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宽窄巷子保护性开发的特点与启示

更新时间:2023-11-25 14:17: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成都宽窄巷子保护性开发的特点

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是成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往昔的缩影。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落群组成。规划控制面积479亩,其中核心保护区108亩。该区域是我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于上世纪80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目前,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已经成为成都市的新名片,是游客来蓉旅游的必选景点之一。

一、基本情况

2004年9月以来,针对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建筑留存历史久远、危房多、环境差、安全隐患突出、对文化旅游产业带动作用不强的状况,成都市对宽窄巷子进行了保护性改造,并对其商业功能进行了整体性开发。成都文旅集团与青羊区政府一起对宽窄巷子整体实施规划、保护、建设、招商及运营。在整个项目修复过程中,一直把打造创意产业作为项目核心,并且围绕核心制定了“策划为魂,保护为本,落架重修,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成都市先后投入6.3亿余元,修复了院落45个,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建成地下停车场11000多平方米。现有餐饮、酒吧、旅店、茶馆、零售、健身等多种业态。2008年 6月14日(第三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整体改造后的宽窄巷子正式开放,成为“ 5·12”地震后成都旅游业复苏的标志性旅游项目。

二、项目定位

宽窄巷子是成都文化的集中体现,记载了老成都的城市历史和生活记忆,孕育了现代成都的生活精神,体现和延续了成都人的生活态度。因此,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保护性改造工程将历史文化保护街

区与现代商业成功结合,以“成都生活精神”为线索,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形成汇聚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饮、宅院酒店、娱乐休闲、特色策展、情景再现等业态的“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和“成都城市怀旧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形成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内涵的“老成都原真生活情景体验街区”。同时,根据三条巷子的不同特点,分别确定了“宽巷子老生活”、“窄巷子慢生活”、“井巷子新生活”的不同定位。

1、宽巷子:老成都的“闲生活”

宽巷子代表了成都最市井的民间文化,在宽巷子中,老成都原真生活体验馆成为宽窄巷子的封面和游览中心,集中展现宽窄巷子所代表的成都生活精神。在业态上,宽巷子将形成以精品酒店、私房餐饮、特色民俗餐饮、特色休闲茶馆、特色客栈、特色企业会所、SPA为主题的情景消费游憩区。

2、窄巷子:老成都的“慢生活”

改造后的窄巷子展示的是成都的院落文化。这种院落文化代表了一种传统的雅文化。通过改造,窄巷子植绿主要以黄金竹和攀爬植物为主,街面以古朴壁灯为装饰照明,临街院落将透过橱窗展示其文化精髓。窄巷子将形成以各西式餐饮、轻便餐饮、咖啡、艺术休闲、健康生活馆、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题的精致生活品味区。

3、井巷子:成都人的“新生活”

通过规划改造,井巷子将是宽窄巷子的现代元素,是宽窄巷子最开放、最多元、最动感的空间。井巷子将形成以酒吧、夜店、甜品店、婚场、小型特色零售、轻便餐饮、创意时尚为业态的时尚创意娱乐区。

准确的定位实现了宽窄巷子从原有的单一居住功能向居住(有部分原住民)、商业运营和文化价值提升的多元化、多功能转变。区域

内实现了多种功能、不同文化、各种业态和谐共处的态势,探索出了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新模式。

三、运营特点

1、政府统筹,整合资源

一是统筹规划。按照全市统一规划,将该区域分为核心区和环境协调区,实行了完全有别于其它旧城改造的保护性改造。对核心区40%的建筑,按照原有特征进行修复;其余建筑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改建,较完整地保存了老成都的历史文化特色。对环境协调区,拆除原有的绝大部分建筑,开发与核心区建筑风格一致的仿古建筑。二是统筹市场主体。由成都文旅集团全面负责宽窄巷子项目的投资、招商、运营和管理。三是统筹建设工作。实行市、区分工合作,青羊区政府承担了拆迁任务,青羊区政府和成都文旅集团合资组建的少城公司负责建设。

2、科学策划,集聚产业

一是积极保护和恢复文化遗产。邀请历史、文化、艺术、建筑、考古等专家、学者成立了“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专家委员会”,指导文化保护工作。通过详细实地测量记录,将宽、窄、井巷子中的每一个院子按照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与建筑价值分类加以保护性的设计,力求尽可能的保留古建筑,还原历史建筑本真面貌。二是精心提炼文化内涵。理清宽窄巷子的历史文化脉络和文化精神,挖掘宽窄巷子所蕴含文化内涵,将宽窄巷子的核心文化内涵定位为体现成都生活精神传承和延续的“成都生活标本”,响亮地提出了“宽窄巷子,最成都”的形象描述。三是科学策划个性业态。将三条巷子定位为“宽巷子老生活”、“窄巷子慢生活”“井巷子新生活”。将中餐、茶文化、传统文化和民俗展示布局在宽巷子,将西餐、特色餐饮、现

代艺术布局在窄巷子,将酒吧、夜店、小吃城等布局在井巷子。三条巷子承载的不同产业与相应的文化形态紧密结合,形成了丰富的具有文化特色的业态组团。

3、市场运作,招商引资

一是组建市场主体实施项目。实行国有文化与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由市、区按8:2的比例投资,组建成都少城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宽窄巷子的拆迁、建设和开发。在投资、建设、营运、招商等方面则主要以文旅集团为主,分工合作,充分发挥了市场主体的作用。二是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招商引资。面向全国以及国际市场,根据产业设计、发展策划方案以及市场走向,通过锁定目标、点对点沟通的方式,实行招商引资。三是依靠市场整体营销。项目前期营销紧紧围绕“宽窄巷子最成都”、“宽窄巷子成都生活精神家园”展开。“5.12”地震后,成都市将宽窄巷子开街定位为成都旅游恢复开场之作,搭建了平面媒体、电视广播媒体、户外媒体、现场活动互动等综合营销平台。

4、专业运营,综合管理

一是专业运营。成都文旅集团全面负责保护区的商业定位、招商规划和市场营销。二是综合管理。青羊区政府成立了“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管委会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三是建章立制。制定了《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管理办法》,对历史文化片区的保护与布局、公共设施和商业经营日常监督管理、行政执法部门集中执法、便捷服务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实现综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四、经验与启示

1、坚持历史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相结合

历史城区既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又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将历史文

化保护与商业开发相结合,在挖掘其文化内涵,保留其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和商业开发,既传承、再现、宣传了历史文化与文明,有效促进了城市历史街区的风貌保护,又形成了新的旅游亮点。

2、坚持政府统筹与市场运作相结合

政府主动调节和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是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市场化运作是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手段。宽窄巷子保护性开发的成功,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政府主导参与资源整合、街区建设的全过程。另一方面,文化旅游资源要实现其市场价值,必须进入市场,实行国有文化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通过市场运作发展产业。宽窄巷子项目实施的各环节均采用市场运作方式,既保证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又形成了产业集聚。

3、坚持整体形象塑造与个性化开发相结合

业态的准确定位是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宽窄巷子项目对原有建筑进行了恢复性、保护性建设,做到了“修旧如旧”,体现了老成都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形象。在产业布局上,面对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大范围内的服务人群,既发展具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餐饮、娱乐产业,又发展西式风格和现代风格的特色餐饮、现代艺术展示等,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中外各地游客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共鸣点,这种文化的多元性使得宽窄巷子成为更多的旅游群体的“目的地”。

4、坚持专业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

专业管理是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产业发展必须立足市场进行专业研究,科学策划。文化旅游产业是特殊的产业,既要经营产业,又要保护资源,对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地进行综合性、专业化的管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宽窄巷子的管理模式,为专业策划和综合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ps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