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演练:13 论述类文本阅读

更新时间:2024-06-28 15: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述类文本阅读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6分)

(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18分)

谈动情

情是诗之魂。感受于外,情动于中。先有感,后有情,情不是飞来的。感受是被动的受,情动是主动的动。由感而情,由情而诗,这个程序我们都得遵守。

为什么说感受是被动的受?人活在世界上,由不得他自己。万事万物,每日每时,乱纷纷都到他的眼前来,一一逼入他的感官,叫他回避不了,不受也得受,难受也得受,所以说是被动的受。为什么说情动是主动的动?感受既多,叠累在心,人非草木,哪能无情。情是有的,看你怎样处置。熄下去了,就不会有诗了;燃起来了,就可能有诗了。或燃或熄,主动在你。如果那一缕情是合理的,是健康的,那就让它燃起来,“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何其芳《生活是多么广阔》)。

动情在先,下笔在后,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郭沫若年轻时求学日本,雄姿英发,写了《地球,我的母亲》,开启一代豪风。那天上午,他在福冈图书馆看书,诗兴忽来,激动得很,难以静坐攻读。他走出图书馆,到馆后僻静的石子路上去,脱掉木屐,跣脚乱走若狂,乃至“率性倒在路上睡着,真想真切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触她的皮肤,受她的拥抱”。晚辈庸才如我者,从来没有雄姿英发过,更不会在下笔以前动情如此。偶有一二幸获献丑之作,都是在下笔以后才逐渐动情的。对一般初学者,要求他们动情在先,下笔在后,那是苦人所难。真能做到先有感受,下笔以后逐渐动情,就很不错了。

为了使自己动情于笔下,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必须排除周围环境诸种干扰,对眼前与主题无关的事事物物,一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求视听寂然,如入无人之境。视听寂然之后,你就从现实的人境跃入笔下的诗境。设想你要写的那些场景事物一一复活,一丘一水都能用灵眼看见,一笑一啼都能用灵耳听见。让模糊了的清晰起来,清晰得可触可感,纵然你写的是朦胧诗。在笔下忘却现实,在诗境忘却人境。写初恋就得忘却鬓边的白发,写黑夜就得忘却窗外的阳光。此时最怕的是邻居吵架和小儿哭叫,或你的贤妻叫你去捅蜂窝煤。写作过程就是醒着做梦,梦被打断,使人心烦意乱,怪不自在,甚至难以重

1

温。听说过可恶的催租人打断诗人的梦,使他未能成篇,只留下“满城风雨近重阳”一句的故事吗?

常人在床上睡着做梦,梦中笑,梦中哭。诗人在纸上醒着做梦,也会笑,也会哭。完全入梦以后,你的情就会在笔下动起来,你就有可能写出一首感人的佳作“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这是狄德罗的话。“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白居易的话。中国新诗无论怎样变来变去,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也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也好,民歌体也好,现代风也好,明朗也好,朦胧也好,你下笔的时候,总要动情才好。情永远是诗之魂,不要忘记了才好。

(选自《流沙河诗话》,有删改)

1.第三段以郭沫若和作者自己的创作为例,论证什么观点?这样举例有什么作用?(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段画线句中“诗境”的内涵有哪些?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情是诗之魂”?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8分)

绝顶聪明与额外愚蠢

陈子展

郑板桥有一句常常爱说的话:“难得湖涂。”我曾藏过他写的这四个字的横幅,对于他那种篆隶兼行的字,字里面所含的意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郑老先生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他要装糊涂,自然不免几分做作。但在一般仅有世俗之见的读书人看来,他有官不做,有财不发,有福不享,偏靠卖画卖字过活,老死江湖,又未免额外愚蠢了。

偶然和周谷城先生论到当代人物,他以为绝顶聪明的人,同时额外愚蠢。话是好像矛盾,其实有大道理在。不过这个道理懂得的怕不见得十分多,就是懂得,未必有人会自己承认自己额外愚蠢。倒是自命绝顶聪明的人太多,每每把人家看作额外愚蠢,此所以人人自命什么天才什么才子,个个被人骂做什么低能儿什么傻子什么笨伯等等也。

2

老子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他还教训孔子道:“良贾深藏财若虚,君子盛德貌若愚。”他要孔圣人去掉一点骄气。孔子毕竟是圣人罢,他自愧浅薄,以为老子高深莫测,把老子比作一条龙。自然,龙是被人家作为一种神物,同时它也被人家认做一种聋虫。据说聋字从耳,龙耳,本是形声字,却又兼有意义,说是龙没有耳朵,拿角来听的,这就可见龙顶聪明,可以比作圣人,又顶不聪明,连耳朵都没有,真可算得是一种聋虫了。拿这东西来比喻老子,真是再好没有了。孔子既然到过老子那里,登过龙门,他也就沾了一点龙气,学了一点乖。他虽然不肯学像神龙一样的老子,见头不尾,逃开这个人间,出关而去,不知去向,可是他在当时能够鬼混过去,做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大龙头,还得被人家称作圣人,他是懂得神龙变化、左右逢源之法的。他有时做圣人,有时又做蠢物。他称赞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他自己也会看风使舵,绝顶聪明额外愚蠢兼而有之,此所以有人恭维他是“圣之时者也”!孔子难学又最好学,所以自古以来圣人之徒最多。

是学孔子又智又愚,时时变化的哲学(文言叫做中庸之道)好,还是学老子原来是上智,偏偏要做下愚的好?当代不是没有圣人,不是没有绝顶聪明像老子孔子一流的人,好歹由他自择。至于在下呢,孔子既不学,老子学不到,原是额外愚蠢的人,安分守己,还是额外愚蠢的好吧。

(选自1935年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版《人间随笔》,有删改)

4.文章开篇从郑板桥写起,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为什么说“孔子难学又最好学”?(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0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18分)

论读书

3

林语堂

①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向来被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诸如此类,皆非读书本旨,在我是看不起的。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

②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也许我们幼时未进小学,或进小学而未读过地理,或读地理而未觉兴味;然今日逢闽变时翻看闽浙边界地图,便觉津津有味。或是叫许钦文在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凡人读书必找一位气质相近的先贤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

④诗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读其所好,说得好的道理出来。或竟苏韩皆不好,亦不必惭愧,亦须说出不好的理由来。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己是而人非。等过几年学力已到,仍己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己有同感之人。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现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入圈套。

(选自林语堂《论读书》,有删改)

7.简要概括文章第①段的论证思路。(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4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林语堂看来,应如何读书?请简要概括。(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2题。(18分)

崇尚简单 国 风

读刘大櫆《论文偶记》,上面写道:“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

洞观古今世事,大凡至善至美,皆简单。土地质朴无华,能养育万物;真水无色无香,能孕育生命。一部《周易》,玄而又玄,变幻无穷,离不开阴阳二卦。《老子》被誉为哲学的哲学,只有五千言。阿拉伯数字只有十个,能算尽人间的全部数量关系。电子计算机每秒处理上百亿兆的数据,原理只是数学上的二进制。所以,要求得真谛,就应向简处着艰。圣雄甘地说:“简单是宇宙的精髓。”

简单是一种美德。当领导的人简单,就会减轻下属的负担,引领出好的作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各种讲话、汇报、文件,上面一页纸,下面就会一本书,“文山会海”就是这样形成的。

生活简单的人,目标会更明确,志向也会更坚定。诸葛亮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司马光教育儿子:“奢则多欲,多欲则居官必贿,居乡必盗。”俭则必简,简则必俭。

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物欲的奴隶。在私利的驱使下,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同情关爱,只有竞争算计、巧取豪夺。为什么新闻记者要说谎?企业要给奶粉中加三聚氰胺?金融家要诈骗?一切为了钱,人人都相信现实的幸福必须在这里面寻找。金钱崇拜,使得人类不计后果地向大自然无限索取。人们只知道砍伐森林,却忘了自己也要呼吸;只知道污染江河,却忘了自己也要喝水??

我们是否可以让生活简单一点?

我的一位朋友,是国内外很有影响的作家,也是高级领导。多年来,他就只穿一双部队的胶鞋,从不穿袜子,冬天也只穿一件外套。下去检查工作,都是自带面包和方便面,在车上就餐。他有一个信念:物质上求简单,精神上求丰富。人一旦变成物欲的奴隶,就失去了心灵的自由。

5

简,犹药也,力行,可以洁身正性,清心明志。简亦为生活尽境,人生幸福莫过于崇尚简单并身体力行。

10.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引用甘地和司马光的话分别有什么作用?(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现代社会金钱崇拜使人类陷入了怎样的生存困境?根据文章内容分条概括。(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18分)

钱 王则柯

最早的“钱”是兽皮,是贝壳,甚至是笨重的铁块,到现在,世界各国一无例外都使用一种特殊印刷的薄纸——纸币。“钱”,说到底,仅仅是一种信用符号,随时可以兑换为等值实物。因为它便于保存、分割、携带,故而全世界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古今,逐渐都接受了它。而它的信用,则主要由国家法律支持。

人们对“钱”的追求,促进了全球交往。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西班牙人和抵达印度的葡萄牙人等,他们都是追逐着“钱”而走遍世界的。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不仅繁殖了各行各业的商人,而且还呼唤着以“钱”为商业对象的商人——“钱商”,私人金融活动应运而生。这些私人金融活动的风险很大,但是,“钱”的商业利润实在太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私人金融活动继续发展,逐渐演变成前现代形式的银行。

现在,钱的符号化电子化,让银行结算的速度大幅度提高,社会的步伐加快,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的效率,在这方面,发达国家走到了前头。金融电子化、货币符号化,是顺着使“钱”尽可能方便的逻辑往前走,但是“钱”方便到可以看不见的地步,越来越多看不见的“钱”在我们身边如洪水般高速流动,终于出现了一种比自然界灾害更为可怕的灾害——“钱灾”,即1997年以来人们谈虎色变的金融危机。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人们以“钱”炒“钱”,“钱”越炒越热,终于升腾为“泡沫”。发达国家的投机资本大肆购买某国的货币,然后,急剧抛出,足以使经济规模较小

6

的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索罗斯们就是这样,在制造泡沫和破灭之间逞能。他们有资金,有手段。短期流动资本大进大出,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十多年前长春“疯狂的君子兰”,就是泡沫经济的本土例子,在城市职工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时候,一株君子兰却居然可以炒至十几万元的价位。钱啊钱,认它贵,它就贵,不贵也贵,一旦泡沫破灭,认它不贵,它就不贵,本来不贵。

经济发展怎样才有后劲?迄今为止,没有哪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容量能够比得上美国,这是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能够长期独领风骚的重要原因。一个大国,只有当人民购买力得到普遍提高、市场整合得好的时候,国内市场才会显示容量优势。而且一旦形成优势,将长期发挥作用。靠这种“国家增长能力”的依托,钱,才真正成为有源活水。

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固然曾经推动并且继续推动历史的发展,但是,这种追求需要必要的制度来规范。历史和现实都让我们看到,对钱和财富的追求也带来了以权谋私等许多丑恶的东西。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带来的社会价值观念变异,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选自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有删节)

13.简要概括人们对“钱”的追求在推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举索罗斯和“疯狂君子兰”的例子有何作用?(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全文,简析用制度来规范人们追求金钱行为的原因。(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18分)

请不要糟蹋我们的文化

冯骥才

①我们必须正视:一种文化上自我糟蹋的潮流正在“所向披靡”。

②我们悠久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尤其那些最驰名、最响亮、最惹眼、最具影响的——从名城、名镇、名街、名人、名著,到名人死后的墓室和名著里出名的主人公,乃至列入国家名录的各种文化遗产,都在被浓妆艳抹,重新包装,甚至拆卸重组,再描龙画凤,披金戴银,挤眉弄眼,招摇于市。

7

③那些在“城改”中残剩无多的历史街区,忽然被聪明地发现,它们竟是一种天赐的旅游资源。已经拆掉的无法复原,没拆的虽然不再拆了,但也难逃厄运,全被开发成商业风情街。更糟糕的是被称作“最后的精神家园”的古村古镇,被借名“腾笼换鸟”,迁走原住民后,一个个被改造成各类商铺、旅店、农家乐、茶社和咖啡屋混成一团的“游客的天堂”;在这天堂里连一间见证历史的“博物馆”也没有,导游讲的故事传说不少是为吸引游人而编造的伪民间故事。至于种种文化遗产,更是这种热热闹闹重新“打造”的对象。其中的历史的内涵、文化的意蕴、本土气质和个中独特的精神都到哪去了?没人管也没人问。

④有人说旅游原本就是走马观花的快餐文化,用不着太认真。那么,就再看看我们影视中的历史文化吧。

⑤我们的历史名人只要跑到银幕和荧屏上,不论明君重臣,还是才子佳人,大都多了一身好功夫,动不动大打出手,甚至背剑上房。他们好像都活在时光隧道里。虽然身着古装,发型和配饰却像时尚名模;没有确切的朝代与地域,一切衣食住行的道具、物品和礼俗全是胡编乱造;历史在这里只是借用一下的名义,一个空袋子,任什么乱七八糟、炫人耳目的东西都往里边塞。

⑥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再滥加改造;一边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这便是当今国人眼中的历史文化。

⑦经过这样的粗鄙化的打造,在人们眼里,古村古镇无非是些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名人故居不过是名人在世时住过的几间屋子,庙宇不是烧香叩头却不知灵验不灵验的地方,历史上的人物全有几招花拳绣腿,全离不开男欢女爱,全不正经;没有庄重感、神圣感、厚重感甚至美感。我们不是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挂在嘴边吗?如今国人从哪里能够感知这种博大精深?只能去一座城市才有一个的博物馆吗?

⑧文化不精不深,怎能“做大做强”?真正强大的文化一定又精又深。只有在精深的文化中,才会有大作品和大家的出现,社会文明才能整体地提高。

⑨问题是当下这种鄙俗化的潮流,这种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虚名,一边有害于公众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观,一边伤及中华文化的纯正及其传承。我相信,在这样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很难对自己文化心怀挚爱与虔敬。如果我们不再深爱和敬重自己的文化,再伟大的文化不也要名存实亡?到底什么动机与力量使这种潮流正在变本加厉?我想应当一句话戳穿,即以文化谋利。

8

⑩任何事物进入市场,就不免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不免依照消费需求和商业利益调整自己。但调整是科学调整,不能扭曲甚至破坏自己去换取经济利益,就像自然资源的开发不能破坏生态。文化更具特殊性。因为文化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精神功能。它直接影响着社会文明与全民素质。不能为了畅销、热销、票房、上座率和收视率成倍增长,为了市场人气攀升,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和“疯狂的GDP”,而放弃文化固有的精神的准则。即文明的、知识的、道德的、真善美的准则。这准则也是文化的尊严,这尊严一旦被践踏被玷污,文化也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因为被糟蹋的文化反过来一定还会糟蹋人的精神。

?由此说,问题真正的要害——不是拿文化赚钱,而是糟蹋文化来赚钱。还有比这样赚钱更无知、更野蛮吗?

?我们是否听到我们的文化正在呼叫:不要糟蹋自己的文化了! 16.简要概括文中糟蹋历史文化的表现及其后果。(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概括“请不要糟蹋我们的文化”一文的论述思路。(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依据文本,概括作者关于历史文化建没方面的正确主张。(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扬州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1题。(18分)

失败的英雄

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嬴政。这件事以失败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作一个英雄。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5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比较一下这5个人的业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自己被杀外,还搭上秦舞阳、樊於期的性命,失去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使燕遭秦的报复。但是,荆轲却成为这5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

在《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其他4个人的总和。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对荆轲如此偏重呢?因为荆轲比其他4个刺

9

客高出一筹,而那又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谋刺的对手高出一筹。荆轲的分量之所以超过其他4个刺客的总和,是因为秦王的分量超过被谋刺的4个人的总和。况且,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

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失败扼腕叹息,纷纷分析失败原因。有人认为是荆轲进咸阳宫失去了帮手;有人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追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匕见”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给自己生还的希望。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实。人们对“荆轲刺秦”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秦王。其实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荆轲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逼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达到。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他刺秦成功。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嬴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己,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不会脱颖而出。所以,荆轲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败”。

荆轲的英名虽与失败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荆轲敢于越过易水,渡过黄河,来到强大的秦国,进入了它的心脏地带咸阳宫去单挑秦王;他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但他敢于向最强者挑战;他去赴死,高歌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那个号称13岁就杀过人的秦舞阳,一进咸阳宫就被那种威严的气势吓得大惊失色时,他能谈笑自如;他面对高高在上被文武百官簇拥着的秦王,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

荆轲在咸阳宫只战斗了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 19.文章开端第一段采取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为什么在《史记·刺客列传》记载的5位刺客中,荆轲却成为名气最大的一个?(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荆轲在咸阳宫只战斗了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这句话如何理解?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点题型阶段检测(四) (时间:90分钟 满分:94分)

一、(2015·苏北四市调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20分)

瓦斯科夫凯旋

[前苏联]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

瓦斯科夫押着俘虏,走过里莎牺牲的地方,他不由得拉动了枪栓。听到枪栓的声音,俘虏们立刻警觉地停了下来,回过头,惊恐地看着瓦斯科夫。准尉已经像个醉鬼一样东倒西歪了,但他还保持着清醒。不是现在,时机未到。瓦斯科夫看了一眼俘虏,又拉动枪栓,关上了保险。

俘虏们放下心来,回过头,继续慢慢向前走去。 沉寂的森林里,只有沉重的步伐响着。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瓦科夫看着前面俘虏的背影,突然变得模糊起来,他赶紧晃晃头,背影又变得清晰起来。他回头远远地望着姑娘们牺牲的地方,默默地唠叨着:“我的丽达、热妮亚、里莎、索妮娅、嘉尔卡。我不知道怎么跟你们说,我活下来了。咱们再见的日子又远了。还没打完,也说不定什么时候,你们的准尉来不及哼上一声,也就躺下了。我不后悔,我也不害怕,找你们去做伴。现在想起来,是多美妙的一件事??”

瓦斯科夫回头看了一眼跌跌撞撞走着的俘虏,又回身面向森林,默默地唠叨看:“再见了,等以后再回来看你们。丽达交代的事我一定办好,你们相信我??” 他回过头,疲惫的脸上挂着大颗大颗晶莹的泪珠。

瓦科夫押着俘虏终于走上了大路。

这是最后的路程了。瓦斯科夫感到自己燃烧起来了,他身体摇晃着,俘虏的背影变得更加模糊,他一次又一次晃脑袋。但不管如何,背影还是模糊的,周围的一切也是模糊的??

突然,从四周的森林中,山丘上,河畔冒出无数的红军战士。他们呼喊着向瓦斯科夫涌来。是少校和基里亚诺娃带着大部队正在森林里搜寻他们的踪迹。然而瓦斯科夫似乎什么也感觉不到,他摇摇晃晃地朝前走去,走过了俘虏身旁,一直走向村口。

四面八方都是红军战士,善良的俄罗斯人民。然而这一切落在瓦斯科夫的眼里,都是

11

一些晃动的影子。他分辨不出眼前的是谁,只知道一味地晃动着身体朝前走着,走着。

他仍然跌跌撞撞向前走去,一直走向空无人迹的村庄。

瓦斯科夫终于明白他已经回来了。他想站住,却觉得眼前一阵发黑,整个人重重地跌在地上,昏死过去。

红军向德国发起了总进攻。

“喀秋莎”万弹齐发,射向了柏林。红军战士冲进国会大厦,将高高飘扬的旗帜插在国会大厦顶上。

欢呼声充满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柏林,莫斯科,巴黎,伦敦,华盛顿?? 战争终于结束了。

战后的俄罗斯土地上一片废墟。然而幸存下来的人们没有停下来哀悼,他们从失去亲人和家园的痛苦中走出来,用百倍的热情投入到重建家园的忙碌之中。推土机把废墟推倒,压路机压过坑坑洼洼的公路,年轻人一队队扛着工具,唱着欢快的歌向需要他们的地方走去。

瓦斯科夫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打满了遭受摧残伤害的烙印,然而俄罗斯人民却用欢声笑语点缀那些破败的街道。

【注】 ①节选自前苏联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有删改。该小说讲述了二战期间苏联红军战士英勇抗击德寇入侵的故事。②小说中牺牲的五位女战士。 1.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多次写到俘虏有何作用?(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两次写到瓦斯科夫“默默地唠叨着”,这样写的意义是什么?(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探究作品最后一段的深刻意蕴。(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5·江苏沭阳县修远中学高三阶段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8题。(20分)

12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铁 凝

清晨我在冀中乡村,在无边的大地上常看雾的飘游、雾的散落。看雾是怎样染白了草垛、屋檐和冻土,看由雾而凝成的微小如芥的水珠是怎样湿润着农家的墙头和人的衣着面颊。雾使簇簇枯草开放着簇簇霜花,只在雾落时橘黄的太阳才从将尽的雾里跳出地面。于是大地玲珑剔透起来,于是不论你正做着什么,都会情不自禁地感谢你拥有这样一个好的早晨。太阳多好,没有雾的朦胧,哪里有太阳的灿烂,大地的玲珑?

②我在新迁入的这座城市度过了第一个冬天。这是一个多雾的冬天,不知什么原因,这座城市在冬天常有大雾。城市因为有了雾,会即刻实在地不知所措起来。路灯不知所措起来,天早该大亮着,灯还大开着;车辆不知所措起来,它们不再是往日里神气活现的煞有介事,大车、小车不分档次,都变成了蠕动,城市的节奏便因此而减了速;人也不知所措起来,早晨上班不知该乘车还是该走路,此时的乘车大约真不比走路快呢。

③我在一个大雾的早晨步行着上了路,我要从这个城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我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小巷一步步走着,我庆幸我对这走的选择,大雾引我走进了一个自由王国,一切嘈杂和一切注视都被阻隔在一米之外,一米之内才有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气派,这气派使我的行走不再有长征一般的艰辛。

④为何不作些腾云驾雾的想像呢?假如没有在雾中的行走,我便无法体味人何以能驾驭无形的雾。一个“驾”字包含了人类那么多的勇气和主动,那么多的浪漫和潇洒。雾能被你步履轻松地驾驭,这时你驾驭的又何止是雾?你分明在驾驭着雾里的一个城市,雾里的一个世界。为何不作些黑白交替的对比呢?黑色也能阻隔嘈杂和注视,但黑夜同时也阻隔了你注视你自己。只有大雾之中你才能够在看不见一切的同时,清晰无比地看见你的本身。

⑤于是这阻隔、这驾驭、这单对自己的注视就演变出了你的得意忘形。你不得不暂时忘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的人间训诫,你想到的只有走得自在,走得稀奇古怪。

⑥我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先走他一个老太太赶集: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再走他一个老头赶路:双膝一弯,两手一背——老头走路是两条腿的僵硬和平衡;走他一个小姑娘上学:单用一只脚着地转着圈儿地走;走他一个秧歌步:胳膊摆起和肩一样平,进三步退一步;走个跋山涉水,走个时装表演,走个青衣花旦,再走一个肚子疼。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都走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舞起双手

13

倒着一阵走,正着一阵走,侧着一阵走。最后我决定走个醉鬼。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刘伶吧??原来醉着走才最最飘逸,这富有韧性的飘逸使我终于感到了我自己。

⑦我在大雾里醉着走,直到突然碰见迎面而来的一个姑娘——你,原来你也正踉跄着自己。感谢大雾使你和我相互地不加防备,感谢大雾使你和我都措手不及。于是你和我不得不继续古怪着自己擦身而过,你和我都笑了,笑容都湿润都朦胧,刹那间你和我就同时消失在雾里。

⑧当大雾终于散尽,城市又露出了她本来的面容。路灯熄了,车辆撒起了欢儿,行人又在站牌前排起了队。我也该收拾起自己的心思和步态,像大街上所有的人那样,“正确”地走着奔向我的目的地。

⑨但大雾里的我和大雾里的你却给我留下了永远的怀念,只因为我们都在大雾里放肆地走过。也许我们终生不会再次相遇,我就更加珍视雾中一个突然的非常的我,一个突然的非常的你。我珍视这样的相遇,或许在于它的毫无意义。

⑩然而意义又是什么?得意忘形就不具意义?人生又能有几回忘形的得意?

?你不妨在大雾时分得意一回吧,大雾不只会让你悠然的欣赏屋檐、冻土和草垛,大雾其实会将你挟裹进来与它融为一体。当你忘形地驾着大雾冲我踉跄而来,大雾里的我会给你最清晰的祝福。

5.文章开头为什么要描写“我”在冀中乡村看到的雾景?(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多角度赏析第⑥段的表达特色。(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问:“得意忘形就不具意义?”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得意忘形”的含义及其意义所在。(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题为“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但大量描写的是“我”的得意忘形,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5·泰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1题。(18分)

超越鲁迅

——为鲁迅逝世二周年纪念作

王任叔

①《自由谈》复刊还没到十天,而鲁迅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又临在我们的面前了。 ②编者接编《自由谈》以来,朋友间首先给我的意见是,“应该多登些鲁迅式的杂感文字”,然而鲁迅不世有,而《自由谈》还得“谈”下去。这使我益发感到这一文化巨匠的死去,对文化界损失的重大了。

③鲁迅的精神固然是部分地活在人们的心里,但鲁迅的艺术的战斗力,却没有活在后一代人的笔端。难道真让他的死,带去我们的一切?在鲁迅先生翻译的有岛武郎的《与幼小者》的小说里,有这样的一节话:你们倘不是毫不顾忌地将我做了踏台,超过了我,进到高的远的地方去,那是错的。

④我可以断说,鲁迅先生是期望于后一世代的。然而我们竟让鲁迅先生这一心境,寂寞,冷落,而终至于委为尘土吗?不,我们一定得大声地叫出:“超过鲁迅!”

⑤这是每一个文化人所应自励而励人的!

⑥学习鲁迅,并不是为了“追随”或“并驾”,而是为了“战取鲁迅”。那么我们看一看鲁迅先生的一生,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战取呢?

⑦六百万字的《鲁迅全集》,展开在我们面前了,我们好容易浏览了过去,但作者每一字每一句所下的心血,那真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只要一展开他那手抄的《古小说钩沉》《会稽故书杂集》《嵇康集》,看到那里面一笔不苟的字迹,就可知道鲁迅对于任何一种学问的刻苦磨炼的功夫。而我们呢,以皮毛为丰肉,到头来,不免自示空虚。

⑧鲁迅固然是勇于和恶势力战斗的,但他又勇于自斗。记得他在一篇文章里说起过:在他翻译新兴艺术理论时,有几处,仿佛触着了自己的疮疤,但他还咬着牙译下去。

⑨只有有自知之明者,才能知人。而只有能与自己斗争者,才能与人斗争。然而,们呢?

⑩将事实的真相,掩饰于世故之下,于是人们的见解都成为庸俗。正如鲁迅先生在论讽刺文学中所说,所谓讽刺不过是现实的真实的暴露,而人们却以此为讽刺了。鲁迅先生就是个真实的说教者。

?他最讨厌的是专在背后嘁嘁喳喳的人们。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一

15

文中说,这些人“往往不过是将败落家族的妇姑勃溪,叔嫂斗法的手段,移到文坛上。嘁嘁喳喳,惹是生非,搬弄口舌,决不在大处着眼”。??但是,这现象仅限于文坛吗?不,在我们的左右前后,都有这样的人。我们所要的是“打开天窗说亮话”,而另一些人所要的,却是“三根椽下搬是非”。

?有人说鲁迅善放暗箭,鲁迅先生回答道,放箭的人站在这里呀,哪能说“暗”呢!那无理可说的人,只好不抛头露面放暗箭了??

?这一切刻苦的精神,这一切战斗的手法,都是我们学习鲁迅、战取鲁迅的必要条件,总有一日,以我们自己的力量,继之以我们的子孙的力量,而超越鲁迅!

?我们倘不是毫不顾忌地将鲁迅作了踏台,超过了他,进到高的远的地方去,那是我们的错!

?这该是我们今天纪念鲁迅应该记住的话!

(选自1939年7月世界书局《横眉集》初版本,有删节)

9.作者认为当时文坛存在哪些不良现象?试分条概述。(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内涵。(6分)

(1)鲁迅不世有,而《自由谈》还得“谈”下去。(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谓讽刺不过是现实的真实的暴露,而人们却以此为讽刺了。(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第③段和第?段两次引用《与幼小者》中的话,有何变化?有什么作用?(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15·前黄等四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18分)

精进的程序 朱光潜

①练习作文,一要不怕模仿,二要不怕修改。多修改,思致愈深入,下笔愈稳妥。自己能看出自己的毛病才算有进步。严格地说,自己要说的话是否从心所欲地说出,只有自

16

己知道,如果有毛病,也只有自己知道最清楚,所以文章请旁人修改不是一件很合理的事。丁敬礼向曹子建说:“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耶?”杜工部也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大约文章要做得好,必须经过一番只有自己知道的辛苦,同时必有极谨严的艺术良心,肯严厉地批评自己,虽微疵小失,不肯轻易放过,须把它修到无疵可指,才能安心。不过这番话对于未脱“疵境”的作者恐未免是高调。据我的观察,写作训练欠缺者通常有两种毛病:第一是对于命意用字造句布局没有经验,规模法度不清楚,自己的毛病自己不能看出明明是不通不妥,自己却以为通妥;其次是容易受虚荣心和兴奋热烈时的幻觉支配,对自己不能作客观的冷静批评,仿佛以为在写的时候既很兴高采烈,那作品就一定是杰作,足以自豪。只有良师益友,才可以医治这两种毛病。所以初学作文的人最好能虚心接受旁人的批评,多请比自己高明的人修改。如果修改的人肯仔细指出毛病,说出应修改的理由,那就可以产生更大的益处。作文如写字,养成纯正的手法不易,丢开恶劣的手法更难。孤陋寡闻的人往往辛苦半生,没有摸上正路,到发现自己所走的路不对时,已悔之太晚,想把“先入为主”的恶习丢开,比走回头路还更难更冤枉。良师益友可以及早指点迷途,引上最平正的路,免得浪费精力。

②自己须经过一番揣摩,同时又须有师友指导,一个作者才可以逐渐由“疵境”达到“稳境”。“稳境”是不易达到的境界,却也是平庸的境界。我认识许多前一辈子的人,幼年经过科举的训练,后来借文字“混差事”,对于诗文字画,件件都会,件件都很平稳,可是老是那样四平八稳,没有一点精彩,不是“庸”,就是“俗”,虽是天天在弄那些玩意,却到老没有进步。他们的毛病在成立了一种定型,便老守着那种定型,不求变化。一稳就定,一定就一成不变,由熟以至于滥,至于滑。要想免去这些毛病,必须由稳境重新尝试另一风格。如果太熟,无妨学生硬;如果太平易,无妨学艰深;如果太偏于阴柔,无妨学阳刚。在这样变化已成风格时,我们很可能地回到另一种“疵境”,再由这种“疵境”进到“稳境”,如此辗转下去,境界才能逐渐扩大,技巧才能逐渐成熟,所谓“醇境”大半都须经过这种“精钢百炼”的功夫才能达到。比如写字,入手习帖的人易于达到“稳境”,可是不易达到很高的境界。稳之后改习唐碑可以更稳,再陆续揣摩六朝碑版和汉隶秦篆以至于金文甲骨文,如果天资人力都没有欠缺,就必定有“大成”的一日。

③这一切都是“匠”的范围以内的事,西文所谓“手艺”(craftsmanship)。要达到只有大艺术家所能达到的“化境”,那就还要在人品学问各方面另下一套更重要的功夫。我已经说过,这是不能谈而且也无用谈的。本文只为初学说法,所以陈义不高,只劝人从基本功夫下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做下去。

17

(节选自朱光潜《谈文学》)

12.第①段引用丁敬礼和杜甫的话有什么作用?(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结合文本分析写文章如何才能实现“精进的程序”。(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文意,请概括练习写作的人怎样才能写好作文。(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015·苏北四市期末)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18分)

中国的孝道 朱大可

①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年轻母亲睡前给母亲端水洗脚,幼子为此深受感动,遂端来一盆热水要给自己的母亲洗脚。洗脚、下跪和磕头的闹剧,从旧帝国一直上演到民国,始终没有终止的迹象,只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它逐渐遭到人们的唾弃。但今天,在道德全面滑坡的背景下,那些发霉的旧风俗开始卷土重来,成为转型中国的“亮丽风景”。

②但国人的孝道传统,往往表演甚于实绩。目前的种种亲情表演不过是这种“秀孝传统”的变种而已。在所谓“亲情经济”的浪潮中,母亲节被强大的市场之手弄成了鲜花节..或蛋糕节,面临着被庸俗化的厄运。美式文化的渐染,又让很多年轻人怀着崇拜心理,模仿西式传统,把示爱当作时髦,把表演当作品位。

③中国封建社会的孝道,无非是专制主义在家庭结构中的映射。它从未承载过真正的爱与亲情,而仅仅重申长辈对晚辈的微观权力。它拒绝家庭成员的人际平等,无视晚辈的人格尊严,进而摧毁主体的独立建构,由此导致服从性和工具性人格的茁壮成长。

④如何阐释“孝”的含义,这无疑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儿女跟父母的关系,首先应当建立在人格平等的价值观上,任何一种下跪和磕头的行径,只能把“孝”引向“顺”,也即表达谦卑和顺服的语义。这种所谓孝道,背离了自由、平等和博爱的人本主义价值基线,跟爱没有任何本质性关联。

⑤母亲节源于希腊,人们借此向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意;现代母亲节则源

18

于一名叫作安娜·查维斯的美国女士,她力主设立纪念日来劝慰那些在战争中丧子的母亲,同时创立母亲节来表彰全球母亲的伟大成就。全世界的儿女都知道,我们应在这一特殊的节日里重申母爱的伟大,对母亲报以更为炽热恒久的情感:学会倾听她们的教诲,尊重她们的抉择,跟她们成为最亲密的朋友,并学会在她们老去之后,照料其衰弱的身体和安慰其孤寂的灵魂。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必须以下跪和磕头来表演各类滑稽的“孝行”。母亲珍爱并引为自豪的,不是那些磕头虫和软脚蟹,而是有尊严地站着的孩子。

(有删改)

15.请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②段中“变种”的表现有哪些?(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全文看,作者认为真正的“孝”应当是什么样的?(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集训十三 论述类文本阅读

1.【详细分析】解答此题,要抓住该段中的重要句子,这里所说的重要句子就是能表达观点的、议论性的句子,而并非叙述举例的句子。该段有两句话特别值得注意,一是该段的第一句,后面举郭沫若的例子就是围绕这一句来展开的;二是末尾一句,上面的论述就推出了这句话。综合看这两句话,加以整合,观点就清晰了。至于举例子的作用,我们可联想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举例论证”的好处,难度不大。

答案 ①写诗动情在先或下笔后逐渐动情都值得肯定,不必强求一律。②事例生动具体、典型,说服力强。③从不同角度举例分析,论证更加严密。

2.【详细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理清第四段的层次。我们注意到第四段第一句中有“首先”二字,有“首先”就意味着有“然后”,意味着作者是按照层层递进的顺序写下来的。所以我们可顺着往下文寻找。但实际上我们并未能找到“接着”或者“然后”之类的字眼,因为作者写作并不一定很机械地将这些字眼都写出来。然而,成熟的写作者其思路顺序仍然是清晰明了的,所以没有关系,我们对后文进行审慎分析,就会发现其层次、顺

19

序。再加以浓缩、概括,就得出答案了。

答案 ①写诗时超脱现实,如入无人之境。②展开想象和联想,人事景物可触可感。③忘却世间俗务,进入梦一般美丽境界。

3.【详细分析】本题同上一题一样,仍然涉及对文章思路的把握,不同的是,上一题考查的是对第四段的局部内容的分析,而本题考查的是对全文整体结构的把握,并且涉及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情是诗之魂”这句话揭示了“情”对于诗歌的无可代替的重要性,全文强调的就是这个观点。我们要仔细阅读原文,在其中寻找体现“情”对于诗歌的重要性的关键句,将这些关键句进行归纳整理。

答案 ①由感而情,由情而诗,没有情就没有诗。②诗歌靠情感打动感染读者,作者用自己的火去点燃读者的火。③不管形式、风格如何变化,动情才是新诗的根本。

4.【详细分析】本题要求分析开篇的作用,自然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着手。从结构上看,议论文的开篇通常或提出论题,或引出话题,本文开篇就从郑板桥之例中引出了“绝顶聪明与额外愚蠢”的论题。从内容上看,开篇写了郑板桥独特的行为与态度,而由全文可知,作者对他的这种表现表示了认可。

答案 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郑板桥处世行事态度和做法的认同与肯定;另一方面,引出本文的论题——绝顶聪明与额外愚蠢。

5.【详细分析】回答本题,先要了解前后文的内容:前文说孔子自身的言行,后文谈这般言行的结果。将两方面的信息相综合,可推知“好学”和“难学”的理由。

答案 “好学”的是孔子的看风使舵、左右逢源;“难学”的是孔子为人处世看风使舵却被时人以及后人尊奉为“圣人”。

6.【详细分析】画线句是说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采用先否定(孔子的“时时变化的哲学”或“中庸之道”,老子的大智若愚)后肯定(“还是额外愚蠢的好”)的句式。而所以如此,是作者自认为是“额外愚蠢的人”,因此作者这样说暗含着保持独立、坚持自我之意。 答案 学不到老子的“大智若愚”,也绝不学孔子的“时时变化”,而是保持独立的人格,坚持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

7.【详细分析】本段共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前两句,提出“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活动”的观点。第二层主要从反面列举时人偏离读书本旨的现象。最后三句则揭示了读书的意义。 答案 首先提出读书是心灵活动的观点,接着列举时人偏离读书本旨的现象,最后揭示读书的意义。

8.【详细分析】此句主要讲读到与自己思想相近的作家的作品时的感觉及效果。理解此句

20

应注意“情人”“万分痛快”“猛烈影响”“新生命”“新世界”等关键词语。然后再把该句的大意阐述出来。

答案 读与自己思想相近的作家的作品,能让自己产生愉悦感;与作者及其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能启迪心智,获取新知,开拓新领域。

9.【详细分析】从第①段可知,作者对时人的功利性读书是反对的,所以他认为读书应避免功利化。从第②段中“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可知,好书要重读。从第③段可知,要读与自己气质相近的作家的书。由第④段中“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可知,读书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答案 ①读书应避免功利化;②好书要重读;③要读与自己气质相近的作家的书;④读书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读书要有真知灼见”)。

10.【详细分析】回答本题,先要弄清本文行文的基本模式(是“引论—本论—结论”式,还是“提出—分析—解决”式),再理清展开的段落层次,由此归纳各层大意。形成答案时还要注意运用表明层次顺序的关联词。

答案 首先,由刘大櫆的话引出(关于“简单”的)话题;其次,(从“至善至美皆简单,简单是美德,生活简单的人目标明确志向坚定”三方面)论证为何要崇尚简单;再次,指出让生活简单一点是摆脱金钱崇拜带来的生存困境的有效途径;最后,总结全文,得出“崇尚简单”的结论。(或“呼吁要简单生活”)

11.【详细分析】从论证方法角度看,两处引用都属于引证法,都是用来论证某一观点的(具体要看引用的材料所在段落的观点)。分析时还应注意引证法本身所具有的作用,以及起到作用的正反角度。

答案 ①引用甘地的话是对分论点“至善至美皆简单”的有力论证。②引用司马光的话从反面论证了“生活简单的人目标明确志向坚定”的观点。③两处引用名人名言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2.【详细分析】根据行文思路可知,答题信息在第5~7段。其中第5段分析了两点,提示清楚(在私利的驱使下??金钱崇拜,使得??),要点明确,不难把握;第7段以友人求简单为例,告诫人们:“人一旦变成物欲的奴隶,就失去心灵的自由。”综合这些信息,即成答案要点。

答案 ①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同情关爱,只有竞争算计,巧取豪夺。②人只知道一味向自然索取,破坏了生存环境。③人变成物欲的奴隶,失去心灵的自由。

13.促进了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了全球交往),繁殖了各行各业的商人;促使

21

私人金融活动应运而生,并逐渐演变成现代形式的银行;加快了社会前进步伐,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率。

14.反面论证人们对钱的过度追求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表明作者反对把“钱”升腾为泡沫的做法;为下文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供了依据。

15.①用制度来规范可以避免私人金融活动的风险。②可以避免泡沫经济造成的金融危机(或:避免过度炒钱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③可以使市场经济整合得更好,扩大内需。④可以避免以权谋私等丑恶现象的横行(或答可以避免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异)。 16.表现:商业化改造历史街区、古村古镇;不尊重历史,胡编乱造影视作品。 后果:重新打造的文化遗产失去了文化内涵;伤害了公众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观;影响中华文化的传承。

17.文章先列举历史街区改造和影视作品改编中出现的文化糟蹋现象,再分析此类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最后告诫人们“不要糟蹋自己的文化”。

18.历史街区的改造应保留历史的内涵、文化的意蕴、本土的气质和独特的精神;宣传历史名人应尊重历史,不能借历史戏说,更不能无中生有;历史文化建设应保持庄重感、神圣感、厚重感甚至美感。

19.欲扬先抑。提出问题,为下文论证张目;激发读者兴趣。

20.①司马迁对荆轲的偏爱使得其对荆轲的描写笔墨最多,笔墨饱含深情,给人印象深刻。②对手的地位、分量抬高了刺客的地位与分量;秦主(后成为秦始皇)的地位、分量超过其他被刺者,使荆轲比其他刺客高出一筹。

21.①这场短暂的战斗显示出荆轲敢于单独挑战最强者,勇于赴死的勇气、胆略与英雄气概。②刺秦行动虽然失败了,但荆轲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影响深远,长久地为中国人所深深敬仰。

作用:总结全文,强调观点。

热点题型阶段检测(四)

1.【详细分析】先抓住画线句本身进行解读,“沉寂”与“步伐响着”本身就构成对比关系,意在突出“这里的黎明轻悄悄”;其次要明白环境描写是为衬托人物服务的。“沉重”的不只是步伐,更是主人公悲伤心情的外显。

答案 反衬(以动衬静),用步伐的“响”反衬环境的“静”;烘托出瓦斯科夫内心的压抑与痛苦。

2.【详细分析】“多次”意味着跟情节有一定的关联,而瓦斯科夫押解俘虏时情绪、动作

22

的变化无不影响着事件的发展,包括俘虏的反应。

答案 ①推动情节发展。②表现瓦斯科夫勇敢、坚强、守纪的形象。③显示了战争的残酷及胜利来之不易。

3.【详细分析】“两次”意味着反复,其作用是强调。“默默地唠叨着”的内容是解读的关键,由此看出瓦斯科夫的心境,也进一步渲染着氛围。

答案 ①强调瓦斯科夫对失去战友的痛苦之情和对烈士的怀念之情。②增强了作品的悲壮意味。

4.【详细分析】意蕴的解读一定与文句本身有关联,更与主旨分不开。“每一个地方都打满了遭受摧残伤害的烙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用欢声笑语点缀那些破败的街道”,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与坚强。

答案 ①揭示了战争给俄罗斯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②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与坚强。③蕴含着俄罗斯人民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5.【详细分析】这是一道语句作用题,答题时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其作用。这是一处景物描写,在结构上与结尾首尾呼应;在内容上则主要是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

答案 ①文章开头对雾的描写展现了乡村大雾的飘游,湿润,使草垛、屋檐、冻土等簇拥着霜花的天然的美丽。②营造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与城市中大雾中的路灯、车辆等的“不知所措”形成对比,反衬出要在嘈杂的城市找到雾中的快乐与自由,实属不易。③表达了“我”对雾的喜爱,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④与结尾形成呼应。

6.【详细分析】根据题干要求,要多角度分析本段的表达特色,可以从修辞、句式和语言风格三个角度思考。组织答案时,要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

答案 ①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运用排比、反复、反问等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我”的各种走姿,表现“我”从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到最后欲疯欲醉的变化过程,活灵活现,生动传神。②从句式的角度分析:善用短句,加快语言节奏,极力表现“我”稀奇古怪的走姿的变化多端,千姿百态。③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分析:描写、叙述相结合,多变的句式和修辞,使文段形成一种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表现了“我”驾雾行走时轻松雀跃的心情。 7.【详细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作为一篇散文,文章往往采用卒章显志的艺术手法,答题时侧重在文章的结尾部分的理解分析。

答案 ①含义:“得意忘形”表面是指在雾中无所顾忌、不加防备、自由自在地行走,实则指一种注视自我,回归本真,放浪形骸,率性而为、自在欢乐的生命体验。

23

②意义:“得意忘形”是对“正确”人生训诫的有意抗拒;是打破刻板生活常态的“非常”改变,是人生路途中难得的放松;是卸去伪装,解放自我,获得自在生命体验的美妙境界。

8.【详细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文章中的人称运用的作用。文中用第二人称“你”来写“我”,正是因为你中有我,以点代面,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答案 ①文章题目中的“你”泛指每一个人,含有“每个人都可以在大雾里得意忘形”的意味。“我”是“你”的一员,实写“我”的得意忘形,暗写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生命状态。②文章题目中的“你”既是泛指,也具体指“我”在雾中遇见的姑娘,“你”是和“我”一样在雾中“放肆”的人。作者塑造这个形象,意在使文中的“我”的形象具有普遍意义。③文章大量写“我”得意忘形、放松自在的个体行为时,也穿插了对“你”(每个人)生命状态的普遍意义的探寻,意在以点带面,增强吁请、号召的说服力,使文章具有感性之美,亦富悟理之妙。④文章题目中的“你”又指假定的读者,作者以第二人称增强了文章与读者交流沟通的亲切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以对“我”的得意忘形的具体描述,传达对自由人生境界的向往和对读者改变生命状态的真切期待。

9.【详细分析】本题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并没有直接指出文坛存在哪些不良现象,而是通过今人与鲁迅先生的对比,表明现在的不良现象。我们可以逆向思考得出答案。如原文中“看到那里面一笔不苟的字迹,就可知道鲁迅对于任何一种学问的刻苦磨炼的功夫。而我们呢,以皮毛为丰肉,到头来,不免自示空虚”,又如第⑨⑩段等,抓住对比就不难理解问题。

答案 做学问缺乏刻苦精神,空虚浅薄;缺乏自知之明,不能与自己斗争;掩饰真相,视众人见解为庸俗;搬弄是非,背后放箭。

10.【详细分析】(1)句的理解要结合前后文,这句话中“鲁迅”显然变成了符号,代表后文提到的鲁迅精神;“自由谈”中的“谈”一语双关,既指刊物要继续办下去,也指民主斗争还要进行。(2)句中前后两个“讽刺”意义不一样,前一个“讽刺”指鲁迅揭露现实暴露丑陋的行为;后一个“讽刺”指当时某些人的浅薄虚伪。

答案 (1)鲁迅不会世世代代都有,但是《自由谈》还得继续办下去,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还得进行下去;表明了继承鲁迅精神继续战斗的决心。

(2)真正的讽刺不是揶揄挖苦,而是揭露世故之下的真相,毫不掩蔽地说出自己的见解;批评了当时某些人的浅薄虚伪。

11.【详细分析】首先指出论述类文本中道理论证具有的作用,然后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

24

兼顾前后结构,从内容、结构以及效果方面来分析。谨记一点,任何一种论证方法都是为了更好地证明观点。

答案 第一处,指称用“你们”和“我”,属直接引用,以此展示鲁迅先生的心境,引出作者的观点“超越鲁迅”。第二处,指称用“我们”和“他”,是间接化用,重申观点,号召人们要站在鲁迅的肩膀上,超越鲁迅。两次引用鲁迅先生翻译作品中的话,前后呼应,严密紧凑,以此作为中心和号召,增强了说服力。

12.【详细分析】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中,道理论证的作用。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去作答,一定要结合文本,不能标签化答题。

答案 ①引用丁敬礼的话证明作文有毛病只有自己最清楚,请旁人修改作文不是一件很合理的事,进而表明作文要自己修改的观点。②引用杜甫的话证明文章要做得好,必须经过一番只有自己知道的辛苦,同时必有极谨严的艺术良心的观点。③引用二者的话,使作者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13.【详细分析】本文②③段详细介绍了如何实现“精进的程序”,根据内容概括即可。注意概括顺序,要与原文一致。

答案 ①自己写作后经过一番揣摩,并在师友的指导下,作者可以从“疵境”达到“稳境”。②在“疵境”和“稳境”中辗转反复,一些人可能达到“醇境”。③作者更注重人品学问修养的提高,才可能达到“化境”。

14.【详细分析】根据文意给文章划分出层次,即可概括出答案。注意答案的语言要简洁,抓住关键词句。

答案 ①学习命意用字造句布局及作文的规模法度,并多加模仿。②对自己的作品作客观冷静的评价,并加以修改。③请教良师益友,虚心接受他们的意见和建议。④写作之初养成纯正的写作手法。

15.【详细分析】论述类文本,其行文思路通常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文也不例外。依此可以先切分好层次,再来归纳其段意,便可得出需要的答案。

答案 首先指出旧风俗卷土重来的现象;接着揭示传统孝道的实质;最后提出“孝”的正确做法。(每点2分)

16.【详细分析】问题的指向非常明确,答题区间为第②段,“变种”之说后面有两句话,可以概括出两种形式:“在所谓‘亲情经济’的浪潮中,母亲节??面临着被庸俗化的厄运”,由此得出第一个答案;“美式文化的渐染,??模仿西式传统,把示爱当作时髦,把表演当作品位”,由此得出第二个答案。

25

答案 ①孝道被市场庸俗化。②孝道被西式化。

17.【详细分析】“从全文看”在提醒考生,答案不只在最后一部分。第②段中“但国人的孝道传统,往往表演甚于实绩”,第③段中“中国封建社会的孝道??从未承载过真正的爱与亲情”,第④段中“儿女跟父母的关系,首先应当建立在人格平等的价值观上”,第⑤段中“全世界的儿女都知道.我们应在这一特殊的节日里重申母爱的伟大,对母亲报以更为炽热恒久的情感”,由以上内容概括出答案。需要注意的是,文中的否定句在组织答案时,应改为肯定句,反向而立。

答案 ①注重实绩。②承载真正的爱与亲情。③要建立在家庭成员人格平等的价值观上。④报以炽热恒久的情感。

26

答案 ①孝道被市场庸俗化。②孝道被西式化。

17.【详细分析】“从全文看”在提醒考生,答案不只在最后一部分。第②段中“但国人的孝道传统,往往表演甚于实绩”,第③段中“中国封建社会的孝道??从未承载过真正的爱与亲情”,第④段中“儿女跟父母的关系,首先应当建立在人格平等的价值观上”,第⑤段中“全世界的儿女都知道.我们应在这一特殊的节日里重申母爱的伟大,对母亲报以更为炽热恒久的情感”,由以上内容概括出答案。需要注意的是,文中的否定句在组织答案时,应改为肯定句,反向而立。

答案 ①注重实绩。②承载真正的爱与亲情。③要建立在家庭成员人格平等的价值观上。④报以炽热恒久的情感。

2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sg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