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精准复习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1 必修 - 2

更新时间:2023-09-17 08:49: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两国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A ) A.人口数量多,增长快 C.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B.地形都是平原

D.水源充足,灌溉农业发达

[解析] 读图,根据海陆位置和国家轮廓判断,甲是巴基斯坦,乙是孟加拉国。两国都是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共同具有的特征是人口数量多,增长快,A项对。甲国东部、北部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B项错。甲国热带沙漠气候区面积广,水源不足;乙国灌溉农业不发达,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C、D项错。

2.乙国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D )

①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②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河流汛期集中,径流量大

A.①② C.①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 乙国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①错;夏季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②错;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对;河流汛期集中,径流量大,④对。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3~4题。

3.关于日本与新西兰的地理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两国所处的南、北半球不同,但都位于东半球 B.两国的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 C.两国地形均以平原为主

D.日本的面积小于新西兰

[解析]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读图可知日本位于东半球,新西兰位于西半球,A项错误;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新西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项正确;两国地形均以山地为主,C项错误;日本面积大于新西兰,D项错误。

4.日本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而新西兰则以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为主,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

A.气候 C.技术

B.地形 D.市场

[解析] 日本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新西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雨、雾,日照少,不利于谷物的生长,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所以A项正确。

(2017·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联考)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地理信息技术被运用到防灾减灾上的频率越来越大。读“GIS分层图”,完成5~6题。

5.根据上图可以推断出正在分析的地质灾害最可能为( C ) A.火山喷发 C.滑坡

B.地震 D.洪涝

[解析] 该案例涉及的图层包括坡度、坡向及断层状况,可以推断此案例研究主题为滑坡,C项正确。

6.一位年轻研究员不小心把完整的图示弄丢了,现在需要制作出完整的图示,他需要填补的“甲”最可能是( B )

A.坡面起伏状况 C.坡面侵蚀

B.坡向 D.地层厚度

[解析] 要想知道是顺向坡面还是逆向坡面,除知道该地发生倾斜外,还需要知道坡向,才能知道顺逆。故B项正确。

(2017·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质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该州海拔2 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 026.5毫米,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坡底河流”——哈尼人的这种“四度同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该地区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村寨位于山腰,水源充足洁净且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C.山坡梯田具有保水保土、净化地表径流、防止地震、滑坡等作用

D.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 [解析] 山坡开辟梯田,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地表径流被污染,对于防止地震没有作用,可能会加剧滑坡等灾害,故答案选C项,其他几项说法正确。

8.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当地咖啡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水田播种面积大大缩小(咖啡种植比水稻需水量小,排水条件好),你认为大规模的咖啡种植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B )

A.当地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B.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 C.水土流失减弱,河流的含沙量降低 D.生物多样性增多

[解析] 大规模的种植咖啡会造成植被破坏,使山地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强,野生生物生存环境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蒸腾作用减弱,气候会变得干旱,河流汇水速度加快,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故答案选B项。

下图为青藏地区矿产资源及工业分布图。读图,回答9~11题。

9.关于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B ) A.太阳能、地热、水能资源丰富 B.河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 C.高原边缘地区植被垂直分异明显 D.藏南地区多地震、滑坡、泥石流

[解析] 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大气降水较少,河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冰雪融水。 10.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B ) A.灌溉农业、河流 C.绿洲农业、水源

B.河谷农业、热量 D.河谷农业、地形

[解析]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业的发展;而河谷地带,海拔较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形成河谷农业。

11.林芝地区发展纺织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A ) A.畜牧业较发达 C.地热资源丰富

B.为长绒绵生产基地 D.水能资源较丰富

[解析] 本题考查林芝地区发展纺织工业的优势条件。林芝地区畜牧业较发达,有利于发展毛纺织工业。

二、综合题(共5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苏南、苏中、苏北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乡村地域功能存在着明显差异。图1为江苏省行政区划及各区域乡村地域功能占全省比重分布图。

材料二 图2是1998—2007年江苏省及其三大区域耕地净减少量与GDP年均增速统计图。

图1

图2

(1)据图1分析苏南、苏中、苏北乡村地域功能的区域差异。

(2)结合图2分析苏南地区全国性商品粮基地地位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

(3)图2中两项数据的关系大致是__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越快,耕地净减少量越大(或呈正相关)__。说明江苏省经济增长仍然较大程度上依赖于__土地资源(或耕地)消耗__。

(4)请为江苏省三大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苏北地区以农业功能和社会功能为主,工业功能比重最小;苏中地区各类功能较为均衡,比重均较小;苏南地区以工业功能和生态功能为主,农业功能比重最小。

(2)由于城市化加速,建筑用地增加,大量耕地被占用;市场需求变化促使种植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4)完善交通网,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加快苏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加强区域合作和分工,实现互补发展;加大对苏北地区的扶持力度,提高区域工业化水平;苏中地区要提高工业化水平,防治环境污染。

[解析] 第(1)题,读图,根据图例及图中数据分析,苏北与苏南地区差异最明显,苏北地区农业功能和社会功能占比较大,应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苏南地区工业功能和生态功能占比较大,处于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苏中地区各类功能占比较为均衡,差异不大,处于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第(2)题,主要从农业用地面积和农业结构两方面分析。苏南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用地面积大,农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涨幅较大,粮食种植效益下降,种植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第(3)题,比较两组数据的对应关系可以发现,耕地净减少量与GDP年均增速呈正相关,说明经济增长与耕地关系密切。第(4)题,注意三大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并根据三大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提出相应的措施。三大区域间要加强联系(如完善交通网),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苏北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应加快工业化步伐;苏中地区要提高工业化水平,防治环境污染;苏南处于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应优化产业结构。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敦煌 陇南

(1)描述祁连山脉的分布特点,简述其对甘肃省河流的影响。 (2)比较敦煌、陇南两城市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答案] (1)祁连山脉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呈条带状沿西北—东南方向延伸。祁连山脉为甘肃省境内多条河流的发源地,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河流流向多为自西南向东北。

(2)敦煌的年均温(或冬季气温)低于陇南,气温年较差更大;陇南的年降水量明显高于敦煌,且集中在夏季。敦煌的纬度高于陇南,离冬季风源地更近,且缺少高大山脉阻挡冷空

气,故年均温(或冬季气温)更低;敦煌更靠近内陆,受夏季风的影响更小,气候的大陆性更强。

[解析] 第(1)题,山脉分布的特点包括地理位置和走向;山脉对河流的影响主要包括:山脉是流域的分水岭,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河流流向与山脉走向垂直,且由高处往低处流;高山冰川和永久性积雪融水是干旱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第(2)题,气候特征包括气温和降水特征,气温特征包括年均温和气温年较差;降水特征包括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两城市位于内陆地区,气候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等。

14.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 玛卡是一种原产于拉美地区4 000米以上高山的野生植物,忌高温和涝洼积水,因其生存条件恶劣,使其大量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形成品质极佳的药材。近年来,我国云南的某些坝子地区采用人工栽培技术,引进玛卡种植,其产出的玛卡药材品质不及原产地。图1为玛卡原产地所在国家的位置示意图,图2为玛卡。

(1)概述图1所示国家东、西部地区河流特征的差异。 (2)比较分析甲、乙、丙三地气候的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3)简述该国玛卡种值地区分布,并比较分析造成该国与我国云南所产玛卡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 (1)东部地区河网密布,西部地区河流短小众多;东部河流自西向东流动,西部河流自西向东注入海洋,东部河流水量大,西部河流水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小。

(2)气温:甲、丙气温高,乙地气温低。原因:乙地为山地,地势高,气温低。 降水:甲地降水少,乙、丙降水多。原因:甲地地处信风带背风坡,降水少;乙地区为山地,多地形雨;丙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

(3)种植地区:种植在该国的中部山地地区。 品质 该国 高 云南 一般 地形 原 因 土壤 气候 坡地地形,有利于排水 坝子地形,地形平坦,易积水 高山山地气候,气温低,温差大,季风气候,气温较高、温差小,光照不光照充足 野生地区,土壤养分充足 足 坝子地区,土壤多次种植作物,土壤养分低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及水系特征。可以结合图中河流的分布,从东、西部的河网密度、河流长度、河流数量、流向、水量、水位等角度来分析回答。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特征。分析气候特征差异需要从气温、降水两个方面来进行回答。气温方面可以结合图中河流的分布得出,甲、丙两地气温高,乙地气温低。降水方面可以从纬度(气压带与风带分布)和海陆位置得出,甲地降水少,乙、丙两地降水多。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分布及影响其生产的因素。种植地区可以结合材料中玛卡的生长习性和图中河流分布信息分析得出,玛卡种植在该国的中部山地地区。该国和我国云南所产玛卡的品质差异可以采用列表的形式进行比较,同时结合两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特点来分析形成原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uo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