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500题》
更新时间:2024-05-31 18: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500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2.首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及内涵是在()上。 A.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3.()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科学发展观,是同()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7.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8.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把()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9.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 A.基本前提 B.根本依据 C.时代背景
10.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追求的发展,就是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
的(),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
A.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B.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 C.科学发展、有序发展、和平发展
1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A.自然灾害 B.“非舆”疫情 C.经济危机
1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人本主义 B.以人为本 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13.()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4.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是()。 A.人的解放 B.人的自由发展
C.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
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 A.历史过程 B.社会结果
C.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按照()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A.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利益问题 B.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个人利益问题 C.共建共享,共同致富问题
17.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增强改革措施的()。
A.针对性,科学性 B.科学性,协调性 C.科学化,针对性
18.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上来。 A.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长期利益 1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提出了“两个没有变”,一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二是()没有变。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
20.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审议通过了()。 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按照()、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个人利益问题 B.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利益问题 C.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共同致富问题 22.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是()。 A.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B.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 C.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3.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 A.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B.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C.全面建设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
24.科学发展观,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A.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B.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C.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 25.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A.密切联系群众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确保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6.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要提高()。 A.拒腐防变的能力 B.抵御风险的能力 C.领导发展的能力
27.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目的就是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富强民主文明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C.富强民主文明幸福
28.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 A.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B.改善人民生活 C.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9.()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中心内容。 A.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
3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
A.奠定了主权国家的基础 B.提供了前提条件
C.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1.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目前我们的形势和任务》
3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 A.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C.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33.毛泽东在()著名文献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目前我们的形势和任务》
3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A.共建共享 B.共同富裕 C.共产主义
3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36.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 A.发展生产力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增强综合国力
3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8.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 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
39.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的关系。 A.精神文明建设 B.改造自然
C.人口、资源、生态环境 40.()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A.人民民主 B.无产阶级专政 C.民主集中制
41.我党提出“立党为公”中的“公”的意思是()。 A.全体党员的利益 B.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
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A.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总值
4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C.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44.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速度、比例和效率的统一
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 C.科技、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
45.作为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的是()。 A.党的先进性 B.党的纪律 C.党内民主
4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论述文化建设方面,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提出来。 A.国家硬实力 B.国家软实力 C.社会发展推动力
47.实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A.经济发展方式 B.经济增长方式 C.经济集约方式
48.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提高经济整体素质 C.提高国际竞争力
4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A.加强教育 B.改善民生 C.反腐倡廉
50.科教兴国战略形成的理论依据是()。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改革开放的迫切需要 C.世界性科技革命对我国的影响
51.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 A.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B.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52.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的人口众多、资源()、环境承载能
力较弱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A.相对丰富 B.相对不足 C.相对匮乏
53.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 A.发展战略 B.发展模式 C.发展观
54.()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55.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
A.以发展解决矛盾的持续过程 B.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C.以改革促和谐的稳定过程
56.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 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57.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
发展的()。 A.全面性 B.可持续性 C.协调性
58.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人类有益文明成果
59.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 A.发展的办法 B.建设的办法 C.化解矛盾的办法
60.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国家的发展问题 B.政权建设问题 C.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61.()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A.生产关系的变革 B.生产力的发展 c.领导集团的意志
62.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C.科学发展观
63.唯物史观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把实现()看做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根本目标。 A.人的全面发展 B.共产主义社会 C.执掌国家政权
64.罗马俱乐部发表()报告,提出经济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思想。 A.《增长的极限》 B.《我们的共同未来》 C.《失落的世界》
65.(),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A.1972年6月 B.1980年3月 C.1987年3月
66.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 A.经济整体素质 B.自主创新能力 C.经济安全能力
67.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的观点。 A.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 B.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C.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
68.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和统筹兼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的基本原理。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B.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 C.否定之否定规律
69.毛泽东在哪部文献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目前我们的形势和任务》 70.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
A.鼓励沿海地区先富起来,实现现代化 B.充分发挥沿海地区优势,实现我国工业化 C.把握“两个大局”,促进共同发展
7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A.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B.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C.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7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从民主制度的角度看,必须()。
A.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基层民主管理制度
B.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基层民主管理制度
7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指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是()。 A.农村专业户经营 B.土地家庭承包经营 C.适度规模经营
74.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75.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 A.发展 B.改革 C.稳定
7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 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B.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C.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
77.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培育()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A.有文化、懂技术 B.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C.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
78.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 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C.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79.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 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C.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8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确保到()年实现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A.2015 B.2020 C.2050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8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以()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 A.政治建设 B.文化建设 C.经济建设
82.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2007年,总量跃至世界第()位。 A.三 B.四 C.五
83.关于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抓住和用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关键在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B.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就能够使它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盛期”
C.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将随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逐渐完成而渐
渐消失
84.()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关键就看我们能不能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A.世界多极化 B.政治一体化 C.世界一极化
85.()是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A.生产关系的完善 B.上层建筑的稳定 C.经济发展
86.(),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中国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 A.人口多,底子薄
B.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甥 C.农业基础薄弱,工业水平落后
87.坚持(),就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A.和平发展 B.四项基本原则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88.走和平发展道路,概括起来讲,就是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
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奉行()国防政策,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扩张。 A.积极性 B.消极性 C.防御性
8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的“()”,主要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基本途径。 A.三条道路 B.三个转变 C.五化
90.现行以()为主体的财税体制,很难避免一些地方不顾资源和环境条件、盲目发展财政增收效应大的加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 A.增值税 B.营业税 C.所得税
91.要不失时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市场化、()、社会化方向,在继续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尽快把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A.商品化
B.产业化 C.规模化
92.要走(),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提高农民收入和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A.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B.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C.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93.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巩固第一产业,做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A.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B.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C.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9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逐步提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政府收入 B.居民收入 C.企业收入
9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中的比重。 A.国民收入 B.初次分配 C.居民收入
9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者比重。 A.中等收入 B.低等收入 C.高等收入
97.在新的世纪里,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另外()的人口陆续进入工业化阶段,如果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依旧沿袭传统工业化道路,完成工业化将会消耗大量的资源。 A.90% B.88% C.85%
98.通常把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称为()增长方式。 A.内向型 B.粗放型 C.集约型.‘
99.把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称为()增长方式。 A.外向型‘ B.粗放型 C.集约型
100.()提出,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
来。
A.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饰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01.()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02.()提出,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03.()明确提出,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
A.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104.()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反映了客观规律,顺应了时代要求,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105.按现行汇率测算,2006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但为此消耗的重要能源资源占世界的比重却高得多。 A.4.8% B.5.5% C.6.7%
106.2006年我国消耗能源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左右。 A.10% B.12% C.15%
107.2006年我国消耗钢3.88亿吨,约占世界钢消耗量的()。 A.20% B.25% C.30%
108.2006年我国消耗水泥12亿吨,约占世界水泥消耗量的()。 A.54% B.60% C.65%
109.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是()。
A.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B.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C.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110.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完成这个新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的()支撑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 A.财政 B.资源 C.人口
111.在20世纪的100年间,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历史的总和,同时也加速了资源消耗。全球GDP增长了18倍,石油的年消费量增加了()倍。 A.50 B.100 C.170
112.2006年7月1日,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全线开通试运行。 A.青藏铁路 B.川藏铁路 C.南疆铁路
113.1994年12月4日,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 A.三峡工程 B.葛洲坝工程 C.三门峡工程
114.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A.神舟四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六号
115.改革开放后,我们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经济总量大幅跃升,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 A.总体小康 B.全面小康 C.完全小康
116.又好又快发展是()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A.科学发展观 B.可持续发展观 C.五个统筹
117.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保障发展的(),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由广大人民共享,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出现两极分化。
A.普惠性 B.协调性 C.持续性
118.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提高发展的(),低投入、高产出,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防止增长代价过大。 A.普惠性 B.效益性 C.持续性
119.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实现发展的(),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防止发展不能永续。 A.普惠性 B.效益性 C.持续性
120.我国当前农村贫困人口已从两亿五千万减少到()。 A.八千多万 B.五千多万 C.两千多万
121.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
A.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 B.投资率偏低,消费率较高
C.投资和消费都不足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122.以人为本,就是以()为本。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C.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123.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主张()。
A.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B.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C.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24.最全面表现以人为本精神的做法是()。
A.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
B.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坚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 C.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坚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
125.科学发展观认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都要体现()这个核心。 A.安定有序 B.以人为本 C.经济快速增长
126.“以人为本”中的“本”的意思是()。 A.全体党员的利益 B.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27.军队()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 A.年轻化、现代化、正规化 B.年轻化、精炼化、职业化 C.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
128.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B.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体党员的利益
C.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利益 129.(),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最高理想和根本宗旨的集中概括。
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30.党的根本建设是()。 A.组织建设 B.思想理论建设 C.作风建设
131.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 A.目的,条件 B.动力,保障 C.要求,前提
132.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的观点有()。
A.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B.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C.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133.坚持(),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
A.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B.党的根本宗旨
C.党的先锋队性质
134.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A.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B.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C.积极性和创造性
135.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A.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B.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
C.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
136.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根本标志是( A.人的发展状态 B.经济发展水平 C.社会和谐程度
137.“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 A.全体党员 B.统治阶级集团
C.最广大人民群众
138.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包括()。
A.全面满足人的需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挥人的才能 B.全面满足人的需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C.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挥人的才能 139.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包括()。 A.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
B.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一切归人民共享 C.一切为了人,一切归人民共享
140.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要全面贯彻()的方针,积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帮助人们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
A.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 B.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C.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141.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是()。 A.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B.加强作风建设 C.强化战略思维
142.现阶段,要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A.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B.要从做好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的工作入手
C.要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切实做好保障义务教育的工作入手 143.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 A.国防实力问题 B.经济实力问题 C.国家安全问题 144.()是民生之本。 A.教育 B.就业 C.劳动
14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要逐步提高哪两个比重?()
A.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B.合法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14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须按照()原则选拔干部。 A.德才兼备、注重实绩
B.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 c.德才兼备、群众公认
147.()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A.清正廉洁
B.执政能力 C.先进性
148.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 A.党的基层组织 B.群众组织 C.共青团
14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的关系。 A.效率和公平 B.竞争和公平 C.自由和平等
第四章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15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统筹兼顾
151.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的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统筹兼顾
152.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冶建设、文化建设和()。 A.生态建设 B.党的建设 C.社会建设
15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化了我们党对()的认识。
A.经济建设规律、政治建设规律、文化建设规律、社会建设规律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C.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157.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发展,以()为中心。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人的全面发展
15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B.人民当家作主
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59.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A.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B.人民民主专政 C.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160.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 A.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B.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
C.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 16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的有机统一。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B.坚持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
C.坚持经济基础变革与上层建筑改革的有机统一 162.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表现在()。 A.统筹兼顾、科学谋划 B.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C.科学谋划、总揽全局 163.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自强不息 B.爱国主义 C.诚实守信
164.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改革创新
B.与时俱进 C.解放思想
165.推进文化创新,要坚持()。
A.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
B.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在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C.经济效益优先,兼顾社会效益
166.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什么?()
A.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B.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67.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要求我们做到()。 A.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B.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C.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168.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要大力弘扬()的思想。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C.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
169.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A.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B.增强诚信意识
C.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170推进文化创新的方向是()。
A.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B.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171.推进文化创新的方针是()。
A.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172.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是()。 A.推进社会建设
B.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C.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17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的分配制度。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并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74.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应做到()。 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C.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75.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环境,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越来越强。 A.独立性、创新性、现代性和差异性 B.独立性、选择性、创新性和自主性 C.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 176.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A.政府应根据经济发展整体规划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主要在促进就业、调节分配等方面发挥作用
B.对市场干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应当完全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C.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增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同时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的作用,注重克服市场的缺陷和不足,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
177.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或(2006年至2010年)》,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的主要举措是()。
A.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
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C.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78.社会进步是通过协调发展来实现的,是()的结果。 A.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
B.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
C.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179.实现市场配置资源制度化的前提条件是()。 A.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B.政府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 C.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80.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走()的文明发展道路。 A.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C.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181.建设生态文明,主要途径和目标是()。
A.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B.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正在阅读:
女儿香散文03-30
小全张邮票概述09-16
《Java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习题解答05-05
补心经02-01
2006信息光学试卷10-17
《榜样3》观后感4篇12-11
描写初春的散文03-30
中心小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考核细则11-28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发展观
- 竞赛
- 深入
- 实践
- 科学
- 知识
- 学习
- 500
- 基于jsp的员工考勤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 过氧化氢酶动力学常数测定
-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 NBC(一体式)系列气体保护焊机说明书(凯尔达) - 图文
- 心理课感想2000字
- 牛津英语高二模块六 Unit 3单元测试
- 预防习题
-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读后感
-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内容)
- 关于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的相关问题探讨
- 名言
- 面试万能模板
- NOKIA基站故障处理-告警处理
- 2017年苏州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Word版)
- 湖北省宜昌市2018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英语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
- 2017中考英语专题复习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
- 《银行会计》复习思考题答案
- 组织行为学 案例分组
- 蠡县医院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消防演练记录 - 图文
- 外贸函电部分课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