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案

更新时间:2024-04-20 07: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语文教案

第一章 绪论

一、 关于课程与教材 1、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大学语文》是湖北省普通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它是为切实改善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语文知识、文化知识、写作能力、鉴赏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

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大学语文》课,将以“扩大外延,充实内涵”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科体系特点、学生及社会的需要,进一步拓展文化内涵,加大知识容量,注意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拓视野,融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以及技能训练为一体,以适应培养跨世纪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为了使已具备高中毕业语文程度的大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鉴赏与写作表达能力,改善和提高人文素质,为学好高等教育其他各类专业课程及继续接受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并塑造高尚的人格。

课程开设的具体目的如下:

1、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接受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提高语文水平。能够比较顺利而准确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能够利用工具书读懂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3、提高鉴赏能力。掌握一定的文化及文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评价、鉴赏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具有较高的审美品位。

4、提高写作能力。能规范地运用汉语言文字,掌握各类文章的文体特点,能写作规范的议论文,具有较强的书面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课程的基本要求

《大学语文》实行统一教材、统一命题、统一考试。考试内容不局限于课堂讲授及

教材内容,要突出检测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要尽可能采取灵活、多样、宽松的考试方式,力求检测出学生的真正水平。

具体教学中,要精益求精,举一反三;要精讲细讲,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技能,通过其他人文选修课的辅助作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审美鉴赏水平。

教学上树立 “人文语文观”。以文化、文明为参照背景,以人文主题为线索,作品为范例,贯通史哲,综合交叉,开阔学生视野。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较强的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全面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及探究能力,进一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要求如下: 1、阅读:

能体会文章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在阅读过程中培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 2、写作:

能按照不同的写作目的和对象选择正确的文体和恰当的表达方式。习作力求做到表达有个性、有创意。养成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收集积累语言材料、勤于动笔独立修改的习惯。 3、口语交际:

注意对象和场合,态度自然,讲究文明和修养。在交流过程中能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普通话语言清晰、语句连贯、条理清楚。围绕话题,有针对性,有条理,有根据。 4、语文常识:

了解文本所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知识,以及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和重要表现手法。进一步了解语法、修辞的基本知识及其常见的用法。

3、大学语文是什么及其重要性

今天我们讲的是大学语文课程,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什么是大学语文,那就是第一

个问题,对大学语文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语文,拆开字面来就是:(言,吾)我说,(文)成文。叶圣陶先生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通过学习语文,得让学生学会说话和写文章。但这只是语文功用的一个方面,语文新课标说语文既是交际工具,又承载了人类文化,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审美能力方面大学语文的独特功能及作用是别的课程无法替代的。既然说到这里,有的同学会问,语文课我们小学就在学,中学还学,学了都有十几年了?为什么大学还要学呢?因为人的素养的提高是伴随一生的,即使大学毕业后,你也仍然要读文章,这样有利于你一生不间断的来陶冶情操,所以这就涉及到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大学语文。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大学语文与小学语文、中学语文有什么区别呢?区别主要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大学语文学习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高中语文字,而是寓人文精神于大学语文之中,人文色彩更浓了。孔子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什么叫思无邪?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以说,我们老祖宗的语文教育也是重在人文情怀的养成。显而易见,学语文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心灵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有智慧敏锐的头脑,有豁达正气和悲天悯人的情怀。语文人文性的教育是才是头等大事。即在大学里面,我们学习语文,除了要注重它的工具性,更要讲究它的文化性,不仅要继续提高我们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同时更要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思想修养,陶冶我们的情操,鉴于这2点,我们在大学要开语文课,特别是非中文专业一定要开大学语文。

4、 关于《大学语文》(第九版)教材。

下面我们讲一下这本教材的特点。通过了解,才能更好的运用这本教材,让它为我们服务。有如下4个特点:

(1)选文更加丰富。更换了大多数原版所选的与现行中学语文主要教材课文重复的作品,改选这些名家的其他佳作,或另选其他名家名作,力求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本教材所选之文不仅有中国的,比如说胡适的《容忍与自由》、沈从文的《翠翠》,

也有外国的,比如说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从历史的角度看,不仅有古代的,也有近现代的、当代的,比如说《诗经》、《楚辞》、“诸子百家”“先秦文学”以及“唐宋诗词”等等都包括在里面,所涉范围之广、所含容量之大。因此,认真地踏踏实实地读读这些课文,可以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获得收获,一方面可以提高口头语和书面语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陶冶情操,加强我们的人文修养。

(2)作者介绍、注释与提示大多有所润色,精益求精,不断完善。编写者围绕课文为它配置了作者或专书介绍,注释、提示,思考与练习几个栏目,其目的就是切实帮助考生吃透课文,做到文学知识、语言知识和课文阅读分析三个方面都能落实。如何来掌握这些栏目,应该以大纲有关的考核规定为指导,把它具体落实到作品中去。

(3)在加强教材人文性的同时,不忘对于教材工具性的重视,增设了“学文例话”一栏,分《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诗歌的阅读与欣赏》、《小说的阅读与欣赏》,希望对学生们的阅读欣赏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此外,附录也增加了《常用文言虚词例释》、《文言特殊句法述略》、《常用修辞格举隅》等内容。

(4)全书大多数课文配有图片,以求图文并茂,提高阅读兴趣,增强阅读效果。

5、教学安排

同学们对教材进行了了解,那么现在我们对全书的教学进行一下安排。整本教材由12个单元构成,强调人文性,涉及12个主题,分别是“仁者爱人”“和而不同”“胸怀天下”“浩然正气”“冰雪肝胆”“洞察世事”“以史为鉴”“故园情深”“礼赞爱情”“关爱生命”“亲和自然”“诗意人生”。同学们通过对文本的反复互动研讨,由表及里,逐渐提升到在精神、灵魂、生命境界有所感发,而情操的陶冶本身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

程,需要的一定的时间,因此由于授课时间有限,在课堂上我会选择性的精讲一些课文,其余的课文就需要同学们在课下反复精度,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下面,我会讲下自学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发挥主动性,结合老师所教的精度方法进行学习,有不懂的地方我们也可以互相交流。现在,我对每篇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点拨,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本课程以人文主题为线索,以具体课文为范例,通过对名家名作的具体分析,深入地领会作家作品的思想内蕴与艺术魅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素质。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由一本教材十二单元构成:兼顾学生人文精神、艺术修养与阅读习惯、写作能力等几方面的培养。教学中将以文章为载体,通过课文的讲解和学习,传授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文学知识,以加深历史性的把握,并突出整体性和联系性的特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阅读鉴赏能力。

“文选”以讲授为主,分诗词曲赋、议论文、记叙文、小说等,并分为精讲课文和泛读课文两种,其间穿插讲授中国文化概要,把知识点联结为知识面,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为学生自学提供示范。

《大学语文》全程48学时,“文选”部分课堂精讲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仁者爱人

1.该单元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掌握相关文化知识和文学常识;学习先秦诸子散文的艺术性,品味其内在哲理性,了解中国先秦文化的特征。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讲授《墨子·兼爱(上)》。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学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融合。

3.习题课安排:讲授中与学生共同完成课后练习。 第二单元:和而不同

1. 该单元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掌握先秦文化的内涵,认真学习中国伦理道德文化的精髓,结合文章体会现代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讲授《庄子》的《秋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哲理性和思辨

性,体会文学的大家风范。

3.习题课安排:讲授中与学生共同完成课后练习。 第五单元:冰雪肝胆

1. 该单元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学习史学的相关知识,以司马迁《魏公子列传》为例,熟悉了解《史记》的创作及其价值;以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为例,学习古代词的相关知识,仔细分析宋词的创作及其审美价值,帮助学生理解词的格律和节奏的关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史记·魏公子列传》和《念奴娇·过洞庭》。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史记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融合;通过文言文字词的讲解,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人格情操。

3.习题课安排:讲授中与学生共同完成课后练习。 第六单元:洞明世事

1. 该单元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学习中国古代传统小说的相关文化知识,体会古代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真正而全面地把握小说的发展状况。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婴宁》,帮助学生理解志怪小说的创作流程和审美意义,结合所学体会作品的现实价值。 3.习题课安排:讲授中与学生共同完成课后练习。 第七单元:以史为鉴

1. 该单元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掌握政论文写作的相关知识,了解历史与文学的关系,以人文学科的相互勾连加深对文选的理解。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讲授贾谊的《过秦论》,学习政论文创作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掌握政论文写作的结构,提升写作能力。 3.习题课安排:讲授中与学生共同完成课后练习。 第八单元:故园情深

1. 该单元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掌握现代文学发展的特征,比较现代散文与古代散

文的创作,了解散文的流变及其审美价值,真正品味文学的美。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结合本单元的其他文章综合讲授人所共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自我感受力,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使学生有所感悟。 3.习题课安排:讲授中与学生共同完成课后练习。 第九单元:礼赞爱情

1.该单元的基本要求及基本知识点:学习诗经和唐诗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体会诗歌的审美价值,结合诗律感受诗歌的美感。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讲授诗经《蒹葭》,理解其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审美特征,了解传统文学对爱情的礼赞,体会文学对情感的描绘所起的作用。 3.习题课安排:讲授中与学生共同完成课后练习。 第十单元:关爱生命

1.该单元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对生命的关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介绍文章的同时以话题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探讨,融知识于讨论之中。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讲授《我与地坛》一文,结合本单元的其他文章,以学生自己的体会为主,开放地阐述这一问题。 3.习题课安排:在课堂讨论中完成课后练习。 第十一单元:亲和自然

1.该单元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学习古代散文的相关知识,体会古代散文的成熟之美,比较散文的发展变化。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讲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帮助学生掌握“唐代古文运动”的实质,了解骈文和古文。

3.习题课安排:讲授中与学生共同完成课后练习。

二、自学方法指导 1、认真阅读和钻研教材

这本教材包括议论、记叙、诗歌、小说四种文体,分类编排,每篇课文前面的作者或专书介绍,是作家作品知识的主要考核内容;四篇文体知识介绍文章,是文体知识的主要考核内容;课文后面有较详细的注释,它既能帮助应考者疏通文字、理解文意,又是语言知识的考核内容;每篇课文后面有对该文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的“提示”,并配合以“思考与练习”,这是考核阅读分析作品能力的主要依据。同学们精度时必须充分认识教材各部分的作用,以认真攻读教材为主,防止偏离教材的倾向。 2、重点精读课文

一篇课文要反复去读、琢磨和思考,直到熟能成颂的程度,才能对其有深刻的理解,所以一篇文章,一首诗都要反复阅读,这就是精读。精度一篇课文,可以分为总-分-总的3个步骤。第1步,通篇浏览文章,通过参照课文后面的注释和提示,逐字逐句地弄清词义、句意、段意,读懂这一篇作品在说什么(主题思想和主要内容),它是怎么说下来的(结构层次)。我们第2步,将一篇课文拆开,分段去读;然后再把段拆开了,分句去读,在句子里面要看其词语的运用,也就是将一篇文章由整化零,看一下作者是怎么样的构思的,怎样谋篇,怎样遣词造句。在琢磨每一句、每一段的购置以及句和句的相互关系的时候,对文章哪些地方说得精彩(艺术特色),它的重点段落、重点语句就会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就能发现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灵感,独蕴的匠心了。第3步,通过总体把握、具体分析的前2个步骤后,我们对课文的理解有了一个升华,这个时候我们再结合作者创作时所处的空间、时间以及他当时的心境来理解他的文章,通过思考、分析,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最后则要求能用最简明的语言把要点归纳表述出来。所谓精读的过程,概括言之,也就是一个先把“书”读“厚”,然后再把书读“薄”的过程。当一本书的知识能用薄薄的卡片包容下,形成几个要点,几个关键字,牢记于胸,这才有成功的基础。当然最后的成功,还需要多读多品,“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实际上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就成为了文章的主体,在和这篇文章、再和文章的作者进行着对话,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受着思想的陶冶、感情的共鸣。 有的同学可能会感觉到,同一篇文章,随着心境的不同,随着阅历的不断丰富,对

他的理解也各有不同,所以一篇好的文章犹如一篇香醇的美酒,是很耐品的。多熟悉些好文、美文,一方面可以在表达上找到自己的不足,学习一些语言、语句、表达的技巧等,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在情感上会产生共鸣,会对情操有所陶冶。

3、努力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学习语言知识,特别是文言词语知识,要和阅读课文结合起来,边释词,边译句,边理解文意。字、词、句的解释落实,句意、段意、篇意就理解得透;句、段、篇的文意理解得透,反过来又有助于对字、词、句的把握。词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方能记住。真正理解了,就可以转化为能力;有了能力,就能够触类旁通,灵活应用。抓住那些特殊句式较多的段落反复进行古文今译练习,就会提高将文言语句转换成现代白话的能力。反复朗读指定精读的古代诗文,不断增强文言语感,有助于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言规律。学习文学知识,也应和阅读分析课文相结合,努力将基础知识转化为初步应用能力。

4、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提高写作水平,首先要多观察、勤思考,丰富生活阅历;其次要多阅读、勤练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教材中的多篇文章,可以逐渐积累丰富的词汇,有意识地借鉴其中的写作方法和语言修辞技巧。提高写作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是有指导地反复进行写作——修改——再写作的实际操作训练。

三、 学生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下3方面能力有所培养。 1、基础知识要求

在高中语文的基础上,巩固和深化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尤其是书面及口头表达水平。同时也为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分析、评价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的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一个阅读、理解、分析、写作能力的扎实基础。

2、素质要求

通过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精华,更好地塑造学生的高尚情趣、宽广情怀;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审美能力和较为宽阔的文化视野;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以适应变化繁复的现代社会,肩负为祖国为人类服务的重任。 3、实践操作要求

培养面向基层和服务一线的、有较高文艺鉴赏水平、写作水平、人文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使其具备走向工作岗位的基本素质。

第二章、课文精讲: 墨子 《兼爱(上)》和 庄子《秋水(节选)》

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对整个课程和整本教材有所了解,现在我们开始进入课文精讲部分,在这里我们将从教材中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详细的讲解。 绪论:先秦诸子散文战国的史学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王室凌夷,诸侯争霸,“士”阶层兴起,学术由官府向下层转移。新兴的“士”以学者或政治家的面目出现,讲学授徒,著书立说,百家争鸣,推动了这一时期说理散文蓬勃的发展。先秦诸子散文早期有《论语》和《墨子》,中期有《孟子》与《庄子》等,晚期有《荀子》和《韩非子》,由短小篇幅发展到结构完整的长篇大论,语言风格由质朴简约发展到或宽厚弘博,或恢诡恣肆,或简洁严谨,或犀利峻刻,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①经济根源:生产力发展出现多种经济基础并存局面。②政治状况: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③阶级基础: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十分复杂,代表不同阶级立场的思想家层出不穷,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见解,并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出现了“诸子百家”。④社会环境:在诸侯割据称雄的时期,统治者不可能推行封建的文化专制主义,相反,各诸侯国竞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使各个学派都有了发展机会。⑤不同派别的代表人物竞相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就有了所谓的十家九流和三教九流

“十家九流”:《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农、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讲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

“三教九流”:本意是指三种宗教和九种学术流派。“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 是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一、 儒家思想概说

(一)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孔子的言论,由其门人整理成为《论语》,《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本教材收录了《樊迟、仲弓问仁》

《论语》是一部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所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著作,全书共20篇,每篇分若干节,以简短的谈话或问答来反映孔子以“仁”为中心的政治思想与各种学术观点,语言简炼,寓意深远,风格雍容和顺,含蓄迂徐,能在简单的对话和描述中展示人物性格。

孔子的思想:“仁者爱人”: 孔子认为,要实现“德治”(礼治),必须提倡“仁”学,即通过各人内心修养,形成“仁”这个无美不备的德性。“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

核心。“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就是他给“仁”所下的两个最主要的定义。

后人评孔子: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朱子语类》卷九三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支,即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孟氏之儒的代表人物是孟轲。孟轲(公元前371年~前289年),战国时邹(山东邹县)人。他曾受业于子思(孔子嫡孙)的门人。孟子的学生整理记载他的言论,编成《孟子》一书。

《孟子》是一部由若干篇对话组成的论辩著作。全书共七章,每章又分上、下。孟子的思想以“仁义”为核心,强调以民为本,施行“王道”。其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有纵横家的气概;在辩论的开展中善设机巧,引人入彀,先纵后擒;对话语言接近口语,语气逼真,生动有趣,常常用形象的比喻、寓言来叙事说理。本教材选了《齐桓晋文之事》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况的著作,全书32篇。荀子兼法后王,亦尚霸道,不信天命而强调人事,政治主张与孟子有显著的差异。荀子学问博通,涉猎甚广,他的散文长于辩论,思想深邃,说理透辟,逻辑严密,句法整练,比喻叠出,词采缤纷。其中韵散结合的《赋篇》,则开后世赋体文学的先河。

二、 墨家思想概说

墨子在战国时代乃是流誉四方、最具影响力的大思想家之一。墨家以“为万民兴利除害”为自己使命,并为之孜孜奋斗,游说诸侯,谋求制止战争,安定社会,安定民生。儒和墨两派互相驳辩,在先秦首先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人们常把孔墨、儒墨并提。

从历史进程看,儒学早于墨学。墨子曾学习于儒门,接受过孔子思想的训练,

后来深感儒家厚葬浪费财物而贫民,服丧时间太久伤害身体而妨碍工作,于是反叛儒家自立门户。墨子的许多学生也是如此。如曾一度受业于孔子的大弟子之一子夏,后来师从墨子,并成为墨家学派的著名人物。由此可见,墨家学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儒家学派分化出来并与之相对抗的学术团体。 (PPt12页)

《墨子》是墨家学派著作的总汇,现存53篇,既反映了学派创始人墨翟的思想,也记述了墨子弟子的言行。《墨子》的文章语言质朴,较少文学色彩,有的还保存了语录和对话的形式,但善于运用事例进行说理,从具体到抽象,逻辑性很强。《墨子》涉及的学术领域广泛,其中墨家后期学者的科学著作,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教材选了《墨子》《兼爱》

三、 道家思想概说

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号伯阳,春秋后期楚国人,与孔子同时而年长于孔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作《老子》(又称《道德经》)。本文选了《老子》二章 《老子》的哲学思想 1、以“道”为核心。

“道 ”在 《老子》 中出现了七十多次。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原则和根本规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章二十五) 2、以辩证法思想为其思想的精髓。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章七十八) 3、“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4、独特的美学观:

真正的美只能是自然本身,要通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办法体现。 《老子》的艺术特色

1、韵散结合的特殊文体。

文句大体整齐,随文成韵,规则不一,与论语的纯散文体不同。 2、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

比喻蕴涵深刻哲理,不同于一般的简单比喻。 3、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章六十四)

道家学派是由老子创始的,战国前期继承老子思想的有关尹等,关尹又叫环渊,“ 学黄老道德之术”,成为老子思想的直接继承人。战国中期的庄子,继承和发挥了老子、关尹的思想,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著作,今存33篇,其中内篇7篇相传为庄周所作,外篇和杂篇出自庄子的后学。庄子继承并发展了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哲学,强调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区别是相对的,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力图在乱世中保持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庄子》的散文善于设譬取喻,采用大量的寓言来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政治思想,进行论辩,想像恢诡奇幻,形象生动,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庄子》的文章构思奇特,变幻莫测,有时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时似万斛泉源喷薄而出,有时则汪洋恣肆机趣横生,不仅在先秦散文中独树一帜,就是后世的散文也罕有其匹。本文选有《庄子秋水》

五、法家和韩非

战国后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韩非是韩国人,约生于公元前280年,死于公元前233年,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全书55篇,主要是针对现实问题而发,研究君主如何运用法术威势的各种手段进行统治,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韩非的散文议论透辟,逻辑严密,语言犀利,风格冷峻,既有极强的分析能力,又以大量的寓言故事和历史事实为论据,是先秦说理散文论辩艺术的集大成者。其中许多寓言故事至今仍流传不衰,脍炙人口。

战国的史学

战国时期,史传散文的写作有了长足的进步,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左传》、《国语》

和《战国策》。本文收录了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晏子对齐侯问(左传)史伯对桓公问(国语)

《左传》是《左氏春秋传》的简称,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是古代注释的一种体式。由于《春秋》文句简短,措词隐晦,后人在传习它时往往加以解说和补充,称为“传”。解说《春秋》的除《左传》以外,还有《公羊传》和《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左传》记事终于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比《春秋》多13年。

《左传》的思想倾向

1、民本思想。记述根据人民利益发表的政见。2、爱国思想。记载表现爱国主义的事例。

《左传》 的艺术特色

1、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 2、善于写战事。 3、行人辞令之美。它的叙事传统和语言艺术对于后世的史传文学、叙事散文和小说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国语》是分别记载公元前10世纪至前5世纪周王朝和诸侯各国史事的一部国别史,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以记言为主,所以名为《国语》。比起《左传》来,《国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为逊色,但记言或生动有趣,或婉而多讽,有自己的特色。 《国语》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由注重天命转而对人事重视,以民心的向背为施政的依据。

《国语》的艺术特色

1、以记言为主,同时注意描述人物的精神面貌 2、语言平实自然,明白流畅。

3、非出一人之手,文章风格并不统一。

《战国策》杂记东西周及诸侯各国史事,是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料编纂而成,后经西汉刘向重加整理并确定书名。《国策》记录了战国时代约240年中谋臣策士合纵连横、纵横捭阖的政治活动和有关的言辞。《国策》中的人物是复杂的,既有蔑视王侯、排难解纷而无所取的“义侠”之士,也有朝秦暮楚追求功名富贵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长于分析形势和各种利害关系,辩辞铺张扬厉,气势充沛,并且大量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寓言来增强说服力。《国策》的记事也善于铺张渲染,而又细腻传神,如苏秦失意的颓丧与得意的忘形,鲁仲连的倜傥奇伟、慷慨慕义,荆轲的慷慨悲壮、沉毅勇决,都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标志着叙事散文语言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一课 墨子 兼爱(上)

对于墨子,同学们可能没有对孔子、老子、孟子熟悉。但是相信很多同学都看过刘德华演的一部电影《墨攻》,讲述的是墨者--革离帮助梁国打退赵国进攻的事情。据考证,历史上并无此事,但是墨家军队却是真实存在着的。如楚国欲攻打宋国时,墨子就派学生禽滑厘带领300多人保卫宋国。墨家集团的成员人人皆可“赴火蹈刃,死不还踵”,是一支非常能战斗的队伍。电影中所宣扬的“兼爱非攻”的思想也是墨子所提倡的。 下面我们就学习一下墨子的《兼爱(上)》,以期对墨子及他的思想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教学要求及教学难点重点

教学要求:1、认知目标 : 积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 2、技能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的实词、虚词及句式方面的知识,去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3、情感目标 :体会“兼爱”思想内涵,进一步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重点:墨子思想的理解、说理方法。 二、墨子生平及思想简介。

1、墨子生平:墨子姓墨名翟。他是一位哲学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墨家学派不仅是一个思想文化团体,而且还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纲领的社会团体。墨家集团兴盛时人数多达数百人,他们不仅是墨子的忠实信徒和墨家学说的传播者和执行者,而且还直接参与社会活动,如楚国欲攻打宋国时,墨子就派学生禽滑厘带领300

多人保卫宋国。墨家集团的成员人人皆可“赴火蹈刃,死不还踵”,是一支非常能战斗的队伍。

墨子又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与孔、孟、老、庄齐名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出身于平民世家,一生没有脱离生产劳动。他和他的弟子们始终过着勤劳俭朴的生活,立足现实,崇尚和平,以自苦利他为己任。

墨子又是一位伟大的社会实践家,曾周游列国,广收门徒,施教四方,为了天下劳苦大众的利益呕心沥血。墨子与鲁班还是两位同时代的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他出身低微,“上无君子之子,下无耕农之难”,可能是一个接近手工业劳动者的读书人。因而养成了注重节俭、劳身苦志的作风,“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吃的是“藜藿之羹”,穿的是“短褐之衣”,足登“跋跷”。他注重实践,善于制作,相传他的木工技术,与鲁班齐名。在学术上,初受孔子影响,“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逐渐成了孔子和儒家叛逆,创建了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 。

墨子“平生足迹所及,则尝北之齐,西使卫,又屡游楚,前至郢,后客鲁阳,复欲适越而未果。”(孙诒让《墨子传略》)“席不暖”,“衣不黔”,真有孟子所说的“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主”的精神。两千多年来一直流传着他止楚攻宋的传说。正因如此,他的智慧、坚定和见义勇为博得了历代人民尊敬。

到了汉代,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墨家学派渐趋式微。但体现墨家思想精华的《墨子》一书得以保存下来,并一直流传至今。

2、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②天志明鬼。宜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大特点。③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

暴。尚贤是要求君上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④节用。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欲。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 三、重难点字词句。

1、必知乱之所以起,焉能治之。(焉:乃、才) 2、治乱者何独不然。(何独不然:何尝不是这样)

3、当察乱何自起?(当:读为“尝”,同声假借字,试的意思) 4、故贼人以利其身。(贼:伤害)

5、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乱物:乱事。具:通“俱”) 6、若使天下兼相爱。(兼相爱:全部都相亲相爱)

7、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恶施不孝:怎么会作出不孝的事情呢?恶:同“乌”,疑问词,何。施:行)

8、故不孝不慈亡有(亡有:没有。亡:通“无”)

9、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恶得:怎么能。禁恶:禁止憎恨。劝爱:鼓励爱别人。劝,勉励、鼓励)

四、 墨家与儒家的渊源关系

从历史进程看,儒学早于墨学。墨子曾学习于儒门,接受过孔子思想的训练,后来深感儒家厚葬浪费财物而贫民,服丧时间太久伤害身体而妨碍工作,于是反叛儒家自立门户。墨子的许多学生也是如此。如曾一度受业于孔子的大弟子之一子夏,后来师从墨

子,并成为墨家学派的著名人物。由此可见,墨家学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儒家学派分化出来并与之相对抗的学术团体。

墨子在战国时代乃是流誉四方、最具影响力的大思想家之一。墨家以“为万民兴利除害”为自己使命,并为之孜孜奋斗,游说诸侯,谋求制止战争,安定社会,安定民生。儒和墨两派互相驳辩,在先秦首先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人们常把孔墨、儒墨并提。 五、墨家“兼爱”思想与儒家“仁爱”思想有何异同?

“仁爱”和“兼爱”分别是儒墨两家的代表性理论和核心范畴。从总体意义上来看,儒家的“仁爱”是一种爱有差等的爱,即要求以对父母兄弟之爱为同心圆的圆心,层层外推,逐渐扩充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其中“亲亲”之爱最真实,最浓厚,即“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而墨家的兼爱则是一种爱无差等的爱,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等级差别的观念,爱人如己。用墨子的话说就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以此达到“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的良好的局面。

下面着重从二者动因的差异来比较两种思想的不同。孔子仁爱的心理动因,无非两种感情,一种是源于个人需要的感情,是为了完善自我道德。一种源于个人非道德需要的感情,人所以有爱人之心,一方面是因为他有报恩心,他懂得个人利益是他人给的,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有同情心,能够推己及人。而墨子的兼爱强调的则是功利动因。墨子的兼爱是基于功利主义的,是主体以自爱之心去爱与我相对待的客体。最终实现“投之以桃,抱之以李”,即唤起对方爱自己的目的,“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墨子·兼爱中》。 另外,他的“兼爱”也是为了消除当时“国之与国相攻,家之与家相篡,人之与人相贼”的混乱局面。他说:“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

五、写作特点

1、平实质朴少文采。但其中流露出的伟大的智慧和崇高的救世精神,却是异常震撼人心的。极好的体现了《墨子》文章“意质而语显”的独特风格。

2、层层深入,逻辑严密,条理井然。本文先指出议论的焦点:“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然后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乱“皆起不相爱”;再通过对比指出,如果“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最后顺理成章得出结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论辩一气呵成,富于说服力与逻辑力量。

六、译文:

圣人从事治理天下,必须知道乱从哪里来,才能治理。如果不知乱从何起,就不能治理。譬如医生给人治病,一定要知道病的起因,才能治疗,如果不知道病的起因,就不能治疗。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一定知道乱从哪里来,才能治理好,不知道乱从何起,就不能治理。

圣人从事治理天下,就不得不考察乱的起因了。尝试考察过产生混乱的起因?起因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臣对君不忠,子对父不孝,这就是乱。子自爱而不爱父,所以损害父亲而自得利益。弟自爱而不爱兄,所以损害兄而自得利益。臣自爱而不爱君,所以损害君而自得利益。这就是所谓的乱!反之,父对子不慈,兄对弟不慈,君对臣不慈,这也就是所谓天下之乱了:父自爱而不爱子,所以损害了子而自得利益。兄自爱而不爱弟,所以损害了弟而自得利益。君自爱而不爱臣,所以损害了臣而自得利益。这是什么缘故呢?都是因为不相爱。

即使是天下做盗贼的也是这样。盗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偷盗别人家而自得利益。贼只爱自身而不爱他人。所以抢夺他人身上东西而自得利益。这是什么缘故呢?都是起于不相爱的缘故啊!

即使是大夫互相侵扰其家,诸侯互相攻打其国也是这样的。大夫各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扰乱他人的家而使自家得利。诸侯各自爱自己的国家,而不爱别的国家,所以攻打别国而使自己国家得利。天下各种乱事,全是这些了,细察它们的起因,都起于不相爱。

假使天下人都能相爱,爱他人如爱自己,还有不孝的吗?把父兄和君看作和自己一样,何以施行不孝?还会有不慈?把子弟和臣看作和自己一样,何以行不慈?因此,不孝不慈都没有了,还会有盗贼吗?把别人的家看作是自己的家,谁还去偷?把别人身上的东西看作和自己身上东西一样,谁还去抢?所以偷抢的盗贼没有了,还会有大夫相乱其家,相攻其国的事吗?把别人的家看做和自己的家一样,谁还去扰乱?把别国看作与自己的国家一样,谁还去攻打?所以象大夫相乱其家,诸侯相攻其国的事都没有了。假使天下的人都能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扰乱,盗贼没有了,君臣父子都能忠孝仁慈,这样天下就能治理好了。

所以圣人从事治理天下,怎么可以不禁人民之间相互憎恨,而劝导人民之间相爱呢?所以天下能相爱,天下就治。要是互相憎恨,天下就乱。因此墨子说:“不可以不劝人民相爱。”也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课 庄子《秋水(节选)》

一、教学要求及教学难重点

教学要求:1. 了解本文的寓意,并进一步分析庄子的思想。2. 体会庄子散文想象奇幻、构思洒脱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重点:1. 了解《庄子》散文以寓言说理的特点和汪洋恣肆的语言风格。2. 阐述文章所包含的深刻哲理,引出关于人类认知的有限性等问题的思考。 二、作者生平及作品

庄子其人: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世称“老庄”。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思想的中心,是探求个人在沉重黑暗的社会中,如何实现自我解脱和自我保全的方法。在作者看来,最理想的社会是上古的混沌状态,一切人为的制度和文化措施都违逆人的天性,因而毫无价值。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庄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表面上看他是一个消极遁世者,但这只是从统治者和社会的角度衡量的结果。他不像儒家,不肯为统治者以及百姓卖命,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才能,因为他不仅反对一切制度与人为的文明,而且认为,个人渺小至极,即使才能再大,也无法让社会理想化,更无法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个人能做的,就是使自己的生命达到自由的天地境界。他的思想不所谓不深刻,只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战国后期,社会状况十分混乱,因此,他从来不企图在这样的世道中有所作为,他所想的是如何使个人的生命活得精彩。

庄子其文: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在表现手法上,许多篇章,如《逍遥游》、《秋水》,几乎都是用一连串的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故事联缀而成,把作者的思想融化在这些故事和其中人物、动物的对话中,这就超出了以故事为例证作比喻的意义,而成了一种思维方式。《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三、课文讲解 1、创作背景

庄子生活于社会剧烈动荡的战国中后期,奴隶主的统治已经分崩离析,而封建君主制度尚未建立。诸侯纷争,天下混乱。

2、题解:秋水,雨水生于春而旺于秋,秋天雨季一到,河水暴涨,称为秋水。

3、课文层次结构:

第一段写河伯望洋兴叹,自识其丑。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展现河水暴涨的景象,突出河伯的沾沾自喜;第二个层次展现北海的浩瀚景象,突出河伯自知其陋。两个层次形成鲜明的反差。

第二段写北海若以自然之广大、宇宙之无穷开导河伯,使之开阔眼界,不敢自满。 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第二个层次说与天地、阴阳相比,大海也微不足道,所以自己不敢自满;第三个层次阐发世间万物的大小都是相对而言的道理;第四个层次是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进行嘲笑。

作者意在通过寓言说明事理,他采取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层层推进的方法。

4、写作主旨:《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如果眼界放宽一些,就会看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本文的写作意图主要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它的客观思想意义在于人的认识既然是有限的,人们就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满自足,而应不断开阔眼界,不停止学习。 5、译文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于是乎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于是乎河伯才收起(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就是说的我呀。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向大海观看,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像小洞在巨大的水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像梯米在大仓里吗?称事物的数量叫做‘万’,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都有人,令人只是占其中的一千;这表明人与万物相比,不像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刚才自我夸耀河水之多一样吗?” 四、艺术特色

1、庄子散文善于运用寓言来进行说理。 2、文章开头有一段景物描写,这有两个作用:

一是从河伯初见河水上涨的壮观景象,到看到大海苍茫无垠的气象,形象渲染主旨,表现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是无限的;

二是用河景与海景这样具体的景物互相比照,来衬托河伯与北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3、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曲士不可以语于道”比喻人的认识不可能超越其生存活动的客观环境,因而是有限的,“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

大山也”等几个比喻,说明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十分有限,因而应该不断开拓自己视野。

4、本文采用逐层推进式论证方法。

由小及大,由河伯至大海;再由大至小,说明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层层比较得出“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的道理。文章运用排比与反诘两种修辞手法,使说理极有气势。

五、本文中有若干语句,在后世化为人们习用的成语。 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 坐井观天 太仓稊米

第三章 课文精讲:《我有一个梦想》和《过秦论》

绪 论

我们下面来学习第四单元浩然正气的我有一个梦想和第七单元以史为鉴的过秦论 第四单元浩然正气共有《报任安书》《张中丞传后叙》《段太尉逸事状》《正气歌并序》《梅花岭记》《狱中上母书》和《我有一个梦想》7篇文章。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们正直高尚的品德,要能够做到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服”要学习司马迁为完成《史记》身被宫刑仍不放弃,学习段太尉为人民疾苦不畏强暴,永于担当,学习马丁·路德·金为黑人的民权运动不屈不挠,学习张中丞死守孤城、文天祥独撑危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三课 我有一个梦想

下面我们就讲《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课文

美国新当选的总统奥巴马是一位黑人,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文章《我有一个梦想》的作者马丁·路德·金也是一位黑人,他作为一名黑人民权领袖领导着黑人对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力而斗争。 历史的车轮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滚到了现在2009年,一路记载着改革、变迁和进步。在那个年代,当马丁·路德·金还在为黑人争取能否享有不给白人让座而不被捕的权利时,当马丁·路德·金还在黑人的住房情况、参加工作的机会以及黑人的选举权争取平等权力的时候,他是否能够想到,若多少年后一名黑人能够成为领导美国的领袖,如果知道这些,他是否会很欣慰,“我有一个梦想”,他的梦想不仅实现了,而且还收获了更多的梦想。社会是在发展进步的,同时也是正是千千万万像马丁·路德·金这样伟大的人鞠躬尽瘁地毕其一生力量推动着的,人民不会忘记他,历史也不会忘记他。1986年1月,美国总统里根签署法令,规定每年1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 一、教学要求及教学难重点

教学要求:1.了解这篇著名演讲稿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注意排比、比喻等修辞手

法在演讲词中的运用,体会文章激情飞扬、气势磅礴、充满时代精神的语言风格。2.体悟马丁·路德·金呼吁自由、平等、民主,反对种族歧视,为黑人争取民主自由解放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结合美国历史和现状,讨论本篇演讲稿在黑人民权运动中起到的作用和意义。 二、作者生平

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牧师。1964年马丁·路德·金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日,他在演讲时被行刺者枪杀。

马丁·路德·金1929年出生在亚特兰大。父亲致力于消除种族隔阂,这对马丁·路德·金产生很大的影响。1948年马丁·路德·金获得神学学士学位后,又在宾夕法尼亚州克罗泽神学院继续学习,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像他父亲一样成为一名牧师。20世纪50年代,马丁·路德·金在阿拉巴马州浸礼会教堂任牧师时,开始领导当地黑人的维权斗争。随后他组织南方基督教领袖联合会,成为迅速扩展的民权运动的领导人。1964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当他指导田纳西州孟菲斯的罢工斗争时遇刺身亡。1986年1月,美国总统里根签署法令,规定每年1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 二、 作者作品

马丁·路德·金倾其毕生精力,探求一种解决时代政治纷争及种族道德问题之良方。非暴力主义原则,在他的努力下逐渐成了美国反种族歧视运动中的基本策略。

演讲是马丁·路德·金发动黑人运动,鼓励黑人争取民主自由的绝妙武器。在他精妙而富有哲理的演讲中,马丁·路德·金把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种族问题进行了彻底而全方位的透析。他指出,人类只有放弃了暴力,才能争取世界大同,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平和兄弟友爱。

站在演讲台上发表讲话时,马丁·路德·金看上去充满了仁爱和力量。他讲起

话来抑扬顿挫,节奏感十足,演讲内容也是他根据听众实际而直抒胸臆,往往警句叠出,妙语如珠,十分富有感染力。他号召每一个人去努力完善自己,自强不息,尽职尽责,勤勉奋发,去改变这个不完善的世界。

以下我们介绍几篇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自己阅读下:《暴力是不道德的》 、《爱和炸弹》 、《坚持到底》 、《为正义祈祷》 、《诺贝尔和平奖致谢辞》 。 重点作品: 1、《爱和炸弹》

爱成了我们伟大的工具,也成了我们伟大的武器,也是我们仅有的工具和武器。 2.《坚持到底》

在这次抵制运动中,共有26位牧师和近百名市民受到了起诉。但是,对此我们最初就已经预言到了,而且我们还要作出更大的牺牲,遭受更多的磨难。让我们共同宣誓,我们要坚持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在法庭辩护过程中,我们仍然采取了非暴力态度,仍然坚持以爱报怨。 3.《为正义祈祷》

即使被判有罪,我们也不会报之以仇恨。在我们的心中仍然充满着爱,仍然在顽强地抵制着不公正,仍然持之以恒,不改初衷。在这场运动中,我们需要鼓励,需要更多人的鼓励。当然,我们依赖的手段就是祈祷,不但需要来自我们这一社区的祈祷,而且还需要来自其他社区的祈祷。我们恳求世上所有的人共同祈祷,愿上帝指引我们;祈祷公正实现,祈祷正义永存。通过这些祈祷,我们会感到力量倍增,同时也使我们感到国家的安定和上帝的存在。正如我们经常说的那样,这是一场精神运动。

4、《诺贝尔和平奖致谢辞》

诺贝尔和平奖表明了世人对美国黑人的非暴力运动的承认和理解。尽管我们发生过暴力冲突,但是流血如果没有非暴力纪律的有力制约那将是令人恐怖的事情。自由的绝

妙武器。

??

今天我接受这个大奖,心中充满了对祖国忠贞不渝的信心和对全人类光明未来的不变信念。我拒绝接受那种认为人现在的本质是什么会在道德上阻碍人通往人的本质究竟应该是什么的荒谬论调。我拒绝接受那种认为在人生的历史长河中,人只不过是些浮萍残叶而己的荒唐观点。我拒绝接受那种认为可悲的人类仍然处在种族主义和战争的黑夜之中,而和平和兄弟情谊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的观点。

我拒绝接受那种愤世嫉俗的观点,他们认为一个又一个国家最终都会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而最终随着热核战争的爆发而一同毁灭。我相信手无寸铁的真理和不讲条件的爱在这个世界上会拥有最终的发言权,这也就是为什么暂时战败的正义比得胜一时的邪恶更加强大的原因。

四、课文讲解

1.课文朗读:由于这是一篇演讲稿,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演讲的语气诵读“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到篇末的部分。

2、创作背景

1955年12月1日,在美国蒙哥马利市的一辆公交车上,一个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裁缝因为拒绝为白人让座而遭到逮捕,马丁·路德·金随即号召黑人掀起罢乘运动,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好多传单,传单说:“你去上班时,请乘公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的房子被人毁坏了,有段时间生命也受到威胁,但仍号召黑人继续斗争。最后该州首府律师同意,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公开。从此马丁·路德·金成为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

1963年,马丁·路德·金进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

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马丁·路德·金被关进了监狱。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了三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有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有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组织了美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自由进军”运动。他率领了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向首都华盛顿进军,为全美国的黑人争取人权。他在林肯纪念堂前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只是把自己对黑人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3. 背景分析:(用提问的方式讲解)

(1) 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2) 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8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场合,在马丁·路德·金组织的“自由进军”运动的集会上。

(3) 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

(4) 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4、课文层次结构分析:

共分为三部分

(1)第1自然段:回顾并肯定林肯总统签署《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 (2)第2-16自然段:揭示黑人生活现状,抨击美国社会黑暗的一面,提出自己的正当要求

第2段:揭露黑人生活的悲惨事实 第3、4段:讽刺政府的空头支票

第5段:提出实现民主诺言的要求 第6段:指出黑人权利和国家安宁的关系 第7段:呼吁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 第8段:强调与白人兄弟并肩行动 第9-16段:表明争取正义和公正的决心

(3)第17自然段到结尾:描绘梦想,展望未来,呼吁自由之声响彻美国的每个角落

本段是对末来的展望与描绘,如同鱼跃大海,鹰击长空。作者驰骋想像,把自己对未来的美好设想寄托在每个梦想中。这些美好的梦想舒缓而又富于感召,设喻精巧,令人向往,高潮迭起,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他代替美国的黑人说出了他们要求民主和自由的心声,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也一次次恰到好处地调动着听众的情绪。他设喻非凡,语势如虹,用心在讲演,用生命在呼唤。最后以古老的黑人灵歌结尾,增强了演讲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五、艺术特色及影响。

《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讲词,言辞雄辩,气势磅礴,充满着时代精神,给人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直至今日,它对美国的民权立法,对全世界反对种族隔离、种族歧视和黑人争取民主自由解放的斗争,都产生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六、研习与思考。

1.马丁·路德·金擅长用整句构成排比,试举例说明排比在本文中的表达作用。 答:本文是一篇演讲词,演讲词不同于一般的书面文章,它要求有强烈的现场感,要求能够控制、调动听众的情绪。这篇演讲稿堪称典范,通过大量运用排比,可以增强表达的语势语气、铺排内容、增强文章的节奏美感。同时也便于更好的去“听”。

排比句的使用在文章中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第二段“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

的海洋中一个贫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第五段“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现在决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诺言的时候。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

“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只要我们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躯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车旅馆和城里的旅馆找到住宿之所,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我梦想有一天。??我梦想有一天??我梦想有一天??”

全篇使用了近七处达三十多个排比句式,马丁·路德·金用一连串结构成分类似的句子将演讲的主旨层层深入,引领听众在反复吟诵中体味内涵,感悟作者一颗对黑人民权运动的拳拳之心。将排比这种修辞方式运用到极至。

2. 根据“评析”的提示,想想《圣经》对马丁·路德·金演讲语言艺术的有益影响。 答:马丁·路德·金是一名牧师,他在宾夕法尼亚克罗泽神学院分别获得了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因此《圣经》对他的演讲语言艺术有着很深刻有益的影响。文中多处的比喻出自《圣经》典故,比如“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等,用《圣经》的修辞方式把思想表达得形象生动。祈使句的使用具有先知传道的口吻,比如“当我们行动时,我们必须保证向前进。我们不能向后退”;对梦想的描绘,受到《圣经》对神迹描述的启示,“我有一个梦想,即如蒸发着热气的密西西比州、蒸发着不平等的热气、蒸发着欺压者的热气,有一天,将会转化为自由公义的绿洲。

最后以圣歌结尾,增加了演说内容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当我们容许自由响起,响遍大村庄、小村落、每州每城,我们会加速看见那天的来临,所有神的儿女,白人黑人,犹

太人外邦人,基督徒天主教徒,都手牵着手,同声歌唱那古老的黑人灵歌:“自由了!自由了!感谢全能天父,我们终获自由!”

3、如何理解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主张”?

答案:马丁·路德·金是一位在神学院学习的牧师,他接触了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了解到甘地通过“非暴力革命”的斗争将印度人民从英国统治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受到亨利·戴卫·梭罗“非暴力革命”的鼓舞。同时作为一名神学院的学生和牧师,他受基督教教义影响很深,是一位典型的和平主义者。他强调在争取黑人自由平等权利的斗争中,不应干违法的事,在本文中他就提到,“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这里的精神力量在他看来,就是要以基督教宣传的“博爱”、“仁慈”来感化黑人的敌人并使之放下屠刀。

第四课 过秦论

第四单元以史为鉴共包括《召公谏厉王弭谤》《谏逐客书》《过秦论(上)》《谏太宗十思疏》《吊古战场文》《咏史》和《卖书记》7篇文章。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是使学生们以史为鉴知兴替,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从而 “古为今用”。历史的积淀是沉厚的,洞察历史,可以使人眼界开阔,见识深远,可以使人少犯错误,使社会少走弯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还期能够掌握政论文的写作,下面我们就具体讲解贾谊的《过秦论》,学习政论文写作的结构。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贾 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贾 谊(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一、教学要求及教学难重点

教学要求: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二、作者生平及作品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

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三、创作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四、课文讲解 1、文章主旨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这篇课文是上篇,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这个观战也贯穿在其余两篇之中。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义,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把握住作者的这个意图,对本文的内容、结构和写法就可洞若观火。 2、文章结构

本文先叙史实后作分析,据此,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段),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全过程从秦孝公即位(前361年)算起至子婴降汉(前207年)止,长达154年,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1)、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第1段)。这是秦孝公时的事。在战国初期,万乘之国共

有七个,秦居其一,实力与其余六国相等,它的进一步强大自孝公开始。文章先叙秦的地理优势和孝公的政治雄心,次叙在商鞅辅佐下所制定的基本国策(立法度、耕战、连衡)和取得的成果。秦孝公在位24年(前361至前338年),其间商鞅专秦柄约为15年,可见这个时期不长。又,“连衡”一句为虚笔,“连衡”首倡者是张仪,而张仪相秦始于惠文王十年(前328年),是此后十年的事。

(2)、秦王朝势力的进一步扩展(第2段)。这个时期长达90年,包括秦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后两位“享国之日浅”,一笔带过;主要说前三朝87年间事。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将本时期内纷纭复杂的斗争情况集中到两个方面:一是按四个方位分写秦领土日益扩大的情形,表现它的势力空前增长;二是写诸侯约从反秦以及斗争的失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说明它是不可战胜的。这是为下段蓄势,表明由秦来统一全国已成定局。

(3)、秦王皇统一全国(第3段)。这个时期包括秦始皇在位的36年。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这意味着秦从此转入守势,所以下文接着说它的守策,即愚民、弱民、防民,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4)、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第4段)。重点是写陈涉起义。用低衬写法:先说陈涉地位低,才智不足,意思是缺乏号召力和指挥作战能力,又说起义队伍人数不多、武器简陋,意思是不堪一击;然而结果出人意料,“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星星之火顷刻燃成燎原之势。这也是针对着“仁义不施”写的。仁义不施,民心丧尽,“其亡可立而待”,所以下面只用一句话写它的覆灭。

第二部分(第5段),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可分两层。前一层分析各方面力量的对比。首先指出秦的优势仍然存在,而且比过去强大,因为它占有天下。接着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作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前者。尽管如此,二者却“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就包含着一个问题:

二、《诗经》简介

《诗经》本名《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古代乐歌总集,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共305篇,代表着2500年前约500多年间的诗歌创作成就。

《诗经》分作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合称十五国风,共160篇,多数是民歌。雅分《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都是西周王朝政治中心地带的诗歌,从风格内容、音乐性质看,多数是朝廷官吏、公卿大夫的作品。颂分《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大多是西周和鲁国、宋国的最高统治者用于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的乐歌。因此,颂就是歌颂、赞美之意。因为《诗经》是入乐的诗歌,所以其分类也是以音乐的性质为标准加以划分的。

这些诗无论相同或有异却都以具体的形象反映商、周社会,特别是周代的人文历史状况。可以说《诗经》是商、周社会的风俗画,形象史,百科全书,具有史诗的价值和意义。

《诗经》的艺术手法有赋、比、兴。明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对《诗经》所用赋、比、兴的次数频率,做过详细的统计,他说《诗经》中用“赋,七百二十;兴,三百七十;比,一百一十”。朱熹也做过类似的统计,其结果也大同小异。那么,赋、比、兴的含义是什么呢?按朱熹的说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虽然古今学者对赋、比、兴的解释分歧颇多,但朱熹的说法,基本上反映了赋、比、兴的艺术本质。

从艺术实践中的具体作用来看,赋是铺陈叙事、描摹景物、状写情态、借以抒情议论的艺术手法,因而用途最为普遍。比,就是打比喻,是一种渲染事物,突出特征,强化形象的艺术手法,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抒情手段。兴,是发端起兴之意。诗人往往先见他物,忽然触动了早已潜伏于头脑中的某种思绪,感情波澜起伏,很自然地唱出自己的心声。这样的诗往往具有渲染气氛,衬托意境,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诗经》的艺术成就,还表现在它的章法句式和韵律方面。《诗经》的多数篇章以四言句式为典型句式,以“二二”节拍为基本节奏。但是为了抒情的需要,叙事的联贯,也常常突破四言格式,而运用一、二、三言等句式。《诗经》的章法也颇具特色。诗人喜欢运用民歌常用的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使章节回环复沓,来强化诗歌的音乐美,增强表情达意的审美效果。 三、 文本分析 1、阅读 2、词句注释

(1)蒹葭(jiān jiā),芦苇; 苍苍,深色。 (2)伊人,那人。

(3)溯洄,沿着弯曲的水道逆流向上; 从,追寻,探寻;道阻,道路险阻。 (4)溯游, 沿着通直的水道逆流向上。 (5)凄凄,同萋萋,茂盛的样子;晞:干。 (6)湄,水边高地。 (7)跻(jí),登上高处。 (8)坻(chí),水中小沙洲。

(9)采采,众多,形形色色;未已,未止,未干。 (10)涘(sì),水边。

(11)右,向右转,迂回曲折。 (12)沚(zhǐ), 水中小陆地。

3、诗歌结构:诗分三章。每章首两句借景起兴,三、四句点明主题:隔河企望、追寻“伊人”;后四句描述追寻情况:一是道阻且长,二是幻象迷离,两者皆以“伊人”不可得为旨归。 4、诗意解读

(1)、讽刺说:汉代《毛诗序》“《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 (2)、诗意不定说:宋代朱熹认为:“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伊人,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 (3)、求贤说:

清代学者姚际恒:“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 (4)、怀人说: 清代学者汪凤梧:“《蒹葭》,怀人之作也。” (5)、爱情说:近代学者余冠英:“这篇似是情诗,男或女词。” (6)、朦胧诗说:陈子展:“诗境颇似象征主义,而含有神秘意味”。

林兴宅:“《蒹葭》所表现的企恋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最高境界的象征。”“伊人”象征着美好的理想,这种理想可遇不可求,可望不可及,正是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构成了审美的境界。

5、诗歌的艺术特色:

1、意境美: “意境”就是诗词中所描绘的形象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境界。本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它写景集中于蒹葭、白露,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蒹葭秋水图 ( 闻一多曾据诗意,绘成水粉画 ) 。它虚实结合,尤其善用虚笔。方玉润曾赞叹说:“ ( 首二句 ) 兴起,虚点其地,展一笔,实指居处,仍用虚活之笔,妙妙!”其实,它的虚实之妙不仅在于以虚活之笔点出“伊人”的处所,更在于它对“伊人”形象的烘托。诗中反复抒写对“伊人”的追求,这是实写,而“伊人”之美好,则不言而自明,乃是虚写。全诗没有一句正面赞美“伊人”的话,“伊人”的高洁形象却呼之欲出。它写景写人,能活而不滞、动静相生。同是写霜露,由“白露为霜”而“白露未晞”、“白露未已”,显出时间的推移;同是写芦苇,由“苍苍”而“凄凄”、“采采”,显出晨午视觉观感的变化。写“伊人”,或“宛在水中央”,或“宛在水中坻”,或“宛在水中沚”,既表现了主人公思慕之切,更烘托了“伊人”之飘逸高洁,无怪乎明人钟惺赞曰:“异人异境,使人欲仙!”总之,在秦风剽悍慷慨的时尚中,《蒹葭》以其潇洒的风姿与飘逸的辞采,显出特别的格调,而成为《诗经》中的名篇。

王国维《人间词话》:《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2、朦胧美: 中国第一首朦胧诗。

①“伊人”作为中心意象,朦胧不清、飘忽不定;“伊人”不坐实,且飘忽不定、幻象丛生,给人以扑朔迷离、悠缈难测之感,引人遐想。“伊人”既可喻指情感世界的恋人,也可喻指家国渴慕的贤人。因此长期以来,传统的文人多目之为带有政治色彩的诗歌,如《毛诗序》以为它是为讽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而作;清人姚际恒、方玉润等又以为是为招隐难致或思慕贤人而作。而今人又多以为此诗是一首爱情诗。出现这么多解读的歧义,恰好说明本诗具有意蕴深远、耐人寻味的艺术特点。

②“秋水”的意象也是朦胧凄迷,具有多重寓意;由于“伊人”的不落实,“伊人”所处的“秋水”也可有多种理解,它涵容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

③抒情主人公的意象模糊不定; 对应伊人,抒情主人公既可是渴慕贤人的国君,亦可是思幕爱人的情人,还可是追求真、善、美的理想者。

④“伊人”所在空间位置游移缥缈,难以捉摸。一下“在水一方”,一下“在水之湄”,一下“在水之涘”

本诗之所以具有朦胧多义的美感,主要原因乃在于:作者用笔含蓄,诗中反复抒写对“伊人”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之情。而“伊人”为谁,却又未尝交待一字,且全诗没有一句正面赞美“伊人”的话。情境之实与对象之虚,造成了诗歌很强的内在张力。故读者体会作品那种朦胧模糊之情易,若要坐实为何种感情,却会因不同的理解而存在差异。第二,诗歌写“伊人”,创造了一种视觉距离感,不管求索者如何努力,追求的对象始终在前方遥不可及,且三节复沓中又有所变化,“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 营造了一种缥缈的氛围,从而也产生了一种迷离朦胧的审美效果。

3、蕴藉美:

“伊人”其实是一种象征,它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情人难得、知音难觅的怅惘,仕途坎坷、功业未遂的忧思,理想幻灭、前途渺茫的失望,人生无常、精神失落的悲哀等等心灵的回响,都可以从诗的意境中得到感应。

4、音乐美: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意化为三叠, 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

一唱三叹,极具感染力。全诗的采用重章叠句形式。这一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有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很好地表现事物进展的顺序和程度,协调诗的韵律节奏,强化诗的音乐美和抒情气氛,增强表情达意的审美效果。

五、译文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第六课 我与地坛

第十单元关爱生命,本单元共收录了《生命的意义》《谈生命》《我与地坛》等8篇文章。人生最可宝贵的,莫过于生命。人生最应珍爱的,也正是生命。关爱生命,不仅关爱自己,还须延及他人,遵循人道、尊重人权,以人为本是我们值得提倡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可以对如何关爱生命进行一下探讨。下面,我们就学习一下史铁

生的《我与地坛》,学习他在双腿残疾的逆境中对生命的珍视和关爱。“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就是怎么活的问题了。《士兵突击》里面说:“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好好活着”

一、教学要求与教学难重点

教学要求:1、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2、学习文中通过行为、心理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母爱。 3、学习体会第三部分排比、类比、象征手法结合的妙处。 教学重点:1、表现母爱的手法。2、体会修辞手法结合的妙处。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恭维”中摆脱出来,面对社会,正视人生坎坷。讨论对幸福和健康的感受。 二、作者生平及作品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市,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三、课文讲解

1、中心思想:《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改定于1990年1月,全文1万3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了作者自己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这是一篇记事散文。通过记叙“我”双腿残疾以后日日与地坛作伴的经历和母

亲对“我”的无限关爱,抒写了“我”在特定的遭遇、特定的环境中对自然、人生、母爱的深切体验和深沉思索,表现出“我”在苦痛与焦灼重挣扎、奋发的坚韧性格和意志。 2、课文结构: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节)记叙“我”在双腿残废后15年来与地坛结下的不解之缘,抒写“我”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环境中对人生的思考。

第二部分:(第二节)述说母亲对“我”的崇高母爱,表达“我”对母亲的无限痛悔、思念之情。

第三部分:(第三节)用多种事物比喻四季,象征“我”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

3、解读本文 (一)解读第一部分

对这一部分的解读应从整体感知文章开始,抓住课文的感情脉络可以看出,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至少曾以如此。为什么地坛对作者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那是因为在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不夸张地说,是地坛不动声色地拯救了作者,这便构成了第一部分的抒情基础。 (二)解读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课文,地坛淡化为背景,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更清晰地浮现出来的是一个忧心忡忡、努力想把事情做好的母亲形象。

(三)解读第三部分: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接连用七种事物来表现对四季的不同感受,多用重排比句式,象征性地表达了“我”对人世间的认识与看法。

4、小结

本文不是一篇通常意义上的写景状物、模山范水的纪游作品,地坛对作家来说,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他已进入到作家生活之中,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作家进入了地坛,地坛成为作家栖居的精神家园,他在其中感悟到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

思。作者写地坛,突出的便是这种物我交融同呼共吸的隐秘的精神默契。因此,作家虽然写了地坛的外观,但他没有对地坛的古今沿革进行考索和记叙,也没有对地坛的面貌作什么总体的细致的描绘和刻画,作家情所独钟,抓住的是地坛那种对他心灵具有启发的味道,那就是他所理解的地坛的精髓,地坛的魂。概括地说,令作者感动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地坛由此而成了作者史铁生生命的组成部分。

第七课 春江花月夜

第十一单元亲和自然包括《春江花月夜》《始得西山宴游记》等8篇文章。大自然诗情画意,这些山水诗画,显示了生命与自然、心灵与宇宙的交契,体现出中国古代哲学天人一体同仁的思想。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春江花月夜》的美好画卷,来体味这诗情画意吧。

一、教学要求及教学难点重点

教学要求:1.阅读本诗,体会诗中江、花、月三种意象的构建。

2.分析三种意象与春、夜的结合。 3.体会诗的意境。

难点重点:1.体会本诗情景交融、华美感伤的意境。

2.联系中国古代其他描写江、花、月的诗歌进行比较,寻找共性与特性。

二、作者生平及作品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是初唐后期著名的诗人。关于他的生平,材料很少,只知道他是扬州人,曾经做过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已扬名于京都,玄宗开元初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张若虚的诗留传至今的统共只有两首了,除了这首《春江花月夜》,还有一首《代答闺梦还》。

附:代答闺梦还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着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三、创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

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中有隋炀帝的两篇。

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目前具体的创作背景已不可考。

四、课文讲解 1.课文分析

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客观的实境与诗中人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惝恍,气氛很蒙眬。也可以说整首诗的感情就像一场梦幻,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地展开着。亦虚亦实,忽此忽彼,是跳动的、断续的,有时简直让人把握不住写的究竟是什么,可是又觉得有深邃的、丰富的东西蕴涵在里面,等待我们去挖掘、体味。

全诗三十六句,四句一转韵,共九韵,每韵构成一个小的段落。

诗一开头先点出题目中春、江、月三字,但诗人的视野并不局限于此,第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就已把大海包括进来了。第二句“海上明月共潮生”,告诉我们那一轮

明月乃是伴随着海潮一同生长的。诗人在这里不用升起的“升”字,而用生长的“生”字,一字之别,另有一番意味。明月共潮升,不过是平时习见的景色,比较平淡。“明月共潮生”,就渗入诗人主观的想象,仿佛明月和潮水都具有生命,她们像一对姊妹,共同生长,共同嬉戏。这个“生”字使整个诗句变活了。三四句:“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滟滟是水波溢满的样子。江海相通,春潮涣涣,月光随着海潮涌进江来,潮水走到哪里,月光跟随到哪里,哪一处春江没有月光的闪耀呢?

接下来:“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这四句由江写到花,由花又回到月,用其他景物来衬托月光的皎洁。“芳甸”,就是生满鲜花的郊野。“霰”,是雪珠。“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是说江水绕着生满鲜花的郊野曲折流过,明月随江水而来,把她的光辉投到花林上,仿佛给花林撒上了一层雪珠。“空里流霜不觉飞”,因为月色如霜,所以空中的霜飞反而不能察觉了。古人以为霜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好像雪一样,所以说“流霜”。“汀上白沙看不见”,是说在洁白的月光之下,江滩的白沙也不易分辨了。一句写天上,一句写地上,整个宇宙都浸染上了明月的白色,仿佛被净化了似的。从这样的境界,很自然地会想到深邃的人生哲理,所以第三段接着说: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天一色,连一粒微尘也看不见,只有一轮孤月高悬在空中,显得更加明亮。在江边是谁第一个见到这轮明月呢?这江月又是哪一年开始把她的光辉投向人间的呢?这是一个天真稚气的问,是一个永无答案的谜。自从张若虚提出这个问题以后,李白、苏轼也发出过类似的疑问。李白说:“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这已不仅仅是写景,而几乎是在探索宇宙的开始,追溯人生的开端了。

第四段由疑问转为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江月却是年复一年没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rv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