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答案
更新时间:2024-06-29 02: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国关理论1 名词解释
1|MA|,|边缘地带说|P177
地缘政治学关于自然环境影响的理论之一
二战结束前,美国学者尼古拉斯·斯拜克曼在吸收了麦金德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所谓的“边缘地带说”。他认为,欧亚大陆的沿海地区,即麦金德所说的“内新月形地带”,应当被看成边缘地带或中间地带,它处于心脏地区与海权国家之间,是海上强国与大陆强国发生冲突的地带。因此“谁统治边缘地带,谁就能统治欧亚大陆;谁统治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世界的命运。”
麦金德与斯拜克曼的学说从地理因素角度分析了陆权对于国际政治的影响,对于二战后美国政府长期推行的冷战与遏制战略以及控制边缘地带的霸权扩张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2|MA|,|均势|
均势(balance of power)指的是两个或多个个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种情况,可以用于许多学科中。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均势指的是没有一国处于优势地位或能对其他国家发号施令的状态,是与霸权相对而言的一种国际体系,是国家间力量对比的一种暂时的均衡状态,又称势力均衡,而努力建立和维持这样一种状态的战略或政策即为均势理论或均势政策。均势论是西方国际关系中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理论,在实践中对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也最为显著。
均势有三个必要条件:无政府结构、最少两个行为体、各行为体的目标是维护自身的生存安全。 作为一种国际关系理论,均势理论是一种手段和态势,具有明显的阶级性。西方某些国家推行均势外交,不过是以军事来掩盖争霸,目的是为了攫取优势和世界霸权。
3|MA|,|威尔逊学派|P42
伍德罗·威尔逊,美国第28任总统,理想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1918年威尔逊提出 “十四点计划 ”,集中反映了他的理想主义思想,其核心是建立一个可以维护世界和平的超国家组织,具体体现在国际联盟的建立方面。他的基本理论和思想主要反映在《论国家》和《伍德罗·威尔逊》文集中。其要点是:(1)强调建立国际组织和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对强权政治和大国均势持批评态度。(2)认为健全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确保和平;(3)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提出三个重要假设:人本善;主权国家根本利益是和谐的;国家主权不是无限的,应以集体安全体系代替均势体系。
威尔逊主义开创了美国走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时代,影响深远。
4|MA|,|冷战|
冷战是指美国和苏联及他们的盟友在1945年至1990年代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冲突和竞争。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对抗双方都尽力避免导致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
5|MA|,|相互依存|
(年代、代表人物及作品、主要流派) 1 / 43
相互依存论(Independance theory)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盛于70年代。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于1977年出版的《权力与相互依存》(Power and Interdependance)是该理论的代表作品。西方四种相互依存流派为:全球主义或制度主义学派、修正学派、结构现实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的依附论。
(观点)该理论认为,相互依存是国际社会中不同角色之间互动的影响和制约关系,这种互动的影响和制约关系可以是对称的或是不对称的,其程度取决于角色对外部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大小。“敏感性”和“脆弱性”是相互依存的根本特点。
(影响)相互依存论反映了战后出现的国际体系新格局,触及到当代国际社会中国家关系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日益增强的这一全局性变革的特点,为国际关系理论诸如了新的内容。
(局限)作为一种分析框架,该理论也存在局限性:(1)虽然原则上讲均等关系,实际上还是讲实力;(2)虽然提出要注意第三世界国家的作用,强调相互依存,实际仍坚持依附关系;(3)虽然也提出全球性问题和建立世纪秩序的任务,但实际上主张在不改变国际关系旧秩序的前提下,解决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6|MA|,|国际政治格局|P67
所谓格局,是指事物内在的结构、规模或样式。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简言之,国际政治格局就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政治力量的对比状态。
7|MA|,|强权政治|
强权政治 是指某些强国凭借军事经济实力的优势向外扩张,推行炮舰政策及霸权政策。它们力图建立由大国操纵的国际体系,以谋求霸权。它们崇尚“强权即公理”,“弱国无外交”的论调,将大多数中小国家排斥在国际政治之外。所有这些都是强权政治在国际关系中具体的表现。
8|MA|,|主权|P89
主权(sovereignty)是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标志,是国家的基本属性之一。所谓国家主权,是指一国固有的处理其国内和国际事务而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最高权力。
9|MA|,|国际体系|P58
(概念)国际体系,也称世界体系,包括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政治体系,是国际范围内各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之间的相互政治经济联系与作用所形成的有机整体。
其中,国际行为主体分为国家和非国家两类。相互影响与作用主要表现为行为体之间的相互冲突、竞争、合作与依存。在国际体系中,基本状态是无政府状态。国际体系是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国际体系按照地域规模分为局部结构层次和总体结构层次两类。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是:整体性、相互联系性、非对称性、客观性。
国际体系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我们从宏观上认识和研究国际政治学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
10|MA|,|摩根索|P43 (人物名解:身份、代表作、核心观点、评价)P44 2 / 43
(美国)汉斯·J·摩根索(Hans Joachim Morgenthau )(1904-1980)是迄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关系学家,现实主义学派最优秀最权威的代表人物,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奠基之父”。
代表作:《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是西方国际关系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 主要观点:他提出了“以权力限定利益”的公式和“现实主义六原则”。他认为:(1)政治是受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所支配;(2)以权力限定利益是普遍使用的;(3)以权力限定利益是客观的,权力是政治的目的,利益是政治的实质,利益概念是评价和指导政治行动的永恒标准;(4)不能混淆政治和道德界限;(5)不能把制定国家道义愿望和支配全人类的道德法则混为一谈;(6)坚持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这六个原则是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最完整、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原则。
评价:摩根索的贡献在于全面、系统地将国际关系理论的现实主义发展至成熟阶段。 11|MA|,|霸权|
12|MA|,|国际机制|P47
国际机制是隐含的或明确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行为主体对某个特定国际关系领域的预期围绕着它们而聚合起来。
13|MA|,|一体化理论| 国际一体化理论
研究有关国际一体化的起因、过程、状态及趋势的理论。西方关于国际一体化研究的重点是:考察国际一体化的可能性和探究国际一体化的途径。研究的方法基础是功能主义、新功能主义、沟通理论。
西方研究国际一体化的先驱是英国学者米特朗尼(D. Mitrany),他持的观点是功能主义,采用功能分析的方法,提出分枝学说(Doctrine of Ramification)。美国政治学教授哈斯(E.Haas) 为主要代表的新功能主义学派继承和发展了米特朗尼的论点。其理论核心是外溢概念。多依彻(K.Deutsch)主要用沟通理论来分析国际一体化问题。有关著作主要有:《政治共同体与北大西洋地区》《国际关系分析》,研究的重点是政治共同体形成的条件。
西方学者认为沟通理论也不能完满地解决国际一体化问题;对沟通的增进是一体化的原因还是一体化的结果;衡量沟通程度和水平的标准是什么等基本问题,也未取得共识。关于一体化概念和标准,西方学者观察的角度不同,也存在差异。有些学者还批评国际一体化理论忽视了国际关系体系和国际环境的作用。 14|MA|,|全球治理|
全球治理理论是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而提出的旨在对全球政治事务进行共同管理的理论。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是一个社会学或国际关系的术语,是指为了解决超出一国或一地区的某一问题,而由各国进行政治协商以共同解决的方式。
全球治理并不是要建立一个世界政府,因此这一概念有别于世界治理的概念。全球治理是在保留现有各国政府管理机制和力量的基础上,加强彼此的沟通和协调,以解决一些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包括冲突、环境、生态、资源、气候等许多问题的解决都非一国政府所能及,因此,全球治理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 3 / 43
15|MA|,|多边主义|P161
多边主义是一种在广义的行动原则基础上协调三个或者更多国家之间关系的制度形式,也就是说,这些原则是规定合适的行动的,它们并不考虑在任何特定条件下各方特殊的利益或者战略紧急情况。
16|MA|,|新国际安全观|
17|MA|,|历史终结论|
“历史终结论”最早源于福山1988年所作的一次题为“历史的终点”的讲座。随后,他在讲座的基础上写成论文——《历史的终结?》。1989年,美国新保守主义期刊《国家利益》发表了这篇文章,标志“历史终结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正式出笼。
冷战结束以后,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命运,成为东西方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即“共产主义失败论”,是由日裔美人福山提出,在他看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在他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史”。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18|MA|,|麦金德|
麦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英国地理学家与地缘政治家。20世纪初,他提出了以“心脏地带说”为代表的陆权理论,强调大陆地理对于国际政治和国家权力的重要意义。
麦金德认为,整个欧亚大陆与非洲可以看成一个“世界岛”,其中从东欧到西伯利亚平原这片内陆地区的河流体系极少注入世界主要海洋,而北面的北冰洋又是一片冻土,因而形成了所谓的“心脏地带”,它被德国、土耳其、印度和中国等边缘国家构成的“内新月形地带”所包围,而整个世界岛又被英国、南非和日本等“外新月形地带”所包围。心脏地区的人力、物力资源丰富,边缘地带极易受到心脏地区的共计,而心脏地区则由于海权国家无法进入得以保证其安全。因此,心脏地区是世界政治的“轴心地区”。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三段式名言:“谁统治东欧谁便控制心脏地带;谁控制心脏地带谁便控制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便控制世界。”
19|MA|,|遏制战略|
遏制战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一种对外战略。1946年2月22日,身为美国驻苏联代办的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文,对苏联的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必须把苏联看作政治上的敌手,采取强硬政策,这为遏制对象奠定了理论基础。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苏联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遏制战略的正式形成。
遏制战略是主张美国在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和西方国家受到严重削弱的情况下,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持续不断的政治冷战,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加强对西欧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控制,为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创造条件。其对20世纪后半叶的世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遏制战略的目标:阻止苏联势力的进一步扩张;揭穿苏联意图的虚伪;敦促克里姆林宫收缩其控制和影响;在苏联内部培育破坏性种子,使克里姆林宫至少改变其行为以符合普遍接受的国际准则。
4 / 43
20|MA|,|建构主义|P48
建构主义是被用来解释国际关系的一种新方式。建构主义起源于20世纪冷战结束后,其代表作: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 Wendt)的《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权力政治的社会建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核心命题:
(1) 国际体系的结构包括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两个方面。
(2) 认同是利益的基础,认同构成利益和行为,决定和改变国家行为、认同和利益的不是体系的
物质结构,而是在国际政治互动过程中不断产生的社会结构,它们影响着行为体的认同和利益,导致相互关系的合作或冲突。
(3) 国际政治行为体和结构之间存在相互构成关系。 21|MA|,|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指一个国家内有利于绝大多数国民的共同生存与进一步发展的诸因素的综合。
22MA|,|博弈论|P13
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原是一种数学的运筹学方法,20世纪40年代被应用到经济学中,用来分析经济和贸易竞争。20世纪50年代后,博弈论被广泛应用于国际政治研究领域。最常见的国际政治博弈论模型有“小鸡游戏”、“囚犯的困境”、“针对不平等的威胁对策”和“协调博弈”,其中又可分为“零—和”或“定数—和”,“非零—和”或“变量—和”、“两方”和“多方”的博弈模型。
23|MA|,|重商主义|P6
重商主义是最早运用政治经济学方法研究国际问题的理论学派,在政治哲学上,重商主义者信奉的是修昔底德、马基雅弗利、霍布斯等人的“自然状态”学说和霸权理论,即认为国际社会处于一种彼此争夺权力与财富无政府状态,国家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以防之所失必为另一方之所得”的零和博弈。在一个资源有限的世界里,一个国家要想改变或改善自己的权力地位,就只有掠夺别国的财富。为此,重商主义又被称为“经济民族主义”、“经济现实主义”等。重商主义的基本特征是要将一切经济活动都从属于国家对权力的追求,即在重商主义者看来,政治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就在于政治决定经济。
24|MA|,|文明冲突论|
(提出)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外交》季刊发表《文明的冲突?》(The Clash of Civilisations?)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文明冲突论。1996 年,他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全面阐述了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以文明为基础重建国际秩序则是防止战争的最佳安全保障。
(观点)该理论的主要内容:(1)文明的冲突将是未来世界冲突的主导形式;(2)冷战后的世界将是一个多极、多文明的世界。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正让位于文明之间的冲突,地区政治是种族政治,全球政治是文明政治。(3)未来世界秩序的重建必须以文明为基础。
(评价)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主要错误在于,他认为个人忠诚的对象越来越集中在文明上,而不是集中在民族国家上;对民族主义的忽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因此,文明冲突论受到了大多数国际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的质疑和批评。
(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 5 / 43
洲文明。)
25|MB|,|“中心-外围”学说|P224
“中心-外围”学说又称为依附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学说。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阿根廷的劳尔·普雷维什、埃及的萨米尔·阿明等。
(观点)他们认为,世界被分为中心国家(发达国家)和外围国家(发展中国家),牵着在世界经济中居支配地位,后者受前者的剥削和控制,依附于前者。由于中心和外围之间国际地位的不平等,导致中心和外围之间的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
各国学者对于如何解决这种不平等的依附的观点大相径庭。弗兰克和沃勒斯坦主张调整和改善国际经济秩序;普雷维什主张致力于外围国家的工业化;阿明则主张彻底消灭世界资本主义制度。
(评价)该理论把不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看成是由外部力量制约的,也就是说,是其它的较强大的国家在统治着不发达国家。
26|MB|,|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Nationalism),亦称国民主义或国族主义,为包含民族、人种、与国家三种认同在内的意识形态,主张以民族为人类群体生活之“基本单位”,以作为形塑特定文化与政治主张之理念基础。具体的说,其主张为:民族为“国家存续之唯一合法基础”,以及“各民族有自决建国之权”。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经常(并非总是)无从区分。开化的社会过去大多强调民族共同体,而最近则着重于由国家或政府陈述的文化或政治共同体。
27|MB|,|卡普兰|
莫顿·卡普兰在1957年出版的《国际政治的系统与过程》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国际系统六模式。这些模式是按照一体化的程度进行排列的,是设想出来的、启发性的模式。
(1)“均势”系统,主权国家是唯一的行为主体,各自以一种互相补充的方式单独行动,不存在政治子系统。
(2)“松散的两极”系统,既有国家,又有超国家的行为主体——集团行为主体和全球行为主体,并存着两个主要集团行为主体,国家、国家集团和全球性国际组织相互制约。
(3)“牢固的两极”系统,整个世界分为两大集团或阵营,不存在其他的行为主体,基本特征是缺乏统一性和稳定性。
(4)“全球性国际政治”系统,是一种一体化的、统一的系统,国家和国家间联盟的行为都将受到全球性政治规则的约束。
(5)“等级制”系统,由某一国家或国家集团凭实力将其意志强加于他国而形成,以专制独裁为基本特征。 (6)“单位否决”系统,这是一种没有政治的政治系统模式,所有行为主体均拥有毁灭他国的能力,但同时又无法防止自身的毁灭,各个国家各自为政,依靠自身的力量保护自己。
28|MB|,|复合相互依存|P224
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在《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中把当今世界的相互依称作“复合相互依存”,并指出它的三个基本特征:(1)多渠道的国际联系;(2)对外事务的议事日程日益庞大和多样化;(3) 6 / 43
军事力量在复合相互依存占优势的某些领域的作用逐渐下降,经济力量的作用日益上升。 29|MB|,|国际行为主体|P82
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
构成国际行为主体的实体应具备的基本要素或特征:(1)必须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和政治经济实力;(2)必须具有自身的特殊利益;(3)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4)必须拥有相对稳定或固定的组织形式。
30|MB|,|地缘政治学|P176
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末德国的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拉采尔使用了“人类地理学”的概念,把地理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综合到一起,由此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政治地理学。20世纪初,拉采尔的学生、瑞典地理学家鲁道夫·谢伦首次提出了地缘政治学的概念,并以此描述国家权力的地理基础。此后,地缘政治学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解释政治现象与地理因素关系的理论,并进而成为在国际政治中利用地理知识来支持和指导国家决策的一门学科。地缘政治学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所提出的理论学说,对当时各大国的对外决策都产生过直接的影响。
31|MB|,|国际恐怖主义|P98
国际恐怖主义是指在国际范围内采用战争以外的特殊暴力手段,如暗杀、投毒、绑架人质、劫机和爆炸等,达到特定政治经济目的的活动和行为。
国际恐怖主义在历史上早有发生。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劫机、绑架、暗杀等国际恐怖主义事件剧增。为此,国际社会签订了一系列防止和制裁恐怖主义的公约。联合国还为此成立了特别委员会,在此领域进行国际合作。但是,由于国际恐怖主义往往与国家间的对立及国际社会中政治、经济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以致难以在有效的共同防治措施上取得任何成功。
32|MB|,|《政府论》|
《政府论》英国约翰·洛克(John Locke)的政治著作,出版于1690年。本书可视为政治学的研究范畴,但对法学研究而言,此书亦属必读之列。《政府论》汇集了洛克的主要政治哲学思想,不仅使洛克成为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且对于后世的现实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3|MB|,|《国家实力》|P91
所谓国家实力,也称为综合国力,是指一国所具备和拥有的各种力量的综合,实际上就是一国所拥有的全部实力。物质要素大致有:地理、人口、经济能力、军事能力、科技能力等;精神要素包括:民族特征、国民素质、政府效能、外交性质和国家凝聚力等。综合国力是一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影响和作用的物质基础,对一国国际地位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一个国家的对外行为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34|MB|,|新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结构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兴起于1970 7 / 43
年代末期。它以传统现实主义为基础,力求对其进行科学的修正和发展,主张在方法论上实现传统主义学派和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的渗透与融合。
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Waltz)的《国际政治理论》是新现实主义的宣言书,标志着一个既不同于科学行为主义又有别于经典形式主义的新学派的诞生。因其强调国际体系的结构对国家行为的制约作用,也被称为“结构现实主义”。结构是新现实主义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有罗伯特?吉尔平,奥根斯基和梅斯奎塔等。
三个假定:国际体系是以无政府性为基本性质的体系,国家是这一体系中的基本行为单位,对体系稳定和体系单位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体系结构。
基本观点:(1)仍坚持认为民族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关键角色,国际社会仍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但同时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各行为主体间的合作与相互依存增强;(2)主张对国际关系开展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包括东西南北关系在内的全球系统的研究;(3)强调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重视研究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评价:新现实主义结束了行为主义价值中立的假说,在继续现实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国际体系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在西方国际关系学上至今影响不衰。
批评:对新现实主义的批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比较政治学派对国家中心说的批判;(2)新自由主义对“结构选择说”的批判,认为新现实主义强调了国际体系结构,但忽视了国际体系中的进程;(3)建构主义对无政府逻辑的批判,质疑国际体系的去政府性,认为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
35|MB|,|自由主义| 维基百科
自由主义(英语:Liberalism)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1]其特色为追求发展、相信人类善良本性、以及拥护个人自治权,此外亦主张放宽及免除专制政权对个人的控制[2]。更广泛的,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有着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担任政务。[3]自由主义反对许多早期的主流政治架构,例如君权神授说、世袭制度和国教制度。自由主义的基本人权主张为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在许多国家,“现代”的自由主义者从原本的古典自由主义里脱离出来,主张政府应该借由抽取税赋以提供人们最小数量的物质福利。自由主义在启蒙时代生根;到了现在,“自由主义”一词已经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政治思想,从左派至右派,支持者的政治光谱分布相当广泛。
36|MB|,|全球化|维基百科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 8 / 43
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
37|MB|,|软权力|P118、上课笔记。
(提出)1990年,约瑟夫·奈发表了《世界权力的变革》、《软权力》和《注定领导——变化中的美国权力的性质》,最早在学术界系统地提出了“软权力”的概念。其基本内容是:冷战后各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世界,国际政治的变化主要是表现为世界权力的变革和权力性质的变化。
(内涵)软权力是相对于硬权力而言的。硬权力是一国获得的经济和军事的强制性能力;软权力是通过意识形态和文化的魅力而产生的吸引能力。软权力是合作型权力,硬权力是对抗型权力。这两种权力并存、同样重要;能够相互强化,并不矛盾。
(源泉)软权力的源泉主要有:(1)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2)国际机制的规则与制度。因此,软权力也就是一国通过自身的吸引力而不是强制力在国际事务中实现预想目标的能力。
(评价)软权力是国际关系深刻变动的结果,也是权力性质与范围随着形势变化而不断拓展深化的结果,它丰富了权力论的内涵,成为国际关系的新生点。
38|MB|,|民主和平论|
民主和平论(Democratic peace theory)是一种国际关系、政治学、和哲学的理论,主张所有坚守民主制度的国家不会或极少与另一个民主国家发生战争,即“民主国家无战争论”。伊曼努尔·康德在1795年写下的论文《论永久和平》中提出了民主和平论的概念。冷战结束后在西方盛行。
该理论认为,从二战后的历史看,实行西方民主制度的国家,比较倾向于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冲突,彼此之间不会发生战争;“转型国家”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较大;而“非民主国家”则频繁地发生战争;“民主国家”不能回避与“非民主国家”的战争。因此主张,要团结和加强“民主国家大家庭”,争取“转型国家”,孤立和打击“非民主国家”,最终把西方的民主制度扩展到世界每一角落。
(评价)所谓的“民主国家无战争论”是为美国独霸世界战略服务的理论。按西方的逻辑划分“民主国家“和“非民主国家”,是霸权主义的表现;不能回答美国这个民主国家和苏联这个非民主国家为什么在长达几十年的冷战中没有发生战争的问题;不能解释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都在西方民主国家之间发生。
39|MB|,|威尔逊| (参看威尔逊学派)
理想主义最初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早在20世纪初,他在《论国家》一书及其它文章、讲演中,就强调国家间相互关系应遵守道德要求和民主原则。他在1918年提出的“十四点计划 ”,被称为“理想主义的政治纲领”,理想主义学派也因此被称为“威尔逊学派”。
威尔逊的理论观点主要包括:公开外交、集体安全、民族自决、国际联邦、世界政府、裁军非战、贸易平等、公理正义等。其核心是所谓的民主、正义和法律,其实质是要建立一种以美国为领导的世界秩序。
9 / 43
40|MB|,|国际政治经济学|P37
(基本概念)国际政治经济学(IPE)又称世界政治经济学、全球政治经济学、相互依存政治经济学,就是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应用于国际政治学研究,重点研究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代表作)国际政治经济学是20世纪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崛起的一个新领域。主要代表作有斯佩罗的《国际经济关系的政治学》和吉尔平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
两条脉络:(1)关于国际体系层次上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相互关系;(2)国际政治经济学体系与国内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互动关系。两个趋势:国际政治关系的经济化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政治化。 41|MB|,|进攻性现实主义| 笔记、百度
进攻性现实主义(Offensive Realism)是当前最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冷战后最典型的、最激进的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是米尔斯·海默,其代表作是《大国政治的悲剧》。
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两个思想源泉是摩根索的权力论和华尔兹的结构论,并由此提出了两个基本命题:(1)权力是大国政治的根本,大国为权力而相互竞争;(2)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特征和权力分配是国际政治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鼓动国家追逐霸权。
米尔斯·海默还提出了五个基本假定:(1)国际体系是无政府体系;(2)大国是具有相互伤害和相互摧毁的军事力量;(3)国家永远无法把握其他国家的意图;(4)生存是大国的首要目标;(5)国家是理性行为体。
(评价)(1)缺乏原创性,在解释国际政治问题上没有提出任何新的视角。(2)极端性,把现实主义关于国家追求权力的程度和关于国家权力扩张的方式发展到了极端;(3)反古色彩,完全不谈道德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42|MB|,|依附论|参考“外围——中心论”
43|MB|,|结构现实主义| (同新现实主义)
44|MB|,|国际制度|P166
国际制度是指持久的、相互联系的正式和非正式规则,这些规则规定行为角色、限制行动并塑造预期。基欧汉认为,国际制度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1)正式的政府间组织或跨国的非政府组织;(2)国际机制;(3)国际惯例。
45|MB|,|“低级政治”|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将政治分为“高级政治”和“低级政治”,其中低级政治是指经济、文化、环境等领域。所谓低级政治也是一种政治类型,这类决策不涉及对国家或国际社会中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的变革,它涉及次要性的决策。
低级政治通常由官员和管理者在公共行政领域中实行,一般属于官僚政治行为,功能是在不干扰社会政治经济现状的条件下为贯彻高级政治决策所进行的活动。在国内层次上,低级政治包括通过有关防止环境污染的法规;决定提高最低工资和社会福利标准等。
46|MB|,|沟通理论| 10 / 43
政治沟通理论,是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在政治学领域中的应用。它所强调的是政治系统(主要指政府)如何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实现对人类行为的操纵和控制。作为一种理论模式,政治沟通理论是由著名的政治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卡尔·多伊奇创立的。从本世纪50年代起,多伊奇在一系列文章和著作中,尤其是在《政府的神经》及《政治和政府》这两部著作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政治沟通理论。
他认为,通讯在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所有的政治系统都是相互联系和开放的,这些系统还具有利用人和机构的机制来调整它们的结构和行为的能力。社会中政治权力的内在根源取决于社会沟通的工具,即储存和传播记忆和价值观念的工具。这一工具有助于使一民族成为社会沟通的共同体。他指出,为了增加一个政治系统运用已获信息的能力,必须使政治系统具备 3个条件:①扩大它的公开性,疏通它的沟通渠道,以便接受信息;②增强它对环境作出有效反应的能力;③增加目标的多样性,便于追求和争取。他还运用数理模式分析国际政治,开辟了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研究的新领域。
47|MB|,|非政府间国际组织|P96
由不同国家的个人和民间团体等组成的国际机构,如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宗教组织、国际青年组织、国际妇女组织以及各种专业技术性的国际协会和联合会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奥委会、国际红十字会等。
48|MB|,|地区主义|P161
所谓区域主义,就是某一区域范围内各个国家强调彼此合作的价值,并且为之作出各种努力的倾向。这些努力包括形成共同的区域意识、扩展相互交往的层次和采取统一的政策行为等,其核心是形成一套区域性制度安排。区域性制度安排的构建过程就是区域化。
49|MC|,|卡尔·多伊奇|
卡尔·多伊奇是美国著名的国际政治学者,以其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一体化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和博奕论构成其理论的重要支点.多伊奇的理论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理论的挑战,在西方政治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多伊奇在方法论上也有重大突破,创建了\社会沟通理论\首次把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引入国际政治的决策和研究中.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其理论受到批评和挑战,其地位最终为新现实主义流派代替.代表作品《国际关系分析》
50|MC|,|国家间政治|
(美国)汉斯·J·摩根索(Hans Joachim Morgenthau )(1904-1980)是迄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关系学家,现实主义学派最优秀最权威的代表人物,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奠基之父”。
代表作:《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是西方国际关系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 主要观点:他提出了“以权力限定利益”的公式和“现实主义六原则”。他认为:(1)政治是受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所支配;(2)以权力限定利益是普遍使用的;(3)以权力限定利益是客观的,权力是政治的目的,利益是政治的实质,利益概念是评价和指导政治行动的永恒标准;(4)不能混淆政治和道德界限;(5)不能把制定国家道义愿望和支配全人类的道德法则混为一谈;(6)坚持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这六个原则是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最完整、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原则。
评价:摩根索的贡献在于全面、系统地将国际关系理论的现实主义发展至成熟阶段。
51|MC|,|非国家行为主体|
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那些主权国家之外的、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职能作用的政治、经济实体。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出现是国际关系不断发展的产物。
它既包括由两个以上国家的成员共同组成的跨国行为主体,如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又包括具有一 11 / 43
定的国际行为能力的其它非国家行为主体,如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国内组织和国际社会的特殊个人因素等形式。
52|MC|,|跨国政治|P86
跨国政治是各种跨国行为主体的一系列对外行为和相互关系的总和。既包括跨国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包括跨国行为主体与主权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简言之,跨国政治是指跨国行为主体为影响其他行为主体的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影响国际关系发展变化而进行的各种政治活动,是跨国行为主体跨国行为的综合。
|53MC|,|国际社会|P3
国际社会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各个人类共同体或国家间相互交往关系的总和,是国际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作为国际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国际社会,不是一般的国际社会,而是国际政治社会,即国际社会内各构成要素或各种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交往关系的总和。
54|MC|,|英国学派|
英国学派(England school)又称为英国国际社会学派,是二战后在英国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支独立于美国国际关系学界影响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其主要方法论特点是:特别重视欧洲国际社会的传统和法律外交的经验;采用诠释性研究方法而不是实证主义的经验性研究;把国际政治理论看做规范性理论,伦理是核心因素之一,代表人物有马丁·怀特。
55|MC|,|无政府状态|P153
在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里,缺乏健全的、真正有约束力的国际规范和法律体系,不存在一个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的世界政府或国际机构来协调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即使有某种国际机构,也缺乏强制性的力量和措施来保障国际规范和法律的执行。各国根据国家主权自行其是,各国之间彼此相互平等、完全独立,各自的利益要求亦不相同,国家实力大小的权力原则仍然是建构国际秩序的基础。
56|MC|,|综合国力| 同“国家实力” 57|MC|,|国家战略|
国家战略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战略,是指导国家各个领域的总方略。其任务是依据国际国内情况,综合运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国家力量,筹划指导国家建设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达成国家目标。即建设和运用国家各方面的实力和人力,以实现国家总目标而采用的方略。
58|MC|,|国际冲突|P143
国际冲突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为实现各自的利益和目标而进行的对抗性或敌对性的相互作用,是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由于所追求的利益和目标的不同而处于自觉地对立之中的相互行为和相互活动。
59|MC|,|非传统安全|
非传统安全(Non-traditional Security),又称“新的安全威胁”,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因素而言的,指的是人类社会以往没有遇到或很少见过的安全威胁,以及除军事、战争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它对主权国家及 12 / 43
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
60|MC|,|和平主义|
和平主义又称非战主义,是反对战争或暴力的一切形式,追求和平和非暴力方式,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对抗,信仰和支持和平主义的人称为和平主义者。
和平主义又分激进和平与温和和平。激进和平主义者通常反对一切形式和种类的战争,他们往往不区别战争的性质,即使是保卫自己国家的战争,也不分战争的社会根源,认为通过和平谈判和协商就能解决双方的暴力。温和和平主义者是指在政治中以温和的手段和持避免战争想法来处理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政治人物中的一派。
简答
1|JA|,|简述国家利益的主观性体现|P132
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学中的基本概念,它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国家利益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
国家利益判断的主观性。
在分析国家利益时,人们常常面临对国家利益的判断问题,即确定什么是国家利益,何种对外政策符合自己的国家利益。判断本身是一种主观行为。对国家利益作出正确判断需要四个基本依据:国际环境、自身实力、科技水平和认识水平。前三种是客观的,最后一种是主观的,即便前三种“客观的”依据,也有赖于人们对它们的认识。 (2)
表现形式的主观性。
国家利益是通过国家的对外目标、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表现出来的。国家对外目标的确立、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外行为的发生,都是由一国的决策者基于对国家利益的认识而进行的。因此,决策者本人的思想作风、工作方法、价值观和个人素质的不同,对国家利益的认识过程及反应,对外目标的选择,以及决策过程的方式和方法等,无不打上个人的主观的烙印,从而使国家利益的反映形式即对外决策等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3)
实现的主观性。
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的实现,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对其国家利益的认定和判断;其次是对实现其国家利益之手段的认定和判断;再次是具体制定并实施实现其国家利益的对外政策。所有这些都涉及人们特别是政府及其部门的主观行为过程,是一种主客观交互作用的过程。 (4)
解释上的主观性。
国家利益解释上的主观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人们特别是当政者对国家利益的解释并不总是与客观现实相符合的,而是出于特定的政治或主观动机,主要是为了证明其所作政策之正当性和合法性,即使与实际的国家利益相悖也在所不惜。其次,对国家利益的解释往往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
2|JA|,|简述主权平等的基本含义|P89
主权平等原则是主权原则的自然延长,主权原则其实就是主权平等原则,是创建联合国的基石,是国际法的基石。
《联合国宪章》对主权平等的说明是:(1)各国在法律上平等;(2)各国拥有对内的最高权力;(3)国家的人格和领土完整、政治独立均应受到尊重;(4)国家必须在国际义务方面忠实地履行其国际义务。 13 / 43
最后一点说明主权国家在对外关系中不能以行使主权为借口而为所欲为。一个国家有权维护自己的主权,也有尊重别国主权的义务。主权是平等的,一国不能以自己的主权意志强加于另一国,否则就是对主权平等原则的违背。
《国际法原则宣言》详尽阐述了主权原则的内容,其中心是各国主权平等,主要包括下列要素:(1)各国法律地位平等;(2)各国均享有充分主权之固有权利;(3)各国均有义务尊重其它国家之尊严;(4)国家之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不得侵犯;(5)各国有权自由选择并发展其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制度;(6)各国均有责任充分履行其国际义务,与他国和平共处。
主权原则是现代国际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要求各国在其相互关系尊重要尊重对方的主权,尊重对方的国际尊严,不得有任何形式的侵犯。
3|JA|,|简述理想主义学派的基本主张及影响|P42
理想主义学派是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中形成最早的一个学派,被认为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起点。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以自由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来观察和处理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的思潮、流派,核心思想是以道德标准和法理规范作为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的原则。
该理论兴起于20世纪初,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基本主张:
(1) 以人性论为理论出发点,主张人性善的学说; (2) 崇尚理性,用理性战胜邪恶;
(3) 崇尚国家和世界的民主化、法治化,主张恢复国际规范,完善国际法及其功能; (4) 重视国际组织,通过国际组织加强国家间的合作 评价:
(1) 标志国际关系研究成为真正独立的学科,体现了学科的推进; (2) 一些基本观念和原则在20世纪20-30年代取得了一些局部性成功; (3) 一些学者视其空想性或不现实性的重大缺陷。
4|JA|,|简述跨国公司参与国际政治的主要行为特点|P99
跨国公司作为一个经济性的跨国组织参与国际政治体系的运行,它影响国际政治的行为方式和作用途径必定不同于主权国家,甚至不同于一般国际组织和其它非国家行为体。 (1) 跨国公司利用自身巨大的经济实力对国际政治体系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
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跨国公司的跨国界经营活动具有较强的行为能力,不仅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推动了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而且其投资方向的选择和投资规模的大小,对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国际关系发展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2)
跨国公司为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影响母国和东道国的决策过程,进而影
响母国和东道国关系的发展。跨国公司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对母国和东道国的经济实力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与母国和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密切相关。为保障自身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攫取更大的利润,势必利用自己的地位去积极主动地影响母国和东道国的决策过程,从而改善自身的经营条件和投资环境。 (3)
跨国公司利用国家的特殊政策和自身的特殊地位形成相对独立的行为能
力。利用跨国性的经营活动来削弱和摆脱某一具体国家的直接控制和管辖(母国、所在国);虽然不拥有固定的领土和人口,但却能控制一定的领土和人口,拥有相对独立的特殊权力,对国际政治的发展起着特殊 14 / 43
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跨国公司在国际舞台上已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实体,在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它在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已经确立了它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地位。
5|JA|,|简述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主要分歧|P46 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1) 无政府状态的性质和结果。两者都承认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但新现实主义更强调无政府状
态对国家行为的制约作用,而新自由主义则没有把无政府状态的程度和结果看得太严重。
(2) 国际合作。都承认国际合作是可能的,但在合作发生的条件和合作的可靠性上存在分歧。新现实
主义:国际合作很难成功,即使成功了也很难维持;新自由主义:国际合作是正常的、经常发生的现象,国际制度和理性选择能保障合作的成功。
(3) 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新现实主义关注相对收益,计算自己所得是否多于别人;新自由主义则认
为国家应以绝对收益为目的,即考虑在合作中能否获得收益。
(4) 国家的优先目标。都认为国家安全与经济福利是国家的主要目标,分歧在于何者更重要。现实主
义强调国家安全,自由主义强调经济福利。
(5) 意图和实力。现实主义更注重实力而不是意图,自由主义则强调国家意图的重要性。
(6) 制度和机制。都承认国际制度和机制发挥作用,但是在制度安排的重要性上存在分歧。现实主义
坚持无政府状态是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国际制度和机制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自由主义认为,国际制度和机制可以缓和无政府状态对国家间合作的限制,能够独立地发挥作用。
6|JA|,|简述列宁时代学说的主要内容|P28
列宁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逐步发展到垄断的新的历史阶段,列宁在对时代的分析和论述基本上遵循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以生产方式的变更作为划分时代依据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1) 生产方式与世界革命形势相结合的时代划分方法。列宁贯彻了马克思主义
以生产方式的变更作为划分时代依据的观点。与之不同的是,列宁更加强调将时代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形势联系在一起,突出了两大阶级之间在世界范围内的斗争作为时代特征的意义。同时,他还强调,时代是世界性的,对时代发展产生影响的是整个世界的变化,而不是单个国家。 (2) 时代发展阶段性的观点。列宁强调资本主义的“两个时代”虽然有着严格
区别,但它们不过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即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在列宁看来,两者之间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处于时代中心地位的阶级不同,前者是资产阶级,后者是无产阶级。
(3) 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观点。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
高阶段》中系统阐述了帝国主义的五大基本特征,即: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造成的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融合所导致的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比商品输出更为重要的资本输出;从经济上分割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领土的瓜分和重新瓜分。
帝国主义时代的三大特征:(1)帝国主义战争,即帝国主义国家为瓜分和
重新瓜分世界所进行的争夺霸权的战争;(2)世界区分为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3)无产阶级革命。帝国主义战争、两大对立的民族和两大对立的阶级之间的矛盾在世界范围内的展开,使得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成为不可避免。
(4)时代发展的曲折性。虽然列宁论证了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后无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但他也清楚地指出了时代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一方面,他分析了帝国主义特征本身所具有的延缓资本主义崩溃的作用;另一方面,他特别指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内对外政策上犯错误的可能性。 15 / 43
7|JA|,|简述国家利益的基本内涵|P127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内有利于其绝大多数国民的共同生存与进一步发展的诸因素的综合。包含四层含义: 1.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的,是指特定国家的利益,是为特定国家服务的。不是多国的、地区的或
全球的利益。
2. 国家利益是特定国家内绝大多数国民的共同利益,而不是个别人或部分人的利益,这就使它同阶级利
益、集团利益、个人利益相区别。
3. 国家利益是有其物质内容的,即人的共同生存与进一步发展,这是各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和目的。生产
与发展包括诸多具体的内容,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仅仅谈论生产是不够的,必须包括发展,因为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在科技革命飞速进步的条件下,不发展就意味着难以生存。
4. 国家利益所反映的共同利益,不是各个阶级、各个社会集团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的简单相加,而
是各种利益、各种因素的“综合”或抽象,是各个单个利益中的共同利益。
8|JA|,|简述莫顿.卡普兰的国际系统模型|P68
20世纪50年代后期,系统论被引入政治学研究领域,国际政治学家开始运用系统论来研究国际政治问题,特别是研究国际政治社会和国际政治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变革。最早的研究范例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莫顿·卡普兰在1957年出版的《国际政治的系统与过程》一书。
在书中,他提出了国际系统六模式。这些模式是按照一体化的程度进行排列的,是设想出来的、启发性的模式。
(1)“均势”系统,主权国家是唯一的行为主体,各自以一种互相补充的方式单独行动,不存在政治子系统。
(2)“松散的两极”系统,既有国家,又有超国家的行为主体——集团行为主体和全球行为主体,并存着两个主要集团行为主体,国家、国家集团和全球性国际组织相互制约。
(3)“牢固的两极”系统,整个世界分为两大集团或阵营,不存在其他的行为主体,基本特征是缺乏统一性和稳定性。
(4)“全球性国际政治”系统,是一种一体化的、统一的系统,国家和国家间联盟的行为都将受到全球性政治规则的约束。
(5)“等级制”系统,由某一国家或国家集团凭实力将其意志强加于他国而形成,以专制独裁为基本特征。 (6)“单位否决”系统,这是一种没有政治的政治系统模式,所有行为主体均拥有毁灭他国的能力,但同时又无法防止自身的毁灭,各个国家各自为政,依靠自身的力量保护自己。
(评价)莫顿.卡普兰的国际系统模型理论不乏主观和可商榷之处,其可贵之处在于对科学方法的追求,其所设的系统模型,只是启发式的模型,目的是探讨国际系统或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及其内在行为体彼此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如何推动国际系统变革的。
9|JA|,|简析文明冲突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P215
(提出)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外交》季刊发表《文明的冲突?》(The Clash of Civilisations?)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文明冲突论。1996 年,他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全面阐述了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以文明为基础重建国际秩序则是防止战争的最佳安全保障。
(观点)该理论的主要内容:(1)文明的冲突将是未来世界冲突的主导形式;(2)冷战后的世界将是一个多极、多文明的世界。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正让位于文明之间的冲突,地区政治是种族政治,全球政治是文明政治。(3)未来世界秩序的重建必须以文明为基础。 16 / 43
(评价)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主要错误在于,他认为个人忠诚的对象越来越集中在文明上,而不是集中在民族国家上;对民族主义的忽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因此,文明冲突论受到了大多数国际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的质疑和批评。
10|JA|,|简析第三世界在当今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P63
11|JA|,|简述主流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国际体系结构的基本假设|P48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命题:
1、国际体系的结构包括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两个方面。
2、认同是利益的基础,认同构成利益和行为,决定和改变国家行为、认同和利益的不是体系的物质结构,而是在国际政治互动过程中不断产生的社会结构,它们影响着行为体的认同和利益,导致相互关系的合作或冲突。
3、国际政治行为体和结构之间存在相互构成关系。
12|JA|,|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贡献P37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渊源,而且本身就包含一系列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学说,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理论著作中,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宝贵理论遗产,也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包括
1、资本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马恩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把整个世界联接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各个国家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2、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马恩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变化,必然带来其政治结构的变化,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也是由其国内政治经济结构所决定的。
3、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落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马恩所处的时代,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举进行殖民扩张的时期。因而,关于殖民主义对殖民地国家的双重影响,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
4、国际贸易的政治经济。马恩从对社会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分析入手,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应用于对国际贸易的分析,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地球的一部分转变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还从国际贸易的社会作用角度分析了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
13|JA|,|简述传统现实主义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传统方法是整体方法,承认人类世界的复杂性,把国际关系看做人类世界的一部分,并试图通过置身其中,用人文主义去理解它。包括想象性地进入政治家的角色,试着去了解他在对外政策上的道德困境,并鉴别所涉及的基本价值取向,例如安全、秩序、自由和正义。用传统方法来研究国际关系学要求学者们理解外交的历史与实践,国际法的历史和作用,关于主权国家的政治理论等等。从这个意义来说,国际关系学是一门广义的人文学科,它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的或狭义的技术性学科。 14|JA|,|简述霸权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P155 17 / 43
霸权周期理论是乔治·莫德尔斯基提出的,他对1494年以来的500年间国际冲突与领导权的周期模式进行了分析,指出5个长周期的存在,其中每个周期中的霸权国家分布是葡萄牙、荷兰、英国、英国和美国。他还进一步指出每个周期又包含世界战争、霸权、非正统化和分散化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基本上经过100年后又周而复始。
他认为,全球政治体系是围绕着世界强国为行使世界领导权而建立起来的,以世界强国为中心所建立的世界政治体系在经历一定时期后都会崩溃、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以一个新的世界强国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世界体系。世界强国的出现及世界领导权的更迭呈现出某种共性的周期现象,一个周期大约持续一百年。
历史上一场大的全球战争开始一个霸权周期。经过战争,一个国家取得霸权并利用战后的和平协议使其获得的优势合法化。新产生的霸权国家提供安全和国防秩序,而党这个国家失去了权力优势的合法性的时候,就导致了另一场全球战争,战争中产生一个新霸权者,但不一定是那个旧霸权的挑战者,而可能是旧霸权联盟中的医院。
该理论强调战争与国际政治周期性转变的关系,认为霸权国家与挑战国家的交替出现和相互冲突使国际体系变动的必然结果。
15|JB|,|简述结构现实主义关于国际体系分析的基本观点|P45
结构是新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沃尔兹确定了由三部分组成的结构定义:排列原则、单元的特点和能力的分配。按照这一定义,国际政治体系具有以下结构特征: (1) 主权国家之间的无政府状态; (2) 行为体之间最小限度的功能差异; (3) 国家间能力的分配。
在他看来,前两个特征是不变的,否则国际政治体系与国内政治体系的区别也就消失了。因此,结构的变化是由第三个特征——各单位实力对比的变化所造成的,或者更简单地说,是由大国数量的变化造成的。结构通过社会化过程和竞争过程给行为主体设定了一系列限制条件,来“鼓励国家的某些行为,惩罚那些不响应鼓励的行为”,因此结构的变化会引起国家行为的变化。
16|JB|,|简述跨国政治与国际政治区别与联系|P86
跨国政治是由各种跨国行为主体在世界范围内所从事的超越国际的一系列行为和相互关系的综合。国际政治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就是跨国行为主体。国际政治是全球性的政治活动,它与国际关系、国家间的互利与合作、各个国家的政治动态有很大的关系。
跨国政治与国际政治或国家间政治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作为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间关系的补充和延伸,反映了国家间相互作用的日趋复杂化。跨国政治和国际政治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区别:作为整个国际政治或世界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跨国政治是一个独立于国家间政治的范畴,主要反映的不是主权国家间的直接相互作用,而是不同国家的政府、政党、团体以及个人的集合体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关系,反映的是各种跨国行为主体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乃至这种关系对整个国际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17|JB|,|简述权力转移理论的主要观点|P155
奥根斯基提出的权力转移理论强调权力分配的变化会增加战争爆发的危险。当权力差距缩小时,尤其 18 / 43
是一个敌对的力图改变现状的挑战者与曾经较为强大的现状维持者之间实力接近时,战争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换言之,战争源于大国间的增长速度不同,特别是当主导国与挑战者增长速度的不同使后者能够超越前者时。与吉尔平不同的是,奥根斯基不仅认为局域主导地位的国家可能对挑战者进行预防性打击,而且认为挑战者如果认识到主导国家的这种意图,也可能发动战争,出其不意地首先进行打击,并从中占到先机。
18|JB|,|简述国际制度的基本要素|P166
国际制度是指持久的、相互联系的正式和非正式规则,这些规则规定行为角色、限制行动并塑造预期。 基欧汉认为,国际制度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1)正式的政府间组织或跨国的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是具有目标指向的实体。其中,正式的国际组织为国家所特意建立和设计,能够监督成员国的行动并对其作出反应,并具有官僚组织的一般特征,负责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执行具体的任务。
(2)国际机制;机制是有着明确规则的制度。这些规则为政府所一致同意,并从属于国际关系的一组特定领域。
(3)国际惯例。惯例是非正式制度,具有塑造行为主体预期的含蓄规则和谅解,能使行为主体在没有明确规则的情况下相互理解并协调它们的行动。
19|JB|,|简述地缘政治学说中的海权理论|P176,P61
海权论是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提出的著名地缘政治理论,强调制海权对于国际政治和国家权力地位的重要意义。谁控制了世界重要的海道与海峡,谁就能有效地控制海洋,就会成为世界强国;而要称霸海洋,还取决于一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结构和疆域等地理因素,特别是海岸线的长度和港口的质量。
马汉“海权论”三部曲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权对法国革命和法帝国的影响:1793—1812》和《海权与1812年战争的联系》。
主要观点: (1)
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海权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从物质形态上说,海权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在海洋上的综合实力,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利用海洋和控制海洋的总体能力,同时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马汉的海权论实际上是论述如何通过夺取制海权以达到控制世界的理论
(2) (3) (4)
影响海权的六个要素: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族特点、政府性质。
海权与陆权之间的关系。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重视陆上“依托“对海上力量的意义。
海权的运用必须遵守“战争法则“。
影响:马汉的理论对20世纪初美国扩大海上力量、谋求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19 / 43
20|JB|,|简述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基本特点|P31
列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世界体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1) 垄断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帝国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垄断,不仅垄断国内
市场,还要垄断国际市场,以便从世界上将一切竞争者排除掉,达到垄断一切的目的。垄断的形成和垄断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使得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更有组织,因而也更加残酷。 (2)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对世界的统治。伴随生产的集中和垄断,银行的作用
发生了变化,出现了银行的集中和垄断以及在此基础上出现的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3) 资本输出在形成金融资本的依附和联系的国际网方面所起的作用。自由资
本主义的特征是商品输出,随着生产的集中和垄断的形成,资本输出成了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 (4) 垄断资本对世界的分割。列宁分析了垄断资本和垄断同盟分割世界的两种
形式:(1)资本家同盟分割世界,即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最大的垄断组织之间通过协议瓜分世界市场、制定垄断价格、控制生产规模、垄断材料来源和分配投资场所;(2)列强分割世界,即帝国主义国家对世界领土的瓜分。
21|JB|,|简述国际关系研究中英国学派的理论特征|
22|JB|,|简述科学行为主义的方法论特征|
科学行为主义(behavioralism)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有多伊奇、卡普兰、辛格和阿尔克等。
多伊奇从科学行为主义的视角系统地提出了一体化理论、沟通理论和博弈论,被称为“科学行为主义三论”。科学行为主义注重国际关系的数量变化,把国际关系的一切活动看成是一个个参数和变量的综合,认为国际关系研究正趋于计量化。其主要贡献是为国际关系理论带来了“方法论的革命”。
该派主张:
(1)对国际关系进行纯科学的理论研究;
(2)引进和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国际关系进行多层次、跨学科的研究; (3)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国际关系进行数理分析和定量研究; (4)价值中立,重视实证研究,力图将国际关系系统化、一般化和定量化。
科学行为主义坚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元论,认为二者本质上无区别。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国际关系学方法论的一次重大变革。在其推动下,西方国际关系学先后出现了国际系统论、沟通论、博弈论、相互依存论、一体化理论等内容。它的出现打破了现实主义学派一统天下的局面,使西方国际关系学日趋活跃,推动了西方国际关系学的发展。
23|JB|,|简述新现实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关于国际体系理论的不同点| 结构是新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沃尔兹确定了由三部分组成的结构定义:排列原则、单元的特点和能力的分配。按照这一定义,国际政治体系具有以下结构特征: (4) 主权国家之间的无政府状态; (5) 行为体之间最小限度的功能差异; (6) 国家间能力的分配。
在他看来,前两个特征是不变的,否则国际政治体系与国内政治体系的区别也就消失了。因此,结构 20 / 43
战。
(例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还未散尽,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在民族主义的喧嚣中拉开了帷幕, 这一次民族主义被发展到了顶点。轴心国用法西斯主义向本国人民灌输种族优越论并煽动他们对外扩张领土、屠杀占有地的人民、掠夺当地的资源;而各被侵略国家和受到侵略威胁的国家,都只有借助国民的爱国主义激情,将国家的资源全部动员起来,同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方能扭转局面。这方面,即动员民众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将军们的指挥艺术和军事技术的发展。
冷战结束以后,民族主义又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兴起,日益成为战争的主要“ 热” 源。1989 年以来新发生的 24 场国际性战争和武装冲突中, 有 14 场主要是由这种因素引发。
民族主义成为政府动员民众、发动或参与战争的工具以后,战争的深度和广度都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参战兵员不断增多。(2)其次,战争不再仅仅是军队和军队的较量, 也不仅仅是人的较量,而是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较量。(3)第三,在民族主义强烈感情的支配下,战争的目标非常明确,即彻底打败对方。
在21 世纪的今天,民族情感依然是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一种感情, 无论是推崇全球化的强国,还是强调民族主义的弱国,在本质上都还是为了自己民族的利益。时至今日,尽管全球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经济逐渐走向一体化,政治趋同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是民族主义仍然是各国政府用来进行战争宣传的最有效的意识形态,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愿意而且能够抛弃民族主义。
40|JC|,|如何认识霸权稳定论?|P155
霸权稳定论是从国际系统结构着手分析系统稳定,认为霸权结构是稳定结构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是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现实主义学派的观点。代表作是吉尔平的《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
相信霸权稳定论的学者认为:当国际体系中某一个居于主导地位的国家足够强大时,国际体系就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当这个居于主导地位的国家走向衰落时,国际社会就会出现动荡和发生冲突。
主要内容:(1)承认国际关系具有激烈竞争的性质,现代民族国家是一部战争机器,国家安全和政治利益是第一位的。(2)如果没有霸权国提供有利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就很难有一个安定的国际秩序,霸权的存在就意味着稳定的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的存在,反之则会使国际社会处于无规则的混乱状态(大规模战争、国际体系的解体、全球政治混乱、经济倒退。
这些观点基于两个重要的假设:(1)霸权国为稳定的自由贸易体系提供领导角色。(2)虽然主导国家获益,但小国也获益,国际公益使小国能获取更多好处。
这种观点其实是强调由一个霸权国主导的单极结构能够减少或抑制国际冲突,与沃尔兹的“两极结构稳定论”和多伊奇·辛格的“多极结构稳定论”形成了分野。霸权稳定论实质上是一种强权说,“公益”和“搭便车”掩盖了大国剥削弱国和小国的实质。
41|JC|,|什么是国际机制论,它对国际政治研究有什么意义?|
基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学者对国际机制的典型定义,可以归纳出国际机制的三个要素:共同的国际行为模式;协调国际间关系的原则、准则、规则和决策程序;以及限制在某一特定的问题领域。
国际机制论作为西方政治学理论之一于20世纪80年代后流行于西方。重点研究和分析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的合作问题,特别是国际合作的组织形式、规则和规范以及国际合作的结构功能问题。
国际机制论认为:
1.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完善性,以及主体在交易过程中存在的机会主义倾向,是世界政治中交易成本存在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国际合作关系出现、维持和延续的障碍所在。
2.国际机制可以帮助达成政府之间意愿的契合。由于对长期利益的重视克服了对眼前利益的短视,国际机制因而通过降低不确定性和不完善性促进改革国际间合作。 26 / 43
3.该派学者普遍认为国际关系中不只是对抗,还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其常用范例是世界银行、WTO等。
最早在国际问题中提出“国际合作机制”概念的是约翰·鲁杰,他把国际合作机制定义为已经被一部分国家所接受的一系列相互期望、规则和规定、计划、组织的能量和财政义务。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地区经济集体化的发展,其生命力日趋强大。
42|JC|,|试析地区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许多学者将地区主义等同于地区经济一体化,即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经济、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为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通过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联盟乃至政治联盟。
地区一体化的形式有:优惠贸易、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地区主义有多种表现形式,最高形式是以欧盟为代表的超国家组织,而主要表现形式为各种地区性合作安排,尤以自由贸易区为基本形式。
建立在经济合作基础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对今后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力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方向,并促使区域政治联盟成为可能。
东盟第三届首脑会议签署的《东盟宪章》,使东盟从一个地区对话平台转变为一个真正的经济与政治联盟,可以说是继欧盟之后,全球区域或此区域经济一体化迈上的又一个新台阶。因此,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有可能是政治联盟。
论述
1|LA|,|试阐述地缘政治理论,并分析地缘政治对历史上或当今某一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P176
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末德国的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拉采尔使用了“人类地理学”的概念,把地理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综合到一起,由此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政治地理学。20世纪初,拉采尔的学生、瑞典地理学家鲁道夫·谢伦首次提出了地缘政治学的概念,并以此描述国家权力的地理基础。此后,地缘政治学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解释政治现象与地理因素关系的理论,并进而成为在国际政治中利用地理知识来支持和指导国家决策的一门学科。地缘政治学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所提出的理论学说,对当时各大国的对外决策都产生过直接的影响。
代表人物及其理论:阿尔弗雷德马汉的海权论;麦金德的心脏地带说;斯拜克曼的边缘地带说。 对某一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以德国为例)
地缘政治学对国家对外决策的指导作用在二战前夕的德国得到了登峰造极的表现。以豪斯霍弗尔为代表的极端主义学派提出的“生存空间论”认为,生存空间,即一国的土地面积和自然资源,是国家实力的象征。国家之间的边界是一条“能动的疆界”,即强国拥有扩展自己生存空间的自然权力。一国应该争取在自己生存空间以外的地区,即人口稀少的缓冲区建立疆界,把自己同强大的邻国隔开。豪斯霍弗尔把对地理因素的研究直接同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战略联系起来,被奉为“纳粹党的世界观”,对希特勒策划和发动战争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以至于战后豪斯霍弗尔本人也因战争罪受到纽伦堡法庭的审讯,最终畏罪自杀。
2|LA|,|试评述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依附理论”|
“中心-外围”学说又称为依附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学说。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阿根廷的劳尔·普雷维什、埃及的萨米尔·阿明等。
(观点)他们把世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少数高度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处在世界的社会与经济中心; 27 / 43
另一部分是非工业化的不发达国家,形成世界的社会与经济周边或外围。前者在世界经济中居支配地位,后者受前者的剥削和控制,依附于前者。外围国家对中心国家存在不平等的依赖关系。外围国家越来越趋于贫穷,中心国家则越来越富裕。
各国学者对于如何解决这种不平等的依附的观点大相径庭。弗兰克和沃勒斯坦主张调整和改善国际经济秩序;普雷维什主张致力于外围国家的工业化;阿明则主张彻底消灭世界资本主义制度。
(评价)“中心-外围”学说企图解释经济发达和不发达的原因。该理论虽然包括一大批体现多种概念和方法的论著,但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即把不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看成是由外部力量制约的,也就是说,是其它的较强大的国家在统治着不发达国家。
3|LA|,|试评述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内涵和主要特征|P44 (参看新现实主义名词解释)
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结构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兴起于1970年代末期。它以传统现实主义为基础,力求对其进行科学的修正和发展,主张在方法论上实现传统主义学派和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的渗透与融合。
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Waltz)的《国际政治理论》是新现实主义的宣言书,标志着一个既不同于科学行为主义又有别于经典形式主义的新学派的诞生。因其强调国际体系的结构对国家行为的制约作用,也被称为“结构现实主义”。结构是新现实主义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有罗伯特?吉尔平,奥根斯基和梅斯奎塔等。
三个假定:国际体系是以无政府性为基本性质的体系,国家是这一体系中的基本行为单位,对体系稳定和体系单位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体系结构。
基本观点:(1)仍坚持认为民族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关键角色,国际社会仍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但同时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各行为主体间的合作与相互依存增强;(2)主张对国际关系开展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包括东西南北关系在内的全球系统的研究;(3)强调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重视研究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结构是新现实主义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国际政治体系的结构特征: (1)主权国家之间的无政府状态; (2)行为体之间最小限度的功能差异; (3)国家间能力的分配。
前两个特征是不变的,结构的变化是由第三个特征——各单位实力对比的变化所造成的,或者更简单地说,由大国数量的变化造成的。结构的变化会引起国家行为的变化。
评价:新现实主义结束了行为主义价值中立的假说,在继续现实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国际体系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在西方国际关系学上至今影响不衰。
批评:结构现实主义强调从国际体系结构的视角观察问题,忽视了国内因素和个人因素在国际关系分析中的地位。它将行为体行为模式的成因完全归结为国际体系结构下的行为体互动的结果,而没有对国内政治形势发展、政体类型、政治文化传统等国内因素以及决策者个人因素的影响予以足够的关注,因此成为一种比较僵化和静止的理论。
(1) 难以预测和解释国际体系的变化。 (2) 无法预测个别国家的对外政策行为; (3) 不能以动态的眼光观察国家的行为。
28 / 43
4|LA|,|试论国际政治经济学内部的最基本分野|
政治和经济之间、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IPE的主题。IPE包含三种主要理论: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重商主义认为经济从属于政治,是政治的工具,是政治权力的基础。国际经济是不同国家利益间相互冲突的角斗场而非合作共赢的场所,即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是零和游戏,一国之所得必为他国之所失。国家必须关注相对经济收益,因为一国物质财富的积累能够作为对抗他国的军事——政治权力基础。应当把经济活动放在增强国家权力的大背景下来考虑:国家利益高于市场。财富和权力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是不可兼得的目标,但对他国过度的经济依赖却应当避免。当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发生碰撞时,应该优先考虑安全利益。
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将经济从属于政治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市场经济是社会中的一个自治领域,根据自身的经济法则来运行。通过市场进行的经济交换是一个正和游戏,因为增加了效率,每个人的所得都将多于其投入。主张自由贸易,认为在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世界经济里,所有的国家都将从专业化中获益,全球的财富也将随之增长。经济是国家间以及个人之间的一个互利性的合作领域。因此,世界经济应该建立在自由贸易的基础上。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经济是社会阶级之间,尤其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剥削与不平等的一个所在。政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经济内容所决定的。经济上居于支配地位的阶级在政治上也居于支配地位。IPE关注全球资本主义的扩张史以及这一过程所引发的阶级之间与国家之间的斗争。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并必然会导致国家之间和社会阶级之间的新危机与新冲突。
5|LA|,|试论霍布斯和洛克各自的“自然状态”观念及其国际政治理论意义|
29 / 43
6|LA|,|试述国际关系思想史上现实主义的基本信条和思想方法
(形成)现实主义(Realism)学派是在对理想主义学派的批判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思中逐渐形成的。它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发展于40年代,到五六十年代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占据统治地位。
现实主义学派最早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威尔士大学教授爱德华·H·卡尔。他于1939年卡尔出版的《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是第一步较为系统的现实主义理论著作,奠定了现实主义的基础。该书矛头直指威尔逊的理想主义。
卡尔的主要观点:(1)权力始终是政治的核心要素,政治就是权力政治;道义只能是相对的,是权力的产物;(2)国家间潜在的利益冲突,国际关系中冲突多于合作;(3)强调政治要素中理想与现实、价值与权力的统一,但在道德、政治、法律和权力之间,仍然强调权力是一切政治的基础。
1948年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一书标志着现实主义的成熟,并全面奠定了现实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在现实主义的理论中,权力和利益是两个最核心的概念。
汉斯·摩根索 “以权力限定利益”的公式和“现实主义六原则”是最典型的代表。他认为:(1)政治是受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所支配;(2)以权力限定利益是普遍使用的;(3)以权力限定利益是客观的,权力是政治的目的,利益是政治的实质,利益概念是评价和指导政治行动的永恒标准;(4)不能混淆政治和道德界限;(5)不能把制定国家道义愿望和支配全人类的道德法则混为一谈;(6)坚持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这六个原则是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最完整、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原则。
现实主义的核心要素包括:
1. 人性恶,自私和贪权作为人的本性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的。 2. 国际政治就是寻求权力的斗争; 3. 国家是国际政治中最基本的理性行为体;
4. 国家的最主要目标是促进权力界定下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行为的依据; 5. 国际社会的本质是无政府状态国际体系;
6. 与军事力量相比,经济要素与国家安全不太直接相关;
7. 联盟也许会增加一国捍卫自身的能力,但不能想当然地假定盟友的忠诚和可靠; 8. 不能把自我保护的重任寄托于国际组织和国际法之上; 9. 维护和平的最好方法是维持均势。
7|LA|,|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动因|
8|LA|,|试析并举例说明国际关系中相互依赖的敏感性与脆弱性。|
9|LA|,|比较结构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关于国际体系的论述| 分别阐述结构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
10|LA|,|论述国际关系理论思想“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学说。|
30 / 43
11|LA|,|试析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当代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和影响|P93
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那些主权国家之外的、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职能作用的政治、经济实体。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出现是国际关系不断发展的产物。
它既包括由两个以上国家的成员共同组成的跨国行为主体,如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又包括具有一定的国际行为能力的其它非国家行为主体,如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国内组织和国际社会的特殊个人因素等形式。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的改进,国际关系中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冷战后,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加强,政治经济化和经济政治化的表现日渐清晰。非国家行为体的数量越来越多,发展日益多元化,活动范围已涉及到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日益发挥着重大而不可忽视的作用。
1. 非国家行为主体大量介入国际社会,不仅大大拓展了国际社会的空间,而且对长期以来主导国际关系
的国家行为体提出了挑战,从而加速了国际社会的分化。
2. 随着非国家行为体的大量出现,使得作为国际关系基本行为体的主权国家开始把一部分对外主权的只
能分让给非国家行为体参与国际间的事务。因而非国家行为主体的职能在全球化背景下相应加强,对国家行为体提出了新的挑战。
3. 非国家行为主体强调的不是权力和中央权威,而是力图通过某种全球规范和影响的网络来管理全球性
事务。
4. 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干涉行为完全不同于政府间组织的干涉行为,通常是消极被动和低水平的。 5. 为使其行为合法化,非政府组织创新低提成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念,吸引或培植一大批精英分子投
身于这类活动中,或者是通过重复西方的信仰、生活方式或社会实践,在非西方世界培植新的立场。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反映了国际社会共有的价值观念,而不是主权国家独有的价值观念,正弱化着国民对主权国家的忠诚。
12|LA|,|试析经济因素在当代国际政治中的作用|P187
冷战结束后,东西问题不复存在,南北问题的重要性日趋上升,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强烈愿望,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已经把增加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作为基本国策,国际竞争的重点也转向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上来。因此,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1. 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南北问题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日益突出。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长期以来主要表现为一种经济关系和发展的关系。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决定了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决定了双方在国际政治中的不平等地位。双方的经济冲突也是围绕着国际新旧秩序的建立而展开的。
冷战后,北方国家为了维护旧秩序,主要建立由美国独霸或以美、日、欧三极共同主宰世界的新秩序,并把战略重点由对付苏联转为对付发展中国家,把发展中国家实行政治多元化和经济私有化作为向其提供经济援助的先进条件,强迫发展中国家接受符合北方国家利益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价值观念。
与此同时,南方国家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已经从经济领域扩展到国际政治、环境合作等领域。南方国家主张建立有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这种秩序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在经济领域主权平等、公平合理、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2. 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军事因素的作用逐渐 31 / 43
下降,经济实力开始成为决定各国国际地位的主要因素,国家对外政策的目标首先是保障其经济利益的实现。在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中,经济因素正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各国之间的竞争也主要集中于在世界经济领域争夺优势地位,世界各国纷纷转向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3. 经济全球化和相互依存的深入发展给当代国际政治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一
方面,经济全球化和相互依存对国家主权形成了严峻的挑战,由于相互依存的日趋深入,一个国家在制定政治、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遵循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的一系列规则,兼顾其他国家的利益,甚至让渡一定的主权;另一方面,某些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和相互依存的潮流,凭借自己在经济、政治、科技领域的优势,在国际规则制定、知识产权维护、互联网信息文化交流传播等方面推行“经济霸权主义”和“信息霸权主义”。
13|LA|,|试论冷战后联合国在维护和平与安全方面的地位与作用|
冷战后,昔日两极格局掩盖和压制下的种种冲突和矛盾纷纷涌现出来,使国际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作为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世界最大的、最具权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在国际安全领域不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1. 制约单边霸权主义
联合国在制约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联合国正逐渐成为各成员国共同处理国际争端的有效平台,任何单边行为和霸权主义都将会在多边合作机制的框架下受到约束和限制并付出代价。 2. 执行维和行动
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联合国的基本宗旨,而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以后,联合国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维和行动,在维和的频率和参与国的数量上都有显著的增加。维和行动的职能和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维和部队正逐渐成为介入或是制止国家之间以及地区之间冲突的有效第三方。因此,维和行动对维护国家以及地区间局势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3.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消除冲突根源
冷战结束以后,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加剧,南北差距拉大,贫富差距成为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根本原因之一。联合国越来越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密切联系,因此在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同时,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视为重要任务。 4. 国际裁军和军备控制的新进展
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在军备控制和裁军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包括无条件、无限期延长核不扩散条约,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促进《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生效等。
此外,联合国还在推动和实施预防性外交以及反恐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14|LA|,|运用国际关系理论分析冷战后的欧美关系| 32 / 43
(概述)伴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冷战自然结束。此后,美欧开始不断地重新调整对外政策,伴随着这一系列的调整,美欧关系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一方面,由于苏联“共产主义威胁”的消失,欧洲对美国的依赖减弱,使得欧美关系面临新的挑战;另一方面,欧美双方为应付后冷战时代的挑战又在竭力弥合其盟友关系,力图寻求一种平衡的关系。
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的共同敌人消失,美欧之间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不复存在。美国不仅不愿退出欧洲,而且还要保持在欧洲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决策权。而冷战后的欧洲各国却试图通过加强他们之间的联合来摆脱美国,在政治、军事领域里独立于美国。
美欧关系发生的变化和面对的挑战 1.美欧关系在经济领域的矛盾日益突出
冷战后,欧美之间的贸易冲突凸显出来,特别是在农产品补贴问题上的争执的激化。欧元的问世提供了一个新的国际经济两极秩序的前景,它有可能取代冷战后美国的霸权。自从欧洲共同市场的最初时段开始全球贸易体系已经紧密结合,这使欧洲能够联合它的贸易力量在该领域内与美国匹敌。2.美欧以北约为基础的传统安全与防务关系开始受到挑战
冷战后,欧洲力图在国际关系中凸现它的独立性, 欧盟要求实现防务自主和独立,这一愿望与美国力图保持北约在欧洲安全中的主导地位的主张就有了分歧。 “9·11”事件后,建立在北约联盟基础上的美欧安全与防务关系进一步面临严峻的挑战。美国一味强调使用军事手段反恐,而欧洲竭力主张使用政治、经济、外交等综合手段。 3. 冷战后美欧矛盾加剧了两者凝聚力的下降
冷战时期,北约一直是维护欧洲安全的主要军事支柱,美国借北约控制欧洲,主导欧洲安全事务。欧洲则因自身军事实力不足,仰仗北约抵御来自苏联的威胁,维护自身安全,美欧双方对北约互有需要。但经过科索沃战争及“9·11”事件后的一系列国际变化,美国不再把与欧洲各国结成联盟作为唯一选择。而欧盟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特别是与美国在处理许多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以及北约地位下降的新情况下,转而努力加强自身的军事一体化建设。
同时美欧双方都进行了对外政策调整,以弥合其盟友关系 1.90年代美欧关系的调整
冷战结束后,欧洲的安全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美欧联盟的政治基础严重动摇。双方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凸显,于是美欧关系的调整势在必行。美欧双方为弥合其联盟关系,在外交上都做出过积极的努力。至90年代末美欧关系重又回复到大体稳定的状态,甚至显得比过去几十年里任何时候都好。 2. 21世纪美欧关系的新变化、新特点
2001年小布什上台以及随后发生“9·11”事件后,美国的对外战略出现重大变化,美欧关系的调整随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是美欧关系发生战略性变化的重要原因。“9.11”事件后,基于各自战略的考虑,俄美欧走到了一起。这一时期美欧关系得到改善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调整并改善同俄罗斯的关系。
从冷战后美欧关系的变化当中,可以看出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有着众多的共同利益和需要,长远和眼前的重大共同利益依然是它们相互关系的强效粘合剂。即使欧美经济矛盾上升,也不完全意味着双边关系恶化,它们的经济关系依然处于密切相互依存的大框架内,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演变为敌对关系。紧密的经济纽带是制约彼此矛盾深化的重要因素。欧美为各自繁荣和安全需要,必将为调整相互关系而努力。 33 / 43
15|LA|,|试析国际政治中的非传统安全|
16|LB|,|如何认识国际关系的相互依存及发展趋势|P223
相互依存是国际社会中不同角色之间互动的影响和制约关系,这种互动的影响和制约关系可以是对称的或是不对称的,其程度取决于角色对外部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大小。“敏感性”和“脆弱性”是相互依存的根本特点。
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在《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中把当今世界的相互依称作“复合相互依存”,并指出它的三个基本特征:(1)多渠道的国际联系;(2)对外事务的议事日程日益庞大和多样化;(3)军事力量在复合相互依存占优势的某些领域的作用逐渐下降,经济力量的作用日益上升。
相互依存下国际政治的新特点:
1. 国际行为角色和行为模式日趋发达和多样化,国家利益也相互渗透,日趋复杂;
2. 相互依存的政治观念发生变化,军事安全等高级政治问题不再始终居于国际政治议事日程的首位,经
济社会发展以及环保问题的重要性日趋凸显;
3. 国内政治问题渐次进入国际政治事务领域,一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同国际社会的状况越来越紧密
地联系在一起,并相互作用,国内问题日趋国际化;
4. 国际相互依存的深入发展一方面有助于国家间相互沟通,增进了解,消除误会与矛盾,促进国际合作;
另一方面,由于相互依存条件下国际规则是由少数发达国家建构的,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科技霸权会进一步加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会产生新的矛盾竞争和冲突。
17|LB|,|结合相关国际关系理论分析文化因素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P214
1. 文化因素也是构成国家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国家综合国力的非物质要素,如民族特征、民族性
格、国民士气和民族凝聚力等精神要素,都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2. 文化上的差异和矛盾是导致国际政治冲突的重要原因。这种差异和矛盾造成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观点
和价值观,并成为一种民族情感和民族心理,如果缺乏有效的交流,在特定条件下,往往会产生隔阂并导致尖锐的对立和冲突;
3. 文化关系是实现国家对外政治、经济目的的手段和工具。一方面,文化上的交流和沟通是国家间政治联系的重要渠道,文化交流能促进了解、增进友谊、沟通思想,改善和促进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文化交流和文化渗透,可以控制和干涉别国内政。此外,文化交流与文化关系已经日益表现出与政治经济关系的相互一寸相,文化功能政治化,成为国际斗争的工具。
18|LB|,|运用相关国际关系理论分析“全球治理” 习题集P86-87
当今世界,全球化与全球治理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时代话题。罗伯特·基欧汉将相互依存理论和制度主义应用于全球化与全球治理问题研究,初步提出了制度主义的全球治理框架。
随着相互依存的加深,各种问题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世界体系越来越像一个“政体”,正式、非 34 / 43
正式的进程与制度指导并制约集体行为,治理的问题由此而生。从全球的角度讲,治理问题即全球社会的各种制度与进程如何有效地、合法地编织起来,发挥作用。全球主义以不同方式影响各国的政治和治理;反过来,国内政治也以各种方式塑造全球主义的影响。
关于如何管理相互依存的影响,如何管理全球化,基欧汉和奈列举出了五种可能的治理形式:(1)在领土内采取单边行动,降低脆弱性;或接受外在标准,增强竞争力。(2)强国或国家集团采取单边行动,以影响领土之外的国家、企业、非政府组织等行为体。(3)区域合作,增强政策的有效性。(4)全球层次的多边合作,建立管理全球化的国际机制。(5)跨国或跨政府合作。
国际制度是基欧汉治理理论的核心。他指出,全球化有赖于有效治理,有效治理需要更为广泛的国际制度,需要发展有助于促进合作、解决冲突的制度安排,而且国际机制必须与合法的国内机构相联系。因此,如何为空前规模和多样性的世界“政体”设计有效而民主的国际制度,以更好地治理全球化的世界,是21世纪世界政治的核心议题。
全球治理的制度设计需要从政治学众多理论流派中吸取营养:(1)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中学习关于制度价值和制度创新需求;(2)从博弈论、政治文化研究中了解信念对于达成均衡解决、建构政治选择的重要意义;(3)从传统政治理论中了解规范信念对于政治实践和制度的重要性;(4)从历史制度主义和政治社会学中了解价值观和规范如何在社会中运作。
这是基欧汉所勾勒的一个制度主义全球治理蓝图。全球治理这个议题本身非常复杂,不仅包括很多实证性问题,也涉及许多规范性问题。
19|LB|,|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国际关系中的多边外交|
多边外交----多国建立的国际组织、缔结的国际条约、举行的会议所开展的各个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国际社会发展的产物。
多边外交是双边外交的“反义词”。它是指任何超过两个国家,也就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参加的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或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事务的外交方式。在当代,多边外交尤其是指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各类国际组织,或者以组织整体的名义,或者在组织内部成员国之间形成和进行的外交活动方式。
威尔逊主义及 “国联” 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国际关系中的微弱作用及其失败表明多边外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并没有真正流行 ,没有在国际关系和各国外交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涉及的国家也不够广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的建立及其活动表明多边外交在国际关系和各国外交中的重要地位得以确立 ,多边主义和多边外交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和各国外交的基本形式之一。它同单边、 双边一起构成国际关系和国家外交的三大基本形态。
冷战四十多年 ,由于世界分为两大阵营 ,多边外交主要是国家外交的工具 ,难以发挥国际间对话合作等“多边” 建设性功能。冷战的结束为多边主义和多边外交真正履行其 “多边” 义务和功能创造了条件。因而,冷战后的 10 年是多边主义和多边外交量和质都得以大发展的10 年。
从量上看 ,多边机构及其活动在冷战后十年中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已有的多边组织规模都在扩大 ,除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外,世界贸易组织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扩展,成为全球贸易机制,成员包括 145 个国家和地区之多 ,还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申请加入。欧洲联盟规模扩大到东西欧更多的国家。东盟由 6 国扩展到 10 国。新建立的多边机构在全世界各地区都在增多。
多边外交的质量也有提高 ,体现在多边活动的深度在发展 ,对各国的影响在增强。世贸组织日益成为管 35 / 43
理全球贸易的权威性组织 ,在制定国际贸易规则和调节国际贸易关系方面正在发生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是强制性的作用。欧盟一体化向经济、社会、政治、外交方向深入 ,合作内容由经济、金融扩大到外交、防务等方面。各地区的经济安全合作对话向实质性方向不断发展 ,成为各国外交的重要内容。很多多边外交活动已形成对整个国际社会成员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制度、 规则、规范、组织和程序。
当代多边主义的兴起得益于世界多极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潮流 ,得益于冷战的结束使全球真正成为统一的市场 ,得益于技术的进步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和个人能够参与跨边界的交流活动。多边交流数量的大幅度增多必然导致人们思想观念、 国家政策方针以及国际体系等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和发展。
20|LB|,|运用相关国际关系理论分析当前的国际气候变化谈判|
气候变化是典型的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治理加以解决。自从《京东议定书》为发达国家设定约束性温室气体减排指标开始,气候变化就不再是一个环境问题,而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国际战略问题。
自1988年多伦多大会,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进入国际政治视野已经20余年,其间既建立了国际气候机制,也有围绕责任分摊的艰难博弈,这主要是根源于国际政治中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的矛盾作用。国际社会对绝对收益的关注促进了国际气候机制的建立与发展,但相对收益的分歧又使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举步维艰。
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绝对收益:(1)通过国际合作能减少气候变化给世界各国和地区造成的生态危害。(2)应对气候变化威胁的低碳经济发展将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转变一国发展方式,提升国家竞争力。
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蕴涵着巨大的绝对收益,既包括治理气候本身带来的生态收益,也包括因治理气候变化而促进技术革新带来的经济收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因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而从中受益。正因为如此,各国才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东议定书》两份重要协议,建立与发展国际气候机制。
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相对收益:(1)约束性温室气体减排指标可以大幅减缓一国发展速度,影响国际格局转型的时间。(2)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调整将使一国获得未来国际竞争的科技制高点,掌握竞争主动权。
虽然低碳经济带来的市场效益能使所有国家受益,但发达国家依然想通过垄断核心技术享受高端利益分配,维持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优势。争夺核心低碳技术已经成为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一项重要的相对收益分配问题。发达国家面对新兴大国的崛起和自身国际地区的相对下降,希望谋求经济技术优势以强化前者对自己经济技术的依赖,最终维持并巩固自身的国际政治主导权。
当前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正值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变化最为深刻的时期,相对收益的重要性被格外放大,成为下一步国际气候谈判的主要障碍。但是,如果没有各国在收益分配上的妥协,气候合作的绝对收益就无从实现,最终也就没有收益可分。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本身具有对立统一关系,这就决定了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绝对收益只能在相对收益的博弈中实现。这也正是为什么气候谈判面对重重困难却依然能延续至今,并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了一项普遍接受的全球治理规范。
21|LB|,|结合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演变,简述二战后西方国际政治学者对国家实力构成要素的理解的发展变化,并说明其现实意义。|
对国家实力的正确评估,是正确运用国家实力的前提。各国学者研究国家实力,都很重视对评估方法的探讨。 36 / 43
地缘政治学家尼古拉斯·斯拜克曼将国家权力要素归纳为十条:领土状况、边界特征、人口规模、原料多寡、经济与技术发展、财力、民族同质性、社会结合程度、政治稳定性、国民士气。
摩根索最初列举了八项要素:地理、自然资源、工业能力、军备状况、人口、民族特征、国民士气、外交质量。后来又加上一项政府质量。
法国政治学家雷蒙·阿隆则把实力笼统归结为三大要素:某一政治单位所占据的空间;该单位的资源(物力和人力);集体行动的能力及军备组织、社会结构和质量。
多伊奇认为,一个国家的权力地位,可以用“权力分量”来衡量,即一个行为主体对某些过程施加影响,能够使事件结果发生变化的程度。
在对国家实力的分析过程中,有的学者试图把国家实力的要素加以量化,以对各国实力进行比较和评估,其中以克莱因的公式最具代表性,即Pp=(C + E+M)×(S+W);其中,Pp表示被确认的实力,c代表基本实体,等于人口和领土,e代表经济能力,m代表军事实力,s代表战略意图,w代表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
有人认为,从量的方面评价国家权力的做法并不可取,因为国家权力是由许多可见与不可见的因素决定的,很难将它们全部估计到。尤其每个具体国家又都有自己的特殊因素在起作用。因此,很难找到客观而同一的估计标准。
22|LB|,|试析伍德罗.威尔逊的国际关系理论思想与当今的“民主和平论”|参看各自名解
23|LB|,|试析均势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局限|参看习题集P28-29
(概述)均势论是西方国际关系中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理论,在实践中对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也最为显著。
均势理论的形成
均势理论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代。18世纪,戴维·休谟从历史的角度系统地论说了均势,并成为“国际关系领域中的古典理论”。1713年,参加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交战国签订的《乌德勒支和约》,第一次把“均势”载入正式条约文件。18.19世纪,英、法、俄等国都把均势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平)到1789年巴黎革命的这一时期被称之为均势理论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战后,西方均势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更趋系统化,并在西方国家的外交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最早推崇均势理论的是现实主义鼻祖汉斯·摩根索,在现实主义学派中最能把均势战略理论贯彻到外交决策过程的是基辛格,被称为均势大师。
基本内容
在国际关系理论界,大多数学者认同以下几种关于均势概念的界定:(1)均势是表示一种力量的均衡,即“国家之间权势的一种大体上的均衡”。(2)均势是国际斗争中一种特殊的稳定状态,“是由于权势大致上平均地在一些国家之间分配造成的”。(3)均势是处理国际关系的一种特殊手段,强调用非暴力以保持紧张的国际关系,是显示武力的艺术,而不是运用武力的艺术。(4)均势是处理国际关系的一种特殊政策,是维持国家之间权力平衡的一种对外政策,旨在防止一国控制并危害别国的安全。
均势有三个必要条件:无政府结构、最少两个行为体、各行为体的目标是维护自身的生存安全。 均势理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7 / 43
均势理论作为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主要成就,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世界格局的形成上。
在国际关系史上,由于均势的作用,曾出现了四次著名的格局,即四次著名的国际均势状态,即威斯特伐利亚格局、维也纳格局、凡尔赛格局、雅尔塔格局。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以雅尔塔格局为基础的国际均势再次被打破,新的国际格局正在形成中。多极化是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我们在其中不难看到均势理论的身影。 均势理论的局限性
均势并非是抑制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灵丹妙药,其作用是相对的和有限的。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均势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弊端:
第一, 均势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战争,实现真正和平。均势只能维护和平,而不能实现和平。 第二, 大国常以反对别国霸权,维持均势为名而谋求本国霸权之实。近现代的国际关系史表明,均势被
当做调整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相互关系的手段,它追求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取得实施者对被实施者的优势和霸权。
第三, 均势的基础是权力关系,均势常常为大国服务,而小国弱国往往成为均势牺牲品。
综上所述,虽然均势在近现代国际关系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冷战后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今天,重新受到各国(特别是大国)和国家集团的重视,地位和作用较冷战时期更为突出,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认识和合理运用均势时,既要看到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同时也要注意到它的局限性,而不能单纯依靠它来消除战争,实现和平。
24|LB|,|论述国际政治的体系、格局与秩序之间的关系|
25|LB|,|军事因素在现代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P196
军事因素同国际政治的联系十分密切。研究军事因素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在国际政治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 军事因素的构成及其与国际政治的相互关系
国际政治中的军事因素反映的是各国的军事实力状况和对外军事战略,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军事关系。它作为国际政治体系的主要构成,与国际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1. 国际政治中的军事因素。军事因素作为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本身包含了不同层次的许多成分,主要有:
战争、武装冲突、军备与军事实力、军事集团与军事同盟组织。
2. 军事因素与国际政治的关系。两者的关系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广义:军事因素本身
就是一种政治因素,它是国际政治关系的折射体,国际军事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国际政治关系;狭义:军事因素是国际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军事关系是国际政治关系的表现之一。军事因素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是为国际政治的现实服务,并服从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总原则。 38 / 43
二、 军事因素在国家对外决策中的作用
军事因素制约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和军事战略必然对其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产生影响,并对其对外决策的目标和行为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制约着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1. 军事力量是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实力构成的各种要素中,军事实力占有相当
大的比重。
2. 军事因素导致对外决策的调整。(1)军事因素导致对外决策中价值观念的变化,促使决策指导
思想发生变化;(2)军事因素的变化,改变了对外决策的外部环境和信息构成
3. 军事战略是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国际军事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国际政治关系,
因而国家的对外军事战略直接影响到国际政治,并成为国家整个对外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 军事因素对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军事因素制约国际政治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对一国的综合国力、对外行为和对外决策的影响上,还表现在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形式,如战争、武装冲突、军备竞赛、裁军谈判、军事威慑等,对国际政治体系的运行产生制约作用。
1. 军事因素改变国际政治的力量对比,促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演变;
2. 军事因素是实现对外目标的手段与工具。军事因素的各种表现形式作为政治斗争的手段和对外行为的
工具,直接关系到国际政治目标的实现与否,进而对国际政治关系的发展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3. 相互依存条件下军事因素作用的变化。随着二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与科技革命的发展,特别是核武器
发展到足以将整个地球摧毁的情况下,国际政治中相互依存的现象和趋势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军事因素对国际政治的作用和影响并没有简单地降低或消失了,而是变得日益复杂。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有限的常规战争,以及大量的武装冲突等仍然是实现某种政治目的的重要手段。
26|LB|,|怎样认识传统安全观与新安全观的不同| (讲稿)
(定义)所谓传统安全观,是以军事安全为核心,主要采取单边行为、通过对抗的方式和武力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和主张。
(定义)新安全观是对冷战后期开始出现的一些不同于“旧安全观”即“传统安全观”的新安全观念的统称,指与“旧安全观”即“传统安全观”相对的各种新型的安全观。例如综合安全观、共同安全观、合作安全观等。
传统安全观与新安全观的主要区别
1. 传统安全观认为安全是一个国家自己的事情,国家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而不能求助于别国或 39 / 43
国际社会;而新安全观认为安全是普遍的,涉及到多方,是一种多边性质的安全。一国的安全不仅是自己的事情,也要以他国安全为条件,离不开他国的支持与合作。
2. 传统安全观认为国家安全存在一个明显的对手,国家间安全关系是对抗性的敌对关系,是一种“零和
关系”。你之所得,就是我之所失,反之亦然;而新安全观认为安全是合作性的。安全并无明显的敌方,非敌非友、亦敌亦友。在某一领域可能是尖锐对抗,而在另一领域也可能是合作伙伴,竞争不妨碍合作,合作中有竞争。而获取安全的主要方式是合作而不是对抗。
3. 传统安全观所涉及领域比较狭窄,一般只限于军事,军事安全决定其他安全。而新安全观认为安全是
综合性的;不仅局限于军事领域,而且扩大到了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方方面面。 4. 传统安全观认为,要获得真正的安全,就要制服甚至打败对手;而新安全观认为,安全感的获得是通
过一定的组织、机制和制度建设。通过与对手的某种妥协、合作来获取,把对手“置于死地”的做法不会使自己获得真正的安全。
27|LB|,|试论全球问题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P225
(背景)二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加快,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社会相互依存的趋势不断加深,国际政治全球化的现象也得到了加强。所有这一切使全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连为一体,全球性问题在国际政治经济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类也因此面临着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共同挑战。
(定义)所谓全球性问题,是全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共同面临的世界性问题,它具有以下特征:世界性、综合性、挑战性、超意识形态性。
(内容)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人类社会中的政治斗争和社会矛盾;(2)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贫富分化和南北冲突;(3)全球范围内的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生态失衡和粮食匮乏造就了人类生存的危机。
(影响)当代全球问题的发展对国际政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1) 全球问题的涌现导致国际政治内容的调整。面对日益困扰人类的全球问题,
军事安全等“高级政治”问题已不再始终居于国际议事日程的首位,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低级政治”问题的重要性日趋凸显。人们逐渐认识到:不仅要从政治、军事的角度把握国际政治问题,还要从经济、环境的角度来审视和处理当代国际政治问题。
(2) 全球问题的发展促进了当代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多元化。传统的国际政治
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随着全球问题的凸显,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主体的作用日趋增强。目前,全球各类国际组织的数量已超过3万个,涉及经济、政治、环境等人类生活各个领域,诸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已经进入当代国际政治的运作,并对国际关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40 / 43
正在阅读: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答案06-29
江西省职工代表大会条例2006年7月28日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04-08
吉林油田陈列厅文案11-28
厌氧EGSB反应器05-28
小学生一年级++我想对您说作文06-14
安装工长判断 - 图文03-16
1.6L_1.8L_四缸五气阀汽油发动机机械部分(AWB,AGN,BAF,AUM,BAE,BTH)05-07
社会体育指导员初级30%10-2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国际关系
- 理论研究
- 答案
- 呼和浩特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备考习题(五
- 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图文
- Unit 4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 合肥高端别墅营销推广方案 - 图文
- 5-50T吊钩桥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 环评报告书模板-鞍山
- 全等三角形边角边判定的基本练习
- 低年级 公民教育 教案集
- 两书一表与施工安全管理培训材料 - 图文
- 淮息四标3%灰土施工方案
- 预拌砂浆 - 图文
- 各城市商业街的特点特色
- 作为猎头顾问应具备什么素质
- 滨海县通榆中学7上Unit1教案(表格式)
- 考古土方渣土外运施工组织设计
- 一二年级小学体育教学计划
- 前滩盘扣脚手架方案201610.17 - 图文
- 毛概0809第二学期B卷(1)
- 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研究4
- 电力电子技术 实验指导书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