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设计
更新时间:2023-11-22 14:2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7.1沥青路面设计
7.1.1设计资料
本公路等级为高速公路,经调查得,近期交通量如下表所示。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5.5%,设计年限为15年,拟定建成通车时间为2016年末,该路段处于IV6区。
7.1.2公路等级确定
1)交通量(pcu/d)确定:2014年初始交通量如表7.1.2-1。
表7.1.2-1 2011年初始交通
车型分类 小汽车 中型车 中型车 大型车 大型车 拖挂车 代表车型 桑塔纳2000 江淮HK6911 丰田FDA110L 黄海DD680 黄河JN253 五十铃EXR181L 数量(辆/d) 12500 1500 1000 900 1000 500 2)交通量年增长率:5.5%
3)公路等级确定:
由《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表7.1.2-2进行车型换算
表7.1.2-2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
车型 小客车 中型车 大型车 拖挂车 3.0=21550PCU/d
换算成通车时间2016年末的年平均交通量约为25305辆。
由《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为高速公路。
7.1.3交通分析:
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BZZ-100为标准轴载。
1)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1)轴载换算见表7.1.3-1。
折算系数 1.0 1.5 2.0 3.0 车种说明 ≤19座客车质量<2T货车 ≥19座客车和载质量2-7T货车 载质量7-14T 载质量≥14T 换算成小客车为12500+1500×1.5+1000×1.5+900×2.0+1000×2.0+500×
表7.1.3-1 轴载换算1
车型 小汽车 江淮HK6911 丰田FDA110L Pi(KN) C1 C2 Ni(次/日) 前轴 16.5 后轴 23 前轴 28.3 后轴 69.3 前轴 35 75 55 66 49 91.5 50.7 113.3 113.3 6.4 1 6.4 1 6.4 1 1 1 6.4 1 1 6.4 2.2 6.4 1 6.4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4678.017 37.060 14678.017 157.168 1761.362 46.484 1761.362 357.304 1174.241 78.097 1174.241 1056.817 1056.817 1174.241 1174.241 587.121 587.121 587.121 587.121 335.949 502.062 381.451 337.513 797.883 195.746 1010.712 1010.712 1010.712 6258.853
表7.1.3-1 轴载换算1
(2)累计当量轴次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取15年,双车道的车道系数η取0.4~0.5,取0.45。交通量平均增长率为5.5%。
后轴 前轴 黄河JN253 后轴 前轴 黄海DD680 后轴 前轴 后轴 东风SP9250 后轴 后轴 113.3 Ne?[(1??)t?1]?365N1??[(1?0.055)15?1]?365?0.45?6258.853 ?0.055?23036478次
2)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1)轴载换算见表7.1.3-2。
表7.1.3-2 轴载换算2
车型 小客车 江淮HK6911 Pi8(KN) C1 C2 Ni??P? C1C2ni?i? (次/日) ?P??前轴 16.5 后轴 23 前轴 28.3 后轴 69.3 18.5 1 18.5 1 18.5 1 1 1 14678.017 0.149 14678.017 2.126 1761.362 1.341 1761.362 93.695
丰田FDA110L 黄河JN253 前轴 35 后轴 75 前轴 55 18.5 1 1 1 18.5 1 3 1 18.5 1 1 1 18.5 1 1 1 1 1 1 1 1174.241 4.892 1174.241 117.557 1056.817 163.709 1056.817 114.149 1174.241 72.193 1174.241 576.934 587.121 587.121 587.121 587.121 47.420 1594.288 1594.288 1594.288 5977.028 后轴 66 前轴 49 黄海DD680 后轴 91.5 前轴 50.7 后轴 113.3 后轴 113.3 后轴 113.3 8东风SP9250 N???i?1i??P?C1C2ni?i? ?P??(2)累计当量轴次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取15年,四车道的车道系数η取0.4~0.5,取0.45。交通量平均增长率为5.5%。
由
[(1??)t?1]?365N1?[(1?0.055)15?1]?365??0.45?5977.028Ne?0.055?=21999187次
综合之前所述,以及大客车及中型以上各种货车交通量Nh=3400×0.45=1530辆/d/车道
沥青路面等级为重交通等级。 7.1.4设计指标的确定 1)计算设计弯沉值Ld
该公路为高速公路,公路等级系数取1.0,面层为沥青混凝土,面层类型系数取1.0,半刚性基层,基层类型系数取1.0。
设计弯沉值为:=600
式中:Ld――路面设计弯沉值(0.01mm);
Ne――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AC――公路等级系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1.0,二级公路为1.1,三、四
级公路为1.2;
AS--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为1.0;热拌和冷拌沥青碎石、沥青
贯入式路面(含上拌下贯式路面)、沥青表面处治为1.1;
Ab--面层结构类型系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1.0,柔性基层沥青路面
为1.6。
计算得到弯沉值为:20.21(0.01mm)
2)抗拉强度结构系数其中(Ac=1.0)
0.22对沥青混凝土面层 Ks?0.09Ne/Ac 得 K=3.7495 0.11对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 KS?0.35Ne/Ac 得 K=2.2477 0.11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类 KS?0.45Ne/Ac 得 K=2.8899
7.1.5设计计算 1)干燥状态
(1)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中表5.1.4-1“土基干湿状态的稠度建议值”
土质类型 : 粘性土 路基干湿状态: 干燥状态 土基土质稠度: Wc = 1.10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中附表F.0.3“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 (MPa)”
公路自然区划:IV63区 土基回弹模量: E0 = 44.0MPa (2)路面参数设计 ①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
由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该路交通等级为重交通等级,高速公路路面等级为高级路面,面层类型为沥青混凝土。
②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及材料设计参数确定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表4.1.3-1及附录E确定各
层材料设计参数。
抗压模量层位 结构层材料名称 厚度(mm) (MPa) (20℃(15℃) 1 2 3 4 5 6 SMA AC-20 ATB-25 水泥稳定碎石 级配碎石 40 70 100 1400 1200 1000 1500 230 ) 1350 1800 1200 3600 3600 230 1.6 1.0 0.8 0.5 0.7 0 0.37 0.27 0.21 0.27 0.31 0 劈裂强度 (MPa) 容许底层拉应力(MPa) 设计层厚度待定 1500 200 石灰粉煤灰碎石 200
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
公 路 等 级 : 高速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 6 标 准 轴 载 : BZZ-100 路面设计弯沉值 : 20.21 (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 : 4 设计层最小厚度 : 150 (mm)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20.21 (0.01mm)
H( 4 )= 150 mm LS= 21.5 (0.01mm) H( 4 )= 200 mm LS= 19.4 (0.01mm) H( 4 )= 180 m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计算设计层厚度 :
H( 4 )= 180 m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4 )= 180 m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4 )= 180 m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4 )= 180 m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4 )= 180 mm(仅考虑弯沉)
H( 4 )= 180 m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
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 SMA-13 40 mm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 70 mm ---------------------------------------- 密级配沥青碎石ATB-25 100 mm ---------------------------------------- 水泥稳定碎石 180 mm ---------------------------------------- 石灰粉煤灰碎石 200 mm ---------------------------------------- 级配碎石 200 mm ---------------------------------------- 新建路基
2)潮湿状态
(1)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中表5.1.4-1“土基干湿状态的稠度建议值”
土质类型 :粘性土 路基干湿状态: 潮湿状态 土基土质稠度: Wc = 0.9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中附表F.0.3“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 (MPa)”
公路自然区划:IV63区 土基回弹模量: E0 =33 MPa (2)路面参数设计 ①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
由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该路交通等级为重等交通,高速公路路面等级为高级路面,面层类型为沥青混凝土。
②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及材料设计参数确定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表4.1.3-1及附录E确定各层材料设计参数。
抗压模量层位 结构层材料名称 厚度(cm) (MPa) (20℃(15℃) 1 2 3 4 5 6 7
③确定设计层厚度
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 公 路 等 级 : 高速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 6
劈裂强度 (MPa) 1.6 1.0 0.8 0.5 0.5 0.5 0 ) 1350 1800 1200 3600 3600 3600 0 容许底层拉应力(MPa) SMA AC-20 ATB-25 水泥稳定砂砾 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稳定碎石 级配碎石 4 8 10 200 200 15 1400 1200 1000 1500 1500 230 0.44 0.28 0.22 0.27 0.11 0.11 0 设计层厚度待定 1300
标 准 轴 载 : BZZ-100 路面设计弯沉值 : 20.21(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 : 4 设计层最小厚度 : 150 (mm)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20.2 1(0.01mm)
H( 4 )= 150 mm LS= 22.2 (0.01mm) H( 4 )= 200 mm LS= 20.1 (0.01mm) H( 4 )= 197 m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计算设计层厚度 :
H( 4 )= 197 m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4 )= 197 m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4 )= 197 m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4 )= 197 m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4 )= 197 mm(仅考虑弯沉)
H( 4 )= 197 m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层厚度取整以及设计人员对路面厚度进一步的修改,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
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 SMA-13 40 mm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 70 mm ----------------------------------------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 100 mm ---------------------------------------- 水泥稳定碎石 200 mm ---------------------------------------- 石灰粉煤灰碎石 200 mm ---------------------------------------- 级配碎石 200 mm ---------------------------------------- 新建路基
通过对设计
7.3确定结构层设计参数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和《公路水泥砼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的建议值取定路面各结构层适宜厚度,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隧道内)方案如下,并按照上面方法进行验算符合要求。
路面结构层参数与方案建议
路基状况 结构层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乳化沥青粘层油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干燥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厚度(cm) 适用状态 4 一层 6 一层 高填路堤 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用量5%) 15 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用量5%)15 级配碎石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乳化沥青粘层油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同步碎石应力吸收层 乳化沥青防水层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乳化沥青粘层油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潮湿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15 4 一层 6 1 一层 4 一层 6 一层 路堑 桥梁 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用量5%) 17 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用量5%) 17 级配碎石 水泥混凝土面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级配碎石底基层 20 22 20 20 隧道 7.4原材料、混合料的技术要求,以及级配类型
7.4.1沥青混合料 1)沥青
气候分区1-4-1
(1)基质沥青(中、下面层采用70#A级)
7.4.1-1 道路石油沥青要求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检测项目 针入度25℃(0.1mm) 针入度指数PI 延度15℃(cm) 不小于 延度10℃(cm) 不小于 软化点(℃) 不小于 60℃动力粘度不小于 密度 (15℃)(g/cm3) 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 闪点(℃) 不小于 溶解度(%)不小于 质量损失(%)不大于 11 技术指标 测试方法 60~80 T0604 -1.5~+1.0 T0604 40 10 44 180 T0605 T0605 T0606 T0605 实测记录 T0603 3.0 260 99.5 0.8 T0615 T0611 T0607 T0610或T0610 T0604 T0605 薄膜加热试验针入度比(%)不小于 58 (163℃,5h) 延度(10℃),cm不小4 于
(2)改性沥青(上面层采用SMA,改性剂采用SBS)
7.4.1-2 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编号 1 2 3
检测项目 针入度25℃(0.1mm) 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 延度5℃(cm) 不小于 技术指标 80~100 不小于-0.8 不小于40 测试方法 T0604 T0604 T0605
4 5 6 7 8 9 软化点(℃) 不小于 135℃运动粘度(Pa.s) 韧性(Nm) 黏韧性(Nm) 闪点(℃) 不小于 溶解度(%)不小于 薄膜加热质量损失(%) 不小于50 不大于3 — — 不小于230 不小于99 -1.0~1.0 不小于55 不小于25 T0606 T0625或T0619 — — T0611 T0607 T0610或T0609 ^T0604 T0604 10 试验25℃针入度比(%) (163℃,5h) 延度(5℃),cm 2)集料
(1)集料规格及质量技术要求
7.4.1-3 各集料规格表
混合料类型 AC-13C AC-20C (2)粗集料 。
7.4.1-4 AC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 磨光值(PSV) *压碎值(%) *洛杉矶磨耗值(%) 针片状颗粒含量(%) 粗集料 要求 不小于42 不大于28 不大于30 不大于18 T0312 T0663 T0320 T0310 T0314 粒径大于9.5mm部分 不大于15 粒径小于9.5mm部分 不大于20 不小于4 不大于5 不大于1 不大于12 不小于2.50 T0304 试验方法 T0321 T0316 T0317 集料规格 对沥青的粘附性(级) 表观相对密度 软弱颗粒含量(%) 水洗法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坚固性 硫酸钠(%)
吸水率(%) 规格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不大于3.0 T0304 7.4.1-5 AC用粗集料规格要求
公称粒径(mm) 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 106 100 75 90~100 100 100 63 - 90~100 90~100 100 53 - - - 90~100 100 37.5 0~15 0~15 - - 90~100 100 100 31.5 - - 0~15 - - 90~100 90~100 100 26.5 0~5 0~5 0 0~15 - - - 90~100 100 19 0~5 - 0~15 - - - 90~100 100 13.2 0~5 - 0~15 - 0~15 - 90~ 100 9.5 0~5 - 0~15 - 0~15 0~15 4.75 0~5 0~5 0~5 0~5 0~5 2.36 0.6 40~75 40~60 30~60 25~50 20~40 15~30 10~30 10~25 10~20 S10 10~15 S11 5~15 100 90~ 100 40~70 0~15 0~5 S12 5~10 100 90~ 100 0~15 0~5 S13 3~10 100 90~ 100 40~70 0~20 0~5 S14 3~5 100 90~100 0~15 0~3 (3)细集料 。
7.4.1-6 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 表观相对密度 坚固性(>0.3mm部分) 硫酸钠(%) 砂当量 亚甲蓝值(g/Kg) 棱角性(流动时间)(s) 要求 不小于2.5 不小于12 不小于60 不大于25 不小于30 7.4.1-7 机制砂规格要求
试验方法 T0328 T0340 T0334 T0349 T0345
规格 公称粒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 4.75 100 2.36 1.18 0.6 0.3 8~45 0.15 0.075 径(mm) 9.5 S16 0~3 3)填料
80~100 50~80 25~60 0~25 0~10 矿粉的技术指标应满足表7.4.1-8的要求。
7.4.1-8 矿粉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 表观密度(t/m3) 含水量(%) <0.6mm(%) 颗粒范围 亲水指数 塑性指数(%) 加热安定性 外观 4)集料级配
7.4.1-9 AC-20配合比的级配范围
规格 通过各个筛孔的质量百分率(%) 26.5 19 AC-20 100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3~ 80 72 56 24 33 24 17 13 7 <0.15mm(%) <0.075mm(%) 要求 不小于2.50 不大于1 100 90~100 75~100 小于1 小于4 实测记录 无团粒结块 试验方法 T0352 T0103烘干法 T0351 T0351 T0351 T0353 T0354 T0355 — 90~ 78~ 62~ 50~ 26~ 16~ 12~ 8~ 5~ 4~ 100 92 7.4.1-10 中粒式AC-20C的混合料级配范围
规格 ATB- 25
通过各个筛孔的质量百分率(%) 31.5 26.5 19 100 16 13.2 9.5 4.75 2.36 1.15 0.6 0.3 0.15 0.075 2~ 6 90~ 60~ 48~ 42~ 32~ 20~ 15~ 10~ 8~ 5~ 3~ 100 80 68 62 52 40 32 25 18 14 10 5)混合料设计指标
7.4.1-11推荐技术指标要求
试验项目 击实次数(次) SMA 两面击实50次
稳定度(KN) 流值(0.1mm) 孔隙率(%) 粗集料骨架空隙率VCAmix 沥青饱和度(%) 矿料间隙率 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级) 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结合料损伤(%) 肯塔堡沥青混合料飞散试验混合料损伤(20℃)(%) 残留马歇尔稳定度 48h (%) 冻融劈裂强度比(%) 渗水系数(ml/min) 动稳定度(次/mm) -10℃弯曲试验破坏应变(uε) 构造深度(mm) 路面空隙率(%) 7.4.2半刚性基层材料状况 1)水泥
2)集料
不小于6.0 — 3~4 4.75mm 75~85 17.0 不大于0.1 不大于15 不小于80 不小于80 不大于80 不小于3000 不小于2500 7.4.2-1 基层和底基层混合料中集料的级配范围
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率(%) 结构类型 基层、底基层 3)混合料设计
7.4.2-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底基层压实度及7天抗压强度 类型 压实度(%) 抗压强度(MPa) 水泥稳定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液限(%) 塑性指数 施工前应根据现场所备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
通过采取限制水泥用量及适当增加粗集料和控制细集料用量调整混合料级配来尽量减少半刚性材料裂缝的产生。 7.4.3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状况
1)水泥
7.4.3-1 水泥各龄期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 交通等级 重交通 龄期(d) 抗压强度(MPa),≥ 抗折强度(MPa),≥ 3 22.0 4 28 52.5 7 水泥进场时每批量应附有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指标合格的检验证明。
7.4.3-2 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指标
水泥性能 特重、重交通路面 铝酸三钙 铁铝酸四钙 游离氧化钙 氧化镁 三氧化硫 碱含量 混合材种类 不宜>7.0% 不宜<15.0% 不得>1.0% 不得>5.0% 不得>3.5% Na2O+0.658K2O≤0.6% 不得掺窑灰、煤矸石、火山灰和粘土,有抗盐冻要求时不得掺石灰、石粉 出磨时安定性 标准稠度需水量 烧失量 比表面积 细度(80μm) 初凝时间 终凝时间 28d干缩率 耐磨性
2)粗集料
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并应符合表十
雷氏夹或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不宜>28% 不得>3.0% 宜在300~450m2/kg 筛余量不得>10% 不早于1.5h 不迟于10h 不得>0.09% 不得>3.6kg/m2
六的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有抗冻(盐)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Ⅱ级,无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及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Ⅲ级粗集料。有抗(盐)冻要求时,Ⅰ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1.0%;Ⅱ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2.0%。本设计采用Ⅱ级粗集料。
7.4.3-3 碎石、碎卵石和卵石技术指标
项目 技术要求 Ⅰ级 Ⅱ级 Ⅲ级 碎石压碎指标(%) <10 <15 <20① 卵石压碎指标(%) <12 <14 <16 坚固性(按质量损<5 <8 <12 失计%) 针片状颗粒含量<5 <15 <20② (按质量计%) 含泥量(按质量<0.5 <1.0 <1.5 计%) 泥块含量(按质量<0 <0.2 <0.5 计%) 有机物含量(比色合格 合格 合格 法) 流化物及流酸盐<0.5 <1.0 <1.0 (按SO3质量计) 岩石抗压强度 火成岩不应小于100MPa;变质岩不应小于80MPa;水成岩不应小于60MPa 表观密度 >2500kg/m3 松散堆积密度 >1350 kg/m3 空隙率 <47% 碱集料反应 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
7.4.3-4 粗集料级配范围
方筛孔尺寸(mm) 2.36 4.75 9.50 累计筛余(以质量计)(%) 95~85~40~100 100 60 95~85~60~100 90 75 95~90~70~100 100 90 95~90~75~16.0 19.0 26.5 31.5 37.5 0 合成级配 4.7516 4.7519 4.7526.5 4.75~~~~0~10 30~0~5 0 45 50~25~0~5 0 70 40 60~40~20~0~5
31.5 粒4.75~级 9.5 9.5~16 100 100 95~80~100 100 95~100 9.5~19 95~100 16~ 26.5 16~ 31.5 3)细集料
90 75 0~15 0 80~100 85~100 95~100 95~100 60 35 0~15 0 40~60 55~70 85~100 0~15 0 25~0~10 0 40 55~25~0~10 0 70 40
7.4.3-5 细集料技术指标
技术要求 项目 Ⅰ级 Ⅱ级 Ⅲ级 机制砂单粒级最大压碎<20 <25 <30 指标(%) 氯化物(氯离子质量<0.01 <0.02 <0.06 计%) 坚固性(按质量损失<6 <8 <10 计%) 云母(按质量计%) <1.0 <2.0 <2.0 天然砂、机制砂含泥量<1.0 <2.0 <3.0① (按质量计%) 天然砂、机制砂泥块含<0 <1.0 <2.0 量(按质量计%) 机制砂PH值<1.4或合<3.0 <5.0 <7.0 格石粉含量②(按质量计%) 机制砂PH值≥1.4或不<1.0 <3.0 <5.0 合格石粉含量(按质量计%) 有机物含量(比色法) 合格 流化物级流酸盐(按<0.5 SO3质量计%) 轻物质(按质量计%) <1.0 机制砂母岩抗压强度 火成岩不应小于100MPa;变质岩不应小于80MPa;水成岩不应小于60MPa。 表观密度 >2500kg/m3 松散堆积密度 >1350 kg/m3 空隙率 <47%
碱集料反应 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砂配制的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 4)水
(1)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对水质有疑问时,应检验下列指标,合格者方可使用。
(2)流酸盐含量小于0.0027mg/mm3。含盐量不得超过0.005 mg/mm3。 (3)PH值不得小于4。
(4)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杂质。 5)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 试验项目 普通 高效 早强 缓凝缓凝 引气 早强缓凝引气减水减水减水高效减水减水剂 剂 剂 剂 剂 剂 减水剂 剂 剂 减水率(%),8 15 8 15 8 12 - - 6 ≦ 泌水率比95 90 95 100 100 70 100 100 70 (%),≦ 含气量(%) ≤3.0 ≤4.0 ≤3.0 <<>3.0 >3.0 4.5 5.5 凝结初-90~-90~-90~>>-90~-90~>-90~时间凝 +120 +120 +90 +90 +90 +120 +90 +90 +120 (min) 终 凝 抗压1d - 140 140 - - - 135 - - 强度3d 115 130 130 125 100 115 130 100 95 比7d 115 125 115 125 110 110 110 100 95 (%),28d 110 120 105 120 110 100 100 100 90 ≦ 收缩率比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28d,≧ 抗冻标号 50 50 50 50 50 200 50 50 200 对钢筋锈蚀应说明对钢筋无锈蚀危害 作用 注:①除含气量外,表中数据为掺外加剂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差值或比值; ②凝结时间指标“-”表示提前,“+”表示延缓。
6)接缝材料 (1)胀缝板 胀缝板的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胀缝板种类 木材类 塑胶、橡胶泡沫类 纤维类 压缩应力(MPa) 5.0~20.0 0.2~0.6 2.0~10.0 弹性复原率(%) ≥55 ≥90 ≥65 挤出量(mm) <5.5 <5.0 <3.0 弯曲荷载(N) 100~400 0~50 5~40 注:各类胀缝板吸水后的压缩应力不应小于不吸水的90%,木板应去除结疤,沥青浸泡后木板厚度应为(20~25)±1mm。
(2)填缝材料
常温施工式填缝料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低弹性型 高弹性型 失粘(固化)时间(h) 6~24 3~16 弹性复原率(%) ≥75 ≥90 流动度(mm) 0 0 (-10℃)拉伸量(mm) ≥15 ≥25 与混凝土粘结强度(MPa) ≥0.2 ≥0.4 粘结延伸率(%) ≥200 ≥400 注:低弹性型适宜在气候严寒、寒冷地区使用;高弹性型适宜在炎热、温暖地区使用。
加热施工式填缝料技术要求 低弹性型 高弹性型 <50 <90 ≥30 ≥60 <5 <2 ≥10 ≥15 试验项目 针入度(0.01mm) 弹性复原率(%) 流动度(mm) (-10℃)拉伸量(mm)
正在阅读:
沥青路面设计11-22
Swing代码05-10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03-15
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理)03-07
广东省揭阳市2014届高三4月第二次模拟理综试题(WORD版)01-28
2018年粮食局教育活动小结与2018年粮食局老干部退休工作总结汇编03-24
蒲公英的自述作文350字07-04
实验课题阶段计划和总结10-28
请相信梦想的力量作文450字07-15
考试卷A10-21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沥青
- 路面
-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