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杜甫 望岳》导学案

更新时间:2023-12-06 22:5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望岳》导学案

主备:杜玉霞 审核:初二语文备课组

《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落实到诗歌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对文本有深入而独到的见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对诗歌的感受、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能真正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从而享受到审美乐趣。为此我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为: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学习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课前预习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

2、了解作者写作本诗时的背景。 3、搜集你所积累的杜甫的古诗名句: 4、下面画线的字你会读吗?

岱宗夫如何( ) 青未了 ( ) 生曾云( ) 决眦 ( ) 凌绝顶 ( ) 5、下面画横线的字词你会解释吗?

岱宗 夫 如何? 齐鲁 青 未了。造化 钟 神秀,阴 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 凌 绝顶,一览众山小。

学习过程

一、朗读感知形象美

(1)配乐诗朗诵《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给全诗划分节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点评。

二、整体感知、品读赏析

1、感受景色美

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作者到底“望”到了些什么?请展开想像,设想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将你想像到的内容写成一段话。

2、品味语言美

此诗被后人称为歌咏泰山的“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请以“我最欣赏诗中 这一句,是因为 。”格式说一说。

3、感悟情感美

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

你还能想到其他的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的名言名句吗?写在下面。

四、课后检测

1、本诗作者是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字 ,自号“ ”,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的诗被称为“ ”。 2、背诵《春望》,回答问题。

① 这首诗的诗眼是:

② 远望泰山表现泰山之大,连绵不断的诗句是:

③ 近望泰山表现泰山神奇秀丽,极言泰山之高峻的诗句

是:

④ 细望泰山,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薄暮鸟归之景山的句子

是:

3、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4、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 6、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7、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8、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qg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