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学复习题1

更新时间:2024-01-23 03: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标注蓝色为重点复习 第一章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农业推广是( C )。

A.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技术咨询活动 B.一种发展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技术宣传活动 C.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D.一种发展物质、技术推销活动

2. 狭义的农业推广,其工作业务范围大都以( B )。

A.畜牧业为主 B.种植业为主 C.林业为主 D.畜牧业和林业为主 3. 广义的农业推广重点强调的是( A )为主 A.农村社会教育 B.种植业的发展 C.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D.畜牧业和林业 4. 广义农业推广强调( B )。

A.种植业生产 B.教育过程 C.信息传播 D.采用技术 5. 进行“手、脑、身、心”四健教育的主要对象是( B ) A.成年农民 B.农村青少年 C.农村妇女 D.农村老年人 6. 现代农业推广的涵义更侧重于( B ) A.新技术的传授 B.信息传播 C.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D.资源的利用

7. 农业推广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这种教育的出发点是( B ) A.农民的数量 B.农民的需要 C.农民的素质 D.农业生产水平 8. 农业推广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这种教育的出发点是( B ) A.国家的需要 B.农民的需要 C.社会的需要 D.农业的需要 9. 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社会功能之一是( A ) A.中介作用 B.科技成果的研究 C.科技成果的评价 D.科技成果的管理 10.农业推广的根本目的在于( D )

A.提高产量 B.增加收入 C.采用新技术 D.发展生产力

11.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农民 B.农民行为 C.科技成果 D.推广机构 12.农业推广学科是( D )。

A.经济学科 B.技术学科 C.社会学科 D.行为学科 13.农业推广学作为一门学科首先在( A )。

A.美国形成 B.前苏联形成 C.英国形成 D.中国形成 14.关于农业推广学的性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 A.是行为科学的一种 B.具有边缘性学科特性 C.具有单独的学科归属 D.属于农村社会科学的范畴 15.媒介是( D )中一个常用的概念。 A.教育学 B.经济学 C.社会学 D.传播学 16.“推广”一词的提出始于( C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17.国外使用“农业推广”一词最早的国家是( A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18.关于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A.科学技术与生产相结合的形式、特点、规律 B.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C.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扩散-接受”的形式、特点和规律 D.科技成果运用于农业生产中农民行为变革的特点和规律

19.公共关系指导、乡村领导人才培养和使用指导等活动内容属于( A ) A.广义农业推广 B.狭义农业推广 C.非农业推广 D.传统农业推广

20.在农业发展机构(农业研究机构、院校)和目标团体(农民、农业生产经营者)之间发挥桥梁作用的是( C )

A.农业新技术 B.农业新信息 C.农业推广 D.农业政策 21.农业推广通过以下哪种措施来诱导农民行为的自愿变革?( A ) A.有组织的干预沟通 B.行政措施 C.经济法规 D.技术服务 22.人类行为的知识层面是指( B )

A.人们对人、事、物的反应 B.知识、智能等 C.人们对技术的反应 D.人们的操作技能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涉及以下( A.C.D )等几个层面。 A.推广理论和方法论 B.教育法

C.具体研究方法与形式 D.各种研究技术 E.田间试验法 2. 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是指( B.D.E )

A.农村 B.农业研究 C.农民 D.农业教育 E.农业推广 3. 构成农业发展的三种要素是( A.C.E )

A.农业推广 B.农业产业化 C.农业教育 D.农业经济 E.农业研究 4. 纵观世界各农业先进国家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发展农业的三大支柱是( B.C.E )

A.农业生产 B.农业研究 C.农业教育 D.农业技术 E.农业推广 5. 从农业推广工作的特点可看出,农业推广( A.B.C.D.E )

A.是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种手段 B.是“扩散—接受”系统 C.可以诱导农民行为的自愿变革 D.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 E.是一种沟通过程

6. 发达国家的农业推广多侧重于( A.C )

A.农村教育 B.农村经济 C.信息咨询 D.信息开发 E.技术开发 7. 对农村青少年的 “四健教育”包括( A.B.C.D ) A.手 B.脑 C.身 D.心 E.眼

8. 人类行为可以分为的几个层面是( B.C.D.E ) A需要 B知识 C.态度 D.技能 E.期望

三、名词解释

1. 狭义的农业推广:是指对从事农业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

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2. 广义的农业推广:是指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等方面。

3. 农业推广基本概念的涵义:农业推广是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四、问答题:

1. 简述农业推广工作的特点?

答:(1)农业推广是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种政策手段。(2)农业推广时“扩散—接受”系统。(3)农业推广可以诱导农民行为的自愿变革。 (4)农业推广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5)农业推广时一种沟通过程。

2. 简述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试述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答:(1)农业推广是农业生产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成分。(2)农业推广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农业推广是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

3. 简述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试述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简述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社会功能)

答:(1)农业推广的中介作用 (2)农业推广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再创新。(3)农业推广是知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农业技术的转化过程。(4)农业推广时完善推广组织、提高管理效率的工具。 4. 简述与农业推广学相关的学科有哪些?

答:(1)与农村社会学 (2)与教育心理学 (3)与社会心理学 (4)与行政组织学 (5)与传播学 (6)与行为科学 5. 简述农业推广学的目的?

答:(1) 发展农村生产力(2)培养农民的个人能力与素质。 6. 简述农业推广学科的任务?

答:(1)总结和研究我国和世界各国农业推广工作的经验与教训。(2)总结和研究我国和世界各国农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个人行为以及对农村社会环境的反应。(3)总结和研究我国和世界各国农业推广理论发展,指导农业推广实践。

第二章 农业推广简史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中国远古时代,最早被封为“后稷”的人是( C ) A.姬 B.舜 C.弃 D.禹

2. 在我国农业推广史上,首创培训与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推广范例的农学家是( B )

A.贾思勰 B.赵过 C.黄道婆 D.徐光启 3. 中国“农师制”首创于( C ) A.西汉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4. 在清朝末年,清政府在农业发展上办的一件实事是( B ) 。 A.成立农业大学 B.兴办农业学堂 C.开设农业推广课程 D.制定农业推广法案

5. 我国最早的农业推广法规《农业推广规程》公布的时间是( C ) A.1862 B.1914 C.1929 D.1993

6.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是 ( B ) 年成立的。 A.1949 B.1990 C.1993 D.1995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是在( B )年颁布的 A.1991 B.1993 C.1995 D.1997 8. 我国发展农业的政策和策略是( A ) A.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 B.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

C.农业现代化 D.农业推广理论 9. 中国农业推广网络是以( C )

A.省、县两级推广机构为重点 B.乡、村两级推广机构为重点 C.县、乡两级推广机构为重点 D.地(市)、县两级推广机构为重点 10.中国农业推广机构的中枢和骨干分别是( C ) A.国家农业部和县农业局 B.省农牧厅和县农业局 C.县农业局和乡镇农技推广站 D.地区农业局和乡镇农技站 11.我国农业推广网络的中枢和骨干是( D ) A.部、省级推广机构 B.省、市级推广机构 C.市、县级推广机构 D.县、乡级推广机构

12.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以下哪种法律,从而实现了农业推广的法制化?( C )

A.《农业推广法》 B.《农业管理法》 C.《农业合作推广法》 D.《农业生产法》 13.《史密斯—利弗法》出自 ( B ) A.日本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4.《农业改良助长法》出自( C ) A.美国 B.印度 C.日本 D.爱尔兰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为农业推广工作提供法律保障,特制定了( A.D.)。

A.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B.环境保护法 C.水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E.土地法 2. 我国古代把农业推广活动称为( A.B.D )。 A.劝农 B.教稼 C.后稷 D.课桑 E.诱导

三、简答题

1.简述农业推广体系的特点?

答:(1)是由政府领导,农业行政部门主管,以政府兴办的各级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组织、协调、实施各项推广工作;(2)是农业推广与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归入政府不同部门,各自独立。(3)是专业推广机构按农业、畜牧、水产、农机化、经营管理分别组成,自成体系 (4)推广机构的智能以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和教育引导为主。(5)是全国农业推广网络以县、乡两级推广机构为重(6)是推广队伍由专业科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员组成。

第三章 农业推广学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农业推广学理论的发展由双向沟通的理论进入到同质类群向异质类群的转变,可概括为以下哪种推广模式? ( A ) A.“用户导向”式 B.“物质援助”式 C.“技术传输”式 D.“政府导向”式 2.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创新一定总是新的东西 B.创新可以是新技术或新技能 C.创新还包括无形的观念 D.创新可以是新的产品和设备

3. 在社会系统里,如果某种创新为社会上较多的成员所采用,这就出现了( B )

A.创新 B.创新的扩散 C.创新的采用 D.创新的类型

4. 农业推广中,每项创新在农业中的应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从创新的引进到典型示范,称为( A )

A.试验示范期 B.发展期 C.成熟期 D.衰减期

5. 农业推广中,每项创新在农业中的应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从典型示范到大面积应用的阶段称为( B )

A.试验示范期 B.发展期 C.成熟期 D.衰减期 6. 一项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基础在( D ) A.成长期 B.发展期 C.成熟期 D.试验示范期 7. 一项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速度在( C )

A.试验示范期 B.投入期 C.发展期 D.成熟期

8. 一项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基础在试验示范期,速度在( B ) A.交替期 B.发展期 C.成熟期 D.衰减期

9. 一项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发挥效益最高的阶段在( A ) A.推广期 B.发展期 C.投入期 D.成长期 10.在一个社区中,最早采用农业创新的人称为( B ) A.早期采用者 B.创新者 C.早期多数 D.后期多数 11.在社会系统中,首先采用创新的人被称为( C ) A.早期采用者 B.发起人 C.创新者 D.发明家

12.根据农民对农业创新采用时间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群体,称为采用者群体。各类采用者采用农业创新过程各阶段的时间差异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其中( A )

A.从认识到试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B.从试行到采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C.从认识到试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D.从认识到采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13.创新成果从创新先驱者向“早期采用者”进行扩散的过程叫( B ) A.跟随阶段 B.紧要阶段 C.随大流阶段 D.突破阶段 14.决定创新能否扩散的关键时期是( B )

A.突破阶段 B.紧要阶段 C.跟随阶段 D.随大流阶段

15.在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中,农民听说某种观念和实践,但没有任何详细的信息,此阶段为( B )

A.评价阶段 B.认识阶段 C.试验阶段 D.兴趣阶段 16.一般来说,农业创新扩散的曲线呈( C ) A.抛物线 B.直线 C.S型曲线 D.双曲线

17.S曲线表示在时间的任意点上,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 D ) A.早期多数成员的百分比 B.创新者的百分比 C.晚期多数的百分比 D.全体成员的百分比 18.“S”型农业创新扩散曲线的纵坐标指的是( B ) A.采用农民数 B.采用农民的百分数 C.当地所有农民数 D.创新者数量 19.“S”型曲线表示( A )

A.在时间的任意点上,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全体成员的百分比 B.在一定时间内,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全体成员的百分比 C.在时间的任意点上,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人数 D.在一定时间内,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人数

20.创新扩散理论对于推广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换言之这个创新扩散过程已成为一种农业推广策略,可称为( C ) A.进步农业策略 B.进步农村策略 C.进步农民策略 D.进步策略 21.“进步农民策略”的基本理论是( B ) A.推广框架理论 B.创新扩散理论 C.干预理论 D.沟通理论 22.推广服务系统是指( C )

A.供应农业推广资料的后勤服务组织 B.供应推广资料和技术的后勤服务组织

C.农业推广机构、农业推广人员以及他们所处的生存空间 D.参与技术推广的各个环节的总体

23.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 C )两个基本的子系统。 A.推广系统和技术管理系统 B.推广系统和研究系统

C.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 D.知识系统和信息系统

24.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的联系方式是( C )

A.沟通与援助 B.沟通与互助 C.沟通与互动 D.沟通与运动 25.农业推广工作系统包括推广服务和目标团体两个子系统,他们的联系方式是( B )。

A.扩散与接受 B.沟通与互动 C.传播与采纳 D.传播与反馈 26.农业推广系统是( B )。

A.行政组织体系 B.扩散-接受系统 C.接受系统 D.宣传系统 27.农业推广系统是一种( B )

A目标-反馈系统 B扩散-接受系统 C经济系统 D宣传系统

28.在S-M-C-R沟通模式中,M代表的含义是( D ) A.发信者(信息源) B.沟通途径 C.收信者 D.信息

29.在推广中用于引起变革的手段是( C ) A.行政命令 B.法律法规 C.沟通 D.新技术

30.农业推广框架理论中处于诱导农民行为自愿变革的核心部分是( A ) A.推广服务系统 B.推广组织形式 C.农业知识信息系统 D.目标团体系统

31.农业推广框架理论中,农民、农民家庭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就是( A ) A.目标团体系统 B.农村居民所处的生存环境 C.推广服务系统 D.推广人员所处的生存环境 32.农业推广干预过程是沟通的( B ) A.目的 B.手段 C.信息 D.组织 33.推广组织机构沟通干预活动的目标是( B )

A.推广服务系统 B.目标团体系统 C.推广人员 D.农民 34.在推广中用于引起变革的手段是( C ) A.创新 B.扩散 C.沟通 D.培训

35.支持进步农民策略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假定是( D ) A.行为规范的不一致性 B.人们心理特征的不一致性 C.人们获得资源能力的不同 D.目标人口的一致性

36.支持进步农民策略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假定是目标人口的( D ) A.不一致性 B.异质性 C.年龄相同或相近 D.一致性 37.农业推广的两种推广战略均强调同一结果,即改变( B ) A.农村环境 B.农民的行为 C.传统文化 D.态度与价值观 38.农业推广组织在形式上是一种( C ) A.沟通渠道 B.推广目标决策系统 C.服务机构 D.推广工作实施系统

39.推广组织机构一个重要的运行机制是干预。干预、沟通的目的在于( A ) A.改革人而不是物 B.改革物而不是人 C.改革人与物 D.改革物 40.由农村居民居住在一个特定地域内的家庭建立的一个社会文化体系叫( C )

A.行政村 B.乡(镇) C.农村社区 D.农民协会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下列属于农业知识信息系统亚系统的有( A.B.E ) A.用户 B.推广 C.贮存 D.管理 E.研究

2. 现实中的农业知识信息系统(AKIS)过程,主要包括(B.C.D ) A.决策系统 B.研究系统 C.推广系统 D.用户系统 E.反馈系统 3. 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包括( B.C.D.E ) A.认识阶段 B.突破阶段 C.紧要阶段 D.跟随阶段 E.随大流阶段

4. 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哪些阶段? ( A.B.D.E ) A.突破 B.紧要 C.评价 D.跟随 E.随大流

5. 我国农业推广工作者从农业推广的角度,提出了农业推广工作的时期(段),包括( B.C.D.E )

A.研究期 B.试验示范期 C.发展期 D.推广期 E.交替期

6. “进步农民策略”的缺陷表现在( A.B.C.D )

A.假定目标人口的一致性 B.创新的报酬对后来的采用者与较早的采用者是不同的 C.信息失真 D.在技术发展中倾向进步农民的偏见 E.进步农民在控制环境方面有较成功的经验

7. 利用大众媒介的沟通形式包括以下要素( A.B.C.D ) A.发讯者 B.信息 C.途径 D.收讯者 E.方式

三、名词解释

1. 农业创新:应用于农业领域内各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的统称。

2. 创新扩散:是指一种新的观点、思想、技术,一旦被引入到一个社会系统,就会在这个社会系统中从一个决策单位,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传到下一个单位。

3. 农业信息系统(AIS):是指农业信息产生、传递、整理、接收和反馈的一个系统。

4. 沟通:沟通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以及手势,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知识等各种各样信息的过程,并通过沟通影响别人和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5. 农业管理系统(ATMS)或农业技术管理系统(ATMS):是指试验、研究和管理系统,包括农作制度研究试验和农作物管理研究试验。

6. 农业知识信息系统(AKIS):是某种农业推广机构、组织和个人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体。

7. 农业知识系统(AKS):是指各种信念、认识、模式、理论、概念和其它个人或群体所积累的农业生产方面(可替代)的经验所构成的精神产物的一个系统。

8. 推广服务系统:是指农业推广机构、农业推广人员以及他们所处的生存空间。

9. 农业创新的采用:是指农民获得新的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变化过程。

10.钟型曲线:表示在一定时间内,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的百分比。 11.S型曲线:表示在时间任意点上,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全体成员的百分比。

四、问答题

1. 简述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的过程?

答:(1)认识阶段 (2)兴趣阶段 (3)评价阶段 (4)试验阶段 (5)采用阶段

2. 简述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

答:(1)突破阶段 (2)紧要阶段 (3)跟随阶段 (4)随大流阶段 3. 简述“进步农民策略”缺陷有哪些?

答:(1)支持进步农民策略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假定目标人口的一致性。(2)是创新的报酬对后来的采用者与较早的采用者是不同的。(3)进步农民策略的另一个缺陷是信息失真。(4)在技术发展中倾向进步农民的偏见。

4. 试述进步农民策略的主要内容。 答:进步农民策略的主要内容有6点:

1)进步农民拥有较多的土地,因此,推广机构确立的生产目标,可以通过这部分相对少的农民花较少的力气而实现;

2)进步农民在控制环境方面有较成功的经验。因此,他们渴望获得信息,他们对推广服务信任并感兴趣,推广人员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劝说; 3)进步农民要求帮助,而且有些进步农民有足够的经营能力去主动地要求当地推广人员给予帮助; 4)进步农民通常有经济实力去实现新的目标,他们有可能或有能力承受起经营中的风险;

5)进步农民通常是农村中的科技示范户,他们是农村中的先进力量,是推广人员“从工作中学习”的对象;

6)进步农民经常与推广机构、推广人员利益相关,所以他们之间很容易相互沟通,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 5. 试述农业推广框架理论的涵义。 答:农业推广框架理论认为: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

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即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前者由推广人员、推广机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所组成,后者由农民、农民家庭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组成。

6. 简述农业推广工作的四个时期?

答:(1)试验示范期 (2)发展期 (3)推广期 (4)交替期

第五章 农业推广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1. 组织基础理论中,所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B )

A.组织的特点 B.机构的组织结构 C.组织的职能 D.组织的运行机制 2. 下列生产要素中,在一定范围内不能互相替代的是( D ) A.劳动手段 B.劳动对象 C.劳动力 D.组织

3. 为实现目标,将机构内成员进行分工协作,从而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 A )

A.权责结构 B.职权结构 C.职能结构 D.层次结构

4. 组织基础理论中,成员为实现机构本身目标而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 D ) A.职能结构 B.职权结构 C.层次结构 D.组织结构 5. 组织的横向结构为组织的( C )

A.职能结构 B.层次结构 C.部门结构 D.职权结构 6. 组织的内部要素不包括( D ) A.战略 B.技术 C.人员 D.环境 7. 组织设计的结果是形成( A )

A.组织结构 B.职能结构 C.部门结构 D.职权结构 8. 组织设计的结果是( A )

A.形成组织结构 B.形成新的领导班子 C.强化组织内部建设 D.形成组织文件方案 9. 组织结构又可简称为( C )

A.职能结构 B.层次结构 C.权责结构 D.职权结构

10.根据农业推广组织设计的原则要求,农业推广整体系统和某些上层组织机构应( D )

A.不断调整 B.不稳定 C.一成不变 D.相对稳定 11.建国后,我国最早建立的推广专业机构是( B ) A.农业技术推广站 B.农业技术指导站 C.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 D.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12.我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产生于( B )。 A.70年代 B.80年代 C.90年代 D.近两年 13.以下属于群众性农业推广组织的是( A ) A.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B.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C.国营农场农业技术推广站 D.县农机化站

14.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形成一般都是以专业户为基础,表现为生产经营的专业性,这种特性称为( B )

A.互益性 B.同类相聚性 C.民间性 D.非盈利性 15.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类型不包括( D ) A.技术普及推广型 B.技术经济服务型 C.技术经济实体型 D.技术综合开发型 16.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的类型不包括( A ) A.农业专家型 B.普及推广性 C.技术经济服务型 D.技术经济实体型

17.我国农业推广的渠道很多,下述中属于农业推广机构推广渠道的是( A )

A.乡(镇)农技站 B.教育单位推广部门 C.科研单位推广部门 D.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18.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 B )是我国农业推广技术服务体系的核心部分。

A.省农技推广站 B.县农技推广中心 C.乡镇农技站 D.村级农技服务组织 19.农业推广组织在形式上是一种( C )

A.沟通渠道 B.推广目标决策系统 C.服务机构 D.推广工作实施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我国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部门有( A.B.E) A.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B.种子公司

C.经营管理总站 D.供销合作社 E.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2.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根据其活动的内容不同,划分为( B.C.E) A.技术研究开发型 B.技术经济实体型

C.技术经济服务型 D.信息研究开发型 E.技术普及推广型 3.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特性可概括为( A.B.C.D ) A.互益性 B.同类相聚性 C.民间性 D.非盈利性 E.综合性

4. 农业推广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有( A.B.C.E) A.因地、因时、因人、因事制宜的原则 B.动态中稳定的组织结构与形式的原则

C.合理发挥部门功能,从整体系统上求得最佳结构的原则 D.技术领先原则

E.组织设计利于组织自身功能发挥的原则

三、名词解释

1. 组织设计:概括为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整体设计过程。 2. 农业推广组织:是组织中的一个特定活动范围的名称。

3. 组织:是指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人、部门等)、有特定的结构、隶属关系明确、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形成的机构。

4. 组织结构(职权结构):即各层次、各部门在权利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及相互关系。

5. 机构的组织结构:是指成员为实现机构本身目标而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四、问答题

1. 简述组织结构体系的内容? 答:(1)职能结构,即完成团体目标所需的各项业务工作及其比例和关系。(2)层次结构,即各管理层次的构成,又称组织的纵向结构。(3)部门结构,即各管理部门的构成,又称专门组织的横向结构。(4)职权结构:即各层次、各部门在权利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及相互关系。

2. 简述有效地组织设计的特征?(简述有效组织设计特征)

答:(1)它能为组织活动提供明确的指令,有助于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使组织活动更有秩序和预见性。(2)有助于及时总结组织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失败像教训,从而形成合理的结构。(3)有助于保持组织活动的连续性。(4)有助于正确确定组织活动的范围及劳动的合理分工与协作,提高工作绩效。

3. 简述农业推广组织的职能?(试述农业推广组织的职能)(试述农业推广组织机构在推广工作中的职能。)

答:(1)确定推广目标 (2)保持推广工作的连续性 (3)保持推广工作的呃权变性 (4)利于信息的交换(5)配合、协作 (6)控制 (7)具有对组织成员、工作条件和工作内容的调控能力。 (8)组织的促动因素。 (9)评估

4. 简述农业推广组织的设计的基本原则。(农业推广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因地、因时、因人、因事制宜的原则。(2)动态中稳定的组织结构与形式的原则 (3)合理发挥部门功能,从整体系统上求得最佳结构的原则。(4)组织设计利于组织自身功能发挥的原则。 第六章 农业推广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 农业推广教育的对象是( B ) A.农民行为 B.农民

C.普通学校学生 D.乡村农业推广人员

2. 农业推广教育是( C ),指开发农村的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 A.咨询 B.宣传 C.开发 D.传播 3. 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不包括( B ) A.普及性 B.正规性 C.实践性 D.时效性 4. “看花容易,绣花难”指的是农业推广教育的( C ) A.实用性 B.时效性 C.实践性 D.普及性 5. “学中做、做中学”反映的是农业推广教育的( C ) A.普及性 B.实用性 C.实践性 D.时效性

6. 进行农家记帐、家庭工副业生产管理、粮食保管、防鼠、食物营养、食品卫生、环境美化、子女教育、庭院经济等为内容的教育称为( D ) A.“四健”教育 B.管理教育 C.技术教育 D.家政教育

7. 农业推广教育方法按传播方式分类,则不包括( D ) A.个别方式 B.群体方式 C.大众方式 D.书面方式 8. 田间插旗法属于( C ) A.群体教学法 B.鼓励教学法 C.个别教学法 D.一般教学法

9. 通过农业竞赛、评价奖励,农业展览等方式,鼓励农民学习和应用科研新成果、新技术的方法,称为( B )

A.效果示范法 B.鼓励教学法 C.技术示范法 D.集体教学法 10.某乡镇组织农民到某村组现场参观考察玉米套大豆高产示范片,这种推广教育方法属于( D ) A.效果示范法 B.大众教学法 C.技术示范法 D.现场参观教学法

11.如果你在田间看到某一地块发生棉铃虫害,需要防治,但当事人(承包这块地的农户)又不在现场,你认为采用哪种推广教学方法效果较好?( A )

A.田间插旗法 B.模范农户法 C.定点咨询法 D.不拘形式接触法 12.推广工作者同推广对象在一对一的相互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和培

训,称为( B )

A.群体教学法 B.个别教学法 C.农家访问 D.不拘形式的接触 13.“种粮为吃饭,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盐”反映的是农民的( C )

A.羞于言商的封闭心理 B.盲目求快的过急心理 C.小而全的自给心理 D.竞争开拓的高效心理

14.农民在采用新技术过程中,总抱有不同态度,产生不同的体验,此即为( C )

A.意志过程 B.认识过程 C.情感过程 D.评价过程 15.丹麦政府规定能享受政府提供的农场贷款者必须获得( B ) A.“岗前培训结业证” B.“绿色证书” C.“绿卡 D.“红色证书”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农民学习的特点( A.B.C.D.E)

A.目的明确 B.互相学习 C.精力分散 D.学习时间少 E.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

2. 影响农民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A.B.D)

A.年龄 B.教育程度 C.学习时间 D.心理背景 E.身体素质 3. 以下属于大众教学法的有( A.B.C.E)

A.幻灯 B.电影 C.录像 D.田间插旗 E.报纸 4. 农民采用新技术的一般心理过程有( A.C.D.E) A.对客体的反应 B.技术的先进性 C.认识过程 D.情感过程 E.意志过程 三、名词解释 1. 农业推广教育:

2. 定点咨询:是指教育对象对位于较为固定的推广教育场所的推广人员进

行的意欲取得技术信息、技术资料或帮助的走访。

3. 效果示范法:是指将采用新的技术与当地常用的技术生产效果的比较示范。

4. 鼓励教学法:是通过农业竞赛、评比奖励、农业展览等方式,鼓励农民学习和应用科研新成果、新技术,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促进先进技术和经验的传播。

5. 个别教学法:是指推广工作同对象在一对一的相互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和培训。

6. 大众教学法:指通过大众传播手段(如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等)较快地为大范围地区农民群体提供信息。

7. 集体教学法:是在同一时间、场所面向较多农民进行的教学。 8. 技术示范法:是指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技术的教育和培训。

9. 现场参观教学法:是指组织农民到先进的地点或单位进行现场考察访问,是通过实例进行推广的重要方法。

四、问答题

1. 简述农业推广教育的作用?

答:(1)促进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提高农民素质 (3)提供科研内容 (4)宣传政策

2. 简述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 答:(1)农业推广教育的普及性 (2)实用性 (3)时效性 (4)实践性 (5)推广教育场所、形式、手段的多样性 (6)综合性

3. 试述农业推广教育的作用和特点。

答:农业推广教育的作用如下(1)促进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提高农民素质 (3)提供科研内容 (4)宣传政策

其特点主要是:(1)农业推广教育的普及性 (2)实用性 (3)时效性 (4)实践性 (5)推广教育场所、形式、手段的多样性 (6)综合性 4. 简述农业推广教育内容的特点?

答:具有(1)广泛性 (2)地域性(3)先进性 (4)实用性

5. 简述农民学习的特点?(简述农业推广教育对象的学习特点。) 试述农民学习的特点。 答:(1)学习目的明确 (2)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 (3)精力分散并影响记忆力(4)负担重而学习时间少。(5)农民之间经常互相学习

6. 简述农民采用新技术的一般心理过程? 答:(1)对客体的反应 (2),认识过程 (3)情感过程 (4)意志过程

7. 简述不同地区农民心理背景?(简述贫困地区农民的心理背景。) 答:一、贫困地区:(1)信息闭塞的安贫心理 (2)懒惰迟钝的麻木心理 (3)等靠要的依赖心理 (4)羞于言商的封闭心理 。

二、一般地区:(1)求稳怕乱的农本心理 (2)小而全的自给心理 (3)直观务实的从众心理。(4)小打小闹的实惠心理 (5)盲目求快的过急心理

三、富裕地区农民的心理背景:(1)重副轻农的厌农心理。(2)竞争开拓的高效心理 (3)乐于经商的开放心理

8. 简述个别教学法有那几种方法? 答:(1)走访农户 (2)定点咨询 (3)不拘形式的接触 (4)“联系农户”和“模范农户”。(5)田间插旗法 9. 简述农业推广教育内容的实用性?

答:表现在:一是推广教育必须适用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P186) 10.试述农业推广教育中个别教学法的具体方法及应用。

答:个别教学法的具体方法有(1)走访农户??(2)定点咨询??(3)不拘形式的接触?(4)“联系农户”和“模范农户”??(5)田间插旗法?? 11.简述农业推广教育的主要内容? 答:(1)农林牧副产品生产。(2)经营管理 (3)农村资源开发和保护 (4)农村能源 (5)农村家庭管理 (6)自然资源保护 (7)职业指导与人际关系训练 (8)政策分析 12.简述农民学习的心理期望?

答:(1)好收成 (2)解决实际问题 (3)非强制性的推广建议实用可行 (40推广人员的主动关心。

13.简述影响农民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 答:(1)年龄 (2)教育程度 (3)心理背景

14.简述农业推广教育方法的分类? 答:(一)按传播方式分类:(1)个别方式。(2)群体方式(3)大众方式 (二)按指导方式分类:(1)集体指导 (2)书面指导 (3)评比、现场、通信指导(4)个人接触指导 (5)组织指导 (6)文字媒介 15.简述推广教学方法的选择?

答:(1)避免单一教学方法 (2)配套选用多种教学方法 (3)重叠使用教学方法 (4)尽可能采用直观教学方法。

16.简述群体教学法有哪几种方法? 答:(1)集体教学法 (2)技术示范法 (3)效果示范法 (4)鼓励教学法 (5)现场参观教学法。 17.简述大众教学法? 答:(1)农业推广印刷品 (2)农业推广视听宣传工具 (3)农业推广静态传播媒介

18.简述农业推广教育方式 答:(1)我国农业教育方式:全日制脱产的农民技术学校和不脱产的农业推广教育 (2)国外:农民职业基础培训 、农民培训和民办机构的农民培训网络。

第二章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一、单项选择题

1. 技术上限与经济上限的关系一般表现为( A ) A.技术上限>经济上限 B.技术上限=经济上限 C.技术上限<经济上限 D.两者关系不确定,或大或小

2. 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新的栽培技术和畜禽饲养技术,这些技术属于( A )

A.非物质形态技术 B.物质形态的物化技术 C.经营管理技能 D.有形技术

3. 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良种、良禽、苗木、农药、肥料、农具等,这些是属于( B )

A.非物质形态技术 B.物质形态的物化技术 C.新的栽培技术 D.经营管理技能 4. 不计成本而取得每亩的最高产量称为( D )

A.经济上限 B.成果分布 C.实际产量 D.技术上限 5. 不计成本而取得的每亩最高产量称为(A)

A.技术上限 B.成果分布 C.经济上限 D.空白潜力

6. 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经济上限的提高都不可能超过相应的(B) A.成果分布 B.技术上限 C.技术下限 D.社会上限 7. 技术上限和经济上限影响生产潜力,而成果分布则影响(A) A.实际生产量 B.实际投入量 C.生产积极性 D.产量上限

8. 经济上限或成果分布的提高都不能超过甚至达到相应的(D) A.转化率 B.推广度 C.推广指数 D.技术上限 9. 提高成果分布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D) A.提高技术上限 B.提高经济上限

C.提高技术上限以及有效的推广服务和支农服务 D.提高经济上限以及有效的推广服务和支农服务 10.提高成果分布的基础是(B) A.提高空白潜力 B.提高经济上限 C.提高技术上限 D.提高推广指数 11.决定物质生产最高限度的是(A)。

A.技术上限 B.经济上限 C.成果分布 D.推广率 12.推广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提高(B)

A.技术上限 B.农民成果分布 C.经济上限 D.推广人员收入 13.成果产出单位与成果应用单位紧密结合建立中试生产基地,把试验、示范和推广相结合,进行研究和成果推广,此种成果转化途径为(A) A.中试生产基地建设 B.企业技术市场 C.大众传播途径 D.农业开发研究

14.按农业科技成果的形态分类,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属于(D) A.物化产品 B.技巧与技能 C.服务性知识产品 D.技术性产品 15.某类成果以非物化的信息形态存在,被传播和使用,如抗旱技术、栽培管理技术等,此类成果属于(B)

A.物化产品 B.技术性产品 C.技巧与技能 D.服务性知识产品 16.种子、化肥、农药属于(A) A.物化产品 B.技术性产品 C.技能和技巧 D.服务性的知识产品 17.土壤区划属于(D)

A.物化产品 B.技术性产品 C.技能和技巧 D.服务性的知识产品 18.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度可用(A)评价。

A.转化率 B.转化模式 C.转化体系 D.转化途径 19.要提高经济上限,首先要提高(A) A.技术上限 B.经济效益 C.资金周转 D.农民素质

20.成果产出以后能否形成现实生产力,关键在于(B) A.成果扩散系统 B.成果采纳系统 C.目标团体系统 D.推广服务系统

21.用于评价多项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是(C) A.推广度 B.推广指数 C.推广率 D.平均推广速度

22.评价多项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是(C) A.转化率 B.推广度 C.推广率 D.推广指数

23.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度可以用转化率来表示,转化率可用下式计算:R=00atta×100%式中:R表示成果转化率(A)。

A.a0表示实际转化成果数 B.a表示实际转化成果数 C.t0表示正常转化周期 D.t表示实际转化周期 24.推广指数为(D)

A.推广度×推广率 B.推广率推广度 C.推广率推广度 D.推广率推广度 25.推广指数(C)

A.应推广规模实际推广规模 B.0

总的成果项数已推广的科技成果项数

C.推广度推广率 D.成果使用年限推广度 26.反映单项技术推广的程度指标是(B) A.推广率 B.推广度 C.推广指数 D.转化度

27.实际推广规模占应推广规模的百分比,称为 (D) A.转化率 B.推广指数 C.推广率 D.推广度

28.某单位在某一时期,科技成果的推广率为25%,推广度为25%,那么,其推广指数为(A)

A.25% B.50% C.62.5% D100%

29.按国家科委统计的口径,判定一项农业生产技术成果已推广,其推广度应等于或超过(B)

A.10% B.20% C.30% D.50%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有( A.B.C.D.E) 。

A.农业开发研究 B.农业推广机构推广 C.大众传播途径 D.农业技术市场 E.中试生产基地建设

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包括( A.B.C)

A.成果产出系统 B.成果扩散系统 C.成果采纳系统 D.成果沟通系统 E.成果转让系统

3. 农业科技成果的形态有(B.C.D.E) A.农作物 B.物化产品

C.技术性产品 D.技巧与技能 E.服务性的知识产品 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有( A.B.C.D.E) A.技术资料 B.经营服务

C.技术承包 D.技术咨询 E.技术培训 5.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 A.B.C)

A.经营服务 B.技术承包

C.技术咨询 D.农业开发研究 E.大众传播 6. 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基本因素有( A. D) A.转化周期 B.推广率

C.推广度 D.转化成果数 E.推广指数

7. 按我国国家科委的统计口径,可判定成果已被推广的情况为( B.C) A.一项农业应用技术成果推广度≥15% B.一项农业应用技术成果推广度≥20%

C.一项农业管理技术(或其他软科学成果)推广度≥50% D.推广面积必须达到100万亩 E.推广总经济效益必须达到1000万元 8. 提高技术上限的途径有( A.C.D.E)

A.通过农业科学研究获得最高产量的技术措施 B.提高成果分布 C.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 D.通过农田基本建设改善作物生长条件 E.有效的经营管理与服务

三、名词解释

1. 推广度:反映单项技术推广的程度,即某技术在空间的分布状况。(等于实际推广规模除以应推广规模)。

2. 推广率:是评价多项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即某技术或某行业技术已被推广的比例。

3. 推广指数:为综合反映技术推广状况的指标。(等于推广率乘以推广度开根号)。

4. 经济上限:是指允许农民技能、经营方式和自然资源存在着有差别的情况下,取得的每年每亩增值的总值。

5. 技术上限:研究机构一项研究成果所取得的产量最好的技术措施,甚至不惜工本,以保证取得每亩最高产量称为技术上限。 6. 成果转化周期:

7.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就是把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并通过农业生产环节在生产中应用。

8. 转化率:即包括转化周期和转化成果数

9. 平均推广速度:是评价推广效率的指标。(等于推广度除以成果使用年限)。 四、问答题

1. 简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形态有哪几种?(简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

答:(1)物化产品 (2)技术性产品 (3)技巧和技能 (4)服务性的知识产品

2. 简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

答:(1)农业开发研究 (2)农业推广机构推广 (3)大众传播 (4)农业技术市场 (5)中试生产基地建设 3. 简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

答:(1)经营服务 (2)技术承包 (3)技术咨询 (4)技术培训、技术资料等服务方式。

4. 简述提高技术上限的方法?

答:(1)通过农业科学研究获得最高产量的技术措施 (2)通过农田基本建设改善作物生长条件。(3)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4)有效的经营管理与推广服务。

5. 如何提高不发达地区农民成果分布的对策?(试述提高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成果分布的对策。)

答:(1)引进适用技术(2)调整农业内部结构(3)增加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加快农业综合开发 (4) 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 (5) 建立价格体系和有效的生产信贷计划 (6) 加速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7)强化党对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领导

6. 简要回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基本模式。

答:一种是直线转化模式,即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开发研究—

生产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另一种是交叉循环模式,在正常情况下这种转化的模式每完成一个循环周期,就意味着升高了一个能级层次,或者说科研和生产的水平就提高了一个层次。

7. 衡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状况的指标体系有哪些?

答:衡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与其相关的还有推广率、推广度、推广指数、平均推广速度、新增总产值、新增纯收益、年均纯收益和投入产出比等。 8. 农业开发研究包括哪些方面?

答:农业开发研究主要是对已有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研究,主要是以系统科学的观点和做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开发过程中,把多项“软、硬”技术综合组装,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成果的效益。

9.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①转化系统是否健全,转化系统的管理体制是否合理;②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是否脱节,反馈回路是否畅通;③技术储备是否雄厚;此外还有科学文化因素、政策法规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自然地理因素等的影响。 10.简述决定经济上限的因素?

答:(1)交通、农业服务对经济上限的影响 (2)集镇对经济上限的影响 11.简述提高经济上限的方法?

答:(1)扩大运输网,建设农村通向市镇的交通设施。 (2)为农民增设农产品销售市场。

(3)就地建立地方农业生产资料和设备的供销渠道。 (4)建立信贷机构。 (5)加强经营管理。 (6)建立有利的价格体系。

12.论述提高成果分布的途径和方法?

答:一、有效的推广服务:(1)推广人员要鼓励农民开创新路,向农民推

荐过去他们不知道的增产措施,并帮助他们进行实践。 (2)帮助农民尽快掌握革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3)帮助农民观察在采用技术措施后,农作物生长或畜禽饲养情况,以及他所观察到的变化。

(4)推广人员把当地农民革新的情况告诉其他农民,及时把信息传开。二、有效的支农服务:

(1)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农业信贷。

(2)为农民建立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的服务体系。

(3)及时为农民提供价格和市场信息,以及指导他们如何决策。

第七章 农业推广人员 一、单项选择题 1. 农业推广人员是(B) A.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人员 B.农业推广专职人员

C.农业推广机构的成员 D.在农村传播农业技术的人员 2. 农业推广人员准确的界定是(B)

A.从事推广工作的人员 B.从事推广工作的专职人员 C.农业推广系统的成员 D.农业服务人员

3. 农业推广系统中决定农业推广工作成效的主体能动因素是(B) A.农业推广计划 B.推广人员 C.农业推广项目 D.物质和资金

4. 要搞好产、供、销一体化服务,要求推广人员具备最为重要的能力是(B) A.教学能力 B.经营管理能力 C.口头表达能力 D.文字写作能力

5. 要搞好产、供、销一体化服务,要求推广人员具备最为重要的能力是(B) A.推广教学能力 B.经营管理能力 C.口头表达能力 D.社会工作能力 6. 西欧对推广人员的最低学历要求为(D)

A.博士 B.硕士 C.大学本科 D.高等专科 7. 农业推广人员个体和群体的知识的合理组合称为(C) A.专业结构 B.年龄结构 C.知识结构 D.能力结构

8. 要求农业推广人员应合理配备好农、林、牧、副、渔、产品加工等各业人才,主要是指(C)

A.能级结构 B.知识结构 C.专业结构 D.能力结构

9. 要求高、中、初级农业推广人员保持合理的比例是指农业推广人员的(C)

A.专业结构 B.知识结构 C.能级结构 D.年龄结构 10.各层次农业推广人员的合理比例,称为农业推广人员的(B) A.专业结构 B.能级结构 C.能力结构 D.知识结构 11.农业推广人员老、中、青的组成合理结构应是(B) A.倒塔形 B.顺塔形 C.柱形 D.蜂腰形

12.关于农业推广人员的年龄结构,老、中、青组成的合理结构为(B) A.倒塔形 B.顺塔形 C.柱形 D.蜂腰形 13.农业推广人员的职责是指(A) A.推广人员履行的义务和行使的权力 B.推广人员履行的义务 C.进行农业发展的宏观管理 D.引导农民参与推广工作

14.参与试验、示范和制订技术工作计划,组织并参与实施,对实施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指导生产人员掌握技术要点,解决生产中一般的技术问题,撰写调查报告和技术工作小结,这些职责对应的职务(职称) 是(C)

A.高级农艺师 B.农艺师 C.助理农艺师 D.农业技术员

15.我国对获得农学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担任农艺师工作两年以上,且能制定本地区农业发展规划,主持重大发展项目,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重大问题者,可任命为(B)

A.推广研究员 B.高级农艺师 C.总农艺师 D.助理农艺师

16.我国农业推广人员中技术职务最高的是(D)

A.高级农艺师 B.专家教授 C.推广站长 D.推广研究员 17.农业推广人员的技术职称中,最高一级是(C)

A.农艺师 B.助理农艺师 C.推广研究员 D.高级农艺师 18.农业推广人员的技术职称中,仅次于推广研究员的职称是(A) A.高级农艺师 B.农艺师 C.助理农艺师 D.技术员

19.为了保持和提高推广人员从事本职工作的能力,所组织的学习活动是(C)

A.职前培训 B.脱产培训 C.在职培训 D.访问培训 20.对准备专门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人员进行的教学活动是(A) A.职前培训 B.职后培训 C.在职培训 D.个别指导培训 21.对有经验但没有受过训练的推广人员,适宜的培训形式为(A) A.系统培训 B.专题培训 C.以会代训 D.座谈讨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结构,一般包括( A.B.C.D.E)

A.专业结构 B.能级结构 C.年龄结构 D.知识结构 E.能力结构 2. 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结构包括( A.B.C.D.E) A.专业结构 B.能级结构 C.年龄结构 D.知识结构 E.能力结构

3. 推广研究员的职责有( A.B.E)

A.起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在同行中享有较高威望 B.组织开发性研究,开创新的服务项目 C.制定主管范围内的生产发展规划 D.组织制定部分推广项目的工作计划

E.在指导中级人员、培训人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4. 县级农业推广人员的职责有( A.C)

A.制定县级农业推广计划

B.制定县级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资源开发计划 C.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 D.主持重大项目的推广实施

E.在新技术、新成果的采纳上起模范带头作用

三、名词解释

1. 农业推广人员: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以农业推广活动为主要职业的专职人员。

2. 职前培训:是指对准备专门从事推广工作的人员进行就业前的职业教育。

3. 在职培训:是指推广组织为了保持和提高推广人员从事本职工作能力所组织的学习活动。

4. 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结构:是指构成农业推广人才素质诸要素的结合方式。

5. 农业推广人员的能级结构:系指各层次农业推广人员的合理比例。 6. 农业推广人员素质:是指完成和胜任推广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生理条件、职业道德、科学技术知识以及组织教育能力的综合表现。 7. 狭义的素质:是指人的先天鼑赋,即指先天的生理特征,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方面的特征,是人的思维发展的生理条件。

8. 农业推广人员的专业结构:系指各类专业人才的合理比例。

9. 农业推广人员的年龄结构:系指各类年龄区间人员在人才群体中所占的比例。

10.农业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系指农业推广人员个体和群体的知识的合理组合。

11.农业推广人员的能力结构:系指各种能力合理组合。

12.农业推广人员的职责:是农业推广人员所履行的义务 和行使的权利。

四、问答题

1. 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的地位?

答:(1)农业推广人员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农业人推广人员是农民与社会交往的桥梁。 2.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的作用?

答:(1)在科技成果传播中的纽带作用(2)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的促进作用(3)在新技术成果推广中的创造作用(4)在提高农民素质教育中的教育作用(5)在制定农业方针、政策和农业发展计划中的参谋作用

3. 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的职业道德?(简述农业推广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答:(1)热爱本职,服务农民 (2)深入基层,联系群众。 (3)用于探索,勤奋求知 (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5)谦虚真诚,合作共事。 4. 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

(农业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1)学科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 (2)农村社会知识和社会工作能力 (3)经营管理能力

(4)教育学知识和推广教学能力 (5)语文知识和表达能力 5. 简述科技示范户的职责? 答:A在试验示范中起带头作用 B 在技术推广上起纽带和宣传作用 C 在科技活动中起桥梁作用 D 在信息情报上起传递辐射作用 E,在专业联合中起组织骨干作用

6.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结构?(简述对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求?)

答:一、要有科学工作者的严肃的科学态度,有勇于吃苦、献身农业的精神;二、要有广博的业务知识,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三、要有较强的业务实践能力,有组织群众工作经验核良好作风。

7. 答:(1)专业结构(2)能级结构(3)年龄结构(4)知识结构(5)能力结构

第九章 农业推广方式与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 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的推广项目一般是由( B )制定。 A.地方组织 B.商业组织 C.行政部门 D.农民个人 2. 当推广的目的是技术指导时,不宜采用的推广方法是(A) A.展览会 B.方法示范 C.成果示范 D.现场参观 3. 农作系统开发推广方式最突出的特点是(C) A.能大幅度地提高作物产量 B.能大幅度地增加农民的收入

C.密切了推广人员与科研人员之间的关系 D.农民知识更新快

4. 衡量项目推广方式成败的主要尺度是(B) A.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B.在短期内有无理想的变化 C.农民的积极性 D.行政部门的积极性 5. 一般推广方式的基本特征是(D)

A推广项目由地方制定,自上而下地安排项目经费 B推广项目由地方制定,自下而上地申请项目经费 C推广项目由中央制定,自下而上地制定推广计划 D推广项目由中央制定,自上而下地制定推广计划 6. 一般推广方式在管理上实行的是(D) A.平行管理 B.自由式管理 C.双向管理 D.垂直管理

7. 对于一般推广方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农业技术和信息主要来源于高层 B.其目标是帮助农民提高产量 C.推广的主要内容是农业技术 D.推广项目一般由地方制定 8. 专项技术劳务承包(C)

A.只包技术,不包劳务 B.只包劳务,不包技术 C.既包技术,又包劳务 D.既包技术,又包产量

9. 国家的“丰收计划”采用的推广方式是(D) A.计划推广方式 B.群众性组织推广方式 C.农作系统开发推广方式 D.项目推广方式 10.国家的“丰收计划”采用的推广方式是(D) A.技术承包责任制 B.技术、信息和经营服务相结合 C.农业技术知识竞赛 D.按项目推广技术

11.推广人员与农民在双方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定技术承包合同,按合同规定推广技术。这种推广方式是(C) A.群众性推广方式 B.联产提成技术承包推广方式 C.技术承包责任制推广方式 D.项目推广方式

12.我国按项目推广技术的农业推广方式,项目的选择应考虑项目(D) A.影响面大,对农民的素质有较大提高 B.影响面大,农作物增产显著

C.影响面不宜大,增收效果显著 D.影响面大,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13.我国按项目推广技术的农业推广方式中,项目确定需要(D) A.先进行试验、示范 B.先进行技术人员培训

C.先进行实施评价 D.先选择,经过论证并报上级批准 14.最能实现产供销协调一致的推广方式是(B) A.群众性推广方式 B.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 C.农作系统开发推广方式 D.项目推广方式 15.我国技术承包责任制推广方式中,承包者(B) A.只能是个人 B.可以是技术推广组织或个人

C.只能是推广组织 D.只能是专家组成人员 16.培训和访问推广方式的培训主要是针对( A ) A.基层推广人员 B.广大农民 C.基层行政干部 D.农民积极分子

17.在下列推广方法中,信函访问是属于(C) A.大众传播 B.培训访问 C.个别指导 D.集体指导 18.大众传播在信息沟通上(B)

A.主要是双向沟通 B.基本上是单向沟通 C.直接面对农民 D.需要投入的成本高,效益低 19.下列方法中属于个别指导方式的是(B)

A.方法示范 B.访问农户 C.现场参观 D.黑板报 20.以下属于个别指导法的是(B) A.小组讨论 B.农户访问 C.成果示范 D.录音录像

21.下列方法中属于大众传播方式的是(D)

A.小组讨论 B.讲习班 C.定点咨询 D.小册子 22.如果个别农户有个别问题需要解决,最适宜的方法是(C) A.将其定为示范户 B.不拘形式接触 C.走访农户 D.让他参加培训班 23.方法示范这种形式属于(D)

A.培训访问 B.成果示范 C.大众传播 D.集体指导 24.信息传播成本低、效益高是(A)的一个特点。 A.大众传播法 B.成果示范法 C.方法示范法 D.个别指导法 25.展示果树修剪的推广方法是(A)

A.方法示范 B.成果示范 C.个别指导 D.小组讨论 26.按指导方式分类,以下属于集体指导的是(A) A.培训班 B.报纸 C.鉴定会 D.农户访问

27.按指导方式分类,以下属于集体指导的是(A) A.培训 B.报纸 C.鉴定会 D.田间示范 28.农民访问是( D )

A.推广人员直接访问农民 B.推广人员直接访问农民积极分子 C.专家直接访问农民 D.农民与农民之间的互访 29.双向沟通效果最好的方法是( A )

A.农户访问 B.大众传播 C.方法示范 D.成果示范 30.最有助于对某个问题或看法做出一致的决定的方法是(D) A.成果示范 B.方法示范 C.个别指导 D.小组讨论 31.电话访问在下列农业推广方法中,属于(B)

A.大众传播 B.个别指导 C.集体指导 D.培训访问 32.科技刊物是一种(A)

A.大众传播方法 B.传播媒体 C.集体指导方法 D.简报 33.与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法相比,大众传播法最突出的特点是(B) A.成本较高 B.单向沟通 C.最费时间 D.信息真实 34.集体指导法不包括(C) A.培训班 B.成果示范 C.农户访问 D.小组讨论 35.科技示范户一般应选择(D)

A.保守农民 B.推广人员 C.乡(镇)干部 D.进步农民 36.推广工作者通过走村串户进行的一种个别接触方式称为(A) A.走访农户 B.定点咨询 C.资助农户 D.发放资料

37.当推广的目的是使农民有成功信心时,不宜采用的推广方法是(A) A.教材 B.讨论会 C.方法示范 D.农户访问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大众传播媒体包括(A.B.C.D.E)

A.报纸 B.农业杂志 C.广播 D.电影、电视 E.陈列品

2. 当推广的目的是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关心时,可供选择的推广方法主要有(D.E.)

A.讨论会 B.方法示范 C.农户访问 D.新闻报道 E.展览会 3. 搞好农业技术集团承包,实行“三农”结合,这“三农”是指(A. C. E.) A.农业院校 B.农民 C.农业推广机构 D.农村 E.农业科研部门 4. 下列可以进行方法示范的有(A.B.C) A.幼鸡鉴别 B.棉花整枝

C.果树修剪 D.作物品种 E.新产品 5. 大众传播法的特点是(A.C.D.E) A.信息传播速度快 B.信息传播成本高

C.传播的技术、信息具有权威性 D.难以进行双向沟通 E.效益高 6. 大众传播媒体包括(A.B.C.D)

A.报纸 B.科技刊物 C.广播 D.电影 E.特殊品 7. 个别指导法的特点有(A.D.E) A.针对性强 B.利于展开讨论

C.信息发送量小费用低 D.直接解决问题 E.双向沟通 8. 我国应用较普遍的农业推广方式有(A.C.D.E.) A.按项目推广方式 B.教育机构推广方式 C.技术承包责任制方式

D.技术、信息和经营服务相结合方式 E.农业知识技术竞赛方式

三、名词解释

1. 农业推广方法:是指农业推广部门或推广人员,为达到推广活动目的所采取的不同途径、步骤和服务方式。

2. 农业推广方式:是指推广机构与农民的结合或关系形态,涉及到农业政策和行政事项。

3. 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是指为提高某特定产品的总产量而专门进行推广的方式。

4. 培训和访问推广方式:是指专家培训推广员,推广中深入农户访问,开展推广服务的方式。

5. 技术承包责任制方式:是指推广人员与农民在双方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定技术承包合同,按合同规定推广技术。

6. 大众传播法:是指推广者将农业技术和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广大农民群宗的推广方法。

7. 集体指导法:即在同一类型、地区,相同的生产和经营方法的条件下,把情况相似或相同的一些农民组织起来,采取小组会议等方法,集中地对农民进行指导和传递信息的交流方法。

8. 方法示范:是指农业推广工作中,通过实际操作向农民展示某种技能的推广方法。

9. 成果示范:是指在农业推广人员指导下,将某项科技成果在一定面积上进行实际应用,做出样板,示范给其他农民,引起他们的兴趣,鼓励推动他们共同次的推广方法。

10. 项目推广方式: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区,在一个特定时期内,借助于大量输入的外部资金,采取按项目进行的方式来推广农业技术的方式。 11. 个别指导法:是指推广人员与个别农民之间单独接触,研究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是向个别农民直接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式。

四、问答题

1. 简述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的优缺点以及衡量成效的尺度?

答:优点:(1)是专门组织的推广技术符合专业产品的需要,产供销能协调一致;(2)技术传递比较及时,对推广人员易于监督和考核。缺点:是商业组织的利益与农民利益不容易兼顾。尺度:农作物产品的总产量 2. 简述项目推广方式的优缺点及衡量成效的尺度?

答:优点:易于评估,国外投资者也于看到项目的短期效果,新技术和推广方法得到试验,从而奠定更大推广项目的基础。缺点:项目执行时间太短,所需经费太多,外援中止,项目的延续得不到保证。

3. 简述我国农业推广方式? 答:一、按项目推广技术 二、技术承包责任

制方式 三、技术、信息和经营服务相结合方式。

4. 简述技术承包责任制方式?(技术承包责任制推广方式有哪些形式?) 答:(1)联产提成技术承包 (2)定产定酬技术承包 (3)联效联质技术承包 (4)专项技术劳务承包 (5)农业集团承包 5. 大众传播法的特点及应用?

答(1)传播的技术和信息具有权威性。(2)传播的技术和信息数量大、传播速度快。(3)信息传播成本低、效益高。(4)大众传播难以进行双向信息沟通。应用:介绍新观点。

6. 简述大众媒体有哪些?(常用的大众传播媒体有哪些?)

答:(1)报纸(2)科技刊物 (3)广播 (4)电影 (5)电视 (6)录像音 (7)陈列品

7. 简述集体指导法的特点及应用?(试述集体指导法的特点及如何应用集体指导法?)

答:(1)知道范围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推广效率和经济效益 (2)信息传递方式属双向交流,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3)有利于展开讨论或辩论,达到一致意见。(4)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每个人的特殊要求。应用:(1)培训班 (2)方法示范 (3)小组讨论 (4)成果示范 (5)方法示范 8. 简述个别指导法的特点及应用?(试述农业推广方法中的个别指导法的特点及其应用)

答:(1)针对性强 (2)直接解决问题 (3)双向沟通 (4)信息发送量小、费用高。应用:(1)农户访问 (2)办公室访问 (3)电话访问 (4)信函访问

9. 如何进行农户访问?

答:(1)访问要有计划准备(2)选择好访问对象 (3)做好访问记录(4)访问要经常进行。

10.试述成果示范的意义及其原则。 答:(P313-314)

11.试述提高农户访问效果应注意的问题。

答:(1)访问要有计划准备(2)选择好访问对象 (3)做好访问记录(4)

访问要经常进行。

12.试比较大众传播与直接交流两类推广方法的主要区别。

答:区别比较如下 1)信息流向方面:直接交流是双向的,大众传播是单向的; 2)反馈量方面:直接交流反馈量大,大众传播反馈量小; 3)传播速度方面:直接交流慢,大众传播快;

4)修正信息的可能性方面:直接交流大,大众传播小;

5)人均有效交往费用方面(或成本方面):直接交流高,大众传播低 13.简述培训和访问推广方式的优缺点及衡量成效的尺度

答:优点:(1)农业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快,对推广工作的监督管理严格。(2)推广人员与农民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易于进行。

缺点:推广人员队伍庞大,开支大,管理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尺度:一、农产品产量 二、贫穷小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改善程度。 14.简述群众性推广方式的优缺点及衡量成效的尺度?

答:优点:推广工作符合实际,国家开支少,技术应用率高;缺点:中央对推广项目的控制权太小,基本材料的汇总统计困难,农民组织的力量很强,有时可能对中央有压力。尺度:农民组织稳定性、专家等参与程度、带来的利益大小。

15.简述农作系统开发推广方式的优缺点及衡量成效的尺度?

答:优点:推广的内容有针对性 ,有助于加强推广和科研的联系 ,能使农民自愿采纳新技术。

缺点:科研人员参与农作系统的研究不仅要增加开支,而且时间较长,难以监督。尺度:农民采用技术的程度。

16.简述费用分摊推广方式的优缺点及衡量成效的尺度? 答:优点:(1)推广内容比较符合农民的需要。 (2)增强推广人员的责任感,减轻中央财政的负担。

缺点:中央对推广计划的制定和推广人员的人事安排、考评监督等比较困难。 尺度:农民是否愿意分担部门费用。

17.简述教育机构推广方式的优缺点及衡量成效的尺度?

答:优点是可使教学更符合实际,可加强师生与农村、农民及推广部门的

联系。缺点:学校搞推广工作

18.简述一般推广方式的优缺点以及衡量成效的尺度?

答:优点:从中央到地方实行垂直管理,能较好地向农民解释政府政策,加快从中央到地方的信息传递,同时使推广工作活动易于控制。缺点:加大财政负担,效率不高,会出现基基层推广人员不顾当地情况和农民需要去满足上级要求。尺度:农业产量。 19.简述世界八种农业推广方式?

答:一、一般推广方式 。二、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

三、培训和访问推广方式 。四、群众性推广方式 。五、项目推广方式。六、农作系统开发推广方式。 七、费用分摊推广方式 。八,教育机构推广方式。

20.农业技术知识竞赛方式?

答:(1)当众演讲 (2)集中考试 (3)书面答题 (4)现场竞赛

第十五章 农业推广工作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 对于县级推广组织机构,高、中、初级人员合理的比例是(A) A.1∶5∶9 B.3∶2∶1 C.1∶2∶3 D.1∶3∶5

2. 县级推广机构中,高、中、初级人员比例大体为(D) A.1∶2∶3 B.1∶3∶5 C.1∶4∶6 D.1∶5∶9

3. 在人员构成合理的省级推广机构中,高、中、初级人员比例大体为(A) A.1∶2∶3 B.1∶3∶5 C.1∶4∶6 D.1∶5∶9

4. 为了评价推广对象的教育效果,需要考察(B )。 A.推广人员培训农民数量的多少 B.农民对推广工作的认识程度 C.农民的产量与产值增加情况

D.农民的经济效益提高情况

5. 农业推广方法效果评价的尺度应是(B) A.推广目标的实现程度 B.改变农民行为的程度 C.推广成效率 D.推广对象经济效益 6. 推广成效率是(C)除以适宜推广面积。 A.推广后的总收入 B.推广总经济效益 C.实际推广面积 D.推广总面积

7. 计算推广成效率是以实际推广面积除以(C) A.总面积 B.推广面积 C.适宜推广面积 D.常年播种面积

8. 计算推广年人均效益是参加推广的人数除(C) A.推广年总经济效益 B.推广年总面积 C.推广项目年经济效益 D.推广年总产量

9. 评价推广对象的经济效益状况时,需要比较总收入与总支出之(D) A.和 B.积 C.比率 D.差额

10.推广项目年经济效益除以参加推广的人数是(B) A.年经济效益 B.推广年人均效益 C.推广成效率 D.推广直接效益

11.推广年人均效益是推广项目年经济效益除以(B) A.推广的面积 B.参加推广的人数 C.年推广对象数 D.年采用创新的推广对象数 12.采纳率可用来反映(C)

A.推广对象的教育效果 B.接触推广对象比例 C.创新的扩散情况 D.推广的成效

13.接触的推广对象数除以总推广对象数再乘以100%,其值表示(B) A.创新的扩散 B.接触比例 C.推广经济效益 D.教育效果 14.接触的推广对象数除以总推广对象数再乘以100%,其值表示(B) A.创新的扩散 B.接触比例 C.推广经济效益 D.推广成效 15.实际推广面积/适宜推广面积×100%表示的是(D)

A.推广经济效益 B.创新扩散的大小 C.推广年经济效益 D.推广成效率

16.实际推广面积与适宜推广面积的比较为(C)

A.推广率 B.推广指数 C.推广成效率 D.推广效益率 17.推广年经济效益是推广总经济效益除以(B) A.推广时间 B.推广年限 C.每年参加推广的人数 D.每年推广面积

18.在农业推广工作评价中,有时需要计算有效推广面积,有效推广面积等于(B)

A.推广面积×复种指数 B.推广面积×保收系数 C.推广面积÷复种指数 D.推广面积÷保收系数

19.在农业推广工作评价中,评价推广对象的标准之一是(C) A.机构设置是否合理 B.当地政府和农民的关系 C.创新的扩散情况 D.推广人员工作效率情况 20.下述有关农业推广工作评价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A.评定农业推广工作完成的程度,测算其取得效益的大小 B.评定农业推广人员的成绩,便于评选先进 C.评定大众传播方法的效果,以便决定是否采用 D.评定农民的需要,以便确定推广项目 21.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方法不包括(B)

A.单位自评 B.群众评价 C.行家评价 D.专家评价

22.采用创新的推广对象数除以总推广对象数再乘以100%,其值表示(C) A.推广效率 B.推广经济效益 C.采纳率 D.教育效果

23.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指标的设置是根据(D) A.评价方法 B.评价方式 C.评价效果 D.评价内容 24.评价计划不包括(D)

A.评价的内容、方法 B.参加人员 C.评价时间安排及地点 D.收集评价资料 25.农民对推广工作的认识程度可以反映(B) A.推广对象的社会效果 B.推广对象的教育效果 C.推广对象的经济效果 D.推广对象的科技效果 26.推广方法对农民采用新技术的影响可以用作(B) A.衡量农业推广方法优劣的尺度 B.农业推广方法效果评价的尺度 C.衡量农民接受技术水平高低的尺度 D.评价农业技术效果的尺度 27.属于推广范畴的阶段是(C) A.项目选择阶段 B.试验阶段 C.示范阶段 D.确定目标和计划拟定阶段

28.农业推广服务必须有明确的(D)和指明努力方向的计划,才能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改善农村人民总体生活水平的目的。 A.具体步骤 B.具体内容 C.建议 D.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方法中的调查法类型有(B.C)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随机访问调查 D.单位调查 E.考试调查

2. 对农业推广工作进行评价的原则有(A. B. C) A.实事求是 B.因地制宜 C.综合效益高 D.群众自愿 E.近期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3. 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原则主要有(A. B. C) A.因地制宜 B.综合效益 C.实事求是 D.教育农民 E.群众自愿

4. 在农业推广工作评价中,收集评价资料的方法有(A. B. D.) A.问卷法 B.访问法 C.讨论法 D.观察法 E.比较法

5. 收集评价资料的方法有(A. B. C) A.问卷法 B.访问法 C.观察法 D.行家评价法 E.比较法

6. 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方式有(A. B. C) A.单位自评 B.行家评价

C.专家评价 D.领导评价 E.群众评价

三、名词解释

1. 专家评价方式——是聘请推广专家、农业技术专家和推广管理专家组成评价小组对农业推广工作进行评价的方式。

2. 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是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应用科学法,根据既定的农业推广工作目标或标准,对推广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衡量、检查和考核。

3. 采纳率:采用创新的推广对象数占推广对象数的比例。

4. 推广成效率:实际推广面积除以适宜推广面积。 5. 自我鉴定评价法:推广单位或个人,根据若干原则、标准收集资料,对自己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定。

6. 随机询问调查:在交通要道路口、农村集市等人群集散的地方,随机选择调查对象,针对评价内容,广泛了解情况、征求意见。

7. 接触推广对象比例:接触到的推广对象数在总推广对象数中所占的比例。

8. 推广年经济效益指标:(1)年经济效益等于推广总经济效益除以推广年限。(2)推广的年人均经济效益等于推广项目年经济效益除以参加推广的人数。(3)推广成效率:实际推广面积除以适宜推广面积。

四、问答题

1. 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步骤?

答(1)确定评价范围 (2)制定评价计划 (3)确定评价指标 (4)收集评价资料(5)整理分析评价资料并形成评价结论。 2. 在农业推广工作评价中,收集评价资料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有哪些?) 答:(1)问倦法 (2)访问法 (3)观察法 (4)讨论法 (5)比较法

3. 怎样评价农业推广中对于推广对象的教育效果? 答:评价农业推广中对于推广对象的教育效果主要从三方面进行:(1)农民对推广工作的认识程度;(2)操作技能提高的程度;(3)基本理论掌握、了解的程度。 4. 推广工作效益率可用哪些指标评价?

答:(1)年经济效益 (2)推广年人均效益 (3)推广成效率 5. 简述评价作用?

答:(1)评价可以评价农业推广工作完成的程度,测算其取得效益大小。(2)评价可以透视整个推广工作中的问题和成绩。(3)评价可以分析推广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4)评价可以帮助推广人员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工作能力和改进工作作风。(5)评价可以检查推广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6)评价可以为农业行政部门和政府从宏观调控上制定推广政策。 6. 简述评价的原则?

答:(1)实事求是原则 (2)因地制宜原则 (3)综合效益原则 (4)群众自愿原则

7. 推广组织的评价标准? 答:(1)机构设置是否合理 (2)内部规章是否健全 (3)计划是否周密、措施是否可行。 (4)能否按计划指标完成 (5)能否按计划指标完成 (6)当地政府和农民关系 (7)农工人员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情况。 8. 简述评价的方式?

答:(1)单位自评 (2)行家评价 (3)专家评价 9. 评价方法? 答:(1)调查法 (2)会见法 (3)观察法 (4)对比法 (5)自我鉴定评价法 (6)总结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t7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