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心脏生理与电生理

更新时间:2024-03-16 11: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心脏生理与电生理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心室处于充盈状态的心动周期是

A.快速充盈期、缓慢充盈期、等容收缩期 B.快速射血期、快速充盈期、心房收缩期 C.快速射血期、快速充盈期、缓慢充盈期 D.缓慢射血期、缓慢充盈期、快速射血期 E.缓慢射血期、缓慢充盈期、等容舒张期 答案:A

解析:心动周期分为心房收缩期,心室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缓慢射血期),心室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缓慢充盈期),其中等容收缩期、快速充盈期、缓慢充盈期时心室处于充盈状态。

2.心室充盈过程中的主要阶段是 A.心房收缩期 B.等容收缩期 C.等容舒张期 D.快速充盈期 E.快速射血期 答案:D

解析:房室瓣开放后,心室继续扩张,容积迅速扩大,导致心室内压明显低于心房内压,致使充盈于心房和大静脉的血液被心室“抽吸”而被动快速地流入心室,是心室充盈的主要阶段。 3.心室收缩期中的快速射血期约占总射血量的 A.1/3左右 B.2/3左右 C.l/2左右 D.1/4左右 E.3/4左右 答案:B

4.计算收缩期左室射血分数的公式为 A.EF=CO/ESV×100% B.EF=CO/EDV×100% C.EF=SV/EDV× 100% D.EF=SV/ESV×100% E.EF=CI/EDV×100% 答案:C

解析:左室射血分数(EF)即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射入主动脉内的血液(每搏排出量, stroke volume, SV)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end-diastolic volume, EDV)之比。 5.在心动周期中,等容收缩期是指 A.左心室被快速充盈的时间

B.二尖瓣关闭到主动脉瓣开放的时间 C.左心室血液快速射入主动脉的时间 D.左心室被缓慢充盈的时间

E.肺动脉被右心室血液充盈的时间 答案:B 解析:等容收缩期是指房室瓣关闭至半月瓣开放这段时期。此期心室腔内的血容量不变,心室肌的长度,

即心室的容积亦不发生变化,但心室肌的张力(或心室内的压力)则在继续升高,此期称为等容收缩期。 6.以下为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但应除外 A.心排出量 B.E/A比值 C.射血分数 D.心脏指数 E.每搏量 答案:B

解析:评定心脏收缩功能常用的指标有每搏量(SV)、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其中评定心脏收缩功能最常用的指标是射血分数。E/A比值常用来反映心脏的舒张功能,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时,表现为 E/A比值<1。 7.快速充盈期在血流动力学上的意义是 A.血液快速从左心室射到主动脉 B.血液从主动脉反流到左心室

C.血液在此期快速、大量从左心房充盈到左心室 D.血液从右心房缓慢充盈到右心室 E.血液从左心房缓慢充盈到左心室 答案:C

8.下列关于心瓣膜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半月瓣开放,右心室血进入肺动脉 B.房室瓣关闭,肺静脉血流入左心房 C.房室瓣开放,使心室充盈

D.半月瓣开放,使血液流入心室 E.房室瓣关闭,使心房充盈 答案:D

解析:半月瓣包括主动脉瓣、肺动脉瓣,收缩期两者开放使血液分别流入主动脉及肺动脉;房室瓣包括二尖瓣和三尖瓣,舒张期两者开放使血液分别流入左心室及右心室。 9.关于心脏解剖和生理的论述,错误的是

A.心肌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主动脉起始处分出的两支冠状动脉 B.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束支等

C.心肌受刺激后能引起反应,表现为机械性收缩和电生理的变化 D.等容收缩期是指半月瓣关闭至房室瓣开放这段时期 E.判断心脏收缩功能最常用的指标是射血分数 答案:D

解析:等容收缩期是指房室瓣关闭至半月瓣开放这段时期。而半月瓣关闭至房室瓣开放这段时期称为等容舒张期。

10.引起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O相除极的主要内向离子流是

A.Na

B.K C.Cl-

D.Ca2 E.Ikl 答案:D

解析:目前认为引起窦房结细胞前作电位0相除极的内向电流主要是由Ca2+负载,又称为第二内向电流。引起快反应细胞O相除极的Na+内流称为第一内向电流。 11.关于窦房结细胞电生理特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4相自动缓慢除极 B.属于慢反应细胞

C.O相除极的内向电流主要是Na+负载 D.没有明显的1相和2相 E.是自律细胞 答案:C

解析: Na+内流是形成决反应细胞O相的内向离子流。 12.快反应细胞1相复权离子流(Ito)的主要离子成分是

A.Ca2

B.Na C.Cl-

D.K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解析:一过性外向电流Ito是快反应细胞1相复极的主要离子流,主要离子成分是K+。 13.动脉血压升高作用于压力感受器,产生的效应是 A.心率减慢 B.心排出量减少 C.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D.动脉血压下降 E.以上均是 答案:E

解析:动脉血压升高,通过压力反射机制使心脏迷走神经张力增强,其效应为心率减慢,心排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动脉血压下降。

14.颈动脉体一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刺激时可产生以下效应,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A.呼吸加深加快 B.已排出量增加 C.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D.血压下降 E.心率增快 答案:D

解析:颈动脉体一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刺激时血压增高。 15.形成折返激动的条件不包括

A.至少存在两条传导或不应期不同的径路 B.一条径路发生单向阻滞 C.未阻滞的径路传导缓慢

D.原先发生单向阻滞的径路恢复兴奋期

E.4相除极达到阈电位 答案:E

16.关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阈电位的定义,正确的是 A.阈电位实际上就是舒张期静息电位 B.阈电位是指除极时所达到的最高膜电位

C.阈电位是指能引起细胞发生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

D.阈电位是指细胞膜上的快Na+通道开放,膜内的Na+迅速外流 E.阈电位指2相时的膜电位 答案:C

解析:极化的心肌细胞受到邻近细胞除极刺激后,本身的膜电位也自一90mV左右开始上升,达到一定水平时(通常是-60~-70mV)细胞发生动作电位。此时,细胞膜上快钠通道开放,膜外Na+迅速内流,发生除极。能引起细胞发生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称为阈电位。 17.以下关于相对不应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A.心肌细胞对阈刺激不发生任何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B.应用比阈刺激值低的刺激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C.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可以引起扩布性激动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D.应用比阈刺激值面出2~4倍强度的刺激,不能引起兴啬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E.应用大于阈刺激值100借强度的刺激也不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答案:C

解析:应用大于阈刺激值100强度的刺激也不引起兴奋的间期,称为绝对不应期。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不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有效不应期。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 2~4倍强度的刺激,可以引起扩布性激动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18.当心肌细胞复极时,膜电位恢复到一80~-90mV,意味着

A.相对不应期结束,进入超常期

B.给予任何刺激都能使心肌产生一次正常传导的动作电位

C.心肌细胞兴奋性增高,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比恢复极化状态后所产生的动作电位高 D.由于膜电位比完全恢复极化状态时更接近阈电位,因此兴奋性减低

E.心肌细胞兴奋性低,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比恢复极化状态后所产生的动作电位高 答案:A

解析:膜电位恢复到一80~-90mV,意味着相对不应期结束,进入超常期。在超常期内虽然兴奋性增高,但由于钠通道活性未完全恢复,兴奋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比完会恢复到极化状态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要低,兴奋传导的速度比正常要慢。 19.衡量心肌细胞兴奋性的高低一般采用

A.引起静息电位的最小刺激(即阈刺激)来装示 B.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即阈刺激)来表示 C.引起前息电位的景大刺激(即阈刺激)来表示 D.引起动作电钮的最大刺激(即阈刺激)来表示 E.引起阈电位的最小刺激(即阈刺激)来表示 答案:B

解析:心脏兴奋性的高低常以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即阈刺激)来表示。 20.关于心肌易损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心室有易损期,在T波的升支;心房有易损期,在R波的升支 B.心室有易损期,在T波的降支;心房无易损期

C.心室有易损期,在T波的顶峰前或后 30~40ms内;,动员有易损期,在R波的降支和S波内 D.心室无易损期,心房有易损期,在R波的降支 E.心室有易损期,在T波的升支;心房无易损期 答案:C

解析:心室的易损期大致位于T波顶峰前或后 30~40ms内;心房也有易损期,在体表心电图上相当于R波降支和S波内。

21.心室易损期在心电图上大致位于 A.R波降支 B.T波起始处

C.T波顶峰前或后30~40ms内 D.S波内

E.T波顶峰后50ms处

答案:C

解析:心室易损期在心电图上大致位于T波顶峰前或后30~40ms内。 22.关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超常期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心肌细胞兴奋性高于正常 B.钢通道开放能力超过正常

C.产生的动作电位除极化幅度超过正常 D.产生的动作电位除极化速度超过正常 E.兴奋传导的速度高于正常 答案:A

解析:当心肌细胞复极到超常期(-80~-90mV)时,与阈电位水平的差距较小,引起心肌细胞发生兴奋的阈刺激比正常时要低,因此心肌细胞兴奋性高于正常。 23.关于心肌细胞静息电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静息时,K+可外渗而Na+不能自由渗入

B.膜外排列一定数量阳离子,而膜内排列相同数量的阴离于 C.普通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大约在90mV D.心肌细胞极化状态时是内负外正

E.静息状态时细胞内液的K+浓度远低于细胞外液,而Na+浓度相反 答突:E

解析:静息状态时,细胞内液的K+浓度远远高于细胞外液,而细胞内液的Na+浓度却很低。在静息状态下,膜对K+的通透性较高,K+可外渗而Na+不能自由渗入,膜外排列一定数量的阳离子,而膜内则排列相同数量的阴离子,即呈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 24.关于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心肌细胞每发生一次除极和复极的过程构成一次动作电位 B.极化状态的膜电位为一90mV

C.除极的细胞再次恢复到极化状态称为复极 D.原来的极化状态消失称为复极

E.极化状态时,细胞膜外排列阳离子,细胞膜内排列阴离子 答案:D

解析:每一次跨膜电位的消失和恢复过程就是一次动作电位。存在跨膜电位的细胞是处于极化状态,原来的极化状态消失称为除极,除极的细胞再次恢复到极化状态称为复极。 25.关于心肌细胞兴奋传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指兴奋或动作电位沿细胞膜不断向远处扩布的特征 B.O相除极速度越快,传导越快

C.膜电位越大,传导越快 D.阈电位越小,传导越快

E.发生生理性干扰时,传导加快 答案:E

解析:心脏兴奋的传导是指兴奋或动作电位沿细胞膜不断向远处扩布的特征。0相除极速度越快、膜电位越大、阈电位越小、传导越快。生理性干扰可导致传导减慢或中断。

26.患者女性,33岁,慢性肾衰竭,心电图示ST段显著延长,提示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异常的时相为 A.0相 B.1相 C.2相 D.3相 E.4相 答案:C

解析:心电图上ST段显著延长,提示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异常的时相为2相。

27.患者男性,23岁,大面积烧伤。心电图示T波高尖、双支对称、基底部狭窄,提示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异常的时相为 A.0相 B.1相 C.2相 D.3相 E.4相 答案:D

解析:心电图上T波异常,提示心室肌细胞前作电位的快速复极相(3相)异常。

二、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3题共用题干)

心肌细胞每一次动作电位可分5个时相,每一个时相都有离子流的变化。在心电图上,有相应的改变。 1.动作电位0相的离子流是 A.细胞外Na+快速内流

B.细胞内K+外流和细胞外Cl-内流 C.开始出现缓慢的Ca2+内流 D.Ca2+内流停止,K+继续外流 E.细胞内Na+快速外流 答案:A

解析:快销通道开放,细胞外Na+快速内流形成功作电位的0相。 2.动作电位2相是指 A.心肌快速复极初期 B.心肌缓慢复极期 C.心肌静息期

D.心肌快速复极末期 E.心肌除极过程 答案:B

解析:缓慢的Ca2+内流和K+分流形成动作电位的2相(心肌缓慢复极期);3相(心肌快速复权末期)为Ca2+内流停止,K+继续外流;4相(静息期)为离子泵耗能排出内流的Na+和Ca2+并摄取外流的K+。 3.动作电位0相相当于心电图 A.QRS波群 B.ST段 C.T波 D.U波 E.J波 答案:A

解析:0相相当于心电图上QRS波群,1、2相相当于 ST段,3相相当于 T波。

(4~6题共用题干)

运动时心率增快,表明窦房结自律性增加。 4.有关窦房结自律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窦房结具有自动发放激动的能力 B.窦房结具有有规律形成激动的能力 C.衡量自律性高低的指标是频率

D.频率是单位时间内激动发放的次数 E.随年龄增长,窦房结自律性越来越高 答案:E

5.引起窦房结自律性增高的主要因素是 A.4相自动除极化速度增快 B.最大舒张期电位水平下移 C.阈电位水平上移

D.O相除极化速度增快 E.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窦房结为慢反应自律细胞,引起窦房结自律性增高的因素包括:4相自动除极化速度增快、最大舒张期电位水平上移和阈电位水平下移。其中4相自动除极化速度增快是窦房结自律性增高的主要因素。 6.在静息状态下,自主神经对窦房结自律性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是 A.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B.迷走神经张力减低 C.交感神经张力增高 D.交感神经张力减低 E.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在静息状态下,迷走神经兴奋占优势。 (7~9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22岁,突发心悸,心电图显示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7.有关折返的描述,错误的是

A.折返是临床心脏电生理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B.折返是指心脏的一次激动经过传导再次激动心脏某一部位 C.折返性心动过速多有突发突止的特点 D.所有类型的心律失常都存在折返机制 E.折返的发生需要3个基本条件 签赛:D

解析:折返仅是发生心律失常的一种常见机制。 8.发生折返的基本条件是

A.两条径路同时存在单向阻滞 B.两条径路同时存在传导延缓

C.两条径路同时存在单向阻滞和传导延缓

D.两条径路,一条径路存在单向阻滞,一条径路传导延缓 E.一条径路传导延缓,一条径路传导加快 答案:D

解析:折返发生的基本条件是:存在两条任路,一条径路存在单向阻滞,另一条径路传导延缓。 9.心脏发生折返的部位 A.只有心房可发生折返 B.只有心室可发生折返

C.只有心房、心室可发生折返 D.只有房室结可发生折返 E.心脏各个部位均可发生折返

答案:E

三、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在考题前列出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

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B型题

(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极化 B.外向电流 C.除极 D.复极 E.内向电流

1.心室肌细胞膜内外两侧电位维持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称为 答案:A

2.正离子外流或负离子内流称 答案:B

3.心室肌细胞发生除极后恢复到正常的静 息电位(-90mV)的过程称为 答案:D

(4~6题共用备选答案) A.0相 B.1相 C.2相 D.3相 E.4相

4.Ca2+内流和K+外流形成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 答案:C

5.由K+负载的一过性外向电流形成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 答案:B

6.Na+快速内流形成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 答案:A

(7~9题共用备选答案) A.慢反应自律细胞 B.慢反应非自律细胞 C.快反应自律细胞 D.快反应非自律细胞 E.P细胞

7.心房肌和心室肌属于 答案:D

8.房结区和结希区属于 答案:A

9.结区细胞属于 答案:B

(10~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有效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心室易损期 E.反应期

10.T波的顶峰前30ms内 答案:D

11.0相开始到3相膜内电位恢复到一60mV这段时期 答案:A

12.腹内电位由一60mV到复极化基本完成(大约一80mV)这段时期 答案:B

13.膜内电位由一80mV恢复到一90mV这段时期 答案:C

(14~16题共用备选答案) A.心脏指数 B.每搏量 C.心排出量 D.射血分数 E.体表面积

14.心率与每搏量的乘积称为 答案:C

15.每搏量占心室每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 答案:D

16.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排出量称为 答案:A

(17~19题共用备选答案) A.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

B.心房、心室和肺循环大血管壁 C.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D.胃、肠、膀胱等空腔器官 E.心血管中枢 17.化学感受器存在于 答案:C

18.心肺感受器存在于 答案.B

19.压力感受器位于 答案:A

(20~23题共用备选答案) A.心肌除极

B.心肌快速复极初期 C.心肌缓慢复极期 D.心肌快速复极末期 E.心肌静息期

20.快Na+通道开放,细胞外Na+迅速内流形成O相,代表 答案:A

21.开始出现缓慢的Ca2+内流形成2相,代表 答案:C

22.一过性细胞内K+外流形成1相,代表 答案:B

23.Ca2+内流停止,K+继续外流形成3相,代表 答案:D

(24~27题共用备选答案) A.收缩期和舒张期

B.有效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 C.兴奋期

D.PR间期和QT间期 E.0、1、2、3和4相 24.心动周期分为 答案:A 25.不应期包括 答案:B

26.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分为 答案:E

27.心电图间期分为 答案:D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oj8.html

Top