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源起及内涵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7 14: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产性服务业的源起及内涵

(制造服务业的前世今生之)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源起

最早提出生产性服务业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格林福尔德,他于1966年在研究服务业分类时最早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

1975,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宁和辛格曼在《服务社会的兴起:美国劳动力的部门转换的人口与社会特征》中,把服务业分为四类:生产者服务(商务和专业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消费者服务(又叫个人服务,包括旅馆、餐饮业等);流通服务(又叫分销或分配服务,包括零售业、批发、交通运输业、通信业等);社会服务(政府部门、医疗、健康、教育、国防)。

布朗宁和辛格曼的分类方法得到了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的支持,按照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服务业的四大部门是消费者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分配服务业,以及由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

按布朗宁和辛格曼的分类方法,生产者服务业也称生产性服务业,是主要为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业(即中间需求性服务业,与最终需求相对应),进入经济各个部门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生产过程(与家庭和个人相对应),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经营活动等提供中间服务,而不是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的最终消费服务。并且,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知识含量,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

1993年,美国经济学家格鲁伯和沃克在其著作《服务业的增长:原因及影响》中,从服务的对象出发,将服务业分为三部分:为个人服务的消费者服务业、为企业服务的生产者服务业和为社会服务的政府(社会)服务业。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

布朗宁和辛格曼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金融、保险、法律、会计、管理咨询、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工程设计、产品维修、运输、仓储和通讯服务等等。

1982年,Hubbard和Nutter等人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领域是消费性服务业以外的服务领域,并将货物储存与分配、办公清洁和安全服务也包括在内。

1986年,Howells和Green等人则提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保险、银行、金融和其他商业服务业,如广告和市场研究,以及职业和科学服务,如会计、法律服务、研究与开发等为其他公司提供的服务。

美国商务部将生产性服务业的这种中间功能的形态分为两类,一类是“联合生产性服务业”,总部与外国生产性服务业子公司之间的交易(占生产性服务业总量的10%);另一类是“独立的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直接与国外厂商、私人企业、国外政府的合作(占生产性服务业总量的90%)。

香港贸易发展局认为生产者服务包括专业服务、信息和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服务以及与贸易相关的服务。

由胡启恒院士牵头负责,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题组起草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专题报告》,提出了服务业的分类框架,共将服务业具体划分为4个大类: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公共服务。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信息服务又包括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等;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银行、证券、保险)、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国家统计局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房地产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科研等六个行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通过发展服务业实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人尽其才,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走上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北京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方向是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业和会展业。

目前,国内外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与分类还不完全一致,特别是与消费者服务常有交叉,如金融服务业,既有面向企业信贷的生产性服务一面,又有面向居民储蓄的消费性服务一面,关键看面向的服务对象是谁。

虽然世界各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标准还不统一,但研究者们比较普遍的认为: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等行业,构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主体。

制造业服务化的提出及发展

计算机、通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拉近了产品的最终顾客与生产企业的距离,也使得顾客更容易地表达他们对产品的喜好与憎恶。

如何更好地提高顾客满意度,成为企业提升产品价值的努力方向。从全球制造企业发展的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生产,而是将行为触角延伸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产品开发或改进、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产品的报废、产品的解体或回收。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不再仅仅提供产品,而是提供产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的“集合体”。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制造业服务化趋势。

一、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提出

关于“制造业服务化”,不同的学者有着多种不同的认识。

1988年,Vandermerwe和Rada最先提出服务化一词,The Servitization of Manufacturing,他们的解释是,制造企业由仅仅提供物品或物品与附加服务向“物品一服务包”转变。完整的“包”包括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并且服务在整个“包”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增加值的主要来源。他们是用Servitization一词来表述服务化。

1999年,White等学者提出,服务化就是制造商的角色由物品提供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它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企业和产品都可能处于服务化过程之中。他们是用“servicizing”来一词来表述服务化。

2000年,Reiskin 将服务化定义为“企业从以生产产品为中心向以提供服务为中心的转变”。

2003年,Szalavetz提出,制造业服务化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内部服务的效率对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来说日趋重要,已超过了传统的决定因素,诸如企业技术质量、人力资源质量、运作效率、资产数量。这些内部服务不仅包括产品和过程开发、设计、后勤、扩展训练、岗前培训以及价值链管理,还包括组织开发和协调、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法律及金融服务。其二是与物品相关的外部服务对顾客来说复杂性和重要性日益提高。“物品一服务包”不仅包括维护和修理,还包括购买融资、运输、安装、系统集成和技术支持。他是用tertiarization一词来表述服务化。

20世纪80年代,Michael E. Porter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用价值链来反映企业的价值增值活动, 将“服务”视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五种基本活动之一。由于价值链的加工制造环节易被模仿,而服务环节尤其是研发、设计、营销、售后服务等不宜被模仿,能够获得较长时期的差别化竞争优势,因此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链以加工制造环节为起点, 向研发、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导致服务化现象的出现。

总而言之,制造业服务化,就是制造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将价值链由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

二、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演变

Vandermerwe和Rada等学者认为,制造业服务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制造业企业仅提供物品。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把注意力集中于生产高质量的物品上。顾客也都希望自己购买的物品经久耐用;第二阶段:制造业企业提供物品和附加服务,如售后服务,这些顾客服务是“伴随着物品的服务”,服务被看作是附加物;第三阶段:制造业企业提供“物品一服务包”。在这一阶段,服务被看作是提供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物品和服务构成的完整解决方案,以满足顾客的需要。

而White等学者则提出了四阶段演化理论。他在Vandermerwe和Rada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基于物品的服务(product-based services)”,就是把既有的实物产品作为平台,向顾客提供与物品相关的服务。例如,销售计算机硬件后提供长期的IT服务等。按这样的思路,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就包括了四个阶段:物品,物品和附加服务,物品—服务包,基于物品的服务。

另外比较典型的观点,是Fishbein等学者提出来,物品—服务连续区理论。他们认为,制造业企业能够以多种方式满足顾客的需求,既可以向顾客直接卖物品,也可以向顾客提供服务,另外还存在一些中间状态。具体来说,物品一服务连续区中的交易模式包括卖物品、卖物品及附加服务、资本性租赁(租赁期满承租人获得设备的所有权)、维护性租赁(租赁期满出租人仍然拥有设备的所有权)、租赁及附加服务(租赁期间出租人承担物品维修的责任)、卖功能(买方使用设备、维修物品、培训人员时需向卖方付费)、卖服务(买方仅向卖方提供的服务付费)。这些交易模式反映出制造业企业由仅仅卖物品向卖物品所提供的功能或服务转变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

总之,产品总是同质化,服务才具差异化。用钱.金在《蓝海战略》中的观点来看,制造业服务化更有助于帮助传统制造寻找到自己的“蓝海”,从而实施差异化竞争。因此,制造业服务化实质上成为制造企业提升和不断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再制造”为制造服务业注入新动力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标志

过去的100年里,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几千年的总和,但这些创造是建立在掠夺、压榨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说,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的实质就是人类掠夺自然、割裂经济与生态、社会与环境、人与自然有机联系的过程,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牺性自然环境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的这些行为已经大大超出了大自然的自我恢复、自我修复的能力。

为了缓解有限资源被过度消耗造成的问题,充分利用废旧产品、物资的价值,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3R体系(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Remanufacture再制造)。以徐滨士院士为代表的中国学者也提出4R体系(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Remanufacture再制造)。

再制造就是废旧产品的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它针对的是损坏或行将报废的零部件,在性能失效分析、寿命评估等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再制造工程设计,采用一系列相关的先进制造技术,使再制造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新品。具有中国特色的再制造工程是在维修工

程、表面工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基于寿命评估技术、复合表面工程技术、纳米表面技术和自动化表面技术。此之谓“再制造”也。

专家指出,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可以达到或超过原型新品,但成本不超过原型新品的50%,可以节能60%、节材70%,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也显著降低。因为再制造以废旧产品的零部件为毛坯,主要以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为修复手段,使得废旧产品不再“一扔了之”。再制造不仅可使废旧产品起死回生,还可很好地解决资源节约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可以说再制造具有绿色、环保、低炭、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发展等一系列标签。

再制造不但在学术界受到充分重视,在产业界也是方兴未艾。

1998年,中国重汽集团与英国Lister Petter公司合资创办济南复强动力公司,专注于发动机的翻新再制造业务。

2006年,卡特彼勒再制造中心在上海临港工业园开业。2008年,卡特彼勒在上海建立了占地2.5万平方米全球第三家再制造中心,2009年上半年又在顺德、成都建立面向消费终端的再制造回收点。卡特彼勒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最大的再制造企业,去年全球销售总额及收入达到513.24亿美元,其中,在再制造技术方面,每年循环利用超过1亿磅的报废铁,主要用于再制造发动机、变速箱和液压零部件。

2009年,东风康明斯与美国康明斯合作,启动发动机再制造项目。

2009年,广西玉柴与卡特彼勒(中国)合作,计划合资成立一家再制造企业新公司,进军再制造产业。

有数据表明,美国2002年再制造产业的年产值为GDP的0.4%。我国2020年GDP预计达到4万亿美元,如果以美国2002年再制造产业与GDP的比值作为我国2020年目标,则再制造产业年产值将达到160亿美元。

今年5月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近期我国再制造业的发展目标。我国将从提高再制造技术水平、扩大再制造应用领域、培育再制造示范企业、规范旧件回收体系、开拓国内外市场着手,加强法规建设,强化政策引导,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再制造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实现再制造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努力将再制造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推进汽车零

部件和工程机械、机床等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同时,还将加快再制造重点技术研发与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建设,以及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不仅是绿色、环保,关键是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促进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发展。

制造服务业是向产品产生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所提供的各种形式服务业,正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催生了现代制造服务业。一般来说,产业融合是由于信息技术、高新技术或其他因素作用于既有产业,使得两种或多种产业融为一体,催生出新的产业属性。再制造就是制造与修复、回收与利用、生产与流通的有机结合。

国外经验表明,当再制造零部件占维修配件市场的65%时,汽车维修速度将增加8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有关人士预计,到2015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2200万辆,零部件需求将达到5100亿元,若5%采用再制造件,需求也将达到2555亿元。这必然将大力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制造服务业的长足发展。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呐。

发展再制造产业还能使制造企业有能力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新产品研发和设计,实现“归核化”战略,从而去努力占据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对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再工业化”成为金融危机的救星?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再工业化”忽然一下子“热”了起来。很多砖家学者开始研究这个问题,言必称“再工业化”,文必论“再工业化”。似乎,现代制造服务业又已经过时了。

“再工业化”是谁最先提出来的,似乎无据可考。目前能够查到的资料显示,说是1968年版的韦伯斯特词典对该词已经有了解释:“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特别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来实现旧工业部门的复兴、现代化,并鼓励新兴工业部门的增长”。

1980年,美国学者Amitai Etzioni针对美国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经济增长放缓现象提出了“再工业化”的建议。他认为,美国工业化完成之后出现的投资不足和过度消费,损害了美国的生产能力,要想重建美国经济的根本基础,就必须进行“再工业化”,即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速固定资产更新换代,提供能够提高能源效率的新设备,等等。

1985年,又有学者认为,“再工业化”就是指产业的结构转型面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要素和产品,以及服务于新市场以新技术创新为主的产业等。

2006年有学者对“再工业化”做出了新的解释:通过政府帮助、税收激励、工厂和机器现代化等途径实现的工业和工业社会的复兴。

总之,“再工业化“是西方学者基于工业在各产业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下降、大量工业性投资移师海外而国内投资相对不足的状况提出的一种“回归”战略,即重回实体经济,使工业投资在国内集中,避免出现产业结构空洞化。

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很多专家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根源在于十年以来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美国新的经济增长必须依靠于实体创新而非金融创新,因此为金融创新导致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金融市场过度扩张及金融资产过度升值、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混业经营风险无法控制等等。

所以,美国总统奥巴马总统提出了所谓“新经济战略”,包括“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要让美国回归实体经济,重新重视国内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这也就是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

其实,微笑曲线告诉我们,在制造业价值链曲线上,制造加工环节始终是处于低端,而产品研发、售后服务处于价值链曲线的高端。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西方列强近来一直致力将普通的制造加工转移到海外发展中国家,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却牢牢掌控了技术研发、技术创新等核心环节,近十年来尤其致力于通过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不断实现工业技术与产品的创新。因此,在制造的产业链上,才有了“归核化”与“业务外包”。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70%,制造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的70%。

现代制造服务业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结果,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重提“再工业化”,是不是意味着美国等西方列强要重走“工业化”之路,提高实体经济、第二产业的在GDP的比重,降低服务业的比重呢?我看恐怕未必这样,留给“砖家”们去想吧。

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

强化信息、生物、新材料、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发展核心及关键技术,形成具有垄断利润的产品与服务

围绕重点领域或行业,突出核心竞争优势,面向全球资源,建立或整合高效运作的产业链,占据产业链高端。

基于网络、信息、现代管理等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现代服务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sv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