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手册

更新时间:2024-01-08 16: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学员手册

(附07试卷)

第一部分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暂行细则

教人司(98)37号

第一条 为确保新补充到高等学校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和《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以下简称“岗前培训”)的对象为新补充到高等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或其他人员。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毕业生,可免修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课程。

第三条 岗前培训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属的高等学校师资(高师)培训中心或本地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具体承担岗前培训的组织管理、培训、考核以及授课教师的配备等任务。

第四条 岗前培训工作的内容以《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为依据,包括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第五条 岗前培训以集中授课为主,可采取专题讲座、典型报告、教学观摩、课堂教学实践或讲评等形式。

第六条 岗前培训的教学工作应参照《指导纲要》执行,总学时不低于110学时。已建立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把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与岗前培训结合起来,一次完成。

第七条 担任岗前培训教学工作的教师应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能起示范作用,责任心强,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

第八条 岗前培训教材由国家教委有关部门根据《指导纲要》组织编写或推荐。各地原有教材可供学员学习时参考。

第九条 岗前培训的考核以闭卷考试为主,兼顾学习作业和教学实践锻炼等方面。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指导纲要》统一命题。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向成绩合格者颁发国家教委统一印制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书》。岗前培训的考核结果记入个人业务档案。考核结果可以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职务聘任的依据之一。

第十条 有关培训单位对岗前培训工作要进行严格管理,注意教学质量和效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指导纲要》的要求进行评估和检查。

第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细则制订具体制度和措施。

第十二条 本细则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部分 安徽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大纲 《高等教育学》教学大纲 (2007年7月1日)

说明部分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意义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高等教育处于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国家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离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高等教育的目的将无法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将无法保障,“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也将无法落实。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而高校教师队伍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人员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严惩制约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

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现象、揭示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重要科学,是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学习和掌握高等教育学理论、自觉地运用高等教育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既是社会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又是高校新教师尽快熟悉和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途径,同时还是高校教师提高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水平的不竭动力。

为此,我们把《高等教育学》这门课程作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为了促进高校新教师能够尽快熟悉和适应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

工作,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高校教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终确保高校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和高校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本大纲编写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本大纲是在2005年8月13、14日,安徽省高校教师培训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由合肥工业大学钟玉海教授、安徽工业大学王端庆研究员、安徽师范大学王守恒教授、安徽教育学院朱镜人教授、铜陵学院翁俊德副教授、淮北煤师院文胜利副教授、皖西学院阮成武副教授 、安徽建工学院樊卡娅副教授、安庆师范学院张启树副教授、黄山学院余南宁副教授、阜阳师院张杰副教授、宿州学院齐红霞副教授、合肥学院陈萍副教授、滁州学院宋德如副教授、安徽财经大学杨天一副教授、淮南师范学院张爱群副教授、安徽理工大学谢振安副教授、巢湖学院李瑛副教授、安徽大学黄利非老师、安徽科技学院王平老师、池州师专束仁龙老师、安徽工程科技学院金艾裙副研究员等同志共同研讨而成。

大纲的编写指导思想:统一思想、统一内容、统一要求、高效求实,保证高等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质量。

本大纲的编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求产创新。 三、讲课内容和时数

讲课内容共9章,总学时40学时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第二章 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4学时) 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目的与实现途径(4学时) 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和教育制度(4学时) 第五章 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6学时) 第六章 高等学校的专业和课程(6学时) 第七章 高等学校的教学(6学时) 第八章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4学时)

第九章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4学时) 本文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重点:高等教育的概念、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要点:

一、高等教育的概念 二、高等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三、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理论体系 四、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第二章 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

教学重点:高等教育的结构的构成、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教学难点:高等教育的功能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要点:

一、高等教育的结构 1、高等教育结构概念 2、高等教育的结构的构成 3、高等教育的结构的制约的因素 4、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的趋势 二、高等教育的功能 1、高等教育的个人功能 2、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 三、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1、大学职能的演变历史 2、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目的与实现途径

教学重点:高等教育目的内涵及其体系、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途径 教学难点:人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目的论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要点:

一、高等教育目的内涵及其体系 1、高等教育目的内涵 2、高等教育目的体系 二、高等目的的理论基础 1、制定高等教育目的的依据 2、高等教育价值的两种选择 3、人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目的论 4、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论 三、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途径 1、高等教育目的组成部分 2、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途径

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和教育制度

教学重点: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学制、高等学校学位制度 教学难点: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要点:

一、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1、高等学校的组织特征和组织管理模式 2、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 1、高等学校的学制

2、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和就业制度 3、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

第五章 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教学重点: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和修养 教学难点: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

数学时数:6学时 教学要点:

一、高等学校的教师

1、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2、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3、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和修养 4、高等学校教师的结构设置 5、高等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建设 二、高等学校的学生 1、大学生的本质属性 2、大学生的生理特征 3、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4、大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 三、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 1、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2、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3、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 4、师生的交往伦理倾斜

第六章 高等学校的专业和课程

教学重点:专业构成要素和专业特色、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教学难点: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要点:

一、高等学校的专业 1、专业和专业教育概念 2、专业构成要素和专业特色 3、专业划分、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 4、专业调整和专业建设 二、高等学校的课程

1、高等学校的课程概述 2、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3、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

第七章 高等学校的教学

教学重点:高等学校教学的过程、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及其体系 教学难点:高等学校教学的管理和评估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要点:

一、高等学校的教学概述 1、教学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2、高等学校教学的意义和基本任务 3、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二、高等学校教学的过程 1、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概念 2、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 3、高等学校的教学环节 三、高等学校教学原则

1、制定高等学校教学原则的依据 2、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及其体系 四、高等学校教学的管理和评估 1、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 2、高等学校的教学评估

第八章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教学重点:高等学校科研的意义、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与原则 教学难点:高等学校科研的原则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要点:

一、高等学校科研的意义与任务

1、高等学校科研的意义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任务 3、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选题 二、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与原则 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可行性 2、教育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3、对大学生的科研指导

第九章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教学重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教学难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要点:

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因

1、经济因素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动因 2、政治因素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直接动因 3、文化因素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催化动因 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 1、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现状 2、高等教育投资发展的现状 3、高等教育类型发展的现状 4、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发展的现状 三、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1、高等教育国际化 2、高等教育现代化 3、高等教育多样化 4、高等教育大众化

5、高等教育终身化 6、高等教育个性化

附 录

本大纲主要参考以下资料:

1、钟玉海主编,高等教育学[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潘懋元主编,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杨德广主编,高等教育学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侯定凯主编,高等教育社会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2007年7月1日)

说明部分

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永恒的社会性现象,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各级各类教育。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处于最高层次,它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人才,以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为能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有一大批政治合格、作风优良、敬业爱岗、业务精深、了解学生的大学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高等教育活动中来。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的高校教师在高校都受过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素质训练,但他们大都未系统地学习过高等教育心理学,往往对学生的认知过程、学习心理和个性特点缺乏深刻的了解,不能依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普遍缺乏必要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不能自觉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和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教育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在于揭示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道德品质、培养自我意识、协调人际关系的心理规律,揭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与教育情境的依存关系,从

而使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效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有效地独立学习和自我培养也可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广大高校教师都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善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教育过程,并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心理科学的指导下,在独立学习和自我培养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由此,我们认为《高等教育心理学》作为高等学校岗前培训的课程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地熟悉和适应高等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以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全面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觉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二、本大纲编写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本大纲是在2005年8月13、14日,安徽省高校教师培训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由安徽师范大学姚本先教授;安徽中医学院李珑副教授;安徽工程技术学院方新普教授;蚌埠医学院李志刚副教授;皖西学院储召宏副教授;安徽工业大学陈选华副研究员;阜阳师范学院汪明副教授;安庆师范学院任其平事教授;安徽教育学院李群副教授;宿州学院社科部丁雪红副教授;合肥学院卫萍副教授;安徽理工大学姚德利副教授;黄山学院教育系胡志海副教授;巢湖学院赵尚松副教授;安徽科技学院文法学院张杰讲师;池州师专基础部吴桂翎讲师;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李全彩副教授等同志共同研讨而成。最后由李全彩同志完成书面文字整理工作。

大纲的编写指导思想是:统一思想、统一内容、统一教学、高效求实,保证高等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质量。

本大纲的编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求实创新。 三、教学内容和时数

讲授内容有四编组成,总学时为36时。 第一编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基础(7学时) 第一编 高等学校的教学心理(14学时) 第三编 高等学校的德育心理(11学时) 第四编 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4学时)

正文内容

第一编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基础(7学时)

第一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4学时)

一、本章重点:心理学的含义;心理学的任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二、本章难点:心理学的发展 三、教学要点: 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含义 二、心理学的任务 三、心理学的内容 四、心理学的发展

第二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第三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与意义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第二章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3学时)

一、本章重点:教师角色的含义;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二、本章难点:教师专业素质 三、教学要点:

第一节 教师心理概述 一、教师角色的含义 二、教师角色的影响与作用 第二节 教师专业素质 一、教学效能感 二、教学反思 三、教学监控能力 第三节 教师成长与发展 一、教师成长的历程

二、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 三、专家教师的特征

四、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第四节 教师心理健康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二、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问题及表现 三、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第三章 (引导学员自学讨论)

第二编 高等学校的教学心理(14学时)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4学时)

一、本章重点:学习的含义;学习的特征;学习的分类;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大学学习方法的特点

二、本章难点:学习的基本理论 三、教学要点: 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 一、学习的含义 二、学习的特征

三、学习的分类

第二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 二、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四、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一、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 二、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

第五章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激发(3学时)、

一、本章重点: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的功能与结构;学习动机的种类; 学习动机的特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二、本章难点:学习动机理论 三、教学要点: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含义

二、学习动机的功能与结构 三、学习动机的种类 四、学习动机的特点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二、强化学习理论 三、认知学习理论 四、成就动机理论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二、增强学习材料的科学性与趣味性 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四、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 五、组织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成功感 六、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七、科学设计任务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

第六章 大学生的学习迁移及其促进(3学时)

一、本章重点:学习迁移的含义;学习迁移的类型;学习迁移的过程;大学生学习迁移的促进

二、本章难点:学习迁移理论 三、教学要点: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 二、学习迁移的类型 三、学习迁移的过程 第二节 学习迁移理论 一、共同要素说 二、概括说 三、关系转换说 四、同化说 五、产生式说 六、意义建构说 七、经验整合说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迁移的促进 一、学习迁移的形成条件 二、学习迁移的促进

第七章(引导学员自学讨论)

第八章(引导学员自学讨论)

第九章 大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4学时)

一、本章重点:问题和问题解决;创造和创造力;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二、本章难点: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要点:

第一节 问题解决和创造力概述 一、问题和问题解决 二、创造和创造力

第二节 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一、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 二、进行问题解决策略训练是培养大学生问题 解决能力的关键

三、寓训练于问题解决过程是培养大学生问题 解决能力的方法

第三节 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一、创设促进大学生进行创造的良好环境 二、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动机

第三编 高等学校的德育心理(11学时)

第十章 大学生的品德及其培养(3学时)

一、本章重点:品德的心理结构:大学生品德的形成 二、本章难点:品德发展理论 三、教学要点: 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 一、品德的含义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第二节 品德发展理论 一、道德发展阶段论

二、道德价值观辨析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

第三节 大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一、大学生品德的形成 二、大学生品德的培养与提高

第十一章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完善(4学时)

一、本章重点:自我意识的含义;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功能;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二、本章难点:自我意识发展理论 三、教学要点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 四、自我意识的功能 第二节 自我意识发展理论 一、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理论 二、奥尔波特的自我意识理论 三、米德的自我意识理论 四、洛文格的自我意识理论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第十二章 大学生 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4学时)

一、本章重点:人际交往的含义;人际交往的阶段;人际交往的功能;人际交往的原则;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适

二、本章难点:人际交往理论

三、教学要点: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 二、人际交往的阶段 三、人际交往的功能 四、人际交往的原则 五、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人际交往理论 一、人际需要三维理论 二、社会交换理论 三、六位分隔理论 四、PAC分析理论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适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艺术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与调适

第四编 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4学时)

第十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4学时)

一、本章重点:健康与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本章难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分析 三、教学要点: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2007年7月1日)

第一讲 教师职业和教师职业道德

一、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一)教育劳动的复杂性(理解的重点) (1)教育劳动对象的多样性; (2)教育劳动内容的丰富性; (3)教育劳动过程的往复性;

(4)教育劳动对象、内容、过程的发展性。 (二)教育劳动的创造性 (三)教育劳动的协作性

(四)教育劳动的示范性(理解的重点) 二、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 (一)道德的涵义、特征和功能

涵义: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评价和维系的,用以调整人们相互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品质和总和。

特征:

作为社会规范的特征(和法律、纪律比较):“软”(非强制、不成文)、“广”(调整的范围和内容广泛)、“深”(自觉自律的内在要求,深入到到思想和灵魂);

作为个人品质的特征(和政治、心理、个性等品质比较):“情”(道德就是人之常情、就是怜悯之心、同情之心、侧隐之心,就是相互关心、友爱、帮助,

这和政治品质的原则性、坚定性,心理品质的成熟性,个性品质鲜明性、独立性是不同的,人们所说的情商主要就是指道德)、“稳”(即稳定性,如道德与传统的内在联系,从小看大等,道德也许是人类文化系统中最具有惰性的文化因子,以此保持社会文化发展的连续性)、“俗”(世俗、通俗,相对于政治的原则性、宏大性和宗教追求超凡脱俗的神圣性而言的,道德具有日常性、平常性、生活性、细微性,从小事看精神)。

功能:社会功能:认识功能、调节功能、稳定功能、教育功能等。 个体功能:如启智功能、协调(人际关系)功能、保健(心理)功能、慰藉(情感)功能、导向(人生或价值)功能、升华(价值)功能等。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与根据

所谓教师职业道德,指的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调节和处理各种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以及由此由形成的道德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产生的根据是教师职业活动的内在要求。教师职业如果没有道德要求,就无法完成它的职业使命和实现它的职业职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这一点:

第一,从教师职业的特点看,教师职业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都是人与人的关系,而只要有人和人的关系的地方,就必然有道德。

第二,同其他职业行为规范一样,教师的行为规范也可分为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两种。技术规范侧重于职业操作的方式、程序等等,反映的是职业活动中人与物的关系;而道德规范反映的是职业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由于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这就使行教师的两类职业行为规范即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相互重叠。比如,板书工整、仪态端庄等等,就既是教师的技术规范,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第三,从教师的行为方式看,教师行为活动的职业意义与道德意义是交织在一起的,或者说,教师的“做事”与“做人”、教书与育人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师的人格(道德品质、境界等)本身就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劳动工具。

第二讲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从抽象性、普遍性程度上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本原则,

二是主要规范。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教师职业活动的各个方面、场合、关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最能体现本职业特点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确立职业道德原则的依据有两点:一是普遍的适用性;二是典型的职业性。在常见的几个原则的提法中(如集体主义、人道主义、教书育人、热爱教育事业、乐教敬业等,最符合这两点要求的是乐教敬业)。

乐教敬业的含义和意义:

含义:乐教敬业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也是教师的一种从业境界。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乐教指的是以一种积极愉悦的心态对待教育教学活动,敬业指的是把教师职业活动当作神圣的事业予以全身心的投入。从理论逻辑上看,乐教和敬业本身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只有乐教,才能真正做到敬业,即持久一贯,或可持续的、能够不断地产生自我激励的敬业态度和敬业行为,敬业既是乐教的体现,乐教是敬业的内驱力。从实践上看,把乐教和敬业联系在一起,也提高了它的可接受性和可推广性。(邓小平关于只讲奉献的两个可以,两个不行的论断)

意义:乐教敬业把教师对职业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谋生动机和事业追求,学生成长和身身发展,奉献精神和价值实现统一起来。

乐教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体现在或适用于教师职业劳动的各种职业伦理关系和职业活动领域。比如,在师生关系中,乐教敬业就体现在教书育、因材施教等具体规范中;在同事关系中,体现在相互尊重、团结协作等规范要求中;在对职业本身的态度上,表现为严谨治学,锐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注重教学、科研质量等等。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

相对于原则,规范是适用于教师职业劳动的具体伦理关系和场合的道德要求。所以,规范是很多的。我们可以从教师职业活动涉及的基本伦理关系来考察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

教师与学生关系的道德规范:学生为本,师生关系的正确定位;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发展学生良好个性;诲人不倦,恪守教师职业职责;公正执教,维护教师职业形象;廉洁从教,抵制行业不正之风;为人师表,言教身教协调一致。

教师与教师关系的道德规范: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协作,形成合力。 教师与领导关系的道德规范:尊重领导、服从管理;关心集体、顾全大局;积极参与、献计献策。

教师与社会的道德规范:

1.教师与学生家长的道德规范,尊重家长,沟通情况,争取家长在教育上的配合和支持;指导家庭教育,形成学校和家庭在教育上的良性互动;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处理与家长和学生的关系。

2.教师与社区的道德规范:模范服从社区的规范和管理,主动争取社区对教育的支持,积极参与和支持社区教育,为社区提供所需要的智力和教育服务。

3.教师与教育协作单位之间的道德规范:教育学生尊重协作单位的特点和要求,服从管理,争取良好协作;加强与学生的指导,坚持对学生负责和协作单位负责相统一,提高社会实践的效果。

4.教师在从事社会服务中的道德规范:服从学校管理,促进本职工作、讲求诚信服务,保证服务质量;增强整体意识,注重社会效益、规范服务行为,维护教师形象。

第三讲 教师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修养

人生观又称为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着法和态度。它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人为什么要活着?人应当怎样活着?前者回答的是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后者回答的是人生的态度和活法。

一、教师的人生目的和理想 (一)人生目的的类别

由于人生目的是指导和支配各种具体活动目的的总的目的,所以,在类别上是有限的,我们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人生目的的主要类型做出概括和区分;

从目的的意向性(强度)上看,可以分为追求人生的自然人生;

从目的的指向上看,可以分为奋斗型人生(指向目标)和欣赏型人生(注重过程);

从目的的开阔性、层次性上看,可以分为自我(取向)人生和社会(取向)人生;

从目的的内容上看,可以分为俗欲人生(以物质性追求为主)和雅趣人生(以精神性追求为主);

需要说明的是,人生目的的上述分类是出于认识和研究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生目的实际上很少有单纯的某一类型,而是呈现出交叉、融合、过渡的混合状态。不同人生目的的现实区别,是哪一种类型占主导的相对意义上的区分。这种人生目的的融合和混合状态,不仅是客观的,也是合理的。

人生目的的选择主要应该看作是个人的事,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目的的自由,社会应该为这一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提供宽松的环境。当然,也要有一个最低限度,即不能是反社会和反人类的。

(二)教师的人生目的与职业目的

教师的人生目的很自然地是与自己的职业相关联的,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人生目的体现为职业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职业目的和动机大体上包含以下这些因素:

谋生因素:当教师是为了谋生,它和从事其它职业一样,不过是一个饭碗,饭碗的价值主要有两点:一是大小(工资高低),二是含金量(牢固程度)。谋生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是绝大多数人职业活动的基本动机和目的,能够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理解。

兴趣和个性因素:当教师是因为兴趣,或者说是喜欢。喜欢教师,无非是喜欢教师的工作方式、环境、对象等,包括教师职业的稳定性、生活方式的规则性,人际交往的主导性和对象的固定化等等,兴趣和个性能因素是一个十分人性化、理想化的因素,因兴趣而工作,就不会是一个负担,而是一个享受,兴趣能够使人全身心投入,也容易创造职业成就。

地位或声望因素: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也是影响到人们职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形象或声望从世界范围内看都是较高的,属于为数不多的被人们羡慕和地位显赫的职业之一。

使命因素:当教师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出于对教育作用的深切理解和重视,出于教育下一代,提高民族素质的强烈愿望等等。这是最高尚、最令人尊敬的职业动机和目的,也是动力最大,最容易创造出职业成就的从业因素。

从与人生目的的联系上看,职业的谋生目的往往是与物欲人生相联系的,而职业的兴趣目的往往是与欣赏型人生的雅趣人生相联系的,职业的使命目的则是受社会人生的目的观支配的。

(三)人生目的也人生意义

从纯自然、纯客观的眼光看,人的生命是没有人以外的目的和意义的。目的和意义都是人赋予的。所以,对人生究竟有什么目的和意义的问题,除了行为人自己,任何别人都是无法回答的。意义源于目的,目的是意义的前提。因为:目的的确立使我们有了充实感、期待感;目的的实现使我们有了满足感、成功感、成就感。所以这些人生的积极、肯定的感受和体验都是生命意义的构成和表现,没有这些,就谈不上人生的意义。

(四)人生理想与教师的职业理想

理想是在现实基础上形成的对未来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以及经这一追求和奋斗而实现和超越于既定现实的更为美好的状态或境界。

人生的理想从内容上可以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职业理想是人生理想的组成部分。所谓职业理想,是指个人所希望从事的职业和在这一职业活动中希望达到的水平、成就或境界。对教师来说,职业已经确定,职业理想就主要表现为在教师这一职业中所希望达到的成就和境界。

二、教师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一)人生态度和教师的人生态度

态度是人在一定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事物所持有的反应、评价和行为倾向。人生态度是一定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人生较为稳定的反应、评价和行为选择倾向。由于这一倾向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一贯性,因而,人生态度往往成为一个人对人对事的反应模式和精神风貌。

可以把人生态度从不同的角度用三分法分为三种典型类型。如从行为的动力倾向上分为积极型、消极型和逍遥型,从情感表现上分为乐观型、悲观型和达观型,从动机倾向上分为社会型、自私型和公私兼顾或合理利已型等。

教师应该确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意义。(参见教材第七章第二节)以胡锦涛“八荣八耻”重要讲话为指导,确立正确的荣辱观。

(二)人生价值和教师的人生价值

(关于价值、人生价值概念的涵义和人生价值的分类参见教材第七章第二节)

教师的人生价值主要是通过教育价值来表现和实现的。教育价值就是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的价值。教师作为一个个体,其价值的外在形式表现是获得的

各种荣誉、称号等等,其价值存在的真正根基是在学生的心目中。学生是教师职业劳动的对象,其劳动的成效最终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学生是对一个老师人生价值最权威的评价者,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是一座超越时空,永不磨灭的价值丰碑。

人们常用“桃李满天下”来比喻老师的价值,这个比喻生动形象,但有局限,“满”仅仅是一个数量的概念,没有表现出质的含义。其实,教师的价值主要不是表现在教了多少学生,而是教出了什么样的学生,他们是不是把自己取得的成绩或成就和教师的劳动联系在一起,若干年以后,还有多少学生能够惦记着、想念着,感谢着自己的老师。一个受到学生广泛尊敬,能够被学生长期惦记着、怀念着、感谢着的老师是一个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老师。

三、教师的人生意义和幸福

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联系和区别参见教材第七章第三节。

教师的人生意义是指教师职业活动对教师个人生命存在及其活动合理性的肯定,是教师职业劳动乐趣的泉源和自我发展的可能性根据。

关于教师的快乐和幸福,可组织课堂讨论,讨论题可设计为:教师职业劳动的快乐和幸福可能有哪些?你个人将会从哪些方面体验和感受到教师的快乐和幸福?

四、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和境界。

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修养的目标和境界做出不同层次的划分。如从处理教书和育人的关系上,可以分为“教而不育”、“重教轻育”、“教、育并重”三个层次;从对教师职业劳动的主观感受上,可以分为“厌教敷业”、“从教执业”、“乐教敬业”三个层次;从对教师职业道德遵守的程度上,可以分为“以教谋私”(不遵守)、“依法执教”(基本遵守,守住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为人师表”(模范遵守)

对大多数人来说,从广泛性要求上,职业道德修养的最低目标是要守住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走出最底境界,提升到中间层次,在此基础上逐步往最高层次努力。对少数先进分子来就,要用最高层次要求自己,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楷模。

对于教师个人而言,职业道德及其修养知识的学习只是教师的道德人格建设的条件,而不是这一人格建设本身。后者需要教师具有坚定的“学为人师”的职业信念和进行知行合一职业道德实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sy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