良。角色适应不良主要包括:①患者角色行为缺如;②患者角色行为冲突;③患者角色行为强化;④患者角色行为消退。患者角色适应不良的表现,在不同的患病时期和各种社会角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相互转换。

例如:某患者,男性,是某事业单位的一位领导,今年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发现患有胃癌,医生要求他住院治疗,但是他坚持认为医生的诊断是错误的,他得的只是胃炎而已,吃点胃药就行了,拒不接受住院治疗。之后在家人的陪同下,在一家权威医院进行复查,诊断结果是胃癌。在医生和家人的劝导下,患者表示可以接受住院手术治疗,但需要给他一定的时间,处理完单位工作后才能来住院。并要求在住院期间,允许他随时去单位处理工作。在被告知他的要求不被接受时,患者情绪很烦躁。此时,这个案例中患者出现了两种角色适应不良。患者拒不承认患病,不能进入患者角色——患者角色行为缺如;在接受已患病这个事实后,又和原社会角色发生冲突,是住院接受治疗还是回到单位领导的岗位上继续工作——患者角色行为冲突。当患者经住院治疗病情已经好转时,由于他的独生子突遇车祸,他又毅然离开医院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使他放弃了患者角色而承担起了“父亲”的角色,患者角色行为也因之消退。

患者角色行为强化,多发生于病愈初期,即当一个人由患者角色向常态角色转变时,“安于”患者角色,对家属和医护人员依赖性强。例如:一位急性左心衰的女患者,入院时呼吸费力,咳粉红泡沫样痰,夜间无法平卧入睡,被安排到心脏内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在经过治疗后,症状减轻病情好转,可以转回心脏内科标准病房继续治疗。但是,该患者认为心衰是“极其严重”的病,自己是重患,生活不能自理,回普通病房没有专人护理是不行的,所以不同意转病房。

以上案例中,在患者角色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同情况,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个性及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也会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生活习惯、人际关系以及病室气氛等影响。

结合实际,举例说明护士职业生涯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方法。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历程,职业发展规划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不同的护士在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时,考虑的因素也有所不同。但无论是从事护理教育、管理、临床专业等哪方面的护士职业路线,都应进行护士职业规划,明确发展方向。一般情况下,护士在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时应考虑影响其发展的各项因素,主要包括:正确认识自我;发展环境的客观评估;设定切实可行的、合理的个人目标;能够达成目标的各项措施。

(1)确定志向 志向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立志反应着一个人的理想、情趣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因此,护士在制订职业发展规划时,首先要确立志向。如:高学历护士毕业后立志要成为护理事业的教育者,为护理教育事业和人类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是发展规划的关键。

(2)自我评估和环境评估 首先要对自我进行剖析,对自己各个方面有正确、清晰的认识,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选定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对自己的发展目标做出最佳选择。除此之外,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

在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等。只有对组织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环境中趋利避害,使发展规划具有实际意义。如:某高校研究生学历护士,毕业后在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工作,受到该院领导赏识。但该医院不是教学医院,为了实现从事护理教育的目标,她选择辞去现有工作到某高等医学院校担任护理教师的工作。

(3)确定职业发展路线和目标 选择护士职业后,必须慎重考虑是走行政管理路线向行政方面发展,还是走专业技术路线向业务方面发展。发展路线不同,对其要求也不同。护士职业有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人因其性格、兴趣、特长等方面的不同,适合承担不同的工作。如某护士,中专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4年,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经验,曾获得院内多项佳奖,现已晋升为该院的主任护师。职业发展目标的设定,是职业发展规划的核心。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目标。发展目标的设定,是继职业选择、发展路线选择后对人生目标的抉择。其抉择要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性格、兴趣、环境等条件为依据。

(4)制订行动计划并及时进行阶段性评估与反馈 确定发展目标后,行动便成为关键环节。没有达成目标的行动,就不能实现目标,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行动是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对护理管理岗位人员的晋升要求为:研究生学历、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有一定的领导和决策能力等,小张是这所医院的一名护士,除研究生学历之外其他条件均满足。护士小张在工作之余,努力学习,报考了某医学院的研究生。

影响职业发展规划的因素很多,有些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则难以预测。要使职业发展规划行之有效,必须不断对其进行修订与评估。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发展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和经验,思考在护理工作中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在医疗护理实践活动中,护士与患者为实现共同目标而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性、专业性、帮助性的人际关系。是健康服务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在护理工作中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要明确护患关系的特征以及这些关系的重要性。建立和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的需要,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为了使各项护理计划与活动能够在患者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顺利地进行。

在护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护士处于主导地位,对护患关系的转归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为了使护患关系向有利方向发展,护士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情绪,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会对患者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仿效作用。护士的情绪状态同样会对患者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护士需要理性地控制和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情感和情绪,避免不良情绪状态对患者产生负面影响。

(2)护士应尊重并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尊重患者的权利和人格,对所有的患者一视同仁。当护士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患者时,患者才会信任护士,主动参与护理活动过程。

(3)具有真诚的态度和适当移情 在护患活动的过程中,护士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患者,善于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体验患者的感受,理解患者的情感和行为,并适时让患者知晓,使患者感受到被理解,感受到温暖、轻松、自由和支持,从而更加信任护士,愿意接受护士的帮助。

(4)技术性关系内容在护患关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影响着护患关系的走向。护患关系是专业性较强的服务关系。护士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人文关怀,通过护理程序这一工作方法来帮助患者分析、确认、满足他们的健康需要,为他们提供礼貌、安全、周到、有效的护理,使患者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如果护士没有扎实的护理知识、娴

熟的护理技能,无法满足患者在疾病治疗及护理方面的需要,就很难或不可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5)具有丰富的与护理有关的科学文化知识 除扎实、娴熟的护理技能外,护士还应具备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并在整个护理工作生涯中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能,保持对护理专业的兴趣和充分的执业能力。这是取得患者充分信任,建立有效护患关系的实力保证。

(6)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 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是在护患双方沟通过程中实现的。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建立和发展护患关系的基础。护士可以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更好地了解和满足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健康需求,从而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7)护理工作中涉及诸多关系,如护患关系,护际关系,医护关系等,护患关系是其中心。护患关系也不仅仅局限于护士与患者之间,患者的家属、朋友、同事以及单位,健康保健系统中的其他所有成员,如医生、营养师、理疗师等也是护患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关系会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护患关系产生影响。

和谐的护患关系,能有效减轻或消除患者来自环境、诊疗过程及疾病本身的压力,有助于治疗和加速疾病的康复进程。反之,紧张的护患关系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甚至可能导致情绪恶化,严重影响治疗和康复。

第五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在护理实践中应遵循哪些伦理原则?

应遵循尊重原则、有利原则、不伤害原则、公正原则、诚实守信原则。 请讨论分析以下案例中,护士的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应如何处理?

案例1:李某,男,8岁,麻痹性肠梗阻,收入院后给予插胃管和输液治疗。医嘱:见尿后,氯化钾10mL注入管内。护士见患儿有尿后,将10%氯化钾10mL由输液管注入,致患儿心搏骤停,死亡。

案例2:护生小王在A病区已实习3周,其临床毕业实习也即将结束,工作非常出色,星期二是他们病区的手术日,护士长排一名主管护理师(带教老师)和小王上连班。中午1点钟,3位手术患者都先后被送回病房,小王主动接管一位全麻患者。患者因麻醉未完全清醒,躁动而导致坠床,造成肋骨骨折。

案例3:张某,女,25岁,因夫妻失和服毒自杀,入院抢救,清醒后多次说:“人活着没意思”。次日上午,该患者跳楼自杀死亡。

(1)构成医疗事故。护士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构成医疗事故。带教老师及小王共同承担法律责任。

(3)构成医疗事故。护士没有做好患者的监管护理,应该承担一定法律责任。 在护理实践中应如何预防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1)加强法制观念,护士必须做到懂法、知法、守法。 (2)依法执护。加强护理管理,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信息沟通,做好护理记录。

(3)可参加职业保险。

女患者,42岁,因肺结核住院治疗,医生开出医嘱“链霉素0.5g肌内注射,2次/日”。 (1)陈护士上班后核对医嘱,发现早班护士没有及时执行医嘱。早班护士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

(2)当陈护士准备好链霉素后来到患者床前,准备给患者注射时,患者说近期听力下

降。这时,陈护士应该怎么做?

(1)该行为属于护理差错。

(2)陈护士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应暂停医嘱,同时做好记录。

第六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请先阅读下列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对话,然后找出护士在沟通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1)下面是一个刚刚做了结肠癌手术并有腹壁造瘘口的48岁的男患者与护士之间的对话:

护士:“王先生,您看起来好像有心事?” 患者:“噢,护士,我现在这个样子,真不知道以后如何面对我的家人和同事。” 护士:“王先生,您不应该这么想,您现在应该集中精力使你的伤口早日愈合。”

(2)下午巡视病房时,护士发现上午刚刚做完骨髓穿刺检查的525房间3床的患者赵兰蜷曲着身体躺在床上,身体由于哭泣而微微地颤动。于是,

护士:“赵兰,您为什么哭啊?(没等患者回答,又接着说)您是不是在担心自己的病啊?哭是没有用的啊,您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3)患者:“护士,今天早上医生对我说,我的B超结果出来了,胰腺周围好像长了一个东西。医生建议我再做一个CT检查,我真的有些担心。”

护士:“噢,是吗?好吧,王先生,您该输液了,您准备一下,我马上帮您输液。” (4)护士:“早上好,王先生!昨天晚上睡得好不好啊?” 患者:“护士,我连续几天没睡好觉了,心里总是想着我的病。” 护士:“噢,王先生,您的病没有什么大问题,我们这里医疗水平很高,您过不了几天就能出院了。”

(1)护士所犯的错误是:主观判断

(2)护士所犯的错误是:快速下结论及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3)护士所犯的错误是:改变话题

(4)护士所犯的错误是:提供错误的或不恰当的保证 适应的特性有哪些?

(1)适应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维持机体的内稳态;

(2)适应是一种主动的动态过程,是一种自我调节机制; (3)适应是一种涉及多个层面的全身性的反应过程; (4)适应能力存在个体差异; (5)适应是有限度的; (6)适应效果与时间有关;

(7)适应性机制也可以是不恰当的; (8)适应性反应可具有负性作用;

(9)个体在适应过程中会保持自己的特征。 使用语言沟通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选择合适的词语; (2)选择合适的语速;

(3)选择合适的语调和声调; (4)保证语言的清晰和简洁; (5)适时使用幽默;

(6)选择合适的时间及相关的话题。

“积劳成疾”可以用马斯洛需要论的哪条基本观点解释,请列出。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否则会引起疾病。人的需要满足程度与健康成正比。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任何需要的真正满足都有助于健康维持与促进。积劳成疾是指休息的需要长期未能得到充分的满足,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如何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看待护理?

(1)护理系统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系统。护理系统包含医院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护理学术组织等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功能相互影响。

(2)护理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护理需求的不断变化,必然对护理的组织形式、工作方法、思维方式提出变革的要求,护理系统要适应变化,主动发展。

(3)护理系统是一个具有决策与反馈功能的系统。在护理系统中,护士和患者构成系统的最基本要素,而护士又在基本要素中起支配、调控作用。

(4)护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护理系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医疗卫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系统从外部输入新的信息、人员、技术、设备并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特别是医疗等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患者李某,女,23岁,因病化疗后脱发,请问患者此时哪项需要尤其突出,护士该如何满足?

此时患者由于脱发,使得体像改变。而患者又是年轻女性,因此审美的需要尤其突出。护士应该在可能条件下满足患者的审美需要,例如为患者挑选假发等,并通过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持。

第七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试述护理评判性思维和护理决策对临床护理实践的意义。

评判性思维已成为护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是当今国际护理发展中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护理教育的重要内容。1998年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AACN)在其公布的《护理专业实践本科教育标准》中将评判性思维能力作为护理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其目的是做出合理的决策,有效解决护理问题。护理决策对专业护理实践十分重要,做出正确、合理、有效的决策是护士最重要的职责。

如何促进护理评判性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的培养?

运用发展临床决策能力的9个评判性思维问题和发展临床决策能力的7条策略有助于护生在不同临床情境下运用评判性思维做出正确、有效的临床决策。

(1)发展临床决策能力的9个评判性思维问题: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为达到主要预期目标,应提出哪些问题?在何种环境下?需要哪些知识? 允许误差的空间有多大?决策的时间有多少?可利用哪些资源?必须考虑谁的观点?影响思维的因素有哪些?

(2)发展临床决策能力的策略: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应用系统工具协助决策;审慎决策; 学习他人智慧;熟悉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熟练护理常用技术;关注患者的意愿。

举例说明护理临床决策的基本步骤。

临床情境:晚22:30,值班赵护士发现患者王某仍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决策步骤:

(1)明确问题 患者入睡困难,评估可能原因:既往习惯晚睡、环境陌生、病室太亮、

(1)生物性危害因素: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微生物等。

(2)物理性危害因素:如①机械性损伤:如跌倒、扭伤、撞伤等;②温度性损伤:易燃、易爆物品如氧气、乙醇等所致的烧伤,各种电器如烤灯、高频电刀所致灼伤等;③锐器伤;④辐射性损伤,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损伤;⑤噪声等。

(3)化学性危害因素:如化学性药物的暴露和损伤。护士的药物暴露和损伤的可能方式主要包括:无意中从食物中摄取、吸入药物粉尘或小液滴、直接皮肤接触等。临床上可能造成化学性危害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消毒剂、麻醉剂及麻醉废气、各种药品特别是抗肿瘤药物等。

(4)人体工效学危害:如搬运患者或重物、推手术车等。同时,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也常需做弯腰、扭身等动作,使得腰部负荷较重,腰肌长期处于过度牵伸状态,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腰背痛等病症。此外,护士因长时间站立,其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率高于其他人群。手术室护士经常长时间固定一定的姿势容易发生颈椎病、强直性体位等。

(5)心理社会性危害:如心身耗竭、强迫征象、抑郁、焦虑等心身反应和疾病。导致护士出现职业心理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临床繁忙的工作、患者的痛苦与死亡等情景的负性刺激、抢救情境造成职业紧张、担心差错导致的压力、非常态的人际环境、医患纠纷时潜在的暴力损害等,均可能引起护士发生各种职业心理问题。

王女士,72岁,身高165cm,体重56kg,冠心病15年,糖尿病12年,因“风湿性关节炎”行“右膝关节置换术”后第3天。请分析该患者可能存在哪些安全问题?如何预防患者损伤?

可能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跌倒或坠床、引流管脱出或阻塞、压疮、用药错误、术后感染、静脉血栓、心理损伤等。

预防: (1)开展常态性的患者安全危险性评估,如跌倒、压疮、导管滑脱等安全危险性评估。 (2)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患者安全:针对易发安全意外的患者和临床情境,护士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患者安全,并主动、及时去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在可能涉及患者安全的环境或情境中设置安全警示。

(3)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安全防范教育,鼓励患者参与安全防护:患者是保障安全的重要力量,护士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安全防范教育,增加其安全防范意识,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安全防护,和医务人员一起,共同促进患者安全。例如:向患者宣教地板清洁后需待地面干燥后方可走动,久卧坐起者应缓慢坐起、静坐片刻后方可起身进行循序渐进的活动,以防跌倒。

(4)创设积极、开放的患者安全文化:医院、病区应致力于从系统层面查找安全隐患,鼓励非惩罚性的不良事件报告和学习制度,积极开展医务人员的患者安全防范教育,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开放的患者安全文化。

李先生,56岁,因“冠心病、心肌梗死”入院治疗,入院后第3天午餐后,发现护士发的口服药物和昨日不同。(1)患者应如何处理该情境?(2)经核实,发现该情境是由于护士少摆了2粒药片所致,护士长应如何处理该情境?

(1)暂不服药,立即向发药护士或责任护士或护士长询问。

(2)这是一起未发生患者损坏的意外,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护士长应按照患者安全意外的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①损失抑制优先原则,即采取各种补救措施以防止损失的发生,立即停止用药,严格核对药物后重新发药。

②沟通互动为重原则:护士长应及时和患者及家属沟通互动,争取患方的理解和配合。 ③学习警示为主原则:要求当事护士详细记录患者安全意外发生的过程,运用根本原

因分析法等找出可能的内在或外在原因,认真反思、详细记录,并做好交接班。同时,按医院管理规定逐级进行意外事件报告,医院或病区应视情况组织一定范围的学习,查找相关安全隐患,并修订相关管理措施与制度,以防今后类似意外再次发生。

钱女士,因“右乳肿块”拟行手术治疗,早上7点30分,手术室将患者接走,下午13点10分,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后被送回病房。请问在交接和转运患者的过程中应如何保障患者安全?

为保障患者转运安全,转运前护士及相关人员应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明确有无转运安全隐患,及时做好防范处理,包括:

①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确定转运护送人员的组成,病情不稳定者须由指定的医生或护士护送;

②转运前做好转运设备、器材和药品的准备,如各种监测设备、供氧装置、药品配备等;

③正确使用各种转运设备,转运途中及时观察、处理病情; ④加强转运涉及各方的沟通与交接,包括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⑤制定转运相关的管理规范,严格遵守转运相关管理规定,如知情同意等;

⑥交接转运患者时需注意:交接双方共同评估患者病情;清楚交接患者病情、药物、病历等相关资料;合理安置患者并确保患者安全、舒适,如安置适当的卧位,检查导管连接是否正确、通畅,床栏等安全设施是否正确使用等。

护士赵某,20岁,大专毕业后在普外科工作1年,在给某患者拔除静脉输液穿刺针后不慎刺伤自己的手指。(1)请问赵护士应如何处置该事件?(2)科室需做哪些工作预防该类事件再次发生?

(1)护士应立即:

①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附件的血液,同时在流动自来水下冲洗伤口,然后用75%乙醇、3%聚维酮碘(碘伏)效度浸泡3min,待干后贴上无菌敷贴。

②立即抽血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转氨酶等,并于3个月和6个月复查。 如乙肝表面抗体≥10mIU/ml,且以前已接种过乙肝疫苗,可进行复查,不特殊处理。 如乙肝表面抗体≤10mIU/ml,或以前未接种过乙肝疫苗,应立即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1个月后接种第二针,6个月后接种第三针。

③在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的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或400u。 ④向护士长报告,按医院规定填写意外受伤报告。 (2)科室及今后预防:

①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及整体素质教育,强化职业安全防护意识。

②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规范操作程序,以减少和防止职业损伤的发生。如安全处理使用过的针头等。

③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改进医疗器具,完善监测系统和防护设施,是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损伤的有效途径,如采用安全采血器和锐器收集箱,严格遵守临床废弃垃圾管理规定。

④对发生职业损伤者及时报告主管部门,按要求治疗处理。 ⑤建立护士健康档案,定期查体。

⑥定期组织学习,分析总结经验,为质量管理部门改进管理提供依据。 ⑦加强高危科室的管理和高危人群的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

第十一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请列出入院护理的程序。 入院护理的程序为:

(1)办理住院手续 :凭住院证,到住院处办理填表、缴费、登记等;

(2)通知病房:住院处护士根据患者病情、病区收治病员情况安排床位,并电话通知病区;病区无床位时,门诊患者办理待床手续,急诊患者联系调整,安排入院;急诊手术者可先手术,后办理住院手续;

(3)卫生处置:根据医院条件、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办理;危、急、重症患者可酌情暂免;有虱、虮者:先灭虱,再卫生处置;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送隔离室进行卫生处置;

(4)护送患者入病区:根据患者病情,步行、用轮椅或平车护送入病区,向病区值班护士交接情况。

人体活动常用的杠杆作用有哪几种?重心、重力线、支撑面与平衡、稳定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体活动常用的杠杆有三种:

(1)平衡杠杆(第一定律) 支点在阻力作用点和动力作用点之间; (2)省力杠杆(第二定律) 阻力作用点位于动力作用点和支点之间;

(3)速度杠杆(第三定律) 动力作用点位于支点和阻力作用点之间,人体运动中最常见的杠杆。

重心、重力线、支撑面与平衡、稳定的关系是: 重心高度与稳定度呈反比;

(1)支撑面大小与稳定度呈正比;

(2)重力线、支撑面与稳定的关系:只有在重力线通过支撑面时,才能保持平衡。 为何病床要有一定的规格要求?铺床时,护士应具备哪些理论知识? 病床具有一定的规格,一方面容易使病房的布局整齐划一,另外也便于床上用品、护理操作的规范统一。

铺床时,护士应具备的理论知识有:

(1)预防交叉感染的知识:避免患者进餐或接受治疗时操作;铺床前后,用消毒毛巾擦手或快速消毒液搓手;正确处置污单;动作轻巧:避免抖动、拍打等动作;

(2)保护皮肤的知识:保持床褥、床单清洁干燥;床单平整、紧实、无皱褶;橡皮中单或塑料床垫上必须加铺布中单;更换床单,不可抽拉;

(3)注意稳定节力的知识:稳定站姿,尽量靠近病床,两腿分开稍屈膝,两脚前后或左右分开;应用臂力,减少腕部用力,保持手、臂动作协调、连续;步骤有序,先右后左,先头后尾;借助患者自身重量以节力,减少扭伤;

(4)床铺安全舒适的知识:铺床前,检查床铺功能,有损坏及时修理;整洁舒适,保持床铺平整、美观。

患者王某,女性,18岁。急诊体检显示T 39.5℃。患者主诉高热持续3天、咳嗽、胸痛。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急诊收治入院。请问收治病区的护士在患者入院过程中需提供哪些护理措施?

收治病区的护士在患者入院过程中需提供的护理措施有:

(1)准备床单位:备用床改为暂空床,并备好脸盆、热水瓶等生活用品; (2)迎接新患者:做好自我介绍和病友介绍; (3)执行入院护理常规:包括病区介绍;初步测评生命体征、体重身高;填写体温单、医嘱记录单眉栏项目及页码,入院时间,评估结果;制作诊断卡、床头(床尾)卡及腕带;交给大小便标本留取容器,解释留取注意事项;通知主管医生;根据医嘱,通知营养室安排膳食;根据护理程序收集资料;

(4)交接情况:患者病情、治疗及物品等情况。

想一想在用平车及轮椅护送患者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才能做到既省力又确保患者的安全、舒适?

运送过程中应注意: (1)多人操作,动作协调一致; (2)车速适宜,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3)推行时,推行者立患者头侧,以便观察患者病情、面色、呼吸及脉搏的变化; (4)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处于高处或面朝高处; (5)有输液和引流管时须保持通畅;

(6)进出门时:先打开,不可用车撞门,以免震动患者及损坏设施; (7)注意保暖。

要既省力又确保患者的安全、舒适,必须: (1)扩大支撑面,两脚前后或左右分开站立; (2)降低重心,尽量使重心接近支撑面;

(3)减少重力线改变,尽量将患者靠近身体;

(4)利用杠杆作用,减少力臂,降患者靠近躯干,肘部贴近躯干;

(5)使用大肌肉群,用整只手代替手指,臂力代替腕力,躯干和下肢代替上肢; (6)操作平稳、有节律,并听取患者建议,以减少做功,促进舒适。 一位右上肢截肢的青年男性患者即将出院,请为他拟订一份出院指导。

分析患者出院后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向患者或家属进行有关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出院后康复和维持健康应注意的事项:

(1)生理:右上肢残端的护理,预防感染;全身运动的协调,功能的发挥; (2)心理:自我概念和形象的重建;丧失的关怀;给予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宣泄、过渡; (3)社会: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周围人群的支持,帮助其逐渐回归社会,避免恶性刺激。

患者李某,女性,46岁,因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来院急诊。医生初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发作。为进一步诊治急诊收住入院。

(1)病区护士实施的下列初步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热情迎接,自我介绍 B.安慰患者 C.在病室内放置鲜花 D.立即给予吸氧 E.通知医生,配合治疗

(2)患者经及时治疗,哮喘消失,身体痊愈,医生开具出院证。出院当日护士应 A.整理病历,交出院处 B.健康教育 C.征求意见 D.停止一切医嘱 E.测体重

显示答案

(1)C (2)D

第十二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论述疼痛患者的护理。

(1)缓解或解除疼痛:药物止痛、物理止痛、针灸止痛、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2)心理护理:建立信赖关系,尊重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分散注意力组织参加活动、选听音乐、有节律的按摩、深呼吸、松弛疗法、指导想象;

(3)促进舒适: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姿势、提供舒适整洁的病室环境、给予操作前解释;

(4)健康教育:介绍有关疼痛的知识,包括疼痛的机制、原因,减轻疼痛的自理技巧。 患者陈某,男性,45岁。因脑卒中处于昏迷状态,护士每天2次为其进行特殊口腔护理。(1)口腔护理的目的是什么? (2)患者口腔护理时应注意哪些?

(1)口腔护理的目的是:①保持口腔清洁、湿润、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②去除口臭,促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③观察口腔黏膜,舌苔和特殊口腔气味,提供病情变化的动态信息。

(2)口腔护理时应注意:①擦洗动作要轻;②禁忌漱口;③张口器从臼齿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助其张口);④擦洗时棉球不宣过湿,以防患者将溶液吸入呼吸道;⑤擦洗时要夹紧棉球,每次一个,防止遗留在口腔。

患者张某,男性,25岁。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呼吸极度困难不能平卧,焦虑不安。你应为患者安排何卧位?阐明此卧位的性质以及采用此种卧位的原因及方法。

应给此患者采取端坐卧位。 (1)卧位的性质:属于被迫卧位。

(2)原因:此卧位可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使静脉回流减少,减轻肺部淤血,还可使膈肌下降而有利于呼吸,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困难。

(3)方法:抬高床头70~80度,抬高膝下支架15~20度。患者坐在床上,身体稍向前倾,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一软枕,患者可伏桌休息,背部也能向后依靠。

患者李某,女性,50岁。因急性胆囊炎而入院手术,手术后置有“T”管引流。(1)术后第二天应帮助患者采取什么卧位? (2)采取此种卧位的目的是什么?

(1)术后第二天应帮助患者采取半坐卧位。

(2)半坐卧位的目的:①可促进引流;②使腹腔渗出物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化,从而减少炎症的扩散和毒素的吸收,减轻中毒反应,同时又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③采取半坐卧位还能减轻腹部伤口缝合处的张力,避免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

第十三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人类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通常为多少时间?整个睡眠周期是如何进行的? 个体平均每晚要经历4~5个80~120分钟、平均90分钟的睡眠周期(sleep cycle)。睡眠周期的个数取决于个体的总睡眠时数。每个睡眠周期由不同的睡眠时相所构成,并按一定的顺序重复出现,从NREM第一期开始,经过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后,再返回NREM的第三期、第二期,再进入REM期,当REM完成后,再回到NREM的第二期,如此周而复始

睡眠时相有哪两种?两者有何区别?

睡眠可分为两种时相:非快速动眼期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NREM sleep)和快速动眼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REM Sleep)。两者在脑电波活动、身体生理变化、代谢功能以及对机体恢复的功能方面都有不同,详见表13-2。

常见的睡眠失调有哪些?应如何护理?

睡眠失调主要分为三类:睡眠障碍、类睡状态和与精神障碍有关的睡眠失调。常见的睡眠失调包括失眠、睡眠性呼吸暂停以及睡眠剥夺等。

睡眠失调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 (1)创建良好的睡眠环境 (2)增进舒适 (3)控制生理失调

(4)建立休息和睡眠周期

(5)减轻或解除心理压力 (6)使用特殊技术 (7)合理使用药物

(8)睡眠失调的特殊护理 对睡眠过多的患者,应指导其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并限制其睡眠时间,增加有益和有趣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可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对于此类患者和梦游症的患者,还应注意保证其安全,防止意外发生。对于睡眠性呼吸暂停的患者,护士应指导其采取侧卧位,避免压迫气道,保持其通畅,并在夜间加强巡视,随时消除呼吸道梗阻。睡眠性呼吸暂停通常可采用持续性正压气道通气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9)健康教育

张某,女,28岁,已婚,女儿2岁,因乳房肿块入院。已行组织切片检查,结果未知。患者主诉入院以来睡眠不佳,平均每晚睡眠4小时,且常被夜间病区声响吵醒。请你分析此患者睡眠不佳的可能原因,并提供促进睡眠的方法。

该患者存在的影响睡眠的因素有:

(1)生理因素:乳房肿块可能引起的疼痛;

(2)心理因素:对检查结果的担忧、焦虑;与家人分离,尤其是对年幼女儿的担忧所产生的焦虑;

(3)环境因素:住院环境不熟悉;病区声音嘈杂不适应等。 促进该患者睡眠的方法有:

(1)改善环境:减少病区噪音,给患者使用耳塞等工具减少噪音的影响;

(2)心理疏导:与患者进行沟通,主要针对患者对疾病检查结果的担忧给予开解;让患者给家里打电话等等;

(3)药物辅助:一般可先用安慰剂,必要时请医生开具安眠药物。

长期卧床对患者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及排泄系统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对骨骼肌肉系统的影响:活动受限所导致的骨骼肌肉退变可表现为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关节挛缩;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活动受限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体位性低血压、心脏负荷加重、深静脉血栓形成;

(3)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活动受限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道分泌物蓄积、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等;

(4)对皮肤的影响:长期卧床或躯体移动障碍可导致皮肤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压疮; (5)对泌尿和排泄系统的影响:活动受限可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尿道结石和泌尿道感染,以及便秘等。

患者在平卧、侧卧和俯卧时,各有哪些部位易发生压疮?

(1)平卧位:易发生于枕部、肩胛、肘部、脊椎体隆突处、尾骶部、足根及足趾处; (2)侧卧位:易发生于耳廓、肩峰、肋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足根以及内外踝处; (3)俯卧位:易发生于面颊和耳廓部、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以及肋缘突出部、髂前上棘、膝部和足趾部等位置。

刘某,男,45岁,脑外伤急诊入院,昏迷,高热,大、小便失禁,请判断该患者存在哪些易致压疮的因素,并说明可采取什么措施加以预防。

该患者存在的易致压疮的危险因素包括:昏迷意识丧失导致自主活动缺失、发热耗氧量增加并可引起大量出汗、大小便失禁易致尾骶部皮肤浸渍。预防措施包括:勤翻身(每2小时一次)、勤擦洗患者皮肤和会阴部、勤更换浸湿的衣物和污湿的床单、遵医嘱补

充营养和给氧。

一腰以下截瘫患者,长期坐轮椅致双侧坐骨结节处皮肤出现约2cm×2cm的暗红色斑块,压之不褪色,侧卧30分钟后,斑块不能褪去。

(1)该患者发生了什么问题?该问题处于发展阶段的第几期? (2)为防止问题进展,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1)该患者发生了一期压疮;

(2)可采取的措施有:改坐位为卧位,解除对该部位的压迫,并定期变换卧位;保护已经受损皮肤,可在受损处贴皮肤保护膜防止局部再受摩擦加重损伤。

第十四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一位男性成人(体重50kg)每日应摄取的营养素有哪些?各为多少?

一位男性成人(体重50kg)每日应摄取的营养素有: (1)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膳食总能量的60%~70%即6.774~7.903MJ。

(2)蛋白质:80g。

(3)脂肪:能提供膳食总能量的60%~70%即2.258~3.387MJ。 (4)水:2~3L。

(5)维生素:主要包括:VitA:800μgRE,VitD:5μg,VitE:14mg α-TE,VitK:20~100μg,VitB1:1.4mg,VitB2:1.4mg,VitB6:1.2mg,VitB12:2.4μg,VitC:100mg,叶酸:400μg DFE。

(6)矿物质:钙:800mg,磷:700mg,铁:15mg,碘:150μg,锌:15mg。 医院饮食分为哪几类?各类医院饮食的适用范围及饮食原则是什么?

医院饮食可以分为基本饮食、治疗饮食及试验饮食。各类医院饮食的适用范围及饮食原则参见教材表14-3。

患者,男性,以急性肾炎收治入院,晨起面部肿胀明显。护士为其进行饮食指导,告知其应食用低盐饮食。

(1)患者及家属不明白什么叫低盐饮食,作为责任护士,应该如何进行指导?

(2)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出现下肢水肿并加重,根据目前情况,护士应如何协助患者调整饮食计划?

(1)患者患有急性肾炎,晨起面部肿胀明显,是水钠潴留的表现,低盐饮食可以减轻水钠潴留以减轻水肿,所以该患者需用低盐饮食。低盐饮食主要是要限制钠盐的摄入,如为患者烹饪食物时,应每天放盐量少于2g(大约为一可乐瓶的量)或放酱油少于10ml,特别是不能进食腌制食品,如咸菜、皮蛋、火腿、咸肉、香肠、虾米等,因为这些食物当中含有大量的钠。

(2)随着病情进展,患者水肿加重,此时应该进一步限制钠盐的摄入,食用无盐低钠饮食。具体为除食物中自然含钠量外,不放食盐烹饪,必要时还须控制食物中自然存在的钠盐含量在0.5g/d以下,并且禁止食用腌制品及含钠高的食物和药物,如含碱食品(油条、挂面、汽水等)和碳酸氢钠等药物,烹调时可采用糖、醋、无盐酱油、少钠酱油等调味。

如何帮助患者通过调整饮食完成胆囊造影和大便隐血试验检查? 指导患者食用胆囊造影饮食和大便隐血试验饮食: (1)胆囊造影饮食的具体做法是:

1)检查前一日中午,患者进食高脂肪餐,以刺激胆囊收缩和排空,有助于显影剂进入胆囊;晚餐进食无脂肪、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晚8时口服造影剂后,禁食水至检

查日上午。

2)检查日免早餐,第一次摄X线片后,如胆囊显影良好,可进高脂肪餐(如重油荷包蛋2只或含40%脂肪的奶油巧克力40g,含脂肪量约25~50g),30分钟后第二次摄X线片观察。

(2)大便隐血试验饮食的具体做法是:试验期为3天,试验期间主食不受限制,但禁止食用易造成隐血试验假阳性结果的食物,如肉类、禽类及含铁丰富的药物、食物及绿色蔬菜等。可进食牛奶、豆制品、白菜、土豆、冬瓜、粉丝、萝卜、米、馒头等食品。第四天留取患者粪便作隐血试验。

当你遇到一位不愿意遵从治疗饮食原则而坚持自己不良饮食习惯的患者,你将如何处理?

(1)做好健康教育,让患者认识到遵从治疗饮食原则的必要性和调整饮食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2)帮助患者制定饮食计划,耐心指导患者食用治疗饮食。应尽量以患者的饮食习惯为基本框架,再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种类、个人喜好及经济状况等进行调整,用一些容易接受的食物代替限制食物,以使患者容易适应改变后的饮食。

(3)每次进食前与家属一起检查治疗饮食的准备情况,并做好患者的工作,给与其鼓励;进食时,尽量避免让患者看到或闻到其他非治疗饮食的食物,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进食后继续鼓励患者,增强其自信心,逐步增强其适应能力。

患者,女性,64岁,因脑血管意外昏迷入院,住院3天,医生决定给予鼻饲营养。 (1)为其插管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2)胃管插入长度是多少?如何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 (3)鼻饲2天后,患者出现腹泻,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处理?

(1)患者昏迷,插管时要注意:

1)插管前先协助患者去枕、头向后仰;

2)当胃管插入约15cm时,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将胃管沿后壁滑行缓缓插入至预定长度。

(2)胃管插入长度可按两种方法进行测量,一是自前额发际至剑突的距离,二是自鼻尖经耳垂至剑突的距离。也可参照胃管上刻度,保证胃管前端达到胃内,一般成人插入长度为45~55cm。

(3)可能的原因是袋中的营养液悬挂时间过长,输注装置被污染或长时间未更换,营养液的浓度、温度和输注速度不适宜或胰腺功能不良。应检查营养液、输注装置和胰腺功能,并注意营养液悬挂不超过4~8h;每日更换输注装置;控制营养液的浓度、温度和输注速度;如胰腺的功能不良,用低脂肪、不含乳糖的营养液持续喂养。

患者,男性,食管癌术后第10日出现吻合口瘘,行肠外营养支持,经颈外静脉途径给予营养液,1周后,患者出现寒战、发热、反应淡漠,此时,患者可能出现了哪种并发症?应该如何处理?

患者出现感染并发症。处理如下:

(1)应立即通知医生,检查原因,如排除了其他原因,则应考虑置管引起的感染; (2)立即更换输液器和营养液,同时分别抽血和取营养液作细菌培养; (3)若观察8小时仍无缓解,则应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同时剪下导管头作培养,作为选用抗生素的参考。

第十五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当人体分别处于0℃、20℃、38℃的环境中时,产热和散热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1)当人体分别处于0℃的环境中,以寒战性产热方式产热,以传导、对流方式散热。 (2)当人体分别处于20℃的环境中,以无寒战产热方式产热,以辐射方式散热。 (3)当人体分别处于38℃的环境中,以无寒战产热方式产热,以蒸发方式散热。 影响体温的因素有哪些?在体温测量的过程中如何排除这些影响因素。

影响体温的因素有昼夜、年龄、性别、饮食、运动、情绪、药物、沐浴、环境温度等因素。

根据测量部位的不同,请患者在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下列相应的活动:进食、喝水、冷热敷、洗澡、坐浴、灌肠及剧烈运动等影响温测量的因素。

讨论发热过程中各阶段的临床表现。

(1)体温上升期: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疲乏不适,严重者有寒战。

(2)发热持续期: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灼热、颜面潮红、口唇干燥、呼吸和脉搏加快、头痛、头晕、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尿少,严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等。小儿易出现惊厥,超高热时可出现大脑功能损害。发热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可因疾病及治疗效果而异。

(3)退热期:此期患者主要表现为大量出汗、皮肤潮湿及皮肤温度降低。

患者,男,46岁。以持续高热1周为主诉入院,入院时体温39.8℃。请问该患者应如何护理?

(1)观察病情:每4小时测量1次体温;体温降至38.5℃(口腔温度)以下时,改为每天测量4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天测量1~2次。在测量体温的同时要注意观察热型、临床过程、伴随症状及治疗效果等,如有异常,应立即与医生联系。

(2)促进散热、降低体温: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方法。物理降温有局部和全身冷疗两种方法,如头部及大动脉处用冰袋冷敷,或用乙醇擦浴等(详见第四节冷热的应用)。药物降温主要指应用退热药,通过体温调节中枢减少产热,加速散热而达到降温的目的,但使用时须注意药物的剂量,尤其对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疾病者应防止出现虚脱或休克现象。采取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测量体温1次,并做好记录与交班。

(3)补充营养和水分: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宜少量多餐,并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应摄入2500~3000ml的水,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4)增进舒适、预防并发症

1)休息: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同时提供适宜的休息环境,如环境安静、空气流通、室温适宜等。

2)口腔护理: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皮肤护理:患者退热大量出汗时,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与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对长期持续高热卧床者,应协助其改变体位,注意防止压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4)安全护理:高热者有时出现躁动不安、谵妄,应防止坠床、舌咬伤,必要时加床档或使用约束带固定患者。

(5)心理护理:护士应尽量解除高热带来的身心不适,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 发热程度如何分级?

以口腔温度为例,发热程度可划分为: 低热:37.3~38.0℃ 中等热:38.1~39.0℃ 高热:39.1~41.0℃

超高热:41.0℃以上

常见的热型有哪几种?各自特点是什么?常见于什么情况? (1)稽留热:体温在39~40℃以上水平持续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称稽留热(continuous fever)。常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

(2)弛张热:是指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体温差可达2℃以上,但都高于正常水平,称为弛张热(remittent fever)。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严重化脓性感染。

(3)间歇热:是指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后又迅速降至正常,经过一天或数天间歇后体温又升高,高热期与无热期(间歇期)有规律的交替出现,反复发作,称为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性肾炎等。

(4)回归热:是指体温急骤上升达39℃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又出现高热,如此规律地交替出现,称为回归热(relapsing fever)。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5)波状热:是指体温逐渐升高达39℃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6)不规则热:是指发热无一定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

常测量体温的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哪些患者?

测量体温的方法有三种:口腔测温法、腋下测温法和直肠测温法。

(1)口腔测温法:精神异常、昏迷、婴幼儿、口腔疾患、口鼻手术、张口呼吸的患者不宜测口温。

(2)腋下测温法: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出汗较多者,肩关节受伤,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不宜测腋温。

(3)直肠测温法:适用于适用于婴幼儿、精神异常及意识不清的患者,直肠或肛门疾患及手术患者;腹泻、心肌梗死患者不宜测肛温。

患者在测量口腔温度时,不慎将体温表咬碎,该怎样紧急处理?

首先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唇、舌、口腔、食管及胃肠道黏膜;再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进食粗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出。

身体对用冷用热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冷热应用时间过长会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 身体对用热会产生的反应:①增加机体的基础代谢率,使体温升高。②扩张局部血管,使血流量增加,血液循环速度加快。③增加微血管的通透性。④增加白细胞的数量和活动度。⑤使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的伸展性增强,柔韧性增加。⑥降低关节腔滑液的黏稠度。⑦加快神经传导速度。身体对用冷产生的生理效应与用热术产生的生理效应正好相反。冷热应用时间过长,会产生继发效应。这是机体为了避免长时间用热或用冷引起局部组织损伤的防御反应。

用冷用热术均有减轻疼痛的作用,请分析各自的作用机制。

用热术减轻疼痛的原理是:用热既可降低痛觉神经兴奋性,又可改善血液循环,加速组胺等致痛物质排出和炎性渗出物的吸收,解除对神经末稍的刺激和压迫,因而可减轻疼痛。同时用热可使肌肉、肌腱松弛,增强结缔组织伸展性,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减轻因肌肉痉挛、僵硬、关节强直所引起的疼痛。

用冷、用热术的目的、禁忌有哪些?为什么?

(1)用热术的目的:①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②减轻深部组织充血与肿胀;③减轻疼痛;④促进伤口愈合;⑤保暖与舒适。

(2)用热术的禁忌:①急腹症未明确诊断前;②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③软组织损伤48h内;④细菌性结膜炎;⑤出血性疾病;⑥意识不清、感觉异常者;⑦金属移植物部位;

⑧恶性病变部位;⑨孕妇。

(3)用冷术的目的:①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②减轻组织的肿胀和疼痛 ;③控制炎症扩散;④降低体温。

(4)用冷术的禁忌:①血液循环不良;②慢性炎症或深部有化脓性病灶;③对冷过敏、心脏病、昏迷、感觉异常及体质虚弱者均应慎用冷;④用冷术的禁忌部位:枕后、耳廓、阴囊处:用冷易引起冻伤。心前区:用冷易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律不齐。腹部:用冷易引起腹痛、腹泻。足底:用冷可引起反射性的冠状动脉收缩。

患者,女,38岁。甲状腺术后诉切口疼痛,其家属用热水袋敷在局部。请问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正确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该做法不对,因为软组织损伤48小时内,用热可促使局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加重皮下出血和肿胀,从而加重疼痛。应该用冰袋冷敷,用冷使局部血管收缩,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减轻局部充血;同时用冷还可使血流速度减慢,血液的黏稠度增加,有助于血液凝固而控制出血。适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的初期、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等。

乙醇擦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患者反应。

(2)擦浴禁忌部位:①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②乙醇拭浴禁用于新生儿及血液病者。

(3)擦浴时,以拍拭(轻拍)方式进行,避免摩擦方式,因摩擦易生热。

第十六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如果患者的呼吸频率出现异常,护士首先应排除哪些生理因素的影响,才能进一步确定其为病理性异常?

护士首先应排除的生理因素为:

(1)年龄: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如新生儿呼吸频率可波动于30~60次/分钟。 (2)血压:血压大幅度变动时可以反射性地影响呼吸。血压升高,呼吸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呼吸加深加快。

(3)温度:体温上升(发热或剧烈运动后),呼吸频率加快;体温下降,呼吸变深变慢。 (4)情绪:强烈的情绪变化,会引起呼吸系统的活动改变。例如,突发惊惧会导致呼吸临时中断,狂喜或悲痛会导致呼吸痉挛。

(5)运动:运动时机体代谢增高,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大以适应机体的代谢需要。

王某,男性,46岁。因使用农药敌百虫不当中毒,目前意识模糊,呼吸微弱、浅慢。 (1)护士测量呼吸频率应采取的方法是

A.以1/4脉率估算 B.测脉率后观察胸腹部起伏次数 C.听呼吸音计数 D.用手掌感觉呼吸气流通过次数 E.用少许棉花置患者鼻孔前,计数棉花飘动次数

(2)根据医嘱,护士为患者吸氧,此时湿化瓶中应放入

A.温水 B.灭菌水 C.酒精 D.生理盐水 E.自来水 显示答案

(1)E (2)B

请阐述潮式呼吸、吸氧后呼吸抑制、吸收性肺不张、氧中毒的发生机制。 上述情况的发生机制为:

(1)潮式呼吸:由于呼吸中枢兴奋减弱或严重缺氧时,血中正常浓度的CO2不能刺激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导致呼吸逐渐减弱以致暂停;当呼吸暂停时,CO2停止呼出,在体内积聚,引起血中PaCO2增高,达到一定浓度后,可刺激化学感受器从而兴奋呼吸中枢再次引起呼吸;随着呼吸的进行,当积聚的CO2呼出后呼吸中枢又失去了有效的刺激,呼吸又再次减弱,进而暂停。

(2)吸氧后呼吸抑制:低氧血症时,PaO2的降低可刺激周围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增加肺部通气。若患者长期依靠此反射性兴奋维持呼吸(如肺原性心脏病、Ⅱ型呼衰的患者),吸入高浓度氧后引起PaO2升高可消除这一反射机制,导致患者自主呼吸抑制,甚至出现呼吸停止。

(3)吸收性肺不张:患者吸入高浓度氧气后,可大量置换肺泡内氮气(不能被吸收)。一旦支气管阻塞,其所属肺泡内的氧气可被循环血流迅速吸收,导致肺泡塌陷,引起肺不张。

(4)氧中毒:长时间高浓度给氧,肺泡气和PaO2升高,使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氧分压差升高,氧弥散加速,组织细胞因获氧过多而中毒。

患者吸氧的指征是什么?给氧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确保疗效和患者的安全?

(1)患者吸氧的指征为:轻度缺氧,一般不需给氧,若患者呼吸困难可给予低流量氧气(1~2L/min);中度缺氧,需给氧;重度缺氧:是给氧的绝对适应证。当患者PaO2<50mmHg,均应给氧。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冠心病患者PaO2<60mmHg时即需给氧。

(2)用氧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有:指导患者及探视者用氧时禁止吸烟;确保电器(如电剃刀、助听器、电视、电热毯等)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避免电器短路产生火花而引起火灾;避免使用易产生静电的材料,如毛毯、合成纤维等,患者和照顾者最好穿棉质衣物;避免附近放置不稳定、易燃的物品,如油、乙醇等;工作人员应熟悉灭火器的位置,掌握使用方法。

请比较各种常用给氧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常用给氧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 (1)鼻导管和鼻塞法:优点为简单、经济、方便、易行;缺点是吸氧浓度只能达到40%~50%,氧流量一般<6L/min

单侧鼻导管:节省氧气,但对鼻腔黏膜刺激性大,因此临床不太常用;要求:每8h更换1次导管

双侧鼻导管:简单、且不会干扰患者进食和说话,并允许患者有一定的活动度,因此患者相对比较舒适、耐受性也较好;可给最高氧流量为6 L/min;需要观察患者耳部、鼻翼的皮肤黏膜情况,防止皮肤破损

鼻塞:对鼻黏膜刺激性小,患者感觉较舒适,且使用方便,临床使用广泛;但吸氧浓度一般<50%

(2)漏斗法:优点为使用较简便,且无导管刺激黏膜的缺点,但耗氧量较大;适用于婴幼儿或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

(3)面罩法:优点为对气道黏膜刺激小,给氧效果好,简单易行,患者感觉舒适;缺点为影响进食、咳痰,需中断给氧;有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种

(4)氧气头罩法:使用方便,但需注意保持头罩和颈部适当的空隙,以防二氧化碳滞留及重复吸入;主要用于小儿

(5)氧气枕法:适用于家庭氧疗、危重患者的抢救或转运途中临时供氧;但需注意充气前洗净内部粉尘

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氧气疗法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应给予低浓度氧疗,同时要密切观察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增高的反应很弱,呼吸的维持主要依靠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如果给予高浓度的氧气吸入,低氧血症迅速解除,也解除了缺氧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导致进一步呼吸抑制,加重二氧化碳的潴留,甚至发生二氧化碳麻醉;另外,由于缺氧的消除,通气低下部位的血流反而增加,使已失调的通气/灌注比例障碍更为严重,导致PaCO2进一步增高。所以,这类患者氧疗需采用低流量给氧。

采用一次性双侧鼻导管为患者给氧,所需吸氧浓度为33%,请问氧流量应调节为多少? 因为鼻导管方法给氧浓度计算公式为: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因此氧流量(L/min)= (吸氧浓度(%)-21)÷4=(33-21)÷4=3 L/min。

陈某,女,58岁,子宫颈癌行子宫切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痰多不易咳出。医嘱:必要时吸痰。请问:

(1)如何判断患者是否需吸痰? (2)操作前应如何向患者解释? (3)为患者吸痰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4)若患者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采取哪些措施帮助患者咳痰?

(1)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吸痰的指针为:患者呼吸道有分泌物积聚,出现痰鸣音、肺部有湿啰音、呼吸音低、呼吸频率加快或排痰不畅;

(2)操作前应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方法及可能引起的不适,如恶心、咳嗽和喷嚏等;同时要告知患者和家属吸氧过程中的四防等安全注意事项;

(3)为患者吸痰时应注意的事项为:根据吸引方式确定合适的插管深度和方法;吸引手法为左右旋转,向上提拉,每次吸引时间<15秒;每根吸痰管只用一次,不可反复上下提插,同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吸出物性状;多处需要吸痰时,顺序为气管切开-鼻腔-口腔;如痰液黏稠,可叩拍胸背部或行雾化吸入后再吸痰;如一次未吸尽,应更换吸痰管,隔3~5分钟重吸,如此反复,直至吸引干净;有人工气道者,可直接从人工气道内吸引;

(4)若患者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采取以下措施帮助患者咳痰:叩拍胸背部或行雾化吸入后再吸痰;如有人工气道,可滴入α-糜蛋白酶稀释痰液后再吸痰。

第十七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人体哪些部位可测量脉搏?

凡靠近骨骼的浅表大动脉均可用于诊脉。桡动脉是最常用和最方便的诊脉部位,患者也最乐于接受。其次为颞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和股动脉等。如果怀疑患者心搏骤停或休克时,应选择大动脉为诊脉点,如颈动脉,股动脉。

怎样分辨异常脉搏?如患者发生绌脉应如何正确测量?

应观察脉率、脉搏的节律、强弱、紧张度、动脉管壁的弹性等情况来分辨异常脉搏。如患者发生绌脉,应同时测量心率,两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始”、“停”口令,计数1分钟。

如何指导有循环系统疾病或接受相关药物治疗的患者及其家属自行监测脉搏和血压? 首先应了解其有无影响脉搏和血压测量的因素存在,若测量前患者有剧烈活动、紧张、恐惧、洗澡、吸烟、进食、情绪激动等,应让其休息15~30分钟后再测量。测量脉搏时手臂放于舒适位置,腕部伸展,将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在桡动脉表面,压力大小以能清楚地触及脉搏搏动为宜正常脉搏测30秒,将所测脉搏数乘以2,即为脉率。异常脉搏应测1分钟。测量脉率的同时,还应注意脉搏的节律、强弱、紧张度、动脉管壁

的弹性等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患者或家属自行测血压时,可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前让患者被测肢体的肘臂伸直并稍外展,掌心向上;坐位时,被测手臂位置平第四肋;卧位时,被测手臂位置平腋中线,以使被测肢体(肱动脉)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放平血压计于被测上臂旁,开启开关,血压计可自动采样,微电脑控制数字运算、自动放气程序。用电子血压计测血压时,无需用听诊器听诊。血压值可以mmHg、kPa两种单位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动态观察血压、脉搏值变化,注意与基础值的比较。

王某,女,25岁,已婚,停经3个月,因突发腹部疼痛入院,血压120/90mmHg(16/12kPa)。医嘱:测血压、脉搏1次/30分钟×4。第1次测得血压值为90/60mmHg(12.0/8.0kPa),请问护士是否继续按医嘱每30分钟测量1次,为什么?

可以改为每15分钟测量一次,因为患者血压在半小时内下降较多,如果脉搏测量发现患者脉搏细数,结合患者病史,怀疑其可能因为宫外孕破裂出血而发生休克,因此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患者病情变化。

李某,男,70岁,血压150/90mmHg(20.0/12.0kPa),请判断该患者血压是否正常,并说出依据。

首先应了解患者既往血压基础值,进行对照比较。同时了解该次患者血压测量前有无影响血压测量的因素以及在测量过程中血压测量方法的正确性,排除这些因素对血压测量误差的影响。同时,建议患者在安静状态下,连续3天在同一时间、同一部位测量血压,若患者血压仍旧维持在此水平,可诊断为高血压。若是偶然一次,还不能诊断为高血压。

练习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并说出这种血压计如何使用和保养。

测量前,应检查血压计,包括汞柱有无裂隙或是否保持在“0”点处;橡胶管和输气球有无漏气;玻璃管上端是否与大气相通。血压测量后,应排尽袖带内空气,关闭气门,整理袖带,放入盒内,输气球应放于盒内固定处,避免玻璃管被压碎而致汞漏出。后将血压计盖右倾45°,使汞全部回流到汞槽内,关闭汞槽开关,关上盒盖,平稳放置。血压计还要定期校验,防止测量不准确。

第十八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尿失禁有哪几种情况?各应如何护理?

尿失禁分类有:真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假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 对于尿失禁患者除应进行内外科的治疗加以矫正外,还应做好以下护理工作: (1)心理护理 尊重患者人格,给予安慰和鼓励,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导尿 尿失禁早期采用留置导尿,病情稳定后尽早拔除留置导尿管,可根据病情指导患者应用间歇导尿。

(3)外部引流 必要时应用接尿装置引流尿液。女患者可用女式尿壶紧贴外阴部接取尿液;男患者可用尿壶接尿,也可用阴茎套连接集尿袋,接取尿液,但此法不宜长时间使用,每天要定时取下阴茎套和尿壶,清洗会阴部和阴茎,暴露于空气中,并评估有无红肿、破损。

(4)皮肤护理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经常清洗会阴部皮肤,勤换衣裤、床单、衬垫等。

(5)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 ①摄入适当的液体 由于患者的饮水量或进食量会直接影响其排尿的次数及容量,甚至影响肾功能等,所以正确的饮水计划至关重要。膀胱训练期间饮水量应限制在1500~2000ml,于6:00~20:00平均分配饮水量,每次不超过400ml,

入睡前3h尽量避免饮水。 ②膀胱功能训练 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膀胱功能训练的目的,说明训练的方法和所需时间,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安排排尿时间,定时开放留置尿管或使用便器,建立规则的排尿习惯,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初始白天每隔1~2h放尿或使用便器一次,夜间每隔4h一次。以后逐渐延长间隔时间,以促进排尿功能恢复。使用便器时,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 ③锻炼肌肉力量 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具体方法: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卧位,试作排尿动作,先慢慢收缩肛门,再收缩阴道、尿道,产生盆底肌上提的感觉,在肛门、阴道、尿道收缩时,大腿和腹部肌肉保持放松,每次收缩维持5~10s,重复10~20次/组,每日3组,以不觉疲乏为宜。同时训练间断排尿,即在每次排尿时停顿或减缓尿流,以及在任何“尿失禁诱发动作”,如咳嗽、弯腰等之前收缩盆底肌,从而达到抑制不稳定的膀胱收缩,减轻排尿紧迫感程度、频率和溢尿量。病情许可,鼓励患者做抬腿运动或下床走动,以增强腹部肌肉张力。

(6)健康教育 通过对尿失禁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对疾病知识、治疗训练方法的了解,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恢复身心、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列出需要行导尿术和导尿管术的适应证,并说明理由。 导尿术的适应证:

(1)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出尿液,以减轻痛苦。

(2)协助临床诊断,如留取未受污染的尿标本作细菌培养,测量膀胱容量、压力及残余尿,进行尿道或膀胱造影等。

(3)为膀胱肿瘤患者进行膀胱内化疗。 留置导尿术的适应证:

(1)抢救危重患者时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测量尿比重,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在盆腔脏器手术中,保持膀胱空虚,避免术中误伤。

(3)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留置导尿管,便于引流和冲洗,并可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有利于愈合。

(4)为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的患者引流尿液,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5)为尿失禁患者行膀胱功能训练。

制定膀胱功能训练、排便功能训练计划各1份。

排便功能训练:了解患者排便时间的规律,定时给予便器,如没有发现规律,可定时(如每隔数小时)送便器促使患者按时自己排便;与医生协调定时应用导泻栓剂或灌肠,以刺激定时排便;教会患者进行肛门括约肌及盆底部肌肉收缩锻炼。指导患者取立、坐或卧位,试作排便动作,先慢慢收缩肌肉,然后再慢慢放松,每次10秒左右,连续10次,每次20~30分钟,每日数次。以患者感觉不疲乏为宜。

膀胱功能训练: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膀胱功能训练的目的,说明训练的方法和所需时间,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安排排尿时间,定时开放留置尿管或使用便器,建立规则的排尿习惯,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初始白天每隔1~2小时放尿或使用便器一次,夜间每隔4小时一次。以后逐渐延长间隔时间,以促进排尿功能恢复。使用便器时,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

哪些因素会影响排尿、排便?这对你评估患者排泄情况有何帮助? 影响排尿的因素有:(1)心理因素(2)个人习惯(3)社会文化因素(4)液体和饮食的摄入(5)气候因素(6)治疗和检查(7)疾病因素(8)其他因素。

影响排尿的因素有:(1)年龄(2)饮食(3)活动(4)心理因素(5)个人习惯(6)社会文化因素(7)疾病因素(8)药物(9)治疗和检查。

护士理解正常排泄及其影响因素、导致排泄改变的原因等并对其进行分析,可帮

第二十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静脉输液适用于哪些情况?

(1)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酸碱平衡失调者,如禁食、腹泻、剧烈呕吐、大手术后。 (2)用于治疗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等。

(3)用于中毒、各种感染、脑及各种组织水肿以及各种需经静脉输入药物的治疗。 (4)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胃肠道吸收障碍及不能经口进食如昏迷、口腔疾病的患者。 给胃癌患者输入高营养溶液,采取哪种输液途径及方法为宜?为什么?

可选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术,原因是:锁骨下静脉静脉较粗大,成人的管腔直径可达1~2cm,位置虽然不很表浅,但常处于充盈状态,周围又有结缔组织固定,使血管不易塌陷,也较易穿刺,硅胶管插入后,可保留较长时间。另外,锁骨下静脉距离右心房较近,血量多,当输入大量高浓度溶液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注入的药物随即被稀释,对血管壁的刺激性较小。

也可选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术,原因是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在下颌角后方垂直下降,越过胸锁乳突肌后缘,于锁骨上方穿过深筋膜,最后汇入锁骨下静脉,其行径表浅,且位置较固定,易于穿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术适用于需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易穿刺的患者;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的、刺激性强的药物,或行静脉内高营养治疗的患者;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患者,用以测量中心静脉压。

进行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时,如何确定穿刺部位? 颈外静脉穿刺部位:在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1/3处,颈外静脉外侧缘。锁骨下静脉穿刺部位:在胸锁乳突肌的外侧缘与锁骨所形成的夹角的平分线上,距顶点0.5~1cm处。

输液中遇到液体不滴或滴液不畅时,常由哪些原因引起?如何处理?

(1)针头滑出血管外: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局部肿胀、疼痛。应拔出针头,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液体输入不畅或不滴。可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直到滴注通畅为止。

(3)针头阻塞:滴液不畅,轻轻挤压滴管下端靠近针头处的输液管,若感觉有阻力,松手又无回血,应考虑针头阻塞。应更换针头,重新选择静脉穿刺,切忌强行挤压导管或用溶液冲注针头,以免凝血块进入静脉造成栓塞。

(4)压力过低:滴液缓慢,因输液瓶位置过低、患者肢体抬举过高或患者周围循环不良所致。可适当抬高输液瓶或放低患者肢体位置。

(5)静脉痉挛:局部无隆起,但点滴不畅,因患者穿刺肢体在冷环境中暴露时间过长或输入液体温度过低所致。可在穿刺局部热敷以缓解静脉痉挛。

输液中若发生空气栓塞,应协助患者取什么卧位?为什么?

置患者于左侧头低足高位。因头低足高位在吸气时可增加胸内压力,减少空气进入静脉;而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处于右心室的下部,利于气泡向上漂移至右心室尖部,避开了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的舒缩,较大的气泡破碎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患者,男,78岁,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住院治疗。今早9时开始输液,滴速为70滴/分钟。10时左右,当护士来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请问:

(1)患者可能出现了什么情况?

(2)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1)患者可能出现了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2)应采取的护理措施:

1)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病情允许,可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荷。

2)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L/min,在湿化瓶内盛20%~30%乙醇溶液。

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6)也可采用静脉放血以缓解循环超负荷状况,每次放血量为200~300ml,但应慎用。 7)安慰患者,以解除其紧张情绪。

如何做到安全输血?

(1)输血前认真做好准备工作:①备血:根据输血医嘱抽取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一并送往血库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注意采集血标本时,一次只能为一位患者采集。②取血: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做好三查八对,并签名。③取血后:勿剧烈震荡,血液不能加温;在室温下放五15~20min后再输入。

(2)输血前由2位护士再次进行三查八对,无误方可输入。

(3)输血中:①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尤其是在输血的前15min,并且注意输血速度要慢,不超过20gtt/min。无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调整滴速,成人40~60 gtt/min。②输血前、输入二袋以上血液之间以及输血完毕时输注生理盐水。③在输入血液中不得随意加入任何药品,高、低渗溶液,以防血液变质。

(4)输血后做好记录,包括输血的时间、种类、量、血型、血袋号、滴速、生命体征和输血反应等。

第二十一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危重患者的重点观察内容有哪些? 危重患者应重点观察以下内容:

①意识的观察。观察是否有意识障碍的存在,即通过对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瞳孔的观察,判断其意识障碍的程度。

②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即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及心理状况。

③常见症状的观察:疼痛、呼吸困难、咳嗽与咳痰、咯血、恶心与呕吐、发热、排泄物、饮食、睡眠的观察,药疗后或特殊治疗后反应的观察。

下列患者应重点观察哪些方面的病情?

(1)王某,女,35岁,因“病毒性心肌炎”入院,患者系初次住院,性格内向。 (2)李某,男,6个月,因“发热39.8℃”入院。

(3)赵某,女,59岁,因“脑卒中致右侧肢体偏瘫”入院。

(1)对王某应①初步评估生命体征及病情的轻重,确定重点观察的内容;②注意观察潜在或继发病症③注重心理状态的观察。

(2)对李某重点观察其生命体征及相关的症状、体征,观察病情应全面、连续、细致。

(3)①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②注意观察病人肢体活动情况;③注意观察并发症。

钱某,男,49岁,因“频发心绞痛”入院第2天,因未听从护士劝告,下床用力排便后突感胸部闷痛,随即摔倒在地,不省人事,家属急呼护士。请问:

(1)对于这种突发事件,护士应如何处置?

(2)如何判定该患者是否发生心搏骤停?若确定患者发生心脏骤停,该如何抢救该患者?

(1)应就地抢救,同时设法请人通知医生,待医生到达后,按医嘱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判断患者是否发生心搏骤停:①轻拍或摇动患者,并大声呼叫:“您怎么了”②以示指、中指触摸患者气管正中,男性患者可触摸到喉结后,再滑向颈外侧气管与肌肉群之间的沟内触摸颈动脉搏动。若确定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应实施心肺复苏术,直至其他医护人员到达。

李某,男,50岁,因车祸受伤被送入急诊室。查体可见左前臂肿胀畸形伴活动性出血,耻骨联合处肿胀、压痛,髋关节活动受限,伴血尿。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四肢厥冷。

(1)作为当班护士应如何组织抢救?

(2)在医生未到之前,接诊护士应做些什么? (3)护士应如何配合医生抢救?

(4)护士在观察病情方面,应重点观察什么?

(1)护士应立即安排患者进入抢救室,同时通知医生。将患者给予休克卧位,为左前臂开放伤口止血、包扎。

(2)在医生到来前,接诊护士应立即测量生命体征,给予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吸氧。为患者保暖。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用药,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检查。

(4)重点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的变化,及意识、皮肤、黏膜的观察。患肢末梢的血运、感觉情况。尿液颜色、性质和量。

孙某,女,35岁,因家庭矛盾口服大量药物后2h被人发现后急诊送入院,药物具体种类和剂量不详,入院时意识不清。请问:

(1)此时正遇上停电,护士应用什么洗胃方法帮助患者去除毒物,为什么? (2)应选用何种洗胃溶液?

(3)该患意识不清,应如何放置胃管?

(1)护士应用漏斗胃管洗胃术帮助患者去除毒物,首先电动吸引器洗胃术和自动洗胃机洗胃术都需要电力作为能源启动机器,停电情况下无法使用,其次,该病人意识不清,无法配合进行口服催吐洗胃,而漏斗胃管洗胃术不需要电力又可应用于昏迷患者。

(2)对于药物具体种类不详的患者应选用25~38℃的温水作为洗胃溶液。

(3)为昏迷患者插管,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用 开口器撑开口腔,置牙垫于上下磨牙之间,如有舌后坠,可用舌钳将舌拉出,将洗胃管经口腔插至患者咽部,然后按昏迷患者胃插管术继续插入至胃内。

你能为下列中毒患者选择正确的洗胃溶液吗?

氰化物、敌敌畏、乐果、敌百虫、安眠药、灭鼠药、盐酸

1.氰化物 0.3%过氧化氢、1:15000~1:20000高锰酸钾、5%硫代硫酸钠。 2.敌敌畏 2%碳酸氢钠、温水。 3.乐果 温水或碱性溶液。

4.敌百虫 温水、1:15000~1:20000高锰酸钾。 5.安眠药 温水、1:15000~1:20000高锰酸钾。

6.灭鼠药 (1)抗凝血素类(敌鼠钠等)温水洗胃;

(2)有机氟类(氟乙酰胺等)1:15000~1:20000高锰酸钾洗胃。

(3)无机化合物类(磷化锌)1:15000~1:20000高锰酸钾、0.2%硫酸铜洗胃。 7.盐酸 禁忌洗胃。

第二十二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你如何理解临终关怀的内容、意义和基本原则?

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服务,是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所提供的一种全面的照顾,包括医疗、护理、心理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其目标使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能够少痛苦、甚至无痛苦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并使其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临终关怀从优化生命终端质量出发,帮助临终患者解决各种生理需要和心理需求,使临终患者在充满人性温情的氛围中,安祥、宁静、无痛苦、舒适且有尊严地离开人世,达到更理性,更平静地接受死亡。临终关怀正是为让患者尊严舒适地到达人生彼岸而开展的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它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历史进步的必然。通过临终关怀使临终者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感受到人道主义的光辉。它在社会卫生保健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临终关怀多学科团队成员以及社会机构和个体的共同努力,让临终患者走好生命最后一程。

临终关怀原则包括:

(一)护理为主的原则 即对临终关怀患者,应采用对症为主的照护,通过全面、全程的身心护理,减轻患者的病痛、增进其舒适,以此提高临终患者终末阶段的生命质量,维护患者死亡的尊严。

(二)适度治疗的原则 临终关怀应采取以控制症状、减轻或解除患者痛苦为目标的支持性、综合性姑息服务。

(三)注重心理的原则 通过心理治疗,使患者接受即将到来的死亡的现实,从而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焦虑和痛苦,使临终者能安祥、平静、达观的等待死亡的来临。

(四)伦理关怀的原则临终患者应该得到的是符合生命伦理原则的关怀与照顾。护士应,将生理“关怀”和心理“关怀”结合起来,尊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选择死亡的权利并维护其死亡的尊严。

(五)社会化原则 临终关怀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临终关怀与姑息照护有何区别与联系?

二者概念内涵不同。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照护,是医生、护士、心理医生、社会志愿人员等共同参与,为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旨在提高生命质量、减轻痛苦,使之安详辞世的特殊服务的过程。姑息护理是在临终关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服务范围则超过临终关怀,从疾病被诊断的一刻开始,就可以开展姑息护理。二者照护宗旨和理念上同中有异。临终关怀照护宗旨主要是“优死”,接受者必须放弃抗癌治疗,而姑息照护不但包括“优死”,还更强调“优活”。即从诊断开始就综合考虑在不同阶段癌症患者及照顾者需求的变化、所患疾病的进展轨迹和照顾环境,在积极地尽可能预防和减少痛苦的基础上融入延长癌症患者生命的治疗如化疗、放疗、支持治疗和照护等,更强调提高癌症患者及照顾者的生活质量。二者在主要服务对象上部分重叠。临终关怀服务对象为患任何疾病的临终患者。但由于各国对临终的时间界定不同,可以享受临终关怀服务的群体也各不相同。与临终关怀相比,姑息照护对预期生存期没有特别严格的限制,从诊断为不可治愈疾病开始到生命垂危,只要愿意接受姑息照护,随时均可以成为姑息照护的对象。姑息照护扩展了临终关怀的原则,使更多患者在患病早期或疾病进程中能够受益于该类型的照顾。无论姑息护理

或临终关怀,其强调的均是兼顾生命的质与量,其范畴亦是包含家属的整体性护理。姑息护理的对象可涉及非临终患者,在疾病诊断之初即介入;临终关怀则专注于临终患者与其家属的护理,护理介入之时机较晚。两者均是提供支持系统以协助患者尽量积极地生活直至死亡,并协助家属安度整个疾病过程及其哀伤期。

你如何看待死亡是生命的组成部分这一观点?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发展过程,死亡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是构成完整生命历程不可回避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死亡并不是骤然降临的,而是一个连续进展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某患者,男,56岁,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肝癌晚期肺转移,肝区疼痛剧烈,腹水,呼吸困难,难以平躺入睡,患者感到极度痛苦,情绪低落,不愿和人说话。请问该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需要护士提供哪些临终护理?

(1)生理方面:应做好患者疼痛的评估,采取正确、合适的药物和非药物方法减轻患者疼痛;其次病情允许时可适当半卧位或抬高头与肩,以改善呼吸困难和睡眠问题;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保证足够的营养;还要加强患者的基础生活护理:包括皮肤、口腔护理,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2)心理方面:该患者目前可能处于忧郁期,护士应允许临终患者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悲哀,尽力安抚和帮助他们,允许家属陪伴,让患者有更多的时间和亲人待在一起,并尽量帮助患者完成他们未竟的事宜。此期患者有强烈的因孤独产生的关怀需求,虽然患者有时会有独自静一静的想法,但不可误解为患者喜欢孤独,事实上是患者担心因为自己害怕孤独而造成家人情感上的负担与不舍。

某患者,女,49岁,离异,子宫癌晚期全身转移,医疗费用由亲戚、朋友资助,但治疗效果不佳,患者要求放弃治疗,转入临终姑息关怀科病房。其儿子为某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因照顾患病母亲,学习成绩有较大下滑,且情绪低落。患者常哀求医生“让我安乐死吧,我不想再让唯一的儿子为照顾我而影响学业,他马上要考大学了。”儿子害怕听到妈妈说这样的话,家里人也极力反对。请问医护人员该如何对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临终关怀?

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做好及时、充分的心理疏导和安慰,主动关心患者,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希望,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并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减轻痛苦,控制症状;并帮助其建立正确的死亡观,使患者接受即将到来的死亡的现实,从而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焦虑和痛苦,使临终者能安祥、平静、达观的等待死亡的来临。此外,要充分发挥患者社会关系方面因素,如亲戚关怀、同学好友照顾和陪伴、以及社会帮助等,使其心情处于欣慰和轻松状态,也能减少儿子的心理负担。对于其儿子,鼓励其努力学习,并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帮助保证其学业的顺利进行,使其母亲欣慰。同时在学习保证的情况下,鼓励儿子多陪伴母亲,让母亲在充满温情的氛围中度过人生的最后生命期。

尸体护理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尸体护理是对临终患者实施完整临终护理的最后步骤,是临终关怀和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做好尸体料理不仅是对死者的尊重,更是对死者家属心灵上的安慰,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护理职业道德的高尚。患者经抢救无效,由医生下达死亡诊断书后方能进行尸体护理,而且尸体护理必须立即进行,防止尸僵的出现,同时避免对其他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在实施尸体护理时,护士应以唯物主义死亡观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做好每一步骤:包括尸体护理时应拉好屏风,保护死者的隐私;应在患者头下垫枕,防止面部淤血变色;应认真擦洗死者身体、填塞孔道、拔除导管及缝合或包扎伤口、并为患者穿上衣裤;正确填写尸体识别卡并系于合适部位;尊重死者的遗愿,满足家属的合理要求,如宗教仪式和特殊的风俗习惯等。

讨论如何在我国形成对丧亲者的社会支持系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uu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