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反思

更新时间:2023-10-17 05: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遥寄一颗心

葛春香

星期天要求学生写一篇散文,许多学生都说从来没有练过,感觉为难。

怎么办呢?还是找几篇范文念一念?范文要找,需要表扬一些学生。但是这次,我决

定拿自己的创作经历告诉他们该怎么写。

正好,上周六写了一篇《童年的小油灯》。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以小油灯为线索,叙写了童年时期的艰苦然而温馨的往事。在课堂上我念给学生听。读到动情之处,我的眼圈

湿了,全班更是一片寂静,我的声音很低,然而却传遍了教室的角角落落。显然,学生都为文章的真情所感动。文贵情真,我想告诉学生的第一点,不言而自明了。

全篇直接抒情的句子很少,文章却传达出了真实的情感,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敏锐的

学生可以发现,文章选取了典型的细节和事件,如母亲灯下操劳,灯下上香,哥哥煮错饭等。文章的感情必须有所依附,而不是喊出来的,这是我想告诉学生的第二点。有些作文只是极

力的描写,空洞的抒情,读后只是一个模模糊糊的轮廓,留不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正是因为缺乏内容。

以上两点也正是这次作文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

第三点,文章表面以小油灯为线索,内里则是对家庭的爱这根红线贯穿,对母亲,对

哥哥姐姐,对整个家庭,都是由爱意统领。通过这一点构思,我想让学生明了课文的总体思路一定要清晰,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也体现在这儿。

最后一点,文章不厌百回改。写这篇文章的想法早就有了,上周六才动笔。开始时命

名为《油灯如豆》,后来觉得油灯没有贯穿全篇,于是改为《童年记事》,成篇后又拿给葛俊娥等老师看,给学生看,小到一个字词,大到谋篇布局,他们都给了中肯的意见。最后加以修改,命名为《童年的小油灯》。通过这个过程,我想说文章不要怕人看,更不要懒得修改。白居易写完后还给老婆婆看呢,我们应该向先贤学习,那样才会进步。

自己写的文章,自己的创作感受,或许不同于以往的说教,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之后,我点评了几篇优秀的文章如54班刘啸《触动心灵的才是风景》黄建钊的《家事一道美丽的

风景》魏英杰的《父亲的手》,255班杨丹青的《黄昏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解菲的《青春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接着我又引导他们回忆学过的散文名篇,他们都能说出一些,如《背影》抒发了对父亲的感情,《荷塘月色》表达了自己淡淡的忧伤,《木村的月亮》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感悟,《故乡的桂花雨》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等等。而且他们都认可,这些都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片断。最后我让他们思考自己的文章。这节课同学们似乎有所感触,许多人都在凝眉思考。

课间255班王蕊拿着自己的作文来找我,她作文36分,回忆高中同学的情谊,事朦

胧而情过多,文章也就显得轻飘,少了分量。

此时我想起了大学时代写的一封信,后来写成了一篇文章《遥寄一颗心》,那是写给

正在复习的同学的,里面表达了对他的深深依恋。当时自认为是一篇不错的散文,字斟句酌之后,羞涩的投给当时作院报编辑的老乡。后来他告诉我,感情有,然而内容空洞。 当时我很不解,仿佛还有些不遇知音的感觉。那篇文章早就丢了,而今回想起来,只

记住了题目,记住了文章有些欲语还羞的味道,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样子,至于具体内容,实在想不起那篇文章究竟写了些什么。其实当时我和那位同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刻骨铭心的交往,或许是刚入大学的空虚,使自己觉得感情无依,这种无所依附的感情倾注于文字,才使文章显得浮华,也可能因为此,才自己觉得情深而别人却末能明了吧?这一点或许和他们的感觉相合。

听了这些,王蕊点点头,笑了。

短短十分钟的课间,好几位同学拿着自己的作文来找我分析,这是以前少有的。

或许,有时真的需要老师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说一说自己的亲身体验,这样,可能

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r2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