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
更新时间:2024-02-18 16:54: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 为什么要学国学及国学意义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篇一:为什么要学习国学
为什么要学国学
近几年,“国学热”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人找寻文化根基的表现,是值得推崇和发扬的;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一股商业驱动的暂时性潮流,就像时尚界的一场时装秀,华而不实。无论这股潮流如何,我们都有学习国学经典的必要性,这于己、于民、于国都有着不可言说的意义。 道德价值的层面
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提升着孩子们的素养。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等。同时,灿烂的文明,也能使孩子对祖国更有感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比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中要尊师重教,尊老爱幼,要知道怎样做人做事,等等,这些好的传统如果失去了,那我们的道德秩序就容易混乱。国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例如《论语》、《孟子》,按梁启超的说法,“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我们是正处于文化变迁之中,现在的孩子生活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更多的是在流行网络语言,确实存在如何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国学的精粹成为学生们可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真正学会如何做人。
人生意义的层面
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其目的大致有四个层次,即个人道德素质的全面养成、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核心是崇尚“和谐”。这既是一种哲学原则,也是一种社会秩序和理想,是和当代社会追求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家庭幸福、国家安定、世界和平相一致的。国学提倡理想人格的追求,这与西方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是截然相反的。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而来,这些需要从对孩子的教育开始,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未来。国学对克服工具理性的片面膨胀所导致的人文精神的萎缩或失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国学润滑交往和谐关系
国学可以启迪孩子的天性,亦作用于成人。国学,教给了老师和孩子们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处于这种精神熏陶之下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意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路向和“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同时,古代知识分子十分注重以“内省”来提高道德修养,并且主张通过自身的体验而体验到快乐。也正是因为此,“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循人伦而以和为本,重体验而以乐为本”成为传统人文精神的体现,对建立和谐交往关系有指导作用。
一个人要获得成功或人生价值得到肯定,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经典思想则正是圣者们对这些问题的终极思考。所以说我们要学习国学,不但要学还要学好,用心感召和帮助身边的人。
篇二:孩子为什么学国学,学国学有哪些好处?
孩子为什么要学习国学
为什么孩子从小就要开始学国学呢?因为学国学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提升孩子的儒雅气质,而且可以储存孩子丰富的语言知识。语言有一种储蓄的功能,从小接受的知识,一点一滴积累在脑海里,渐渐成为潜移默化的“常识”运用时,便可以任意支援、对答如流。古人提倡的“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
中华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内聚力、渗透力、融合力和再生力。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召开会议,探讨消除自然和社会危机的良方,发言者的观点令世人震惊,“人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寻找孔子的智慧。”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恩比曾断言:“以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将是人类最美好的和永恒的文化。”当今的教育,重智力而轻道德,重个体而轻天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民族智慧和人生哲理,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国学中的很多名言都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人生和社会理念。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有和谐文化。国学经典的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历史传承上具有不菲的价值。随着我们的普及和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依靠自身的活力,会得到新的发展,东西交融,传统与现代结合,人文与科技同步,必将在新时代现其旺盛的生命力。我们更多地需要去践行国学,更好地去传播国学。
学习国学有哪些好处?
一、强化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过去上过私塾的老辈们,写东西都是非常有功底的-----不写一字空,就是因于对文字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孩子今天对课文中的文言文的学习,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了。所谓辞达意、文载道,再写作文就简单了。
二、对历史的感觉。读过国学的孩子对历史的感觉是形象的,比没读过的孩子对历史的理解要深刻。
三、表达能力的锻炼。可分解成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也可以理解成沟通能力,当今社会,不会有效的沟通,则“尺”步难行。
四、培养孩子的气质。此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随着岁数的增大,会越来越明显。
五、通达处事为人的道理。知道如何处下如何达上。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最高的学问。
六、培养孩子道德的基础。未来社会更需德才兼备。在现今世风日下之时,道德的力量更为重要。
七、会让孩子有大心胸大格局大境界----为未来做大事业奠定基础。
八、让孩子在先辈的圣言中达到智慧和般若的殊胜。
篇三:论经典国学存在合理性及其现实意义
论经典国学存在合理性及其现实意义
何谓国学?本人认为国学就是自华夏民族产生以来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创作出来的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文学。中国历史号称上下五千年,自原始社会,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华夏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产生了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而国学就是这其中一颗闪亮的明珠。
要了解国学,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国学的记载最早应出现在竹简、帛或器物上,中国较早的文学著作有《诗经》、《楚辞》,谋略类的书籍有《素书》、《鬼谷子》等,这些先秦时代的书籍历经千年而不衰,难道不值得我们去研习吗?秦朝前期由于焚书坑儒、春秋大一统,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百家争鸣时期产生的许多文化著作付于一炬,这是国学的巨大损失,但还是有一些国学经典保存了下来。秦汉时期是中国的大一统时期,这时候出现了赋文辞藻华丽,语句流畅,显示了盛世的文学特点。这时候的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后来东汉时期政治凋敝,文人士大夫们片面追求语句的工整对称,而内容空洞,文学创作走向了下坡。到建安时期,中国北方地区一统,生产生活避免了战乱的干扰,因而文学创作走向高峰,以三曹和建安七子为首的文人们写出了大量的诗篇,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抒发了其虽已晚年仍将统一天下为己任的志向,成为了千古名句。随后又进入南北朝时期,这时期国学发展较慢。到了隋唐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但文化领域的不良风气已严重影响了国学发展,于是韩愈率先发起古文运动,肃清文化之风气,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人和作品,如《师说》、《将进酒》等。宋
元以后,国学进入缓慢发展时期。以上是国学发展历史的概况。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的国学经久而不衰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从社会发展的规律看,国学的存在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历史意义,例如在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占据主导,因而法家学说盛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韩非子 、商鞅。而在和平时期,儒家的“仁、礼”学说受到统治者推崇,汉武帝采取”天下合归儒“的主张,太学生曾达到三万之众。之所以这么做,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统治者教化人民的需要,但总体来说,这时期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国学尤其是儒家学说进入正统地位。由此可见,国学的存在是有其社会基础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未断绝,虽然在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在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文化摧残现象,但总体上国学根本未曾动摇,中国的国学代代人才济济,使国学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下来。而观其它文明,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等都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了。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是中国的软实力,我们这一代人必须充当好接班人的角色,让国学传承下去,这是历史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或是说中国的脊梁。
中华文化的存在或者说是国学的存在,是由其自身特点决定的。国学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中华文化本身就固有兼收并蓄的特征。历史上的孝文帝改革、蒙古族入土中原,都使中华文化呈现出新的特
征,而不是被消灭或遗弃,因而国学的发展与之息息相关,国学的存在也是其自身决定的。那么再深究下去,为什么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征呢?从地理环境上看,中国古代文化产生在黄河流域因而被称为大河文明,该地区幅员辽阔,土地肥沃,水草出足,而存在决定思维,古代人民乐于生产,爱好和平,反对斗争,因而我们的文化在受到冲击时,总是愈发顽强,国学的发展恰恰就是明证。
国学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研习国学则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 责任。无论是从社会来看,还是从历史或是其自身特点来看,国学的存在都具有合理性。那些认为国学早已过时或不实用的观点是错误的,存在即合理,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事物的产生或灭亡要辩证的否定,事物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而不需要人为的干涉,试观今日之“孔子学院“,已遍布全球,难道我们有理由去回避国学吗?
国学在21世纪的今天是具有强大的现实的。尽管中国目前在经济和科技实力上逊色于美国,但中国的文化实力应远胜美国才对,可事实上却相反。究其原因,可能有人会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国的文化有其强大的经济作为支撑,确实如此,但并不是根本原因。个人认为,自五四运动以来,或新文化运动以来,当时处于对传统思想彻底决裂的考虑,国人对国学的认识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因而国学的传承遭到了严重的打击。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在意识到传承国学的价值,涌现出了一大批国学大师,如崔鸿褬、
钱文忠等人。但这时开放的国门使欧美的西方文化渗透到我国,使人们受到了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尤其是资本主义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意思想严重危害了人民的思想认识,污浊了社会风气,使国学的复兴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国学,或者说是经典国学,在当今中国应积极发扬。由于国学有许多都是对人的没在修养提出要求,如《道德经》、《弟子规》、《论语》,这在以“和平与发展作为二十一世纪主题”的今天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它们能够使社会舆论向更加人性,更加道德的方式去迈进,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但人人都将以法律为界进行社会活动的话,那么社会还有什么人性可言,还有什么道德可言。人人都应有敬畏之心,这敬畏就是对于道德的尊崇,当今中国人在道德上的缺失使人们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不安全感,而国学的复兴恰好是解脱这不安全感的最好良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些千古名句就是我们要追求的心灵的那一份安宁。《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心灵上的富足是我们成功的关键。国学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对外可以弘扬中华之文明,使国学之优秀思想惠及更多的人,对内则是强健国人思想之困弱,以求社会风气的改变。
“国学热”是当今中国人的热议话题,是啊,我们已将国学弃置了那么多年,是该将它从书柜找出来的时候了。但国学的精神实质被世人真正所接受,还需要我们去沉思,不管怎样,让国学被当今时代
的大多数人们所认可,其本身就是具有伟大意义的。我们可以想像,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孩子在课堂吟诵诗词,一座城市以一句千古名言为城市精神,商人们也不再把国学当作文学,而是理解为管理学,这是一派让人欣喜的景象啊。
国学之存在合理及其现实意义是由历史和时代证明和检验的,其传承和弘扬是国人光荣的责任,而国学作为中国的标志,也深深地烙在每一位国人的心中。国学的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过程可能是曲折的,但明天必将光明,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我们时代才能有更优秀的文化产品出现,以满足当代人的心理需求和时代要求。同时,对国学的传承要择而优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代相符合,否则便会泥沙俱下,损多益少,要怀有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和虚心的态度去学习,唯有如此,经典国学才会焕发出其应有的光芒。
正在阅读:
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02-18
小学六年级语文易错题11-07
汉语拼音复习要点04-28
笔记本风扇控制电路详解01-11
优秀骨干教师事迹材料05-15
固体物体第三章习题12-03
四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 (1)07-06
- 关于实施新冠肺炎疫情精准防控的指导意见
- 学生党员在疫情期间做出的思想汇报
- 《深度工作》读书感悟
- 抗"疫"期间思想汇报5篇
- 学校承诺书|面对疫情,我们承诺
- 公司战“疫”感悟_我想和你们在一起
- 国培送教下乡培训感悟总结
- 只盼“樱花”早盛开,烂漫如当年
- 疫情防控工作感悟
- 关于疫情的几点思考及感悟
-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 党小组长培训资料汇
- 2019年度副镇长述职述德述廉报告
- 疫情期间教师直播感悟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心得体会4篇
- 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大会上的讲话
- 《老师请回答》观后感
- 2020年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考核办法
- 在疫情防控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企业疫期复工管理方式与措施
- 国学
- 为什么
- 经典
-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