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折算会计

更新时间:2023-11-24 16:3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外币折算会计

一、记账本位币: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企业主要收、支现金的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 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我国企业对外编报的财务报表只能是人民币。

二、确定记账本位币时应考虑的因素

①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或劳务的销售价格——收入

②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或劳务的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支出 ③融资活动获得的资金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时所使用的货币

三、境外经营

①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

②企业在境内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其所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 “境外经营”确定记账本位币时应考虑的因素:(与企业相同) 1.境外经营所从事的活动不具有很强自主性 2.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占境外经营较大比重 3.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可以随时汇回 4.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不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四、外币业务类型

①外币交易: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⒈买入或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劳务 ⒉外币资金的借入或借出 ⒊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②外币报表折算:即将以某种外币表述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以另一种货币表达的财务报表。

五、外汇汇率

汇率,又称汇价,是以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亦即将一国货币换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①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1外币=?本位币 →中国

间接标价法:1本位币=?外币 →英国、美国 ②汇率的种类 ⑴固定汇率 浮动汇率

⑵即期汇率:也称现汇率,是交易双方达成外汇买卖协议后,在两个工作日内办理交割的汇率。 通常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

远期汇率:是属于预定的外汇买卖,按事先约定的将在未来一定时日,据以交割的外汇汇率。 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通常指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

⑶记账汇率:现行汇率,是指企业发生外币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账务处理所采用的汇率。 (可以是当时的市场汇率,也可以是当月1日的市场汇率)

账面汇率:历史汇率,是指企业以往外币业务发生时所采用的已经登记入账的汇率,即过去的记账汇率。

六、汇兑损益

1.发生的外币业务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记账时,同一笔外币金额在不同时间采用不同汇率而产生的记账本位币的差额;

2.不同货币兑换时,不同货币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折算为记账本位币的差额。 种类:

按业务归属划分 根据其是否实现划分 ⑴交易损益: 已实现损益 ⑵兑换损益:

⑶调整损益: 未实现损益 ⑷折算损益:

货币性项目:是企业持有的货币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

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项目,

货币性资产: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 负债项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

非货币性项目:货币性项目之外的项目,如:存货、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基金)、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①基本方法

⑴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 ⑵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 ⑶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

外币交易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

单一交易观点:是指企业将发生的外币购货或销货业务,以及以后的账款结算均分别视为一笔交易的两个

阶段,外币业务按记账本位币反映的购货成本或销售收入,最终取决于它们结算日的汇率。(年终不确定未实现的汇兑损益)

例:2008年12月1日,ABC公司向美国出口商购进一批商品,货已运到,计价10000美元,约

定于2009年1月31日付款,ABC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

⑴交易发生日,12月1日,汇率为1美元=8.70元人民币, 借:库存商品 87000

贷:应付账款——美元 87000

⑵资产负债表日,12月31日,汇率为1美元=8.85元人民币,由于汇率变动,使购货成本和应付账款增加1500元人民币,应据以调整购货成本和应付账款, 借:库存商品 1500

贷:应付账款——美元 1500 ⑶交易结算日,1月31日,汇率为1美元=8.90元人民币 借:库存商品 500

贷:应付账款——美元 500 借:应付账款——美元 89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 89000

两项交易观点:是指企业发生的外币购货或销货业务,将交易的发生以及以后的账款结算视为两笔交易,

外币业务按记账本位币反映的采购成本或者销售收入,取决于交易日的汇率。

在结算日前的汇兑损益有两种处理方法:

⑴作为已实现的损益,列入当期利润表(我国采取这种方法) 资产负债表日,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1500

贷:应付账款——美元 1500 交易日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500

贷:应付账款——美元 500 借:应付账款——美元 89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 89000 ⑵作为未实现的损益作递延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

借:递延汇兑损益 1500

贷:应付账款——美元 1500 交易日

借:递延汇兑损益 500

贷:应付账款——美元 500 借:应付账款——美元 89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 89000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2000

贷:递延汇兑损益 2000

外币业务的记账方法

外币统账制:1.发生时:对每笔外币交易均按当天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

除了外币兑换业务外,平时不确认汇兑损益

2.月末:再将各外币货币性项目的账户的余额按月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折合后差额,确认为汇兑损益。

☆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采用外币统账制。

交易日的会计处理

①企业发生外币交易的,在与银行不进行货币兑换的情况下,应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日的(一般以中间价作为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的近似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②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无论是否有合同约定汇率,均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而是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这样,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相等,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③企业发生的外币兑换业务或涉及外币兑换的交易事项,应当以实际采用的汇率,即银行买入价和卖出价折算。由于汇率变动产生的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会计期末或结算日对外币交易余额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分别对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

对于外币货币性项目:应当以当日即期汇率折算外币货币性项目,该项目应当日即期汇率不同于该项目初始

入账时或前一期末即期汇率而产生的汇率差额作为财务费用处理,同时调增或调减外币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

对于非外币货币性项目:①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已在交易发生日按照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应

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

②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股票、基金等非货币性项目,如果期末的公允价值以外币

反映,则应当先将该外币按公允价值确定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其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如属于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形成的汇兑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外币分账制:1.发生时,直接按照原币记账。

2.月末:再将所有原币的发生额按一定的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并确认汇兑损益。

对于外币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 对于非外币货币性项目:按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 1、所有外币交易均通过“货币兑换”科目处理

例1:假定甲银行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并以人民币列报财务报表。2007年9月,

甲银行发生以下交易:

(1)9月5日,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本100000美元,无合同约定汇率,当日汇率1美元=7.8元人民币 (2)9月10日,以2000美元购入一台固定资产,当日汇率为1美元=7.75元人民币;

(3)9月15日,某客户以39000元人民币购入5000美元,当日美元卖出价为l美元=7.8元人民币; (4)9月20日,发放短期贷款5000美元,当日汇率为1美元=7.85元人民币;

(5)9月25日,向其他银行拆借资金10000欧元,期限为1个月,年利率为3%,当日的汇率为1欧元=9.5元人民币;

(6)9月30日的汇率为1美元=8元人民币,1欧元=10元人民币。 对于上述交易,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1)9月5日,收到美元资本投入

借:银行存款(美元) USD$100000

贷:货币兑换(美元) USD$100000 借:货币兑换(人民币) RMB¥780000

贷:实收资本 RMB¥780000 (2)9月10日,以美元购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RMB¥15500

贷:货币兑换(人民币) RMB¥15500 借:货币兑换(美元) USD$2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 USD$2000 (3)9月15日,售出美元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 RMB¥39000

贷:货币兑换(人民币) RMB¥39000 借:货币兑换(美元) USD$5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 USD$5000 (4)9月20日,发放美元短期贷款

借:贷款(美元) USD$5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 USD$5000 (5)9月25日,向其他银行拆借欧元资金

借:银行存款(欧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rz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