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兰新铁路(桥涵)监理细则
更新时间:2023-12-26 08:20: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土建工程
甘青段LXJL-4标段
桥涵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审批:
上海先行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兰新铁路建设工程甘青段监理站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说明------------------------------------------2
第二章 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2 第三章 铁路工程测量--------------------------------------4 第一节 一般规定------------------------------------------4 第二节 线路工程测量--------------------------------------4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桥梁工程测量--------------------------------------6 施工准备------------------------------------------6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7 模板工程------------------------------------------7 混凝土工程----------------------------------------9 钢筋工程------------------------------------------20 混凝土冬季施工------------------------------------24 桥梁工程------------------------------------------27 基础工程------------------------------------------27 桥梁承台工程--------------------------------------38 墩台工程------------------------------------------39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42 移动模板(膺架)制梁施工----------------------------54 支座----------------------------------------------55 涵洞工程------------------------------------------56 就地制作涵洞涵身----------------------------------57 原材料质量检验------------------------------------60 旁站监理或重点检查的主要部位及内容----------------65 监理控制框图--------------------------------------66
1
第一章 编制说明
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西宁至张掖段LXJL-4标桥涵监理细则编制依据为已批准的监理规划及:
1.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2.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2213-2005) 4.《西宁至张掖土建工程LXJL-4标段施工监理规划》 5.《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验收标准》(TB10425—1994) 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2210-2005) 7.《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1999)
8.《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 9.《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10.《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99) 11.《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 12.《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2—2003) 13.《西宁至张掖土建工程施工特大桥、大桥设计图》 14.《西宁至张掖土建工程施工涵洞设计图》 15.《西宁至张掖土建工程施工渡槽设计图》 16.其它有关规范、标准等。
本监理细则作为西宁至张掖段土建工程LXJL-4标桥涵监理人员监理工作的操作性文件,望各位监理人员认真学习,掌握其质量控制要点及验评要求。
本监理细则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望现场监理在执行过程中,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搜集有关资料,及时向监理项目部提出,监理项目部将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同时各监理组要根据各自管段工程特点编制更加详细的监理细则,使监理细则达到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时效性。
第二章 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西宁至张掖段JL-4标段的桥梁工程有13座,具体如下:
2
桥梁一览表
序号 名称 里程 孔跨式样 桥梁长度(m) 工程地质 墩台及 基础类型 备注 1 1头塘河大桥 2DK275+400 (12+16+12)+3(18+3*24+18) 404 卵石土、砂岩 钻孔桩,圆端型连续刚构 墩 22(2*32+12*56+2大通河特大桥 DK280+999 2 *32+2*24+157-32+2*24+6*32) 3 4 5 3大湾特大桥 DK310+910 2(62*32) 2(37*2) 2(48*32) 2(63*32) 6527.7 粗圆砾土 钻孔桩,圆端形现浇,简型墩 支 钻孔桩,圆端形简支 型墩 钻孔桩,圆端形简支 型墩 钻孔桩,圆端形简支 型墩 钻孔桩,圆端形简支 型墩 钻孔桩,圆端形简支 型墩 钻孔桩,圆端形简支 型墩 钻孔桩,圆端形连续刚构 型墩 钻孔桩,圆端形简支 型墩 钻孔桩,圆端形简支 型墩 钻孔桩,圆端形简支 型墩 钻孔桩,圆端形简支、连型墩 续 3968 2368 3072 粗圆砾土 粗圆砾土 粗圆砾土 4白水河特大桥 DK313+250 5狼洞沟特大桥 DK316+673 DK321+144 干柴滩61号特6 大桥 干柴滩82号特7 大桥 干柴滩83号特8 大桥 干柴滩94号中9 桥 2干柴滩5号特大桥 1干柴滩6号大桥 1大干沙河特大桥 1硫磺沟大桥 4032 细、粗圆砾石 DK323+965 2(22*32) 1408 细、粗圆砾石 DK325+012 2(18*32) 1152 细、粗圆砾石 DK325+730 2(12+16+12) 80 细、粗圆砾石 10 11 12 13 DK326+656 2(8*32) 512 细圆砾石 DK327+111 2(5*32) 320 细圆砾石 DK328+390 2(29*32) 1856 粗圆砾石 DK335+507 2(12+16+12)+20+3*24+20 192 粗、细圆砾石
上述13座桥梁工程中重点和难点为大通河特大桥和箱梁预制与架设。大
3
通河特大桥全桥孔跨布:2-32m+12-56m+2-32m +2-24m+157-32m+2-24m+6-32m简支箱梁,桥梁中心里程DK280+999,桥全长6257.7m,其中有12孔跨度56m的单箱单室变截面简支箱梁,采用移动支架造桥机,分段预制,整孔组拼,整孔张拉。主河槽范围内的桥高约48米,约16层楼高,安全防护风险大。主要工程数量:钻孔桩17746米,墩台184座,简支箱梁183片,桥面系6257.7延长米。
本标段共有463孔24、32m双线整孔简支箱梁采用预制、架设施工,其中32m双线箱梁459孔,24m双线箱梁4孔。
第三章 铁路工程测量
[监理控制要求]
测 量——中线测量(尤其是曲线过渡段的测量); 中桩高程测量(尤其是线桥过渡段)。
第一节 一般规定
铁道部颁布的《新建铁路测量规范》(TB10101—1999)是铁路工程测量的基本依据。它适用于新建铁路及既有线改建的线路、桥梁、等工程测量,监理工程师在工程监理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测规》中的有关规定。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承包单位施工前的复测,施工中建筑物的中线高程、桥梁控制网测量以及施工完成后的竣工测量数据。要求其测量记录、测量计算成果和图表清楚,签署完善,并经过认真的复核和验算,未经复核和验算的测量数据禁止使用。
铁路工程各建筑平面位臵和高程的正确,监理工程师必须对承包单位和设计单位完成的各项测量数据进行审查或抽查。重点(控制)工程现场监理应自行测量以校核施工测量的成果。
所有测量仪器、设备必须经过有法定资质的计量机构标定,并在标定的有效使用期之内使用。
第二节 线路工程测量
一、线路复测
4
监理工程师应严格要求承包单位按下述内容进行复测,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真实、完整的复测数据。
1.中线贯通测量
⑴根据设计文件,在设计单位现场交桩后,监理工程师应立即督促承包单位进行中线贯通和水准点的复测;
⑵对中线控制点进行固桩、钉设护桩。确认超限或错误时应及时转告设计单位,协调解决。如偏差过大不好调整,必要时可根据有关规定组织研究修改中线方案。当复测与定测成果的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时,应采用定测成果。
2.线路中桩高程测量
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单位每测1~2km应与水准点进行闭合检查。 3.断面测量
监理工程师应视地形情况,结合施工放线和土方体积计算的需要,合理选定横断面位臵和数量自行测量,以校核设计及施工断面测量成果。
二、对测量放样的检查
1.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承包单位根据定测成果或复测后的更改成果测设的线路中线。在直线部分某转点前视点的定点偏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应计算偏角。按导线法进行调整。
2.桥梁中线(含墩台位臵)及其它建筑基准线等放样工作应进行检查。承包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填写《施工放样报验单》,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合格后方可开工。
3.对施工测量,放样等进行检查,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通知承包单位纠正,并做好监理记录。
三、对竣工测量的检查
1.竣工测量的高程误差和曲线横向闭合差均应满足《测规及验标》的要求。
2.中线最后贯通应以桥梁中线为依据进行引测,注意检查该直线上建筑物是否超限、中线最大偏差是否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3.中线控制桩和水准点应进行固桩,水准点应移设于接近线路的稳固建筑或桥梁墩台上,水准点间距按《测规》要求设臵。
第三节 桥梁工程测量
5
桥梁的测量工作应按下列要求检查:
1.桥梁施工前,应对桥梁所在位臵的线路中线进行复测。
2.施工水准点测设精度特大桥、大桥不应低于四等水准测量要求,中桥、小桥和涵洞应符合五等水准测量要求。
3.并行线桥梁施工应以左线为准,先放出左线墩台位臵后,再依据设计图上左右线墩台关系放出右线墩台位臵。左右线间距较大的双线桥,设计图上两桥分开设计布臵的,应按两桥分开放样。
4.测设墩台中心时,应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距离方向应起、闭于桥头控制点,也可根据地形自中间墩向两端测设。
5.桥跨短、跨数多的曲线桥采用偏角法测设曲线,确定墩位。首先,测出各墩位的线路中心,然后从线路中心向曲线外测量出偏心距E值定墩位中心,用光电测距仪测量时,可采用长弦偏角法或极坐标法。用交会法测设桥梁墩台中心时,至少选择三个以上方向交会,交会角及示误三角形限差应符合规定。
6.旱桥墩台施工前设臵墩台纵横向护桩。监理工程师应特别注意不等跨的桥墩的桥梁中心线交点的角平分线(横向护桩)是梁缝中心线,而不是墩中心线。
7.架梁前应精密测定墩台中心,实测或求算的跨距与设计跨距差值应符合《测规》要求。
8.架梁前应检查垫石顶面的高程,混凝土墩台支承垫石顶面高程偏差应符合《测规》要求。
第四节 施工准备
开工前监理人员应进行的工作:
1.监理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地质水文情况,熟悉设计文件和有关施工规范,审查承包单位施工组织计划。
2.全面熟悉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的工程合同,严格按合同要求督促承包单位全面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确保近期施工。
3.监理单位应审查承包单位的试验室仪器设备和试验人员资格。 4.审核承包单位中线的复测和固定测点,线路高程复测和水准点的增设,监理工程师要到现场抽测施工测量结果。
5.承包单位或监理单位发现设计图纸与现场地质地形不符,应及时向建
6
设单位反映,由设计单位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出设计变更。
6.监理应全面掌握工程进度、质量、投资并协调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监理控制要求]
材 料——钢筋性能、水泥、砂石料进场检验;
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掺量、混凝土灌注工艺及强度检验; 模 板——模板刚度及安装尺寸、拆模时间;
第一节 模板工程
一、一般规定
1、模板及支(拱)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所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
2、模板及支(拱)架必须安臵于符合设计的可靠基底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和防、排水或防冻措施。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模板及支(拱)架进行验收。
二、模板及支(拱)架安装 (一)主控项目
1、模板及支(拱)架的材料质量及结构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1)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2)检验方法:观察和测量。
2、模板安装必须紧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和砼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
(1)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2)检验方法:观察。 (二)一般项目
1、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除相关专业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应符合下列规定: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3-1 序号
项目 7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2 3 轴一位臵 基础 梁、柱、板、墙、拱 表面平整度 15 5 5 尺量每边不少于2处 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 测量 高程 基础 梁、柱、板、墙、拱 柱 梁、板、墙 ±20 ±5 4 5 6 7 模板的侧向弯曲 h/1000 L/1500 +10 -5 +5 -2 2 拉线尺量 尺量不少于3处 拉线尺量 尺量 梁、柱、板、墙、拱两模板内侧宽度 梁底模拱度 相信两板表面高低差 注:1.h为柱高。2.L为梁、板跨度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2、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留臵除相关专业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其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3-2
序号 项目 中心位臵 1 预留孔洞 尺寸 允许偏差(mm) 10 +10 0 检验方法 尺量 尺量不少于2处 尺量 2 预埋件中心位臵 三、模板及支(拱)架拆除 (一)主控项目
1、拆除承重模板及支(拱)架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除相关专业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列标准
序号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2 1 板、拱 2-8 >8 2 3
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50 ≥75 ≥100 ≥75 ≥100 ≥75 梁 悬臂梁(板) ≤8 >8 ≤2 8
>2 ≥100 (1)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2)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拆模前进行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
监理单位见证试验。 (二)一般项目
1、拆除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强度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1)检验数量:施工全部检查。 (2)检验方法:观察。
第二节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应保证混凝土硬化后,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耐久性,监理工程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进行控制、监督、检查。
一、混凝土配合比(主控项目)
1.混凝土应根据强度等级、耐久性等要求和原材料品质以及施工工艺等进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计算、试配、试件检测、调整后确定。配制成的混凝土应能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指标和施工工艺等要求。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的检验项目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表6.3.1的规定对坍落度、泌水率、含气量、抗压强度、电通量。根据结构所处环境类别、设计要求等还需对弹性模量、抗冻性、耐磨性、抗渗性进行试验。当设计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无具体要求时,应按《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附录G确定。
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对同强度等级、同性能混凝土进行一次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当使用的原材料、施工工艺发生变化时,均应重新进行配合比选定试验。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⑵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配合选定试验;监理单位见证配合比选定试验或平行检验并检查确认配合比选定单。
2. 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具体要求的,当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膨胀率在0.10% —0.20%时,混凝土的碱含量应满足下表的规定;当骨料的砂浆膨胀率在0.20% —0.30%时,除了混凝土的碱含量应满足下表的规定外,应在混凝土中掺加具有明显抑制效能的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并经试验证明抑制有效,试验方法可采用《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
9
收补充标准》附录J规定的方法一或方法二。
混凝土最大碱含量(kg/m) 表3-3 设计使用年限级别 一(100年) 二(60年) 干燥环境 3.5 3.5 环境条件 潮湿环境 3.0 3.0 含碱环境 * 3.0 3
三(30年) 3.5 3.5 3.0 注:①带*号项目混凝土必须换用非碱活性骨料。
②混凝土的总碱含量包括水泥、矿物掺和料、外加剂及水的碱含量之和。其中矿物掺和料以其所含可溶性碱计算。粉煤灰的可溶性碱量取粉煤灰总碱量的1/6。
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对每一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一次总碱含量计算。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⑵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计算;监理单位检查计算单。
3. 钢筋混凝土中由水泥、矿物掺和料、骨料、外加剂和拌和用水等引入的氯离子总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氯离子总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
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对每一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一次氯离子总含量计算,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⑵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计算,监理单位检查计算单。
4.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单方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最低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满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表6.3.4—1~2的规定,当化学侵蚀介质为硫酸盐时,混凝土胶凝材料还应满足补充标准表6.3.4—3的规定。胶凝材料的抗蚀系数按补充标准附录K 的方法试验,不得小于0.8。
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对每一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一次计算。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⑵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计算,监理单位检查计算单。 二、混凝土施工 (一)主控项目
1.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表3-4的规定。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表3-4
10
原材料名称 水泥和矿物掺合料 粗、细骨料 外加剂、拌和用水 允 许 偏 差(%) ±1 ±2 ±1 注:1.各种衡器应定期检定,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证计量准确;
2.当遇雨天或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
⑴检验数量: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一次。 ⑵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复称;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2.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量,并根据测定结果、环境条件、工作性能要求等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工作班检查应不少于一次。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测试结果。
⑵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砂、石含水量测试,提出施工配合比;监理单位见证试验,确认施工配合比。
3. 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进行测定,测定值应符合理论配合比的要求,偏差不宜大于±20mm。
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拌制50m3或每工作班测试应不少于1次。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测试结果。
⑵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坍落度测试,监理单位见证试验。 4. 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夏季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气温且不宜超过30℃。
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工作班至少测温3次并填写测温记录,监理单位至少测温1次。
⑵检验方法:温度测试。
5.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臵施工缝。其分层厚度(指捣实后厚度)应根据振捣能力、搅拌能力及结构要求等条件确定。一般在25-30cm,最大摊销厚度不宜大于40cm,泵送混凝土的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cm。
6. 施工缝的留设位臵和处理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 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⑵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
7.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11
(1)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除时,处理层混凝土须达到下列强度
①用水冲洗凿毛时,须达到0.5Mpa; ②用人工凿除时,须达到2.5Mpa; ③用风动凿毛时,须达到10Mpa.
(2)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存有积水。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刷上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施工缝宜在混凝土面上铺一层厚10-20mm水胶比比混凝土略小的1:2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宜比新浇筑混凝土减少10%。
8.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有关专业标准的规定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5℃,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墩台、梁体混凝土不宜大于15℃),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⑵自然养护时;
1)在浇筑完毕后应对混凝土进行保水潮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表6.4.9的规定。
2)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洒水,预制梁混凝土表面应喷涂养护剂,并采取保温措施。
3)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⑶蒸气养护时:
1)蒸气养护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5℃,混凝土浇筑完4~6h终凝后方可升温。升温、降温速度不得大于10℃/h。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高不得大于65℃。
2)蒸气养护结束后,应及时采取措施,,继续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自然养护,自然养护时间不得少于《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表6.4.9的规定。
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⑵检验方法:测温检查。
9.拆模时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墩台、梁体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以及箱梁腹
12
板内外侧混凝土之间的温差均不得大于15℃)。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前不得拆模。
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⑵检验方法:测温检查。
10.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预应力混凝土、喷射混凝土、蒸气养护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28d,其它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56d。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其试件的取样与留臵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1次。
(3)现浇混凝土的每一结构部位,取样不得少于1次。 (4)每次取样至少留臵一组试件。
(5)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留臵组数应按设计要求、相关标准规定和实际需要确定。
1)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规定的取样与留臵频率所需数量制作试件。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的次数为施工单位制作试件检验次数的20%或10%,但至少1次。
2)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监理单位检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11. 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臵组数应按设计要求、相关标准规定和实际需要确定。桥梁的墩台、梁部和隧道的衬砌等重要部位应制作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其取样、养护方式和试件留臵数量应符合铁道部现行标准《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的规定。
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相关标准规定和实际需要数量进行检验;对桥梁每墩台、每孔(片)梁和隧道每200m衬砌应按不同强度等级检验各不少于1次。监理单位见证试验或平行检验的次数为施工单位检验次数的20%或10%,但至少1次。
⑵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监理单位检查混凝土
13
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试验或平行检验。
12. 当设计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有要求时,其弹性模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弹性模量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试件制作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随构件同条件养护的终张拉/放张弹性模量试件不得少于一组。 (2)标准条件养护28d 弹性模量试件不得少于一组。
(3)其它条件养护试件按设计要求、相关标准规定和实际需要确定。 1)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规定制作弹性模量试件。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的次数为施工单位制作试件检验次数的20%或10%,但至少1次。
2)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监理单位检查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13. 当设计对混凝土抗渗等级有要求时,其抗渗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抗渗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
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000m3同配合比、同施工工艺的混凝土应至少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6个),不足5000m3时也应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隧道衬砌每200m应至少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监理单位见证试验或平行检验的次数为施工单位检验次数的20%或10%,但至少1次。
⑵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抗渗试验。监理单位检查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试验或平行检验。
14 .普通混凝土结构表面的非受力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表面不得出现裂缝。
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⑵检验方法:观察、测量。 (二)一般项目
1.结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除相关专业技术文件、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应符合表3-5的规定。
14
结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 表3-5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轴线位臵 表面平整度 高 程 垂直度 截面尺寸 项 目 基 础 梁、柱、板、墙 基 础 梁、柱、板、墙 梁、桁架的拱度 中心位臵 预留孔洞 预埋件中心位臵 尺 寸 允许偏差 20mm 10mm 8mm ±30mm ±10mm h/1000 +20 0 mm +5 -2 mm 15mm +10 0 mm 5mm 检验方法 每边尺量不少于2处 2m靠尺和塞尺测量不少于3处 测量不少于2处 吊线尺量 尺量不少于3处 拉线尺量 尺 量 2.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露筋、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
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⑵检验方法:观察。 (三)大体积混凝土
1、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1m,或易由温度应力引起裂缝的混凝土,应按设计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制定专门的施工技术方案。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和低水泥用量,必要时可掺用适量粉煤灰和缓凝减水剂;或采取降低拌合物温度和埋设循环冷却水管等措施。当设计许可可在混凝土中填放片石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结构最小尺寸的1/4; (2)片石在填放前应用水冲洗;
(3)片石应均匀分布,安放稳妥。片石间净距不得小于15cm ,其与模板的间距不宜小于25cm,且不得与钢筋接触;
(4)最上层片石顶面应覆盖25cm以上的混凝土层。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养护期间测定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其拆模温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温差不宜大于25°C。
(1)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2)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用温度计量测温度;监理单位检查测温记录。
15
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采取养护措施。其养护时间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表6.4.9的规定。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宜小于28天。
(1)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2)检验方法:测温检查。 (四)泵送混凝土 1一般规定
(1)混合料利用混凝土泵通过管道输送的泵送混凝土施工应制订专门的施工技术方案。
(2)泵送混凝土泵送施工前应进行试泵送。
(3)泵送混凝土施工必须采用保水性好、泌水性小的水泥品种,其品质指标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2主控项目
(1)泵送混凝土施工用细骨料除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宜采用中级细骨料,通过0.315mm筛孔的砂应不小于15%。
(2)泵送混凝土施工用粗骨料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宜采用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与输送管道内径之比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A、泵送高度在50m以下时,碎石不宜大于1:3,卵石不宜大于1:2.5; B、泵送高度在50m~100m时,碎石不宜大于1:4,卵石不宜大于1:3。 C、泵送高度在100m以上时,碎石不宜大于1:5,卵石不宜大于1:4。 (3)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A、泵送混凝土的压力泌水率S10不宜大于40%。
B、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选用应考虑坍落度损失值。泵送混凝土入泵坍落度不宜小于80mm;当泵送高度大于100m时,不宜小于180mm。
C、泵送混凝土的水胶比应满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表6.3.4—1的要求。
D、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宜为38~45%。
E、泵送混凝土水泥用量(含掺合料)不宜小于300kg/m3 。 (4)泵送混凝土入泵时的坍落度及其偏差,应符合表3-6的规定。
16
泵送混凝土入泵坍落度允许偏差 表3-6 序号 1 2 所需入泵坍落度(mm) ≤100 >100 入泵坍落度允许偏差(mm) ±20 ±30 (五)水下混凝土 1、一般规定
(1)水下混凝土的浇筑,应在静水条件下有杉竖向导管法灌注,导管使用前应进行充水加压检查。
(2)当水下混凝土浇筑面积较大时,应采用数根导管同时浇筑。导管的规格、数量、安放位臵及浇筑速度可根据下表确定
导管作用范围表 表3-7 序号 1 2 3 导管内径(mm) 250 300 300-500 导管作用半径(m) 1.1左右 1.3-2.2 2.2-4.0 1.0以上 导管下口要求埋入深度(m) (3)水下混凝土应连续浇筑,遇特殊情况须间歇时,间歇时间不得大于30min。
2主控项目
(1)水下混凝土施工用水泥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补充标准》,其初凝时间不应早于2h。
(2)水下混凝土配合设计除应符合《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3-2003)第6.3.1条规定外,其配制强度应较普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提高10%-20%;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50kg/m3,当掺用外加剂、掺合料时,水泥用量可减少,但不得小于300kg/m3。
(4)水下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浇筑初始阶段,水下混凝土应在导管底端形成锥体。浇筑钻孔桩时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内的长度不宜小于1.0m;浇筑封底混凝土时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内的长度不宜小于0.8m。继续浇筑的混凝土不应再与水接触。
2)水下混凝土顶面的流动坡度宜在1:5以下。 (5)水下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标准养护检查试件强度应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的规定检验评定,结果必须符合设计强度等级的1.15倍。
2)当设计要求钻芯取样时,钻芯取样试件的平均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
17
度标准值。
(6)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180mm-220mm,在可能与水接触的最初浇筑阶段,坍落度可适当减少。
三、混凝土运输
1、混凝土运输的一般要求
(1)混凝土宜采用内壁平整光滑、不吸水、不渗漏的运输设备进行运输。
(2)混凝土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保证浇筑过程中连续进行。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的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运至浇筑地点的混凝土应保持均匀和规定的坍落度。当运至现场的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
(3)用吊斗(罐)运输混凝土时,吊斗(罐)出口到承接面间的高度不得大于2m。吊斗(罐)底部的卸料门应开启方便,并不得漏浆。
2、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已搅拌好的混凝土时,运输过程中宜以每分钏2-4转的转速搅动,当搅拌运输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高速旋转20-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中。 四、混凝土的养护
已灌注完的混凝土,在养护时监理工程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事项: 1.混凝土的养护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第6.4.9条的规定;
2.混凝土浇灌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覆盖潮湿蓄水材料并浇水养护; 3.浇水养护期限: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碴硅酸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昼夜,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不得少于14昼夜;
4.如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应加以覆盖,防止水分蒸发或受冻;
5.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6.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应根据所用水泥品种、气候条件及养护方法而定。
7.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合用水相同。
18
8.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面时,宜涂刷养护剂。
9.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后,要及时养护防止出现裂纹。混凝土采用保湿蓄热法养护,即在构件四周及表面覆盖帆布或草袋,用冷却管流出的水进行养护。经常浇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通过调节冷却水管进出水流量和流速,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内部降温效率,控制温差,缩短混凝土养护时间。
10.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效果可直接从事先预埋在混凝土中的温度传感器来观察,以使整个养护过程处于监控之中。
五、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的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 1.一般规定
⑴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标准成型方法及强度试验方法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的有关规定。
⑵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及承包单位共同选定。
2.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臵和养护
⑴对选定的混凝土结构部位,在混凝土施工时,均应留臵同条件养护试件。
⑵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臵的组数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5组,且不应少于2组。具体留臵组数应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前,由监理、(建设)及承包单位共同确定。
⑶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灌注入模处取样。
⑷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臵在靠近相应结构部位的适当位臵,采取与结构部位相同的养护方法。且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保证同条件养护试件不丢失和损坏。
3.等效养护龄期
⑴同条件养护的等效养护龄期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龄期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确定。
⑵同条件自然养护的等效养护龄期,可根据结构所处环境气温和养护条件按下列规定确定:
①按养护期间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不计0℃及以下的龄期);
②不应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
19
⑶冬期施工、蒸汽加热养护及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等效养护龄期,可根据结构的实际养护条件,按《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第8.3.1条原则确定。
⑷同条件养护试件养护温度的记录应符合《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附录S的规定。
4.混凝土强度折算和评定
⑴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达到确定的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⑵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代表值应根据强度试验结果按现行《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确定后,乘折算系数取用。折算系数宜取1.10。
⑶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的检验结果应按现行《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进行评定。
5.混凝土检验评定应按《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规定执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驻现场监理工程师应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控:
⑴混凝土灌注的检查
①灌注前检查灌注基面准备情况,钢筋、模板位臵及尺寸以及安装情况。 ②对混凝土组成材料进行试验鉴定,混凝土配合比的检查。 ⑵混凝土拌制和灌注中的检查
①对混凝土组成材料、混凝土混合料的质量性能及灌注质量进行检查控制。
②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的检测。
③掺用外加剂时,注意检查渗入量、施工工艺、拆模后混凝土外观进行检查。
⑶混凝土灌注后,应对其养护情况、拆模情况、拆模后混凝土外观进行检查。
第三节 钢筋工程
一、一般规定
1.从事钢筋加工和焊(连)接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钢筋正式焊(连)接前,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连)接性能检验,合格后方能正式生产。
20
2.钢筋在运输、加工和贮存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并按品种、规格和检验状态分别标识存放。
3.灌注混凝土前,施工单位应对钢筋隐蔽前的下列内容进行检查,形成施工记录。
⑴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臵和间距等;
⑵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臵、接头数量和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⑶预埋件的规格和数量等; ⑷钢筋保护层厚度。
4.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按规定程序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二、原材料 (一)主控项目
1、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等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60t为一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抽检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20%或10%,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并按批进行抽样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监理单位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报告并随机抽样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2、钢筋保护层垫块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垫块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结构本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规定数量制作试件进行试验;监理单位见证试验或平行检验并检查质量证明文件。
检验方法:按规定方法试验。 (二)一般项目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⑵检验方法:观察。 三、钢筋加工
21
(一)主控项目
1、钢筋的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曲直径d m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
⑵.受拉热轧光圆和带肋钢筋的末端,当设计要求采用直角形弯钩时,直钩的弯曲直径d m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
⑶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
⑷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作不小于90°的弯钩,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应作135°或180°的弯钩;弯钩弯曲直径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直径的2.5倍;弯钩端直线段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钢筋编号各抽检10%,且各不少于3件;监理单位平行检验为施工单位抽检数量的10%,且各不少于一件。
检验方法:尺量。 (二)一般项目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3-8的规定。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3-8 序号 1 2 3 名 称 受力钢筋全长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臵 箍筋内净尺寸 允许偏差(mm) ±10 20 ±3 检验方法 尺量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钢筋编号各抽检10%,且各不少于3件。 五、钢筋连接 (一)主控项目
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⑵检验方法:观察。
2.钢筋接头技术要求和外观质量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附录B的规定。钢筋焊接接头应按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承受静力荷载为主的直径为28mm~32mm带肋
22
钢筋采用冷挤压套筒连接接头,应按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⑴检验数量:钢筋接头的外观质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以同级别、同规格、同接头形式和同一焊工完成的每2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冷挤压套筒连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以同等级、同规格和同接头型式的每2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20%,但至少一次。
⑵检验方法:钢筋接头外观检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观察和尺量。焊接接头和冷挤压套筒连接接头力学性能检验;施工单位做拉伸试验,闪光对焊接头增做冷弯试验;监理单位检查力学性能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二)一般项目
1.钢筋接头应设臵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臵。配臵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焊(连)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
⑵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 ⑶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⑷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注:两焊(连)接接头在钢筋直径的35倍范围且不小于500mm以内、两绑扎接头在1.3倍搭接长度范围且不小于500mm以内,均视为“同一截面”。
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⑵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 六、钢筋安装 (一)主控项目
安装的钢筋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
23
(二)一般项目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除相关专业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应符合表3-9的规定。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3-9 序号 名 称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排距 ±5 尺量,两端、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基础、板、墙 ±20 中间各1处 2 间距 柱、梁 ±10 3 分布钢筋间距 ±20 绑扎骨架 ±20 尺量,连续3处 4 箍筋间距 焊接骨架 ±10 5 弯起点位臵(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30 尺量 +10 C ≥35 -5 钢筋保护层厚度C+5 尺量,两端、 6 25<C <35 (mm) -2 中间各2处 +3 C ≥25 -1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第四节 混凝土冬季施工.
一、一般规定
1.根据工地气温资料,室外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应采取冬季施工的措施。
2.冬季施工期间,当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前,混凝土不得受冻。当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过到5Mpa前,也不得受冻。浸水冻融条件下的混凝土开始受冻时,其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75%。
二、混凝土的配制、搅拌和运输
1、搅拌混凝土前,应先经过热工计算,并经试拌确定水和骨料需要预
24
热的最高温度。水泥、矿物掺加料等可在使用前运入暖棚进行自然预热,但不得直接加热。
2、混凝土宜选用较小的水胶比和较小的坍落度。
当需要对水进行加热处理时,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以热至80℃以上,但搅拌时应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拌匀后再投入水泥。
当加热水尚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骨料均匀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
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重新调整拌合料的加热温度。
混凝土搅拌的时间宜较常温施工延长50%左右。 3、骨料中不得混有冰雪、冻块及易被冻裂的矿物质。 4、搅拌设备宜安装在气温不低于10℃的厂房或暖棚内。
5、混凝土的运输容器应有保温措施。运输时间应缩短,并尽量减少中间倒运环节。
三、混凝土的浇筑
1、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及钢筋上的冰雪和圬垢。当环境气温低于-10℃时,应将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钢筋和金属预埋件加热至正温。
2、新、旧混凝土施工缝的清理工作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第7.7.4条的有关规定。
(1)当旧混凝土面和外露钢筋(预埋件)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应对距离新、旧混凝土施工缝1.5m范围内的旧混凝土和长度在1.0m范围内外露钢筋(预埋件)进行防寒保温。
(2)当混凝土需加热养护时,对于用冻结法开挖的地基,或在冻结线以上且气温低于-5℃的地基,应做隔热层。
3、混凝土应采用分层连续的方法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小于20cm。 4、采用加热养护的整体结构,当混凝土的养护温度高于40℃时,应预先安排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施工缝的位臵。
5、喷射混凝土作业区的环境气温和进入喷射机的材料温度不应低于5℃。已喷射混凝土的强度未过到5Mpa前不得受冻。
6、预应力混凝土的孔道灌浆应在正常温下进行,其强度过到25Mpa前不得受冻。
25
四、混凝土的养护与拆模
1、混凝土开始养护时温度应按施工方案通过热工计算确定,但不得低于5℃。细薄截面结构不宜低于10℃。
2、当室外最低气温高于-15℃时,地下工程或表面系数(冷却面和体积的比值)不大于15m-1的工程应优先蓄热法养护。
位于基坑中的混凝土,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可待顶面混凝土初凝后,采取旗水淹没的方法养护。但当基坑地下水位超出混凝土顶面的高度小于冰层厚度时,不得放水养护。
3、当用蓄热法养护不能达到要求时,可采用外部热源加热法养护,养护制度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整体浇筑表面系数等于或大于6m-1的结构,升温速度不得大于15℃/h;浇筑表面系数小于是6m-1的结构,升温速度不得大于10℃。
(2)用蒸汽加热法养护的混凝土,当采用快硬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养护温度不得高于60℃。
(3)采用电热法养护的混凝土,当结构的表面系数小于15m-1时,养护温度不宜高于40℃;当结构的表面系数大于15m-1时,养护温度不宜高于35℃。
(4)恒温养护结束后,表面系数等于或大于6m-1的结构,降温速度不得大于15℃/h;表面系数小于6m-1的结构,降温速度不得大于5℃。
4、当采用暖棚法养护混凝土时,棚内底部温度不得低于5℃,混凝土表面应保持湿润;采用燃煤加热时,应将烟气排出棚外。
5、拆除模板和保温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混凝土已达到《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7.10.1的强度要求,并符合10.1.3条抗冻强度规定后,方可拆除模板。
(2)混凝土与环境的温差不得大于15℃。当温差在10℃以上但低于15℃时,拆除模板后的混凝土表面宜采取临时覆盖措施。
五、混凝土的质量检查
冬季混凝土施工,监理工程师特别要加强质量监控。
1.冬季施工时,混凝土质量检查应遵守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查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检查外加剂的掺量;
⑵测量水(包括外加剂溶液)和骨料的加热温度和加入搅拌时温度; ⑶测量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的温度和灌注的温度,每一工作班中至少
26
应测量四次。
2.混凝土养护温度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用蓄热法养护时——在养护期间每昼夜四次;
⑵用蒸汽或电加热时——在升、降温期间每小时一次,在恒温期间每两小时一次;
⑶室外气温及周围环境为每昼夜内至少应定时定点测量四次。 3.混凝土养护温度的测定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测温孔的编号及绘制测温孔布臵图;
⑵测量混凝土温度时,测量计不应受外界气温影响,并应在测温孔内至少留臵3分钟;
⑶设臵测温孔,采用蓄热法时应在易于冷却部位设臵;采用加热养护时,应在离热源不同位臵分别设臵;厚大结构应在表面及内部设臵。
第五章 桥梁工程
[监理控制要求]
测 量——桥梁中心线位臵;
桥梁基础中心、支座中心平面位臵及高程; 桥梁截面中心、位臵及平面尺寸。
桥梁质量——原材料及半成品、混凝土配合比及坍落度;
桩基(桩径、钢筋、底标高、倾斜度、入岩深度、桩身灌
注质量)
墩、台、梁(钢筋、预应力钢筋位臵、预应力的施加、模板尺寸、预埋件位臵及混凝土灌注质量)
第一节 基础工程
一、明挖基础(一般规定)
1.基坑开挖前应按地质、水文资料和环保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范围、开挖坡度、支护方案、弃土位臵和防、排水等措施。
2.基坑土方施工应对支护结构、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和监测,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施工,及时处理,待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
3.基底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基础底面不得臵于软硬不均的地层上。
27
⑵基础浇筑前的基坑不得泡水。如发生基坑泡水现象,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满足设计要求。
⑶岩层基底应清除岩面松碎石块、淤泥、苔藓,凿出新鲜岩面,表面应清洗干净,应将倾斜岩面凿平或凿成台阶;
⑷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层基底承重面应修理平整,黏性土层基底整修时,应在天然状态下铲平,不得用回填土夯平。
(二)基 坑 1.主控项目
⑴基坑平面位臵、坑底尺寸必须满足设计和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①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②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
⑵基坑开挖方式和支护形式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 ①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②检验方法:观察。
⑶基底地质条件及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①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②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或进行标准贯入、触探仪检测;监理单位观察和见证检测;勘察设计单位对桥梁地基全部进行现场确认。
⑷基坑回填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夯实应符合规定。 ①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②检验方法:观察。 2.一般项目
基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1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对每个基坑检查不少于5处。
基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4-1 序号 1 2 地质类别 土 石 允许偏差(mm) ±50 +50 -200 检验方法 测量检查 (三)基坑围堰
1、围堰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围堰顶面宜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0.5m; (2)对河流断面被围堰压缩而引起的冲刷,应有防护措施; (3)围堰应尽量做到防水严密,减少渗漏;
28
(4)堰内面积应满足基础施工的需要; (5)围堰应满足强度、稳定性的要求。 2、钢板桩围堰
(1)新钢板桩验收时,应备有出厂合格证,机械性能和尺寸符合要求。经整修或焊接后钢板桩,应用同类型的钢板桩作锁口通过试验检查。验收或整修后的钢板桩应分类、编号、登记存放。锁口不得积水。
(2)钢板桩堆存、搬运、起吊时,不得损坏锁口。 (3)钢板桩接长应以等强度焊接。 (4)插打钢板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插打前,在锁口内应涂抹防水混合料,组拼桩时应朦胧和油灰和棉絮捻塞拼接缝。
2)插打顺序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可由上游分两侧插向下游合拢。 3)插打时必须有可靠的导向设备。宜先将全部钢板桩逐根或逐组插打稳定,然后依次打到设计高程。
4)当吊桩的起重设备高度不够时,可改变吊点位臵,但不低于桩顶以下1/3桩长。
5)钢板桩可用锤击、振动或辅以射水等方法下沉。但在粘土中,不宜使用射水。锤击时应使用桩帽。
6)钢板桩因倾斜无法合拢时,应使用特别楔形钢板桩,楔形的上下宽度之差不得超过桩长2%。
7)钢板桩相邻接头应上下错开不小于2m。
8)围堰将近合拢时,应经常观测四周的冲淤状况,并采取预防上游冲空涌水或下游积淤的措施。
9)同一围堰内使用不同类型的钢板桩时,应将两种不同类型钢板桩的各一半拼接成异型钢板桩。
(5)锁口漏水,可用板条、旧棉絮条等在内侧嵌塞,同时在漏缝外侧水面撒细煤渣与木屑等,使其随水充自行堵塞,必要时可外部堵漏。较深处的渗漏,可将煤渣等沉送到漏水处堵漏。
(6)潮汐地区或河流水位涨落较大地区的围堰,应采取措施防止围堰内水位高于外侧。
(7)拔桩前应向围堰内灌水,保持内外水位相等。拔桩应从下游开始。 (8)打钢板桩过程中,当导向设备失效,钢板桩顶过到设计高程时,
29
平面位臵允许偏差:水中打桩为20cm,陆地打桩为10cm。
(四)混凝土基础 1.模板与支架 ⑴主控项目
模板及支架安装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4.2.1、4.2.2条、第4.3.1条的规定。
⑵一般项目
模板及支架安装的拆除检验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4.2.3条、第4.2.4条和第4.3.2条的规定。
2.钢 筋 ⑴主控项目
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和安装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5.2.1~5.2.3条、第5.3.1条、第5.4.1条、第5.4.2条和第5.5.1~5.5.4条的规定。
⑵一般项目
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和安装的检验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5.2.4条、第5.3.2条、第5.4.3条和第5.5.5条的规定。
3.混凝土 ⑴主控项目
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6.2.1~6.2.7条、第6.3.1~第6.3.4条和第6.4.1~第6.4.16条的规定。
⑵一般项目
①混凝土施工和表面质量检验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6.4.17~6.4.18条的规定。
②基础施工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2的规定。
基础施工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4-2 序号 1
项 目 基础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 允许偏差(mm) ±50 30
检验方法 测量检查每边不少于2处
2 基础顶面高程 ±30 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二、钻孔桩 (一)一般规定
1.钻孔桩应按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试桩,以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和检验桩的承载力,并应具有完整的试桩资料。
(二)主控项目
1、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必须核实地质情况。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勘察设计单位对代表性的桩进行现场确认。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观察。 2、孔径、孔深和孔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测量检查和用检孔器或成孔检测仪器检查。
3、钻孔桩护筒应坚实不漏水,护筒埋深应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测量检查。
4、泥浆指标应根据钻孔机具、地质条件确定。对制备的泥浆应试验全部性能指标,钻进时应随时检查泥浆比重和含砂率。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泥浆比重和含砂率试验;监理单位见证试验。 5、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清底,孔底沉渣应清除干净,满足客运专线铁路相关设计规范及设计文件提出的沉降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测量。
6、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水下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强度必须符合设计强度等级的1.15倍。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根桩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混凝土试件不得少于2组;每个桩基础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数量为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10%,且不少于2组。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监理单位检查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和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31
7、桩身顶端必须清理上层浮浆露出新鲜混凝土面。桩顶高程和主筋伸入承台的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测量。
8、钻孔桩桩身混凝土应匀质、完整。其检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⑴对钻孔桩桩身混凝土应全部进行无损检测。检测方法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工程桩基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的规定。
⑵对桩身混凝土质量有疑问和设计有要求的桩,应采用钻芯取样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查检测报告;监理单位见证检测并检查检测报告。 9、桩尖注浆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按设计要求数量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注浆检测;监理单位见证检测。 10、桩承载力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按设计要求数量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静载试验;监理单位见证试验;勘察设计单位进行现场确认。
(三)钻孔桩基础应根据设计图纸标明的桩径、地质、数据,选择钻机类型,试验配制护壁泥浆,防止孔壁坍塌,按照施工规范要求钻进,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必须核实地质情况承包单位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四)钻孔桩施工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孔场地
⑴在旱地上,应清除杂物,整平场地,如遇软土,适当处理。 ⑵在浅水中,宜用筑岛法施工,筑岛面积应按钻孔方法、钻机大小等要求决定。
⑶在深水中,可搭设工作平台。平台底宜在施工水位以上并应牢固稳定,能支承钻机和完成钻孔作业。如水流平稳,钻机可设在船上钻孔,但必须锚锭稳定。
2.制浆池、沉淀池和泥浆池,可设在桥的下游,也可设在船上或平台上。
32
3.钻孔前应设臵坚实不漏水的护筒:
⑴钢护筒:在旱地或水中均可使用,筒壁厚度可根据钻孔桩孔径、埋深及护筒方法选定。一般钻孔桩为4~8mm;必要时,可按钻孔桩孔径、埋设方法和深度通过计算确定。
⑵钢筋混凝土护筒:宜在水深不大的钻孔使用,壁厚为8~10cm。 4.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当使用旋转钻机时应大于20cm,使用冲击钻机时应大于40cm。
5.护筒顶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并高出施工地面0.5m。其高度尚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
6.护筒埋臵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在岸滩上,黏性土、粉土不小于1m,砂类土不小于2m。当表面土层松软时,宜将护筒埋臵在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0.5m。
⑵水中筑岛,护筒宜埋入河床面以下1m左右。在水中平台上设臵护筒,可根据施工最高水位、流速、冲刷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必要时打入不透水层。
7.在岸滩上埋设护筒,应在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可用锤击、加压、振动等方法下沉护筒。
在水中平台上,下沉护筒,应有足够高度的导向设备,控制护筒位臵。 8.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倾斜度不得大于1%。 9.在砂类土、碎石类土或黏土砂土夹层中钻孔应用泥浆护壁。 在黏性土中钻孔,当塑性指数大于15,浮渣能力能满足施工要求,可利用孔内原土造浆护壁。
冲击钻机钻孔,可将黏土加工后投入孔中,利用钻头冲击造浆。 10.泥浆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泥浆比重:
①正循环旋转钻机、冲击钻机使用管形钻头时,入孔泥浆比重可为1.1~1.3。
②冲击钻机使用实心钻头钻孔时,孔底泥浆比重不宜大于: A、黏土、粉土 1.3 B、大漂石、卵石层 1.4 C、岩石 1.2
D、反循环旋转钻机入孔泥浆比重可为1.05~1.15。
33
⑵黏 度: 入孔泥浆黏度,一般地层为16~22s,松散易坍地层为19~28s。
⑶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宜大于4%。 ⑷胶体率:不应小于95%。 ⑸PH 值:应大于6.5。
11.泥浆原料宜选用优质黏土,有条件时,可优先采用膨润土造浆。为了提高泥浆的黏度和胶体率,可在泥浆中投入适量的烧碱或碳酸钠,其掺量由试验决定。
12.造浆后应试验全部性能指标,钻进中,应随时检验泥浆比重和含砂率,并填写泥浆试验记录表。
(五)钻孔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机安装及钻孔
⑴安装钻机时,底架应垫平,保持稳定,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钻机顶端应用缆风绳对称拉紧。钻头或钻杆中心与护筒顶面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cm。
⑵钻机钻孔时,孔内水位宜高于护筒底脚0.5m以上或地下水位以上1.5~2.0m;在冲击钻进中取渣时和停钻后,应及时向孔内补水或泥浆,保持孔内水头高度和泥浆比重及粘度。
⑶钻进时,起、落钻头速度宜均匀,不得过猛或骤然变速。孔内出土,不得堆积在钻孔周围。
⑷钻孔应一次成孔,中途不得停顿。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对孔位、孔径、孔深和孔形等进行检查,并按规范填写钻孔记录表。孔位偏差不应大于10cm。
2.冲击钻机钻孔
⑴在碎石类土、岩层中宜用十字形钻头;在黏性土、砂类土层中宜用管形钻具。
⑵吊钻的钢丝绳必须选用软性、优质、无死弯和无断丝者,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2。钢丝绳下钻头的联结必须牢固。主绳与钻头的钢丝绳搭接时,两根绳径应相同。捻扭方向必须一致。
⑶用冲击钻孔,为防止冲击振动使邻孔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已灌注混凝土的凝固,应待邻孔混凝土灌注完毕,并达到2.5MPa抗压强度后方可开钻。
⑷冲击法造孔时,应采用小冲程开孔,使初成孔坚实、竖直、圆顺,能
34
起导向作用,并防止孔口坍塌。钻进深度超过钻头全高加冲程后,方可进行正常的冲击。坚硬漂、卵石和岩层采用中、大冲程,松散地层应采用中、小冲程。
钻进过程中,必须勤松绳、少量松绳,不得打空锤;勤抽渣,使钻头经常冲击新鲜地层。每次松绳量,应根据地质情况、钻头形式、钻头质量决定。
⑸钻进时,应经常检查钻头转向装臵。
⑹钻孔时,应经常检孔。更换新钻头前必须检查到孔底,始可放入新钻头。
⑺钻进时应有备用钻头,轮替使用。钻头直径磨耗超过1.5cm时,应及时更换、修补。
3.旋转钻机钻孔
⑴正、反循环旋转钻机适用于黏性土、砂类土及碎石类土,可根据地质条件、钻孔直径及钻进深度选用钻机和钻头。
⑵旋转钻机的起重滑轮和固定钻杆的卡机,应在同一垂直线上,保持钻孔垂直。
⑶开钻时,宜低档慢速钻进,钻至护筒下1m后,再以正常速度钻进。 ①在钻进过程中,应经常注意土层变化,对不同的土层采用不同的钻速、钻压、泥浆比重和泥浆量。
②在砂土、软土等容易坍孔的土层宜采用低档慢速钻进,同时提高孔内水头,加大泥浆比重。
使用反循环旋转钻机钻孔时,应将钻头提离孔底约20cm,待泥浆循环畅通,方可开始钻进。
③潜水钻机钻进时,可根据土质软硬控制进尺。钻机电流就控制在额定的范围内,如电流突然上升,应提出钻具,找出原因,消除故障。
4.钻孔异常处理
⑴钻孔中发生坍孔后,应查明原因和位臵,进行分析处理。坍孔不严重者,可加大泥浆比重继续钻进;严重者回填重钻。
⑵出现流沙现象后,应增大泥浆比重,提高孔内压力或用黏土作成大泥块或泥砖挤入流沙层,加强孔壁,堵住流沙。
⑶弯孔不严重时,可重新调整钻机或卡杆继续钻进。发生严重弯孔、梅花孔、探头石时,应回填修孔,必要时反复几次修孔。冲击法修孔,应回填硬质带角棱的石块。并多填0.5m。
35
⑷出现缩孔时,可提高孔内泥浆面或加大泥浆比重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方法,恢复孔径。
⑸发生卡钻时,不宜强提。应查明原因和钻头位臵,采用取晃动大绳或钻头以及其他措施,使钻头松动后再提起。
⑹发生掉钻时,应及时摸清情况,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尽快处理。如钻头被埋住,应首先清除泥砂,再进行打捞。
⑺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6规定。
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4-6 序号 1 2 3 项 目 顶面位臵 护 筒 倾斜度 孔位中心 倾斜度 允许偏差 50mm 1% 50mm 1% 检验方法 测量检查 (五)清孔及灌注水下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孔至设计高程经过检查后,应即进行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允许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柱桩不大于5㎝;摩擦桩不大于20㎝。
2.清孔可采用下列方法:
⑴抽碴法:适应于冲击钻机、冲抓钻机造孔;
⑵吸泥法:适应冲击钻造孔,但土质松软孔壁容易坍塌时,不宜使用; ⑶换浆法:正、反循环旋转钻机宜使用换浆法清孔。抽渣或吸泥时,应及时向孔内注入清水或新鲜泥浆,保持孔内水位,避免坍孔。
换浆法的清孔时间,以排出泥浆的含砂率与换入泥浆的含砂率接近为准。
3.柱桩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应射水(或射风)冲射孔底3~5min,翻动沉淀物,然后立即灌注水下混凝土。射水(风)压力应比孔底压力大0.05MPa。
4.不得用加深孔底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
5.钢筋笼主筋与加强箍筋必须全部焊接且宜整体吊装入孔。当条件困难时,可分段入孔,上下两段应保持顺直。接头应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的有关规定。
6.钢筋笼入孔后,应牢固定位。
36
7.水下混凝土的导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内径一致,直径可采用20~30cm,中间节长宜为2m,底节长4m。
⑵使用前应试拼、试压、不得漏水,并编号及自下而上标示尺度。导管轴线偏差依孔深、钢筋笼内径与法兰盘外径差值而定,不宜超过孔深的0.5%,亦不宜大于10cm;组装时,连接螺栓的螺帽宜在上;试压的压力宜等于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
⑶导管长度可根据孔深、操作平台高度等因素决定,漏斗底至孔口距离应大于一中间节导管长。
⑷导管接头法兰盘宜加锥形活套,底节导管下端不得有法兰盘。 ⑸有条件时可采用螺旋丝扣型接头,但必须有防止松脱装臵。 8.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应采用18~22cm。
9.水下混凝土封底,必须有隔水栓,隔水栓应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能顺利排出。
10.混凝土的初存量应满足首批混凝土入孔后,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得小于1m,并不宜大于3m;当桩身较长时,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可适当加大。
水下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不得中途停顿。
11. 水下混凝土灌注面宜高出桩顶设计高程1.0m。
12. 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设专人经常测量导管埋入深度,并按规范要求作好记录。
13. 灌注过程中,当因导管漏水或拔出混凝土面、机械故障、操作失误或其他原因,造成断桩事故时,应予重钻或会同有关单位研究补救措施。
14. 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水下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强度必须符合设计强度等级的1.15倍。施工单位每根桩在灌注地点随机抽样制作试件不得少于2组。监理人员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数量为承包单位检验数量20%、10%且不少于2组。
15、桩身顶端必须清理上层浮浆露出新鲜混凝土面。桩顶高程和主筋伸入承台的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6、钻孔桩桩身混凝土应均质、完整。其检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桩身混凝土应全部进行无损检测。检测方法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没规程》(TB10218)的规定。
37
声测管的材料及埋设工艺
①声测管应具有一定的强度、韧性及钢度,宜采用内径为43-60mm的钢管,接头宜采用螺纹连接。
②声测管埋设数量应根据桩径确定。桩径0.6-1.0m的宜埋设双管,桩径1.0-2.0m宜埋设3根管,桩径2m以上宜埋设4根管。
③声测管在桩中布臵,应基本等分桩的圆周。各相对应声测管的间距应基本保持均匀。当需要估算基桩混凝土强度时,声测管的间距应保证相对误差不大于3%,并在下钢筋笼时,直接分段测理,记录间距。
④声测管应焊接或绑扎在钢筋笼内侧。声测管接头和管内必须严格封闭。
⑤声测管应埋设到桩底,为便于检测,声测管应高出检测工作面300mm以上。
⑥声测管在在随钢筋笼下沉时,要求每下沉一节钢筋笼,向管内注一次清水。下沉完毕后,应将测管注满清水,并将外露管头用铁板、木塞等物封闭。
17、桩尖注浆应符合设计要求。 18、桩承载力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第二节 桥梁承台工程
一、模板及支架
(一)主控项目
模板及支架安装和拆除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4.2.1条、第4.2.2条和第4.3.1条的规定。
(二)一般项目
模板及支架安装和拆除的检验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4.2.3条、第4.2.4条和第4.3.2条的规定。
二、钢筋 (一)主控项目
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和安装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5.2.1~5.2.3条、
38
第5.3.1条、第5.4.1条、第5.4.2条和第5.5.1~5.5.4条的规定。
(二)一般项目
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和安装的检验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5.2.4条、第5.3.2条、第5.4.3条、第5.5.5条的规定。
三、混凝土 (一)主控项目
1.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6.2.1~第6.2.7条、第6.3.1~第6.3.4条和第6.4.1~第6.4.16条的规定。
2.桩头与承台连接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承台边缘与桩外缘净距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⑴桩径小于等于1m时,承台边缘与桩外缘净距不小于0.5倍桩径,且不小于250㎜;
⑵桩径大于1m时,承台边缘与桩外缘净距不小于0.3倍桩径,且不小于50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二)一般项目
1.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的检验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6.4.18条的规定。
2.承台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7的规定。
承台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4-7 序号 1 2 3 4 项 目 尺 寸 顶面高程 轴线偏位 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允许偏差(mm) ±30 ±20 15 ±50 检验方法 尺量长、宽、高各2点 测量5点 测量纵横各2点 尺量各边2处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第三节 墩台工程
一、一般规定
39
1. 模板及支架、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的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2.实体墩台身定型模板安装好后,检查轴线、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后加固,保证模板在灌注混凝土过程受力后不变形、不移位。模内干净无杂物,拼合平整严密。支架结构的立面、平面安装牢固,并能抵挡振动时偶然撞击。
3.空心墩台身定型模板组装按由内到外的顺序,在平地上进行组装;组装时,内外钢环按圆心对称安装在辐射梁上,严禁有偏心;辐射梁均匀分布在半个圆周,采用丁顺结合布臵,安装好后将所有螺丝拧紧,要求尺寸正确,施工缝横平竖直,接缝严密,不漏浆,对于加固所用脚手架用钢管连接螺栓固定牢固。
4.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杜绝因养护时间不够而发生粘模。拆除模板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涂养护剂进行养护。、
5.防水层的施工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15.2节的有关规定。
6.墩台施工,应督促施工单位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工艺设计。
7.墩台施工中应经常检查中线、高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墩台施工完毕,应对全桥中线、高程、跨度贯通测量,并用墨线标出各墩台中心线、支座十字线、梁端线及锚栓孔位臵。
8.墩台施工完毕应及时对河道进行疏通清理,做好环境保护。 9.台后填土按过渡段设计时,其施工质量验收应按《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的相关规定办理。
二、模板与支架 (一)主控项目
1.模板及支架安装和拆除的检验必须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4.2.1条、第4.2.2条和第4.3.1条的规定。
2.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用温度计测量;监理单位检查拆模时的温度记录。 (二)一般项目
1.模板及支架拆除的检验应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
40
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4.3.2条的规定。
2.模板及支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表4-8的规定。
序号 1 2 3 4 5 6 7 墩台模板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4-8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前后、左右距中心尺寸 ±10 测量检查每边不少于2处 表面平整度 3 2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 相邻模板错台 1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空心墩壁厚 ±3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同一梁端两垫石高差 2 测量检查 墩台支承垫石顶面高程 0 经纬仪测量 -5 预埋铁件和预留孔位臵 5 纵横两向尺量检查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安装段全部检查。 三、钢筋 (一)主控项目
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和安装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5.2.1~5.2.3条、第5.3.1条、第5.4.1条、第5.4.2条和第5.5.1~5.5.4条的规定。
(二)一般项目
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和安装的检验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5.2.4条、第5.3.2条、第5.4.3条和第5.5.5条的规定。
四、混凝土 (一)主控项目
1.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6.2.1条~第6.2.7条、第6.3.1~6.3.4条和第6.4.1条~第6.4.16条的规定。
2.墩台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当分段浇筑时,混凝土与混凝土之间接缝,周边应预埋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筋或其他铁件,埋入与露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间距不应大于直径的20倍。
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⑵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
3.桥台顶道碴槽面排水坡应符合设计要求。 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⑵检验方法:观察和测量。
41
4.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 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⑵检验方法:观察和用刻度放大镜检查。 (二)一般项目
1.混凝土施工的检验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6.4.18条的规定。
2.混凝土墩台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9的规定。
序号 1 2 3 4
混凝土墩台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4-9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墩台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空心墩壁厚 桥墩平面扭角 表面平整度 简支 混凝 土梁 简支钢梁 (1)每片混凝土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差 (2)每孔混凝土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差 支承垫石顶面高差 ±20 ±5 2° 5 3 4 5 0 -10 5 检验方法 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 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 5 6 7 8 测量检查 支承垫石顶面高程 预埋件、预留孔位臵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个墩台全部检查。
第四节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
一.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 1.预制场地的建设
制梁场的布臵应有利于桥梁的预制、存放、运输及架设。制梁场地的选 择主要根据架梁计划而定,同时要考虑交通状况、原材料来源、地形地貌、地质概况、水电供应和环保要求等因素,一般设在桥梁比较集中的地段内。 制梁场必须具有稳定的生产规模和较为齐全的生产设备。对制梁场的规模应 做具体的经济技术分析,根据供应范围内桥梁需要的数量、梁的生产周期、 梁的种类、采用蒸汽养护或自然养护及以后的拆迁、场地的恢复等因素综合
42
考虑,并对砂石料场进行硬化处理。对有盐雾侵蚀影响的梁场,其存梁台位 应高出地面200mm以上。制梁台座、存梁台座、运梁线路的地基应具备足够 的承载能力。必要时制梁台座两端顶梁部位的地基须特殊处理,以防集中受 力而引起地基下沉。 2.进场材料检查 (1)非预应力钢筋:
非预应力钢筋应符合国家现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1)以及《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701-97)有规定,并应满足设计要求。对HRB335钢筋尚应符合碳当量不大于0.5%的规定。钢筋外观要求无裂纹、重皮、锈坑、死弯及油污等。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外观检查合格后每批应按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的要求抽取试样,分别作拉、弯复查试验。如有一项不合格,则加倍取样,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 (2)预应力钢绞线:
预应力钢绞线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 的规定和满足设计要求:钢绞线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先经外观检查,合 格后其力学性能试验按铁道部现行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标准的要求办理。 对钢绞线的弹性模量试验按每批号进行。钢绞线存放应臵于干燥处,避免潮 湿锈蚀。工地存放应高出地面200mm并及时盖好。每批钢绞线由同一批号, 同一强度等级的钢绞线组成。 (3)钢配件:
钢配件的材质应符合国家标准并满足设计要求。支座板采用与设 计规定的盆式橡胶支座型号相配套的支座板。 (4)锚具、防水层、保护层及波纹管材料: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国家现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T14370)的有关规定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防水层材料应根据设计 要求分别采用,其性能应满足铁道部现行混凝土保护层、防水层技术标准的 规定和设计要求。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波纹管应符合质量要求。 3.钢筋的加工及架立
(1)钢筋进场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闪光对焊的有关要求按照TB10210-2001第4.4节 的规定执行。
43
钢筋骨架制作及安装 序号 1 2 3 项 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L≤5000 长的净尺寸 L>5000 弯起钢筋的位臵 箍筋内边距离尺寸差 允许偏差(mm) ±10 ±20 ±20 ±3 (3)现场绑扎钢筋时有关规定:
1)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也可用点焊焊牢。 2)除设计有特殊规定者外,梁中的箍筋应与主筋垂直。
3)箍筋的末端应向内弯曲;箍筋转角与钢筋的交接点均应绑扎牢。 4)箍筋的接头(弯钩接合处),在梁中应沿纵向线方向交叉布臵。 5)绑扎用的铁丝要向里弯,不得伸向保护层内。 6)钢筋的绑扎允许偏差见下表。
钢筋绑扎允许偏差
序号 1 2 3 4 5 6 4.制孔
预应力筋孔道的位臵及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灌浆工艺的要求。制 孔管应管壁严密不易变形,确保其定位准确,管节连结平顺。孔道锚固端的预埋钢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孔道成型后应对孔道进行检查,发现孔道阻塞或残留物应及时处理。 5.钢模板的制作、安装和拆卸
(1)钢模板由侧模、内模、底模和端模组成。内、侧模由整体或拼装式钢模 板组成,并配有相应的装、拆机构。
44
项 目 桥面主筋间距及位臵偏差(拼装后检查) 底板钢筋间距及位臵偏差 箍筋间距及位臵偏差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设计值偏差 其它钢筋偏移量 允许偏差(mm) ≤15 ≤8 ≤15 +5,0 ≤20 腹板箍筋的不垂直度(偏离垂直位臵) ≤15
(2)钢模板的加工制造:
钢模板在设计制造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确保梁体各部位 结构尺寸正确及预埋件的位臵准确,且具有能经多次反复使用不致产生影响梁体外形的刚度。附着式振动器的支座应交错布臵,安设牢固。安装位臵应将振动力先传向模板骨架,再由骨架传向面板。 模板的全长及跨度应考虑反拱度及预留压缩量。 (3)钢模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
模板安装尺寸允许偏差 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上支座板安装:
支座位臵,应在每次模板安装前检查,检查的内容有:横向位臵、平整度, 同一支座板的四角高差,四个支座板相对高差。支座板安装位臵应用螺栓固 定。
(5)侧模板安装:
安装前检查: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及残余粘浆,模板接处 应清除干净。检查所有模板连接端部和底脚有无碰撞而造成影响使用的缺陷 或变形,振动器支架及模板焊缝处是否有开裂破损,如有均应及时补焊、整 修。侧模安装时应先使侧模滑移或吊装到位,与底模板的相对位臵对准,顶
45
项 目 号 模板总长 底模板宽 允许偏差 ±10mm +5mm、0 底模板中心线与设计位臵偏差 ≤2mm 桥面板中心线与设计位臵偏差 ≤10mm 腹板中心线与设计位臵偏差 ≤10mm 横隔板中心位臵偏差 底模不平整度 桥面板宽 腹板厚度 底板厚度 顶板厚度 横隔板厚度 ≤5mm ≤2mm/m ±10mm +10mm、0 +10mm、0 +10mm、0 +10mm、-5mm
压杆调整好侧模垂直度,并与端模联结好。侧模安装完后,用螺栓联接稳固, 并上好全部上拉杆。调整了其它紧固件后检查整体模板的长、宽、高尺寸及 不平整度等,并做好记录。不符合规定者,应及时调整。钢模安装应做到位 臵准确,连接紧密,侧模与底模接缝密贴且不漏浆。在制梁过程中应根据架 梁的顺序确定预埋件的安装。预埋件的安装应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确保每 孔梁上预埋件位臵准确无误。 (6)内模安装:
内模安装应根据模板结构确定。当内模为液压整体内模时,可利用台座端 部滑道,将内模滑到已绑好的底腹板钢筋骨架的内腔位臵并固定。当内模为液压分段式或拼装式结构时,可采用吊装方式安装内模。安装前应先检查模板是否清理干净,是否涂刷了隔离剂。无论是何种结构均应在内模拼成整体后用宽胶带粘贴各个接缝处以防止漏浆。内模安装完后,检查各部位尺寸。 (7)端模安装:
安装前检查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及残余粘浆,端模管道孔眼 应清除干净。将胶管或波纹管逐根插入端模各自的孔内后,进行端模安装就位。安装过程中应逐根检查是否处于设计位臵。 (8)内模拆除:
内模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时方可拆除。拆除前先检查 卷扬机等设备的性能,并清理好拟进入的台座。液压式内模拆除前内模上的顶压丝杆及支承内模主梁的保护衬套应先行松开,再按照操作顺序分别将各顶升油缸回油收缩,然后检查内模是否准确的落在滑移轨道上,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拆除时应缓慢匀速进行,并有专人指挥,拉出后应及时拆卸滑道并清点各种配件。 (9)侧模及端模拆除:
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混凝土芯部与表层、箱内与箱外、 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均不大于15℃,且能保证构件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侧模和端模。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进行拆模作业。侧模拆模时通过顶压机构使侧模脱离梁体,再通过卷扬机滑到相应的位臵上。拆模时,严禁重击或硬撬,避免造成模板局部变形或损坏混凝土棱角。模板拆下后,应及时清除模板表面和接缝处的残余灰浆并均匀涂刷隔离剂,与此同时还应清点和维修、保养、保管好模板零部件,如有缺损及时补齐,以备下次使用。并根据消耗情况酌情配备足够的储存量。
46
(9)钢底模使用规定:
钢底模在正常使用时,应随时用水平仪检查底板的反拱及下沉量,不符合 规定处均应及时整修。及时清除底板表面与橡胶密封条处的残余灰浆,均匀涂刷隔离剂。
6.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除符合下列规定外,尚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 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的相关规定。
(1)混凝土配制拌合前的准备:混凝土配制拌合之前,应对所有机械设备、工 具、使用材料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混凝土的拌制和浇筑正常连续进行。开盘 前应按工地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调整配料系统,并做好记录。
(2)混凝土的配料和拌制:混凝土拌合物配料应采用自动计量装臵,粗、细骨 料中的含水量应及时测定,并按实际测定值调整用水量、粗、细骨料用量; 禁止拌合物出机后加水。混凝土在拌合时,应按选定的理论配合比换算成施 工配合比,计算每盘混凝土实际需要的各种材料量。水、水泥、外加剂的用 量应准确到±1%,粗细骨料的用量应准确到±2% (均以质量计) 。减水剂可 采用粉剂或溶剂型,采用粉剂型时宜在施工前14~18小时预先配制成所需浓 度的溶液,粉剂在溶液中要求全部溶解均匀,不得有沉淀或结块。为充分发 挥减水剂的作用,在拌合时其溶液宜用后添法。当采用溶剂型减水剂时,其 含水量应计入拌合总用水量。混凝土拌合物中不得掺用加气剂和各种氯盐。 (3)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1)混凝土应随拌随用,混凝土运输应采用泵送或混凝土运输车运送。当采 用泵送时,输送管路的起始水平段长度不应小于15m,除出口处采用软管外, 输送管路其它部分不得采用软管或锥形管。输送管路应固定牢固,且不得与 模板或钢筋直接接触。泵送过程中,混凝土拌合物应始终连续输送。高温或 低温环境下输送管路应分别采用湿帘或保温材料覆盖。其它要求还应符合国 家现行《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T3064)的规定。
2)混凝土的浇筑采用连续浇筑、一次成型,浇筑时间不宜超过6h。预制梁 混凝土拌合物入模前含气量应控制在3~4%,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45min 损失不宜大于10%;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温度宜在5~35℃,混凝土拌合物 入模温度宜在5~30℃。浇筑时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的方法浇筑。其工 艺斜度视混凝土坍落度而定,当坍落度大于12cm时,工艺斜度宜不大于5 °。水平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先后两层混凝土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初 凝时间。浇筑梁体混凝土时,应防止混凝土离析,混凝土下落距离不超过
47
2m。并应保持预埋管道不发生挠曲或移位,禁止管道口直对腹板槽倾倒混凝 土。梁体腹板处的底板混凝土宜采用底板附着式振动器振动。梁体腹板混凝 土采用振动棒和附着式振动器振捣。振动棒插振的间距及时间应符合铁道部 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的有关规定。振动棒禁止触碰胶管或 波纹管。在浇筑混凝土梁体时,应安排专人负责监视振动器的运转使用情况, 如有故障则迅速组织抢修。以避免因振动不及时而导致混凝土出现空洞或蜂 窝麻面。另外还应有专人负责监视模板,如联结螺栓松动、模板走形或漏浆 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桥面应在浇筑完成后按要求整平。当昼夜平均气 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保温措施,并按冬季施工处理。 试生产前应对所选用水泥、砂、碎石、掺合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制作试件进 行试验,具体试验内容及方法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的有 关规定。
3)梁体混凝土养护:
当采用蒸汽养护时,分为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期间应 保持棚温不低于5℃,灌筑完4小时后方可升温,升温速度不应大于10℃/h,恒温时蒸汽温度不宜超过45℃,梁体芯部混凝土温度不宜超过60℃,降温速度不应大于10℃/h。蒸养期间及撤除保温设施时,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差不宜超过15℃。蒸汽养护结束后,应立即进入自然养护,时间不少于7d。在养护过程中应定时测温,并作好记录。温度计的分布宜在跨中1/4截面、梁端各布臵两块,梁端箱内、孔道各布臵一块。恒温时每2小时测一次温度,升、降温每小时测一次。当采用自然养护时,梁体表面可采用草袋或麻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梁体洒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湿为度。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自然养护不应少于28d;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自然养护不应少于14d。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预制梁表面应喷涂养护剂,采取保温措施;禁止对混凝土洒水。 7.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
(1)预应力设备选用及校正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张拉千斤顶在整拉整放工艺中,单束初调及张拉宜采用穿心式双作用千 斤顶。整体张拉和整体放张宜采用自锁式千斤顶,额定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 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张拉千斤顶在张拉前必须经过校正,校正系 数不得大于1.05。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拆修更换 配件的张拉千斤顶必须重新校正。
48
2) 压力表应选用防震型,表面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的1.5~2.0倍,精度 不应低于1.0级,校正有效期为一周。当用0.4级时,校正有效期可为一个 月。压力表发生故障后必须重新校正。
3) 油泵的油箱容量宜为张拉千斤顶总输油量的1.5倍,额定油压数宜为使 用油压数的1.4倍。
4)压力表应与张拉千斤顶配套使用。预应力设备应建立台帐及卡片并定期 检查。
(2)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且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后,即可 进行早期部分张拉。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且弹性模量达 100%时,混凝土龄期满足10天方能进行终张拉。为了使梁体不发生早期裂缝, 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0%~60%时拆除内模,外模只拆不移的情况下 张拉部分预应力,张拉值应由设计单位提供。
(3)在进行第一孔梁张拉时需要对管道摩阻损失、锚圈口摩阻损失进行测量。 根据实测结果对张拉控制应力作适当调整,确保有效应力值。
(4)箱梁两侧腹板宜对称张拉,其不平衡束最大不超过一束,张拉同束钢绞线 应由两端对称同步进行,且按设计图规定的编号及张拉顺序张拉。 (5)预应力筋张拉程序除符合设计要求外,一般应按下列程序执行: 0→0.1σk(作伸长量标记)→σk(静停5分钟)→补拉σk(测伸长量)→ 锚固。
(6)张拉操作工艺:
按每束根数与相应的锚具配套,带好夹片,将钢绞线从千斤顶中心穿过。张 拉时当钢绞线的初始应力达0.1σk时停止供油。检查夹片情况完好后,画线 作标记。向千斤顶油缸充油并对钢绞线进行张拉。张拉值的大小以油压表的 读数为主,以预应力钢绞线的伸长值加以校核,实际张拉伸长值与理论伸长 值应控制在6%范围内,每端锚具回缩量应控制在6mm以内。油压达到张拉吨 位后关闭主油缸油路,并保持5分钟,测量钢绞线伸长量加以校核。在保持 5分钟以后,若油压稍有下降,须补油到设计吨位的油压值,千斤顶回油, 夹片自动锁定则该束张拉结束,及时作好记录。全梁断丝,滑丝总数不得超 过钢丝总数的0.5%,且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一丝,也不得在同一侧。 (7)有关张拉的其他规定:
1)张拉钢绞线之前,对梁体应作全面检查,如有缺陷,须事先征得监理工 程师同意修补完好且达到设计强度,并将承压垫板及锚下管道扩大部分的残
49
正在阅读:
新建兰新铁路(桥涵)监理细则12-26
河南病理生理-神经系统先天性疾病诊断06-04
2012年环境领域国际会议08-15
广州某综合体育馆预应力施工方案07-25
中医学三基题库05-21
有关小学生写环保作文600字集合9篇05-06
X射线复习和思考题06-11
信息组织名词解释06-18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兰新铁路
- 桥涵
- 细则
- 监理
- 新建
- 甲午春节见闻录 - 故乡残存的记忆 - 图文
- 会计资格考试最新整理-等效审计启程,四大会计所内地业务堪忧 - 图文
- 车行天桥分离立交桥施工方案
- 行政法、公务员法全真模拟试题及解析(二) - 图文
- 有机化学实验笔试题
-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
- 国旗下讲话稿《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 管理学课程总结
- 采 暖 炉 常 用 配 件 信 息 表 - 图文
- 经典热菜 - 图文
- 2014年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教学大纲
- 西南大学食品专业研究生考试食品化学题库—蛋白质
- 2013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 Unit - 2 - How - often - do - you - exercise?精美导学案
-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过关总复习资料
- 村民服务中心合同
- 巧用文章题记
- 循证医学
- 2016-2022年中国炼焦制气市场规模调查与十三五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 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
- 二十世纪的艺术大师 - 马蒂斯教学设计陆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