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考试复习要点

更新时间:2023-11-27 06: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名解

1.免疫:是指机体识别“自身”和“非己”,对自身成分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发

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也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结果。

2.免疫防御: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

抵抗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干扰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发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如可发生免疫缺陷病。

3.免疫自稳: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功能正常时,机体可

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处于免疫耐受状态;若该功能失调,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4.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若该功能失调,也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病毒持续感染状态。 5.黏膜免疫系统:又称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主要指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丰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淋巴结以及阑尾等。是人体最重要的防御屏障,也是发生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6.淋巴细胞归巢:成熟T细胞和B细胞从中枢免疫器官进入外周免疫器官后,可定向分布在各自特定区域。

7.抗原:是指能与TCR或BCR结合促使T、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8.半抗原: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但具有抗原性物质称为半抗原。

表位:量抗原分子上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它是怀BCR/TCR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9.胸腺依赖抗原:该类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需T细胞的,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于此类抗原。

10.胸腺非依赖抗原:该类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以IgM抗体产生为主,无免疫记忆,化学性质以多糖为主。

11.异嗜性抗原:为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此类抗原最初由Forssman发现,故又名Forssman抗原。

12.内源性抗原:是指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肿瘤抗原等。此类抗原被加工后主要由MHC-I类分子结合提呈给CD8+T细胞。

13.外源性抗原:指并非由抗原提呈细胞合成,而是来源于抗原提呈细胞外的抗原,此类抗原被加工后主要由MHC-II类分子结合提呈给CD4+细胞。 14.超抗原:某些抗原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免疫应答,与普通抗原不同,是一类多克隆激活剂。

15.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再进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的非特异性增强物质称为佐剂。

16.抗体Ab: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值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17.免疫球蛋白Ig: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包括分泌型Ig和膜型Ig。前者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构成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

18.ADCC:即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如NK细胞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受体(FcR)结合位于靶细胞表面的靶抗原上的抗体Fc段,直接杀伤靶细胞,NK细胞是介导ADCC的主要细胞。

19.亲细胞抗体:即IgE,可通过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IgE Fc受体结合,当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与致敏靶细胞表面特异性IgE结合,可促使这些细胞合成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引起I型超敏反应。

20.mAb:即单克隆抗体,指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的能针对单一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的均一性抗体,具有纯度高、特异性强、效价高、少或无交叉反应等特点。

21.补体系统: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液及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因其是由多种蛋白质组成的多分子系统,称补体系统

22.MAC:即膜攻击复合体,补体激活后产生的C5b结合在细胞表面,依次与C6,C7,C8,C9结合形成复合物,插入靶细胞的脂质双层膜,形成小孔,使得小的可溶性分子、离子以及水分子可以自由透过胞膜,导致胞内渗透压降低,细胞溶解。

23.经典途径:是指以抗原抗体复合物为主要激活物,使补体固体成分以C1,4,2,3顺序发生级联反应,先后产生C4b2a(C3转化酶)C4b2a3b(C5转化酶)两种转化酶,通过末端通路,在细胞膜表面组装,形成MAC,导致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24.旁路途径:是指不经Cl,4,2活化,而是在B因子,D因子,P因子参与下,直接由激活物与C3b结合启动补体激活级联反应,先后产生C3转化酶C5转化酶两种酶,通过末路通路,在细胞膜表面组装,形成MAC导致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25. MBL途径:是指由MBL结合细菌启动的补体活化途径,MBL先与病原微生物的糖类配体结合,随后激活MASP,继而裂解C4,2分子,产生C3转化酶C5转化酶,通过末路通路,在细胞膜表面组装,形成mac导致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26.过敏毒素:C3a和C5a又称为过敏毒素,它们作为配体与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后,激发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之类的血管活性物质,从而增强血管通透性并刺激内脏平滑肌收缩。 27.C1抑制物:C1INH可与活化的C1r/C1s和MASP以共价键结合成稳定的复合物使之失去酶介正常底物的能力,从而阻断经典途径C3转化酶形成

28.I因子:I因子具有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可将C4b裂解为C4c和C4d,从而抑制经典途径C3转化酶活性或阻断其形成。

29.细胞因子: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为生物信息分子,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以及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30.白细胞介素:最初是指由活化的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现发现其他细胞也可产生,并作用于其他细胞。

31.干扰素:是最先发现的细胞因子,能抵抗病毒的感染,干扰病毒复制的细胞因子。 32.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种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物质,参与炎症反应等。 33.集落刺激因子(CSF):是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

34.趋化性细胞因子:是一个蛋白质家族,主要功能是招募血液中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进7.入感染部位,参与免疫调节和免疫病理反应。

35.自分泌: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可刺激细胞自身生长,如T细胞产生的IL-2 36.旁分泌: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刺激临近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37.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的阶段及细胞活动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38.CD:即分化群,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体克隆抗

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一个分化群。其编码的基因及其分子表达的细胞种类均鉴定明确。

39.细胞黏附分子(AM):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

40.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指存在于脊椎动物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控制细胞间互相识别,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41.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编码的抗原,与抗原提呈、移植排斥有关。

42.MHC的限制性:T细胞受体在识别APC细胞或者靶细胞上的MHC分子所提呈的抗原肽时,不仅识别抗原肽,还要识别与抗原肽结合的MHC分子类型。

43.BCR复合物:即B细胞抗原受体(BCR)复合物,是B细胞表面最主要的分子,由识别和特异结合抗原的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与向胞内传导抗原刺激信号的Igα/Igβ异源二聚体相连组成,是B细胞识别抗原和信号传导的结构。

44.B1细胞的多反应性:B1细胞的抗原受体与所产生的抗体可以相对低的亲和力与多种不同的抗原表位结合的现象。

45.CD40:CD40恒定地表达于成熟B细胞,属于TNF受体家族,其配体(CD40L)属于TNF家族,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CD40和CD40L结合在B细胞分化成熟和功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46.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是指B细胞表面能辅助BCR复合体向细胞内传导抗原特异性信号的受体,由CD19、CD21、CD81与CD225共同组成的CD19/CD21/CD81/CD225复合物。 47.T细胞抗原受体:为所有T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以非共价键与CD3结合,形成TCR-CD3复合物。TCR是由2条不同肽链构成的异二聚体,构成TCR的肽链有4种类型。TCR的作用是识别抗原,能特异性识别APC细胞表面的MHC分子-抗原肽复合物

48.CD3:是T细胞表面的重要膜分子,有五种肽链均为跨膜蛋白,其肽链胞浆区较长,均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CD3分子的功能是传导TCR识别抗原所产生的活化信号。 49.CD4分子:CD4分子是单链跨膜蛋白,胞外区具有4个Ig样结构域,其中远膜端得2个结构域能与MHC 2类分子的功能区相结合,可增强T细胞和APC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辅助TCR识别抗原。

50.CTLA-4:是由2条肽链组成的同源二聚体,与CD28高度同源,其配体均是B7分子,胞浆区含ITIM基序,CTLA-4表达于活化的CD4+和CD8+T细胞,CTLA-4与B7分子结合产生抑制性信号,终止T细胞活化。

51.初始T细胞:是指从未接受过抗原刺激的成熟T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Go期,存活期短,表达CD45RA和高水平的L-选择素,在外周淋巴结之间进行再循环。主要功能是识别抗原,无免疫功能。初始T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内接受抗原刺激而活化,并最终分化为效应T细胞核和记忆T细胞。

52.效应T细胞:存活期短,主要表达高亲和力IL-2受体,黏附分子和CD45RA。与初始T 胞不同,不能在外周淋巴结之间进行再循环,而是向外周炎症组织迁移。在炎症组织内,效 应T细胞仍需与抗原提成细胞或靶细胞相互作用而再次被活化,然后才能发挥免疫效应功能。

53.Th细胞:初始CD+细胞可分化为Th1、Th2和Th3三类效应Th细胞,分别分泌不同细胞因子,发挥不同免疫效应。Th1在细胞免疫、Th2在体液免疫发挥作用,Th3分泌TGF-β对免疫应答发挥负调节作用。

54.APC:即抗原提呈细胞,指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获得的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抗原提呈:在抗原提呈细胞与T细胞接触的过程中,抗原肽-MHC复合物被T细胞识别,从而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细胞的过程称为抗原提呈。

55.DC:即树突状细胞,细胞呈树突状,膜表面高表达MHCⅡ类分子,能移行至淋巴器官刺激初始T细胞活化增殖,有相对特异性表面标志的一类细胞,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

56.外源性抗原:来自胞外的抗原称为外源性抗原,须经抗原提呈细胞摄取至胞内才能被加工,处理并以抗原肽-MHC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T细胞,如被吞噬的细菌,细胞等。

57.内源性抗原:在胞内合成的抗原称为内源性抗原,在胞内直接被细胞加工,处理并以抗原肽-MHC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T细胞,如胞内合成的病毒蛋白和肿瘤抗原等。

58.MⅡC: MHCⅡ类分子在结合抗原肽前被高尔基体由内质网转移至内体,形成富含MHCⅡ类分子的腔室,在腔内Ii被降解,仅在MHCⅡ类分子的抗原肽结合沟槽内有小片段,即恒定链多肽(CLIP),在HLA-DM帮助下CLIP与结合槽解离,MHCⅡ类分子与抗原多肽结合,形成MHCⅡ类分子复合物,后移至细胞膜表面,供CD4+T细胞识别,可将外源性抗原提呈给CD4+T细胞。

59,免疫应答:机体接受抗原性物质刺激后,体内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和产生效应的过程。

60.MHC限制性:T细胞受体TCR在识别APC提呈的抗原肽过程中,还需同时识别与抗原肽形成复合物的MHC分子,即TCR识别抗原受MHC分子种类的限制。此外,T细胞表面的CD4和CD8分子分别于MHCⅡ和MHCⅠ类分子结合是T细胞识别抗原时分别具有自身MHCⅡ和MHCⅠ限制性的原因。

61.T细胞突触:又称免疫突触。是指成熟T细胞在与APC识别结合的过程中,多种跨膜分子聚集在富有神经鞘磷脂和胆固醇的“筏”状结构上并相互靠拢成簇,形成细胞间相互结合的部位,其中心区为TCR和和抗原肽-MHC分子,以及T细胞膜辅助分子和相应配体,周围环形分布着大量的其它细胞粘附分子,如整合素(LFA-1)等。

62.穿孔素:是效应TC细胞识别抗原活化后而释放的胞浆内的一种细胞毒素,可在靶细胞膜上穿孔,导致靶细胞发生渗透性溶解。

63.颗粒酶:是效应TC细胞识别抗原活化后而释放的胞浆内的一种细胞毒素,属丝氨酸蛋白酶。通过穿孔素在靶细胞膜上所形成的孔道进入靶细胞,激活凋亡相关的酶系统而导致靶细胞的凋亡。

64.脂筏(lipid raft):是B细胞表面富含神经鞘糖脂和胆固醇并浓聚酪氨酸激酶LYN的膜微结构域,很小,直径约26—70mm,是BCR信号传导的重要部位。

65.记忆性B细胞:在淋巴滤泡的生发中心,经过体细胞高频突变存活下来的B细胞,有些停止分化,不发育为浆细胞产生抗体,而成为记忆性细胞,离开生发中心。当记忆性B细胞再次遇到相同的抗原时,迅速活化产生大量特异性,高亲和力的抗体,引发机体的再次应答反应。

66.初次应答:机体初次接受抗原(TD抗原)刺激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其特点是潜伏期长,抗体浓度低,维持时间短,以IgM类抗体为主。

67.再次应答:机体初次免疫后,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体液免疫应答,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潜伏期短,抗体含量高,维持的时间长,以高亲和力的IgG为主。 68.模式识别受体(PRR):是指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表面或胞内器室膜上能够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此类受体较少多样性,主要包括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和Toll样受体。 69.自然杀伤细胞(NK):主要分布在外周血和脾脏,目前将人TCR-mIg-CD56+CD16+淋巴样细胞鉴定为NK细胞。具有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也

可通过ADCC作用对上述靶细胞产生定向非特异性杀伤作用。此外还可释放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增强抗感染效应并参与免疫调节。 70.B-1细胞:在个体发育中出现较早(胚胎期),主要分布于腹膜腔、胸膜腔和肠道固有层,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CD5+mIgM+B细胞。其BCR缺乏多样性,抗原识别谱窄,主要识别某些细菌表面共有的多糖类抗原,接受抗原刺激后,可产生以IgM为主的低亲和力抗体。 71.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特异免疫应答。

72.变态原:是指能够选择性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的免疫应答,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的抗原性物质。 73.血清病:是一种由抗毒素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全身性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通常在初次大量注射抗毒素(马血清)后1-2周发生,其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或一过性蛋白尿等。血清病病程短,具有自限性,停止注射抗毒素后症状可自行消退。

74.类风湿因子:是自身变性的IgG分子刺激机体产生的自身抗体,以IgM为主,也可以使IgM或IgA类抗体,它们与自身变性IgG分子结合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后,可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复合物病。

75.接触性皮炎:为典型的接触性迟发型超敏反应通常是由于接触小分子的半抗原物质,如油漆,染料,农药,化妆品和某些药物引起,小分子的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成完全抗原,经朗格汉斯细胞摄取,提成给T细胞,并刺激效应T细胞的产生,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是发生的以皮肤损伤(红肿,皮疹,水肿)为主要特征的Ⅳ型超敏反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tq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