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进口企业套期保值会计处理初探

更新时间:2024-03-20 11: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原油进口企业套期保值会计处理初探

作者:王小鹏 张昕昱

来源:《会计之友》2017年第07期

【摘 要】 近期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较大,如何有效运用套期保值工具规避原油价格风险成为我国石油企业广泛关注的现实问题。在我国,由于套期会计准则实施时间短,石油企业套期保值工具运用较少,因此鲜有针对原油进口企业套期保值会计核算的深入研究。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套期保值会计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原油进口企业套期保值会计的一般模式;针对我国石油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以原油期货合约、期汇合约作为套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会计实务的一般处理;针对目前我国套期保值会计信息披露的不足以及套期会计方法应用不够广泛的问题,提出了对准则披露要求的完善以及出台具体期货套期会计实务指南的建议。 【关键词】 原油进口; 套期保值; 会计处理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7-0068-06 一、引言

2016年1月26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了2015年度《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该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原油净进口量达3.28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60%,高达60.06%,远超国际公认50%的警戒线[ 1 ]。在我国原油进口量逐年攀升、原油对外依存度持续走高的背景下,一旦原油进口企业未就原油价格波动及人民币汇率波动作出应对,将会给原油进口企业带来巨额损失。为规避风险,我国原油进口企业主要利用原油期货和期汇合约两种工具对原油价格及人民币汇率波动进行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作为一种基于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规避手段,其会计核算方法一直是国内会计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对于套期保值会计处理执行2006年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以下简称CAS 24)准则,这一准则是依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以下简称IAS 39)制定的,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这一准则也存在使用门槛高、处理繁琐的问题[ 2 ]。很多企业在实际业务中运用了套期保值手段,但由于不符合部分条件等原因,使得企业不能运用套期保值会计核算办法,这将会对企业财务报表披露的公允性造成影响[ 3 ],也无法反映企业运用套期保值策略的避险效果。在某些情况下,如对未确认的确定承诺进行套期时,由于企业可以在公允价值套期和现金流量套期两种类型间选择,而不同的套期类型在财务报表中的反映不尽相同[ 4 ],那么原油进口企业应该如何选择计量模式成为实务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具体的操作指南方面,现行套期保值会计核算办法并没有针对原油期货进行具体的行业指导,使得原油进口企业的套期保值业务会计处理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因此,本文基于原油进口企业案例,提出了原油进口企业套期保值会计的一般模式,并依此对原油套期保值的一般会计处理进行分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ox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